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型乡村社区

新型乡村社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型乡村社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型乡村社区

新型乡村社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主要特征,影响因素,诸城市

 

0.引言

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我国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相对缺乏,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议题。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的概念,并要求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山东省诸城市充分考虑并利用自身发展条件,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范。

1.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1.1经济状况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62.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4030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4885美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7年的11.0:64.0:25.0调整为11.0:63.2:25.8。从三次产业结构和人均GDP来看,诸城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1.2人口状况

诸城市2007 年底总人口118.6 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人口46.7 万人,户籍农业人口59.6 万人,一年以上暂住人口12.3 万人。根据各县市区现状城镇人口计算,2007 年诸城市域的城镇化水平为45.3%,略低于山东省的城镇化水平46.75%,城镇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1.3农业发展状况

诸城组织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把农村的主要产业纳入产业化经营格局。全市现有龙头企业1950 家,各类合作社480 家,带动23万农户(占全市的73%),无公害产品种植(粮食、烤烟、瓜菜)42.6 万亩,农业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现有黄烟、肉鸡、生猪、特种动物养殖等各类合作社。但是,生产经营仍以分户为主,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解放。

1.4农民收入和消费状况

2008年,诸城农民人均纯收入7701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059.6元,增长21.2%,均高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据统计,2008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41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77元,增长12.6%。诸城农村经济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促使农民对人居环境质量有了更高需求。

2.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2007年,诸城提出了农村社区化发展,首先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入手,打造了“两公里服务圈”,旨在让农村居民在不超过两公里的范围内公平的享用到与城市居民无差别的公共服务。这一模式,基本具备以下特征:

2.1区域统筹、分类指导

诸城市确立了“城、镇、农村社区”一体化发展的新型村镇体系,推动农村社区的全面发展。中心城区的发展,将城区周边几公里以内的农村纳入中心城区规划之中,推动“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市”模式的发展;镇(街道)驻地的发展,将驻地周边的农村居民点纳入镇区,统筹考虑;其余农村以“两公里服务圈”为标准,形成208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向社区中心村集中,形成社区服务中心。

2.2构建“多村一社区”的空间模式

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将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农村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班子基础比较好的村庄,作为社区中心,将各类公共设施向中心村集中设置,形成社区服务中心。论文格式。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以内,出行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农村布局既满足了农村居民的耕作半径,又能让居民便捷的享用公共服务。论文格式。

2.3构建“两公里服务圈”的服务体系

针对农村居民需求,诸城市提供了“一揽子”服务,在社区中心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包含“一厅八站”,既一个办事服务大厅和医疗卫生、社区警务、劳动保障、社区环卫、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社会福利和志愿者等八个服务站。论文格式。另外,诸城市依照市场化的特点,引导企业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便民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开餐店等;并以诸城市供销社农资综合配送服务中心和诸城市天益供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承担了全市农村社区的日常用品和农资超市的配送任务,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3.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要素

3.1地理位置

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距离城市或者镇区较近的农村,受城市或者镇区的辐射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反之,则受到的辐射较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诸城将农村分为三种类型:城市周边型、镇区周边型和纯农村型,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进行分类指导。

3.2土地要素

农民的作业方式、耕作规模的大小与耕作范围即村庄腹地,决定了农村社区的规模和社区化的集聚度。目前,诸城农村土地流转刚刚起步,耕地向大户集中、向企业集中的规模仍较小,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限制了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成为农村居民点向农村社区集中的障碍。在农村建设用地方面,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民对现代化生活条件日益渴求,农民建房规模日益增大,出现了建设用地与耕地争锋的局面。另外,随着农民进城务工、定居的规模逐渐增多,部分农村出现了“空心化”。

3.3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外部动力,其不仅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年来,诸城城镇化发展迅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但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也阻碍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致使农业生产率较低,土地利用较为浪费,农村劳动力大多处于兼业状态。因此,滞后的城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3.4经济要素

经济发展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先决条件。近年来,诸城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水平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政府财政资力雄厚,同时,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改善了农民的就业方式,农民就业逐步兼业化,使农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另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3.5公共服务设施要素

