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堂音乐课能否吸引学生,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语言艺术导入阶段是关健。
1、谜语导入。学生喜欢猜谜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歌曲内容或者题目设计有趣的谜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需要注意的是谜面的难易程度,太简单,学生会感到很幼稚;如果太难,当学生猜了半天都没有结果时,学生会泄气并对此失去兴趣。
2、故事导入。讲故事是吸引儿童的最好方法之一。如:笔者在教唱一年级歌曲《小红帽》时,先给学生讲了童话故事《小红帽》,孩子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因而也对这首歌曲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景导入。幻灯机、VCD、DVD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的创设情境,是有效展示教学内容、扩大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例如:笔者在教授集体舞《小牧民》时,让学生首先观看电视中的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骏马奔驰的威武、膘悍的形象和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可以提前从电视中录制),并播放《骏马奔驰保边僵》与《草原之夜》的音乐和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蒙古族牧民“双手勒马”、“单手勒马挥鞭”、“挤奶”等动作,并加以体会,模仿音像制品中的蒙古族儿童舞蹈。这种方法能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其效果必然比枯燥乏味的注入式教学要好得多。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无论是哪一种导入,教师都要在自己的教学语言上下功夫,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为了解决学生歌曲气息的控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用时尚的,略带魔幻的声音,对学生发出指令:“看,这是魔术师的手”;“现在你们的声音都在我的手上”;“它可以让声音变大,也可以让声音变小”;“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恰如其分地应用了这句流行语及“魔术师的手”,整个教学环节的导入用时不到2分钟,在魔术手的指挥下,慢速、弱音、渐强、渐弱……表现歌曲轻柔的、甜蜜遐想的意境。学生稚嫩天使般的声音以及在教师魔术手之下认真专注的表情,音乐的美加上魔术的梦幻渲染,让学生始终处在音乐审美的享受过程之中。从现场学生的反馈看,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可见,在关键的“导入”阶段,教师充分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绪铺垫好以后,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做到游刃有余。
二、以准确优美的语言艺术,引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教学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生动形象。教师必须准确地掌握知识,并通过清晰的语言,准确地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同时,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轻松愉快的接受音乐知识,享受愉悦的音乐课堂气氛。
1、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所谓准确,就是用最确切、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表述概念和判断,使之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意义(即反映所讲授的内容)。教学语言中最忌讳的是概念不明,这容易引起条理混乱,学生听后不知所云;或曲解含义,误人子弟。教学语言中的这些毛病很可能在讲课中造成逻辑混乱,使讲课内容失去科学性,影响知识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学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它离不开知识性这一原则。只有饱含知识的教学语言,才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因此它要求教师自身对知识的掌握要准确,表达更要准确,如果用词不当,逻辑混乱,语法不规范,就会造成词不达意、语无伦次,从而影响知识信息的有效传递。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节拍”与“节奏”,“山歌”与“小调”,生活中的“快节奏”与音乐中的“节奏紧凑”等,教师一定要咬文嚼字,不能相差一个字。言之无物、似是而非的语言是不受学生欢迎的。
2、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他曾记叙在乌克兰一所学校里发生的一件趣事:有位校长去听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在课堂上,他的思想完全被教师的讲解迷住了,以至于教师向学生问道:“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时,这位校长举起手说:“我!”可见,课堂教学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利工具。因此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能牵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眼睛随着教师转动,大脑随着教师的问题去思考。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对此也深有体会。在一年级节奏教学中,三拍子教学内容对很多教师来说都是很难把握的。教学中常用的“”节奏图谱,可以准确划出歌曲的节奏,可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很容易因为没有变化而走神。于是,笔者再次运用这样的语言:“声音看不见,摸不着,今天魔术师要通过魔法的手把它画出来,请看!”“大家千万要看清楚了,不要慌,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通过魔术师这一角色的扮演,改良传统的节奏图谱,选用与歌曲相协调的“”图谱,并在课件中应用KTV中歌词跟唱波浪线跟随的动画表现形式,学生有了发自内心的欢呼,也让所有的学生和观摩的教师都跟随她的“魔术棒”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三、以赞美尊重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最好方法。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运用赞美尊重的评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赞美的语言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的确,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动力,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参与热情,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应该运用恰当的措词、热情的语言给予学生鼓励。