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妊娠合并贫血

妊娠合并贫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妊娠合并贫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妊娠合并贫血范文第1篇

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以口服药为主。硫酸亚铁0.3g,每日3次,同时口服维生素C 0.3g促进铁的吸收。多糖铁复合物的不良反应较少,每次150mg,每日1~2次。巨幼细胞贫血应加强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瓜豆类、肉类、动物肝及肾等食物。补充叶酸,每日口服叶酸15mg、或每日肌注叶酸10~30mg,直至症状消失、贫血纠正。维生素B1100~200µg肌注,每日1次,2周后改为每周2次,直至血红蛋白值恢复正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由产科医师及血液科医生共同管理,主要以支持疗法为主。再障患者在病情未缓解之前应避孕,若已妊娠,在妊娠早期应做好输血准备的同时行人工流产。妊娠中、晚期孕妇,因终止妊娠有较大危险,应加强支持治疗,在严密监护下妊娠直至足月分娩。支持疗法主要为注意休息,增强营养,间断吸氧,少量、间断、多次输新鲜血,提高全血细胞。出现明显出血倾向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血红蛋白,接近预产期或短期内需行剖宫产手术者,应少量、多次输红细胞悬液或全血。

分娩过程中避免产伤,预防产后出血。出血多时应及时输血。产时及产后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来源:文章屋网 )

妊娠合并贫血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孕妇贫血 健康教育 妊娠结局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多见。约占妊娠期贫血的95%。孕妇贫血不仅对母体健康有影响,而且对胎儿的正常发育有影响,可出现低体重儿,早产,甚至于死胎。因此,了解孕妇孕期贫血状况,给予健康指导,合理饮食,必要时补充铁剂,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有完整资料并在我院分娩的孕妇680例,孕妇孕前均无内外妇科疾病。随机分成观察组330例,对照组350例。

1.2方法 680例孕妇均在孕12周内首次测血红蛋白值,其后中孕,晚孕定期测定血红蛋白值。观察组从首诊开始定期给予健康指导,讲述缺铁性贫血原因,对孕妇及胎儿健康的影响,帮助其改善膳食结构,合理调节饮食,鼓励进食高蛋白,富含铁,叶酸,维生素类食物,嘱其日常进食西红柿,木耳,蛋黄,紫菜,动物肝脏,海带,红枣等。常规从孕20周后补充右旋糖酐铁50㎎日1次。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前检查,不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定期进行血红蛋白值测定。观察两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比较贫血孕产妇与正常孕产妇发生母婴并发症的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3贫血诊断标准 根据《妇产科学》第6版中妊娠贫血的诊断标准(1)。轻度贫血hb91-100g/l,rbc(3.0-3.5) ×10⒓/l,中度贫血hb61-90g/l,rbc(2.0-3.0) ×10⒓/l,中度贫血hb31-60g/l,rbc(1.0-2.0) ×10⒓/l.

2.结果

观察组330例中发生缺铁性贫血21例,发生率6.4%,对照组350例中发生缺铁性贫血242例,发生率69.1%。两组贫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贫血对妊娠结局有明显关系。

表1 两组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孕周比较(n % )

组别 例数 孕12周 孕20周 孕28周 孕32周 孕37周 合计

观察组

330 2 5 8 5 4 24 7.3%

对照组 350 30 41 59 55 57 242 69.1%1

p值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表2 两组孕妇与母婴并发症( n %)

组别 例数 产后出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早产 低体重儿

观察组 330 5 1.51% 9 2.7% 4 1..21% 3 0.90%

对照组 350 15 4.29% 36 10.28% 11 3.14% 16 4.57%

p值 <0.01 <0.01 <0.01 <0.01

3 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发生率在世界人口占10-20%,在各类贫血中约占50-80%。缺铁常见的原因是生理性铁需要量的增加,慢性失血及铁的摄入不足 (2)。在妊娠期孕妇对铁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平均1000㎎,其中300㎎供给胎儿胎盘,500㎎供给母体血红蛋白质量的扩大,200㎎从肠道,尿,皮肤排出(3)。需求量远远超过大多数妇女的铁贮备量,如果再摄入不足,就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贫血孕妇体内抗体产生不足,对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早产,对出血耐受性差,易发生产后出血,还有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体重儿几率增加。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也很差,在妊娠期分娩期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贫血的预防是很重要的,本研究显示,对孕妇提供针对性营养指导,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小剂量铁剂补充,对妊娠结局有明显改善,减少了贫血的危险性,提高了母婴安全系数。由此可见,孕期健康教育干预行之有效,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2-164

