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字的文学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但是,在平时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意识到汉字书写不规范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而且严重的问题。学生没有从思想意识上对汉字的书写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的最后结果就是作文里、试卷上以及其他各科的作业里几乎随处可见的错别字,这不仅会影响学生们的考试成绩,更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要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我认为让学生写好汉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做好写字示范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写好字,教师首先自己要练出一手好字,做到书写规范。因为在学生的心中,教师就是学习的榜样,是楷模。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检查学生的语文课堂笔记,或批阅作文时经常发现有好多学生在模仿我的笔迹。甚至有好多学生把我在作文本封面上给他们写的名字用钢笔描了好多遍,还有的学生把老师在作文本上写的批语,又重新在下面仿写了一遍。曾经我问过几位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一位学生的回答是“您的字写得很漂亮,梦想着有一天也能够写出一手好字”。在去年的初三毕业典礼上,有好多毕业生拿着留言册让我签字,他们的要求是让我把字写得和某一节课黑板上的板书一样,有的则要求写得和作文本上的一样。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不管是讲课时的板书,还是批改作业、作文时的批语,只要是学生能看到我们书写的文字的地方,都要工整规范,给学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
二、 教师要做好写字指导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和结构,让学生做到读写相结合。更要进行写字训练指导,纠正姿势。比如写字时头要正,稍向前倾,肩要平,腰要直,要坐在椅子或凳子中间,胸部离课桌大约一拳头的距离,两脚平放在地上。本子要放正,眼睛和本子要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两臂平放在桌子上,左手按住本子,右手握笔。握笔时要指导学生掌握笔尖的方向,不能侧着写或反过来写,也不能像写铅笔字那样转动笔杆去写。学生在书写时,教师要巡回指导,随时给学生指出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及各部分的比例要协调。在书写时运笔方法也很重要,钢笔的运笔方法是顿、按、起、收。 因为钢笔字受笔尖的限制,运笔主要靠手指和手腕的力量。书写时用指力较多,而且要根据所写笔画的粗细长短来调整手腕的力度,所以需要教师示范、指导。 同时练字要求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心平气静,持之以恒 。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汉字书写书水平,更有益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大家上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文化,争做阳光少年》。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且不说那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且不说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就说那独具一格的语言文字,那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就让我们由衷地产生深深的自豪。
那独具一格的语言文字,是中华的瑰宝。看,那仓颉早的汉字神奇奇特。端正的楷书规范又漂亮,飘逸的草书龙飞凤舞。这些无不展现了文字独特的艺术魅力。平平仄仄平平仄,独特的拼音和有趣的绕口令,都让汉语变得妙趣横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当我们吟诵品味这些精美的文学艺术作品时,我们更是为之魂牵梦萦。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中华的艺术结晶。富有深情的每首诗每首词都有美丽的故事,让我们一边读一边似乎身临其境,浮想联翩。优美动听的元曲,或热烈,或深沉,或凄凉。每个音符,每个曲调,都在向我们倾诉着曲中人的心情。
伟大的祖国还有古朴的水墨画,庞伟的万里长城……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多少年的洗礼,使多少人被历史淡忘,但有些人,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他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忠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华母亲受到了欺侮,是他们挺身而出,为祖国母亲抛头颅,洒热血。现在他们不在了。历史的重担落在我们身上,我们将要成为中华的脊梁,我们定要为中华母亲贡献一份力量。
童年的美好时光将要过去,我们成为了蓝天下翱翔的雏鹰,让我们在阳光下一齐大声喊:“我们要在美好版图上谱写新的篇章!”
