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8.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239—2

高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会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高校的发展历程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高校内在规律的统一。

地方高校可以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工业新型化与服务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相互支撑、共同促进的融合发展新格局,是太仓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这一愿望的实现,科研、教育、人才的支撑作用是关键。事实证明,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型、职业型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和劳务市场,且广受欢迎,他们在太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地方高校是人们实现接受各种教育愿望的重要选择,为人们实现多样化教育提供可能。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把办好一所让太仓人民满意的地方院校作为教职员工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标准,作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不竭动力;把服务地方作为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努力把学院办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智力库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源。

1 地方政府、企业的支持是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保障

地方高校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功能、完成使命,改革创新是必经之路,这都需要地方政府为其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提供必要的条件,协调其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所以,随着地方高校的发展,其对地方政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纵观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课程体系不合理、学生动手能力差、教材滞后于实际、双师型教师缺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再与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相比较,不难发现:高职教育要解决以上多方面的问题,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就是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因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要求我们的教育过程必须有企业的全程参与;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又决定企业必须全程参与学院教学工作。

同时,我们需要政府主导实现校企互动。有政府主导,校企互动,增强情感交流,打牢真诚互信、同舟共济的感情基础,才能使校企合作具有持久性和长效性,高校的发展道路才会顺畅。

2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以特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以太仓籍世界知名实验物理学大师吴健雄博士的名字命名。国家“十二五”时期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沿海、沿江、沿沪产业经济带的开发和太仓市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大潮的兴起,都赋予了学院特殊的使命和责任,也为学院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学院成立以来,逐步构建了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成人教育、开放教育、远程教育、联办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职业资格培训为补充的办学体系,设有电气工程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机电工程系、现代港口与物流管理系、应用外语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艺术设计系、职业素质教育中心、职业发展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联合研究院等教学单位,设置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等工科为主的29个专业。

2.1 按照产业布局设置专业、输送高素质劳动技能型人才

学院升格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技能、职业道德素养、创业发展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尽最大努力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实用型、技术型和职业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太仓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逐步形成“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汽车配件、生物医药”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化工、高档造纸、金属加工、电力能源”四大基础产业,“纺织服饰、轻工食品”两大传统产业以及“现代物流业、休闲旅游业”两大优先发展的服务业。我院立足区域经济、服务地方企业,设置机电工程、计算机技术、精细化工、物流管理和电气工程等五大专业群,做强、做特“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物流管理”等3大核心专业。学院借鉴、创新德国“双元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周边多家企业开展了深入全面的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向地方输送毕业生近万名,毕业生供不应求,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2.2 针对“德企之乡”建立“中德培训中心”

太仓优越的地理位置、高度密集的德国企业群和发达的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汽车配件产业为中德培训中心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07年,我院以精密机械行业为主,由市委市政府、新区管委会、教育局、德国工商行会、德国企业代表以及机电协会合作成立“AHK—上海、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简称“中德培训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共建“服务外包生产型人才培养基地”、“港区供应链生产性实训室”、“史泰博文具生产性实训室”,按照德国本土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为太仓及其周边德资企业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德国“双元制”在我院的发展运作,先后为德企培养数百名学员,成为长三角知名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中国实践的典范、德国工商行会上海代表处在中国联合创办最成功的中德培训中心,成为在华德资企业钟情的“双元制”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我国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基地,同时也已成为太仓市政府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德资企业的“磁铁石”和外地人才的“聚集地”。2008年,太仓市被国家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2.3 围绕技术服务成立联合研究院

在太仓高层次人才和技术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为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2010年7月,由太仓市委市政府,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各行业协会与健雄学院联合成立了“政产学研” 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健雄联合研究院。健雄联合研究院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人才集聚的优势,发挥联合研究院校企合作平台的作用,实现高校科技资源与企业技术需求的对接,同时通过政产学合作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健雄学院为企业技术服务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从而建设校企合作对等机制,促进校企的平等和深度的合作。同时以服务太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以推进产业升级转型为重点,积极吸引高校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为太仓市所用,为太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了太仓科技创新发展,增强了我院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的能力。

2.4 满足学习需求,延伸社会服务

学院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办学领域,拓展服务范围,创新管理机制,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助推器,年培训各类人才规模保持6000人次。此外,继续教育学院充分利用学院世界领先企业认可的各行业培训资源,积极探索和实践职后教育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采取集中面授、网络自主学习交流、现场研讨、学用跟踪等多样化形式,切实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在电大开放教育、奥鹏教育、成人大专教育、工程硕士、MBA和MPA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与国内外高校专接本的合作,为在职岗员工和高专毕业生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创造条件。

由此可见,作为太仓唯一的一所地方高校,健雄学院与地方有着天然的联系、紧密的关系,地方是学院的“衣食父母”,学院是地方的“人才库”、“智力源”、“发动机”。学院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发展的学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01.

