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

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

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范文第1篇

胡爱萍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摘 要】财务报告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但是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的不断进步,虚假的财务报告不减反增,且日益凶猛。企业出具虚假的财务报告,不仅损害了报表使用者的利益,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针对不同企业的会计项目掌握相应的识别方法,让报表使用者能快速识别财务报告的虚假伎俩,将有害信息及时进行排除,旨在维护报表使用者的利益,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虚假财务报告;识别法;真实性

1 应收款项和存货识别法

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为一静态报表,也称财务状况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以及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一些公司利用虚开购货发票的方法增加公司收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一方面在虚增销售商品收入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虚增商品销售成本,至使存货的周转率急速降低,存货表现异常并增加,而这些虚增的利润和收入长时间表现在应收账款项目上,进而致使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急速下降。出于不让异常的财务指标引起他人怀疑的目的,企业用一些间接的方式将应收账款向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的方向转移。比如将资金按照一定的程序打出,然后让资金通过收款人汇回,通过预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将资金汇出,再由货款项目将其回笼,最终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营业收入。因此,进行审核时,如果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余额过高,特别要注意是否存在虚假销售情况。实际中,主要可采取查看购销合同、采用积极式函证方式给重要客户寄发询证函的方式,虚假销售一目了然。

2 收付实现制验证识别法

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对一笔费用或收入,权责发生制所描述的是费用的支付或收入的收取权利义务(责任)已经形成,而不以款项是否收取或支付,这表示的是费用或收入真正的经济含义所在,并且这是从其根本内容上定义的,显然,这也与具体的会计期间相关;而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取或支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不论经济权利是否属于本期),确定本期费用和收入,只是确认其表面形式,没有真正体现费用或收入的含义所在。但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之间并非完全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在解决了费用和收入的比例的问题上权责发生制可以较好地处理,在计算利润和损失的时候也更为准确清晰。凡事有利有弊,此方法也有其自身的缺陷,譬如已确认的某些资产含义具有风险性,收入确认时不够真实、分摊费用方法的随意性和可选择性,都有致使虚假的成本利润和费用的可能性。因此,出于防止与杜绝虚假的权责发生制会计报表现象的发生,收入及资产等科目可用收付实现制来确保准确性,并为报表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且能客观地评价企业在以后所产生的各项能力的会计信息。

3 审计报告及报表附注识别法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对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变动情况等发表的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遵循普遍接受的会计标准、依据审计程序出具的审计报告,清楚地表达对财务报表的意见,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作出两种含义各异的结论(积极和消极的结论)。这样为我们判断被分析公司财务报表真实程度提供重要依据。然而就投资人员来讲最具风险的是注册会计师所出示的无保留审计报告意见。在很大程度上,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可信度不够,因为现今大多企业的作假手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会计师有时也很难发现,此外,更有甚者直接帮助其作假。由此可见,仔细审核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并加以分析,是识别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相当重要方法。

会计报表附注也是会计报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会计报表本身难以或无法充分表达的项目和内容所作的详细注释与补充说明。附注对报表资料而言,既是为财务报表做了更好的补充,可以很好地向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诠释并有助于提供经济决策信息,加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也是为企业拓展财务信息的内容,展示企业(因为附注内容是会计报表数据所不能表达的);再是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通过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差异进行对比,揭示会计政策的变更原因及事后的影响,可以使报表使用者对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对比分析;也往往使我们从附注中就能发现企业利用了特殊经济业务或者违背常规会计处理的线索。因此,在分析财务报表之前,会计信息使用者应当先阅读和分析报表附注,很有必要,首先阅读附注是发现辨别虚假财务报表的分析重点。

4 现金流量识别法

企业的现金流量是由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构成。而现金流量分析法主要是将这三部分分别和净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及投资收益作分析对比,并且及时断定后三者的质量。注重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与其实现的会计利润两者的对比分析。利用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较好地披露出企业会计利润中相关的信息质量问题。

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个会计期内所有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和流入信息的情况报表。它在衡量企业的收益质量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它的结构及各项指标的显示,让我们充分地利用此方法去识别财务会计报告及其舞弊的情况。相对经营现金流的指标而言,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结构更有代表性。在运转正常的企业中,它的利润增长一定会与现金流量成正相关联系,若企业出现了舞弊的现象或销售相关政策面临了问题,则体现这种正相关联系不复存在了。要是企业的利润长时间的高于它的现金净流量,那么从某种意义上就暗示了已经确认的利润相应地资产具有虚拟性并且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同样企业的利润和现金净流量相差甚远或长时间呈现反差情况,那么一定反应企业在利润这一项目上存在虚拟或挂账的嫌疑。如每股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如果其每股收益很高,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是负的,这样的上市公司往往在造假。