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改善城乡不平等的待遇,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另外,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和服务能力决定了社区的空间范围和社区规模;公共设施的布局模式也影响着社区的空间布局。因此,诸城率先从农村公共服务入手,打造了“两公里服务圈”,在农村社区中心集中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使农村居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公平待遇,并引导新型农村社区的集中化建设。

4.结语

诸城市以完善公共服务为主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求,有效解决了城乡发展条件不均等这一矛盾,有利于新型农村社区的进一步集聚化建设,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这一模式成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范,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泉,王晖,陈浩东,陈小卉,陈闽齐.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2]胡继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典型案例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

[3]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小城镇建设,2006(22)

[4]申翔.建设农村社区的规划学思考.和谐城市规划——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新型乡村社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 A

1、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

遂宁市船山区新桥乡银子村4社滑坡危害对象为:滑坡体前缘银子村4社18户72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包括居民房屋、林地及乡村道路,预计直接经济损失为500万元。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危害对象等级划分表,该滑坡危害为Ⅱ级,本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为Ⅱ级。

2、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东西宽 90.3公里,南北长108.9公里,总面积5300平方公里。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船山区位于遂宁市中部,幅员面积618km2,东西长32km,南北相距44km。东与蓬溪县及潼南县接壤,南跨安岳县、安居区,西与大英县与安居区毗邻,北与蓬溪县、射洪县接壤。

船山区新桥乡银子村4社滑坡位于遂宁市船山区新桥村银子村4社,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30°33′31.56″,北纬105°29′48.14″,勘查区海拔高程276.93~341.85m。

3 、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

3.1滑坡变形形成机制分析

银子村4社滑坡所处坡体主要由第四系坡残积层和下伏基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其中表层覆盖层粉质粘土及上部强风化基岩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该滑坡主要受地表排水下渗对破碎岩层软化并加重滑体重度影响形成。滑坡体中后部位属丘陵斜坡前缘台地地貌,后缘汇水面积较大。据调查,该滑坡周边没有较完善的排水设施,在滑坡北侧仅有一条自然形成的冲沟,滑坡后缘为台地,地形坡度较小,导致后缘汇集的坡体水流不能顺利的排出坡体以外,致使水流下渗,水流进入粉质粘土层,形成临时性上层滞水,一部分水体沿强风化基岩中的裂隙继续下渗,至中风化泥岩顶面后沿裂隙面渗透,长期对界面破碎岩体浸蚀软化,在雨水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中风化基岩顶面破碎岩体形成贯形成完整滑面,后缘拉裂缝贯通。在强降雨作用下,地下水水位急剧上升,在孔隙水压力、渗透压力及坡体重度等共同作用下,滑坡开始向滑动,前缘剪出口位置房屋在滑坡推力作用下产生破坏。

由上分析可知,该滑坡主因是由于水的原因。根据对滑坡的现场调查访问,滑坡区内变形迹象主要表现为鼓胀、拉张裂缝为主,滑坡为降雨时推移性滑坡。滑坡前缘由于房屋形成高2~3m的人工开挖边坡,对滑坡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临空面。

3.2滑坡近期发育阶段

据调查,该滑坡体于2013年6月30日强降雨发生变形,滑坡后缘出现了多条平行的拉张裂缝,前缘剪出口位置地面出现多处鼓胀变形,房屋受到破坏。在后来的每次强降水过程中,滑坡后缘裂缝有较小的拉张下挫趋势,滑体为降雨诱发,为在降雨条件下加剧变形的新近滑坡体,在勘查期间处于蠕动阶段,欠稳定。

3.3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滑坡的发生不仅与内部因素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等密切相关,还与气象、水文、地震等外动力条件等有关。经实地勘查认为,外动力条件是该滑坡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诱发因素。

(1)地层岩性与岩土体结构

滑体由第四系粉质粘土及强风化基岩组成,土体结构较松散,强风化基岩裂隙发育,破碎;滑床为中风化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地表水及地下水下渗中风化基岩顶面后,长期对界面破碎岩体浸泡,使得界面破碎强风化基岩软化、泥化,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岩性组合。

