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综合立体教学;呼吸内科;R床教学

[FL(K2][JP2][HJ135mm]呼吸内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学科,在临床医学中是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的。医学生要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第一步的临床见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传统的见习带教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教学的需要,想要适应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就要不断地改进创新教学方法。近年来,出现了很多颇有成效的教学方法[JP3],比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基于标准化病人的练习以及迷你临床检查练习方法等,这些方法彼此互补,将它们进行结合,衍生出了现代综合立体教学的方法。本文主要对现代综合立体教学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立体教学是综合近年来颇有成效的几个创新型教学方法而提出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现代综合立体教学方法更注重个体化、规范化教学,其主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现代综合立体教学会针对学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案,无论在教学前、教学中还是教学后,都有严明的教学制度,针对不同的病症都有规范的教学模式。下面将综合立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应用进行对比实验。

一、实验对象

选取2009级五年制的6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将60名学生随机进行分配,综合立体教学组30人,传统教学组30人。综合立体教学组的医学生在教学前的基础知识考核成绩为(739±51),实践能力考核结果为(805±43);传统教学组的医学生的基础知识考核成绩为(751±49),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为(809±51)。

二、试验方法

首先,综合立体教学组在教学前对学生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解,让每位学生找出对自己学习影响较大的外界因素,如找工作、考研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为不同的学生设计相应的专业性教学方案,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见习前,教师将见习内容归纳成数个主要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网络对相关问题进行查询,了解即将见习的内容。见习开始时,鼓励学生根据收集来的患者病史和初步体检结果提出假设,对患者的进一步检查给出意见。见习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小组之间对自己在见习过程中收集到的病史和体检报告进行归纳总结,做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归纳目前不能解决的医学问题,课下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查阅和讨论。综合立体组的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仅起到从旁引导的作用。

传统组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主题为导向的见习带教。在见习开始时,教师先对理论课的内容进行简单讲解,然后带学生到病床旁询问患者的病史和体检结果并查阅病例,先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初步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再由教师进行诊断,给出治疗意见。

在见习结束后,分别对综合立体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进行试卷测试和问卷调查。综合立体教学组的试卷成绩平均为(8579±396)分,传统教学组的试卷成绩平均为(7869±763)分。现代综合立体教学组的见习前后试卷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由此可见,综合立体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传统组的学生对于自己所学到的呼吸内科临床知识不甚满意,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导,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提高甚微。此外,综合立体教学组的学生对自己掌握的呼吸内科基本知识满意度也远高于传统组。通过实验不难看出,综合立体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效果远高于传统教学组。

三、总结

从上面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综合立体教学的小组在见习前和见习后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传统组在见习后的成绩并不十分显著。问卷调查显示,现代综合立体教学组对自己所学到的呼吸内科临床知识满意度也极高,综合立体教学组在临床见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综上所述,综合立体教学在临床见习的应用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JP3]程U令,李时悦现代综合立体教学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2):203-207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一、分析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构建以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

(一)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1]

由于社会和行业的发展,护理领域分工越来越细,岗位也越来越多。根据近几年的调研,我们把护理专业归并为临床护理、社区护理两大职业岗位群,每个岗位群又有若干具体岗位。通过与一线护理专家一起反复分析各护理岗位具体工作内容,归纳出各个护理岗位主要的岗位任务,对护士完成这些任务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见表1)。

(二)护理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规格的确定

根据以上职业能力需求,护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规格如下。

1.知识规格:①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知识,护理伦理与法规、护理礼仪、人际沟通知识等。②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理论。③掌握整体护理、常用护理和各专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④了解护理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

2.能力规格:①具备良好沟通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具备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具备规范完成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能力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的能力;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能力,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初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③具有专科护理方向发展基础。

3.素质规格: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②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③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三)构建护理专业以岗位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2]

依照临床护理岗位、社区护理岗位对护士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结合临床分科特点,考虑岗位任务之间的关联性、相似性,构建护理专业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

首先,满足学生作为“社会人”的通识能力培养,开设素质领域课程。主要包括:思政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职业生涯设计等课程。同时,满足护理岗位对护士的专业人文素质需求,开设护士基本素养课程。

第二,培养学生作为“职业人”(护士)的(职业)通用能力,开设基础领域课程。包括: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机能、生物化学、免疫与病原生物、护用药理课程,使学生具备护理岗位应有的专业理论知识。