5 表外融资监管及现场调查识别法

资产负债表外融资情况,企业一般不需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融资方式,即该项融资既不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表现为某项资产的增加,也不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表现为负债的增加。表外筹资隐匿了企业负债的真实状况,既达到了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资产负债率,又规避了会计惯例及制度的限定。遗憾的是这种筹资方式实则是一种负债行为,而这种巨额的隐性债务很有可能会引起恶性循环,陷进财务困境以致给企业造成损害。因此,报表使用者一定得仔细分析表外筹资,进一步监督,以保障自身的权益。

6 基本面识别法

基本面分析方法包括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企业前景和行业现状、分析公司在行业的位置、分析公司高层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分析公司的经营战略以及分析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声誉等。如果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严重脱离了基本面,那么可以从对外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以及趋势分析来进行重点调查分析。

6.1 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包括经营环境和宏观环境层次。经营环境因素包括:政府、投资者、银行、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和社会公众等;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一般来说,这些因素是不受企业控制的因素,所以在审计过程中一般较少关注。然而,新的会计造假手段涉及面比较广,使得其中的部分因素由不可控变为可控,例如:由于利益关系,企业可以利用供应商或顾客成为其费用或利润的调节手段。另外,有的外部因素会间接地影响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比如:法律的某些规定会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动机,进而影响企业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外部环境分析在先进财务报告侦查中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程序。

6.2 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可以控制的因素是内部环境所主要包括的,比如企业的战略、体制、企业文化、技术、组织结构和人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者财务报告真实性,所以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过去、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充分认识,进而正确的评估出企业的审计风险,同时也为分析性复核提供更为准确的对比标准。

在虚假财务报告调查中一个尤为关键的程序是内部环境分析。而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采用传统审计的手段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分析更广泛,不局限于那些直接对财务信息产生影响的因素。例如,对当期的财务会计报告企业的发展战略可能不起作用,但对未来财务报告的虚假而言则起者关键性、决定性作用。再如,企业不同岗位的人动、企业人员关系的冲突也往往可以为审计提供有利的线索。因此,在识别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中,对内部控制的评级和全面分析更应该注重内部环境中不可控因素。

6.3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动态分析法,是基于企业连续若干会计期间(至少三期或五期)的分析数据,计算动态比率或指数,研究、比较不同会计期间相关项目的发展趋势和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适用于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全面分析,即对某一时期财务会计报表所有项目变动趋势的研究,也适用于重点分析主要指标的发展趋势。对于分析结果而,财务报表使用者应考虑意外性或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对数据的影响。一些稳定健康发展的企业,它的发展规律一般情况下是呈现稳步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但有时可能受一些意外性或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在某一分析期间出现脱离整个发展趋势的现象。因此,财务报表使用者应该深入并全面分析财务报表是否受意外性或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合理判断出企业该项目的真实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通过对虚假财务报表的分析研究,了解其常见作假手段,掌握相应识别方法,实则为一项亡羊补牢的好作用。快切寻找公司规避风险的线索和问题产生区域,使得企业帐与帐、帐与表、帐与实和帐与证核对相符,最终使得公司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真实性,使得报表使用者的利益得到维护,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白丽艳.虚假会计报表识别及防范方法探讨[J].财经从横,2011,2:83.

[2]陈成维.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陷阱、识别与防范[J].当代经济研究,2011,6:6-11.

[3]董丽英.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10.

[4]周峙阳.财务报表粉饰问题分析及防范[J].中外企业家,2015,6(14).

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 政府会计 财务报告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3-0014-03

我国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后,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成为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实践, 2011年就出台了试编办法,各地陆续都已在试编,但是在试编中不断暴露出各种问题。2015年12月10日,财政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和相关指南,以此规范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试点期间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办法》明确政府财务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包括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根据改革方案要求,2016年至2017年开展政府财务报告编制试点。《办法》是在各地试编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并试行一年,说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在20世纪后期就开始进行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改革,各国改革的过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改革后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及内容不尽相同,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其中加拿大、新西兰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改革模式及特点与我国现状非常相似,值得借鉴。

一、加拿大、新西兰和日本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的改革模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个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变化较大的年代,许多国家在这个阶段的经济飞速发展,传统的收付实现制的政府会计制度已满足不了国家经济发展决策和国民信息的需求。加拿大、新西兰、日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改革的。

(一)三个国家改革中的共同点

三个国家的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体制改革都是从部门到中央“由下而上”的推进方式,并在改革中强调政策成本、资源的利用效率、注重审慎与风险管理。