教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对学生的语言要有情感投入,要爱护、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可用“请”、“让我们一起来”、“你能行”、“你唱得跟小鸟一样动听”等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用真诚、和蔼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友好、认同的亲切情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既能营造宽松而又自信的氛围,又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强调建立多元主题、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教师的课堂评价除了肯定学生的表现之外,更多的应该是要在肯定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方向、方法。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塔弗所言:“评价的目标不是在于证明,而是在于改进。”也就是说,教师的评价是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肯定的同时,又明白自己哪方面还存在不足,怎样改进会更好。如:“某某表现的真不错,如果再自信点就更好了!”“某某的歌声真让老师感动,如果加上表情会更加感人!”这样的评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恰当的赞美和评价,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有吸引力。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赏识后而倍受鼓舞,他们会越来越喜欢上学,越来越自信。教师用自身的全部热情和机智去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调动学生的热情,会感觉到班上的小助教越来越多,教师的教学轻松、得心应手,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甘孜州乡城县中学四川甘孜州626000)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疑而思,由思而悟”。要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可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是启开学生思维的一把“金钥匙”。那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大胆提问呢·本文就这一课题,笔者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及多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研实践作了简单的探索。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引导;提问 ;艺术
美国的教学法专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的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方法》一书中也提到:要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可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是启开学生思维的一把“金钥匙”。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大胆提问,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探究的课题。笔者就这一课题,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及多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研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多思课文标题,学会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课文标题往往用精警的词语提挈全文,浓缩和概括课文的内容和文章主旨,富有特色,立意高妙,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解读课文标题,往往也就成了学生读懂全文的纲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课文标题,学会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
例如:学习《寻找时传祥》这篇课文时,我针对课文标题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提问,1、时传祥是什么人?2、“寻找”是什么意思?3、为什么要寻找时传祥?第一个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人公,从而引起学生的极大的兴趣——一个掏粪工人,有什么值得“寻找”的。第二个问,引导理解“寻找“的含义,懂得因为曾经是很珍贵的东西,现在丢失了,找不到了,才要寻找,进而感受主人公的人格魅力。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时传祥的人格魅力,就在于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宁肯一人臭,换得万户香”的高尚精神;在于他能在那是非颠倒的年代不改自己的正直与朴实;懂得通过“寻找时传祥”,真情地呼唤良好的道德风尚,呼唤真善美,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更加懂得时传祥精神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像这样在标题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再把这些“为什么”的内容融会贯通起来,文章的题旨就凸现出来了。
二、要求学生预习,针对疑惑敢于提问
“学于思,思源于疑”,“由疑而思,由思而悟”。疑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疑问。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指出:“人们要有效地解决问题,就必须有效地提出疑问…”。《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提问?首先让学生明确课时目标。目标明确了,就减少了盲目性,增强了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就课时目标中的重点、难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本人先明确本文的教学目标:1、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全文情节。3、正确理解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现实意义;重点、难点:1、熟悉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2、正确理解主人公的正义之举。然后布置学生课前按要求进行小组合作预习,结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每小组提3-6个问题,结果发现许多小组的同学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镇关西又没有招惹他,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鲁提辖是否太残忍了?打死镇关西怎么办?当今社会这方法行吗?细细分析这些疑问,发觉很有针对性,正是本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所在,教学活动时能有效的直奔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由此证明只要引导得法,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是可以培养提高的。
三、深入探讨教材的同时,诱导学生质疑
古语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佛牵,强而佛抑,开而佛达。”就是强调教学重在启发、诱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发问、会问。但是,学生由于知识面窄,思维方式一般都是单向型,直线型,对问题的看法常常停留在平面和表面,在探究教材质疑时往往抓不住要领,这就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在关键处扶一把,由浅入深设置一定的坡度,教会学生提问,渐渐达到会问的目的。怎么样去诱导学生质疑提问呢?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思考与练习来帮助学生质疑提问。
