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讨论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堂讨论 准备 运用 组织 引导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肖明曾去德国的大学交流学习半年。他坦言,出国半年对他影响很大,在学习上明显比国内用功很多。去了德国之后他再没有在课堂上玩过手机。“当然一方面是因为语言障碍,需要很认真听才能勉强跟得上。另一方面是因为这边老师讲课都很细也很清楚,看得出是花过大力气准备的。既然来上课了,当然是奔着听课来的。课上的好还玩什么?”

肖明对国外老师的教学风格感触颇深:“师生总体来说互动很多,不让你有做其他事情的机会。有一个老师很绝,无课件无教材全口述加手绘投影教学,考试无笔试全口试,就是要让你专心听讲,于是连走神的人都没有了。”

大学的功能在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理想状态下是三者的平衡。对于已经成年人的大学生而言,教师讲课的水平如何,他们都已经能够基本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这个时间就是效率的社会里,大学教育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如果教师不能通过课堂教育的形式,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传授有效的知识,那么大学生就可能会舍弃课堂教育接受知识的方式,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不愿意在课堂上浪费更多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以教师的授课水平来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果是不错的一种方法。在此,我以课堂讨论方法为例,与大家交流,学习。

(一)课堂讨论的作用与类型

作用:1.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独立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2.它能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与扩展,以及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的精神,是推动学习与发现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3.通过讨论活动,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受到实际的锻炼,尤其在论题具有对立的观点及明确的焦点时,这种作用就更加显著。4.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也是评价教学质量与学习成绩的重要内容。

课堂讨论是符合高等学校教学特点的一种重要方法,应该加以重视和提倡。

类型:按其组织形式,亦可分为三类,一种是在教师主持或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讨论;一种是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组长主持的套路;还有一种是综合上述两种方式,先开展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推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由于学生在班级讨论和小组讨论中发言的机会不同,为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并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发言的机会,应以小组讨论为基础,将小组讨论与班级讨论尽可能地结合起来。

(二)课堂讨论的选题与准备

选择恰当的论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达到预期效果的首要条件,选题的基本要求是:1.论题要能体现课堂讨论的具体目的,然后根据讨论的目的确定选题的范围。2.论题的内容与表述要有启发性,即能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与积极的思维活动。3.论题的难易程度应符合学生水平并照顾到学生的负担。太难或太易都达不到讨论的目的。讨论的准备和进行总要付出时间和经历,但也不宜太多,以免影响其他的学习。

论题确定后,就要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教师的准备工作:1.作出讨论的具体安排、活动方式、指定必要的参考资料等。2.是向学生布置讨论的具体安排,并就讨论的准备和进行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3.了解和检查学生准备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辅导,注意从中掌握学生对问题理解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4.根据讨论的目的与已经掌握的情况,进行总结发言的准备。学生的准备工作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关键。1.正确领会题意及讨论的要求,把握讨论所要解决主要问题。2.围绕论题查阅教材和指定的参考资料,把握与论题有关的知识背景,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3.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论点与论据,并整理成发言提纲。讨论后发言提纲应交给教师,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课堂讨论的组织与引导

不论什么类型的讨论都应包括下列三个基本的环节:

1.讨论的进行

①讨论的启动。为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并使讨论会具有热烈的气氛,组织好讨论开始

的发言是很重要的。为此可根据学生准备的情况,预先制定几名学生作开题发言,以引起大家的讨论。若是小组讨论,则可在开始是要每个同学简要报告一下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转入比较深入的讨论。

②论题中心的把握。要是讨论始终围绕论题的中心展开,对发言的内容应加以必要的控制。如讨论偏离了论题,或者陷入某些直接问题的讨论而偏离了论题的重点,都应及时加以扭转。这一要求,班级讨论较好控制,而小组讨论较难控制,为此,除尽可能增派教师参加小组讨论外,主要是要发挥小组长和学习骨干的作用。

③讨论的深入。讨论就是解决问题,讨论能否深入,关键是在论题范围内要有明确的焦点,要把学生思维的注意力调动到问题的焦点上面来,并围绕问题的焦点开展不同观点的争论。在某一问题的讨论中,或不同观点的交锋中,必然还会引出一些新的更为深层的问题,如能因势利导,就能使讨论向纵深发展。

④时间的控制。不论是班级讨论还是小组讨论,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一般都不超过二节课,因此讨论时间控制也是很重要的。