1.改革中面临的共同问题:(1)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会计政策协调问题。(2)政府作为特殊会计主体,财务报表不能反映其全部资产负债以及其他营运情况,一些特殊项目(比如文物、公共绿化植物等)的定价确认较难。(3)如何理解以权责发生制会计准则编制的政府财务报告的作用,需要长期、大量的宣传才能获取公众理解。(4)改革后对政府会计编制要求的提升,导致财务人员培训及财务运作成本的增加。

2.改革的主要成效:(1)政策的透明程度、政府的工作效率、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政府的工作成本也得到了降低。(2)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改革使得政府的决策更为科学,使政府内各部门的工作得到了激励和明确,强调了国家财政状况对各部门的问责,细化各部门的权利义务,以一种更明晰的方式表达政府的职能,并且体现出对政府运行绩效的衡量,从整体上提升政府工作的效率。

3.使用价值体现:(1)对社会公众来说,可以了解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政府长短期偿债能力以及潜在财务风险;了解政府运行的成本;了解政府当前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或预算安排日常活动;了解政府的收入类型和来源,政府经济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政府经济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等。(2)对监管机构来说,如审计机构、立法机构等,更加方便获得和使用政府资源的信息,更加便于核定是否与法定预算相一致,是否与法律和合同要求相一致。(3)对于外部使用者如纳税人、政府债券的投资者而言,他们有权知道政府将钱花在哪里,为他们提供了多少公共服务等绩效问题,政府是否履行了其承诺,政府在提供服务的成本、效率、结果等业绩的总体情况,以及如果超过预算,政府是以发行新债还是增加税收的形式来补足。(4)对于特殊信息需求群体,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报告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用于预测经济走势、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三个国家改革的差异

三个国家最主要的区别是在改革过程的选择上,加拿大和日本是渐进式的改革,采取逐步推行最终实现完全实现权责发生制;而新西兰采取了“一步到位”的方式,直接确定完全权责发生制。

1.加拿大模式的特点。(1)从报告核算基础看,加拿大政府财务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预算执行日常会计核算仍保持收付实现制基础。用于记录收付实现制的会计科目称为授权代码,用于记录权责发生制账务信息的会计科目称为财务报告账目,两套科目是相互独立的。在财政年度结束后需要进行账务调整,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2)从报告编制依据来看,有一系列的会计规范、操作指南作依据。加拿大政府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财政预算管理部门、报告编制机构以及各政府组成部门共同努力,制定了一系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3)从报告编制范围看,采取了逐步扩大政府财务报告编制范围的做法。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范围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财务报告的主体范围,第二是纳入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事项范围。加拿大编制财务报告的主体范围和合并财务报告的主体范围都是随着财政财务管理的需要不断扩大。加拿大对于政府合并财务报告的主体范围是以控制为依据的,但随着管理的需要,控制的具体标准也在不断变化。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不断扩大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范围,丰富财务报告内容。(4)从报告编制内容看,都是围绕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来确定。围绕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使用者信息需求以及政府经济活动特点,加拿大政府财务报告中将资产负债表、运行情况表、财务状况变化表等作为主要报表,而且科学设计了各张表的格式和所要传递的信息内容,以及各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在此基础上,还编制针对一般公众的简化版的财务报告,将公众所需要的财务报告信息通过概括、浅显易懂、形象的形式表达出来。(5)注重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政府主要部门均从单纯的财务报告转变为全面的绩效报告,不仅提供财务信息,而且有绩效评价,反映政府提供服务所使用的资源及非财务资源来衡量政府服务的产出及效果,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6)通过资产负债表、明确税收收入上的年度变化,加强了议会和民众对政府的问责。(7)主要城市可以增减相关项目的明细列报。比如多伦多市政府在加拿大国家财务报告规定的基础上,在报表附注中增加了五个政府资产明细表的列报。

2.新西兰模式的特点。(1)新西兰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和重新确定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中的职能和角色进行的,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措施作保证,采用“一步到位”的方式,对政府会计的核算基础直接由收付实现制改为完全的权责发生制。(2)在改革初期面临来自政府官员、公众以及经济学家的质疑,存在改革成本与产出定价等问题。(3)政府既公布真实的政府财务报告,又及时地公布自己的政府财政预算报告,有利于政府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定和判断,达到对公众负责的目的。(4)权责发生制的预算编制在缓解政府财政危机、信任危机和治理危机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提高了新西兰政府防范风险的能力。(5)主要城市可以在国家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可以补充部分明细表。比如奥克兰地区政府的财务报告在新西兰国家政府财务报告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消费者调查表。