四、设置提示,引导学生模仿性提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本身的特点,精心设计提问,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讨论,积极思考,渐渐产生提问的欲望。教师的提问要在发现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为学生做好示范作用,让学生受到启迪,有样可循。同时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能漫无边际的提问,更不能追求表面热闹而毫无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提问。
例如:学习《最苦和最乐》一课时,我作了这样的提示: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言论,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潮说:“人莫乐于闲”;居里夫人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雨果说:“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物质”…这些哲人志士的精彩言论告诉我们,凡是怀揣着理想的人,都在活着、追求着——追求着、活着。但是理想的模式并不能应用于所有人生,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都不可避免的有着苦与乐,但每个人对苦与乐的理解却又不尽相同。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认为人生什么事最苦?什么事最乐?作者在文中又认为什么最苦?什么最乐?作者如此的苦乐观是怎样提出的?又是怎样论述的?结论是什么?又如:学习《懒惰的智慧》这篇课文时,我提示:1、“懒惰”的本义是不爱学习、不爱工作、不爱劳动,且懒汉成了人人指责的对象,而美国作家凯利别出心载、富有创意地为“懒汉“正名,为“懒汉”争辩,作者对懒汉持什么样的观点?有什么样的理解? 2、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感觉?3、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赢得人们赞许的是哪种人?4、文中“懒惰”的含义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有什么不同?你能说说文中“懒惰“的含义吗?如此提示设问,结合学生,结合生活,结合
教材,精心设计,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积极思考,
有样可循,激发了学生渐渐产生提问的欲望。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教师能巧妙设计问题,精心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落脚点,使学生“发现”其中的新规律,得到新体验,获得新知识,就能引导学生善问、好问、乐问,从而牵引着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向纵深拓展,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域文化 音乐 高校 艺术教育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地域音乐文化传承的陕西高校艺术教育模式构建研究》(SGH13164)研究成果之一。
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加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水平、科技成就、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艺术水平、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准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①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著名的文化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一种地域文化,“陕西文化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主源流,在中华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②陕西的地域音乐文化资源同样也是底蕴深厚、历史悠久。
陕西地理位置独特,三秦大地关中、陕北、陕南,不同的自然风貌,也成就了不同特点和风格的地域音乐,它们共同构建起丰富多彩的陕西地域音乐文化资源。陕西地域音乐因其独特的历史性、民俗性和艺术性,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还是现代音乐创作的重要素材和灵感来源。因而,传承和发展陕西地域音乐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对于中华文化的继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陕西地域音乐文化资源的地理分布
“陕西省的民间音乐内容之丰、品种之繁、特色之殊、艺术之美、价值之大、源头之远、流播之广,是许多省区无法比拟的。”③影响力比较大的有西安鼓乐、陕北民歌、榆林小曲、陕北唢呐,陕南民歌、关中秦腔、华阴碗碗腔等。这些音乐文化通过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体现着陕特的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反映了陕西这方水土上的人民千百年来的信仰观念和价值体系。
陕西地域音乐以陕北民歌中的信天游最富盛名。“陕北民歌是所有陕西民间音乐中在全国认知度最高的音乐品种,同时也是中国所有民歌中影响力最大最广的音乐品种。”④陕北民歌的旋律高亢奔放,荡气回肠,极富感染力。跌宕起伏的特点与陕北高原峁梁沟壑凹凸不平的地貌特征相互呼应,显现出粗犷豪迈而又朴质的音乐情怀。著名的陕北民歌有《赶牲灵》《兰花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
关中一带的音乐以西安鼓乐为代表。西安鼓乐亦称长安古乐、长安鼓乐、西安鼓吹乐等,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音乐界誉为“音乐活化石”。它主要流传在古都长安城乡一带,是笙管笛打击乐器合奏的古老乐种,继承了唐宋音乐的传统,并吸收了元明清时各地民间音乐的精华逐渐发展完善。经常演奏的古谱有《浪头子》《女退鼓》《花退鼓》等。
除了西安鼓乐在关中地区影响力较大的就属秦腔了。秦腔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剧种之一,是梆子腔的鼻祖。在清代秦腔流传到北京,对京剧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秦腔的音乐特点高昂激越,急促热烈,唱腔中有苦音和欢音之分,苦音凄婉悲凉,哀怨深沉;欢音喜悦明快,爽朗有力。它的唱腔充分体现出陕西人粗犷豪迈、直爽慷慨的个性,反映了老百姓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秦腔的代表性剧目有《三滴血》《三娘教子》《苏武牧羊》等。
陕南的音乐主要以民歌为主,而紫阳民歌最为出名。陕南民歌委婉舒展,情感细腻,就像陕南的地貌一样给人以山清水秀的感觉。这里自古就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俗,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在演唱风格上,陕南民歌少用假声,多用高腔和平腔演唱,听觉上给人以委婉而细腻之感,有一股清新山野之风的感觉。著名的歌曲有《郎在对门唱山歌》《羞月亮》等。
高校艺术教育在陕西地域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效用
1.陕西具有全国领先的高校教育资源优势
陕西拥有全国领先的教育资源,在西部地区位居首位,在全国名列第3,仅次于北京和上海。陕西汇集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他们在这里学习文化,接受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每年都有大批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各行各业的不同岗位。因此,可以充分发挥陕西高等教育的优势,依托高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以高校艺术教育为平台,实现地域音乐的有效传承和传播,将地域音乐文化资源和高校教育优势结合起来,使陕西地域音乐的特色和魅力发扬光大。
