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会计;管理会计;融合路径

经济发展对传统会计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对原有的会计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完善管理体系。企业为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需要通过会计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来源。传统会计职能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需要传统会计模式进行创新,而管理会计正符合了这一特点。

一、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充分应对市场变化,防范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的要求较高。在传统会计核算管理模式下,会计业务基于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監督,具有事后监督的性质,即只有当企业的经济活动发生时,传统会计才进行会计业务处理,通过会计核算处理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延后性,这就不能满足企业对信息需求的提前预测的需要。如果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模式就能很好地补充传统会计中的不足。管理会计具有比传统会计核算管理更大的灵活性,取得和掌握的信息资料更加丰富,能够通过对各项经济信息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和控制,这就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决策信息,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抓住发展机遇。

对于企业而言,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单独运行表现出各自的局限性,二者必要进行有融合:一是可以实现企业的会计业务由传统的“事后监督”向“事前预测”转变。传统会计通过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而管理会计需要借助传统会计的基础信息,通过对企业的各项数据对比分析,对企业的经济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为企业发展提供规划目标。二是可以实现企业的会计业务由提供外部信息向加强内部控制转变。传统的会计业务需要对外提供各项会计资料,会计信息处于公开状态,可能受到外界模仿威胁;而管理会计属于内部控制范畴,能够成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核心武器。因此,将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能够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有利于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可行性

(一)会计基础信息来源的统一性为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供了基础条件。在会计体系中,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都属于企业会计管理的范畴,它们的基础对象、经济实质和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目标任务就是做好会计核算和实现会计监督企业。对于传统会计核算管理而言,其核算对象是企业已经实现的经济活动,通过会计核算等一系列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其结果运用财务报告的形式反映,提供给各级使用者。因此,以会计核算为代表的传统的会计,无论在传统企业还是现代企业,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作用无法替代。然而,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又需要传统会计能够跳出传统管理局限,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助力,这就为管理会计职能实现提供了契机。管理会计借助传统会计基础核算信息,着眼于内部控制管理,盯着发展目标,对企业的现有资源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性、合理化地指导,目标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基于二者间多重一致性,为二者融合提供了可能。

(二)科技发展为传统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原先传统会计管理依靠手工方式处理会计核算业务,财务人员会计核算工作量大,没有能力和精力思考企业发展问题。如今,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对于会计信息需求增加,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提供更加精准的预测信息和目标方案,通过手工方式是无法实现的。现在,信息技术和科技管理手段十分发达,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各方条件较为成熟。首先,电脑硬件和上网条件在许多企业已经普及,这为企业推行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供了硬件基础。其次,会计软件运用与开发在一些企业得到推广应用,这为会计系统平台搭建提供了保证。随着信息应用技术日趋成熟,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计算机网络能够帮助企业根据流程设计自动处理相关数据信息,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使会计人员有时间做好数据信息分析,提供具有应用价值资源。最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相对较高为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供了核心人力资源保障。现在的会计人员会计政策、业务相对熟悉,有一定的会计软件操作基础,通过平台实行人机互动,可以按照企业目标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相对充分的依据。

三、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路径分析

做好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必须对企业基本情况充分掌握,对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本文为此提出对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路径分析。

(一)做好会计制度设计,健全财务管理,为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做好制度设计,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传统会计以核算为中心,必须做好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根据企业目标,制订管理会计相关规定,对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及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优化,从而使用企业的会计制度更加全面完整。特别是要界定管理会计的性质与内容,使之与传统会计做到无缝对接,充分融合。二是合理进行会计岗位布局。由于传统会计侧重会计核算方面设置,因此,在实行两类会计融合过程中,企业在进行会计岗位设计上要进行合理布局,结合会计管理软件流程做好岗位优化,使传统会计岗位与管理会计岗位间保持协调,做好匹配。三是做好会计人员岗位培训。要根据岗位设计做好会计人员的合理配置。对会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实训,提高会计人员适应多个岗位能力。在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过程中,会计有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化、综合性素质要求更高,只有优秀全能的会计人才,才能在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中发挥独特作用,满足企业发展多样化的需要,能够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搭建统一财务系统,为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供对接平台。为做好传统会计与管理传统融合必须依靠先进的科技技术,做好二者的有效对接。一是对现有财务流程体系进行梳理,完善管理体系。要充分梳理企业现有管理体系,重点做好管理会计预测指标体系设计,使企业管理目标能够通过管理会计方法得以实现。二是做好财务系统设计。分二类进行:一类为没有实行财务管理系统的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做好财务软件开发,并做好人员培训;另一类是实行财务管理系统的企业,要分析现有财务软件功能,对企业现状进行梳理,检查现有财务管理系统能否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从而决定对体统升级或者开发,以期使之与企业要求相符。

