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经济秩序

社会经济秩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经济秩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经济秩序

社会经济秩序范文第1篇

具体而言本文针对当下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有创新性的从当前的具体国情与政策层面出发,立足民族特性与传统文化等方面分析现状当中存在困境的原因。与此同时本文更试图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构想。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可持续环境设计;发展困境

一、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的提出

我国第一次把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远期目标的提出是在2005年6月,国务院总理主持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当中我国首次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具体包括:近期具体工作安排、政策体制建设及协调保障机制等等。以此为起点,我国节约型性社会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呈现出初步的系统框架和发展路径。

从涵义来看,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其核心概念“节约”有两层内涵: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虽然资源节约了,但却是“不发展的社会”,这与科学发展观又是背道而驰的。

二、生态危机是当前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无法回避的时代背景

然而,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虽然掌握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强有力的科技武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强,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对自然的敬畏,到农耕时代与自然的相互妥协,再到工业时代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做翻天覆地的改造,人类在这改造中仿佛看到了人力量的伟大,人定胜天的古老预言的实现。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带来了消费的无节制,并直接间接引发自然资源的枯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变的愈演愈烈:大气污染、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损耗、酸雨,水污染、水资源紧张、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森林消退、固体垃圾污染、矿物燃料减少等等……

生存环境的恶化在提醒人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由此引发人们开始反思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重建生态,这些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国当前的自然环境危机也已经越来越被重视,要想真正实现节约型社会,当前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省、绿色能源的利用以及可持续设计理念的贯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对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国际组织,众多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当今比较流行,又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89年5月举行的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上得到广泛认可。

三、深度剖析中国可持续设计出现发展瓶颈的内在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由上文论述推理可见,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出发点,引出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是我国当下整体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俗语中“对症下药”在一定角度其实也呈现了一条解决学术问题的清晰思路,通过对已有文献查询可见,多数是对国外已有可持续理论的简单介绍、或者是对某生态建筑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却往往忽视了造成当前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困境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同时,在可持续设计实践方面,对单纯对外国的先进经验的介绍而忽视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差异,这种“拿来主义”容易使设计师流于表面的模仿,将更无力抵抗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现象,因此本文致力于填补本项空白。

1、中国可持续设计出现发展瓶颈的内在原因――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使节约型社会下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陷入困境

笔者认为,当下中国的环境设计领域整体上受到了文化全球化的猛烈冲击,而这可谓是目前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发展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

“所谓全球化,就是指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层面突破彼此分割的多中心状态,走向世界范围同步化和一体化过程。全球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因为工业文明与信息时代前所未有的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时间、空间概念的理解,汽车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卫星、网络等数字化传媒使得麦克卢汉畅想中的“地球村”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环境。这种文化全球化既发生在物质文明领域也无法避免的渗透到了精神文明领域。

从人类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物质文明的全球化带来了高新技术及先进文明,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精神文明的全球化为我们打破东西地域界限,传播了新的材料与结构,为营造人类共有的审美趣味和流行取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新的美学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现代艺术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的设计师带来了可借鉴的创作灵感。

然而,反观文化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正在逐步呈现。不可忽视的是全球化同时也催生了社会消费的城市,鼓励并刺激人们消费无意义的东西,导致大量资源消耗,造成环境危机;再进一步深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影响领域,全球化还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文化趋同”现象,传统的地方特色文化逐渐消失,文化多样性的缺失也导致文化的生态危机。

可以说,在中国目前的可持续设计领域中,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打着“现代化,现代主义”为标杆的单一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千城一面”,使得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消失,文脉的断裂以及地方文明的逐渐消亡等负面效应。具体表现为:

首先,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消费欲望的觉醒,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奢侈性空间,政绩式建造,开发型拆除,建筑寿命的缩短,都成了当今中国建设活动的缩影。而设计师面对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设计过程的分裂,设计周期缩短,设计单位要求利润最大化,业主的不合理要求等实际问题,设计师们也采取一种更为“便捷”方法,绕开了设计的本源问题,直接奔向漂亮的效果图,设计不再是设计本身,而是一种谋生手段。