2.讨论的总结。教师的总结是课堂讨论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要使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对论题有更加系统、深入地认识,总结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学生发言内容加以归纳和评价,肯定正确的意见,尤其是有创造性的见解,指出模糊的以至错误的论点;二是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补充教师对论题的基本观点,即带有结论性的意见,有些一时难以作结论的问题亦应加以说明;三是就本次讨论的优缺点加以总结,尤其在讨论方法上,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3.讨论的成绩评定。将学生在讨论中的态度与水平,作为学业成绩的组成部分加以评定,一方面有利于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一方面也有利于该进成绩考核的内容与方法。学生课堂讨论的成绩应依据发言提纲与讨论中的表现综合评定。

课堂讨论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讨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22-001

新课程改革聚焦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倡导以人为本思想的学生个体的素质发展和能力发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课堂讨论法不仅适应了现代教育的主张和理念,而且对于拓展多样化物理教学方式和进一步推动物理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课堂讨论法贯彻了物理课程的问题意识和实验探究法,以问题和实验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以交流、认知矛盾来促进学生思维的纵向深入,其适应了物理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批判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理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自由课堂氛围,诱发讨论欲望

课堂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赋予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学习的心态,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的讨论欲望。在现代教育理论研究中,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被看作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要诱因,也就是说,教师的言语、表情和手势,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愿望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创设轻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开展课堂讨论的基础。

情境、课堂小游戏、实验等趣味性的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还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氛围,促进轻松和谐课堂氛围的生成。如在学习《浮力》一课时,为了创造出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笔者要求学生各显神通,提出了“使得大头针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课堂游戏主题,希望通过小游戏焕发学生学习《浮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合理划分讨论小组,把握讨论进程

讨论小组的划分需遵循自愿原则,一般以5-6人为宜,考虑到课堂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如在“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用力去维持”这一问题的探讨中,教师在自主分组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课堂需要进行调整,如尽可能确保组与组之间实力的相当以及组内成员间的优势互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以毛遂自荐的方法确定每一讨论组的组长,其主要承担主持讨论、代表发言的责任。

把握讨论节奏、调控讨论进程,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般教师在讨论之前,根据讨论话题的难易程度,明确讨论时间。如在“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用力去维持”的讨论中,教师可以提供5-8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当然,教师可以根据讨论的实际情况(学生讨论的热烈程度、问题的解决情况),有针对性地延长或缩短讨论时间,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科学设计探究问题,激发参与意识

问题是物理课堂的核心,科学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够强化知识应用,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一般问题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巧妙设计认知冲突,设置悬念;2.注重新知与旧知的联系,以旧知引新知;3.具有讨论的空间。

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以实验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实验一]在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实验二]在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实验一和实验二之间所产生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陷入这样的矛盾中,即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用力去维持?由此而产生的困惑不仅成为学生探究、讨论的动力,而且还能够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对于诱发学生思考具有一定的作用。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达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探讨的目的。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可以以“筷子提米”的新奇实验进行引入:在玻璃杯中放人一定量的大米,插入一支筷子并压紧大米,向上提起筷子会很容易的将筷子拔出;重新将筷子插好,再向米中加少量水,等一会儿,拿起筷子就可以把玻璃杯提起。教师趁机抛出问题:为什么加入水后仅凭筷子就能够将玻璃杯提起?学生被实验所激发的好奇心鼓舞他们对问题进行探索。

四、及时进行评价反馈,强化总结反思

这里所指的评价反馈,不仅仅是对学生讨论结果正确性的评定,还包括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运用的思想方法、态度、合作情况等情感领域的评价。仍以“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用力去维持”这一问题为例,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对“维持”两字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手没再碰到物体,也就不存在‘用力维持’这一说法”,但有的同学则认为“虽然手没有碰物体,但之前手对物体所施的力仍对物体起作用,所以说物体运动仍是在用力去维持”。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组内成员间的分歧,而不能仅从“谁对”、“谁错”两个方面来下定论,教师应该看到学生怀疑的合理性和批判精神的存在,以此来评价学生整体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

课堂讨论法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现代课堂讨论教学法是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以及讨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早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已经在巴堡雷什中学的高年级实行了一种“演讲——实验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的主要特点,就是把讲解(获得、概括)理论知识的方法,跟旨在加深、发展和检查知识的实际作业的方法多样化地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虽然没有用上“课堂讨论法”这个概念,但是实际上已经包括了这种教学法。

现代课堂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教材、收集资料,并进行群体性的讨论,借以交流信息、深化知识,发展智能的教学方法。

一、现代课堂讨论法是一种研究型(或创造型)的教学法

它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独立地去获取知识。这就是获取知识时的独立性。

2.学生不仅通过观察、阅读了解客观事物的表象,而且趋向于通过探索,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3.教学信息的输出和反馈,不仅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而且形成多维的态势,这就使交流信息多维性。

