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教育教学研究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学美术;写生课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原则
一、中学美术写生课教学方法的实施原则
(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相结合
美术写生活动具有主体性、个性、创造性等特点,特别是在艺术技法实践的学习活动中,由于理念的不同而导致艺术行为方式、方法表现千变万化。英国美学家里德在他的艺术教育名著《寓教育于艺术》一书中指出:“如果教育被置于人或人性的简单概念之上,那么,这种教育过程将是粗糙和专横的。”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独特个性,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独创性,艺术学科问题没有唯一答案,越具风格越易激发感染力,但只考虑到艺术个性则可能把写生创作限定在狭小的圈子里,闭门造车忽视了团体的力量。因此,要在传统的知识传授和激发创新机制之间寻找平衡点,引导学生互相协作,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二)循序渐进
个体在审美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写生课应采用相应的方法,每一发展阶段的个体有不同的审美需要,唯有适合于这一发展阶段的个体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美育,才能满足他的审美需要。因此,中学写生课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只有这样才尊重了学生的人性,包含教育的人文关怀,而且这一原则含有逐步培养的意思,含有满足和提高处于一定发展水平的个体的成长需要、审美需要、提高他的生命质量。
(三)认知和技能相结合
中学写生课既要注重理论学习的“活动化”,又要注重技法练习的“逻辑化”。学生通过实践练习,积累了理论精华,同时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写生绘画实践之中,推动在理论基础之上的绘画实践的进步。这遵循了认识的一般规律: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二、中学美术写生课设计步骤
(一)确定综合性教学目标,同时注意教学任务要突出重点
开展教学之初首先要了解学情,根据中学生的艺术基础和身心可承受的能力范围来选择教学内容,难度要高于之前的知识建构,但不能太过于超前。美育的活动总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设计和组织的,美术写生课也是如此,所以,活动的设计首先要确定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综合和全面的,又是有重点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先要告诉学生:这阶段的写生课学习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写生活动之前大家应该注意什么、了解哪些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接下来的实践阶段有目的、有重点、有秩序地进行,同时作为缺少经验的受教者避免了在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失去解决问题的动力。
(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景交融,激发其表达冲动
在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之后,写生活动正式开始。观察是学生获取第一手创作资料的唯一途径,写生对象通过刺激人的感官传导信息进入人的大脑和内心,形成“初步印象”、“直观感受”,主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感受的多样化,这也是艺术具有无限感染力和吸引力的主观因素之一,艺术家创作作品就像作家写作一样,表达自己需要风格,风格来自个人,来自主观,只有承认差异的存在才有交流和说服的前提,扑住对象最佳的、最触动感官的一瞬或者一面,那么学生以自然为师的第一步便成功了。没有经过感性体验的艺术表现就没有灵魂。著名映像派画家莫奈的教堂系列绘画,强调了一样的教堂,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天气里,呈献给主体的感官刺激非常不同,环境对主体物造成的影响千变万化,如若不通过亲自地观察体会就开始画画,最终的作品一定不会成功。学生临摹作画,构图、角度、造型、线条,甚至表现形式都可以十分相仿,但这仅仅是复制了别人的理性表现,所以只有充分发挥直观感受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的接触到实物才是美术教学中科学的教学方法。
(二)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构思投入实践
直观感受是眼和心的产物,写生课本质上还是一项活动课,需要加入手和绘画工具的参与,学生通过绘画创作进一步完善自身知识建构才是至关重要的。在写生实践开始之前,构图、比例、透视、色彩、明暗、局部和整体这些基础知识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通过实践获得理解和巩固,反过来又更好地服务绘画实践,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对象的直观感受,构思各自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哪些因素表达、怎样表达以及最终预想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这就需要学生跳出写生摹写容易陷入的误区――机械模仿,需要学生主动唤醒过去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将触景生情的“情”化作创作的动机和归宿,去投入实践创作出具有生命灵魂的有创新意识的作品。此过程属于一个由感性阶段渐入理性阶段的过程。教师要遵循写生教学的科学性与忆、想、情等具有艺术创造性的教学互相配合的宗旨。
(三)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领悟新知
专业的写生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得来,特别是对于作为中学生的受教者,阅历不够、经验不足、知识生疏,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所以,在施法自然时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想表达的状态表达不出来,完不成艺术的取舍、提炼、加工……于是学生会陷入负面状态,迷惑失望,丧失学习的动力。学习是一个反复递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特别是对艺术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感觉、情感、观念、想象这些抽象因素是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需要真正沉下去,感受、实践、领悟……此阶段,教师主要通过观察、沟通,发现学生在写生过程中遇到的难以突破的阻碍和弊处,并辅助学生找到解决办法,直截了当的批评和纠正是不可取的,而是要指引或示范甚至是提出建议,否则很可能会将艺术之才扼杀在摇篮中。教师需要耐心地给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示范或开导,通过指导,学生再次带着经验感受对象,从而让困惑的学生不再困惑,让失落的学生找回自信,让畏惧错误的学生勇敢放飞艺术心灵。教师可以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美术学习经历,或让学生们欣赏名家作品,讲解其中值得学习和注意的方面,还可以安排时间和学生一起参加美术展、风光游,让学生在更为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里舒展心情、开阔艺术视野,不因做不好写生作业而懊恼,让他们了解问题是进步的前提和出口处,我们只需找到钥匙打开它。