2.高校艺术教育对传承地域音乐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长期以来,传统音乐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无意识传播,二是有意识传播。所谓无意识传播,是指民歌、民间歌舞、民间乐曲、戏曲声腔、曲艺音乐,是通过民歌手、民间乐手、艺人等民间音乐家的演唱(奏)流传下来。他们的传播或是为自娱自乐,或是为谋求生计,常处于无序的、自生自灭的状态。这是传统音乐的主要传播渠道。而有意识传播,则居于次要地位,表现为师傅带徒弟传授技艺,也有少数俗字谱和工尺谱刊行流传等。”⑤
地域音乐文化主要流传于民间,长期以来,它的传承属于无意识传播,主要依靠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口传心授得以流传下来。这种传播没有系统性、目的性和延续性,这种特性往往使得这些有着深厚生活和地域文化背景的鲜活音乐随意而原始地流传着,它的美和真时常被地理的界限和屏障所包裹和阻碍,无法突破进而创造出更广阔的价值空间。当从事民族音乐的田野工作者发现并认识了它们之后,才深深感叹于它们独特的魅力和色彩。然而仅仅依靠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群体去挖掘和整理开发这些音乐,力量还是显得太单薄,效果也有限。
众所周知,学习认识了解的过程主要是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的。高校的学生群体从年龄、心理等各个方面都比较成熟,接受和学习知识比较快,而且具有持久性。高校学生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会把以学校为地域背景的音乐文化在毕业之后带到更广泛的地区,更有利于陕西地域音乐文化的全国性流传和发展。
构建起凸显陕西地域音乐文化特点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和模式
1.在艺术教育中增加陕西地域音乐教育的比重
在传统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地域音乐是不太被重视的领域,通常音乐艺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以中西方经典的艺术音乐为主。这些音乐固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学生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体会和感知到音乐生成的文化大背景,对于音乐的理解无法上升到文化层面。而地域音乐就形成在他们学习生活的地域中,学生可以亲自深入到这个文化语境中,通过对各种细节的关注来进一步理解音乐背后的社会含义。
因此,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一定要认识到地域民族民间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程设置中给地域音乐一个合理的比重。通过艺术教育让让学生们首先去了解和认识这些音乐,只有全面接触和学习了这些音乐,学生才能由圈外进入圈内,真正喜欢这些音乐。此外,艺术的熏陶是很重要的,在增加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广泛开展地域音乐文化方面的活动。地域音乐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这种近距离贴近性的学习,一定会让学生不断加深对地域音乐文化的体验和认识。
2.结合陕西各高校自身特点构建合理的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与模式
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担任着普及音乐知识、提高音乐修养的重任。充分认识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在顺应其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陕西地域音乐文化中有代表性、有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的作品引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通过高等教育的平台和资源实现地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播。
各高校可以结合所处的地理位置、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等,选择有一定贴近性、熟知度高的音乐作品作为主要内容,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实践和研究。比如地处陕北的高校延安大学等,就可以在陕北音乐的挖掘和学习方面多增加一些比重,因为学生们就身处陕北音乐的生成环境中,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把音乐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表现形式联系起来,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关联,体味原汁原味的文化情怀。而地处陕南的高校,如陕西理工学院等,完全可以在陕南地方音乐方面组织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带领学生有条件深入田间地头去感知原生态的音乐曲调,也可以请民间音乐人在学校讲课,这比让老师讲更生动,更有感染力,这些都有非常便利的条件。关中一带是陕西高校的主阵地,这些学校则可以多涉及秦腔、西安鼓乐等音乐内容进行学习。学生们浸染于所在的这方水土和音乐的零距离接触,必将激发起他们发自内心的音乐情感和力量。
因此,这些高校的艺术教育在陕西地域音乐的学习传承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条件,适时有选择性的挑选音乐内容进行学习,实现贴进教学,形成各自的音乐特色。在平时高校之间还应该多安排一些艺术交流与合作,把自己熟悉和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这样地域音乐的学习就活了,同时也实现了特色化的目的,这将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3.提高学生对地域音乐艺术的参与性
只有充分学习和了解了这些丰富多彩的陕西地域音乐,才能传承和发展它。要真正通过高校艺术教育这个平台实现对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那么地域音乐文化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而应让大家都积极参与到音乐的表演和实践中来。地域音乐不能只是少数人的表演,需要调动起广大群体的热情,这样才能使地域音乐文化传播得更深入、更久远。
因此除了课堂学习和开展各种音乐活动外,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走进艺术的现场中。学生学了之后就唱,就演奏,既熟悉巩固了对音乐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习音乐的热情。有条件的时候还要多进入民间,去听去感受这些音乐,观看音乐表演,参与音乐表演活动,请专家现场表演介绍,增强学习的生动性和参与性。
结 语
高校是文化传播的主会场,高校音乐教育能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传承地域音乐文化,抓住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最根本的内容,然后使核心文化思想得到传播,受众范围十分宽广,是发展地域音乐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高等院校中加强地域音乐教育,有助于传承民族传统音乐,也有利于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一定要充分发挥高校艺术教育的良好平台,真正把陕西这些悠久而多姿的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开来。
注释:
①王延深.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域特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4):4.