第三,培养学生作为“岗位人”(护理)的特定能力(专科护理能力),开设专业领域课程。包括:常用护理技术、健康评估课程,培养所有护理岗位应具备的最基本操作和检查能力。开设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急危重症护理、心理与精神护理、五官科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社区护理等,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专科化护理发展需要,开设拓展领域课程。主要开设重症监护、手术室护理和康复护理三个专科化方向的课程(见图1)。

二、以护理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护理专业课程内容

(一)重视学生文化素养与基本职业素质培养,改革素质领域课程内容

根据护理岗位对护士文化素养与基本职业素质的需要,改革《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突出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具有强健的体魄、能指导服务对象促进健康为依据,改革《大学体育》课程,以形体训练、养生保健为主要教学内容,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以培养护理岗位需用的案例统计分析能力为主,选取《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以护理文化、护理礼仪与沟通、护理伦理为基本内容,以临床工作中的医疗官司、法律纠纷事件为载体,融入护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选取《护士基本素养》课程内容,在强化学生对护理文化的学习,训练学生规范的护理礼仪与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提高法律素养。

(二)突出护士职业通用能力培养,改革基础领域课程内容

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基础领域课程教学内容,使基础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如《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在基础解剖内容的基础上,系统设计注射技术与各种穿刺的体表定位、引流卧位解剖、插管与急救技巧等学习项目,把解剖学理论和护理操作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异常人体机能》课程,以各大系统疾病病变为载体,设计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学习项目,突出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提高学生认识疾病、分析病情的能力。

(三)强化护理岗位特定能力培养,改革专业领域课程内容

对于专业领域课程,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上,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涵盖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二是融入卫生部颁布的各种护理行业标准,如《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优质护理工程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三是基于护理岗位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以下列举2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选取加以说明。《常用护理技术》培养学生能运用护理基本技术、基本知识,从事各护理岗位基础护理工作的能力。我们根据患者从入院、治疗到出院的全过程,将基础护理活动整合为入院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专项护理、出院护理5个典型工作任务,在每个任务中又有30个具体的学习项目。这22个项目培养学生完成所有基础护理工作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内科护理技术》培养学生胜任内科护理岗位工作的能力。结合医院内科分科情况,对内科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将《内科护理技术》整合为8大项目,即:呼吸内科病人护理、心血管内科病人护理、消化内科病人护理、神经内科病人护理、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护理、血液疾病护理、肾内科疾病病人护理,在每个项目中选择最常见的30个工作任务作为学习任务。这30个任务培养学生完成内科护理岗位工作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四)满足专科护理发展需求,设计专科化方向课程

以卫生部《专科护士培训大纲》为依据,结合襄阳市专科护理资源,选取与设计《重症监护技术》、《手术室护理技术》、《康复护理技术》等专科化方向课程内容,为学生发展专科方向奠定基础。

三、依据护理工作情境,仿真与真实结合,构建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真实或仿真的情境,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的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开放性、深刻性、持久性”的特点。[3]我院护理专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情境教学。

(一)建设仿真环境,设计能力训练项目,创设职业情境

按照“仿真医院”模式建设7600m2的校内护理实训中心。护理实训中心内建有仿真急救室、监护室、手术室、产房,以及内、外、妇、儿科病房等,室内设施按照医院真实环境配置。同时,我们组织护理专职教师与临床一线专家共同编写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材。这些教材以“能力核心,任务引领”为编写理念,导入案例创设职业情境,[4]设计各种能力训练项目。如在《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中“心搏骤停的急救”项目中,设计综合模拟人(ECS)处于心搏骤停的状态,让学生组成抢救小组,利用实训室内真实的医疗设备进行抢救。[5]一名学生负责指挥,一名学生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一名学生使用呼吸囊进行人工呼吸,一名学生进行心脏电除颤,一名学生建立静脉通道。小组成员间要有效合作,当抢救有效时,模拟人会出现血压回升、心电图转正常,出现“复活”状态;当抢救不成功时,模拟人会“死亡”。这种在高度仿真的职业环境的综合训练项目,让学生在踊跃参与的角色扮演中体验职业情境,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二)多种媒体共用,再现职业情境

