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前,广电行业的网络化、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趋势,构建一个稳定可靠、全开放、先进、可升级、可扩充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十分必要,是广电行业实现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近年来,我国广电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节目的制作与播出规模不断扩大,数量、质量、水平也迅速攀升,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已经被提到广电行业发展的日程上来。因此,对广电行业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策略进行探讨,对于我国广电行业的稳步发展和效用发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内涵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一种“端到端”的对如音频、视频、图表、文本文件等各种多媒体及内容进行全面管理的解决总体方案,其工作架构如下图所示,具备收集、查找、保存、、编辑各种信息的功能,能够满足媒体资产拥有者的要求,为其提供了简便易行的访问方法,实现了完整、安全保存媒体资产和低成本、高效利用媒体资产的目的。
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
当前,我国广电行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可简化视作一个节目平台,能够实现大部分的节目平台功能。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上载子系统。这一系统主要包含采集工作站、收录工作站等,实现了采集上载、制作上载、剪辑功能、卫星自动收入等功能,以用途、压缩格式为依据,来将不同格式、不同来源,来供多用户进行查询和浏览;第二,存储子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是对数据的储存和管理,是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最基础内容。一方面,该系统以需求为依据,来将不同格式的数据文件储存至相应储存介质中。另一方面,对数据的储存与迁移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调度,来保障系统稳定、高效地运用;第三,媒体内容管理子系统。这一系统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核心,其负责对数据库内所存储的大量媒体资料进行存储,并进行相应的内容审核、索引建立、审查编目、视频分段等,能够依据使用要求来对数据库进行自动的管理和更新;第四,下载子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对媒体资产共享平台的构建,来授权用户的查询、检索、浏览终端,当系在内容一旦确定,存储服务器的数据迁移即可自动完成。如图2所示。
三、广电行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策略
(一)确定媒体资产类型,统一规划,分布进行
广电行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应坚持“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基本原则。通常来讲规划应包含技术方案、资金投入、系统维护、人员培养等内容,同时应对横向与纵向两方面进行考虑,横向指的是跨领域的系统、行业、技术、部门等,纵跨指的是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媒体资产系统一般包括三类:生产型、混合型、资料型,其中资料型的媒体资产因资料上载和编目积累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投资―回报”周期也比较长。因此,广电行业在进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时,首先应对媒体资产类型加以确定,之后按照系统建设的紧迫级和优先级,在统一规划下进行分布的实施。从而保障系统建设的连贯性和建设流程间过渡的平滑性。
(二)媒体内容管理、资产管理依次进行
媒体内容管理的要素主要包括节目资料和素材两个方面,是广电行业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平台支撑。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就是在以此为基础的。一般意义上来讲,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并非是资源的共享系统,而是在这一平台上实现媒体资产拥有者对现有应用的有效结合,为新应用的开展和实现提供了便利途径。因此,广电行业在进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时,应将媒体的内容、资产管理分部进行,将内容管理放在基础地位,这一开展步骤保障了现有资产,使系统具备了可扩展、可升级的能力,与商业运作规律和技术发展趋势相符合。
(三)建立媒体资产管理制度,辅以数据共享管理中心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在媒体资产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这就要求广电行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与推广,必须进行观念的转变,来将媒体资产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加以理顺。因此,进行媒体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就十分必要,对媒体资产的业务流程和相关规范加以明确,来避免无序、混乱管理问题的出现。节目管理部与节目使用部应相互配合,来对节目资产进行清点和统计,作出相应等级,以从源头上杜绝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就当前情况来看,节目内容与节目素材更多为在各个节目部门的分散存放,不利于管理。这一现实问题下,就要求广电行业在进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中,可考虑设计一个数据共享管理中心,指派专人来进行负责,并通过合理的权限分配来保障数据管理的统一性。建设一个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首先需要明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将为电视台提供一个信息交换平台,也是将来数字电视台运行的核心,它为各种网络应用系统提供包括素材、节目等资源在内的支持,使得网络应用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保证网络的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为电视台宝贵的媒体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供系统平台保障,以实现媒体资源的保值与增值。