(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对象,使其智能得到升华
解决了各自的主要问题,学生根据理解和解决方案重新调整和推进写生活动的进行,学生在此阶段学习时,不仅仅是凭借感觉作画,还遵循着科学的艺术规律,而且在作画中凭借多次的直观感受不断找到新的发现,进行大胆的创造。观察、情感、记忆、想象、实践、加工、创造共同融合在成功的写生活动之中,相互联系和辅助,最终呈现在画面之上,每件学生作品都有其他作品所不可比拟的优点,教师制定恰当的评价机制很有必要,让学生的智能最终得以强化、超越和升华。(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美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 杜卫:《美育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年版;
[3] 黄卫星:《审美价值观的传播和建构――当代美育中的对话与交往》,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改革 创新 方法
一、精彩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作为一堂课程的开始,其精彩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针对目前美术课的教学,要想创新教学模式,就必须革新导入的方法,实现有效导入。小学美术的导入方法有很多,比如范画、示范作品导入,即在教师引导下对范画或示范作品欣赏和评价,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高尚的艺术趣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在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构图、造型的同时,产生美的向往,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从心理学角度来谈,人们认识一个事物,必须从接触这个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例如在讲解我的学校这一课,首先出示范画,学生看后说:"哇,太漂亮了。"我便因势利导对他们说:"我相信同学们如果平常留心观察,今天认真去画,一定会画得比老师还好,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老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有。"我说:"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的学校。"如表演导入,如在学习好看的童装时,我事先让同学们穿上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裤子。上课时,我说:"谁愿意以时装模特的身份让大家更多地认识你。"学生会争先恐后下来表演,我给他们分好组,一组一组地有秩序地表演,然后掌声鼓励所有的表演学生,并对同学们说:"他们表演得真不错,有点儿专业水准,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的服饰,想不想动手设计几件自己喜爱 的服装,做个服装设计师?"同学们一定会说:"想。"我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好看的童装。"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的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教学
一般来说,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过程一般也没有起伏和变化,学生学习自然比较兴趣匮乏。要想实现创新课堂教学,就必须改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针对这种情况,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小学生的各项特征及学情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把美术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如:让小学生尝试着用所学的知识给一些小故事或是儿歌配上插图,或者是创造性的改变一首较为优秀的美术作品。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性的设置一些游戏,活动等,比如说画画比赛、美术作品讲解、小型临摹秀,即兴作画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乐有所思,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促进特色课堂的实现。
三、优化评价体系,激发学习活力
教学巡视指导是美术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巡视指导必须照顾到整个班级,要抓住问题向前推进,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美术老师发现好的作品及时展示,予以表扬;发现作业有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这样能够带动一般的。大多数学生通过启发、引导、演示等过程都能独立作画,个别学困生则要重点扶他一把;通过修改和调整他的画面,使他能够画下去,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学习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那他就会有高昂的学习兴趣。常规的小学美术课堂,老师一般很少评价学生,只有在学生获得重要美术作品奖项的时候才会说些鼓励的话语。小学生处在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老师的正确教导,同时也需要老师的鼓励,如果能打破传统思想,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这对点拨、激励学生都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使课堂更具活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特色鼓励性教学。不管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课堂都需要教师进行及时课堂评价,否则就会闯入传统教学的死胡同,甚至陷入"无效"。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评价中,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形式可以是赞赏、批评或者点拨。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评价,都应当注意适时、得当,因为评价只有在需要的的时候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它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次掌声,而更多的是语言的评价。小学美术教师睿智的课堂评价能够给学生以鼓励、勇气和信心,也可以让其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恰当的课堂及时评价可以增加课堂的有效生成。
四、自我反思,采用微格教学法
