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民培训及技术培训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全县粮食总产6亿斤的总体目标,以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为载体,以超级稻高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推广超级稻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核心,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合资源、共同推进的工作措施,加大超级稻良种及配套集成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开展超级稻生产经营主体培训,着力构建“农科教、企社户”紧密联合的超级稻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运行机制,促进超级稻生产技术进村入户,实现“双增一百”目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在全县25个乡(镇)全面组织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早、晚稻示范推广面积各10万亩(具体见附表),重点在、等重点示范乡(镇)推广应用面积9万亩。辐射带动全县其他乡(镇)完成推广应用超级稻面积20万亩,实现百亩示范方双季亩产1100公斤,万亩示范片双季亩产1000公斤。全县培训超级稻技术骨干200人次,科技示范户1500户以上。
三、实施内容
今年,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的重点是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开展技术集成创新,通过培育科技示范户,组织好高产创建。同时,要发挥科技示范村的带头作用,搞好现场观摩,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促进超级稻面积推广应用。
1、示范推广超级稻主导品种:根据我县生产现状,确定推介一批超级稻主导品种。早稻:淦鑫203、03优66、新丰优22、金优458;中稻深优9516、天优华占、甬优12号、Y优1号;晚稻:五优308、五丰优T025、丰源优299、天优998、天优华占、甬优12号。
2、集成配套高产技术:各乡镇要针对当地水稻生产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开展专题试验,实行重点突破,集成2-3项简便实用,农民易掌握的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综合应用双季超级稻“早、壮、强”、水稻“三高一保”、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水稻“三控”施肥、超级稻“三定”栽培等栽培技术原理指导超级稻生产,重点抓好超级稻合理选种、培育适龄壮秧,科学控苗增穗,氮肥后移,施好穗粒肥等关健技术,充分发挥超级稻穗大粒多,高产稳产优势。
3、科学选择万亩示范片:根据我县实际,确定建立以等三个乡镇相对集中连片2个万亩超级稻高产示范片建设活动;在镇文院村、镇村建立两个百亩核心示范区;每个核心示范区将树立一块标志牌,主要内容为: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实施面积、产量指标等,同时对核心示范区参与农户进行造册登记,建立工作台账。
4、深入开展超级稻主体培训:围绕超级稻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充分利用科技入户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平台,采取室内培训与现场培训、“专项技术培训”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培训方式,广泛培训超级稻示范户,县农粮局重点培训乡镇农技人员、种粮大户、示范片核心区农户。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培训不少于50—80户示范户,示范户田块要尽可能连片,优先选择种粮大户、便于参观学习的农户作为示范户。做到示范区村村都有示范户,充分展示超级稻增产、增收效果,积极引导农民自觉示范推广超级稻,今年,我县超级稻示范户培训不少于1500户。
四、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县农粮局成立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指导组。由县农粮局局长任组长,分管种植业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县农机局、农技中心、土肥站、植保站、种子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示范推广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察指导;抽调农业系统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实行首席专家责任制,专家技术组负责做好本地适宜超级稻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栽培技术规程制定、示范推广工作的检查指导、编印相关技术资料等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在超级稻示范推广过程中,采取县专家组成员负责核心示范区、每人包3—4个乡(镇),乡镇农业综合站人员结合本乡镇的实际制定推广实施方案,每人负责3—4个行政村,每逢农事季节或生产关键期,务必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向农户传授新技术,确实解决好生产过程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加大宣传,强化培训。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动员科技人员以及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广泛参与,发挥示范户的积极作用,加强技术培训、强化技术指导促进各项措施到位,搞好技术服务。万亩高产示范片乡(镇)要充分发挥高产示范样板作用,在关键季节分别组织1—2次现场观摩会议和2次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员直接参与核心区的全程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全面提高超级稻技术入户率。
3、整合资源,提高效果。超级稻示范推广需要多部门的合作,要强化农科教企结合,调动推广部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多方面的积极性,要把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与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阳光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等工作相互衔接,充分利用这些项目建设和实施的有利平台,在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上推动超级稻发展,发挥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增产效果。
4、抓好测产验收,宣传经验典型。2014年超级稻测产验收工作将由省厅组织专家现场验收,客观公正评价我县超级稻实验效果。乡镇各地要及时总结超级稻示范推广的先进经验和高产典型,及时汇报超级稻工作进展,提交工作总结。同时,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扩大辐射力,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扩大影响,推动大面积超级稻发展。
五、工作安排
(一)方案制定
1—2月,按照省厅工作方案制定本地具体实施方案,宣传推介超级稻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超级稻万亩高产示范片建设地点和示范乡(镇)1500户超级稻示范农户,落实有关技术试验。
