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实施讨论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下面举一例说明,用实验证明盐酸里含有氢和氯两种元素。笔者先让同学们讨论,最后归纳出有四种不同的方案,证明盐酸里含有氢元素。
第一种方案是:盐酸跟锌反应,放出气体能燃烧,证明是氢气。所以盐酸中含有氢元素。
第二种方案是:盐酸跟锌反应,放出气体经爆鸣试验证明是氢气。所以盐酸中含有氢元素。
第三种方案是:盐酸跟锌反应,放出气体,检查纯度后点燃,在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烧杯,仅有水雾产生证明是氢气。所以盐酸中含有氢元素。
第四种方案:在盐酸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证明有H1存在。所以盐酸里含有氢元素。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第四种方案最好最简单,显示出来的现象也最明显,是证明盐酸中含有氢元素的最佳实验方案。
为了回答第四种方案是否是最佳方案,或者是错误方案,请两位同学上讲台上来做实验(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取两支试管,一支加入盐酸,一支加入少量的A1C13,固体加纯水溶解,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3滴紫色的石蕊试液观察现象,两支试管中的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实验结果给同学们带来了新疑点,顿时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起来。这时教师继续引导并提示通过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证明A1C13的组成中不含有氢元素。
这是学生亲手做出的实验,亲眼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易细讲,只需指出,A1C13这种盐酸跟水发生反应,使溶液中的[H+]大于[O-]而显酸性,所以使石蕊试液变红。这时同学们从实验中获得新的知识,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四种方案被否定了,那么哪种方案最好呢?大家再选一步分析,一致认为第二种实验方案最好。教师还需指出,在前面讨论中需注意将概念表达清楚,锌跟盐酸中的氢离子反应放出气体(Zn+2H+=Zn2++H2)。
下面谈谈如何“证明盐酸中含有氯离子”。从同学的讨论中归纳他们的发言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是:在盐酸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第二种是:将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湿润的KI的淀粉试纸变蓝。
大家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种方案较好。教师应指出,两种方法的反应实质不同,前者是Ag++Cl-=AgCl,后者是2Cl-2e=C12。
下面再简述通过课堂讨论教学的两点体会:
关键词:德育课 讲授法 讨论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企业对于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员工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技能,而且要更加关注自身的品德修养,因此要求技工院校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德育课教育就成为培养学生具备优秀品德、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
基于市场与企业的发展要求,德育课的开设与教学越来越受到技工院校的重视,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都有了新的变化和改进,传统的讲授法和讨论法也在应用中出现新的技巧、新的趋势。
一、讲授法的优势与不足
1.讲授法的优势
讲授法是所有教学方法中最传统、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讲授,答疑解惑,而学生记录要点、理解接受的教学方法。在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此法可以应用于对教材课本基本观点、概念、定义、原则等抽象性、概括性知识点的讲解。如“公民”这一法律知识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难度。教师首先必须讲解“公民”的基本含义,进而讲解如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在学生内心形成固有的公民概念,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如在货币的起源一课中,教师通过讲解清晰地勾勒出货币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从宏观上对货币有一定的把握。再比如,在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一课的内容理解,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模糊难以理解的。教师在口头讲解的同时应该辅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影音资料,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现象等直观地加以说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2.讲授法的不足
讲授法的不足应该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加以克服。单向、机械地传授,缺乏师生互动,难以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等问题常常制约着讲授法的实施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多以问题方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其紧跟老师讲授课程的节奏。要更加注重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在国家宏观调控内容讲授中,教师可以利用当前国家调控物价和房价的新闻、资料和政策等,分门别类的分析这些措施和手段的法律性、行政性、经济性等所体现出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生动的、鲜活的案例,从而指导其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讨论法的优势与不足
1.讨论法的优势
讨论法可分为专题讨论、小组讨论、自由讨论等。此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诱发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强化学生沟通,发掘学生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批评性态度。