课程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画面、声音的展示,再现各种真实的护理工作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购置了多种护理教学光盘,针对每个学习任务制作了图、文、声、影并茂的教学课件,还制作了虚拟训练动画软件。多媒体再现的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弥补临床见习之不足,同时还可让学生反复观看与训练。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手卫生; 调查; 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5-0155-02

doi:10.14033/ki.cfmr.2016.25.084

医务人员作为医疗工作主体,由于每天需要接待大量患者、完成诸多医疗操作,手部卫生状况堪忧,可谓是诸多病原体传播的重要媒介,做好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状况的管理,是预防传染、降低医疗职业操作风险与危害的关键[1]。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的因素有很多,为探究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对策,笔者以本院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报道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道内科、内分泌科以及ICU科室共计150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27名,男23名,年龄22~51岁,平均(34.1±4.2)岁,工作年限1~28年,平均(7.3±3.1)年,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93名,大专35名,中专22名。对所有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状况调查。

1.2 方法

以问卷形式统计所有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对医务人员一般资料、手卫生知识、法律法规、吸收方法、卫生目的、手卫生用具、消毒效果、洗手时机、重点部位、干手方法等进行调查与整理汇总,研究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每个项目分为掌握、了解、不清楚三个评价指标,调查采取不记名制,对调查问卷进行集中发放并有效回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医务人员对手卫生规范、基本知识、手卫生时机及手消毒剂等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对手卫生规范的认识中,21%的医务人员不清楚手卫生消毒效果,43%不清楚手卫生规范实施时间;对洗手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中,24%的医务人员不了解洗手时间;对手消毒剂掌握情况中,13%的医务人员不了解手消毒部位,7%不了解手消毒剂的合理应用与应用时机,41%不了解手消毒剂的性能,见表1、表2、表3、表4。

3 讨论

3.1 手卫生状况

临床中有关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研究有很多,均不同程度的研究了手卫生情况对医疗工作的影响[2]。临床有报道对某市九家二、三级医学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采样调查结果显示手卫生细菌检测合格率为87.8%、手合格率为66.0%,依从性仅有16.0%左右,提示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不容乐观,较低的依从性意味着必须加强卫生手管理,要配合手细菌监测、卫生管理等做好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重要性认识,提升日常依从性,从而提升卫生手合格率,减少各类感染事件、降低临床医务人员医疗操作风险[3]。

在对某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的临床实践中,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医生、护士与保洁员,在手卫生合格率方面从高到低依次为护士、医生、保洁员,提示了实施手卫生干预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通过做好手卫生教育、管理与监督,可确保手卫生合格率高达90%以上,这对于医务人员安全与健康的保障、医疗操作风险的降低有重要意义[4]。有报道对某地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150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平均在90%以上,致病菌阳性检出率超过50%,检测出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葡萄球菌占据比例最高,提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与干预的必要性,同时要就病原菌等做好预防管控[5]。

3.2 手卫生管理举措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道内科、内分泌科以及ICU科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欠佳,要做好院内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教育与手灭菌消毒管理,营造洁净安全的手卫生管理环境,通过贯彻落实各项管理规范提升手卫生管理效果,对于高风险科室医务人员要加强洗手消毒管理,以提升手卫生依从性与合格率,降低手卫生风险与感染概率。

结合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这一现状,要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举措,改善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增强对规范的执行力度,配合做好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环境、医疗设备器械等的消毒管理,营造良好的卫生状况[6]。要立足于院内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不佳这一现实,制定好各类管理控制策略,做好院内防感染工作,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执行缺陷加强管理,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对执行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对执行举措加以落实,引导医务人员形成良好的手卫生观念与消毒习惯,并高效处理各类感染事件,并做好登记与整理,为后续管理提供便利。

要加强对院内各类洗手设施设备的完善,配合到位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周到的洗手消毒服务,定期开展环境管理与消毒,做好消毒并通风工作,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洗手消毒及无菌操作规程,按计划和要求定期进行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培养,并鉴定消毒效果,协调各个科室医务人员与工勤人员及其他科室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相互沟通情况,及时取得支持和配合。院内洗手设备要做到每日清洁或消毒,将七步洗手图流程说明图配备到每个洗手设备,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污染时,要采用七步洗手法与流动水洗手,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要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再洗手、消毒。

要积极组织医院内手卫生查检活动,以提升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与消毒质量监测水平、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等为目标,开展手卫生监督活动,将手卫生管理作为培训工作重心,做好人员培训,保证医疗安全。要结合医院工作实际状况,对培训内容精心设计,着重就手卫生管理的热点问题、规章制度执行漏洞等重点环节做好培训,贴合医院工作管理实际,全面提升医务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培训使用实用性,为提升手卫生合格率奠定良好基础。

要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工作开展专项督查,针对手部感染管理重点环节进行检查,评价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检查手卫生各项管理措施与预案是否得到落实,工作是否有序开展,医护人员洗手、消毒意识是否到位,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解决。要重点解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洗手消毒知识培训不到位、对于新规范新标准熟悉掌握程度不够、手部感染控制效果差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责令存在问题的环节立即进行整改,确保院内手部感染风险得到控制,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营造优良的院内防感染控制体系。

综上所述,对于医院人员手卫生知识了解不足、执行不力、管理不佳这一情况,要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教育,以降低临床医疗工作风险与感染概率。

参考文献

[1]白丽荣.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研究调查[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6):78-79.