(三)加强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实践。企业实现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需要有一个融合的时间过程,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把握好融合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将复杂的会计核算过程交给系统处理,使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在数据采集上保持同步,并使计算结果得以简化,数据更为全面,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通过系统联接实现信息共享,完成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效对接,并在实践上做好沟通、协调,使之充分融合,必将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 经济运行 生产经营

低碳经济对电力行业的影响是长期的和严峻的。2009年我国电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水电总装机达到1.97亿千瓦,增长14%,约占总装机的22.5%,较2008年年底上升0.74个百分点;风电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光伏发电超过20万千瓦。火电则通过关停小机组以及上马大机组,继续朝着高参数、大容量、环保型机组方向发展。至2009年年底,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6006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实现“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的任务,每年可节约原煤69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9亿吨。

一、当前电力经济运行的前景

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中的投资项目大多数在今年进入大规模建设期,这都将带动全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增长。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大众对未来经济增长的看好,78%的调查者认为电力需求增长会大于或等于5%,但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受石油等能源价格振荡以及能源需求上升的影响,调查者普遍认为煤炭价格将继续上涨,对火力发电企业扭亏持谨慎乐观态度。

电力行业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对电力自然是加倍关注。面对煤价上调和排污费增加所导致的成本增加,国家发改委已意识到电力行业没有利润是不利于其稳定和发展的。但中央要求的电价上调在地方能否完全执行?即使能执行又能弥补多大部分的成本上升?还会不会有第二次电价上调?上游的煤炭在电价上调的激励下会再抬高煤价,下游的耗电工业成本也会受很大影响。电价上涨是对可能发生的温和通货膨胀产生蝴蝶效应呢,还是被快速增长的经济消除其负面影响?媒体、经济学家、行业内外将会争个不停。

随着国家对协调发展的重视和对“惟GDP论”的抛弃,在宏观上电力需求的增速将有所下降。从供应端看,如果2010年大江大河的来水正常,则水电出力将比上年大增,同时大批新建电源开始并网发电,电力供应将比上年增加。从需求端看,由于侧管理逐渐推广,电价上涨使高耗能产业发展受限以及居民用电对价格的敏感,需求的增长也会理性些。

二、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现状

2008年爆发的由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电力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统计数据来看,全国电力运行今年一直在缓慢的向上攀岩,发电量也在持续增长,用电保持也有所提高,电力供需总体上保持平衡,保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用电需要。

我国2009年全年发电量365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全社会用电量36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6%。2009年全国发、用电增速稳步回升,总体呈现逐步回暖、加速增长的态势。2009年6月份月度用电量增速结束了8个月来的负增长,8月份累计用电量增速年内首次转正,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经济的回暖,半数以上的调查者认为今年全国电力需求增长将超过5%,问卷结果比国家有关政府部门预测的7%稍低,表明调查者和业内人士对今年电力需求增长持乐观但较政府主管部门谨慎的态度。而与电力需求预测结果相呼应的是,56.4%调查者认为今年电力供应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显示出政府和相关能源行业对于未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致信心。

(一)当前电力运行的基本情况

2008年以来,全国发电量保持持续的增长,l―9月,全国发电量完成26058亿千瓦时,增长1.5% ,同比加快0.14个百分点。其中水电10826亿千瓦时,下降0.98% ,火电15104亿千瓦时,增长1.02% ,核电102亿千瓦时, 增长8.5%。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发电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预计下一季度电力增长在8%以上。

全国用电量也保持较高增长,1―9月,全国用电增长11.3% ,比第一季度增幅提高0.3个百分点。局域增长有三点,一是工业用电增长较快,达7.1%。工业用电中增长较快的是轻工业,达11.8%。二是第三产业也有抬头趋势,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增长0.7%。

1―9月,全国电力企业效益逐步显现,出现顺势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电力企业产品销售突破了2万亿元,比同期增长12.6%。其中国有企业利润总额751亿元,增长5.0%,效益稳定增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万亿元左右,增长13.7% 。