妊娠合并贫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产褥期

1  临床资料

1.1  年龄与胎次  8例患者中年龄最大者40岁,最小者25岁,平均年龄273 岁,7例为第1胎,1例为第2胎。30岁以下初产妇7例。

1.2  再障与妊娠发病时间  2例为妊娠40余天查体时发现、确诊,2例为妊娠4月时发病到妊娠晚期确诊,余4例均为先患再生障碍性贫血而后妊娠,病程为3~8年不等,其中1例病程长达10年之久。

1.3  发病类型及症状  急性型发病者1例,为妊娠期发病,起病急,有明显贫血、牙龈出血症状, 7例为慢性型,起病较慢,病程较长,多伴有全身乏力、头晕、食欲不振及鼻出血等症状。

1.4  实验室检查  此8例病例骨髓穿刺检查示,增生低下或增生不良;血液检查,HB 35~70 g/L,最低为3 g/L,WBC <05×109/L,PLT<20×109/L。

1.5  再障与孕周、分娩方式  孕30周早产1例,孕36周早产1例,孕37~40周经阴自然分娩5例,1例因停经41周未发动分娩要求剖宫产术终止。

1.6  妊娠及分娩并发症  中重度妊高征3例,心衰1例,产后出血1例,产褥感染2例。

1.7  产后出血量  经阴分娩者因及早应用催产素、米索前列醇、按摩子宫等一系列措施,出血量200~300 ml者6例,1例出血约400 ml,剖宫产者流血600 ml 左右。

1.8  母婴预后  8例患者于出院时病情有不同程度缓解,2例早产儿转母婴科治疗后平安出院,宫内发育迟缓低体重儿2例,4例足月正常产。

2  讨论

8例妊娠合并再障患者经产前密切检查,产时正确指导,均顺利度过,可见妊娠不是再障的病因,不诱发或促进再障的发生,妊娠合并再障往往是两者在妊娠时的偶合[2]。妊娠合并再障时,妊高征的发生率高且发病早,病情重,容易发生心衰和胎盘早剥,还易发生流产、早产、胎死宫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产后出血和感染发生率较高,所以再障在妊娠时的危险性比非妊娠时大得多,必须给与足够的重视和认真考虑。

2.1  妊娠期再障的诊断  妊娠期再障的早期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头晕等,这些症状易与早孕反应混淆而被忽略或误诊为缺铁性贫血,所以其诊断有一定困难,应详细询问病史。再障发病的原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要排除继发性必须详细询问是否有接触过某种物质。

2.2  妊娠对再障的影响  再障的病因较复杂,半数为原因不明的原发性再障,少数女性在妊娠期发病,分娩后缓解,再次妊娠时复发,目前认为妊娠不是再障的原因,但妊娠可能加重患者负担,使原有病情加重。

妊娠合并贫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孕妇贫血 健康教育 妊娠结局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多见。约占妊娠期贫血的95%。孕妇贫血不仅对母体健康有影响,而且对胎儿的正常发育有影响,可出现低体重儿,早产,甚至于死胎。因此,了解孕妇孕期贫血状况,给予健康指导,合理饮食,必要时补充铁剂,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有完整资料并在我院分娩的孕妇680例,孕妇孕前均无内外妇科疾病。随机分成观察组330例,对照组350例。

1.2方法 680例孕妇均在孕12周内首次测血红蛋白值,其后中孕,晚孕定期测定血红蛋白值。观察组从首诊开始定期给予健康指导,讲述缺铁性贫血原因,对孕妇及胎儿健康的影响,帮助其改善膳食结构,合理调节饮食,鼓励进食高蛋白,富含铁,叶酸,维生素类食物,嘱其日常进食西红柿,木耳,蛋黄,紫菜,动物肝脏,海带,红枣等。常规从孕20周后补充右旋糖酐铁50㎎日1次。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前检查,不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定期进行血红蛋白值测定。观察两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比较贫血孕产妇与正常孕产妇发生母婴并发症的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3贫血诊断标准 根据《妇产科学》第6版中妊娠贫血的诊断标准(1)。轻度贫血HB91-100g/L,RBC(3.0-3.5) ×10⒓/L,中度贫血HB61-90g/L,RBC(2.0-3.0) ×10⒓/L,中度贫血HB31-60g/L,RBC(1.0-2.0) ×10⒓/L.