[2]?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2011,04.

[3] 刘浩源.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研究.学位论文,2009,12.

[4] 毛克平.我国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关系问题探析.教育与职业,2007,09.

[5] 胡小林.发挥地方高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辽宁教育研究,2003,04.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了计量工作,而计量工作也涉及到各行各业,与群众的民生密不可分。计量也不是简单的局限单位统一、量值传递,计量工作在科技时代的巨大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加快计量工作的科学基础建设利于为地方政府研究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的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一、计量工作的现状

    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是计量的根本,然而仅仅依靠技术手段获得的这些数据很难真正达到这个目的,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行政管理的不协调和技术保障的不足都会直接影响到计量工作的开展。企业计量工作发展速度明显减慢,管理和检测水平停滞不前,部分企业由于结构合并、职能分解、人才流失、检测设备老化等原因,还出现了计量工作倒退的现象[1]。

    首当其冲的就是投资渠道的不稳定以及固定资金来源的不足,技术人才纷纷流失,缺少基础工作人员,使得计量基础研究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拉大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导致计量基标准技术水平不足,一些运用到传统行业的计量基标准在一些新行业和新技术上面无法使用。当前对于计量技术上面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修正不够及时,部分计量器具管理规定不足,大多与国家脱轨,并且落后于经济市场的发展,各领域对于计量工作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行政管理上面,单纯的把计量工作归为计量部分的个体活动,缺乏团结配合,也导致计量工作得不到更好的开展。

    二、计量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计量是关于测量的科学,是实现测量单位统一,保证测量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人们在广泛的科技、经济、社会活动中,每天都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测量。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这些活动的成效,而计量是实现准确测量的基本保证。没有计量,就无法保证科技创新、质量控制、公平交易及健康、安全、环境监控、资源保护中各种测量的有效性,也就无法保证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从而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计量是整个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和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而计量工作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1.计量是提高企业的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现代科技与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现代企业只有重视与强化质量管理才能得以生存,而保证产品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就是加强计量管理。企业计量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企业的发展过程,无不通过计量管理来监控产品质量,这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一项基础性的技术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产品质量目标的保证。计量与质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计量就谈不上质量。计量是质量的基础,离开了计量就无所谓质量。所以,计量是工业的眼睛,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加工、工艺控制和产品质量检验,是提高企业的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2.计量工作是维护市场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计量科学技术对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量”是一切客观事物及其运动的表现形式,它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内在性质、相互联系和运动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活动日益社会化,特别是在贸易往来、科技交流等活动中,对同一“量”应有相对一致的测量结果,这就需要靠计量单位的统一和测量的准确可靠,也就是说,要靠计量来保证,否则社会经济秩序就要发生混乱,生产、流通就不能正常进行,科学实验、高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也会遇到困难,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也无法开展。所以,计量工作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是建立法制社会,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

    3.计量工作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障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迅猛发展,资源和环境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能源利用率较低。这就要加强能源计量工作,靠计量量化管理企业,靠计量量化指导生产,靠计量量化降耗挖潜。因为,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无论是采用先进的数据管理方法还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以及通过能源的堵漏挖潜等等取得成效,实践证明,采用这些好的措施和方法的前提是,都必须建立在具备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合理配置了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应用计量数据等能源计量工作的基础上。所以,计量工作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障。

    4.计量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计量的监督行为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体,是通过实施法制管理来实现的,法制性是计量的基本特征之一。计量执法监督工作是质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通过实施法制管理手段达到计量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同时,严厉打击计量违法犯罪行为,使广大消费者免受不诚实计量的侵害,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此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打击计量作弊,维护“名优”利益,极大地保护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投入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计量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质监工作人员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及重大使命。所以,计量是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计量工作是国民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计量,寸步难行。

