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弱势群体;经济法;保护措施
在我国现在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上存在的部分弱势群体在人权方面还得不到保证的现象,有关政府部门对于弱势群体的援助力度较小。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收到政府对自己的援助时,要明白相关政府对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援助是我国所有公民拥有的权利。只有把社会中存在的弱势群体的问题解决好,才能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解决好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并且在有关的法律制度建设上也把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问题纳入其中,来更好的保护当前的弱势群体。
一、当前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
目前我国在弱势群体保护的有关法律建设上,应该把重心转移到加入经济法的弱势群体保护法上,这样才可以让政府对弱势群体制定的保护制度更好的实行,从源头上解决当前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问题。
(一)分析弱势群体保护问题与经济法的联系
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已经很好转型成了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在如今的经济利益条件下,每个经济主体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我国的经济市场体制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公平,尽量公平的对待每个公民,在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面前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甚至在市场竞争中成功的几率也是公平的,不过成功几率公平并不能代表竞争结果也会相对公平,大部分人会在事业的建设中被自己的社会和经济背景所影响,背景的不同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经济资本以及社会财富只在极少数人中得到了体现,这就使得社会中部分弱势群体的竞争力变得越来越弱,以至于造成了现在的结果。现在我国有关民法的法律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目前对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因此为了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国家政府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开始行动,从社会中较大的整体进行监督管理,以此来促进我国有关经济法制度的产生。经济法是我国对于经济市场体制进行控制调理的工具,是国家对于经济生活进行干涉的一把尖刀,促使社会经济生活更稳定。经济法是保护社会生活中部分弱势群体的人权,而不是对经济社会中较大的个体进行压制。
(二)经济法与弱势群体保护的联系
所谓的经济法就是保护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并且也是国家对经济社会进行干涉的一种方式,能更好的保护经济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国家利用经济法的实施对当今的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涉,通过使用政治措施让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达到相同的点,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更好更快的发展,带动社会经济一起发展。因此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法体制建设中,不仅是对较大的经济个体进行保护,主要是对较弱小的经济群体进行保护。
二、经济法对弱势群体保护有关措施
(一)完善相关的社会保护制度
完整的社会保护制度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要求,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劳动人们尤其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社会保护制度也是法律制度一种表现,但是社会保护法制的建设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重视。我国必须促进社会保护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有效的法律制度,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根据我国农村社会保险的特别现象,比如现在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如今的农村建设中还存在此类现象。因此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应充分的考虑农村和城市的区别,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
(二)完善相关的劳动法制度
我国应该完善劳动法的相关制度,以此来促进公民的平等就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形式也变得越来越严峻。就业选择少仅仅是下岗失业人们的第一原因,这也是农民工以及打工者等弱势群体进人社会、获得自尊的一项保证。扩大农民工就业选择机会以及再就业,是目前援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根本方法。国家应对有一定发展潜能和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尽可能的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经济条件维持自己的现有的生活,还应该改进相关的法律制度,更加确定的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特别的就业帮助。当前我国在就业方面还隐藏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基因歧视、身体健康歧视以及性别歧视等等,这些就业问题会使很多的农民工、身体有部分缺陷的人以及女性打工者找不到工作。所以,我国在完善劳动法律制度时,要充分的体现出就业公平还应加大对就业人员个人权益的保护,以及对用人公司的招聘制度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
三、结语
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已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关注问题。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和谐的发展,相反,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对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济法应充分发挥其主要的作用,更好的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弱势群体问题。
[参考文献]
[1]杜娟.和谐社会视角下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经济法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4,18:104-105.
[2]胡光志,张军.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129-134.
[3]叶亚飞.论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经济法保护[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52-155.
[4]金姬.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3:15-16.