在德育课教学中,讨论法的应用较为广泛,教师可以选择比较适合讨论的课题内容。在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财观的课程中,教师提前设置讨论内容,将有关问题交给学生,如:作为学生,每月生活的消费额是多少?你的家庭收入状况如何?你的每月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是多少?家长对你的月消费额度的反应如何?你认为你的消费额度是逐年增加,还是减少,有无可以控制的范围?你如何控制消费超支,能否详细列出控制计划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有的问题可能涉及到学生的隐私,所以教师在指导讨论中要灵活控制、正确引导学生。教师根据讨论情况,总结讨论结果,阐明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在关于“幸福是什么”的教学内容中,笔者把全班分成家庭、生活、朋友、事业四个小组。让他们从这几个方面去调查研究这些满意的幸福状态。学生们热情极高,他们提早布置,分头行动,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准备发言稿。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表现积极,场面热烈,多种观点互相碰撞,也激活了笔者的思维。学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教学形式的改进,真正做到了在课堂上的“教学相长”,最后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2.讨论法的不足
讨论法的不足之处就是所需时间长,观点不一,要想使知识系统化比较困难,讨论过程中的突况容易导致主题脱离,而且教师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讨论程度的深入。所以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克服此方法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新课改 活动讨论法 思想政治 应用价值
所谓活动讨论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讨论、争论甚至辩论、各抒己见,互相责疑,互相启发,以求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活动讨论法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
布鲁纳说过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如,在学习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内容时,采用活动讨论法进行活动。
【活动讨论一】由教师通过历史事实设计问题,教师先讲述相关链接资料: 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澳门驻防部队进驻澳门。后由学生认识课本上面两幅图片及讨论其含义。通过分组讨论,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把学生讨论结果汇总,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出:香港特区区徽:洋紫荆是香港的象征,将它放在红底上象征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花瓣上的五颗星代表港人热爱祖国,全旗使用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澳门特区区徽:区徽上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澳门古称"莲岛",莲花象征澳门,五星照耀下莲花含苞怒放寓意澳门将兴旺发达,绿底象征和平与安宁,弧形排列的五星象征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莲花、大桥、海水是澳门的自然景观。从而让学生加深了对香港特区区徽和澳门特区区徽中各种图案象征意义的理解,明确"一国两制"的真正含义及香港和的历史意义。
二、活动讨论法是一种多向式教学模式。它是在师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有相互的呼应与信息交流,形成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如图所示。
【活动讨论二】如何解读《乡愁》这首诗?学生甲说: "《乡愁》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国各民族人民在情感、风俗习惯和心理上相互认同、血肉相连的文化气息。"学生乙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经牢牢地印在我国的民族意识之中,《乡愁》就是这种民族意识的现代诠释。"学生丙说:"哪里是'乡愁',明明是'国愁'。"学生丁说:"诗中强烈反映了长期以来,台湾人民对祖国充满的无限思念之情,实现祖国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即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然后教师与学生一道总结出:(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3)"一国两制"提出和实施的重大意义:A、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B、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三、活动讨论法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具有收集信息并针对问题进行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传统教学的模式使学生习惯于教师用汤匙喂给他们知识,一旦独立面对问题,必然感到束手无策,而活动讨论法教给学生如何获得新知识,教给学生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并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探讨。这样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推理的技能,这将帮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取得成功。
【活动讨论三】通过讨论学习香港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 "一国两制"的深刻历史意义,从而使学生自然联想起,并自觉地通过信息网络等手段查阅有关台湾的丰富知识,在课堂上交流总结。这些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四、活动讨论法给了同学之间更多的接触和合作的机会,而使每个人都有了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很有帮助,活动讨论法较之传统教学法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的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有较大提高,树立了自信心,更珍惜、更能把握和表达自己看法,各抒己见的机会明显增加。
[关键词]产品整体概念;专题讨论;营销教学
市场营销教学中,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加深学生理解,在讲到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时,教师一般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但由于专题讨论需要花费学生和教师大量的课堂和课外时间,所以往往需要挑选最重要的内容实施讨论。产品整体概念是企业贯彻现代营销观念的基石,只有真正理解了产品整体概念,企业的产品(包括服务)生产才会是以顾客为中心,由顾客需求来决定的,企业的产品创新也才会有系统的理论支持。所以,笔者在营销教学中一般都会组织学生分小组开展产品整体概念的专题讨论。本文即是组织讨论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和各位同人磋商交流。