(二)电力系统运行的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电网建设格局离不开能源分布、能源结构和经济布局的现实。一些地区电力供需上出现了紧张情况。华中和四川等地一度出现了拉闸限电情况。我国水力资源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占全国总量的67.8%。但是,2008年河北在灌溉负荷高峰时也出现了限电,虽然限电时间很短,未造成重大影响。其次为中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占l5.5%和9 9% 水电站建设中大型水电站比重大,而且位置集中,单站规模大于200万kW 的水电站资源量占50%,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

我国原煤的总资源量为50592.2亿吨,占世界总量的4.2%。能源状况存在“双为主”。既能源结构中,以燃煤为主。发电能源结构中,以火力发电为主,占电力结构的80%以上,煤炭资源78%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一些大型的煤电基地也在“三北”地区。据历史数据统计,1999-2001年,全国新增发电容量4200万千瓦左右,投入电网建设的投资约3OOO亿元,新建电力项目投资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当前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电价,将对用电企业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电费占成本比重高的企业,将直接影响到其市场竞争力。目前农村电价水平仍较高,城乡用电同价的矛盾较大。

我国面对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境挑战,适时提出了资源节约型和低碳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目标 把节约用电作为节约能源的一个主要手段。据推算.每节约lkw容量投资只相当新增1kW容量造价的20%。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全国节电可减少电力装机l亿kW左右,以10年累计节电28000亿kwh,共可节煤1.43亿t,有效化解了资源环境压力。

按照国家计划。今后5年内将投资500亿元,争取年节电达到l 000亿kWh。作为国民经济行业主力设备电动机系统的调速节能,存在巨大的需求。

(三)电力系统备用容量运行状况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随机设备故障的增多使得电力系统控制的难度不断增大,负荷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负荷预报精准性进一步降低。自由化市场环境下的电力交易更加依赖于多变的电力市场,电力中断从小地区电力中断到大面积停电,而且影响也不仅限于由于负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可以波及很多间接的环境损失。

(四)电力系统的节能途径

城市配电网是电力系统能量损耗的主体部分,实现配电网的节能降耗是“ 十一.五” 期间我国的GDP能耗同比降低20%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目标利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负荷增长速度快而配电网建设投资滞后,供电线路在节能降耗方面有着很大的挖掘潜力。

电力系统运行时,线路和变压器中将会产生电能损耗。这部分损耗一般占系统功率的l0~15%, 有的农村电力网高达2O~30%, 这些损耗将使电能成本增加。统计数字表明,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约占系统总的有功功率损耗的80~ 85%。因此,降低电力网的功率和电能损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电力投资体制改革

不论是煤强电弱,还是电强煤弱,也不论是以煤炭垄断对付电力垄断,还是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煤电之间的顶牛只能是两败俱伤。在多次呼吁政府部门协调而不可得的时候,各种形式的煤电联营将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稳定煤价,打造完整的电煤供应链。然而,电力的安全不仅包括电网的安全,还有电源的安全,煤之不存,电之焉在?煤电联营将是最好的稳定电源安全的方式之一。现在,电力企业无论是电厂还是电网基本上是国家资本,但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电力企业吸引战略投资者,吸引外资、民营等各类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产权多元化已是箭在弦上。同时,加快重组步伐,积极谋划集团一级上市也是各大集团心照不宣的计划。产权多元化必然带来投资、融资的多元化,更多的资金将源源不断流入电力领域,规范投资、加强立法已是刻不容缓,电力投资体制改革也是大势所趋。

四、加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策略

2004年起,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同年也是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实施业绩考核的第一年。企业负责人的年薪大概是多少,是依据什么制定的,电力企业负责人的收入水平,在实行年薪制后是降还是升,这恐怕和这些电力企业的资产回报率紧密相关。年薪,不仅是收入的问题,更是面子的问题。电力企业有成为国资委重点培养的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的雄心,年薪制将会激发电力企业间的竞争。

据悉,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已成为国资委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件大事之一。既然剥离不可避免,那么电力身上多出的这一根“筋”怎么剥离,就是考验各电力企业智慧的大问题了。既要减员增效做强主业,又不能甩包袱,漠视多种产业职工的电力情结,还要让企业好好地活下去,剥离后的多种产业和主业将是一种什么关系?让我们拭目以待。 2003年,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北5家区域电网公司相继挂牌亮相。媒体评论称:新组建的5大区域电网公司和先期成立的南方电网公司,共同构成我国电力市场的骨干平台,为下一步电力竞价上网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有了平台,2004年区域电力市场的运作方案或许就应在争论中出笼了,这一步也许就是关乎电力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一步。

