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归去来兮辞的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阅读训练(二)蔡运强,张坤
3.阅读训练(三)张传权
4.阅读训练(四)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马莉
5.阅读训练(五)马宽明
6.高考作文训练与指导(一)唐惠忠
7.高考作文训练与指导(二)王学华
8.高考作文训练与指导(三)华德阳,苟大权
9.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时鹏寿
10.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钱德宝
11.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姜有荣
12.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五)桑进林
1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鲁厚之,韩香玲
14.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七)薛吉辰
15.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八)王勇善,徐长玉
16.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九)王辉
17.高考语支模拟试题(十)李广予
1.分段实现大目标刘燕敏
2.浅析"王将军之武库"赵庸谦
3.精心布局巧成篇——《闺塾》三叠技法探幽王学华
4.反向扩张与相向吸引——简析《鸿门宴》中项羽与亚父、刘邦与张良的关系赵学勉
5.《窦娥冤》中三重天姚志忠
6.层层铺垫卒章显志——简析《秋韵》的构思技巧杨能荣
7.平平淡淡才是真——读颜纯钩《爸爸的吩咐》何绍袖
8.妙思巧构想象奇特——《登峨眉寻李白不遇》赏读何传跃
9.红尘祸福挥手去山间风月入怀来——元好问小令《人月圆》赏读杨廷平
10."八小"锁定高考一类作文姜有荣
11.作文的模仿与创新杨丽萍
12.生命·自然·美傅军
13.飘浮的云吴舒
14.秋来书更疏,冬至否?徐菲
15.200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综述蒋平
16.标点符号复习指要卢增虎
17.文言文翻译的七大"硬伤"薛秋影
18.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谈列锦手法张寿哲
19.古诗词典型意象扫描(二)陆精康
20."北海"在哪里?李东方
21.古汉语词类活用辨析李林
22."和"字语病例析曹洪新
23.如今学生名难读语文教师尴尬事——学生生僻名字的读音说略李弗不
24.虚词语病面面观刘素玉
25.《中学语文园地》用稿内容与要求
1.谢天陈之藩
2.『对与我国的语文教学蒋平
3.灵与肉:脱壳奔逃还是共历苦难——关于《促织》《变形记》的一些思考姚志忠
4.《归去来兮辞》情感内核新探成龙
5."长"字音义注商王怀宇
6.《阿房宫赋》的思想艺术浅析马建民
7.通假字的注释应先述本字再释义王静旭
8.匠心设计伏笔误会筑就美丽——《出租车司机》赏析丁勤中
9.『三美并存感人心魄——《多言无力》赏析傅其标,马兆霞
10.文约意丰发人警醒——品读《卒》姚绍清
11.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徐志摩《偶然》解读常文艳
12.高度的艺术概括鲜明的艺术形象——王昌龄两首边塞诗赏析王月馥
13.分析语段巧作议论——高考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的探索与思考葛惠霞
14.条分缕析明立意精雕细刻巧表达——二元关系类话题作文写作指要时鹏寿
15.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释义谋篇唐金龙
16.等待之香张冰菡
17.老街顾蔚
18.成长痛吴炜瑛
19.咫尺·天涯郭一
20.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何正确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李培臣,刘智玉
21.怎样踩准文言文翻译题的得分点李雪松
22.古诗阅读训练胡俊华
23.古代诗歌常用艺术手法举隅陆精康
24.隐士、居士、名士和处士席红
25.古代座次尊卑摭谈柳天慧
26.古今异义文言词语例说马祥
27.古汉语联合式双音词集释路荣
28.古代表官职变动的词语集解钱德宝
1.书院清池李元洛hHTTp://
2.《柳毅传》《促织》与志怪小说黄克龙
3.《归去来兮辞》注释商补崔皓
4.李密与《陈情表》陈春华
5.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天地苍茫一根骨》赏析程鸣
6.清芬浮动,韵致淡雅--《独坐夕阳里》赏析王晓维
7.悄悄地,让你的心宁静--散文《柔软》赏析曾庆培
8.婉转曲折,纯情秀雅--《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赏析戴继华
9.关于话题作文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丁勤中
10.审题是话题作文成功的关键暴瑞
11.高中语文第二册期末检测题韩香玲,鲁厚之
12.高中语文第四册期末检测题张素秋,孟健
13.高中语文第六册期末检测题蒋平
14.高考现代文阅读"好处、作用"题解答策略刘相春,夏国荣
15.文言修辞句的翻译李明隆
16.春风放胆来梳柳--文言文阅读题解题指导时鹏寿