(2)降雨

在雨季的5~10月份,区内多暴雨,大气降水顺坡面入渗,进入松散覆盖土层,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拉张裂缝充水,降低结构面强度,增加岩土荷载,对滑坡体产生了浮托力和静水压力,从而增大了岩土体的自重和滑体下滑力,加剧坡体变形,坡体明显受降水影响而变形加剧,滑面逐渐贯通形成,从而导致坡体下滑。可见,降雨是滑坡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直接诱发因素。

(3)人类工程活动

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农业耕种:主要是滑坡区中前缘斜坡面上的农业耕种活动,种植方式为较原始的人力种植活动,地貌呈斜坡状,为旱地,对滑坡形成影响较小。

民房建设:主要集中在滑坡前缘剪出口一带,房屋的修建对原始斜坡进行切破,形成了一定的临空面,减小了滑坡的抗滑力,对该滑坡稳定性影响较大。

早期采石活动:主要位于滑坡区后缘,早已废弃,采石活动在滑坡后缘陡坎上较多块石,对滑坡体具有一定的加载现象,但影响不大。

(4)地震

勘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2008年的“5・12”地震中勘查区震感明显,对坡体裂缝形成具有加剧作用,可见地震对该滑坡形成具有一定的加剧作用。

(5)地表水

勘查区为发现明显地表径流,地表水主要为在降雨作用下汇集的雨水,由于现有排水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地表水下渗,降低了岩土体的强度,软化结构面,从而导致滑坡体下滑。

4、滑坡防治方案建议

根据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稳定性分析,滑坡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欠稳定状态,将出现变形甚至整体滑动。

因此,针对灾害体现状,可对该滑坡体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支挡、截排水等方案。

针对目前滑坡区变形特征,并结合保护对象,在滑坡中前缘设置支挡措施,采用抗滑桩或者格构锚索进行支挡,完善坡体后缘排水设施,对灾害体进行综合治理。

5、 结束

(1)、勘查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地层组合均较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地的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单。

(2)、该滑坡危及对象为银子村4社18户72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前缘乡村道路的安全。滑坡一旦失稳可能造成的进行损失大,防治工程等级属Ⅱ级。

(3)、滑坡地貌为浅丘剥蚀斜坡地貌,斜坡坡度不大,后缘在人类工程活动下发育陡坎,前缘地势较平,为主要农田区。勘察区域内出露地地层主要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以及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泥岩等。

(4)、勘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场地内及周边无污染原产地,地表水、地下水及场地土均对混凝土及钢筋和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5)、根据滑坡现状及滑坡稳定性分析,滑坡自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作用下均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一旦遭遇暴雨影响,极易产生整体滑动,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具有工程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建议

新型乡村社区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村人口结构急剧变化,部分地区非户籍居民大幅度增加,社会融入问题凸显;部分地区出现农村“空心化”,农村“三留”群体持续扩大;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农村居民服务需求多样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难以适应,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强化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推动户籍居民与非户籍居民和谐相处,促进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与农村居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相互衔接,增强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包容性发展。农村社区的基本属性是社区成员的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建设是依靠政府和社区的力量,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完善农村基层各项服务设施,增强农村社区各项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社区各项服务事业协调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内容包括健全社区组织、发展社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完善社区社会保障体系、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环境以及调解民间纠纷等。农村社区建设属于社会建设,农村社区是该社区成员的生活共同体,这就必须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农村社区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大致包括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养老保险等等。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中,首先要保证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利于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与此同时,在配置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时,应当贯彻因地制宜原则,从各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没有现成模式可以搬用。

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配套工程。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向纵深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然要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2006年以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已有不少农村、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都加快了社区建设。新型的农村社区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5年6月,中央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实践证明,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配套工程。”农村社区建设依靠全体居民,整合各类资源,强化社区的自治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努力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新型农村社区既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村,也有别于城市社区,它是由一个较大的行政村建设而成的,或由若干行政村组合起来,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而成的。首批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一般都是位于人流、物流较为便捷、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的村庄合并或人口集聚,而是营造一种新的生活共同体,让农民过上类似城市人的生活,享受类似城市人的公共服务,实现就地城镇化的目标。这是一种无形的城镇化。农村社区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全方位消除城乡间的本质差别,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这种新型城镇化可以做到不把农民迁入城镇,而是把“城镇”植入乡村,可以称之为无形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要重视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把农民工化为市民,也要着力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就地城镇化(即无形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人口和产业向城镇的空间转移,还包括用城镇生产生活方式来改变农村。与其相联系,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重点解决农民的就地就近城镇化问题。这样做既可以降低城镇化成本,又能符合农民的意愿,也不会造成日益严重的城市病。既不必进城,又能享受城市文明,就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真谛。