针对目前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就必须自我反思,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示发现及时解决。另外,还要实现特色的教案制作和应用,小学美术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可以采用微格教学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训练,并将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并作出分析判断,并且教师要把课堂小型化,这种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是将5-9名学生编成一个小组,对这一小组的学生进行一到两种技能的训练,然后分配给每名同学5-10分钟的时间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和小组成员对整个过程进行反馈评价,然后每个人根据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进行自我分析,对自己的教案重新设计后再实践。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质的研究;交往;解释;理解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质的研究遵循阐释主义,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交往互动。
一、交往理论的界定
目前学界对交往范畴的界定大致有两个方向[2],一种是按照马克思的解释,认为交往是人与人的活动、能力和成果的交换关系,是社会物质的变换关系;另一种倾向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交往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而形成相互“理解”与“共识”的主体间行为。前者偏重物质交往层面,后者强调精神交往。本文对交往的讨论建立在后一种理论之上,强调研究主体之间的交流行为。哈贝马斯提出主体在社会中的四种行为:工具,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和交流行为[3]。交流行为是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借助语言符号为相互理解的工具,以期在行为上达成一致。交流行为是一种定位于理解的行为,是行为主体之间所共有的一种实施言语行为的过程,由此,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作用,在规则的引导下,进入人的语言世界,从而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进而达到沟通与相互理解。根据学者欧力同的观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一方面对哲学史上众多的交往理论作了汲取,如洛克的意义沟通论、休谟的共感论、费希特与黑格尔的相互承认论,特别是黑格尔“人伦体系”中的关于劳动与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理论;另一方面,又吸取了现代西方的行为主义语言哲学、解释学、结构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等一些学派的观点和方法。其交往理论的特点是以“言语行为的理论”为出发点和基础,以解释学为基本方法,使交往理论微观化为“交往行为的理论”。他认为语言是最基本的交往媒介,言语行为是最基本的交往行为,以达到理解为根本目的。[4]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社会问题研究的出发点。他认为,现代工具理性专制下的人的异化危机,其根源在于传统意识哲学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强调主体与对象的对立和单向的认知与被认知,孤立地研究人的主体意识,把人的精神活动与人的行为、生活环境以及语言割裂开。因此,他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把作为行为主体的人与其行为联系起来,把不同的主体联系起来,从语言的角度来挽救工具理性专制下的危机。此时人成为交往中的主体和社会化的个体。
二、交往是质的研究的内在要求
1. 从独白到对话顺应质的研究发展的内在逻辑。质的研究的发展也追随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其最初可以追溯至人类学的分支民族志的发展。民族志采用实际体验的方法来探究在某一情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发展的早期,受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研究者们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从研究对象那里探寻客观现实,因此,研究的重点在于对资料的分析,而较少关注与反思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20世纪30年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衰落和亚非国家的兴起,西方的研究者们开始反思自己对研究对象的态度,非西方文化一直被他们视为与己无关的研究对象。而他们一直标榜的“客观中立”的研究态度也是不可能的,任何“客观的”描述都暗含着自己的前理解和倾向性。于是,研究者开始摆脱所谓的客观、中立,承认并积极反思自己的研究态度。20世纪60年代以后,受现象学和阐释学的进一步影响,研究者们意识到自己与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本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的结果。
2.交往理论内在于质的研究理论范式之中。一般认为,影响质的研究的理论主要来自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后实证主义认为现实是客观存在于研究对象那里,从研究对象所处的情境出发即能找到,因此通过自然情境中的交往了解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的方法被大多数研究者接受。批判理论承认现实的客观存在,但现实是被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塑造的,研究的目的就是让研究对象从现实的惯习中摆脱出来,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来认清现实,消除研究对象对现实的误读。因此批判理论下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对话实现两者的平等交流,从而协助研究对象发现和反思自身。建构主义认为不存在绝对客观的现实,现实是多元的、被塑造的,研究是双方平等互动、达成共识、建构意义的过程,意义存在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之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这三种理论范式在质的研究的具体实践中,都要求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与研究对象的深入交往,达到对研究问题的整体性探究,并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解释性理解。其中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注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交往。
三、质的研究中的交往行为分析
本文主要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交往环境、两者互为主体间的“解释”行为和言语中的“理解”行为三个方面来阐释质的研究中的交往行为。
1.自然主义的交往环境。质的研究应基于自然主义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之流中才能把握每一个生存者的个体特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自然主义的交往,意指将研究对象置于变动的、丰富而复杂的生活、工作环境中,通过透视、体验其生活、社会文化情境来获得“解释”权。