2.结果 观察组330例中发生缺铁性贫血21例,发生率6.4%,对照组350例中发生缺铁性贫血242例,发生率69.1%。两组贫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孕周比较(n % )

组别 例数 孕12周 孕20周 孕28周 孕32周 孕37周 合计

观察组

330 2 5 8 5 4 24 7.3%

对照组 350 30 41 59 55 57 242 69.1%1

P值

表2 两组孕妇与母婴并发症( n %)

组别 例数 产后出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早产 低体重儿

观察组 330 5 1.51% 9 2.7% 4 1..21% 3 0.90%

对照组 350 15 4.29% 36 10.28% 11 3.14% 16 4.57%

P值

3 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发生率在世界人口占10-20%,在各类贫血中约占50-80%。缺铁常见的原因是生理性铁需要量的增加,慢性失血及铁的摄入不足 (2)。在妊娠期孕妇对铁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平均1000㎎,其中300㎎供给胎儿胎盘,500㎎供给母体血红蛋白质量的扩大,200㎎从肠道,尿,皮肤排出(3)。需求量远远超过大多数妇女的铁贮备量,如果再摄入不足,就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贫血孕妇体内抗体产生不足,对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早产,对出血耐受性差,易发生产后出血,还有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体重儿几率增加。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也很差,在妊娠期分娩期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贫血的预防是很重要的,本研究显示,对孕妇提供针对性营养指导,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小剂量铁剂补充,对妊娠结局有明显改善,减少了贫血的危险性,提高了母婴安全系数。由此可见,孕期健康教育干预行之有效,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2-164

妊娠合并贫血范文第5篇

3月-2016年3月在尼勒克妇幼所进行产检的900例孕妇进行常规孕检、问卷调查及血常规检测。结果:尼勒克县妇女妊娠合并血患病率达61.07%左右,轻度贫血为主,类型以缺铁性贫血为主。尼勒克县不同民族之间贫血患病率不同,其中哈萨克族贫血患病率最高达77.3%,汉族最低22.2%,少数民族贫血比例高于汉族,各民族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70.042,P=0.000 )。 结论:尼勒克地区妇女妊娠合并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与民族习俗、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对此应加强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改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才能提高尼勒克地区孕产妇生育安全和出生人口质量,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关键词】 妊娠; 贫血; 孕产妇; 患病率; 调查

doi:10.14033/ki.cfmr.2016.31.0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163-02

妊娠合并贫血是孕妇的常见病,严重贫血可导致胎儿生长发育的异常及孕产妇产后异常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围生期预防保健的重要内容。由于贫血发生受到地域、环境、生活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妊娠期贫血差别巨大,为掌握新疆尼勒克地区孕妇贫血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当地孕妇贫血状况提供客观依据,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笔者在援疆期间对尼勒克县900例孕妇进行了贫血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尼勒克县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尼勒克县妇保所门诊正常体检的孕妇为调查对象,去除24例不合格调查问卷病例,共876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妊娠妇女总人数876例,贫血人数535例,妊娠贫血患病率为61.07%,其中妊娠早期妇女人数为229例,妊娠中期妇女人数为338例,妊娠晚期妇女人数为309例。

1.2 方法

对在尼勒克妇幼保健院初次孕检妇女进行血常规检测,并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患者营养健康状况。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民族、生活饮食情况、饮食结构、家庭经济情况和受教育情况,月经生育情况等。血常规采用瑞士奥非ORTHEE血细胞五类分析仪测定。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第8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1],妊娠期贫血是指孕妇外周血的血红蛋白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妊娠各期妇女贫血情况比较

本次调查妊娠妇女总人数876例,贫血人数535例,妊娠贫血患病率为61.07%。妊娠各期贫血患病率为早期54.58%、中期53.55%、晚期74.11%;其中以缺铁性贫血为主,占49.9%,见表1。