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所管理的是电视台最有价值的财产,甚至其中很多珍贵的资料都是独一无二。如何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系统,保存和管理好这些宝贵的资料,使其可以为更多的人再利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避免在业务流程和组织流程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将系统进行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设计的弊端,需要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具有工作流的制定、管理、调整的功能。具体来说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功能:工作流的定义、工作流的监控、工作流的统计等。
(四)强化人员技术培训,制定病毒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的存在,是当前制约广电行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的重要因素。因其网络化过程中,接触计算机病毒难以避免,因此,广电行业就应当强化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来使其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此外,还应进行相应防范措施的制定,如通过应用内外网络隔离、数据传输安全检查、防火墙技术等,来从根本上预防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不受计算机病毒侵害,为广电行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结语
媒体资产管理平台将是电视台的一个信息交换平台,是数字化网络电视台的核心,在电视台的运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建设将对电视台未来的运营和管理起到极大的主导作用。另外该平台的建设投资巨大、周期漫长,所以采取适当的建设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广电行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相对复杂的过程,参考上述内容,与自身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为依据,来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广电行业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从而将广电行业纳入到现代化轨道上来,为其日后可观经济效益和良好社会效益的创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斌文.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电视台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0(5)
[2]郑翔.广电行业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策略探讨[J].现代电视技术.2009(11)
[3]李细鹏.构建节目平台的需要―媒体资产管理系统[J].中国有线电视.2008(17)
2020年我院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认真遵守国家的各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圆满地完成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任务。
一、日常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大型(特种)设备配置方面,我院根据国家医疗设备配置方面的法规与规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设备购置论证、决策及应用分析制度》、《医疗设备申请购置制度》等一系列资产配置方面的制度,以加强大型设备配置方面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要求履行报批手续。同时,我院资产的配置方面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在预算的编制、审议、执行、验收、考核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以实现资产配置方面的科学管理和有序实施。
2.结合当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加强资产处置方面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医院资产处置的管理,我院认真执行资产处置方面的管理制度,对有偿使用、待处置的资产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报批,并在报批处置的过程履行必要的审计、评估手续。
根据医院的工作安排,我院组织了对待报废燃煤锅炉等大型固定资产的评估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报废资产的处置工作,针对己批复的报废固定资产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开展了资产评估工作。
3.加强对医院各项资产的产权管理
2020年度的工作中,我院按照省卫健委、省财政厅的要求,严格对医院的资产的产权状况进行核对,并对产权变动情况及时上报。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国有资产报告工作的执行情况
2020年,我院认真执行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对于新增固定资产及时上报。同时根据卫健委和省财政厅的要求及时编制并上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
2.公务用车管理
我院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2020年,我院根据《**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省卫生计生系统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豫车改[2020]5号)的文件精神,制定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组,组织相关部门,对各种公务用车进行了全面的清查核实,并及时上报了公车改革实施情况报告并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完成了公车改革任务。