②秦开凤.陕西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复兴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9):111.
③雷达.发挥陕西地域优势 保护民间音乐遗产[J].音乐天地,2005,(1):7.
④陆小璐.陕西“秦派民乐”的创作与地域文化的关联分析[J].交响,2013(1):56.
一、保护文学艺术的重要性
(一)保持民间文学多样性的需要
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数量众多、资源丰富,“自1979年以来,我国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文联等多部门组织开展十部民间文学艺术大型著作的汇编和整理,经过调查人员的努力,共收集民间歌谣302万首,谚语748万条,民间故事184万篇,民间戏曲剧种350个,剧本1万多个,民间曲艺音乐13万首,民间器乐曲15万首,民间舞蹈1.7万个,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版权保护的立法现状字资料5亿多字。”[2]迄今为止,在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对其进行保护,发达国家可以凭借其知识产权领域的优势地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发展中国家民间文化资源进行掠夺,使得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被权利人以外的使用人滥用。因此,为了更好传承各国、各民族的文学艺术资源,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紧迫性和重要型。
(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需要
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就是在保护人类创作之“源”,民间文学艺术与现代文化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3]
民间文学艺术是“源”,现代文化是“流”,二者一脉相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交流的频繁,大量的外来文化入侵带来新鲜感,很多人逐渐遗忘本土传统文化,使得很多传统民间文学艺术濒临消失。为了防止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失传,加紧制定法律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对继承和保留各民族文学艺术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维护利益平衡的需要
由于发达国家利用其拥有的先进科学技术开发出的新成果、新产品的可能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很重视,而发达国家免费使用这些资源,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是不可能。因此,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时候,应该注意贯彻“利益平衡”原则。
在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事实上,是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和他国利益的综合体。
它既要考虑发达国家的要求,同时又要考虑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现状
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问题是由发展中国家最早提出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非洲、南美洲等地的一些不发达国家提出了希望建立统一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标准的想法。到目前为止,国际上40多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国法律或者地区性条约中都制定了关于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条文。
(一)发展中国家保护
1966年,突尼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版权法模式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中国家。此后,1968年,玻利维亚(仅涉及民间音乐);1970,智利和摩洛哥;1973年,塞内加尔;1975年,肯尼亚;1978年,布隆迪;1980年,几内亚等国家继突尼斯之后,都相继采取了这种保护模式。[4]
我国《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二)国际公约、区域性公约和国际组织保护
在世界许多国家努力下,对文学艺术的保护以国际公约和区域性条约的形式确立下来。国际上,率先提出对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除此之外,《保护表演者、录音制作者和广播组织公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都把民间文学艺术归入到保护邻接权的体系中。这些都是对《伯尔尼公约》很好的补充。
此外,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制定的《班吉协定——关于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的协议》(以下简称为“OAPI协议)》,1981年在巴格达由阿拉伯国家缔结的《阿拉伯著作权公约》及安第斯共同体制定的《知识产权共同规范》都相继对民间文学艺术问题做了规定。
在国际组织保护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自创立以来,一直在关注和探讨如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问题。1976年,两组织了《发展中国家之突尼斯著作权模范法》,规定了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条款。1982年,通过了《关于保护民间文学表现形式以抵制非法利用和其他不法行为的国内法律示范条款》,规定由各国自行决定选择适合自己国家的法律保护模式。1985年,两组织又制定了《民间文学表达形式保护条约》草案。该草案规定要对民间文学艺术提供独立于版权之外的法律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立法成就,并没有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公认,但是它为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开创了新的道路。
(三)发达国家的保护