2.2 孕妇贫血与文化程度的关系

调查显示大专以上贫血患病率为10%,初中至高中患病率为17.9%,初中以下患病率为79.5%,尼勒克县孕妇贫血与文化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孕妇贫血与民族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关系

调查显示尼勒克县不同民族之间贫血患病率不同,其中哈萨克族贫血患病率最高,为77.3%,其他民族包括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患病率分别为61.2%,汉族最低为22.2%,少数民族贫血比例高于汉族,各民族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70.042,P=0.000 ),见表4。饮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饮食结构单一指长期以囊、奶茶为主要食品,很少添加蔬菜、水果及其他营养物质,孕期贫血与饮食结构的关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6.106,P=0.000 ),见表5。饮食习惯中经常喝奶茶者患病率达71.3%,偶尔喝奶茶患病率为40.0%,调查显示孕期贫血与经常喝奶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4.789,P=0.000 ),见表6。

3 讨论

妊娠合并贫血是孕妇的常见疾病,其患病率较高,在发达国家为10%~20%,在发展中国家则高达30%~60%。2001年WHO报道孕期贫血患病率在发达国家为23%,发展中国家为52%。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北京8.6%[2]、而云南藏区农村藏族孕产妇妊娠合并贫血患病率达78.8%[3],因此针对本地区的调查研究才有真正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次对新疆尼勒克县孕期妇女调查其发病率达60.07%,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以缺铁性贫血为主,占49.9%,妊娠各期贫血患病率为早期54.58、中期53.39%、晚期74.11%。孕妇贫血患病率随着孕周的增加逐渐增高,其原因与妊娠期间胎儿与孕妇双方所需的铁量增加有关。在妊娠早期,常出现妊娠反应, 恶心,呕吐等,影响了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在中期,由于铁的需求量迅速上升,而母体储存铁的含量显著下降,易发生贫血;孕晚期,胎儿自身需要及铁的储备与孕妇对铁需求的增加,而孕妇摄入不足是导致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尼勒克少数民族与汉族孕妇贫血之间有显著差别,各民族之间哈萨克族患病率最高,为77.3%,汉族最低,为22.2%,少数民族贫血比例高于汉族,各民族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70.042,P=0.000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少数民族文化程度、饮食结构、饮食习惯有关[4]。人体铁的主要来源来于食物,其中包含肉食中的血红素铁和蔬菜中的离子铁,新鲜蔬菜中的维生素C可以提高铁吸收率,但由于哈萨克族因特殊的游牧条件导致新鲜的蔬菜、水果奇缺,三餐主要以馕、奶茶、腌肉为主要食品,造成饮食结构相对单一,不能有效的补充新鲜绿叶蔬菜、水果等,及必要的维生素及铁剂,导致贫血患病率的升高。调查显示单一饮食习惯妇女贫血 440 例,占82.2%,而非单一饮食患病率占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6.106,P=0.000)。哈萨克族长期大量饮用奶茶也是导致孕期贫血的重要因素,其原因可能是茶叶中的鞣酸影响牛奶及食物中铁的吸收,造成孕妇铁的摄入不足和丢失增加。布尔布汗・哈什肯别克等调查显示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孕妇贫血发生率高主要与维生素C摄入少(蔬菜品种过少)、习惯长期饮用奶茶等有关[5],本调查发现饮食习惯中经常喝奶茶其患病率达71.3%,偶尔喝奶茶患病率达40.0%,调查显示孕期贫血与经常喝奶茶有统计学意义(字2=144.789,P=0.000 )。

综上所述,要改善尼勒克县妊娠期贫血状况,需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知识教育,改变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可对少数民族群众开展针对性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专项工作,加强孕期保健,定期孕检,及时治疗,从而降低尼勒克县孕产妇贫血患病率,减少母婴疾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2-93.

[2]武明辉,潘迎,杨美英,等.北京地区晚期妊娠合并贫血患病及漏报情况研究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5):85-86.

[3]杨慧,文玉梅.云南藏区农村藏族孕产妇妊娠合并贫血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3,27(8):499-501.

[4]修新红,万爱华,任志伊,等.1314例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发病现状调查[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3,12(6):43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