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工作
2020年,我院按照卫健委和财政厅的要求,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审计检查,顺利完成了资产清查核实工作,目前己完成了资产清查结果的审批工作。
另外,多年来,我院除了完成上级部门统一组织的资产清查之外,坚持每年进行资产清查工作。
4.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我院一直比较重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长期以来,我院依托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资产的管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我院正在进行基于HRP平台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调研工作,将在明年实现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换代。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持续完善我院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我院一直非常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并设立国有资产管理科负责对医院的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的管理。
2020年,我院进一步梳理了我院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结合我院现有的管理工作实际进行了梳理、修订和优化,新增和修订了《固定资产验收管理办法》、《国有资产调拨转让制度》、《新购仪器设备安装调试管理制度》、《资产报废管理暂行办法》《资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内部调剂制度》、《报废资产变价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报损管理制度》等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使医院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更好地保彰日常工作在制度的轨道内良好地运行。
同时,根据我院两院区的特点,医院的资产由国资科统一进行验收、编号、调配、清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保证了两院区资产管理工作的统一与协调。
四、调研与宣传方面
我院在资产管理方面,一直重视调研与宣传工作。在资产配置过程中,我院一直实行可行性论证制度,对于拟配置的资产进行医院内外的调研与分析,以保证资产配置的科学与合理。在日常的资产管理过程中,我院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的宣传,如通过会议、日常检查、调研等形式对资产制度及资产管理知识进行普及。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医院有大量的待报废固定资产,由于报批手续复杂,无法及时处置,占用医院有限的空间。建议给予医院自主处置一定额度报废资产的权限。
六、明年的工作计划
2021年,我院将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
1. 认真学习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及省市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进一步健全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我院的管理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
2.加强固定资产验收管理,从开箱初验开始,严把固定资产进入医院的第一道关口。实现当月验收,当月入账,对固定实行精细化管理。
3. 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完成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准备工作,力争建立起我院基于HRP的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提高医院资产管理的效率。(重点工作)
关键词:物资管理系统;Maximo系统;电力企业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9-0000-02
1 前言
发电企业是一个电能生产、输送、分配的工业企业,系统复杂,设备林立,控制系统种类繁多,涉及到的物资数以万计,因此电力信息化建设是发电企业进行科学物资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以Maximo作为开发平台,采用Web及J2EE标准全B/S的体系架构,实现发电企业物资全流程管理,包括物资申请、采购申请、询价单、合同、采购订单、接收、发票(付款)、库存、发放和转移等。系统建设成后,将为发电企业构建出统一的物资管理平台,对协调物资需求部门和物资采购部门,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发电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2 建设Maximo物资管理系统
2.1 选择平台。资产管理系统,又称为EAM,能实现发电企业所有资产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本文充分调研了电力企业的生产特点,最终确定通过EAM平台上建设物资管理系统,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通过EAM作为平台,能够有效将各种先进管理理念融汇到资产管理中去;
(2)采用的EAM软件包中包含了需要的各种核心模块,比如采购、合同以及库存等,能够在此基础上灵活应用定制与扩展开发,以及工作流和报表等各种功能,实现发电企业各种物资管理需要。
(3)实践证明,EAM平台的应用比较广泛、性能稳定、技术先进且功能完善,不但能够实现物资管理还能够规避存在的技术风险。
(4)较好的EAM平台能够提供集成解决方案与标准接口,和GIS系统、ERP系统以及项目管理软件等集成。
EAM平台上有多种软件,经过反复比较与论证之后选择了Maximo作为建设平台,他主要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Maximo采取J2EE作为标准,属于JAVA组建的体系结构,能够适用于商业化的应用服务器BEAWeblogic和IBMWebsphere,具备较好系统扩展性与技术开放性,实现了全B/S架构以及客户端的零维护。
(2)该平台具备多地点技术与完善用户权限管理,还能满足了大集中模式管理系统建设的需求。
(3)具备了较为灵活应用定制与扩展开发技术手段,提供便利工作交流平台及报表定制工具等各种系统功能,既能降低开发风险,还能较好满足了客户需求。