17."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王兆银
18.古代官职变动系列词举隅刘永继
19.古诗鉴赏中常见的四组概念宋峥
20.几组"一字之差"的近义成语辨析刘素玉
21.文坛掌故花絮胡俊华
22.朱元璋出联索对趣闻王国生
1.读书——美容术张秀亚
2.征稿启事
3."七"之趣崔乐义
4.趣话词语别称周晓玲,徐继锋
5.亲情与挚爱的表达——浅析《项脊轩志》的内容与思想李福香
6.结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谈孔子的教育思想李晓燕
7.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散文单元鉴赏曹洪新
8.因文而异巧设计寻求最佳切入口许和众
9.逆向审题法示例张风辉
1.玫瑰树根伽·米斯特拉尔
2.妙语连珠
3.用飞翔唱响的一曲生命悲歌——《鹰的飞翔》赏析余天泽
4.忧伤天鹅——海子《天鹅》赏析张中
5.少一些欲望,少一些烦恼——《魔术师的房子》赏析桑进林
6.真实的高贵海明威
7.淡泊中见真淳——王安石《菩萨蛮》赏析赵义明
8.《庄子》简介张梅华
9.点石成金话修改——作文修改六法李向阳
10.高考作文须慎:文体文墨文脉文面韩旭
11."丹青难写是精神"——写"古人情怀"作家文与考场文"骈谈"朱庆和
一、订好学习任务
有些学生早读也很努力读书,但目标性不强,一会儿读这,一会儿读那,早读结束,什么收获也没有。如果提前制订好早读任务,学生一到教室就知道读什么,那么效率就提高了。比如今天要学习《离骚》这篇课文,它难度大,生僻字多,语意深奥,可以让学生在早读时先把课下注释读熟,这样老师讲解时就轻松多了。学习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在早读熟读课文,完成相关背诵任务,这样,对课文的学习就起到了良好的巩固作用。再比如今天要评讲作文,早读时可以先发放一些范文,让学生熟读,思考文章的优点,这样在正式评讲前学生已有了知识储备。总之,让学生带着任务来读书会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能提高早读的效率。
二、加强监督抽查
有些学生惰性比较大,尽管有早读任务,他也不一定会落实很好,这就需要老师不时抽查来督促学生完成任务。比如早读复习《赤壁赋》,老师可以抽查学生背诵,如果背得很流利,老师予以表扬,学生会带着愉快的心情完成当天的学习;如果背不下来,老师应予以指导、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的责任,当然,抽查的对象应有所选择,那些学习很主动的学生没必要抽查,他们会很努力地完成早读任务,抽查时间也不能过长,太长则影响学生早读,会耽误他的时间,抽查应该不定期,不定人,让学生随时有学习的紧迫感。
三、实行读练结合
早读时间比较长,学生读书读得疲惫了,就会懈怠,老师可以在早读接近尾声的时候,设计一些练习,活跃一下早读氛围,巩固早读成果,比如,复习《归去来兮辞》,可以设计默写练习题,以小纸条的形式发给大家,当堂练习,也可以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默写,其他学生评价纠错。比如复习《陈情表》,可以选几个翻译句子,让学生一起进行翻译练习,设计这些练习时针对性要强,形式要新,时间要短,不能把学生的早读时间变成做练习时间。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以下简称《说明》)。在《说明》语文考试范围与要求的必考内容(二)古代诗文阅读中,要求考生理解古诗文中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不同的句式以及运用。这里面并没有提及出现于课本中常见的“固定句式”――各类教辅中频率极高、习题中考查也较频繁的“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人教版课本在这部分也提及有限。笔者的疑惑就在于此。
人教版语文必修课本共五本,所选文言文共二十篇,涉及句式的课后习题只有两道。一道是必修四第13课《张衡传》研讨与练:“翻译下列各句”;另一道是必修五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研讨与练习三:“翻译下列句子,并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而就这两道涉及句式的题也没有对句式做一具体详尽的分析。
至于文言句式的分类,只在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中提到判断句、被动句和省略句。“宾语前置”则只出现于此梳理探究中的课内研讨1:“分析下列句子中宾语的位置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归纳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用法”。其余句式则未见出现。
一、固定句式。人教版必修一第6课《鸿门宴》“为之奈何”句中的“奈何”注释为:“如何、怎样”。人教版必修四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中的“奈何”也译为“怎么办,为什么”。像此类,在不同文中出现但却意义或用法相同的同一句式被称为固定句式。人教版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句,文下的注释为:“奚以……为,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也属于固定句式。此类句式在《说明》之中未见。