伴随着村庄改造成为新型社区,农民也就转化为社区居民。这不仅仅是身份上的转变,更主要是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转变。“村改居”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的必然结果。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是社会建设,但是,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农村社区建设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村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同步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农村社区是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是农村社区的重要支撑。有了可以容纳农民充分就业的高效益产业园区,农民才有可能在农村社区安居乐业,逐步把生活水平提高到接近城镇居民的程度。这就要求把产业园区规划与现有产业基础以及农村社区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每个产业园区都应当从实际出发,选准主导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的功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健身需求等等。农业功能拓展得越充分,农业资源开发得越全面,农业产业体系就越健全,农民增收的渠道就越通畅。农业的首要功能是食品农业,是从农业中从事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生产的特殊部门派生出来的,为的是满足城乡居民的食品需求,通过发展鲜活农产品,直接供应城乡居民,被称为“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其次是生态农业,是从农业所特有的调节气候、净化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派生出来的,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让城乡居民清晨能呼吸到新鲜空气,白天能看到蓝天白云,晚上能仰望满天星斗;再次是休闲农业,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让城乡居民旅游、观赏、度假等等。通过这些途径,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

新型城镇化的模式,既不是纯粹的城市,也不是纯粹的乡村。新型城镇化应当是在克服城乡分离的同时,实现城乡融合或城乡统一。现代城市注重园林建筑、城市绿化、森林公园,建设园林城市,除了解决城市绿化问题,还应该通过将乡村元素植入城市,使城市获得家园感。城市人对乡村的回望,告诫人们,在农村社区建设中,一定要注意留住“乡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以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与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必须引以为戒。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农村社区建设既要注意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又要重视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未来城市与乡村的生态,既不是纯粹的乡村,也不是纯粹的城市,而是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无论是乡村人渴望城市,还是城市人回味乡村,都意味着这两者对于人而言,都有同等的重要性。当今生活于城市的人,往往通过园林公园和园林筑造,为自己营造乡居生活的幻境,留住乡愁的思绪。与此同时,现代城市中的“园林城市”理念,其目的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城市的绿化问题,而是要借助将乡村元素植入城市,使城市获得家园感。如何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留住文脉、记住乡愁,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个性,凸显独特性。要着力培养特色文化村,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产,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雄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特色文化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社区文化,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村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特别是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我们要注意保护古村落,尤其是保护好“景观村落”。“景观村落”的特点是:有优美的山水环境、上百年的建村历史、一定存量的传统建筑和人文景观,村落的布局与自然和谐共融,不仅构筑了一个有利于子孙后代和谐生存繁衍的社会空间,而且营造了一个富有诗意和哲思的精神家园。它们在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中,承载着村落乃至农耕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丰富历史信息。

(作者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新型乡村社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农村 社区规划 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34-02

作为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发展关系到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科学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合理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缺少必要的规划意识、科学观念,再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新农村其普遍存在着建设无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影响到了乡村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从地域文化、社会伦理、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地利用、资源节约等多角度分析,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乡村的主人――农民的眼前及长远需求为核心,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当乡村的主人――农民成为实际受益者时,新农村社区规划才算做到位,后续的设施完善配套,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才有了民众基础。