2.2 选择开发方法。本文的发电企业物质管理系统开发思路是:Maximo是一套成熟的商业化软件,客户化的方法是充分利用Maximo提供的功能,不对原引用的内核进行任何的修改,通过在加条件的方式,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对于部分特殊的应用,使用Maximo所提供方法进行定制与扩展开发。主要的方法包括:
(1)利用平台的数据库模块合理配置数据库;Maximo系统中数据库几乎是全部开放,开发者自身可以定义新表、修改字段以及增加表字段等各种相关属性,定义表的索引及和其他各种表之间关系等。
(2)利用可视化应用程序修改界面;这个方面主要包含了布局界面、增减各种控件、摆放位置以及操作菜单与工具栏之定义等。
(3)继承Maximo的基类;Maximo自身就具备了大量访问数据与处理业务,因此开发之时可以利用业务逻辑选择需求。
(4)合理利用平台中的设计器来实现图形化,进而满足管理系统业务需求。
合理利用上面方法就能够满足客户化需求,还能够有效提升管理系统开发的效率,进而让开发员将精力放在需求分析和业务逻辑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2.3 技术实现管理系统。基于Maximo建设出来的物资管理系统属于大集中模式,而这种模式中存在极大技术难点就是怎样才能够构建出一个系统数据库,同时还要能够满足各种应用需求与分散组织机构独立使用的需求,还要能够提供出两级权限与用户管理。Maximo中含有多地点技术,以及实现挖山用户和权限化的应用。在开发之时就是讲多地点设置为4个级别的数据:集、系统、组织机构以及地点,不同的级别设置数据自然也存在不同访问权限,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定制和开发,就能够建设出多地点、集团化的定制和开发。电力企业的物质管理系统中,其结构模型为,将整个企业视为组织结构,那么每一个基层必然存在一个地点,而本部也可以看作一个点。设置数据级别,在各个基层单位要求独立操作业务数据就要按照地点进行划分,而且每个基层单位仅仅能够操作和查看本单位的数据,如果所有点都能够查看数据必须要设置成较高数据级别,比如供应商的信息、物资编码等,而电力企业总部必须要重新授权擦能够查看其他地点数据。
2.4 物资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对于电力企业的物质管理系统来说,整个建设总共经历四个阶段:调研业务需求阶段——开发设计阶段——开发测试阶段——上线阶段,通常的建设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物资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
笔者在某燃机电厂利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该厂的物资管理系统建设,上线试运一年后,系统稳定,顺利完成了移交。下面我就以该项目为例进行探析。
该项目要求的工期短,提出的要求高,和Maximo的原始功能还有较大偏差。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在该项目中,我们将工厂设计开发的工作直接搬到了电厂现场,充分利用电厂的技术资源,在2009年3月中旬,电厂方和系统集成商共同组建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2009年4月1日前完成第一阶段工作,编制完成:物资编码规则、业务流程设计方案、应用程序画面设计。2009年4月17日,完成了第二阶段工作,导入物资编码,按设计方案完成业务需求的客户化,组织工作小组成员,通过了内部测试。2009年4月25日前完成系统外部测试,联系各业务部门,以2008年的真实收发存数据为数据源,一天模拟一月的数据,利用现有平台进行测试,工作小组每天晚上加班对一天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并消除存在的问题。2009年5月25日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物资管理系统的双轨运行,财务周期调整为一周,每周模拟月结进行对账,考验物资管理系统的稳定性。2009年6月15日前,完成了物资系统所有报表的定制测试工作,整个系统转入试运行。2009年6月29日,上级电力集团公司组织对系统进行了初步验收。
2.5 管理系统建设成就。以Maximo作为开发平台,满足发电企业用户需求的全B/S结构的物资管理系统,整个系统结构域软件构架如图2所示:
(1)主要功能
①管理物资编码:这个物资管理系统的编码模块能够建立与维护该电厂的统一与标准物资编码体系;
②物资申请:该模块主要是物资部门给相关主管部门提出计划申请,管理计划审核与审批,而物资申请且是物资管理的起点。
③采购申请:该模块主要是主管物资部门受理物资申请,通过平衡利库后,生成物资采购申请,提高采购的科学性;
④采购订单:这个模块主要是采购部门执行采购计划,包含了招标结果、分配采购任务、谈判结果、询价结构及采购订单等;
⑤接收:供应商按照采购订单交货,该模块主要管理到货验收了办理相关入库手续,如果已接收的物资经检验不合格时,可以完成退货操作;
⑥库存:管理发电厂各仓库实际物资库存记录,包括库存的移动加权平均价,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
其实建设的物资管理系统远不止这几个功能,还包含有调拨、发票付款、供应商、单据查询、明细查询、综合查询、系统报表以及系统管理等。
(2)主要特点
基于Maximo建设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系统,通过商业化软件实现用户业务需求,主要特点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该EAM平台有非常系统完整的管理理念,适当加以条件限制能满足大多数发电用户的需求;
②全B/S架构,客户端属于零安装且免维护;
③技术开放、先进,功能完善、易扩展、易集成及运行稳定,同时能够灵活进行制定和扩展开发。
④覆盖面全,包含了发电企业各行政科室,方便了生产同时也有利于财务部门的管理。
(3)应用成效
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系统投入使用以来,以绝对优势得到相关物资工作人员认可和好评。有效提升了物资工作的办理准确率与效率,规范管理,增强管理水平。构建出统一工作之平台,统一了业务流程与标准,并实现了各种物资信息之间的共享,实现了物资集约化的管理。增强了物资从需用到采购的效率与准确性,从各个方面增强物资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推动了发电企业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的发展。
3 结束语
总之,基于Maximo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了电力企业物资的程序化管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通过Maximo系统提供的强大功能,按照用户需求定制了各类报表,便于用户对物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库存定额,开源节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钰,何国军,文厚萍.基于Maximo的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系统建设[J].电力信息化,2008,3:422-425.
[2]吴亮.电子商务在发电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5:76-78.