二、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

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倾听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见解,同时,他们也有许多机会来表达个人的意见和观点。课堂讨论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

3.向教师和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以期得到合理的解释;

4.对整个阅读和讨论过程进行自我评价;

5.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

6.把小组讨论结果向教师和全班同学汇报。

通常情况下,课堂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这样可以使整个过程更加易于操作。在划分小组时,应本着学生“学科互补”“性格互补”的原则,每一个小组以4~6人为宜,在分组的基础上,还要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选出组长、记录员和发言人等,明确各自职责,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引用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打破在小组讨论中出现多数成员甘搭“顺风车”,少数精英学生“一言堂”的局面,使每个学生的发言机会得以平衡,在促进小组不断进步的同时,实现每个小组成员的共同提高。

三、课前准备

1.课前阅读。要求学生对课堂上要讨论的内容进行课前阅读。

2.准备好问题。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记录下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各种相关信息,对阅读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理解。这样做,不仅确保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所提出的问题能够有的放矢,而且激发了学生对将要讨论话题的兴趣。

3.准备好观点。如果学生在课前准备中,就某一方面的话题,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独到的见解,应鼓励学生记录并加以思考:在课堂讨论过程中,他们将如何使用这些观点。

4.预测讨论过程。在充分准备好讨论中要提出的问题和使用的观点后,建议学生提前设想一下讨论将会如何展开。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参与讨论,包括怎样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怎样对别人的观点加以评价等。总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讨论过程中,他们表现得越自信,就越有可能取得成功。

四、课堂讨论

1.提出问题。在课堂讨论中,教师首先要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讨论能否取得好的效果,问题的设置是否恰当,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的针对性。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

(2)诱导的启发性。提问的内容必须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诱导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3)难易的适度性。只有适度的提问、适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全体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享受到乐趣。 转贴于

(4)兴趣的触发性。提问,最为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产生一触即发的效应来。

要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提问设计,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提问时,学生除了充分考虑自己要说什么,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质量。

2.表明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对阅读材料的缺点和问题提出质疑,对材料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些同学在表达观点时心存顾虑,担心自己的观点不成熟,或是在表达中出现失误而招来别人的嘲笑,所以他们只有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会发言。其实,讨论重在过程,往往不存在绝对正确或错误的答案。或者哪怕有正确答案,而某些同学表达错了,别人也不会因此嘲笑他们,相反,大家会因为他们在讨论过程中畅所欲言的勇气而钦佩他们。另外一点要明确的是,在表明观点时,大可不必因为追求语言的完美而忽略了内容。

3.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习惯,倾听是一种礼貌,倾听更是一门艺术。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善于倾听,才能积极有效的思索,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活动,与他人的智慧撞击出新的火花。只有会听、能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倾听也是一个人文明交际的综合素养的体现。一个不能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急于表达的人,经常打断别人讲话听不得反面意见的人,是很难与人成功沟通的。

4.适时回应。在倾听的过程中,对于别人所提出的观点和看法,要做出积极地适时的回应。这些回应,包括肯定对方的观点,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向对方的观点提出质疑,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听不明白的时候,希望对方进一步解释。积极适当的回应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它会使发言者感到,自己的观点正在被别人关注,从而激励他们畅所欲言;另一方面,这些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发言者,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表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改善沟通方式。另外,积极恰当的回应保证了交流始终沿着话题的中心延展,使讨论得以高质量地完成。要注意的是,在做出回应的过程中,尤其在中途打断别人的讲话时,一定要语言恰当、态度得体,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5.总结评价。讨论结束后,应当对讨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归纳和概括。教师的评价要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要肯定这次讨论活动的意义,也要指出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梳理讨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观点,正确理解有争议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另一方面,对于讨论中一般性和共识性的问题,应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并把它们诉诸笔端,在经历从说到写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见解更加完善和成熟,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讨论是目前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它体现着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使新课改的必然趋势。但是,如何适应教学内容的变化,把课堂讨论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配套使用,把它与听、说、读等训练课目结合,从而形成多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课堂讨论法范文第4篇

伴随着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相比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影响的日益深入,不同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得以运用。讨论法,作为一种能够较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主动性的优秀教学法,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讨论法的运用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讨论法要与具体教学目标相吻合