    三、促进计量工作发展的设想及思路 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关系国计民生。如何加快计量工作的完善和发展,以适应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根据《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的要求,联系我地计量工作的主攻方向必须放在为科技进步服务、为产品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节能减排服务、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上的总体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与健康安全、医疗卫生、公平交易、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计量监管,组织计量惠民专项行动,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均取得了显着一定成效。

    质监部门是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计量是质监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质监部门的老本行和第一看家本领。当前,正处于“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我们在认真贯彻执行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计量工作必须紧贴这一工作大局,增强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坚持把“政府需要、企业欢迎、群众拥护”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为全力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结合本地区经济结构特色求作为

    一是围绕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急需的计量基、标准,充分发挥计量的基础作用。二是在构建战略性新型产业所需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不断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三是满足优势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拓延计量检定内涵,完善计量检测手段。四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企业提高质量的需要、企业检测手段的提升和计量标准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完善量传溯源体系,为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提供计量技术支撑。五是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把提高测试水平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保障。

    2.加强计量工作促生态建设求作为

    能源计量是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标尺”。全面加强本地区重点工业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合理配备计量器具,建立技术档案和设备台账,为企业构筑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的能源计量工作平台,促本地区生态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3.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求作为

    一是加强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行政执法、产品质量检验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和监督管理,强化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和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抽查,有效提高强制检定覆盖率和抽检合格率。二是开展计量惠民工作。加强计量作弊防控技术和查处技术研究,严厉查办计量违法行为。同时加强能效标识产品计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能效标识虚标行为。三是加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生产经营者自律、行政部门监管、社会各界监督”的工作机制。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普通高校;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内部动力机制

0引言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所提供的服务均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国家科技规划纲要》的实施更需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1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为解决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重复设置、资源分散、办学效益低下、学科结构单一等问题,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00年对252所普通高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其中本科院校199所。其中,合并32所,划转教育部管理36所,划转地方管理127所[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完成后,这些高校在行业、政府、社会之间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机制,为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总体来看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主要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高校未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很多高校抓学术,轻服务,进而导致高校与社会严重脱离。第二,高校社会服务的定位不明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高校忙于扩大招生规模,未能及时定位。服务定位直接决定服务质量,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从而导致整体服务质量不高。第三,服务的科技水平不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许多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较差,其社会服务的科技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缺少话语权,同时在服务的技术层次上一般以中间技术为主。第四,社会服务效益低。从经济效益上讲,高校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获得的经费有限;从社会效益上说,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评价、社会赞誉不高。最后,普通高校因其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色,使其学科专业和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相对较低,从而导致高校很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优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理解的偏颇,也与高校在走向社会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行为有关。

1.2 高校服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通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做出了贡献。但目前主要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改制后,高校学科结构发生变化,总体呈现出“多科化”、“去行业化”甚至“综合化”的趋势,削弱了高校传统的学科专业特色,使得高校渐渐远离行业。第二,高校与原行业之间的沟通渠道狭窄。高校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不断被弱化,进而原行业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扶持也日趋减少,从而导致高校发挥传统特色优势、为行业服务的空间在进一步缩小。第三,高校来自原属部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锐减。改制后,使原行业部委对这些高校的支撑弱化,经费投入减少甚至取消,政策上也没有倾斜。最后,高校本身对行业服务的影响力降低。普通高校实力下滑,导致这些高校对原行业服务的影响力降低,行业优势日益消退,甚至产生了不断被边缘化现象。

总之,高校服务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以上问题,多源于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探究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内部动力,旨在更好地满足行业和地方的服务需求,形成普通高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良好的内部动力机制。

2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内部动力及相互关系

所谓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服务系统内部各主体对服务产生的内驱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只有把外部动力因素的作用真正转化成内在动力,才能实现其动力功能,形成真正的服务动力。

2.1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内部动力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包含了三个主体,即普通高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下面就从服务的三个主体来阐述其内部动力因素。