电网集体企业指电网企业兴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前身大多是1984年12月在电力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一厂两制、两个安置、三个面向”的政策指引下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组建成立的。电网集体企业从为解决返城知青和待业青年就业问题兴办的劳动服务类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到现在的电力施工安装、工程咨询、后勤服务等众多类企业群体,从事的业务大多服务于电网主业,与主业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密切相关。
电网集体企业经营业态多元化经过近三十来年的起步和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近年来,电网集体企业抓住电力建设迅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做好电力施工、电力设计及电气制造业的同时积极涉足非电行业,努力拓展内外部市场,基本实现了从安置型、福利型到规模型、效益型的转变,并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
一、电网集体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现状
集团公司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内部的管理水平,而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财务作为整个公司运营环节的最后一环,是企业运营的最终价值体现。财务管理是电网集体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完善关系到集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电网集体企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财务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1.财务管理发展水平不均衡
电网集体企业集团公司及各下属企业地理上分布各地、行业性质不同,各单位具有独立的运作模式财务管理水平,在经济发达和偏弱的区域存在明显的差距,在服务主网电业单位和非电网行业单位也存在差异,阻碍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均衡发展。
2.集团管控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电网集体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一方面给企业集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得企业集团日益呈现出资产规模大、资本链条长、管理跨度宽、地域分布广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使集团财务管理日趋复杂,财务监控的力度弱化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多难度。
3.缺乏信息共享平台
目前电网集体企业各单位都有独立的财务核算软件系统,实现财务核算、资产管理、工资核算及报表管理功能,部分单位单独部署如合同管理、项目建设管理系统等专业系统,由于系统的独立性,不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4.对综合人才的需求量大
财务部门拥有相对较多的是财务专业人才,而电网企业内部分属明细,各项数据、技能都有指定的专业人员,电网集体企业作为服务电网主业的企业,对行业的技术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求都很高。这就需要既精通财务专业知识、掌握行业技能,同时能运用信息化技术处理能力的全能综合电力人才。
当前电网集体企业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深化改革、依法治企的现实需要和自身的发展都要求其进一步加强与规范财务管理。
二、集团财务集约化管理内涵
1.集团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就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和财经纪律,按照资金运动规律,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传统的观念认为财务管理的内容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财务管理的特点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综合管理。
集团财务管理是指集团总部为了实现集团整体目标而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所进行的制度安排和行为控制。集团财务已经远远超出普通企业“会计”的含义,以战略控制的作用存在的集团财务管理,是企业实现资源配置和有效协同的必备手段。
2.集团财务集约化管理要求
集约化管理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对管理诸要素进行重组,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集”就是集中,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资源配置与调控;“约”则是约束、节约之意。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方法。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电网集体企业在电网企业“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理念指导下,深化对财务集约化管理内涵的认识,深入研究促进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新举措,努力探寻提升集团化运作效率的新途径。
(1)完善公司财务管理体制
集约化财务管理模式需要强有力的监管方式来保障运行和分散风险,与此相适应,需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适应集约化和集团化工作要求,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统一财务政策、完善制度建设,合理划分事权财权,有效提高集约管理水平。
(2)实现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集中管理是增强集约管控能力、防范资金风险、提升资金效率的内在需要。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加大资金集中管理力度,统筹资金调度,有效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3)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根本保证。制定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方案,全面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本任务。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而且有利于母公司和子公司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实现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注重全过程控制,将预算控制贯穿至公司生产运营全过程,以保证全面预算体系作用的发挥。