[2]李绕波,桂庆芳.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0):60-63.

[3]刘军,费春楠,沈M,等.天津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8):783-784.

[4]李倩,李宝珍,平宝华.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与干预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9):903-904.

[5]翁秀英,朱虹,钱吉康.2013年外科手消毒管理成效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2):159-161.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能力本位;高职;内科护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一、课程改革定位

《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桥梁课程,涵盖医院各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操作技能。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印发,护士职业岗位任务分六大块:健康评估、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执行医嘱、护理操作。高职层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传统的教学以“知识+技能”为主,重点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有悖于高职培养目标。护士职业技能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更要求高职护生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充足的知识积累也以熟练的技能作为外显形式,改革应以“熟练技能+必须知识”为目标,技能训练、能力本位教学应是《内科护理》课程改革的突破点。

二、 课程改革设计理念和思路

1、课程改革设计理念

在《内科护理》课程设计上,应围绕当前的行业标准和护理执业需求进行。首先对学生的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研,并据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立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满足学生岗位能力的需要,获得护士职业资格,及学生工作后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作为教学理念。

2、设计思路

通过行业调研、护理毕业生的岗位调查和护理专家的座谈及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印发,提到的责任护士的职责,确定内科护理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流程,并据此总结和提炼出内科护士的职业能力。再把职业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改革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内科患者常见的症状、体征,识别病情变化,具备对危重患者做出应急处理的能力、具有实施内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常用检查配合、常用诊疗器械的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具有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等。

2.知识目标 应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应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标准、需要护理配合的治疗要点、应知与内科护理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实践等。

3.素质目标 树立“生命至上”职业意识,具有认真负责、虚心好学精神、具有关心、爱护、尊重护理服务对象和认真、严谨、热情、勤快的工作作风、具有与患者及家属和谐沟通的能力、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具有热爱护理专业、乐于奉献、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四、课程内容设计

该课程分为九个模块,分别是呼吸内科护理、心内科护理、消化内科护理、泌尿内科护理、血液内科护理、内分泌内科护理、风湿内科护理、神经内科护理、传染病护理。每一模块又分成若干个任务,将学习活动融入在工作过程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内科护理岗位必需的专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五、教学方法设计

以能力为本位,突出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设计积极有效的教学实施。

1.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开阔学生思路,然后按照提出问题的思路进行讲授,使学生通过思考,按照问题思路构建基本知识。

2.PBL教学法 将学生置于临床个案中,学生对个案分析,提出假说,然后寻找资料,分析假说,最后在课堂上集体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去查找有关问题的答案,记录各学生的表现,以便了解不同学生的弱点所在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3.案例教学法 ①病例准备: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2份或3份临床病历资料,并拟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诱导性,有利于病例讨论、深化所学知识、经历解决问题的系统过程。病例选择可以是单一的典型病例,也可是综合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全心衰,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体现疾病知识的相关性和连续性。②课堂实施: 在每一个模块讲授结束以后,引入病例讨论,总结该模块所学的内容,把所学的东西前后串联起来。首先,老师用多媒体展示病例资料,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该病例的初步医疗诊断,并根据病例资料分析其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诊断,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然后,每组推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观点和思路,其他成员进行适当的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讲评,完整准确地概括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补充遗漏之处,分析错误原因,使所学的知识完整确切。

4.“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法 将教学场所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法: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的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基本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个大教学情景能够支持学生进行持续的探索,学生能够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时间内从多种角度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持续的求解。

六、考核方案设计

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本课程在原有 “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考核方法上增加形成性考核方式,注重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成绩,对学习者学习目标进行阶段性测试,把职业素养、社会能力、学习态度等列为《内科护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内容,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质等多方考核融为一体。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实习时间:xx 年 6 月 8 日至 xx 年 7月 8 日

在骨外科实习的一月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令我获益匪浅。科室老师和护士对人都很热情、关心;我的带教老师(杨锋)更是和蔼、负责。虽然有时也会犯点错,但老师总是和气教导,让我虚心受教。在老师的带教下,我的无菌观念变强了,知识掌握得更多了,操作变得更熟练了。在此我想对您说:“辛苦您了,感谢您为我付出的一切!”