【关键词】 语文教育;根本;奠基;审美
【中图分类号】G6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最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万丈高楼平地起,学好语文是终身发展的基础,发展的前提是透彻认识汉字,认真学好汉字,切实学好母语。
一、汉字是根,语文是本
(一)汉字神奇美妙,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之根在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永不磨灭的金光灿灿的身份证。”(任学礼)汉字、汉语是博大精深、神奇美妙的诗性的语言文字,只有汉字,汉语,才能创造出世界文学艺术史上最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如文言文、诗、词、曲、赋、对联等等,精炼含蓄,令人掩卷沉思、爱不释手。汉字、汉语之神奇优美,诗性之浓烈,读读文言文、汉赋、唐诗、宋词,即可知矣。学生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垫底,对形成健全的人格、传承中华名族的精神意义深远。
(二)母语削弱,贻害无穷。“今日之传统破坏、人文丢失、道德滑坡、信仰失落、诚信沦丧,虽然有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文化的、社会的诸多原因,然而忽略、消弱,不重视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学习、训练,不能说不是原因之一。”(任学礼)保卫汉字,复兴汉字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世界文化的血液之中,这是中华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的大事。让中小学学生背诵一些“四书”“五经”等古典文献的精粹及精美的古体诗词,陶冶其心灵,培养人文精神,提高道德素质,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二、重视审美,健全人格
应试教育会使天真烂漫的孩子丧失“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丧失精神家园,感觉钝化,很难感动。既不理解父母、师长苦口婆心的教导,也不能领略也无暇领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那种细微的自然场景的变化;不能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更缺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分数的背后,能力、热情、责任心、爱心、快乐、童趣童真失去了太多太多。甚至有的学生审美出现偏差,良莠不分,把怪诞当时髦,把粗野当豪放,将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视为潇洒和有风度.修复原本美好的天性,语文审美教育不失为有效途径。
如果能了解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特点、作用,掌握其方法,就能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把树德立人、怡情启智贯穿于各级语文教育的始终。
(一)以形感人。美离不开形象,教师应“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①学生接受知识,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在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描绘了大量自然景物。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冬天下小雪的情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山坡上的积雪,风儿吹动的山面,日落时的融雪。济南冬天的美丽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无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以情动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文章就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心灵碰撞。语文教学要打开学生的视野,引发丰富的联想、想象,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与自身经历紧密联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生活中的种种变化,如自然界的寒来暑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会引起人的情感变化,自然而然地要去表达。《我的母亲》的母子情、《背影》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过零丁洋》的爱国情......语文审美教育的以情动人,就是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对学生引起情感的熏陶,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震动,进而培养诚信的人、友善的人、正直的人、有责任心的人。