(二)组织实施
3—7月,超级稻早稻示范工作落实和技术培训与指导。项目技术专家组及各示范乡镇分级开展技术培训,并深入基层开展市场调研和技术服务,现场指导稻农生产,抓好早稻集中育秧,了解各地超级稻市场及示范推广中的问题和典型经验,提出促进超级稻示范推广的对策措施。同时,做好早稻测产和总结。
8—10月,超级稻晚稻示范工作落实和技术培训与指导。项目技术专家组及各示范乡镇分级开展技术培训,并深入基层开展生产调研和技术服务,现场指导稻农生产,了解各地超级稻生产及示范推广中的问题和典型经验,提出促进超级稻示范推广的对策措施。开展流动现场观摩,做好晚稻测产和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大力普及先进农业科技,全力推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我市农村经济跨越发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培训方式
充分利用今冬明春农闲季节,全面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活动,通过集中办师资骨干培训班、农业专家电视科技讲座、农业科技大集、农村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走村入户培训等活动,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让农业实用技术入村入户。通过培训让每个农户有一个种田明白人,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全市培训人数要达到20万人以上。
(一)市级师资培训班。主要培训县、乡师资骨干、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科技园区负责人、种田大户,培训200人(具体时间、地点、参加培训人数由市农委另行通知)。
(二)县级骨干培训班。主要集中培训农民技术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田大户和种田能手。南三县集中培训200人以上,县集中培训100人以上。
(三)乡、村农业技术培训。要针对当地主要作物和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特别要使种植玉米、水稻、马铃薯等作物的农民学懂、弄通所种作物的种植技术,至少达到每户都有一个种地明白人。
(四)电视科技讲座。市、县电视台要开办专题节目,播放由市农委组织的知名专家农业种植技术及科技讲座。
三、培训时间
市级师资培训班11月中旬举办,县级骨干培训班12月上旬举办,自12月中旬到2012年3月份,开始进村入屯开展全面技术培训。
四、培训内容
按照《市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各地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培训内容,特别要征求广大农民对培训的要求,达到实际、实效、实用的目的。市级师资培训班的主要内容为:2012年市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意见;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大豆模式化种植技术;马铃薯大垄脱毒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及配方肥应用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及发展。
五、培训要求
(二)提高认识,迅速行动。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农民科技培训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农民科技培训作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特别要把农业技术培训当作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迅速掀起农民科技培训的。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灾区农户为重点,以开展技术服务,减少灾害损失,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的,根据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组织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通过发放技术资料,举办培训班和进村入户,手把手、面对面的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等方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二、工作任务
(一)组织和协调农业科教推广系统专家和技术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形成科技服务网络。
(二)收集、汇总、反馈抗灾减灾及农业生产技术需求和科技服务信息。针对不同的受灾程度、种植模式、农时季节,研究应对措施,制订分区域、分品种、针对性强的抗灾保秋粮丰收技术方案。
(三)筛选轻简实用、节本增效等田间管理技术,制作技术明白纸、科技光盘和简易图书资料,尽快发放到基层农技员和广大农民手中。充分利用卫星网站、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远程传播手段,加大秋粮生产技术推广力度。
(四)深入生产一线,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和分类巡回指导,因时、因地落实抗灾保秋粮技术措施,帮助农民恢复和发展生产。
(五)会同市县农业部门做好农业抗灾和秋粮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的宣传工作。
三、工作机制
(一)联动服务机制。省里协调各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专家组成科技服务队,各市县农业主管部门配合省级科技服务队,组织县乡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形成农业科技支撑秋粮生产的强大合力。
(二)包村联户机制。县乡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通过示范带动和“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加大科技服务力度。
(三)农科教结合机制。完善“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同时创新服务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科技服务工作。
四、方法步骤
(一)省里组织科研和教学单位,成立九个科技服务队,分别负责九个市州,于8月10日开始,深入各县市,调查了解灾情、农作物长势和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指导县乡农技人员针对各地实际制定抗灾自救技术指导方案,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抗灾自救和农民生产中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
(二)各市、县农业主管部门配合省级专家组,组织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分别制定县级抗灾自救技术指导方案。落实技术人员包保责任,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中旬。
(三)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和农民创业培训基地要结合阳光工程和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的实施,以受灾农户为重点,根据农民就近就地就业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和创业能力。时间从现在起到十二月末。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把抗灾自救工作作为现阶段首要任务,把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作为帮助农民灾后重建的主要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屯,核查灾情,帮助受灾农户制定恢复生产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和指导。