发展中国家在对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方面不遗余力,相反除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发达国家外,几乎没有发达国家对其进行保护。[5]
1995年初,澳大利亚法院审理Milpurrurru诉Indoufurn案,Milpurrurru指土著艺术家,被告是越南地毯公司。该案是越南地毯公司未经授权在地毯上印制由土著居民设计的图案,对土著居民的传统艺术作品造成了侵害,最终法院支持原告的要求。目前,澳大利亚也准备在有关法律条文中增加保护民间文学的条款。
[6]英国1988年《版权法》第169条也作了相应的规定。
深厚的文化底蕴,各民族迥异的生活环境、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之蕴育、流传灌溉了肥沃的土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承载着道德教育、审美观念传播、民族信仰传递等功能。对之予以法律保护,是认同和尊重群体民族风格及民族文化的体现,既能增强群体之优秀文化主体意识,保持文化多样性;又能满足群体之精神需求,增强其文化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奠定构建和谐社会之基石。
一、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对“民间文学艺术”之内涵界定的多样性和术语使用的多样化,使得对这一领域之研究,尚未达成实质性共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此类事物表述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和“传统文化表达”,此表述已为各国所认可。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82年《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防止非法利用及其他损害的国内立法示范法条》给出的定义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由具有传统艺术遗产特征的要素构成,并由某一国的居民团体(或反映该团体的传统艺术取向的个人)创制并维系的产品。
UNESC01989年《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给出的定义为:“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人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化、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
笔者借鉴上述定义将其内涵界定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系指由某一民族或区域群体(或反映该群体传统艺术取向的个人)所创作并维系,构成传统文化遗产之组成部分,反映该民族或区域群体历史渊源、风俗习惯、、民族风格、文化传统等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艺术性表达形式。包括:一是言语表达形式,诸如民间故事、诗歌、神话及谜语;二是音乐表达形式,诸如民歌、民间说唱音乐及器乐;三是活动表达形式,诸如民间舞蹈、戏曲、宗教仪式及杂技艺术;四是有形表达形式,即固定在物质载体上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诸如民间剪纸、绘画、雕刻、蜡染、刺绣等。有的学者认为保护对象不包括有形表达。笔者认为有形表达依附有形载体的特性不妨碍其成为受保护对象。有形表达保护的剪纸等“体裁”和前三类保护民间故事等“体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有物质化的形式要求。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尚未固定在任何有形载体上,但可就相同主题,以人的动作、言语或艺术品为载体,传达的模式化信息。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不同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民间文艺衍生作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民间世代相传的,长期演变,没有特定作者,通过民间流传而逐渐形成的带有鲜明地域色彩,反映某一社会群体文学艺术特性的作品。
民间文艺衍生作品具有明确具体的作者,是在借鉴素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或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基础上创作的,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能够以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劳动成果。包括:一是受民间文学艺术素材的启发创作的具有原创性的作品;二是吸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质,进行艺术再创作形成的改编作品。这类作品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质进行创造性加工,又没有失去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之艺术精髓。如在赫哲族民歌《想情郎》、《狩猎的哥哥回来了》原主题曲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音乐创作手法,进行旋律改编形成的作品《乌苏里船歌》。三是以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模式为内核创作的作品。此类作品在借用民间文学艺术主题、传统表达风格或者民间文学艺术体裁(如剪纸、刺绣等)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丰富阅历、审美情趣创作完成。如白秀娥利用剪纸体裁,根据“蛇”这一母题的基本造型和图文样式,创作的蛇年生肖邮票。
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特征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沿袭共同传统文化的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表达,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创作主体的群体性。群体是生活在一起,具有共同、风俗习惯、价值追求,沿袭共同传统文化的人群集合体。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无论是群体无意识的创作,还是个人创作、反映群体价值取向、为群体认同吸收并发展的创作,都是群体的智慧结晶,其创作、流传和保存,都鲜明地打上了群体智慧的烙印。