二、定语后置。同样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一句中,定语“可使报秦”应放在中心词“人”之后,煞尾“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全句翻译为:计划还没定下来,寻求可以通报秦国的人,但没能找着(这样的人)。此结构就属于“定语后置”。人教版必修四第9课《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一句中,“之”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定语“利”在中心词“爪牙”之后,定语“强”在中心词“筋骨”之后。全句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此结构也属于“定语后置”。此类句式也未见于《说明》。
三、有关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在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版的由金鑫主编、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曹洪昌、孔祥旭等任专家评审团代表的《清华北大学子高效读教材》第156页《寡人之于国也》典据检索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属于状语后置句。同一个句子,在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张学宪主编的中央电视台首批上榜品牌《优化方案・高考大一轮复习讲义・教师用书》第19页第6题文言句式第12小题中出现时,校对解释为“介宾词组后置句”。
在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版由薛金星主编的《高中语文教材课内外知识现用现查》第315页介词结构后置中有一例:“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同一个句子,在同属薛金星主编的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版的《中学教材全解》第232页文言句式中属于省略句,解释为“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由以上两段资料可见,针对同一个句子的句式解析,不同的教辅上至少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释,以至于有的教师认为这两者或这三者实为一种结构的不同文字书写方式,称其“一样的”。但这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对考生平时的古代诗文阅读、理解和做题却造成了不小的困扰。而这种困扰实为《说明》遗漏、书写不明造成的。
根据《说明》分析,古代诗文阅读通常在高考试卷中占据35分左右。对这一部分的考试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以及鉴赏评价四类。如果不能较好地在识记了文言实虚词的基础上理解句意、文意,那么后两类要求无异于空中楼阁。因此,笔者以为需明确古诗文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一、文言文朗读的要求
文言文的朗读和白话文的朗读要求是一致的,即要求朗读做到:读准、读懂。
1.读准。这里的读准至少包含:读准字音,读准句子,读准语气。其中,读准句子很重要。文言文离我们久远,句义和白话文大不相同。在读句子的时候,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停顿的规律,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范读。教师通过范读要做到声情并茂、先声夺人,把文章的内容传达给学生。同时通过领着通过朗读,让学生品味文言文中的独特情味,捕捉文言文的美感,从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陈情表》这篇文言散文,当读到“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时候,同学们深深地被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真正体会到“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2.读懂。读懂只要求学生能基本掌握文言文的意义。教师教学时,可以事先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对照注释来读课文,在初读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再来诵读课文。然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自然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品位文章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感情,增强了自己的文言文的语感。比如在学习《腾王阁序》一文,文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属暗用典故,若没有读懂,就没办法体会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
二、文言文朗读的方法
文言文朗读的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就教师的教学指导而言,我认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要做到:预读、解读、品读、诵读。