(三)以情愉人。美学家康德说:“从每一个表象我可以说:它(作为认识)是和快乐结合着的,这至少是可能的。关于我所称之为快乐的表象,我说,它在我内心里产生着真实的快乐。至于美,我们却认为,它对于愉快具有着必然的关系。”③可见语文教学,就是愉快教学。一是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优美意境,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以此悦目。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真情的感染,教学时声情并茂的朗读、吟咏、绘声绘色的描摹渲染,以此悦耳。更主要的是美好的情感引起共鸣,以此悦心。
语文教学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把握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审美准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学实践和经验证明,重视和加强审美教育,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又可促进智力结构的改变,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和实践力。著名的语言学家叶圣陶曾指出,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并强调学生有了审美本领,“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达到美感的享受,“使自己能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自觉地投身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事业”。⑤语文课本选录的文章,都是文质兼优的典范之作,它们是反映自然、社会、艺术、科学、语言等美的结晶。优美的语言,不仅展示了崇高的美的艺术境界,美好的艺术境界本身又增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一方面让学生品味精彩的关键性字词,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另一方面,在优美动人的意境中引导学生深入体味,又能更深刻地领悟作品中高超的写作技巧,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总之,没有美育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忽视母语教学会使我们的学生误入歧途。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要透彻理解汉字,捍卫母语的纯洁,二要把美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美好的感情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在形象感知、审美判断的基础上,产生出对社会、人生的某些感悟,使自己的心灵不知不觉得到升华,眼界更加开阔,人格不断提升,日益成为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及注释
[1]朱自清.《朱自清讲国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页
一、陶瓷书法传承中华文明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步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于汉字的悠久历史和绵延不绝。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象征,没有文字,就很难了解过去的文明。
据陶瓷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研究,中国文字有八千多年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陶瓷书法从唐代开始。在唐代,陶瓷工艺改进,书法艺术繁荣,唐诗盛行,诗文大量出现在陶瓷装饰领域,丰富了陶瓷装饰的内容和形式,打破了仅仅以图案和绘画来装饰陶瓷的旧模式,开拓了陶瓷装饰的新纪元。最典形的例子是唐代的长沙铜官窑,窑工们以书法的形式直接用笔在瓷坯上书写唐诗或句子,表达思想和宣泄情感,填补了纯装饰画不能表达的内容,丰富了陶瓷艺术的内涵。宋代磁州窑继承了唐代长沙窑的书法传统,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短句,气韵生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元代建水窑青釉青花碗,碗心用青花料书写“元”字,即是元朝的国号,标榜是元朝烧造。