3.日本模式的特点。(1)日本采取的是渐进性改革的方式。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政府会计改革与中央政府的会计改革不同步的现象,地方政府由于发展水平、内部管理等差异导致的地方政府之间改革不同步的现象,所以导致了日本政府的会计改革在统一性上有所减弱。(2)在改革过程中,要求一些省厅同时编制一般会计报表与特别会计报表,18个特别会计报表在体现国家政策在对某些方面注重的同时,也体现了日本政府会计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在改革过程中渐进性地涵盖政府工作所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3)编制财务报表有政府层级。日本的财务报告首先是以各省厅为单位编制财务报表后递交财务省,由财务省将省厅级财务报表整合为国家财务报表的。(4)为结转制度专门编制了详尽的结转制度详细说明与应用,将结转分为明许结转和事故结转。其别强调和注意的方面主要是债务体系和预算支出的结转系统,(5)能良好配合日本经济发展,改革在稳中求进步,在不带来社会经济动荡的前提下使得政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6)允许地方有调整。比如首都东京市的财务报表与日本政府财务报表略有不同,使用“净资产变动表”来代替“股东权益变动表”,另外增加了“行政成本报表”。

二、借鉴之处

上述三个国家在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推行中,尽管采取的方法有所不同,具体处理问题的措施与特殊事项的处理不同,但是在改革历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改革取得的成效、具体使用情况等都与我国非常相似。我国可综合借鉴三个国家的特点。

(一)改革模式的选择

我国目前推行的政府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编制,采取先试行一年的渐进性改革方式,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步统一地方与中央、地方各部门、内部管理差异等改革不同步的现象;不抛弃收付实现制,而是采取一套计算机系统,同时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分别进行记录管理成本和预算信息,并通过一定的余额调整来反映所需要的综合信息;报告编制范围要采取逐步扩大政府财务报告编制范围的做法。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范围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财务报告的主体范围,第二是纳入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事项范围,主体范围以“控制”为依据随着财政财务管理的需要不断扩大,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丰富财务报告内容。

(二)构建政府财务报告的要件

1.扩充现有报表的内容。引入反映政府资源状况的资产负债表、反映运营状况的营运业绩表,同时提供现金流量表、政府承诺、或有事项表、行政成本表等。

2.扩充预决算报告,增加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并对财务状况以及报表附注中的事项进行说明。

3.引入第三方鉴证制度,在报告体系中加入审计报告。

4.采用其他非财务信息方式披露相关情况。

(三)特殊事项的处理借鉴

税收收入的确认时点改为在应纳税事项发生时确认;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预计可使用年限内合理分摊;对文化遗产可计量可变现的可以按重置成本入账,不可计量不能重置或者没有同类资产的交易市场的,在报表附注中进行说明;公共服务的动植物等生物资产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只在附注中说明;基础设施资产,初期先不计提折旧,但要在每个会计年度对基础设施按照当前重置成本计价,定调增调减资产的账面价值;区分政府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编制承诺与或有事项表进行披露;实行项目制成本核算制管理方式;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实行政府绩效管理;在报表附注中,按照实体划分的有形资产增加五个明细表:“有形资产合并明细表、政府企业明细表、分部披露明细表、实体与分部披露明细表、服务以及分部披露明细表”;增加“消费者调查”事项。

三、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行的建议

(一)先行试点,出台配套制度

1.制定法律规定,保障权责发生制推行。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进行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比如新西兰颁布《国有企业法案》《国有部门法》《财务报告法案》等,确定了权责发生制在政府会计运用中的法律地位。日本有《国家债权管理相关法律》《国有财产法》等规定了国家资产、负债的登记范围。改革初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需要通过法律的保障来推动。

2.建立一套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政府会计制度,现有的会计制度十分复杂,既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又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还有学校、文化、体育、医院等单位的财务制度,并且这些规定并没有统一的口径,核算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可以先行试点,尽快制定一套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全面规范政府资产、负债、收入与费用等会计事项的范围、确认条件、核算方法等,有利于汇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使政府财务信息的披露更规范、更准确、更有可比性。

(二)基础先行,抓好软硬件项目

1.建设政府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政府财务报告不仅增加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同时也加大了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增加了信息处理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根据国外的经验,强大的政府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是确保政府会计改革顺利推行的必要条件和支撑。目前政府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系统,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重新构建、整合、改进,可以先建立几个子系统,然后再在不同子系统之间构建联系。

2.培训会计人员。一旦引入权责发生制,涉及的政府会计业务、会计核算程序会更多、更复杂,报表的编制工作也会更艰巨,报告编制合并中涉及各个部门、单位、上下级关系的协调,因此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会更高,因此在改革初期要注意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并将继续教育形成一种长期的机制,如果有必要,在改革初期可以成立专门负责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机构,专门负责培训和考核政府财务、会计人员以及报表的编制、协调工作。