其次,生态、绿色、环保、低碳等概念的混淆与滥用同样值得关注。在现实中这些概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切实的贯彻,而仅仅成为一种口号,甚至成为用于牟利的,带有欺骗性的虚假宣传策略。

2、如何解决当下发展问题的探索性思考

面对当今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圈内的不合理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使我们能在日后的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中更好的贯彻可持续设计理念,形成经济、社会、文化与不断发展的平衡,这可以看做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作为解决问题的第二步就是因地因时制宜,提出如何解决困境,并探索适合我国当下国情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在此方面笔者也初步做了一些思考。

(1)首先是要正本清源,通过文献梳理,廓清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与内涵,做到正确的认识究竟何为“可持续设计”。这其中要做到更准确的理解可持续设计,以及区分可持续设计与绿色、生态、环保、低碳等概念,使其不致混淆。另外要以可持续的眼光来审视一些当今流行的概念,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最后要深入挖掘可持续设计的精髓。结合国际上关于可持续设计的先进理论,构建一个清晰明确的可持续设计理论框架。

(2)其次,结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根据现有的和经过整理与挖掘的可持续设计理论,来分析当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现状,通过实际案例总结出当下问题设计的共性误区。例如:当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形式主义泛滥,欧陆风、民族风、现代派、古典派、哥特式、田园式,对装饰符号信手拈来的的滥用代替了对功能的推敲、对使用者的关怀、对材料的斟酌和对工艺的要求;已建成功能空间使用寿命的缩短,使用功能的频繁变更,材料、设备的快速老化,人们不断改变的审美要求和粗糙低劣的施工工艺,促使功能空间寿命缩短而造成极大浪费;对设计中附加元素的无节制欲求,追求高档、奢华、辉煌造成对空间、对材料、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对可持续、生态、绿色等概念的滥用;不顾人文、经济等因素盲目建设超大、超高,或与当地气候、地理因素相矛盾的功能空间等。

(3)最重要的,尝试结合当代哲学、美学的相关理论,从历史,社会与民族性格等层面来深入挖掘,阐释当下中国可持续设计发展的举步维艰的原因,这样才能在理论高度上另辟蹊径,发展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具体来说,如传统文化中对人个体的忽视,忽视个体的本源需求,转而更在乎他人的评价等特性,在今天易造成盲目攀比,奢侈性的空间建设与消费;社会评价体系的失衡,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富人与穷人都有认为可以为所欲为的权力;传统文化中对子孙后代的狭隘理解,认为子孙就是个体的、家族的子孙,缺乏全人类的集体意识,易造成顾小家而舍大家,为一己利益而损害全体利益。

(4)与此同时,希望通过具体案例的设计操作,从施工、材料、工程建设流程等实际操作层面寻求解决当前可持续设计困境的适当策略。

综上所述,全文简要概述了中国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背景下,环境艺术可持续设计这一领域的缘起、发展现状,着重剖析当前存在的发展困境,并尝试提出解决困境的几种有效策略。由于篇幅有限,文章有些部分难免存在论述的欠缺。但笔者相信,在当前大的社会发展轨迹中,可持续设计这一放眼未来的文化领域必将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周浩明.《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

2. 程亚军.《浅析当前中国可持续设计的四大误区》.《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1.11

社会经济秩序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需求;高职会计;教学改革

会计学属于技术应用性比较强的经济性管理学科,社会经济发展的越快会计的工作性质就显得越为重要。同时伴随着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的需求不断的增加会计专业成为了高职中的重点学科。会计这个专业作为传统的行业,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早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了。

在高职教育中不管是教学内容、方式、手段都显得尤为落后。改革高职会计专业必须以当今社会经济为前提,不断创新会计专业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高职会计专业将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并使学生熟练的掌握理论上的知识,运用财务软件进行操作。成为一个以诚信、敬业和责任集一身的高素质性全能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所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对会计的课程缺乏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引导老师,想要让学生学习并且掌握一门新的学科,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整个教研的重点。老师成天强调学好会计学的重要性,却始终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开场教育就的失败,连兴趣都没有提起来怎么让学生去做进一步了解?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可是在学生入门的时候就并没有做准备充分,这就为后期的工作带来了隐患。