1研究回顾
为了解近年来国内同行发表过的关于产品整体概念专题讨论的教研论文情况,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篇名”为分类基础,分别用“产品整体概念、营销教学方法、产品整体概念讨论”等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结果发现,截至2016年10月,讨论产品整体概念的论文有82篇,讨论营销教学方法的有338篇,而谈到产品整体概念讨论的为零。这些论文中关于产品整体概念的论文基本都是讨论对产品整体概念本身的理解,或者讨论基于产品整体概念的产品开发、产品创新、差异化营销策略、提升品牌核心价值、顾客满意等内容的。这些都属于学术研究文章,没有教研论文。而关于营销教学方法的论文基本都是教研论文,论文内容大都是讨论市场营销教学方法及其改革创新,或者具体讨论某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如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多维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沙盘模拟教学法等。和我们的研究主题较为相近的教研论文主要是谈互动讨论法在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的,如张萍(2007)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在营销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肖超盛(2011)的“专题讨论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导学作用”、马涛(2014)等的“互动式小组讨论法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刘培红(2014)的“引导讨论法在高校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等。但这些教研论文也只是概括谈论讨论教学法的,并未具体提及产品整体概念讨论到底如何实施及实施效果。综上所述,对于在营销教学中如何实施产品整体概念专题讨论,前人并未发表过专门的教研论文,本文以此为主题进行分析讨论是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的。
2产品整体概念专题讨论的实施
2.1组织过程
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一开始,笔者都会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小组,以后课堂的专题讨论都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分组时要求每组人数大致相等,一般一个班划分5~7个小组,这样方便控制整体讨论时间,也有利于讨论的深入。课堂讨论之前,教师提前1~2周布置讨论主题,让学生下去阅读产品整体概念相关资料,例如学术论文、相关案例、类似教材等。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阅读材料,但不局限于这些材料。笔者一般会布置两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材料时思考:选择一种熟悉的产品,思考该产品的产品整体概念的五个层次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实现该产品的差异化?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就实际产品来说它的五个层次的含义具体是什么,理解消费者购买产品实际购买的是什么,掌握产品开发和创新的方法。考虑到很多学生有创业梦想,所以笔者提醒学生,所选择的产品既可以是现实中常见的产品,也可以是自己拟创立的企业将要营销的产品。课堂讨论时,学生们可以将桌椅拉开,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都要有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结果,并需要推选一人负责讨论结束后上讲台阐述本组讨论结果,各组组长负责维持讨论秩序。讨论时间根据分组数目及该次上课总课时安排,一般30分钟左右。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可在教室内走动,回答学生疑问,提醒学生参与。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抽签或由教师指定上场顺序,每组讲解人上台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注意倾听并择要记录,记录时注意将各组讲解要点、存在的问题、听的过程中将迸发出的一些灵感写下来,以备后面总结时使用。同时给各小组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每个小组学生展示结束后,允许下面的学生就展示中的疑问进行提问,展示的学生回答。该小组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形成全班讨论的气氛。全部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需要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陈词,这也是专题讨论的关键点。教师不仅要对展示中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包括结论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还要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最后还要结合讨论结果总结讲解产品整体概念的理论内容,以及产品整体概念在产品开发和创新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该概念与理论,并明白如何在企业实际中应用。讨论结束后,各组讨论记录按要求上交,教师存档作为平时成绩依据。
2.2课堂讨论结果
笔者2015年在为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的学生讲授《市场营销学》产品策略时,组织学生开展了关于产品整体概念的专题讨论。讨论问题设置如前。学生共组成了10个互动小组,课堂讨论气氛比较热烈。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依次上台展示,最后教师进行了点评。因为小组讨论内容较多,无法详列,故总结其要点和大家交流磋商。(1)涉及行业众多,产品选择比较现实。学生们讨论涉及的行业和产品有:餐饮、鞋子、智能手表、净水器、医药、卷烟、服装销售、眼镜和手机。行业种类繁多,既有有形产品,也有无形服务。虽然前面提醒学生可以选择拟创业企业的产品,但实际上大家都选择了现实中的比较熟悉的产品,这可能跟本次讨论专题比较务实有关。(2)基本理解了产品整体概念,初步掌握了产品差异化的方式。每个小组一开始都是结合他们讨论的具体产品或服务,解释产品整体概念的五个层次的具体含义,提出差异化的方式,理解大都比较准确。例如其中一个小组讨论的是云南白药的白药产品,他们解释其核心产品是指满足人们止血疗伤的需要;形式产品是指式样有散剂、胶囊剂、酊剂、膏剂、气雾剂等,包装有瓶装、盒装,特征方面是国家保密配方,多年临床验证,商标是云南白药,品质是高质量,全国知名品牌,名声享誉全球;期望产品是指人们购买云南白药时期望买到疗效好、使用方便的药;延伸产品是指云南白药的售后服务和保障,比如药品的“三包”、品质的承诺;潜在产品有些已经开发出来了,例如云南白药创可贴、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酊、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气雾剂、云南白药牙膏等,还有很多可开发的产品,例如救急药箱、药妆、保健品等。