1.预读。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查阅网络或词典,了解文言文的作家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并结合课本上的注释,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
2.解读。解读首先需要弄清楚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然后还需要结合语境。学生利用已有的古汉语知识和手头资料来分析文言文的语言并翻译成白话文。这样就能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3.品读。品读是指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与体会文本的写法技巧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文言文的文体也很多,教师指导学生品读时,要提醒学生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深入地分析。
4.诵读。诵读需要对文本有深厚的理解。学生理解后,通过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
三、文言文朗读的感悟
文言文的朗读的感悟要体现在:语感、美感、情感。语感是读者的语言能力方面而言的,美感是读者感悟文本的美,情感是读者读文本后的感情升华和思想、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1.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崇尚诵读的佳话。然而,高中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但是许多学生读文言文时常犯“心口分离”的毛病,常常读错。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方法:(1)提前布置预习,以此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2)诵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如:范读、齐读、个读、分段读、播放唱片录音后要求学生仿读等。学生可以通过声音的轻重、停顿、语气的舒缓、抑扬,甚至情态、动作的外化,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在含蕴以及艺术魅力,加深对文本的认识,以达到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与作家的情感形成了共鸣。
2.重视阅读感悟,让学生感受文言文之美。古文中的抑扬顿挫、平仄押韵,是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可以体会到的。同时,通过读文来品文,将阅读和审美结合起来,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文言语感,又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丰富的文言美感。例如,在教习《归去来兮辞》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使他们感受了文字的抑扬顿挫,然后引导学生寻找文中每句的韵脚,细细品味,并感受作者从自责到再到怡然自得,最后乐天安命的情感变化。当学生读到陶渊明在家生活的一段时,竟禁不住摇头晃脑,如同体会到了陶渊明的快乐一般,当然,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了。
一、不需要借助其他语境、词句的推导和揣测,直接表示有否定意义的词语
所谓直接,就是直截了当,不兜圈子,不拐弯抹角的含有否定性的意思。根据平时教学实践,列举如下案例。
1.“不”。如《荀子》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为副词,用在形容词、动词或个别副词的前面,表示否定。
2.“弗”。为“不”的同源字。《吕氏春秋・察今》中“水暴益,荆人弗知”,《战国策・秦策一》中“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以上均表示副词“不”的意思。
“不”与“弗”的意义是相同的,它们都不能用来否定名词,只表示一般的句意否定。
“不”与“弗”也略有区别:“不”可以不带宾语,也可以带宾语;“不”后面的动词有两种,可以是不及物动词,也可以是及物动词;“不”后面的名词使用,也用作动词或形容词;“不”还可在句末使用,所构成的句子属是非问句,可翻译为“没有”“……吗”等意思。“弗”后面使用的词语一般为及物动词,且动词后面无需添加名词,往往不需要带宾语;“弗”后面的名词通常用如及物动词。
3.“否”。《说文解字》中的“否”为“不”也,意即不然,不是这样。也可作“不”的通假字。 如《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其中“或不焉”的“不”通“否”,即“不去”之意。《孟子・梁惠王上》中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该句中的“否”为“不”的意思。另外,《周易》中“否极泰来”的“否”,为卦不顺利,不好的时运,句意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水经注》中“穴有通否,水有盈漏”,“否”为阻隔不通的意思。