(4)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系统
财务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集中反映和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搭建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是成功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使得集团公司分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信息更加透明,从而也有利于集团公司本部对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的了解和监控。
三、电网集体企业财务信息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实现财务管理企业与企业内部其他管理系统的高度集成,充分发挥信息共享的作用。加工好、利用好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及时、准确地财务信息成果,高效配置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有效资源,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持作用。
1.信息系统设计目标
要使得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解决集团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体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优势,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和结构应该完整。
(1)实现集中式管理。财务集约化信息化建设,实现“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向“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将集团内各集体企业纳入到统一的系统中进行管理,从数据的整合、信息的共享、业务的协同等方面进行统一的管理;
(2)建立标准体系。建立统一数据标准体系,编码标准、物料标准、单位标准、人员标准、科目标准、单据标准、报表标准等;建立统一的业务处理标准体系,报表上报、业务流程、业务审批等;
(3)实现集团业务、管理、决策的协同和一体化。管理基于业务,决策基于业务,财务的核算、监督、控制融于业务管理的全过程中,实现各环节的协同;
(4)提升管控能力,建立预警和决策支持平台,帮助集团实现从海量数据中钻取重要信息成KPI指标,由系统根据数据进行时时监控;
(5)建立“一站式”决策支持的管理信息中心。通过各种常见的图表(速度表、音量柱、预警雷达、雷达球)形象标示单位运行的关键指标(KPI),直观的监测各单位财务状况,并可以对异常关键指标进行预警和挖掘分析。
2.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1)先进性
系统建设是以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为本,采用成熟的主流技术和设备,应用先进的方法,既反映当今先进信息化水平,又具有发展潜力和融合性。确保系统建设的高品质、高水准的要求。
(2)适应性
系统建设充分考虑行业特征及其企业管理特征,从产品到实施采取行业化模式,将同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借鉴到项目中。并且满足企业渐进式的管理模式转变,适应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管理需求。
(3)整体性、集成性、开放性
系统建设不仅仅考虑目前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而是着眼于全面的信息化建设。从产品到服务,都是基于整体框架设计,避免再出现“信息孤岛”问题。系统在设计遵循国际、国内以及行业相关标准,确保系统不断拓展的需求,支持开放的标准接口,对于将来可能产生的系统接口奠定对接基础。
(4)可扩展性
系统用户以及信息系统的其他系统是逐步增加的,所以系统有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运行节点的扩展,在系统结构、产品系列、系统容量、通信能力和处理能力方面具备可扩充性,并保证产品顺利进行升级换代。
(5)安全、可靠性
安全性与可靠性关系到信息化系统是否能够得到应用。安全性必须考虑到物理安全性、传输安全性和管理安全性几大方面。其关键的是保护系统数据的安全性,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管理功能,从数据库存贮、检索、提取、入库、、管理等各个层面和角度都具有相应的安全机制。
四、信息系统构建-浙江省电力实业总公司案例研究
1.浙江省电力实业总公司财务信息化需求
浙江省电力实业总公司(以下简称“浙电实业公司”)为浙江省电力公司直属集体企业,成立于1984年,主要从事电力设计、电力施工、电力制造、电力运维、电力信息化、清洁能源等业务。
2011年前,浙电实业公司及所属单位信息系统应用情况:各单位都有一套独立的财务核算软件系统,实现财务核算、资产管理、工资核算及报表管理功能,服务器分散布置在各单位;部分单位有一套库存管理系统进行原材料管理,与财务核算系统不集成,如创维公司;另有一些单位单独部署合同管理系统、项目建设管理系统等专业系统进行业务管理,如全富达公司;实业公司总部部署资产管理系统,用于实物资产管理,另有一套审计系统用于对公司财务审计。简言之,浙电实业公司信息系统部署较为分散。
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国家电网公司顺应国际管理趋势,推进集团化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变革,信息化支撑对国家电网公司顺利实现财务集约化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公司于2011年开展集约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工作,经过系统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浙电实业公司财务信息系统架构
为满足于浙电实业公司“三集约”的管理要求,以信息化管理作为集约化工作的建设支撑,建立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以集团财务集中管理为核心,以财务业务一体化为目标”的集体企业经营平台系统设计架构图如下:
图1 信息系统功能架构
3.浙电实业公司财务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2012年底,浙电实业公司已完成财务核算、工资管理、资产管理、报表管理、合同管理、营费收支管理和经营分析平台等功能模块。
(1)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核算:主要分为总账管理与辅助管理两部分,总账管理主要进行凭证处理、出纳管理、账表穿透查询、正式账簿管理及月末处理功能;总账管理与辅助管理模块的组合应用,实现财务明细账的核算,实现往来明细账管理、个人备用金明细管理、部门费用发生明细账管理、现金流管理及项目明细管理。
工资管理:实现各单位单位工资核算、工资发放、工资报表、个人所得税、工资费用分摊与计提等。在同一套工资中,实现多个不同工资类别的核算,解决了不同性质员工的薪酬的不同发放问题。