3.清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计量和核算工作是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重中之重。现行政府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不核算政府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范围过窄,不利于掌握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的信息。因此在实施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之前,需要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确定哪些资产应该列入资产负债表,哪些应该在附注中披露,对政府固定资产的拥有情况及其现行价值进行详细的摸底清查,充分掌握政府及部门所拥有的政府资产情况,重新核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准确的计量和明细分类。

(三)且编制且使用,且使用且完善

从国外经验可以看出,改革都不是一步到位的,都经历了阻力与困难、在改革中不断完善的过程,都经历了让广大民众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可以允许地方政府在国家统一的《办法》和指南的基础上增加明细项目列报。比如多伦多市政府在加拿大国家统一列报的基础上增加五个资产明细表;奥克兰市政府专门进行政府财务报告满意度调查;日本政府为了便于广大民众理解专门编制报告解释,东京市政府增加了“行政成本报表”。所以,我国政府的财务综合报告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可以在编制中使用,在使用中完善。

参考文献:

[1]欧阳宗书,耿鸬.美国、加拿大政府会计改革的有关情况及启示[J].会计研究,2013,(11).

[2]R敬平,王森林,杨晓林.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基于海南政府会计改革试点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1,(06).

[3]常丽.美、日政府资产负债信息披露全景图比较研究[J].财政研究,2010,(8).

[4]娄洪,黄国华,张洋.从欧洲债务危机看政府会计改革[J].财政研究,2012,(4).

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范文第3篇

1.会计信息的的含义及作用

1.1会计信息的含义

对会计信息含义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美国会计学会(AAA)在发表《基本会计理论》中对其定义为:“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作出有根据地决策和判断从而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程序。会计信息主要用来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方法和程序,把他们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2会计信息的作用

会计信息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间的反映。通过有价值的会计信息了解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帮助投资者进行合理化的投资决策,评估和预测未来现金流动的方向;有利于政府部门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依据会计报表监督并检查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更利于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通过系统的信息资料,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措施,完善经营管理。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质量的保证,主要包括:

(1)可靠性。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要求,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Q策有关,要求在收集、记录、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能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相关性的核心是对决策有用。

(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用,要求会计记录清晰,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告要数字正确、项目齐全、勾稽关系清楚。

(4)可比性。可比性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前后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便对不同时期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使其所提供的数据资料便于比较、分析和汇总。

(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6)重要性。重要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通过交易或事项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按规定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充分、准确地披露,让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合理性的判断。

(7)谨慎性。谨慎性指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保持相应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责或费用,稳妥可靠。(8)及时性。及时性是指对于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及时处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三.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理论基础

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会计失真问题的治理应当更加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

(1)系统论。系统论是指企业由许多要素组成的系统,内部控制作为一个子系统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系统的确认、记录和计量等活动形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内部控制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2)信息论。信息论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确认、计量和记录等行为收集的数据,再按准则和规范编制成对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会计信息为内部控制行为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而在COSO报告定义内部控制五要素中,信息与沟通作为内部控制的载体将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

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决策导向; XBRL; 网络财务报告模式

“从目前来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其最主要的路径是通过XBRL(应唯,2011)。”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会计的变化和革新,同时也给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带来了挑战,使得现在的投资者需要采用新的信息模式进行决策。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的诞生,为财务报告模式的改进带来了契机,以XBRL为实现路径,构建决策导向型网络财务报告满足了投资者决策的需要、会计发展的需要及其市场有效运行的需要。

一、会计目标――决策有用

在特定的会计环境下,会计目标是通过会计实际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效果。通常认为会计目标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事实上,这两种观点并不冲突,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是会计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是完成受托责任后的一种扩展,伴随着股份公司制度和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强调对“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已经得到会计界的普遍认同。文章所讲的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是指会计应该提供有助于投资者进行各种决策时所需要的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

二、网络财务报告的目标

在数字化网络传播的背景下,网络财务报告应运而生。它的诞生和发展满足了信息使用者对决策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网络财务报告以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性为基础,以决策导向型为目标,主要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强化和提高。

(一)提高的及时性――实时性

从会计信息呈报的及时性方面看,实现实时报告。公司在信息平台上建立实时信息披露系统后,既可以披露财务报告信息,也可以披露日常发生的重大交易,缩短了时间和呈报成本。

(二)强化的扩展性――全面性

从会计信息呈报的内容方面看,网络财务报告目标在于实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不仅呈报经营成果信息,还会扩展到呈报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在信息的决策有用和披露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全面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透明披露,充分披露。

(三)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从会计信息呈报形式看,网络财务报告实现静态与动态表现形式的并重。可见,网络财务报告的目标在于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提高决策效率。