【关键词】职业教育 理论培训 技术培训 项目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16-01
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困难期,办学职能仅局限在对口升学方面,导致办学萎缩。面对此种情况,农村职业学校必须突破瓶颈,拓宽办学职能,改进办学模式,才能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农村职业学校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一指导思想,农村职业学校要想发展就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当代青年农民有学习现代化农业技能技术的愿望,有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农村职业学校要把培训农民纳入到自己的职能范围之内,要传授技术给农民,帮助农民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和乡村产业结构特点,有目的的进行培训,切实为农民朋友创造创业平台,搭建致富金桥。只有农民掌握了一技之长,学到致富本领,走上致富道路,才能说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面,着重阐述一下农村职业学校怎样组织开展农民培训工作。
一、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培训目的。农民培训目的不仅要科学合理,而且要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必须坚持农村职业学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办学思想,必须落实农村职业学校为农村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办学方针。切实为农村培养一批具有中专学历、懂科学、有技能、善经营、会管理的实用型技能人才,进而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具体培训目标为:1.利用两年时间为县域每个行政村培养1-2名实用型技能人才。2.懂得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掌握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熟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专业技能。3.能够致富并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二、抓好培训过程管理。农民的培训工作和对口升学的在校生培训不同,农民有自己的土地需要管理,有很多家庭琐事需要办,他们没有整个学期的时间,不能整个学期的每一天都坐在教室里学习。所以,职业学校进行农民培训工作还要深化办学模式改革,不能拘泥于一种培训方式。为此,农民培训管理应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技术理论培训管理。技术培训是农民培训工作的重点,农民技术学不到手的话致富就属于空谈,会影响整个培训工程,会直接阻碍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所以,对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必须统筹规划、严格管理、教学落到实处。
1.学员第一年在职教学校进行理论学习。主要学习农学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学分积满,考试合格者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
2.组织学员开展社会调查,自定一项致富项目。技术理论学习合格的学员根据本乡、本村的主要产业和计划开发的农业经济项目,开展广泛的市场调查后,撰写并提交“拟定致富项目”及可行性报告。学校针对学员的拟定项目进行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研究论证,确定“拟定致富项目”可实施后,正式确定每位学员的致富项目。
第二部分:技术实践培训管理。这一步骤是培训工作的关键,也是在实践中检验技术时期,做不好就会前功尽弃。只有使农民所学技术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农民心里才会踏实,才会愿意接受职业培训。为此,技术实践培训管理工作必须精心组织、认真实施、责任落实到位。
1.建立致富项目实施负责组织。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要由职业学校领导担任,成员分别由职业学校教师和农民学员专业骨干成员担任;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组长聘请农业中心专家担任,副组长由职业学校领导担任,成员分别由聘请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人员和职业学校教师担任。
2.抓好项目实施保障工作。一是协调乡村相关部门,帮助学员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缺的资金、土地、场地等问题,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二是职业学校充分发挥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职能,指导教师在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及时下乡指导,跟踪服务。
3.认真组织召开项目实施动员大会。相关领导要做深刻的动员讲话,强调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鼓舞农民学员创业致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
三、做细每一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节工作。用实践检验技术的过程中,每一个细枝末节问题都不能忽略,都要严阵以待。要用科学的态度和行为对待每一位农民学员的项目,不能出现纰漏和差错,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科学严谨,才能使得整个培训工作获得成功,项目实施是整个农民培训工作的核心。
1.根据学员确定好的项目明确任务。学员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和经济发展状况,结合本乡产业结构及发展规划,按照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的要求,围绕种植业、养殖业、蔬菜大棚,庭院经济、农牧产品加工以及特色农业经济等所学技术确定项目。
2.学员根据自己所确定的项目,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实施。方案要注明项目实施的时间、地点、规模;项目所需生产资料及数量和来源;项目所需资金预算及资金来源;项目实施的方法和步骤;结果预测等内容。
3.项目实施时,学员要充分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场地选择、设施配套建设、品种筛选、生产资料准备等实施前准备工作,确保项目正常实施。