由于我国幅辽阔、自然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明显,在制定电价时,应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宜“一刀切”。从当前的情况看,中央政府制定电力价格宜以资源合理利用为导向以现行大区电力系统为单位,确定其电价总水平,授权国家电力公司在总水平基础上确定分省、分类电价及其上下浮动幅度,并使对用户的销售电价呈现多样化,建立以分时电价为主体的用户电价体系,实现电力消费者、电网经营者和电力生产者的有机结合 这样,可以电力系统经营企业因地制宜、因网制宜的活力,满足电力供求双方能在不同时间,根据不同的特性做出灵活有效的价格选择,达到合理利用资源之目的。

做好电网网架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使得电力辅、配网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能满足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的技术要求,首先应提高电网规划的预见性、经济性,加强需求预测,做好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前期工作。电网和电源布局的优化 是电力经济运行的基础,投有这个基础,电力生产、流通过程的优化就将受到制约。所以说优化的电力系统应真正做到应多发时可多发、想多送时送得出、要多用时用得上。

参考文献:

[1] 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28.

[2] 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1.28.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科研项目管理 .NET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大学科研的飞速发展,在校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学术科研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科技项目、 学术论文著作等科技所取得的成果数量快速增长,科技信息管理与统计的工作繁重随之而来、 管理效率低下的审核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所以,如何更为有效的管理及审计高校大学生的技术信息,及时掌握大学生的科研动态和准确的统计大学生科研的成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外学者对大学生的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发达国家的学生非常注重自身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特别是一些著名学校,更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开发相应的科研管理系统,挑选和留住最佳人才,同时不断提高这些人才的科研效果。

1 编程环境

在后台数据库方面,虽然现阶段采用与兼用性很好 Microsoft Access暂时能够满足需要。但SQL Server 2005提供的非常傻瓜的缺省安装和使用模式,其上手难度并不比Access大。另外,SQL Server 2005可以兼顾小、中、大规模的应用,有着远远比Access强大的伸缩性。鉴于分院科研管理以后的发展需要,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5。

输出输入界面开发工具则采用。的像C一样的执行速度和开发使用的方便性使得它比其他编译—链接—测试的语言的性价比高得多。因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于Microsoft Windows的应用程序都要访问数据库,因此使用开发的用于各种大小和复杂程度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前端应用程序的数目也越来越多。

2 功能需求

科研项目管理是高校对大学生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制有效的管理部门如何高效有序地处理头绪繁杂的日常事务,相对分散的大学生科研人员如何方便快捷地获取、共享科研信息,一直是高校科技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人才为依托,充分挖掘信息资源,建立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促进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势在必行。

本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了科研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保证系统的规范性、可实现性、安全性。该系统使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以科学、规范、有效地方式达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效果,提高了学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通过对各学院科研现行业务流程的分析,得到新系统业务流程图如图1所示。

3 研究目标

高校的科技工作是全社会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大量科研项目。大学生科研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随着高校科研项目数量和体量的增加,使科研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改进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更为科学完善的项目管理方法。实现科研项目的无纸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各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科研成果的管理主要存在应用范围比较窄、水平比较差和效果不太理想等问题。因此,应该根据不同院校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始设计开发大学生科研管理系统,以加强和深化大学生科研管理工作,为学校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设计开发本系统时,既要实施一套国际化管理理念,又要能够满足中国特殊的科研管理环境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效管理,使科研管理都能专注于资源的发展和规划,并能达到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的目的。

4 总结

在本课题完成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最终还是把问题解决了。虽然完成作业的时间比较长,但收获还是很大的,首先要有很好的知识功底,还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相信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能够更快的完成,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刘鲁.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MES;质量管理;系统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5. 030

[中图分类号] TH186;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5- 0044- 04

1 引 言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朱兰指出:“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将是质量的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钢铁企业质量管理应当融入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先进质量管理理念[1]。钢铁企业质量管理主要是指从原料到半成品、产成品各环节的所有质量信息相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并实现产品质量生产的全程追溯。本文以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MES)中质量管理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为研究主题,在对国内外已有的钢铁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开发等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2-4],首先根对钢铁产品质量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构建了钢铁企业质量管理系统模块的整体架构,并重点就各子模块具体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以期在CIMS环境下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整合企业资源,优化质量管理流程,实现质量信息和数据的共享,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2 钢铁产品质量特性分析