一、依据农村区域的现状,分析促使其发展的因素,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作为新农村社区规划者,应该首先弄清楚农村社区的固有传统、已有特点,充分了解农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特征,要尽量使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本地域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只有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较好地发挥农村社区的已有优势并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通过制定新农村村域规划(即社区规划),可以促进新农村社区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整合农村社区的区位、资源、环境、交通等优势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规划农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它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绝不仅仅是建设乡村房舍与乡村道路,而是影响到乡村向哪里发展的大事。新农村社区规划关系到农村否能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的新社区未来的经济活力与经济价值。尤其是在那些移动搬迁的村落中,由于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村庄原先存在的既有生产和生活格局,因而在重新规划时务必要考虑周详,要保障未来的新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协协调。

通过实施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要考虑到农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到农业经营的便利性和农民就近就业等问题。只有为农村生产提了供便利条件,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农村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做新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之前,需要先分析当地(或本区域)的产业发展前景,包括第一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第二产业(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第三产业(交通、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要实现全面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这是规划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在确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来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这样就可以为农村产业发展确定大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中,应该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经营如何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两者协调的好,就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促进农户实现增收。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在设计农村住宅时,就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农户的住宅面积,来满足农户家庭未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需求。如果能预留出休闲农业发展用房的空间,就能增加农村庭院的产业发展功能,未来就能更好地带动农户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规划人员在制定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走向,比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土地转包而产生的土地规模经营,比如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等。必须要使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传统手艺的传承、乡土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如乡村要预留出开展公共活动的空间、土地规模经营以后农业机械的放置场所、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的会议场所等。另外,为了保障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标准要适当提高,以保障未来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基础设施不需要重新修建而只需要适度扩建。

三、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为基本宗旨

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就要考虑到农村社区的土地价值。在新村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要促使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并尽量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土地利用率。

对于农民宅基地的占地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尽量实现集约有效的利用农村已有宅基地,不宜盲目扩大农村宅基地的占地规模。要调整农村土地功能的,尽可能提高农村已有土地的价值。通过调整乡村土地的空间布局,实现乡村土地更加科学与合理地利用。“迁村并点”就是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调整的路径之一。通过这种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的调整,实现居住集中化,这有利于乡村生活设施(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的基础条件的改善,也能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比如,通过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可以减少民居用地,这有利于集中建设农村产业园,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集中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和相关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以提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促进农业综合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区分不同的土地质量和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规划利用。

四、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保留原有的乡村地域特色,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保留村庄原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要使原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和乡村风貌得以传承,要使自然山水环境与新农村社区融为一体,要使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宅、老建筑、古村落相映成辉,同时,还要有利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现在,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建筑风格已经日益趋向于大同小异,这种发展不利于城市保留各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前车之鉴。因此,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务必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庄既有的特点。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因此,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乡村传统文化,要把新农村社区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前,应详细查阅村庄的历史资料,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做仔细研究,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要素落实到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之中,使之体现在空间布局中、生活场所中、生产场所中、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中。要使新农村社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也要促使地域乡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保持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果一定搬迁村庄,那一定要选定一个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村庄为建设基础,要保留这个村庄在原址不动,并保留其完整性,而迁移其他村庄靠近这个村庄。当其他几个村庄迁入这个村庄时,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原来村落的完整性,要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同时,要让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以整体完善。

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要有利于保持农户之间的日常联系与交往。比如,当地农户如果大多都从事果树种植,那么就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树种和合理布局果园,让这些果树种在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起美化乡村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休闲农业设计,使这些果园更加便于人们来赏花和采摘果实。如果当地保留有某项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秧歌赛等),那就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促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季节,要为外来的游客提供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空间和便利。

乡村传统产业的经营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增加乡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村民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增加乡村文化自信和乡村凝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宣传了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农村生产发展是农村保持经济活力的基础。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农民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社区,既是乡村农户的生活场所,也是乡村发展农业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与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第一,对于那些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村落,在制定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新农村的地理位置与村庄耕地之间的距离,要保证两者之间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性问题,农村各类资源之间的有效循环利用问题等。

第二,由于农村的社区人口规模有限,在制定规划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为农户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活动空间,并提供较多的混合空间。这里所说的混合空间,是指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综合空间。比如,传统上乡村农民的居住空间与生产活动空间就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可以变现为作物种植空间与生活居住空间混合在一起,生产经营空间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的混合在一起等。