清朝康熙时期流行在瓷器上写整篇文章,《圣主得贤臣颂》最为普遍,还有《出师表》、《赤壁赋》等内容。乾隆写了很多诗,要唐英把它烧在瓷器上。民国时期建水紫陶艺人向逢春通篇书写“争座位帖”、“十七帖”在传统的紫陶器型上,经刻工刊刻后再填以白泥,烧成后紫红底白字,对比强烈,给人以古色古香之感,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
二、陶瓷与书法的艺术特征
首先,两者都是造型艺术。书法是以线条的流动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心绪和品格修养。陶瓷造型通过各种线型和体面结合变化,空间的虚实、体量大小关系、轮廓的起伏等来构成陶瓷的造型美。
其次,从审美特征来看,两者都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状物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书法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来自自然形象而又远离了自然形象。书写者将自己的精神意蕴、生命情愫、审美趣味化为或纵或收、或枯或润、或粗或细、或刚或柔的线条,并通过这些笔墨线条的枯润、浓淡的个性因素,反映出人的审美经验。
其三,从表现特征来看,陶瓷与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共同特征,因为有些陶文、铭刻的书法多是随同器形装饰上的需要而自然变化,并不拘泥于行列的整齐;字体大小也不规矩一致,如此反而使人感到迭宕多姿、妙趣横生。我们知道“秦砖汉瓦”这一脍炙人口的成语,其所表达的含义,不仅表明当时的制陶工艺已臻上乘,更主要的是说明了“秦砖汉瓦”的创造性和富于变化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包括陶瓷书法在内的中国书法艺术源于陶文,陶瓷书法在各时代受到非陶瓷载体书法艺术的促进,经过长期进步发展,中国陶瓷书法终于成为一门成熟的艺术种类。
三、陶瓷书法传播传统文化思想
书法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底蕴和张力。一方面,书法以汉字结构为最高的造型依据,另一方面,书法以文学内容为框架,通过“书意”对文学内容的“诗意”表达,本身就是文词与书意事例的二度创作。传统书法的诞生、传承和发展,源于先辈们以中国哲学、文学的审美情趣相互熔铸。书法正是因为多种文化的滋育,通过对人文精神的追问,走进了中国文化的最深层,成为“中国艺术的中心”。而具有民族本土特色的书法文化与陶瓷文化的融合,则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使传统文化通过陶瓷品而得到广泛传播。
四、陶瓷书法艺术效果与成就
“自由”是传统文学与数字媒介的黏合剂与支撑点,网络媒介的自由创作使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相得益彰。网络媒介写作由“词思维”的工具理性替代“字思维”的传统理性,开创了一个“手稿遗失、铅字无凭”的媒介存贮时代,计算机的符码规则解构了汉字的形意结构与书写规范,传统的铅字权威被符码输入所颠覆,网络文化在符号学的视野中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文化商品,而是基于产品生产、流通与接受的过程建构的一种文化模型,其结构意义具体表现为创作者与作品、创作者与受众、受众与作品三个维度的关系解析[6]。数字媒介突破了传统的文学范式,使文学体制在动态演绎中不断嬗变与重构。纸质文学被数字化空间的多媒体与超文本所具备的技术工艺进行了“在线手术”,使原本的文学样态与表征机制遭受解构与置换,消解了文学所依存的“语言艺术”阈限,突破了对语言表达的单一依附。文学载体也由语言意义转变数字媒介符号,造成了审美艺术符号通道的“脱胎换骨”;文学形态由“硬载体”转向为“软载体”,即“比特”与“符码”分别置换了“原子”与“物质”,“手中书本”被“网页文本”所替代;文学类型的分化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接龙体”“对帖体”“分延体”“扮演体”等新文体频频游离于数字化网络空间。而更为突出的则是文学的呈现与阅读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推”(pushing)阅读向“拉”(pulling)阅读转变,由单向阅读向多向开放交流式阅读转变,由迟滞性阅读向快捷性阅读转变等,以致于从时间、空间、媒介三位一体的场阈上拆解了原本固有的藩篱而达到文学传播的无边界延伸。
二、镜像与迁移:网络创作的超位性语境
“超位性”这一概念源于巴赫金对小说文本特性的描述,他认为小说文本中的对话性能够使作者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我,并达到自我超越的自由位置,最终实现主体性的审美再造。“超位性”的网络创作是指写作主体的空间位置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空间概念,而是超越于公私区别之外重构一个具有精神自由内涵的新空间即“超位”。“超位”写作更加有利于主体与他者的交流及其对“异位”者的接受,更注重深层次意义上的自我体验与反思,进而实现“自我”对于“镜像”定势的超越,由私人空间的“直接自我”重新生成一个多向交互空间的“新我”。