钢铁产品质量特性大致分为直接质量特性和参数质量特性两部分。合同规定的客户需求一般反映的是直接质量特性,包括主质量特性,如钢号、标准、形状、规格等;以及辅助质量特性,如交货状态、加工用途、冶炼方法、技术条款等。而生产过程中参照的目标是产品的参数质量特性,包括化学成分质量特性,如C、Si、Mn等元素的含量要求;物理质量特性,如形状、规格、力学性能、高低倍要求等;以及交货期等时间质量特性。产品质量设计的实质就是将产品的直接质量特性映射为产品的参数质量特性,并将它们分解到各个加工工序中进行控制,作为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的目标以及判定合格与否的依据。具体分类参见图1。

3 质量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钢铁生产可分为炼钢、连铸、轧制等阶段,其在炼钢连铸阶段是连续的,而在后续轧制等阶段是离散的,因此钢铁生产是半连续半离散的分阶段式生产方式。而从物质上来看,钢铁生产过程是从单一钢水投入经后续不同加工工艺,按用户合同要求生产出产品性能、规格各异的产品的分解过程,其产品规格虽复杂,但生产工艺却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基于以上对钢铁产品特性及钢铁生产流程的了解,其质量管理系统需求应须把握以下几点[5]:

(1)工序过程质量控制:通过对生产过程各工序过程质量进行控制,以保证产品的最终质量符合用户要求。

(2)质量检验及数据采集: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各关键工序设置质量采集点以采集工序质量数据,并与数据库中标准数据进行自动对比,并把对比结果实时显示。

(3)检(化)验及质量判定:按照试样检验要求及时为其他工序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并结合现场检验结果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综合判定。

(4)质保书模板设计与应用。

(5)质量控制与生产放行:通过对产品生产质量进行监督控制,对不合格半成品采取封锁、返修等措施,杜绝不合格半成品不经允许流转到下道工序或出厂。

(6)产品质量分析与缺陷反查:通过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各关键工序节点采集的质量工艺控制数据、成分物理性能数据、在线检验数据及各种标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产品形成缺陷的原因,为改进产品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7)改判业务处理:对检验结果无法满足订单要求但符合另外一个牌号标准的产品,系统提供判定顺序,指导牌号的改判,要确保改判结果的准确性和改判钢种的合理性。

4 质量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及各功能模块分析

4.1 质量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通过以上对质量管理系统需求的分析,可知质量管理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包括质量标准管理、产品质量设计、质量采集与检验、质量判定管理、质保书管理、质量跟踪与分析等模块。具体见表1。

4.2 质量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分析

由表1可知,质量管理系统架构大致分为6个子模块,其质量管理流程图(以钢卷生产为例)如图2所示。

4.2.1 质量标准管理

钢铁企业质量标准管理通常由企业质量标准科在充分考虑并综合执行国际、国家、钢铁行业及客户特殊要求等基础上制定,并及时下达至作业部门,制定企业钢铁内部标准,控制产品生产质量。具体包括:①国际冶金规范标准;②国家冶金规范标准;③企业内控标准,包括性能控制标准、成分控制标准、外观控制标准、工艺路线标准、工艺参数标准;④客户要求标准,即企业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制定生产标准。

系统质量标准冶金规范数据库是钢铁企业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对管理的所有工序工艺控制参数、检(化)验要求等作业指令进行有机归并后形成的集合,它是合同质量设计的重要的基础数据来源之一,包括质量判定规范和工艺技术规范管理。其中质量判定规范在ERP,产品工艺技术规范在MES。工艺技术规范是质量管理部门针对每道工序的控制参数、检(化)验要求、执行标准等作业指令进行数据合并的集合。企业MES系统提供工艺技术规范的管理功能,包括查询、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系统建立有化学成分标准库、机械性能标准库、高倍和工艺性能标准库、热轧工艺状态库、热处理状态库等,分别存放着各种限值及判定条件[6]。

4.2.2 产品质量设计

由企业质量设计科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和客户合同进行产品质量设计,质量设计人员通过从ERP系统接收过来的客户订单进行质量设计,确定该产品在各工艺流程阶段需要达到的质量规范和工艺参数表的设定值。如各种文档控制,各工序加工设定值等。在此后的生产过程中,计算机就按照质量设计输出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用户合同的质量设计过程包括产品质量设计和生产质量设计两个阶段[7],其具体设计过程包括:

(1)首先,在合同处理时,根据销售合同中输入的产品大类、产品名称、牌号、交货状态、质量标准等用户需求特性,在产品规范库中查找对应的产品规范码,再根据产品规范内的具体内容完成合同的产品质量设计。