“否”在用法方面,和作为表示应答之词的“然”字的意思对立。在单词句中,常等同于现代汉语的“不是这样”,“不然”或“不”,它表示否定的一面,常在否定迭用的句子里使用。
4.“无”。没有,与“有”相对。《游褒禅山记》中“可以无悔矣”,其中“无”即“不会”。
“”,古书中也可写作“毋”,有些古书也作“无”;“”表示劝阻、禁止时,通“毋”;“”偶然也作“不有”,还可以说为“有”,“不有”用于没有主语的分句里,还可用在否定词后面用作双重否定。
5.“毋”。表示“劝阻”或“禁止”的意思,相当于“别”“不要”。《说文解字》中“毋”,“止之”也,意为“不”,同为此意的还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中“燕、赵城可毋战而降也”。《史记・项羽本纪》中“毋妄言,族矣”,“毋”为“不要”之意。又如《史记・外戚世家》中“文帝幸邯郸慎夫人、尹姬,皆毋子”,“毋”通“无”,为“没有”之意。
6.“勿”。没有。《六国论》中“齐人勿附于秦”,“勿”是否定副词作状语修饰“附”,可译为“齐人没有归附秦国”。
“毋”和“勿”两个词的意义相同,往往用作祈使句,两词都可用在谓语动词前面,表示有劝阻或禁止的意思,常用为现代汉语的“别”或“不要”,其后的名词用如动词。“毋”可以与形容词、动词一起连用,一般用作对行为状态的否定;后面的动词可带宾语。“勿”可放在谓语动词前面,表示施事行为的主体不打算实施某一行为动作或不选择,其后的动词往往不带宾语。
7.“非”。在《劝学》中,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的句子,“非”即为“没有”“无”的意思;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其中“非”为“不正确”“不对”的意思;《孟子・公孙丑下》中“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非”为“不”“不是”的意思。
8.“别”。《红楼梦》中“你别埋怨。打了哪里”,“别”为副词,表示禁止,“不要”的意思。
9.“未”。《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又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均表示否定,相当于“不”。《诗经・豳风・鸱》:“迨天之未阴雨,彼桑土,绸缪牖户。”“未”意思为“不曾”“没有”。
“未”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动词前面的“没有”,表示事情、行为还没有实现,有将然的否定,如表示过去不曾发生某事(没有),还表示含蓄、委婉的否定,也表示事情尚没有发展到某种状态(还没有),某种动作行为仍未施行(没有)。
此外,要注意“未”和“未尝”的区别:“未”着重点是与将来实现的可能性作对比,或和已经实现的事实对比,而“未尝”只是简单地对过去作否定。
10.“莫”。《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诗经・小雅・小》:“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此两句中“莫”作副词,相当于“不”。《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资治通鉴》:“莫用众人之议。”此两句中“莫”表示劝诫,意思为“不要”“不可”“不能”。《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此两句中“莫”的意思为“没有谁”“没有什么”。表示此意的还有《秋水》中有言:“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由上述事例可见,“莫”是一个否定义的不定代词,可翻译为“没有那一种东西(事情)”“没有谁”等;上古时期“莫”字偶也可作否定副词,意同“不”;自汉代以后,“莫”常常用于祈使句,可作“勿”字讲,用作禁止。
“莫”与“若”“如”连用时,“莫”作主语,是代词,译为“没有人比得上”“什么都不如”;否定副词前的“莫”多为代词。
二、在句子中通过上下文语境来推导和判断词义,间接表示有否定意义的词语
1.“微”。《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左传・僖公三十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即“非”“不是”之意。《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国语・周语》:“微我,晋不战矣!”“微”即“无”“没有”之意。
2.“休”。《三国演义》:“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意为“勿”“不要”“别”。
3.“罔”。《尔雅・释言》中明确有言:“罔,无也。”“罔”,相当于“没有”,同样表示此意思的还有《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初并天下,罔不宾服。”《诗经・大雅・抑》中:“罔敷求先王。”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有:“世人罔究壶中景,象外春光亿万年。”句中“罔”为副词“不”的意思。《书・大禹谟》:“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于乐。”句中“罔”通“勿”,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别”“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