4.实施过程中学员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遇到疑难问题及时跟学校或指导专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5.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经常下乡技术指导,现场解决问题,使项目顺利开展。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转变农业系统干部作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效推进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四分之一工程部署和市农业局关于开展“百、千、万”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动员全区农业系统技术干部,深入基层开展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为重点,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宣讲惠民政策,指导农民科学生产的科技服务行动,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利用4月至11月共8个月时间,全区农业系统技术干部积极投入到全市农业系统“百、千、万”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中去,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突出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局班子成员带领5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以上的技术干部分包*镇、*乡、*乡、*乡、*乡、*办,并组织*名技术干部深入各乡镇分包所有村,力求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受益。
二、任务目标
每位局班子成员都要建立一个基层联系点。每名技术骨干每人至少抓一个示范点,建立一个联系村,讲五堂技术课,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保证生产关键季节在生产现场或技术指导畅通,全年累计下乡时间不少于50天。包村技术人员,每人要确定2-3个重点村,确保村村有联系技术指导人员和干部,对接受指导的农户做到“三个一”服务,即每户一人接受培训,每户发放一份技术资料,每户接受一次技术咨询,全年累计下乡时间不少于100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要做到每村一期培训班,每户一张技术明白纸,每村培养1个示范户,每村有1块示范田。全区共举办300期培训班,培养600个示范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要在6月底前完成,7月份市局将组织验收。通过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使每个重点作物或产品都有相应的技术服务方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每名下乡干部和科技人员要至少解决一项生产技术难题或培养一个典型样板,力争使全区基层农技人员普训一遍,培训农民5万人次以上,1/3以上的农户得到技术指导。
三、责任分工
全区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实行行政逐级负责制和技术首席专家负责制,采取“分级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一包到底”的办法。局科教科具体负责行动的部署、组织实施、检查督导、总结宣传等工作,因地制宜制定行动方案,明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注意加强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局土肥站具体负责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检查督导和总结宣传,对工作进展情况、经验、问题每星期收一次汇报,每周五通报。
局技术骨干负责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培训区、乡两级技术人员,为区、乡两级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重点做好示范点建设,分类技术指导,编写通俗易懂的技术资料,开展对乡镇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的培训与指导,并配合省厅百名专家、市农业局技术专家开展工作。包村农业干部重点围绕建设示范样点、政策宣讲、科技培训、信息服务等,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四、行动内容及方式
局属有关单位要结合各自业务工作特点,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培训重点,因地制宜确定服务内容。重点搞好以下服务:
(一)提出技术方案。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制订出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管理技术方案或解决对策。
(二)实施现场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园区等生产现场,进行实地技术会商、超前技术指导,因时、因地、因户指导农民、种植大户具体落实技术措施。通过发放科技明白纸、口传面授、专家咨询、实物展示、图片资料和影像播放等形式,进村入户传授技术,宣传政策,提高专业技能。
(三)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重大病虫草害等灾害,提早制订防灾应急预案,指导农民落实有关防灾减灾措施。
(四)开展技术培训。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新型农民培训、高产创建、植物病虫害防控等项目,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开展普及性培训。在关键农时季节,在集中产区,举办各种专题技术讲座,在关键时期深入田间地头、棚室现场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农民的管理技能和种植水平。
(五)宣讲惠农政策,确保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局属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作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锻炼队伍、转变作风的一项有效途径。为搞好这次行动,局里成立了由局长英彦青任组长、党组书记刘广武、副局长杜风亭任副组长的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领导小组,成员有局科教科、办公室、综合科、农广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科教科。
(二)创新工作机制。这次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受众面大,持续时间长,活动内容丰富,基层群众期盼程度高,局属有关单位要切实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创新行动机制,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努力建立科技下乡服务的长效机制。为使行动扎实有效,区农牧局成立了由市局专家和6名技术骨干组成的解疑小组,会商答疑农业技术难题,制定解决方案。
(三)强化督导调度。局科教科要建立下基层服务工作台帐,对参与行动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干部,要明确具体任务和服务地点,做到人人有任务、事事有着落。要加强对行动的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行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参加行动的专家、农业科技人员和干部名单进行公示。并不定期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督导,并予每月14日进行通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进展情况每周四上报市土肥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