(2)根据产品规范码、客户代码(CUST_NO)和产品最终用途码(APN),找到相应的冶金规范码(MIC)。冶金规范码是生产质量设计的关键。

(3)产品个性化需求由系统根据用户的不同和使用用途来决定,而所有制造参数由冶金规范码管理,所以,系统内建立了用户、使用用途与冶金规范码的对应表。

(4)对合同进行生产质量设计。以冶金规范码为关键字,并以长度、厚度、宽度等度量型特征属性及其他特殊要求为次关键字,在冶金规范库中找到相对应的生产路径(不同路径用Line-No来区别)和路径下所有机组的控制规范,该过程实现了对合同产线设计及产线机组制造标准的设计。

(5)对于有多产线路径的合同,还需要根据实际生产状况确定主产线,其他生产路径作为备选的次产线。

(6)产线路径是产品生产机组的组合,在冶金规范中同样的产品可以对应几条生产线路径,主制程确定时一般主要考虑各产线的物流顺畅平衡和生产成本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计划员可以进行主次产线的变更,实现柔性生产。

(7)在合同实际制造过程中,当合同的物料进入不同机组计划执行时,将进行工序分解,自动将前期设计的对应机组制造标准数据下发给相应的PCC计算机,PCC计算机按标准数据进行生产控制。

4.2.3 质量采集及检验

质检部在各分厂设有质量监测站,其主要职能是对该分厂的产品进行在线监测以及对中心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依据标准进行质量判定,对定量结果进行自动判定,对定性结果进行人工判定。其中送来中心实验室检验的对象统称为委托方,它包括各生产分厂、物供、技术中心、质量部、钢研所及其他外委单位。送料包括足够检验项目所需的试验、检验卡片(即大票),检验卡片上注明委托方、炉号、规格、技术条件等信息。检验项目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两大类,其中物理检验分为力学性能和高低倍检验,化学检验分为化学成分和气体分析检验。质量采集取样委托流程如图3所示。

4.2.4 质量判定管理

将质检部在各分厂收集到的质量数据,按编号输入到计算机内,与系统事先建立的工序放行标准(相应工序牌号产品的化学成分标准库、物理机械性能和高倍、工艺性能等各质量规范标准库数据)相对照,判定内容包括:①成分实际判定,对比各阶段产品的实际化学成分与标准库中的成分标准,检验其成分实际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②性能实际判定,对比各阶段半成品机械性能实际、工艺性能、表面质量、尺寸规格与各相应的性能标准,检验其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如果以上判定都符合各相应的标准,则相应工序放行通过,进入下一道工序。如不符合放行标准,就要进入质量异常处理,根据异常实际情况的不同,分别进入“判废”(废品)、“改判”(不良品)和“返回”(返回品)流程。如果进入“判废”流程,则终止该在制品的制造流程,将其送入废品库。如果进入改判流程,同样终止制造流程,但该在制品被降级改变牌号或规格,作为可利用材转入中间产品库,以便在调配调度时供其他合同使用。如果进入“返回”流程,同样终止制造流程,但该在制品将返回前面出错的流程进行返修。此时原合同必须进行重新补料,重新申请材料等等[8]。质量判定流程如图4所示。

4.2.5 质保书生成及管理

质保书内容需满足国家法规和订货合同要求,主要包括合同相关事项和产品检(化)验数据结果,包括:质量证明书标识、产品标识、用户标识、合同标识、发货日期、运输标识、发货人、审核人、执行标准、批号、炉罐号、牌号、规格、数量、重量、化学成分、物理检验等。质保书生成过程如图5所示。

出厂产品录入:根据发货通知单,输入需要开具质保书的产品相关信息。

出厂产品分析:①对发货通知单上的产品支数、质量进行有效性校对(主要指定尺及长度要求的钢管);②调用化学成分台账,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结果;③调用机械、工艺、高倍数据台账、查验分析结果;④列出前3项分析不合格的产品,提出警告。

产品质保书信息修改:对录入或分析结果错误的出厂产品信息进行修改。

产品质保书生成管理:①对经过分析质量完全合格的产品自动登记分配质保书号;②按质保书号屏幕显示质保书;③按开出日期打印质保书;④按质保书号打印质保书;⑤开具的质保书存档。