2.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互为主体间的“解释”行为。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主体性对应的是在工具理性之下的主体与对象的对立,而主体间性是主体与对象的交往,交往的目的是达成主体间的理解,而解释是理解的前提。解释是研究对象向研究者讲述自身的经历,自己如何理解自己的经历,反思这些经历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在解释的过程中,研究对象有发言权,但是研究对象对自己经验的解读一般会带有强烈且无意识的、固定化的思维模式和惯习,因此需要研究者赋予研究对象解释的解释即深度解释。解释是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研究者了解研究对象语言中的本土概念,考察研究对象的各种社会关系,并且要站在研究者的立场进行反思,才能从经验中抽取出结构化的意义内涵,而正是这些意义和观念支撑着研究对象的生活和经验。解释是暂时性言语。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试图成为研究对象生活情境中的一员,对其进行全面的观察、交流和了解,然而全面的了解是不可能的,研究者不可能成为完全的“局内人”,在研究现场获得的信息、对研究对象行为的解释都是基于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此时的认识的基础之上,当研究者再次进入研究现场,新的解释就会再次出现,因此解释都是暂时的,圆满的、客观的、全面的解释是不存在的。也即是说,质的研究的过程是不断演变的。这也是质的研究面临的困境与难题。为了相对真实、客观的解释性理解,需要研究者反省自己的前理解,尽量避免解释性理解出现偏差。
【关键词】美术教育 设计专业 新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中,在国际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下,我国的教育正面临新的形势,实现实用化教育模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国高校设计专业教育由于地域环境、专业承办基础、专业特色呈现角度不同,美术教育在其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不一样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急需解决的问题也不完全一样。从全国专业院校范围内研究美术教育,应该从不同地区出发,研究区域之间推进美术教育模式规范化的进程。深刻研究教育模式的内涵,对于正确把握创建工作的方向有重大意义。
高校设计专业大体由设计与实践两个平台共同组成,美术教育的完善与否决定了设计专业学生基础奠定的牢固性,更决定了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今后课程的理解吸收程度。在美术教育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应以教育现代化为着眼点,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体现个性,彰显特色,为设计专业课程的连贯支撑性,为高校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思维更准确有利的表现奠定基础。
对于美术教育现代化的个性化、特色化和实用性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第一,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体系的内涵、特征与美术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第二,美术教育模式个性化的含义,设计专业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化;第三,美术教育模式特色化的含义,设计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形成特色;第四,美术教育模式实用性的含义,设计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实用性与实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在新世纪自然就成了教育发展所追求的新目标。笔者通过研究,得出了设计专业中美术教育新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美术教育的内涵体现于,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新型化是一个国家高校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是过去传统教育向当今现代教育的现实转化,囊括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在内教育整体的转换和全面进步的过程。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进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所以,美术教育模式新型化、现代化也可以界定为教育制度体系(教师的组成、教育的组织方式,授课形式、运行机制及结构系统)、教育生产力(教育的精神需求、物质基础与发展水平)、教育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变化与教学模式进步的过程。
美术教育模式新的特征从八个方面逐渐显现与渗透出来:第一,美术教育的广泛性与深入性,或者说美术教育在相关专业中的受重视程度。具体来讲,就是要高度重视美术在设计当中的基础性学科作用,同时要走分步骤快速发展的道路。教育要有广泛性,充分满足广大非艺术类学生的教育需求,加固完善现有教育的成果;第二,美术教育这种艺术形式的终身性。美术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包括课堂以外的学习环境。我们要建立终身的美术教育模式。对于美术教育的终身制最重要的诠释是,在校园内要给学生打牢基础,在校外,学生才有继续延长学习时间的能力;第三,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如果说以前的传统美术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连接不紧密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是象牙塔,是孤立于社会而存在的,那么今天,我们的现代教育必须与社会劳动紧密结合,与社会实践广泛联系。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需求,更是最基本的特征,最普遍的规律。因此,实现和推进美术教育的新型化、现代化,更要加强教育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即美术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更紧密结合,为经济的发展而服务;第四,美术教育要多样化。多样化指教育手段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并不仅仅指一个概念性的数据,而是高等院校根据专业特色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社会越是高速的发展,就越是渴求全面性的人才;第五,美术教育所面对个体的个性化。美术教育所面对的人是要有创造力的,创造性的核心就是个性化。现今的艺术领域有一种误区,大众把个性片面地理解为“特长”,认为这是教育的个性体现。实际上特长大多指向技能,如果缺少了创造性,那么这种特长是无法展现出更高水平的。艺术所要具备的创造性应该表现在能够善于思考并提出不同的见解。创造性其实是人的本性,并不只是少数人所拥有的,每个人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第六,美术教育也具备信息化,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教育的信息化,并不是单指把课堂教学用电脑的形式呈现,而是要通过技术的手段,对整体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优化,使教育效果提升;第七,教育都应具备科学性。科学依据是教育开展的标准。现代专业设计领域中,美术教育实践是理性的行为,科学的行为;第八,当今基础美术教育的全球视野。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美术教育就更需要国内外学习。优质的教育改革是能够快速传播的,是能够具有国际认同性的。