对于云南白药差异化的手段,他们认为在形式产品和潜在产品方面差异化的途径比较多,例如云南白药使用形式的变化,产生了胶囊剂、膏剂、气雾剂等;云南白药和其他日用产品结合形成新产品,例如云南白药牙膏,以后还可开发云南白药卫生巾,等等;以及云南白药扩展到人们的日常保健,开发出含云南白药成分的保健品。从他们的讨论结果看,对于产品整体概念学生已经基本理解,对于产品差异化的途径也能指出一些方向,但具体到未来可开发哪些产品,还谈不出太具体的内容,说明他们还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熟练掌握产品差异化的方式。(3)具有良好的发散思维。学生们的思路非常开阔,经常可以提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例如讨论眼镜的小组在谈到产品差异化途径时,他们提出可以在外观、材质方面差异化,可以开发游戏眼镜(其实现在谷歌已经在开发类似的眼镜,叫可穿戴设备),可以给眼镜增加日程提醒、地图、导航等功能。讨论服装销售的小组谈到延伸产品时提出可利用VR技术让顾客虚拟试装,通过网络指导顾客进行穿着搭配。讨论手机的小组提出潜在产品可以开发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手机;增加手机安全气囊,解决大多数人经常把手机掉在地上摔坏的问题;增加手机投影功能,甚至可以直接投影到空气中,形成三维立体画面。讨论鞋子的小组提出未来可将鞋子开发成单人代步工具。从以上举的几个小组的例子可以看到,大学生们具有良好的发散思维。他们思想很活跃,没有太多束缚,所以往往可以想出很多天马行空的绝妙创意。在各小组汇报完毕后,笔者进行了总结评价。首先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给予肯定,结果说明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产品整体概念的含义,并能与具体产品结合起来,提出的差异化创意有很多亮点。其次逐个小组分析评价他们的理解和提出的创意,表扬他们理解的正确性和创意的亮点所在,同时也指出他们讨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讨论海底捞的小组在谈到形式产品时只说了服务的各个方面,而没有提到食物,这显然有遗漏。最后,笔者重新梳理了一遍产品整体概念,并对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和潜在产品这五个层次的内涵以及如何从每个层次实施差异化,如何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结合刚才小组讨论中大家谈到的具体例子进行了讲解分析。因为是学生刚刚讨论的例子,所以大家听得会比较认真,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样就达到了该讲内容的教学目的。
3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3.1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组织专题讨论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1)差异化创意的可实现性考虑不足。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普遍不足,很多小组的差异化创意可能很不错,但可操作性方面往往考虑不足,没有具体去想怎样才能实现创意。没有具体实现路径和技术,创意就会成为空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读书、多讨论,同时多参加企业实践,多参加学校组织的SRTP、挑战杯、营销大赛等,以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能力。(2)问题讨论不够深入。本次专题讨论课堂气氛虽然热烈,但感觉各小组讨论问题不够深入,很多讨论内容都是浅尝辄止、浮于表面。学生对产品整体概念的五个层次和企业具体产品的结合虽然大都是正确的,但认识还比较浅薄,结合不够深入。究其原因,除了对产品的了解不够详细全面外,讨论问题的设置可能也有所不足。笔者认为,可能将现在的第二个讨论问题分解为两个问题更好:一是“描述该企业的产品开发历史,分析它是在哪些产品层次上进行了新产品开发”;二是“今后该企业可以从产品的哪些层次进行新产品开发,如何开发?”这样设置问题将需要学生事先阅读大量关于讨论企业的资料,会让讨论更加深入。(3)组织过程中存在参与度不足与小组过多的问题。本次专题讨论的组织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学生参与度不足。课堂讨论时,总有个别学生在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情,讨论不积极。究其原因,可能是对讨论的问题不感兴趣,或者认为老师没有惩罚措施。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强调讨论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问题在企业实践中的作用,增加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老师在巡视时可以记下来哪些学生没有认真讨论,在发言提问阶段专门点名让这些学生回答问题,用外力迫使他们参与。一旦形成参与习惯,这种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就会大为减轻。二是小组过多,评论不够深入。因为这个班级人数较多,而且还有很多重修的学生。组队时本班学生已经组织了7个小组,重修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又自行组成了3个小组,从而导致小组过多的问题。小组多了,每个小组汇报的时间就不得不缩减,汇报不够深入。教师评价时也无法深入全面评价每个小组。解决办法是控制组数,每班组建5~7个小组为宜。
3.2未来实施展望
对于以后如何组织类似的专题讨论,笔者也有一些想法。(1)借助团队游戏,提高参与积极性。专题讨论组成的小组其实都可以看成一个团队。但只是课堂讨论的话很难培养出团队精神,次数多了也不容易保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所以笔者考虑可以借助于拓展训练、团队游戏的形式,在小组组建时就要求每组起个响亮的名字,每次讨论前组织开展一些小的团队游戏,增加学生对小组的认同感。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算是学生以后走入职场的一种提前演练。(2)组成虚拟公司,增加带入感。以往的专题讨论学生每次都会更换讨论企业,讨论不同的产品。这样讨论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因为讨论的企业与自己无关,学生的讨论很难深入,导致他们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比较肤浅。所以笔者设想可以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一开始就指导学生直接组建虚拟公司,一个小组组建一个公司,小组中每个同学都在公司中担任不同职务。以后课程每次专题讨论都以该公司为讨论对象,例如讨论该公司的营销环境、提供的顾客价值、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等。因为是自己的公司,讨论时就像在开董事会,大家各司其职,带入感就很强。这样整个课程结束时,学生对这个虚拟公司营销的思考将比较全面,即使以该公司为例参加挑战杯或者营销大赛,或者直接创业,都将会有更大的成功机会。最终学生对市场营销学理论和知识的掌握将更为全面,也能培养出相应的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萍.“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在营销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经济市场,2007(7):180-181.