第三,在交通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要考虑农业规模经营以后的农业机械的存放场所和空间,要做到既便于农机具的使用,也便于农机具的保养与存放,还不应与农户的日常生活有所冲突。另外,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中也应该考虑到农户家用汽车的发展需求。在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生活与庭院经营功能的结合,要考虑到家庭生活生产用房舍与经营活动开展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

六、新农村社区规划要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尊重自然和文化传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区选址时,要考虑到建筑密度、容积率、日照间距系数等,社区建筑规划与布局要讲究科学,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选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另外,还要注重社区建设中的资源节约问题以及环境友好问题,要发展太阳能的乡村利用技术、秸秆气化燃料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燃气利用技术等,要实现乡村能源的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要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来提高社区建设的效率和社区运营的效率。在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到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要考虑农村社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要实现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要科学选址,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选址。在选择地形方面,应当注意避免选择极端地形,要尽量减少村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合理地规划乡村居住地,构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存乡村的人文与自然风貌,使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生活习惯与乡村住宅的传统风格。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不能按照城市居民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应该站在乡村的主体――农民的角度,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体现乡村地域的独特景观与文化,满足当地农民对新住宅多方面需求(生活需求、生产需求、发展休闲农业的需求等)。还要通过采用新型建筑技术手段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支出,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

总之,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立足于长远,设计出农村老百姓认同的实用、便利、节约的满意工程。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致富需求、乡村传统文化发展需求、村容整洁和环境友好需求、乡村社会和谐发展需求等,努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把握好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韶英.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侯立白,李新然.农村发展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5] 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

[6]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7] 徐涞.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8]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

[9] 朱朝枝主编.农村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 周广生,渠丽萍.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1] 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建设科技,2006(11)

新型乡村社区范文第5篇

一、农村社区概念解析

(一)农村社区的概念。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

(二)农村社区的特点。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有如下特点。第一,占有较广阔的地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存性更强。广义农业(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劳动对象的种植、林、牧、渔、虫、微生物等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及其附属物,在土地上生长的植物和以土地为载体的动物占据着大量的地域空间;国土中不适宜于人口居住的大量的山地、水域也主要分布在农村,使农村社区占有较广阔的地域,有比城市更为优越的生态环境。第二,人口密度小、人口素质较低。农村一般占据的地域较广,人口密度相对于城市稀疏得多。因此农村经济结构单一,教育、文化、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卫生事业不够发达,交通、信息较闭塞。传统文化积淀较深。人口的职业结构比较简单,同质性较强。第三,农村社会组织较城市简单。在一般传统农村社区中,本土习俗组织较多,而法定组织较少。分科执掌、分层负责的科层制组织尚不发达。第四,经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城乡的长期对立和分离,是造成农村经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普及程度没有城市高,先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也较城市低。第五,生活方式比较单调,生活节奏较慢。在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不够发达的情况下,闲暇生活比较单调。个人消费品结构较单一,消费水平不高。地域观念、乡土观念较强,不愿离乡背井,求稳怕乱,重农轻商,重生产轻经营,生活压力小,生活节奏较慢。

(三)农村社区的功能。第一,经济功能。农村社区发挥着组织、协调、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等作用。第二,政治功能。农村社区发挥着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发展各类社区组织,推进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等作用。第三,文化功能。农村社区担负着发展教育事业、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为农村社区组织具有维护本社区的治安秩序、调解民间纠纷、管理计划生育、维护社区的社会稳定等项功能。第四,服务功能。农村社区要把解决农村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村居民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提高服务能力,使农村社区建设真正为农村居民带来方便和实惠。

二、新型城镇化引导下农村社区的内涵

(一)有主导产业支撑。传统城镇化农民普遍异地转移,进城务工经商。新型城镇化下农村社区既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就近就业,更着眼于主导产业的发展,注重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协调推进。

(二)完善的基础设施。农村社区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购物、电视网络、垃圾污水处理等各项设施基本齐全,保证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三)公共服务和部门机构全面覆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就业社保、社会治安等政府各项服务全面覆盖。健全居委会、文化协会、老年协会等部门机构,便于农民相互交流学习。

(四)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政策下农村社区发展的优化推进,其最终的目的是找寻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集约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为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使城镇化和新农村社区建设良性互动。