资产管理:提供资产的增加、减少、变卖、清理等卡片信息管理,实现资产评估、资产原值重置、大修理、资产内部调拨、折旧计提与分摊等业务操作自动形成记账凭证。实现资产各种业务信息查询统计与分析,如资产变动情况查询、折旧查询、资产明细账、逾龄资产查询等。
报表管理:承袭EXCLE风格,通过报表格式设计、公式定义、检验关系建立,实现报表的自动取数、报表汇总以及穿透查询分析等功能。报表无需经过上报、汇总,即可根据分配的权限查询各种本级单位的汇总报表,具有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2)预算管理系统
建立多级预算项目体系,类似于会计科目体系,通过多个总预算项目及其明细项目来描述预算的总体结构。
预算初始,预算初始化功能。
预算编报,预算编制、数据分解、汇总功能。
预算控制,业务人员在编制凭证或者提交申请单时,检查生产经营预算,起到预算控制作用。
预算调整,每个单位在不影响总公司下发的预算控制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调整自己的预算(例如:项目间或周期间的调整),审核后生效。
预算分析,可以有选择性地实际数据或者剔除异常因素后的数据分析。
预算进度表,可以实现实时监督收支两条线等预算完成进度,从而为按旬调整控制点和确保预算有效性提供了保障,支持企业的经营决策。如图:
图2 月度资金明细预算表
(3)合同收支管理系统
合同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实现合同档案管理,即对已签订的销售合同、采购合同的重点业务信息的系统录入,以满足财务核算、业务管理、信息分析需要。
合同执行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合同收支管控系统实现合同款收支在线报批、流转、会计确认,以及与预算模块的业务集成。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核算的协同,即基于合同管理的公司业务将以合同为驱动,在信息系统中发起业务流,通过与月度资金计划、合同收付款计划相结合,实现与全面预算管理的集成;收付款业务自动生成凭证,实现与总账管理的集成。见下图:
图3 合同付款支付申请
合同分析管理功能设计。提供合同档案查询、合同收付计划查询、合同执行进度查询、综合分析查询等功能;开发合同收付款自动消息发送功能,即用户登陆信息系统后,若近期内有收付款计划,系统会有消息自动弹出,无需登陆应用功能模块查询。
(4)营费收支管理系统
营费收支系统实现员工报销业务处理、领导审批处理、财务凭证处理、费用预算控制、统计查询和报销流程在线审批功能。通过启用营费收支的管理,实现对年度预算的执行数归集,对月度资金计划分资金流入、资金流出总额控制,明细项目进行事后分析,便于各业务口的执行分析查询。如图:
图4 差旅费报销申请单
(5)经营分析平台
建立经营分析体系,通过从信息系统内总账管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预算模块等抽取信息数据,采用图文并茂方式以动态、趋势反映集团公司、各单位财务运营状况、预算实际执行情况,辅助公司经营决策。
提供自动出具财务分析报告功能,统一、规范公司所有财务分析报告样式,自动出具分析报告中相关营业指标及配套分析图示,业务分析人员只需对分析报告中需要人为分析部分补充即可,既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也提高工作效率。如图5:
4.信息化工作展望
(1)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应用功能
首先,拓展预算控制维度,深化完善公司预算管理,健全公司预算体系;其次,规范财务主数据管理,实现财务主数据申请在线流转;再次,扩充完善辅助经营决策体系,为公司财务经营决策分析提供信息化支撑。
(2)开展物资集约化、人资集约化信息化配套建设,加强业务部门间紧耦合管理
通过建立一个集成的物资采购、库存和物流管理平台,实现企业物资的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模式,实现物资管理、库存信息及报表的多维度查询和分析,从而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和资金占用。依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高效、全面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以完善基础数据、建立完善人事信息、规范业务流程,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结构状态和经营指标科学系统分析,为管理层提供人力资源决策支持。
五、结语
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加强财务集约化管理具有其一系列的优势。财务的集约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化过程,需要有强有力的体系、制度及信息平台作为支撑。
财务集约化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使公司财务体系实现了科学管理和有效管控,实现了从业务源头进行管理,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并且结合集团全面预算,有效地对下属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进而对其业务经营实现信息集成、分析、反馈、考核激励和完善改进等方面的全面控制,实现各要素的协同互补,使得管理活动整体效能得到最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网公司. 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实施方案 国家电网财 698 号[S]. 2011
[2] 国家电网公司. 2011 年财务信息化建设优化提升方案 国家电网财 707 号[S]. 2011
[3]段惠琼.浅谈电力系统集体企业的档案管理[J].云南电业.2008(05)
[4]赵宇飞.浅谈电力集体企业不良资产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2(17)
[5]王丛俊.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6]汪路明,胡振江,王伟.基于ERP环境下集团财务管理优化模式探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3):95-99
[7]刘卫东等.以标准成本构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基础[J].管理观察.2013.08
[8]雨非.公司集团化:如何选择财务控制模式http:///new/635_652_201103/17ya1667721691.shtml
关键词:信息化;数据;管理;发展
Abstract: among the many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s the earlies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fully integrated into all area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Among them,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eismic data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so on are no excep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discuss the corresponding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data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roblems.