(一)在线空间的超位性建构在赵看来,网络文学创作就是因特网上的“即时创作”,美其名曰“在线创作”[8]。“在线创作”是网络创作主体以新媒介技术为平台而创设的一种崭新的语境———“超位”。这种越位性写作语境通过主体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加速了主体的自我价值重构。传统写作主体的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开放式写作”与“封闭式写作”两种。开放式写作具有操作空间的公共性,即创作主体与交流的对象在位置上处于双向“闻见”的公共场景中,双方在固有的时空内充分发挥各自的个性潜能,但由于双方身体的直接在场又难免会使主体产生萨特意义上的“物化”焦虑感,很难实现主体精神上的自由提升与审美的再造性升华。而封闭式写作是指写作者避开公共空间处于封闭的空间独自构思创作,这种空间写作更有利于主体写作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在自我深思中蕴育。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私人空间的阅读与写作实际上就是“一个已有的私人对新的私人性的个性体验的自我启蒙与新生的过程”。遗憾的是它缺少言语信息的互动而难以产生思维的拓展与延伸,致使主体性建构很可能趋向拉康的自我“镜像”图式,更有可能产生一种愉悦的但却是基于幻象的自恋体验。“超位”语境中的网络写作依托媒介技术的支撑,突破了传统写作空间位置的各种制约,避免了将主体性构建引向想象性主体的趋势。尽管“超位性”网络写作仍然依存于密闭的物理空间并具有重新“部落化”的倾向,但它以物质性身体的“离席”为前提,使写作主体既能以更为轻松自由的心态与他者交流、接受“异质”,又能规避身体在场的紧张与不安,从而在自由愉悦的双向交流体验中实现自我艺术思维的更新与重构。“网络写作令人兴奋与激动的是阅读对象随时都在关注着你的写作,你所写的每一段文字都可以让客户终端的任何人自由浏览并得进行随机评价,写作与阅读同步完成,可谓美妙之极。”小说《网络上跑过斑点狗》《风中玫瑰》《寻找宝马》等都属于互动创作。这种在线空间营造的“超位性”写作,势必更加有效促进主体自我审美与情感的“超位性”升华。
(二)超位语境的视域性融合在超位语境的空间,创作主体被激发的写作热情祛除了主体实现自我更新的重重压力而表现出游戏性和多元化特质,网络写作的超位性内涵才真正显现出其艺术性与审美性,主体审美性的重塑正是基于“超位”语境的自我内涵提升这一价值意义,文学欣赏中的“视域融合”就是主体在艺术熏陶中自我价值重构过程的具体体现,但这种融合的视域接受数字技术的参与却产生了由欣赏主体向创作主体的全方位迁移。写作主体首先是处于自我的“超视”位置开始写作并期望“他人”的加入。任何主体在写作前期都是社会的某一特定个体,并在社会场域处于特殊的位置而产生唯我独尊的“超知”与“超视”,但这一个体也会被其固定的位置所限制而形成“超视”之外的“盲视”。网络创作的出发点是一种以阅读对象为中心的写作并期待阅读对象的参与。网络写作的中间力量即博客写作就突出了这样一种逻辑思维习惯,即大胆敞开自己的心菲,期望阅读对象的关注与交互。在网络创作过程中,主体不断走向“外位”并始终处于多向分延的状态,试图通过外界的视野和思想来重新体验情感反思生活。欧阳友权指出,网络创作是间性主体的信息交互与情感释放的过程,这一场境极易产生“自我与另我之间的‘对话—沟通’的思维互动,在精神状态上表现为主体自我与另我的主体间性的和睦共处、平等共存”[12]。这种共处与共存势必内化为网络创作主体的自我“超视”与“外位”意识的融合,网络创作主体将“对象”的意识融入自我精神深处的另一位置,并始终处于与“原我”的对话交流空间,最终异化为富有新质的“新我”。而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交互性文本”,不但是“新我”投视的具体物象,还是“新我”获得明确指认的参照样本。这种写作文本显然具有众语喧哗的异质特性,文本表征凸显了“新我”的新颖性与丰富性,网络版《大话西游》《新神雕侠侣》等就包含了很多主体自我意识的因素。依据拉康“投射—返回—认同”的认知结构,网络语境中文本创作的“超视—外位—超越”这一审美性重塑过程也就不难领悟了。
三、祛魅与重构:网络文学的审美性接受
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联姻推动了社会文化领域内意识形态的转型,正如麦克卢汉所描述的数字新媒介技术是对社会肌体的整体“大手术”,一部文化传播史就是文学价值思维受传播媒介的变迁而不断延伸的文学发展史。原初语言媒介的传播产生了“熟人社会”与族群部落,开创了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临场文学;纸质媒介的美学思维生成了传统文学的艺术体例,使得文学审美接受的思维逻辑成为民族文化的主流话语;而新媒介技术革命则推进了文学受众的市场社会化细分,形成了阅读对象精神愉悦的快餐式文化消费,造成了文学产品的商业性和权力化。文学如果不能避开新媒介犀利的锋芒,就只能借助这种媒介扮演“消解”和“启蒙”的双重角色。
(一)新媒体艺术与传统文学的精神断脐基于艺术积累的文学经典是由特定的文化审美意义所标示的价值形态,网络的自由性和包容性特征使一向神圣的文学体现了一种游戏精神而使其终极关怀迷失,在文学中淡化历史、消解深度和审美距离,将个人经验化作艺术能指,以写实的琐屑文本剔解终极关怀的人文向度。网络新媒介造就的并非是高雅的精英文化或“纯文学”,而是面向平民的新民间文学与大众文化,网络语言甚至以“火星文字”“少年黑话”“网虫秘笈”等方式间离现实生活,“大众文化是利用现代工业媒介技术大批量复制生产出来的,为追求商业性效益而向公众的群体消费者营销的通俗文化”。汉德林认为,大众文化与社会传统及群众所拥有的日常生活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致使其文化生产者与文化产品消费者之间有着更为紧密协调的产出关系。当媒介通过技术对文学经典的祛魅来扬弃、规避和排挤其审美范式、意旨表征与生长空间时,人类理性的精神家园还能依附文学用“经典”来支撑吗?大众文化在一定意义上确实满足了社会公众的感官需求,但它却难以形成“诗意栖居”的精神境界,技术工业抹杀了文化政治的想象空间。批量复制的数字技术消弭了经典文学的恒亘沉积,迁移了公众对艺术精华的审美聚焦,造成了文本诗性的语境错位与原创观念的意义间断,使网络创作异化为“文化生产”,文化符码倾向于图像霸权并通过工业技术仿真使其成为诗学文本天然依存的合理性依据,而且从意识形态上深刻透彻地改造着人类对于自身与世界的态度。