三、新型城镇化导向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

(一)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将若干个村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新型社区,使农民集中居住,这样可以改变长期以来农村建房存在点多、面广等状况,也节约出大量土地可以复垦为耕地或调整为建设用地。

(二)正确处理社区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农村社区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和服务,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应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一项内容,而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一方面可直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建房消费需求,从而带动钢铁、水泥、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同向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改善,各项保障措施逐步健全,可以有效刺激社区居民消费升级,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活跃农村经济。

(四)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居住条件往往和当地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达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使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较快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五)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社区的发展,通过产业支撑,农民实现了就近转移、就近上班、就近城镇化,过上了既“安居“又“乐业”的理想生活。村庄合并,村庄规模扩大,土地面积增多,新型农村社区便于在更大范围内规划产业布局,培植新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以及标准化。

四、新型城镇化导向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龙潭镇杨楼村

(一)基本情况。杨楼村地处霍邱县西北部、龙潭街道南部、庙岗街道北部、105国道穿村而过,距县城约40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组,539户,1749人,耕地1913亩。几年来,杨楼村通过自筹和上级有关部门扶持等各种方式筹集300多万元建设资金,巩固和加强了农村社区的建设力度。

杨楼村被确定为安徽省“千村百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吸取外地经验,理清未来产业发展思路,最终确定“示范带动,全面启动”的工作目标,走“产业富村,商业活村,工业强村”的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二)杨楼村农村社区规划路径。第一,土地流转。农村社区城镇化是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动因。杨楼村社区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章制度,从流转主体、方式、程序等方面对两个村民组的荒塘30亩、五保用地8亩、村民组预留地6亩、农户承包地16亩,共计60亩的土地流转行为进行规范要求。对流转双方可能涉及的一些权利、义务、违约责任、补偿办法及标准做出明确要求,以保障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空间规划。社区的街道和广场作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社区空间的骨架,是社区形象和景观的核心内容。空间设计需要将社区的发展空间、原有村落的肌理特点表现出来。杨楼村社区沿105国道布局一个照山塘公园,结合水利兴修把照山塘改建成集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景观带,作为日常居民休闲活动广场,同时也是旅游活动聚集场所。金龙路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商业网点布局,沿水塘周围规划旅游业态娱乐项目。金龙路和家路街区性质不同,分别面向社区及游客。第三,住宅设计。为维持杨楼村的良好风貌,居住房屋以2层联排为主,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休闲娱乐等设施分布在社区内部。社区内的给排水、雨水、电力、通讯、供热、燃气等工程都按照城镇的标准进行规划,实现社区全覆盖。第四,配套设施。农村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具有相对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商业、金融、公共交通等基本服务设施,在杨楼村农村社区中基本都得到满足。

(三)杨楼村社区发展模式探析。在新型城镇化引导下杨楼村农村社区的建设,可归纳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配套齐全,实现村民向社区的集中。杨楼村被确定为“安徽省生态村”示范村以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理清工作思路,确定“以镇带村、以村促镇”的工作目标,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绿化景观成体系布局,改善了人居环境,使得杨楼村农村社区既具有城市生活的便利,又具备农村生活的闲情舒适。实现了净化、绿化、亮化、优化的发展模式。杨楼农村社区的幼儿园、科技信息室、党员活动室、计生站、文化广场、停车场及多点布置的便民超市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第二,依托核心产业,实现农业向集约经营集中。新型城镇化引导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按照产城融合、产业支撑的理念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就近实现城镇化。目前,杨楼村的温棚无公害四季果蔬生产示范基地、鸿盛米业加工厂、忠爱门业加工厂已形成规模效益。科技农业作为核心产业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而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相辅相成,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也实现了农业向集约经营的转变。第三,多元发展,农业与旅游的联动。多元城镇化的推动,是新型城镇化引导下农村社区选择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杨楼村科技农产业发展前景虽好,然依靠纯农产业并不能支撑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杨楼村农村社区重视照山塘景观带建设,积极筹建“农家乐”的接待能力,将旅游业融入到社区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摆脱了依靠农产业发展实现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