4.2.6 质量跟踪与分析

质量跟踪主要是针对在制品每道工序的在线和离线质量情况,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跟踪和判定,对所有的质量数据以成品材料(捆)为单位,在系统中保留一定的时期,结合物料跟踪管理模块,可以对从原料到成品的所有质量数据进行查询和追溯。目的是为了对产品的质量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以期对未来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质量分析是将被控变量与预定的质量规范或质量标准给定值进行比较,达到修正质量偏差的目的。通过产品质量分析,及时找出引发质量问题的原因和根源,根据产品的质量状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监督执行,为改进工艺或操作规程提供参考依据。

5 结 论

质量管理是无缝钢管ME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研究的钢铁企业质量管理系统从钢铁企业质量管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先进管理思想和技术理念为指导,以PDCA质量控制为理念,针对钢铁企业质量管理流程优化、先进制造管理平台构建、信息系统集成等问题,建立了覆盖钢铁产品生产全过程的一贯制质量管理架构体系,并重点就各功能子模块进行了详细分析及说明。

主要参考文献

[1]卢晓春,阮锋.产品质量管理方法研究评述[J].机床与液压,2004(3):10-15.

[2]Jitao Fang, Shusong Yu, Xiangqian Ding. Development of MES-based Workshop Integrated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and Logistics,Qingdao, China,September 2008:216-220.

[3]段桂江,孙飞,唐晓青.集成质量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多视图融合机制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11(12).

[4]刘晓冰,刘彩艳,等.基于制造执行系统的动态质量控制系统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11(1):133-135.

[5]徐端,舒真,冯水华.钢铁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控制工程,2005,12(6):557-561.

[6]郑雯.浅谈钢铁企业MES质量管理[C].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009:10-36.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考研与就业;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9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教育日益重视,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连年扩招,毕业人数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与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为我国三大就业难题。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广泛重视,也成为近年来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得出其真实情况,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抽取经济管理学院四个年级所有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447人,女生797人,平均年龄20.3岁,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五个专业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为确保调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问卷选择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个年级1431人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431份,收回问卷1244份,回收率为86.93%。

2.文献检索法。广泛查阅有关普通高校学生考研与就业的情况,并对其筛选、分析整理以备参考。

3.数理统计法。采用自然平均法,没有进行加权平均。统计分析使用EXCEL,主要通过性别分类汇总、年级分类汇总、专业分类汇总、综合汇总得到分析结果。

二、研究结果

(一)年级分类汇总

此次调查对象中,13级共计351人,12级共计295人,11级共计338人,10级共计262人。其中,13级选择考研84人,选择就业105人,选择出国的38人,选择自主创业32人,91人在思考中,16人无打算;12级选择考研65人,选择就业116人,选择出国的16人,选择自主创业33人,65人在思考中,11人无打算;11级选择考研76人,选择就业129人,选择出国的75人,选择自主创业8人,61人在思考中,15人无打算;10级选择考研38人,选择就业194人,选择出国的7人,选择自主创业6人,24人在思考中,0人无打算。

(二)专业分类汇总

此次调查对象中,会计学共计483人,财务管理共计169人,工商管理共计194人,市场营销共计192人,国际经济与贸易共计205人。其中,会计学选择考研89人,选择就业181人,选择出国的103人,选择自主创业18人,95人在思考中,6人无打算;财务管理选择考研35人,选择就业56人,选择出国的12人,选择自主创业26人,23人在思考中,18人无打算;工商管理选择考研43人,选择就业104人,选择出国的10人,选择自主创业8人,39人在思考中,0人无打算;市场营销选择考研47人,选择就业97人,选择出国的1人,选择自主创业13人,48人在思考中,0人无打算;国际经济与贸易选择考研49人,选择就业106人,选择出国的10人,选择自主创业11人,36人在思考中,4人无打算。

(三)综合汇总

1.生源地相关。此次调查对象中,生源地在甘肃省学生的共计669,占全部人数的53.78%,其他省份学生共计575人,占全部人数的46.22%。其中,甘肃省生源地的学生中有87人选择去“京广沪”工作,103人选择去长三角地区工作,113人选择去珠三地区工作,167人选择去中部城市工作,127选择去西部城市工作,184人选在去生源地工作。非甘肃省生源地的学生中有90人选择去“京广沪”工作,108人选择去长三角地区工作,99人选择去珠三地区工作,92人选择去中部城市工作,53人选择去西部城市工作,169人选在去生源地工作。