三、决策有用目标下现有财务报告模式的缺陷

财务报告是承担会计信息载体和功能的介质,它必须体现和服务于会计的决策有用性目标。然而,现行财务报告没有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主要存在如下缺陷。

(一)财务报告时效性不强

企业财务信息实行定期报告,导致报送明显滞后,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使得投资者、债权人和财务分析人员等信息使用者对前瞻性财务信息的需求日渐增强,滞后的信息不利于投资人及时了解企业信息,相应作出投资决策。

(二)财务报告呈报内容不够完整

在货币计量的会计基本假设下,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在对外提供的信息披露上只提供货币化信息,以此保持报表项目中的平衡关系,而对于很多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的非货币化信息却不能进行反映和披露,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三)财务报告呈报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企业提供的大多是PDF格式和HTML格式的财务报告,二者均是静态的信息呈现技术,不允许有意义的信息被提取,使用者面对网页上的文件时是既定格式的,要再利用这些文件并不方便。

显然,现有财务报告存在的缺陷使其无法很好地满足会计决策有用性的要求。网络财务报告的诞生和发展可以弥补这些缺陷。

四、基于决策导向的XBRL报告模式构建

现有财务报告模式的不足以及改进已经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关于财务报告模式的讨论较有代表性的是Bedford(1973)提出的专用报告模式;McCarthy(1979)提出了REA会计模式;Wallman(1996)提出的彩色报告模式。在我国,学术界开始关注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薛云奎(1999)提出了“会计频道”的概念,肖泽忠(2000)研究了“按需报告模式”,张天西等(2003)提出了“多层界面报告模式”。

笔者发现,这些报告模式都是基于通用财务报告模式的缺陷和不足提出的。主要表现在:一是未来的报告模式应以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为导向;二是强调了报告的灵活性,使信息供求保持互动,报告披露趋于实时性;三是报告内容应走向多样化,将非财务信息等囊括其中;四是这些模式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在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以XBRL为实现路径,构建基于决策导向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创新在于:一是构建一个决策导向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理论框架,为决策导向的报告模式积淀一定的理论基础;二是突破了思想和理念的层次,涉及具体的建模,有助于实践的借鉴和应用。

(一)XBRL报告模式构建的着眼点

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载体,根据国内外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发展历程,会计信息的需求模式划分为核算导向、控制导向和决策导向三个层次(欧阳电平,2004)。

第一层次是核算导向,财务报告主要提供了可核算的财务信息,而对非财务信息则没有或很少披露。第二层次是控制导向,财务报告不仅仅是一种核算的结果,重要的是它要有助于提高会计管理绩效、有利于管理层的管理。第三层次是决策导向,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其主题在于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支持,而且信息还具有交互性,系统通过人机交互部件与信息使用者进行对话,不断获得(输入)使用者的参数,运用模型进行处理,输出结果,给使用者提供分析依据,辅助使用者完成决策。

在决策有用的网络财务报告目标下,XBRL模式构建的着眼点基于第三层次――决策导向。

(二)XBRL报告模式构建的实现路径

纵观财务报告的演变历史可以发现,新的报告模式是在原有报告模式基础上的一种渐进式变革,它要依赖于一定的路径支持,主要包括了需求驱动的路径依赖和技术驱动的路径依赖。

需求驱动的路径依赖是指会计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新的会计信息需求,为适应信息需求的变化,会计活动也在不断的变化中,进而诱致了财务呈报的变迁。技术驱动的路径依赖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财务报告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拉开了信息时代的序幕,网上信息披露成为现实。

XBRL报告模式的实现路径是技术驱动的路径依赖――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应用于商业和会计数据电子化交流的一种语言,用来改革全世界的商业报告。从技术角度上讲,它是XML于财务报告信息的一种应用,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张天西,2006)。

目前,XBRL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跨平台操作、专门应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的应用。XBRL允许使用者借助所有的软件格式和技术,包括互联网,来自动交流和获取可靠信息。XBRL正是基于决策导向的报告模式实现的技术路径。

(三)XBRL报告模式的技术构架:一层分类标准、一个实时框架、一个动态分析

XBRL在本质上是制定标准的过程。从信息的分类角度看,XBRL主要是对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进行整理、分级和分解,直至信息成为可以独立传达一种含义的信息单位。