Key words: information; data management;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F2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信息化数据管理,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1]。
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性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及效果对其在整个行业市场中所具备的竞争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程度标志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点,就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来看,建设信息化数据管理系统的意识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2、财务信息化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是我国较早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国有企业。数据处理到80年代的三维数据处理,再到现在的智能作业及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数据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化企业管理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
2.1 地震信息化数据处理[2][3]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效益来源于工程项目。因此,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捷径。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坚持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逐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2.2 ERP系统[4]
为了实现了财务、物资、销售、计划等功能模块的集成,达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动态的整体合一,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推广应用ERP系统。
ERP系统强调的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借助技术手段使得管理思想固化到企业管理中,将企业的财务、采购、生产等其他业务功能整合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那个,从而实现信息数就标准化并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集成使其协调运作,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绩效最优化,满足了建筑施工系统协同发展的要求。
资产管理的科学化,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资产管理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形成实物、财务的相互配合和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将所有实物、财务信息均置于系统管理之下,使资产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透明。财务信息系统开发应用成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财务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升级和推广,成为集团最重要、应用面最广的业务支撑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会计核算,优化了财会队伍,转变了管理职能,财务控制由事后向事前和事中转移,信息化未形成系统。软件以应用单机版软件为主,没有形成网络,业务单元的信息化是非集成的,系统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系统扩展性差,无法为企业更好的管理。
对财务信息化管理,不仅提高了资产管理的高效率。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数据录入、资产管理、信息交流及业务审批等工作流程均置于同一网络平台上,利用该网络平台可以随时查看资产管理信息,出具资产管理报表,分析资产管理现状,调控资产管理方案.还可以使资产管理的智能化。利用系统采集到的及时、丰富的数据,系统可以提供统计、对比、告警、决策支持等信息,逐步集合为统一、完整、透明、可用的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全面整合,有效的调度各类资源,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5]。
3信息化数据管理的成效及目标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可分为几个阶段和模块实施,项目前期是施工企业业务流程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工程项目信息的搜集、整理、筛选,对工程项目可行性的分析研究,实现信息共享,对这几个阶段的工作进行高度信息化管理,可以达到对企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减少管理层次,实现企业扁平化组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动态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3.1信息化管理的成效
在信息管理上,基本完成数据标准,应用标准、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及管理与服务规范的制定工作,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信息标准体系和标准服务平台;在应用系统上,全面推进以EPR为核心的综合管理系统,建立统一、集成、高效的经营管理平台,加快专业应用系统建设,实现生产过程的网络化管理;在基础设施上,形成畅通、安全、便捷、可靠的网络体系,以数据中心和容灾备份中心为基础,以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等硬件为重点,形成比较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在工作体系上,基本建成总部和所属单位两级信息管理机构及有效的内部技术支持服务网络,各项信息工作管理制度和流程进一步完善,管理和服务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
3.2 信息化管理的目标[6]
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和在线实时管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不仅把信息化管理看成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应该看作是对资金的一种管理,是与企业发展的经济利益相挂钩的,透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资产的各种信息状况的分析,强化资产营运能力和管理分析能力,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实现资产的联合管理、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捷性、容量大等特点,建立一个固定资产网络管理系统工作平台,开发研制一套系统的、可行的,集本单位各个相关部门都可以登录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流程,使得纵向、横向每一个控制节点上的有关资产的参数、信息都能传输到统一的网络系统管理平台,实行各个部门的联合管理、资源共享。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网络信息化知识容量、动手能力和执业素养。要做为一名合格的资产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财会功底,精通现行的法律法规,还要熟练掌握一些先进的网络信息化知识、计算机操作、运用技能、,以及本行业的生产技术等[7]。
信息平台要能与管理平台实现动态平衡,并具有个性化特征。随着企业管理平台的持续发展,信息平台的结构、功能和作用范围需要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总结
建筑施工企业其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发展,我们需要在对传统资产管理模式去糟取精的基础上,更新理念,不断创新,优化资产结构,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必须寻求最高的效益、效率和最小的消耗,将信息化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以寻求整体最优化的生产经营策略,取代原来的局部计算机应用和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抵御各种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缪彬,丁润逸.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展望[J].当代建筑施工石化,2010,(12).
[2]李华.以信息化促进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创新[J].现代企业,2008,4:20-21.
[3]孙爱芹.聚焦中国建筑施工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之路[N].经济参考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