二是创作活动的传承性。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创作具有永动性,促之发展的是群体固有的特质。创作是群体生产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各群体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民族信仰传递的天然工具。因此创作活动延续不断。群体的特质促使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在流传过程中保持“内核”的稳定性。“内核”的稳定性保障创作的传承性。
三是流传地域的相对性。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创作、流传深受流传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对于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文化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某一群体的传统文化不被其它群体认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从而带有地域性色彩。然而,地域性不是绝对的,群体文化被其它群体认同后,就会产生跨地域的流传,甚至在国家之间产生共鸣。比如,梁祝传说从区域性传说演化成全国性的文化遗产,如今流传到国外。
四是保护期限的无限性。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伴随着群体的日常生产生活,是群体传统文化、精神信仰的外现,由此决定群体根据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精神需求的变化,相应地改造加工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这意味着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创作,是一个只有“始”,而没有“终”的流动过程,因此应无期限地保护。
五是保护内容的模式性。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特定信息的模式化表达,核心是具有传统艺术特色的、特定的模式化信息,由众多群体特质汇集在一起作为模式体现。模式是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灵魂,体现为相似母题的组合或相似的表达形式,是群体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的反映。言语表达体现为“口头程式理论”,即个体依据程式化的主题、程式化的典型场景和程式化的句法来结构作品。个体以模式为轮廓,据其生活阅历、丰富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作场景构建生动形象的作品。民间舞蹈大多有基本的表演模式,如长沙民间舞蹈《狮舞》的“拜五方”,《地花鼓》的“扯四角”,《龙舞》的“跑圆场”等。此外,有形表达依附的造型艺术品也传递着模式化信息。如杨柳青胖娃娃年画主题中,手持莲花、怀抱鲤鱼、圆头圆脑,体态丰腴的人物造型和白底粉面、花青的头顶及水纹、红色的鲤鱼及莲花,翠绿的荷叶等模式化的着色手法。
三、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权利内容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来源群体重视的是精神权利、文化认同感的满足。尽管群体也关注经济利益,但更注重文化能否受到尊重和认可,并得到持续发展。王鹤云女士称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为“文化特性权”,包括文化归属权、公布权、文化尊严权、使用权、传授权、传播权、获得报酬权七类。笔者认为权利内容包括标示来源权、公开权、文化尊严权、专有使用权、许可使用权和传授权。
标示来源权是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传播时的必然要求,是向外界表明创作群体身份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来源地的权利。其中须注意:标示方式的恰当性(即不能破坏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完整性和原始风貌)和来源地、来源群体的真实性。
公开权即有权决定是否将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向群体之外的公众公开的权利。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创作的延续性决定其不属于公有领域。发达国家主张归入公有领域是其无偿窃取、进行商业化利用的托词。传统背景和习惯范围内的使用,使之更多是在群体范围内流传。公开权针对仅仅在群体范围内流传和虽超出群体范围、但尚未超出我国领域,尤其是具有神圣和神秘色彩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
文化尊严权即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和内涵完整,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维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原生态。民间文学艺术表达通常是在传统背景和习惯范围内使用,有时脱离背景的使用都会侵害群体的文化尊严权,毋宁说歪曲、滥用。非原生境使用产生侮辱民族信仰的情形,是群体抵制他人使用的主要原因。文化尊严权通过保障公众领悟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之特质、民间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促使公众认同、积极弘扬民间文学艺术表达。
专有使用权是群体在传统背景和习惯范围内享有的固有权利。群体作为创作者、传播者和保持者,作为私权主体,固然享有专有使用、拒绝他人未经许可使用的权利。此处规定专有使用权,是为了与群体成员以营利为目的,在传统背景和习惯范围之外使用民间文学艺术表达,须支付合理费用的情形相区分。
许可使用权,即允许群体之外的个人或组织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并获取报酬的权利。许可使用的方式包括复制、展览、表演、摄制、改编和翻译。以艺术创作为目的的使用,只要不侵害权利主体的其它权利,都是允许自由使用的。
传授权,即权利主体有权决定将其掌握的技艺向谁传授、通过什么方式传授的权利,但该权利的行使不能与国家有关的强制性法规、群体习惯相冲突。传授权针对的是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所涉及的技艺。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民族风格的体现,是国家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因此应对权利主体设定禁止权的权利限制,即不享有转让权和放弃权。此外,还需借鉴《著作权法》的权利限制制度,构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制度。
四、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权利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