关键词:人口系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最终归宿,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及其变化的状况,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决定人口发展。尽管如此,由于发展之间的关系千差万别的,不同地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主要针对人口和经济协调发展展开论述。所谓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果既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实现了充分就业,又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实现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的同时,保持社会经济的适度增长,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
一、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与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分层评价模型进行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根据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分别选取了经济指标(作为逆指标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gdp、人均gdp、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等正指标)与人口(包括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与平均教育年限等正指标,总人口、人口密度等中性指标和自然增长率、婴儿死亡率与总抚养比率等逆指标)指标等一级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二)指标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
由于本文采用的指标数据具有不同的单位,这可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无量钢化处理,使其波动范围缩小到0和1之间。最常用的方法是极差标准化,其公式如下:
正指标计算公式为:
经济这种标准化所得新数据的值越大越好。
(三)协调发展系数计算
协调发展系数强调两子系统的协调情况及发展水平。在文中先用协调系数来评价两系统的协调状况,其公式为:
cij=exp(-k(ui-uj)2)
其中:cij表示第i系统与第j系统的协调系数;ui表示i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uj表示j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k=2/s^2,s^2为ui和uj的方差均值。
即使协调系数能反映两系统的协调情况,但不能反映系统当时所处的发展水平。当ui=0.7,uj=0.7时,i系统与j系统的协调系数为1,而当ui=0.9,uj=0.9时,系统i与系统j协调系数也是1,但是后者两系统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前者。所以本文还引入了协调发展系数指标。其公式为:
d=(cuiαujβ)1/2
其中:d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发展系数;c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系数;α,β为权重,且α+β=1,具体到人口与经济两系统,设为α=β=0.5。协调发展系数是一个正指标,数值0和1之间,值越大说明该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越好。
二、我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评估分析
本文利用2007年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截面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作综合评价。因为,反映人口发展水平的三种指标较难取,本文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钢化处理时用最佳状态值1。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利用林凡元文章中所用的专家打分结果,根据ahp方法分别构造出了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判断矩阵,然后通过计算获取了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分别为3.095195和3.038711。人口与经济指标的特征向量如表1所示。
(二)人口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与协调发展评价
本文选取我国各地区2007年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指标数据,首先根据正指标、逆指标不同,进行数据无量钢化处理人,其次根据加权平均法,将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指标无量钢化数据与各指标对应权重值乘积来表示,其公式为:
本文运用matlap软件以上两矩阵相乘得全国各省市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然后根据协调系数和协调发展系数公式求得全国各地cij和dij值,即具体值与排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全国各地区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中,人口系统综合得分均高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这可能由本文在无量钢数据里面人口密度、婴儿死亡率和平均人口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引用了最佳引起的。c与d值前七位分别为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和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后四位是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主要原因是在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力资源比较丰富,人口素质较高,因此东部地区人口与经济比较协调发展,而在其他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程度较低。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人口增长率较稳定,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但是各地区发展区际差距比较明显。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系数均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区协调发展系数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发展综合得分与经济水平综合得分较接近,协调性好,并且人口与经济发展整体实力较强。我国其他地区在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得不协调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存在严重的不协调性,协调发展系数都排在后面,从表2中最后一列可以看出一种共同特点,即人口水平排位在经济发展水平前面。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原因是人口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经济计量学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李慧京.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关键词】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 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化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人类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逐渐缩小,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循环经济逐渐被我国认可和引用,相比之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其显示了自身的优越性,因此,需要有关人员不断对循环经济理论上进行新的探求。
一、循环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一)内涵上
传统经济学是指以“经济人”为理论的前提假设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其中,“经济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且人都是自私的;第二,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精通算计。
循环经济学又叫做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在人、自然和科技发展的环境下,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以及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来增长经济价值的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物流方向上
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消费―排放几部分构成的。人们通常通过生产和消费,最大限度上的将地球上的资源开采出来,并将产品生产和消费之后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到空气、土壤或者水系之中。
循环经济是从将资源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以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开采和利用资源。实现清洁生产、废弃物、开采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将可持续和可重复利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物流方向上形成了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
(三)基本特征上
传统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能够减少生产和消费中物质能源的流量,再利用能够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能够将产品使用后的产生的垃圾资源转变成再生资源。
二、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理论上的发展