目前,从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讨论法的实际运用来看,部分课堂之中,讨论法沦为形式现象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具体教学目标相脱离紧密相关。部分教师在进行具体语文教学目标设定时对讨论法要旨缺失考虑,进而导致在相关一部分课堂之中讨论法运用之中,真正能够参与其中并获益的学生较少。同时,由于部分教师缺失控制课堂的能力,使得讨论法逐渐演变成为放任自流,直接影响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讨论法与具体教学目标应当吻合。通过讨论法情形具体教学目标的契合,通过教师对学生讨论话题的不断变换与引导,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实际讨论之中更加深入触及到更深层次的意义之中去。讨论法与具体教学目标相吻合,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实际的需要的把握,在讨论法运用过程之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充分的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兴趣,要能够持宽容之心,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讨论法之中获益。

二、讨论法要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

讨论法之所以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推崇,其主要在于其对学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法的有效运用,可以一方面使学生阐释自己对于具体问题的看法,另一方面能够倾听他人意义。在“讲”与“听”之间能够促成其与其他学生之间的良性沟通与交流。合作意识是学生在学习阶段必须要锻炼培养的优秀品质,语文课堂讨论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大有裨益。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成员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最后达成共识,形成自己的见解。讨论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吸收别人的长处,在交流中不断成长提高,发展他们必需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讨论法还可以不断的促成学生对自己阐释观念进行反思,进而可以找到自己思维漏洞,促成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与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采用的单纯讲授相比,更具有创新意识培养性。因此,加强讨论法的合理运用,对学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均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讨论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讨论教学法;课堂教学;应用实践

讨论教学法实践应用,可以使物理课堂教学更具生机和活力。该种教学模式坚持人本原则,能够引导全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其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讨论教学法,主要是针对各种内容全面展开,尤其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非常适合采用该种方式,来深化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概念抽象、认知和理解难度相对较大的内容。对于初学者而言,若想深入领会其中的内涵和要点,存在这较大的困难。就该部分内容而言,我们可以尝试着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比如,通过创设好的问题,促进学生交流合作,让他们在合作讨论过程中对概念、难点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采用讨论方法,不仅可以将原本比较枯燥和乏味教学内容详细讲解出来,而且还可以活跃思维和课堂氛围,进而化解教学难点。比如,在“摩擦力”一节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和学生会感觉该节内容以及相关概念非常难理解,若老师直接讲解概念,则课堂会非常的枯燥乏味,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先让学生对起进行讨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静、滑动以及滚动三种摩擦力的区别是什么?怎样区分各种摩擦力,各举两例说明?从应用效果来看,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可以有效分解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对概念更具清洗的认识,对于活跃课堂氛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集中讨论教学过程中的典型问题

讨论教学法可有效应用于典型的问题探讨,对于那些典型的问题,老师应当进行重点讲授。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将知识讲授结合讨论教学模式共同应用,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应当适当穿插一些学生讨论的部分,以此来活跃他们的思维,并且促进他们对所需知识的认知与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在集中讨论教学过程中,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令他们及时提出存疑之处,通过讨论和解疑,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可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比如,仍以“摩擦力”一节教学为例,先给学生列举以下例题,“将书本紧紧地压在黑板上,令其静止不动,我们用力的示意图法将书本受到的力表示出来。”在此过程中,多数学生能够分析出手压书对其产生的压力,书本自身的重力,很少有学生能够注意或者分析出黑板对书本的摩擦力和支撑力。这对学生而言,确实是一道很有难度的物理题目,为此我们应当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以此来强化他们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我们可以提问:“书本受力是否平衡?压力与重力大小是否相等?”经过讨论,学生可将书本受到的四个力准确的画出来,并且能够准确解答问题。此外,对那些代表性、典型性问题,老师可采用讨论教学法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化解答,引导学生对典型问题深入的交流和探究,各个突破难点。从教学实践来看,该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而且还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认知与理解。

三、对物理实验过程开展讨论教学活动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讨论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实验原理的认知和应用时教学的关键所在,对设计的实验步骤也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学生在实验时,如果遇到疑难问题,我们也可以组织他们进行交流讨论,让他们能够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当适时加入讨论活动,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纠偏、引导和点拨。比如,平面镜成像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展开时应当先让学生讨论“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原因?若直接用平面镜进行实验,则成像效果是否更好?”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利用平面镜做实验,虚像位置不容易确定。再如,在实验时还可引导学生对“让玻璃板为什么与桌面保持垂直?”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自然会想到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一下,“如果玻璃板和桌面不垂直,就会影响在桌面上的成像。”通过讨论,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而且能够引发他们的深入交流和探究;这是一种可以有效推动实验教学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教学法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效果非常的显著。

【参考文献】

[1]黄文丽.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