外2科(脑外、泌外科)

实习时间:xx 年 7 月 9 日至 xx 年 8 月15 日

外2科是一个脑外与泌尿外科在一起的综合科室。脑外是一个比较凶险的科室,病人随时会死,因此要随时注意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泌尿外科病人大多数会疼痛,医师要体谅病人的痛楚,给予对症处理及心理安慰。在外2科实习的三十多天时间里,我学会了很多:学会了导尿术、问病史、打病历;无菌观念变得更强了,操作更熟练了,了解了ct、医嘱的一些相关知识。在这里感谢医师对我的信任,让我有了更多的操作机会。最后我想说:“谢谢带教老师(邵秋阳、张华平)和帮助、照顾过我的老师(医师),你们让我成长了!”

放射、ct科

实习时间:xx 年8 月16 日至 xx 年 8 月 30 日

放射、ct科是一个以仪器为主的检查科室,通过仪器的检查可发现许多疾病,有助于医师对疾病的诊断。在放射、ct室呆得一段时间里,我掌握了拍摄一些片子,更通过老师的教导,使我会看一些片子,然后通过看一些专业书,使我了解了放射、ct的一些基础知识。虽然在这实习的时间比较短,但我学会了看一些简单的片子,相信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它会对我有所帮助,以后还会继续来学习、了解它(放射、ct)

妇产科

实习时间:xx 年 9 月 1 日至 xx 年9 月16 日

妇产科是一个以妇科、产科为一体科室。到妇产前,对妇产有一定的偏见:觉得自己不怎么适合在这个科室实习,有些场合不方便一个男实习生在场,但到妇产的第一天,老师就说:“不要抱着一个错误的观念来这里实习,并说男妇产医师同样行、同样出色,有时可能还会比女医师好” 比如:给孕妇接生。第一天,老师就带我去接生,让我见到了那一最痛苦的时刻,同时也是最幸福的时刻。感谢老师(段水清)为我拿掉了在妇产科实习的包袱,让我可以更好地在这科室实习。

儿科

实习时间:xx 年 9 月 17 日至 xx 年 10月 10 日

儿科是一个以儿童为主体的科室,刚到儿科时,看到儿科病房里的环境和走廊里弥漫着一股“气味”,不免对儿科有点厌烦,但我的带教老师(儿科主任张美松)的和蔼、友善和负责的态度使我感到在这里特别的亲切,有种家的感觉。不忙的时候老师主动给我讲解儿科的一些常见的疾病,讲的非常详细、非常地好,并叫我再看课本温习一下,让我非常地感动。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学会了许多东西,懂得怎么去看儿童的一些疾病,“谢谢您,老师”,您真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好医师。

内2科(呼吸、心血管内科)

实习时间:xx 年10 月 11 日至 xx 年11 月 30 日

内2科是以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为主的综合科室。在这里实习的一个半月时间里,自己学会了许多很多,如:做心电图,能够看懂一些心电图;学会了胸穿,熟悉了一些内科常用药的作用,了解了冠状动脉造影的一些知识。内2科的病人很多是老病人,且他们住的时间比较长,住院时间长了,难免病人心情不好,因此学会安慰病人是必要的。带教老师(卢新鹏)对工作的细心、严谨、规范、负责的态度(及时书写病历、病程等、对工作要求完美)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获益匪浅。

五官科(眼、耳鼻喉科)

实习时间:xx 年 12 月 1 日至 xx 年12 月 12 日

在眼、耳鼻喉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虽然时间比较短,但自己跟着老师看病人,从中学会了一些东西:如鼻出血的处理,眼睛进沙子的处理,学到了一些眼、耳鼻喉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喉镜的用途及作用,眼检器的用途,为以后处理五官科问题奠定了基础。

内1科(传染性疾病科)

实习时间:xx 年 12 月 13 日至 xx 年 12 月 27 日

内1科是传染性疾病科,刚进这科时,担心自己可能会被病人传染,但进来后发现只要自己注意卫生,同时了解它的传播途径,从这方面去预防,就不必那么担心会被传染。在这科实习使我了解了肝炎、肺结核等许多传染病的许多知识,但也因季节因素,未能见到一些夏季传染病如:乙脑,菌痢等,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这科学习。

内3科(神经、消化、血液、内分泌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