文学审美开始出现由凝神静观向直感、交互性审美的转变。传统经典的文学性因数字媒介的工具性消解而导致文学作品的非艺术性倾向加重。网络媒介对汉字文本的诗学质性施行工具性“祛魅”(Disen-chantment),数字化比特描述产生的具有图像视觉效果的多媒体文本,将文学作品从抽象思维的“语像”(languageiconography)引向直观的“图像”(structuredimage),原初的“语言艺术”置换成图文并茂的“视界文本”,最大众化的“祛魅”工具使传统语境的独特魅力遭到数字媒介的“解魅”,网络信息的“无远弗届”与数字技术的“无所不能”,使电子文本的视觉冲击碾碎了纸质文字所蕴含的文学性。文学艺术被符码技术肆意地割裂了本初的美与审美,数字化的视像文化制衡了文字符号意义的蕴藉体验,改变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成规,致使原初的语意能指与艺术所指关联的隐蔽和中断,文学诗性的精神之美也由图像界面所替代。基于数字化空间的网络多媒体技术消解了语言文学“精神中的艺术”(瓦西里•康定斯基)与“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的体验化魅力,淡化了传统文学意象所赋于的“境生于象外”(刘禹锡)、“澄怀味象”(宗炳)的丰富想象力,解构了文学所蕴含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余味曲包,深文隐蔚”(刘勰)审美韵味的主体沉浸感和艺术性审美体验。语言艺术的诗学质性被数字“仿像”(sim-mulacrum)的技术处理支解,文学艺术的内蕴支点和文艺学建构的核心命题———“文学性”就这样被“电子幽灵”的“仿像”吞噬了。正如欧阳友权所表述的:“网络的诗学解构了文学的语言逻辑与结构特征以及文字表达的体验性魅力,强调在图像视觉的感官审美所具有的初级阶段的直接体验和非沉浸性反思的身体美学。网络文学诱发了网络工具性技术对诗学精神的异化与解构,导致了现实生活与审美艺术界域的迷离,文学艺术和审美体验的意义被淡化后稀释成为日常生活、知识接受与经验积累。”网络小说《谁动了我的奶酪》《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级的崛起》《第三种生活》等都被小资一族奉为掌上经典。网络文学的文本“在场”与创作主体“缺场”导致了作者观念的虚位以及文学审美价值承担、社会道德规范承担的缺席。主体承担感的淡化导致文学作品的意义缺失,也就难避会造成文学审美蕴味的离失。
(二)引领网络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拓展着网络文学的生长空间,我们必须在互联网文学的精英模式、消费模式和主流话语模式的意义中间找到契合点,使中国当代文艺从“高原”走向“高峰”,推出更多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作品,努力推动网络文艺的繁荣发展。但网络文学的媒介升级速度快于传播内容的艺术创新,造成了文学审美本体的缺席与历史依据性的悬置,数字新媒介空间下网络文学样态的学理思考与发展价值引领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网络文学首先必须坚守文学的艺术阵地,以艺术价值方式来打造人类“诗意栖居”的心灵家园。库兹韦尔说过:“艺术也可以被看作是人类现实生活技术的另一种形式。艺术家与欣赏对象之间的沟通载体不是枯燥无味的数据信息,而是表现为情感体验、思想渴望等心灵深处中不可言喻的精神资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肩负着“文以载道”的历史重任,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深度,而当下中国绝大多数网络文学的精神内核也是东方化的、中国式的,这说明网络作家们试图在古老的文化传承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源头。文学批评家李维斯认为,文学不仅是一门知识学科,而且还承载着“生活”的价值,更是捍卫人类审美价值追求的集合点,是“人类文明的意识和良心的核心”。传统的文学创作要求文学总是以鲜活的形象和艺术化的语言表达丰富的精神存在和思想内涵,文学审美的价值承担必然居于中心地位。而网络空间的文学创作则体现在工具媒介层面上的技术含量,不能在艺术表达的方式上形成审美创造,这正是数码媒介技术难以承载文学本性与表征艺术审美的关键因素。技术霸权下的网络文学如何规避技术对文学审美的遮蔽,又何以证明自己仍将是一种艺术的存在而不仅仅是技术工具的产品,这不单单是一个艺术范式或工具性技艺问题,在更深的层面上则是一个关涉审美艺术、文学本性的原点赓续问题。其次要重视“新民间文学”的艺术性提升。网络创作以大众化姿态开创了一个“新民间文学”时代,网络也正制造着一些其所特有的新的民间文学形式,一句“神马都是浮云”让人开口闭口都拿它来作“幽默”。但如何将充斥于网络空间的喧燥话语接受审美的筛滤,以实现文学特质的净朗与艺术品位的提升,则关涉网络文学的艺术品格与价值定位。正如日本学者爱今道友信所说:“艺术所表示出来的是用物质无法衡量的神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