循环经济较之传统经济,其倡导的是一种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其最终发展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生产、减少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相比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主要在理论上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新的发展观
传统经济将经济发展和进步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于国民经济增长,这种片面、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危害了人们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而循环经济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的虚假性观念,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观。新发展观认为,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以及自然资源的可开采率都是有限的,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进行超越自然环境承受力的开采,要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能够为了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放弃局部的经济利益以及眼前的利益,杜绝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效益。
(二)新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第一,自然环境本身具有价值,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实践开采的关系上,人类劳动能够提高资源环境的价值,反之,也能够降低资源环境的价值。第二,通过资源开采所获取的经济价值要与其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相协调。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将三者孤立的局势,禁止由于过度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环境价值造成的损害。新的价值观指导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时,不能将其视为材料的垃圾场,要在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维持其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科技时,要考虑到科技力量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能力,发展和应用有益于环境的科学技术;第三,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能只考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还要积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新的资源观
传统经济中,人们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获取,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制开发,最后导致大量资源的枯竭。同时,传统经济没有考虑到资源利用带来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而循环经济在实践和认识、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了新的资源观,提出人们对资源开发要尊重人和自然资源和谐的规律,要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循环经济要最大程度上实现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从资源开采到资源利用、生产、处理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战略。
(四)新的生产观
传统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程度上对资源进行开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自然资源带来了浪费。而循环经济观是要在考虑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实际承受能力来对资源进行开采,且在开采中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化开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创造出了源源不断的可持续的社会财富。循环经济的新的生产观要求,在资源开采、加工、利用和处理中,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尽量开采可再生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比如: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也可以用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从而实现资源的良性开采和使用,实现可持续生产。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配置系统和谐性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106-01
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作为经济发展必须参与的一类自然资源,其配置程度对经济的状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水资源是某种意义上的经济资源,对国家经济的促进和整个社会生活的稳定具有突出的价值。我国的国家面积广阔,各类地形分布多样,高山、高原广布,处于世界上最大的季风区,这种特殊的地理综合条件使得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在空间上呈现临海区域水资源分布较为集中,内陆区域水资源分布较少,在时间上呈现夏多冬少的分布状态。但对于很多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分布集中的城市来说,水资源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其需求量,这就需要人为参与水资源分布的调整,也就是该文将要重点探论的区域水资源配置。
1 区域水资源配置的相关内容
1.1 水资源配置的基本论述
水资源的配置是区别于水资源的自然分布的一种人为活动,这种认为配置水资源的方式即改变了水资源分布的时间,也改变了水资源分布的空间,所做的一切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经济生产活动和日程生活活动的需求,总的来说水资源配置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自然状态与经济需求之间的平衡,解决水资源的分配的矛盾。水资源配置若果要达到最佳状态,就要重视现实需求,对自然环境和现实需求进行综合具体分析,具有复杂性,但不论配置的过程的有多么复杂,都需要遵守的就是自然发展规律,要在尊重、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分布作出调整,不能对抗、违背自然规律。
通俗意义上,我们所讲的水资源一般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淡水资源可以分为河流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等,对淡水资源的配置方式有工程方式和非工程方式。从方式的最快见效性来说,工程方式是更好的选择;非工程方式则是长远意义上最有效的处理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能够从对水资源优化配置做出有益的调整。工程方式或是非工程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当地具体的情况来决定,尽量保证自然环境不会因此而受到的破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最基本要求。用长远发展的手段实现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局部和整体的协调。
1.2 水资源配置的任务
水资源的配置受实际具体情况的限制,只能在达到配置要求的区域内进行,水资源是有限的,对水资源实行调整配置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水资源的自然分配规律,采用人力加以调整,改变其在时间、空间、质量上的状况,使水资源的区域提供量与社会具体水资源的需求量相吻合,将水资源的价值尽情发挥,将科学发展观融入水资源配置的过程,达到最理想的综合性效益结果,促进水资源分配的和谐性。
1.3 水资源配置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
水资源配置所要遵守的总准则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将总准则具体化,又能够分为三点。第一,水资源配置的有效化。从自然分布意义上看,水资源是自然资源,但一旦水资源运用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就被赋予了商品经济的特点,因而有效化具有了两个层面的价值,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它是以追求经济收益为最根本内容;对于生态意义的发展,要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损伤。第二,水资源配置的公平化。不同区域之间的水资源配置要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公平化,这种公平化不是指不分地区、不分人口,统一配置同等量的水资源,而是对单位经济发展、单位人口实行公平化的分配,以满足不同区域之间呈现的不同的需求状态。第三,水资源配置的和谐性,当水资源仅仅只作为自然资源时,要实现的就是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从配置总量和水资源与经济状况之间的性质关系中,权衡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平衡,从更高的层次实现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
2 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问题
2.1 水资源系统基本内容总括
水资源系统是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区域空间各类型水统一结合形成的组合体。在水资源系统中,各类水资源通过蒸发、蒸腾、降水、下渗等环节,实现水资源系统的更新循环,并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具有一定关系的联系。
2.2 水资源系统和谐性的内容详解
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是对自身是否构建了相应的外部因素系统,以发挥构成要素和子系统的所具有的整体协调性。当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环境结合就构成了水资源的复合系统,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影响环境之间、构成要素与影响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协调,最终要达成的效果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配置科学程度,将水资源系统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