XBRL在财务报告层次的分类标准,即为财务报告的各个项目建立的不同标签,使每一单元的信息均具唯一的身份标识。那么,从数据最初进入企业信息系统,到最终被编入财务报告,任何一个数据处理节点都可实现定位与查询。目前国际上已有八个分类标准得到了XBRL国际组织认可,七个分类标准得到了XBRL国际组织的批准。我国的通用分类标准已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在解决了分类标准的问题之后,如何实现网上实时报告的编制。实时获取财务会计信息依赖于Intranet,即企业内部网,它是Internet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应用。实际上是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的企业内部网络,其核心技术是基于Web的信息及数据库存取,其次是利用“群件”软件(GroupWare)实现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协同工作。这样,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将会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之中,那么会计信息系统就内化为Intranet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地处理与报告,再利用Internet向企业外部相关的信息使用者,实现了实时持续报告。

XBRL在提供了实时报告之后,它具有的良好的动态分析功能更有助于投资者的决策。当搜索引擎找到所需信息时,它能进一步追踪下去找到数据的最初来源及其他与该信息有关的资料。XBRL模式不仅时效性强,而且实现了数据的可分析和可追踪性。

这样,由XBRL分类标准提供标准数据支持,由Intranet服务实时框架编制实时报告,加之企业软件依据XBRL的层次结构所实现的数据向下挖掘功能,三者共同支撑起决策导向的财务报告模式。

(四)XBRL报告模式的基本特征

1.实时性

XBRL报告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实现了呈报方式从定期向实时的转变。采用XBRL后,财务信息元素标准从交易类型、账薄记录、报告披露等环节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可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挖掘的优势,信息披露时间将会缩短。公司实时信息披露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更新,增强了信息的及时性、持续性。

2.完善性

吴联生(2000)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就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财务报告对于人力资源、财务预测等信息披露不足。

XBRL报告模式的特征就在于实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将企业背景信息、经营业绩说明、管理部门的分析讨论、前瞻性信息、社会责任及持续发展力等纳入财务报告,满足了投资者的决策需求。为了避免可能导致的信息超载,XBRL报告模式遵循“决策导向”的理念,去除信息噪音,突出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增强信息披露逻辑性。

3.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XBRL报告模式具有可供提取和分析的功能。目前,上证所和深交所提供的XBRL查询平台,不仅可以阅读静态的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还可进行同行业比较、财务指标分析,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决策需求选定目标企业或财务指标,即可得到比较分析结果,简洁直观的折线图或者柱状分析图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决策效率。

4.质量提高

XBRL报告模式拓展了财务报告的内容,使投资者能更全面地了解企业财务经营状况;“信息若及时或更早提供会更有用”,实时性的财务报告有利于投资者在需要信息作决策时即可获取所需信息,而且XBRL财务报告的在线分析功能有助于投资者进行行业比较和数据动态分析,更好地体现了决策导向特征。不难发现,XBRL报告模式不仅有高质量的内容,而且有高质量的表述。

五、结束语

基于决策导向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构建,以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为理论基础,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体现了决策导向的理念。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终端产品,会计信息系统的改革与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日益增长的信息多样化需求及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使会计信息系统从事后核算系统、事中控制系统演变为决策支持系统,那么,未来的财务报告模式也随之会向决策导向的模式发展,使投资者与公司实现有效互动,提高决策效力,进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东辉.信息技术发展与企业的实时报告系统[J].会计研究,1998(4).

[2] 张天西,薛许军,林进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3(3).

[3] 吴联生.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0(4).

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范文第5篇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认为,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

内涵:当今世界上对网络财务报告(Internet financial report,IFR)这一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网络财务报告的定义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网络财务报告是指借助电子计算机的先进数据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供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他重要事项;而广义的网络财务报告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借助大容量的信息数据库,通过与因特网相关的传播媒介公开披露企业各项经营与财务信息,并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向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财务报告。

外延(边界):网络财务报告的边界问题。网络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链接”,其所设置的链接确确实实方便了信息使用者,但是也带来了财务报告的边界问题。目前,公司通常将年度财务报告与一些未经独立审计师鉴证的信息相链接,如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新闻媒体报道等。例如很多网站上都有一个叫做“年报”的链接,但其所链接网页的内容与纸制报告的内容并不相同,许多网页上只有一个简明损益表和简明资产负债表。公司的网上财务报表经常省略了财务报表附注,很多没有经验的投资者利用网站做投资研究,并据此进行投资而并不看纸质的年报,可能会对其投资决策行为有所影响。信息使用者无法分清网络财务报告的边界,其后果是严重的。

我国开展网络财务报告的工作始于2000年。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1999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上市公司在刊载年度报告摘要的同时,应将年度报告登载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国际互联网网站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已在2000年4月30日首次成功地实现了959家上市公司1999年报的网上披露。据报道,当时上网浏览1999年年报的投资者达9000万人次,累计下载年报共566万份,平均每家年报下载5000次。2000年6月27日,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又联合通知,要求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全文上网。到2005年底,我国的上市公司基本上实现了财务信息的网上披露。这些都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应用Internet进行网络财务报告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网上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及创新等问题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网络财务报告的目标及定位