[2]肖超盛.专题讨论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导学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2):102-104.
[3]马涛,李玉明,方成民.互动式小组讨论法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4(10):127-129.
【论文关键词】讨论法 讨论主题 时间节奏 主体参与 点拔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交流与合作,使学生探究有关思维活动和行为表现,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和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讨论法不失为适应新课改要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交流为主要形式。让学生通过积极探讨,互相启发,共同寻找最佳答案,领会知识本身的意义,提高学生科学地观察分析问题、全面辩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因而讨论法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如何恰当有效地运用讨论法呢?
首先,课堂讨论法实施之前,教师要预先设计好讨论的主题。讨论主题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启发性。要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认知程度和能力水平来设计问题,要基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符合实际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所讨论的问题在深度上要适度,要具备一定难度。简单鲜明、一目了然的问题就不需再去讨论了;而难度太大的问题,学生又回答不出来,讨论陷入冷场和僵局,课堂活动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所讨论问题设计在广度上不能太宽泛空洞,题目太大会让学生无从谈起,无法谈清、谈透问题,可能会启而不发,变成空喊理论;如果讨论主题范围过窄,会影响讨论的深度与广度,制约学生的思维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会影响讨论的深度与广度。如:在讲授《财政的作用》一课时,关于财政在促进教育和民生方面的作用,我设计的讨论题是:结合学校新建教学楼和自己家近几年生活水平的变化说说财政的作用。这样讨论题切合了学生实际,角度不大,但可谈的话题很多,有利于展开讨论。
同时还要注意课堂讨论的时间和节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适时有效地把握和控制讨论的时间和节奏。讨论活动时间不能过长,不能整节课都在让学生讨论,而没有了总结归纳深化主题的时间,没有了教师点评、点拨、引导、启发的时间;也不能把讨论的时间安排的过于仓促,讨论还没有展开或深入就匆匆让学生说两句来结束讨论,装样子走过场,实际上还是教师在注入和灌输,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和发挥。讨论活动时间既要服从于整节课的课时进度安排,又要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实际灵活机动,这就需要教师有掌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讨论活动开展起来时,就要有启有发,既不能启而不发,也不能启而滥发,甚至启而乱发。当学生思路狭窄,思考问题较为片面时,教师要适时予以点拨指导,指点方向,拓展思路,拓宽话题,引导学生言所欲言,畅所欲言;当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把话题扯远了,偏离原来主题时,教师要及时予以阻止,并重新将话题引向讨论主题,或者结束讨论,将各方面观点总结归纳。而决不能听之任之,撒手不管,让学生随意乱谈胡侃,否则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了。我一般一节课安排的讨论有两或三个,每次时间在5分钟左右。在《劳动与就业》一课中我安排了两次讨论:①劳动者应该在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增加就业机会?②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增加就业?对于具体工作情况不要求学生讨论。
另外,讨论的主体是学生,因而要尽可能体现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在讨论式教学活动中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原则,坚持“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识程度和能力水平分小组、分层次、分观点、分角色、分阶段讨论。其中最常使用的是分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根据座位纵向或横排分成若干个小组,还可以就近前后左右随意组成小组讨论,也可以根据不同观点立场分成正反双方两组讨论。让学生主动而创造性地介入到讨论活动的各个环节,参与到讨论的各个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促使学生之间通过观点的碰撞、汇聚、交流,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共同研讨的能力,使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答案、领悟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时,我让学生从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分角色讨论,不仅使讨论更深入和充分,而且节约了课堂时间,更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探讨,充分体现了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