第一,从水资源内部构成要素来讲,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主要表现为处于不同时间、空间,具有不同数量和质量水平的加以利用配置,发挥在不同领域中的用途。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失衡,而在差异时间段内的水资源在开发使用价值和利用难度也划出了相应的等级,而如今水资源利用的水平逐渐提高,比如水库储存等措施使得水资源的整体价值获得提升,减少了浪费。水资源的空间存在差异大,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对水资源的开发难度不同。在以往,居于内陆或远离季风影响的区域水资源缺乏,供求矛盾较为突出,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导致此类地区出现了更为严重的水资源供求矛盾,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不仅体现在水资源总量少方面,还体现在水资源的水质达不到安全使用的标准,无法直接使用。
第二,从水资源系统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讲,水资源系统要达到和谐性,就要处理好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系统之间共同的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共同促进的状态。水资源系统的健康发展不可能脱离外部环境独立存在,因而水资源系统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
第三,从水资源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讲,水资源系统要达到和谐性,就要协调好其中各类构成要素与外部环境各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具体分为天气变化、地质活动、行为活动、技术操作、制度影响等,这些环境构成要素的呈现形式是否合理,直接对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施加作用。在这一个层面的和谐性更加强调通过认为手段来激发系统和谐性能的发挥,各种人类行为都会对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产生影响,但究竟是发挥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就取决于社会经济系统中人类行为本身的性质。
区域水资源的配置和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都与人们的生活交融。区域水资源的配置是在综合考察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具体情况下,才做出的对水资源分布的时间和空间的调整,科学的水资源配置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对各大系统之间进行了整合,使各个系统之间彼此影响。不管是区域水资源配置活动,还是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调整,都要遵循的大前提就是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严格遵守自然规律。做好水资源利用的工作,促进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厚华,庞金城,仇亚琴,等.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概述[J].人民黄河,2011(6):67-68.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是社会综合效益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企业诚信缺失问题,这些都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如何加快企业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综合效益是会计体系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社会责任会计以企业社会综合效益为主,能够让企业改善社会生态环境、加强社会公共基础建设。所以,发展社会责任会计对我国企业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与原则
(一)社会责任会计内涵
社会责任会计的模式新颖,主要体现在核算内容的不同。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社会带来的贡献,比如对生态环境贡献、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以及人们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的贡献。社会责任会计在国际中得到了西方等国家的广泛认可,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财务会计主要是核算企业经济行为带来的各种经济效应,社会责任会计则不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表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员工医疗保险、企业缴纳税金情况、企业改善社会生态环境、社会公共基础建设等方面因素。社会责任会计行业的发展成熟有利于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社会责任会计基本原则
社会性原则。社会性属于社会责任会计的一大重要原则,也是最基本原则。社会性原则要求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考虑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要尽量扩大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只是其衡量指标的一部分。只有把社会性这一根本原则作为基础,才能整体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使企业把社会效益置于企业个体利益之上。
真实性原则。社会责任会计还要坚持会计的真实性原则,会计报表必须真实的反映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活动。社会责任会计也是会计体系发展的一个分支,真实客观的信息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参考依据。虚假的信息是不符合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因此,社会责任会计要真实的反映企业在社会中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只有真实的信息才能够反映企业具体的发展情况。真实性原则要求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都要遵守。可见,真实性原则要求社会责任会计在核算过程中要做到实事求是,准确、直观、真实的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履行情况,反之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能够为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正确的指引,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真实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作出正确的决策,所以,社会责任会计要求会计在对企业信息披露过程中无所隐瞒,真实可靠。
政策性原则。政策性原则主要是指社会责任会计在社会以及企业过程中的实施要以国家的相关政策为依据,在实施过程中不能违反国家的政策法规。
(三)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建设中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社会责任会计的强调和具体核算是有效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社会责任会计不仅在发展过程中要求企业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建立了企业员工保障体系,把员工发展纳入到企业整体发展过程中,是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体现。
参与国际竞争需求。企业要想扩大社会经济效益,就必须走出国民,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大型企业发展水平靠拢。由于社会责任会计最初是发源于西方国家,并且在西方企业中得以一定程度的利用、改善,体系已经逐渐成熟,这样的差距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生了严峻考验。国际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认定标准SA8000的实施再一次提高了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SA8000主要包括企业员工工作时间、所得报酬、工作安全、人性化管理等诸多方面。因此,以国际发展标准为主,提高企业发展水平,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就必须在企业中实施社会责任会计。
会计学科建设的需求。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比较晚,关于会计学科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和会计体系,很少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加强会计学科理论建设,提高社会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对会计学科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初步形成,小范围普及过程中,在企业的具体运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发现其在企业运用过程中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体系,这对丰富我国整体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二、社会责任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范围难以确定
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的会计有很大区别,因此在核算范围方面也就有很大的区别,传统会计主要是以企业的财务为核算对象。但是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对象比较复杂,财务情况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还涉及到环境污染,社会效益、企业责任等多个方面。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还受到国家政策法规、社会文化、企业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造成了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对象比较复杂,核算的价值难以用数字进行准确的计量,而且会增加计量过程中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