中国是历史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有需要我们继承和值得我们骄傲的教育史、文化史。儒家学派、道家学派、佛家学派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古代文化。我们应在此基础之上,有效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教育的精华。我们的任务就是在高校里使每一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稳抓专业、提高兴趣、拓展思维、适应社会,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技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城乡公共空间建设的文化生态策略,项目编号:2014B127)
参考文献:
[1]杨晓伟.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7(3).
[4]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王利珉,朱佳生.对教育现代化及其标准的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8(8).
关键词:美术专业化 美术教育 美术教师 美术教学
教育要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这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共识。然而美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一直是处于相对薄弱状况,如何搞好美术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一、教师队伍专业化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美术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应该是一个“反思型的实践者”,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涵盖了政治经济、伦理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时代已经赋予美术教师的角色以全新的内涵。
1.美术教师是一个学习的促进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教育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仅充当一个“独唱”的主角,而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促进者。美术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励和鼓动学生对事物探索研究的热情,以朋友和知音的身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获得成功。
2.美术教师是教育的探索者。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学实践中,将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通过应用、检验、发展、逐渐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二是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以及业绩进行反思。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以应对下一步教学。
3.美术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实践者。现代教育的发展,呼唤每个中学美术教师在美术创作中要具备持续不断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大胆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出来,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参与,把对学生的机械训练变成共同探究,把属于自己表演的课堂舞台,变成师生之间交往。
4.美术教师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者。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深入到教学实践中,以计算机为主的辅助教学已顺应时代的需要走进了美术课堂。计算机运用于美术教学将大大拓展中学美术教师的思维与教学方法,充实自己的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的更大发展,为了教师自身的素质的更大提高,中学美术教师拥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已成为时代的必然。
二、美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美术教师已经专业化。专业化的要求意味着美术教师从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角色退役至促进者的角色,从前台转移至后台,由主角变为配角,教师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在教学的前后,促使教学达成有效性,避免无效性和盲目性。
1.美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研究。美术教师研究更多的是对自己实践经验的反思和总结,在通过与学生的观察与交谈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的检验和调整,不断积累、无限发展。在整个过程中,美术教师研究的涵盖面十分广,包括艺术规律和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艺术实践能力以及个体人格发展与艺术学习的相关性研究。
2.美术教师教学过程中研究的基本方法。美术教师通常采用的是调查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一般是通过观察了解和获得初始信息,并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和学生进一步交谈,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与学生进行沟通,以已有的理论和实际经验为基础提出假设,并通过实践检验真伪和有效性。
三、美术教师教学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从教研导向上看,教研不注重过程,只看结果。注重形式、追求时尚、急功近利等风气影响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有把局郎经验任意提高,视为自己创设的理论框架。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搞清楚教师研究的真正目的,如果说没有认识到教师的工作是一种不断改进,不断探索的创造性工作,很难保证我们的研究所应该达到的目的。其次,可以通过“公开课…‘论文”的交流与评比,促进美术教师教学的提高和激发理论研究的兴趣。
1.改变教学过程缺乏研讨的内容和方式。增加研讨性的教学交流,减少表演型的公开课的观摩,倡导独立完成研讨课的教学方案,提倡教学的个性化,使教学中的研究和交流真正成为“分享工具、分享知识、分享智慧”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