2.1.1 普通高校内部动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普通高校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政府在加大对教育力度的同时,也对普通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通过评估等手段,来衡量高校办学水平。若办学水平不能达到一定要求,就会被淘汰出局。普通高校相对底子薄,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二是, 高校之间竞争激烈加剧。全国有一千多所高校,高校之间竞争激烈。普通高校在政策上倾斜、师资队伍建设、生源及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无法同中央部委所属的重点高校相比,从而导致资源更倾向于实力强的名牌高校集中。三是,民办高校、私立高校等多种形式的高校迅速崛起, 电大、自考、 成教、函授等不同办学层次冲击着普通高校。普通高校求生存,谋发展,就需要解放思想,紧密联系原所属行业,拓展自身特色,同时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与地方的各类社会组织进行合作,通过服务,获取资源。因而,普通高校需要以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来获取资源以谋求发展。

2.1.2 行业内部动力近几年来,我国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低碳经济已成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这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具有本行业齐全的学科专业门类、综合的行业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与行业企业联系密切,与行业协会、学会和行业科研院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较深的感情,在本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着能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人文环境,跨度大的学科交叉以及数量巨大、源源不断脱颖而出的创新型人才,使其在探索性较强的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在制定行业科技发展规划、促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而且,普通高校能够无私地、全心全意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服务。积极承担的科研任务,且大多数均有较明确的为行业中长期共性关键技术服务的应用目标。其科研团队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人员来自工程或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实践,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通高校服务行业有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1.3 地方经济社会内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信息的创新、处理、应用等因素的整合能力[2]。而作为面向社会,竞争性地提供知识产品、教育培训和科技服务的社会组织,普通高校在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等方面恰好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当地社会对普通高校也就不断产生新的期望和要求,要求高校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直接服务为其解决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我国地方政府承担着组织和领导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职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会整合地方的各类教育科技资源,构筑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政府积极地对普通高校的社会服务提供全方位支持,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引导的行为,客观上也构成了普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强大牵引力。

2.2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之间相互关系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系统。三大主体的内部动力为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系统。在服务过程中,每个主体都会随时产生多种作用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动、推动作用,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产生阻滞服务的进行。所以,在服务过程中,应仔细深入研究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根据所涉及因素的不同特点和相互关系,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促使各动力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动力因素的积极作用,避免各因素的消极作用,以形成利于服务健康运行的合力,推动服务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在这个系统中是以普通高校为纽带,服务行业与地方,同时通过服务,又拓展了行业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因而,构建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的构建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涉及三个主体以及多个层面,是个复杂的系统。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科研机制、服务机制、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来构建其内部动力机制。

3.1 人才培养机制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自身原行业高校特色和行业的发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积极探索“3+1”模式,确定本校人才培养方案。在本科教育上,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安排上,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及学校各专业的特点,抓好预测并事前设置,部分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从而毕业生毕业后就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研究生培养上,要加强与企业、行业之间沟通与联系,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计划,并组织该项计划的实施,积极制订、实施高校为地方企业和行业培训人才,并为企业员工和行业系统单位员工开设学分或非学分课程的计划,以提高员工的素质。

3.2 科研机制科研要面向行业与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与地方企业搞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地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①科研工作紧紧围绕行业和地方社会发展的重点,促进行业和地方重大问题科学地解决。普通高校的科研只有紧紧围绕“科教强省”、“科教兴市”等地方发展战略,从原行业和本地区资源出发,注重捕捉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地对策研究,才能找到三者相互发展的“耦合点”,更好地服务于原行业和本地区的建设发展。②建立成果对接机制,提高行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成果的对接机制实质上就是成果的流通渠道,普通高校要提高成果的转化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要积极邀请或聘请社会、企事业和行业方面人士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在科研计划、科研立项,乃至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努力与行业和地方联合,加快产学研合作,从而取得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并要加强与行业和地方企业的信息沟通,如积极参加技术交易会、网路信息沟通、开展厂校联合等。

3.3 服务机制为了更好地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普通高校还应建立一些实体性或半实体性的专门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或实施校地、校企合作事宜。这些机构包括: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合作研发机构、信息咨询中心、校企联络办事处、董事会等。

3.3.1 建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提供成果转让一站式增值服务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在三边合作中,普通高校可更广泛地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与创新等活动中,为此,可建立专利技术推广机构。美国许多大学都建立了大学专利公司,专门提供技术转让服务,推销科研成果,同时也帮助大学教师确定商业上可能有利的研究项目,承担各种专利任务[3]。这样可以凭借行业和地域优势,加强横向联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3.3.2 以互补性为基础,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共建研究开发中心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一些高新技术、尖端技术项目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技术交叉集成性,开发难度大、耗资大、风险大,共建研发中心可以共同承担的。