2.学生预计的就职单位。此次调查对象中,共有178人选择考公务员,占比13.14%;共有310人选择国有企业,占比22.88%;共有363人选择外企或合资企业,占比26.79%;共有256人选择私营企业,占比18.89%;共有71人选择自主创业,占比5.24%;共有106人尚未考虑好,占比7.82%;共有71人选择其他就职单位,占比5.24%。

3.学生生活状态。在全部学生中,有243人参加社会活动,94名同学做过家教,164名同学在公司兼职,95人自主创业,305人做零时兼职,还有在业余期间炒股、当志愿者、参加辩论赛的同学。其中,生活充实的人占39.7%,迷茫的人占44.0%,焦躁不安的人占15.14%,觉得无所谓的人占1.1%。认为现在就业形式乐观的人占11.64%,一般的占33.54%,不太乐观的占43.18%,很不乐观的占11.64%。

4.考研难题与障碍。此次调查中,想考研的同学最担心数学的占46.33%,最担心英语的占39.19%,最担心专业课的占14.48%。有33.22%的同学担心时间紧迫,34.13%的同学担心毅力不够,14.11%的同学担心实力不够,4.89%的同学对考研没兴趣,3.35%的同学担心身体状况,10.30%的同学担心家庭经济情况。

三、研究讨论

(一)就业方面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选择直接就业。从年级分类汇总看,大一有意向考研的学生较多,而高年级有考研意向的人数越来越少,其中,大四有72%的学生都选择直接工作。大部分学生意愿去中小城市和生源地发展,他们对就业指导不够满意,尤其国贸专业,就业压力较大。对于将来的就业,学生们考虑较多的是经济问题,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参与社会活动与公司兼职的学生越来越多,这都是增加就业砝码的实践方法。

(二)考研方面

大部分学生起初有考研的打算,到大学四年级,最终参加考研的学生人数比较少(2010级有考研意向的仅有14%)。大部分学生担心自己毅力不够、时间紧迫,而经济情况并不是影响考研的最主要因素。在考研的课程中,同学们最担心数学,其次是英语。学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从汇总表可以看出,工商管理和国贸的学生意向考研的人数较多,而实践性较强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有意向考研的人数较少。

(三)心态与障碍方面

调查中学生对就业的形式并不乐观,不乐观的人数占据了55.82%。学生们大多自尊心强,压力过大,尤其是女生的压力更大。生活迷茫和焦躁不安的同学占据了59.14%,因此,关注学生心理工作极为重要。学生应更多地参加校内外活动和兼职工作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讨论小结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学生相对学校其他工科专业学生基础差、就业机会少,承受的就业压力更大。主要原因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严峻的就业形式。除了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其他几个专业学生就业较困难,尤其是女生就业更困难,这也是目前人才市场就业的基本形势;二是残酷的考研竞争。经管类专业属于考研的热门专业,考试的竞争愈加激烈,分数线逐年提升,进一步加剧了考研的压力。学生选择就业和考研要理性判断,切忌不可盲目跟风,根据自己的偏好、家庭经济情况、自身发展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就业与考研选择引导,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就业观。对高校就业而言,尽管考取硕士研究生已被纳入有效就业,但毕业生应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关注个人未来工作的收入、发展空间、社会保障等问题来选择考研与就业。高校毕业生不仅要注重自己的社会价值,也要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因此,要合理引导大学生认知自己的能力与特长,兼顾个人情况与社会发展,在考研与就业中做出合理选择并制定学习方案。

2.指定专业导师指导,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确定指导方案。专业导师对学科的了解与就业渠道比学生更详尽,因此,制定专业指导教师参与学生就业与考研指导工作,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大有裨益。专业导师凭借自己的理论优势与实践经验,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就业与考研全过程进行疏导,将会对学生选择考研与就业起到决定性作用。此外,大部分学生生源地在农村,贫困生较多,个体特殊性较多,因此,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经济情况建立帮扶方案。

3.系统化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课程,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其起点规划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将影响到学生将来的成败。因此,对学生应进一步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开设与指导力度。如在大一时期注重未来相关职业认知与自我认知;大二时期侧重专业课程学习、创业教育认知;大三时期加强考研辅导,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大四时期开展面试技巧培训等课程。另外,完善考研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实体与网络信息平台,包括及时更新就业与考研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4.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扩大就业质量和深度。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随着当代社会经济转型而发展起来的,经济管理学科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更为重要。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被推向社会经济的中心,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因此,传统的教育已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大学生就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小彩,谢萍丽.浅谈如何做好理科学生考研就业指导工作[J]河南教育,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