所谓会计目标,主要是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它是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预期达到的一种目的或结果,是一种主观性要求的体现。下面笔者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网络财务报告的目标: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传统会计目标仅注重现有投资者是其一大缺陷,因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使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考虑现有股东获得信息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股东的注意,以扩大企业的资本规模,增强其发展潜力。

(二)提供的会计信息。网络时代下,由于会计信息不仅要为企业外部使用者服务, 还应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服务,所以网络财务报告应具备决策相关性、面向未来、实时信息、非财务信息等各种特征。

(三)提供会计信息的方式。有了网络技术的保证,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不再拘泥于以纸为载体的财务报告形式, 而是以光电和网络为载体。

当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1.经管责任观,认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会计的基本目标;2.决策有用观,认为向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会计的目标逐渐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同样网络财务报告目标也将继续锁定在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更新的相关财务信息。

总的来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网络财务报告的定位: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随时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信息,不仅要披露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而且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同时,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仍然要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可比性。

二、网络财务报告的体系结构

网络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要求更快速、及时地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因为企业在信息时代面临的商业风险、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网络报告的使用者不再满足于通用财务报告所提供的浓缩、汇总、统一的会计信息,他们可以对取得的不同类型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为自己所用,这在客观上要求网络财务报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体系结构。

传统的财务报告是有严格的顺序和格式的,而在网络财务报告中,因为有“信息链接”,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打破传统财务报告的阅读顺序,打破财务报告与其他企业经营报告之间的界限。

财务报表一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早期的财务报告将重点放在资产负债表;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重视损益表,此间他们关注企业盈利情况及每股收益状况;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经济危机使大量的资产一夜之间消失无踪,人们又重新重视资产负债表;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建立了现金流量的现行规范后,现金流量表逐步被世人接受,成为三大报表之一。由此可知,每次大的经济环境的改变都会促使财务报告体系的不断完善。财务报表体系结构由收益计量理论决定。在收益观下,主张通过以收益表为中心;在资产/负债观下,主张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以收益表为辅助的财务报表体系结构。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格式固定、内容单一,且只能提供财务信息,财务情况说明书在现实中并没有发挥出多少作用,多数企业并未披露相关信息,所以财务报告的文字信息及非财务信息主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重大会计政策、调整事项等。在网络财务环境中,用户可根据特定的信息需求定制会计报表,同时报表附注的信息肯定会增加,也会更方便地被用户检索。另外,在原有报告和报表体系之中增加了诸如资产减值明细表、所有权权益增减变动表等具体业务的详细情况说明。总之,网络财务报告的体系结构会伴随着使用者的需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扩充。

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网络财务报告中,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成为网络财务报告的重点。无形资产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力量的资产,如商标、顾客信任、市场占有率等;二是体现为脑力财富的资产,如专利、版权、技术等知识产权;三是使公司有内在力量的资产,如企业文化、管理和经营方法,信息技术系统带来的利益等;四是人力资源,如员工的知识、资格、与工作相关的诀窍等。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知识成为重要的基本的生产要素,企业中知识、人力以及其他无形资产的投入占据主导地位。企业未来的价值将主要由知识资产、人力资产等无形资产决定。“知识资本”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具有重要的地位,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本将不再是传统的物质资本,而是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此,有些学者认为,无形性资产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

三、网络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及创新

《企业会计准则2006》提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如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第十三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所谓质量特征,是指构成信息有用性的各种成份,也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时所达到的质量。在当今信息环境下,网络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不仅包括了传统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而且具有它本身的特点。财务报告的两个首要质量即相关性与可靠性都具有新的含义。在相关性方面,不仅要求财务报告具有预测性与反馈性,而且要具有互动性与可定制性;而及时性的涵义则向实时性靠近,相关性不再是一般相关,而是与使用者的特定决策相关;而在可靠性方面,不仅要求财务报告具有反映真实性、可核实性、中立性,还要具有完整性与安全性;在可理解性方面,不仅要求信息内容能被信息使用者理解,还要求具有易用性,即方便用户存取网络财务报告;在可比性方面,不仅要求信息内容可比,还要求列报形式的可比。

有学者把网络财务质量特征的创新归纳为以下7个方面:实时性、互动性、可定制性、完整性、安全性、列报形式可比性以及易用性。

四、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层次

(一)在线财务会计报告

在线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在互联网上设置网站,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定期更新的财务报告,它是传统纸质报告的电子版本。其特点是利用国际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体,改变以往以纸为介质的形式,通过网络发出财务报告。

(二)实时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