3.3.3 信息咨询中心普通高校是行业和区域信息中心,理应成为行业和政府的智囊团、行业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参谋。普通高校应该主动接受行业和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委托,组织有关科技人员,为他们进行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对策及其它专门的重大决策,或重要产品的研制、开发等方面的科学论证,制订确实可行的方案,为行业与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3.3.4 校企联络办事处联络办事处是实现高校与行业、地方“对接”的重要平台。学校设立企业联络办公室,帮助教师与行业、地方企业牵线搭桥,以便建立固定的、畅通的联系渠道。

3.3.5 高校董事会和校友会普通高校应通过建立董事会密切与行业、地方社会各界的联系,协调与行业、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进行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相互协作与支援。同时,董事会和校友会是普通高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学校的重大事项应该由董事会参与,使普通高校更好地适应行业与地方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而校友会可以协调高校与行业、社会的关系。

3.4 保障机制普通高校要长期、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就高校科研状况而言,目前普通高校中有很多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机主要是职称评定,看重论文的发表与成果的评审与鉴定,忽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意识,缺少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因而,普通高校要发挥自身管理机制灵活的优势,调整政策,整合资源,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他们积极为为行业和地方提供服务,从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从管理体制而言,目前部分普通高校既接受教育系统纵向管理,又接受地方政府横向管理,束缚了高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能力的全面发挥。为此,在管理权限上,要扩大地方政府对高校的决策统筹权,让地方政府通过经费评估、监督等手段调控高校,使高校主动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教育法规上,既要明确对高校与社会双方在合作中的责、权、利,又要对高校内部在为行业和地方建设服务中的人员编制、职称评定、收入分配、奖励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保障服务地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3).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一、金融机构引进情况

(一)数量不断增加

自2008年以来,淳安县相继引进设立了杭州银行、民生银行、泰隆银行、稠州银行、交通银行等5家商业银行业分支机构,设立营业网点7个,从业人员 140余人。新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家,注册资本7000万元。至去年末,淳安已拥有14家金融机构。

(二)贡献不断加大

引进的商业银行机制灵活,支持地方发展意识强,贡献不断加大。至2013年末,引进的五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28.85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的12.25%;人民币贷款余额26.92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5.27%。其中,政府项目融资贷款余额4.7亿元,占全县政府项目融资贷款余额的21.7%。交通银行是去年三月刚成立的,即与政府签订了五年融资30亿元的合作协议。

(三)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随着金融机构数量增加,行业间竞争加剧,激发了银行业的生机与活力,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服务意识。各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领域不断拓宽,发放贷款呈逐年增长趋势,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政府基础设施、民生等项目得到了有力的支持。邮政储蓄银行也改变了只存不贷的历史,现已发放贷款3.4亿元, 存贷比为31.8%。

二、存在问题

(一)辐射作用有待加强

各银行主要集中在县城千岛湖镇,网点少,辐射作用不强。仅邮政储蓄银行分别在汾口镇、青溪新城设有2家营业网点。原有金融机构除农村信用联社在乡镇所在地设有分社,农行在汾口、威坪镇各设有一个网点外,工、中、建及农发行在县城以外均无营业网点。

(二)服务力度不够平衡

从存贷比看,杭州银行达93.7%,邮政储蓄银行仅为31.8%。从创新金融产品方面看,杭州银行创新仓储货押、安置房、农用地担保等贷款,较好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它银行则相对欠缺。而以信用为主的贷款,由于受担保人、经济环境等影响较大,规模有限。

(三)互动融合偏少

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中金融支持不可或缺。在当前消费疲软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投资仍是推动发展的最现实选择,也是弥补历史欠账,积蓄后劲,支撑淳安发展的最重要支撑。目前虽已建立了金融例会制度,但银行间融资互动不够,经济金融联系路径单一,信息交流内容欠丰富。

(四)金融产品供给单一

一方面,随着经济加快发展,银行贷款需求在用途、期限等方面已呈多样化趋势,而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和模式上未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提供的贷款服务品种较少。另一方面,金融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淳安商业银行数量较多,优质大中型企业较少,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赢利性考虑,竞相把大量信贷资金投向相同的大企业,造成低水平重复投入,从而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三、对策与建议

(一)适度引进银行

首先,鉴于全县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低,金融总量小的实际,为确保银行生存和防止无序竞争,应坚持适度引进银行为好。其次,鉴于目前居民储蓄存款、金融理财业务增长较快,而信托、期货、创投等非银行机构还系空白的实际,应考虑引进发展基金、证、信托等公司,促进民间资金向产业资本、民间资本转化。同时,支持发展旅游、农业保险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含营销机构)向乡镇延伸,提高赔付率,发挥保险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器”作用。第三,积极争取各商业银行总行的倾斜政策,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淳安经济社会发展力度。

(二)整合财政金融资源

一是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发挥人行、银监的指导作用,引导各金融机构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强信贷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二是确定银行存款资金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低比率。争取管辖行的支持,将上存资金调减到最低水平。支持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建设,量化月调度指标,有效提高存贷比。完善金融机构扩大有效信贷投入专项奖励考核办法,将各类贷款增量纳入考核范围。三是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政府融资平台,大力整合存量资产,增加现金流,提高项目收入覆盖率与金融配合度。充分利用财政性存款资源,调整财政资金在银行间的存款额度。

(三)加强银政沟通合作

一是强化经济金融联席会议精神落实。在加强磋商和协调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狠抓责任落实。二是加强经济金融信息双向交流。经济部门要及时向金融部门提业导向、发展项目、资金需求、生产经营等经济信息,金融部门则及时向经济部门传导货币信贷政策、金融产品等金融信息。三是加强银政沟通合作的牵头机构建设,促进央行、银监、商行、保险、证券、担保等机构与政府的深入合作。四是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政府资金担保运营机制,加强担保机构扶持奖励政策落实,不断创新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方式。整合信用资源,建立统一的适合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强化信贷征信管理。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面向青年、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肩负着培养技能人才的重大责任,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职业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政府职能部门、职业教育决策者、广大教职员工、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界都密切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梧州市职业教育改革,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梧州市经济高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推进富民强梧新跨越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对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一、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梧州”、“大教育”的理念,打破部门界限,将行业举办的学校和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纳入全市大职教体系,整合资源,优化组合,完善市县两级联合办学机制,探索中高职一体化、集团化办学机制,促进全市大职教的统筹发展。“十二五”期间,梧州市立足于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优化现代产业布局,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再生资源、陶瓷、不锈钢制品、医药、食品、光电信息、化工和机械造船等特色产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本文由收集整理型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职业教育面临着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强大、更多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新使命,其发展事关富民强梧战略的实施。对此,梧州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应倍加重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把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作为梧州市经济社会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摆上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加大人财物投入,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调整学校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需求“零距离”衔接,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实力和办学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为梧州市经济建设培养大批技能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与研发等社会服务。

二、培养大批急需人才。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

当前,梧州市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急增,培养大批产业一线急需人才,是梧州市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可通过以下途径,加强职业教育对急需人才的培养。

(一)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发展氛围。应进一步优化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人才观;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的突出贡献,营造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社会舆论氛围,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引导职业教育切实为梧州市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围绕产业升级、产业布局调整和“五园八区”建设,着力培养企业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用好职教政策,促进职校发展。应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环境。一是政府加大投入,落实专项经费政策。确保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用于教育部分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0%;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50%。落实国务院关于“一般企业按照职tt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保障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充分发挥梧州市民间资金丰裕的优势,按照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地位对等原则,出台更加科学的保障政策,建立多元化办学投入机制和激励措施。三是规范办学常态管理。重点是完善招生政策,加强招生宏观调控,规范招生秩序,严厉打击有偿招生。四是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实现职业教育教师在职称评审、送培进修等方面与普通教育教师同等待遇,对职业院校教师引进和编制使用等方面要给予特别支持,稳定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五是严格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劳动监察,落实职业院校毕业生相应的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等政策,打击歧视性就业行为;严格执行劳动者在就业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加强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主阵地作用。六是完善奖励政策。建立政府、部门和企业三级奖励机制,表彰在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工作中表现优秀、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重奖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各种技术革新成果,表彰生产和服务一线优秀员工,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政府特别津贴。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安排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指导转变。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突出抓好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自主创业紧密结合。加强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推进学校改革,提升学校发展水平;重视专业建设,加强专业领军人物培养,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增强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加强校企、校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与市场的接轨;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实践形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四)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教育和人社部门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控机制,根据梧州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和西江经济带,构建“一带两地一枢纽一园区”的发展新格局,建设“五园八区”和“两城市一基地”的战略决策,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产业调整对人才的实际需要,预测未来变化趋势,加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实习基地、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等项目内涵建设。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确保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切实培养梧州市产业急需的大量高素质基层劳动者和一线技能型人才。

三、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校企合作现状。历经三年攻坚,梧州市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其现状却步履维艰: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校企合作大都停留在建立实训基地、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协议、为企业职工开展短期培训等小范围小项目的浅层次上,校企利益不对称,文化交融肤浅,合作效果有限。究其原因:一是校企合作政策措施缺失,难以促使校企合作正常化、制度化;二是企业受益机制缺失,企业有正常的生产任务,让学生参与生产,一定程度上对生产带来影响。可见,梧州市职业院校与企业亟须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实现最大化的多赢。

(二)推进校企合作,谋求多赢之路,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政府牵头,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制度,将推进校企合作上升到政府行为,纳入政府统筹的重要内容,出台地方性政策措施,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形成政府引导、学校主动、行业中介、企业参与的“四方联动”运行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能力。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以人力、技术、市场、产品、设备和经费等多种方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学校办学。在政府主导下,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费用减免和资金扶持政策,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三是完善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经常性的教育与产业对话协商合作机制,职业院校主动邀请行业、企业参与,加强联络、交流和相互服务,促进学校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三)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广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办学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完善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生产实习管理和社会实践教学,创新校企共同育人的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应根据职业岗位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突出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是让职校生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吸引更多职业人才投身梧州市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一)完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梧州经济建设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教育、人社部门和职业院校都要建立健全相应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机构,保证人员、办公场所、设备、经费“四到位”,切实履行推进就业创业职能。二是配套安排专项经费,保障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正常运行。三是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控、评价和服务体系。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评价学校办学能力提供可测和有效的依据;面向社会公布就业工作信本文由收集整理息,不断提高职业指导与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信息沟通“零距离”、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四是加强人本服务,帮助毕业生就地就业创业。加强校企联合,鼓励和引导企业与职校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招生、培养、就业协作等深层次合作,畅通就业创业渠道,让更多毕业生留在梧州市工作,为建设家乡服务。争取在2012年至2015年,实现职业院校各年度毕业生留梧工作率分别不低于35%、45%、55%和70%,服务梧州市经济建设。

(二)加强就业市场跟踪调查,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教育与人社部门应加强人才培养调研,深入学校、用人单位和经济较发达地区,掌握就业市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学习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指导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就业市场调查,建立就业档案,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要重视不同层次人才培养,为梧州市经济发展

储备人力资源。坚持短期培训、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相结合,探索适应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全面推进初、中、高各级人才培养,缓解企业用人紧张局面。充分用好各部门的培训专项经费,组织各职业院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培养更多技能人才。

(三)完善信息网络建设,促进本地人才供需对接。应认真总结和推广近年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结合职校招生工作安排,经常性地组织学校和企业举办人才招聘“大篷车”宣传活动,分赴市县、乡镇和农村,大力宣传本地产业发展情况,宣传本地企业优势,宣传本地企业优秀技能人才和一线劳动者突出事迹,提高全社会对本地企业的认识。企业应加强网站建设,展示企业文化,让社会充分了解地方行业用人需求,引导广大群众就近就业。还可由企业投资设立或利用城市、乡镇街道和学校电子广告屏滚动播出企业信息,或设置专门宣传栏,加强企业形象宣传,吸引人才入企。完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互动的信息平台,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促进本地人才供需对接。

五、完善用人机制。是促进职校毕业生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力军的根本保障

(一)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服务。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供需见面会、双选会、人才交流会等形式,加强人才与企业的沟通,搭建就业平台,及时向社会传递企业用工需求信息,为人才交流提供一切便利,形成长效机制。

(二)鼓励企业优先录用职业院校毕业生,促进企业发展。鼓励企业主动走进职业院校、城市和乡村,宣传企业形象、规模和实力,让社会认识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吸引更多本地人才到企业就业。出台政策引导企业优先录用本市户籍城乡劳动力,将招用本市城乡劳动力比例纳入就业工作综合评定考核内容。进一步推进《梧州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基金实施方案》等惠民政策的实施,鼓励梧州人为梧州市经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