(二)教学模式的老化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采取的仍旧是传统是教学模式。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还是老师和课本做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单项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老师的课时没有结束,学生笔记也不能停,课时就只出现做笔记这个动作。这种强制性的注入式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相当的被动,甚至出现了抵制情绪。只有凭借着记忆应付考试,造成了当今学生高分低能的普遍现象。

同样的只注重书本理论,忽略实践性的教学也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个弊端。没有去实践技巧、技能都是纸上谈兵。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中重视理论性的教学,从而使得实践性的教学课时偏少。同时教学还会受到师资水平、场地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实践教学也只是象征性课程。

(三)过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是以教师讲课为主体。整个课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很少去和学生做一些沟通和交流,根本不知道学生的疑点、难点在什么地方。而教师教授的知识也只是基本的理论和技能,给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四)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的经验

高职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都是属于从本科院校或者是研究生毕业以后直接到学校去任教,实践的经历也只是校门对校门。我们国家的本科与研究生的教育着重于与理论教育的,对于实践的要求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老师自身严重的缺乏实践经验,致使整个教学的流程中没有生动形象的案例,整个课时乏味没有趣味性。如果想通过这些教师的授课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性更是无从谈起。

(五)教材的内容体现不出高职的教育特色

传统的教材内容都是按照一个目标,也就是把企业的价值扩大到最大化。四个模块,也就是筹资决策、投资的决策、利润的分配以及流动资产的管理。四把工具,是时间价值、风险模型、期权定价的模型和会计报表的分析。以此为框架进行编写。而编写的内容和形式都与社会的实际状况有明显的出入,理论上的分析也占了整个教材的大面积篇幅,使得实际的情境模拟实践很少。同时选取的案列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和整体的系统性,使学生不能清晰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内容的重点是什么。

二、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以财务管理为教学导向

以在工作流程中的财务管理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导向,进一步的去强化实践的技能和理论上的知识。改变在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的局面,转变为以老师为主同时也以学生为主的形式。通过教师的启发式课程和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学习知识的新方法。并以突出实践教育,注重实践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课程模式的改革

为了更加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高职会计专业体系的改革是必要的。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以职业定向性为基础,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满足社会岗位的需要。专业的会计人员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所以整个教育体系应该是由专业的技能、基础素质、能力的延伸三个部分组成的。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中更有效的将理论技能相结合。注重职业道德和素质的培养,实行体验性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以“教、学、做”为一体的方案去推行教学模式,开展体验式的学习重点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也可以激起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的兴趣。

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是以职业能力做为重点,开展体验性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更好的巩固。而实行大规模的班级课时并不能确保教学的效果。实施不超过40人的小班级课时,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让每一门专业的课程的设计目标得以顺利的完成。

(四)评定成绩的改革

随着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改革,而评定学生成绩的方式同样也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以实践能力做为成绩评定的核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就业的能力。

为了使成绩评定更快的适应教育模式的改革,应该注重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去注重和体验整个实践学习的过程,并以实践作为主要测试内容,笔试作为辅助的测试内容去评定。评定成绩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不以学年为期限而是以课程内容的具体情况来定。评价学生的主体不仅只有老师来评定还有同学也参加,这样可以全方位的考察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必须上交一份自我评价,对实践工作进行自我总结。这样学生可以在自我总结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的改正从而提升整体水平。

(五)加大力度建设毕业生的质量跟踪体系

不停的去加大与各个企业交流的力度,以及建设出对毕业生质量跟踪的全套体系,以此作为借鉴来改革教学的模式。就是以就业作为改革教学模式的导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专业人员,就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专业人员,才能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和快速的融入社会。教育部门的相关机构要多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积极的开展毕业生的质量跟踪工作。这样即可以掌握到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特长是什么,不足的地方是什么。这样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改革的教学内容进行完善,扬长避短,提高用企业对于毕业生的好评。

(六)合理运用网络平台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俨然已经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要重视这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平台,利用网络的优势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的方便和快捷。可以先建立一个财务管理教学的平台,把教学课件和练习题传上去供学生学习。还可以建立一个问题的咨询平台,给学生提防一个方便的学习交流场所。

三、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迅速壮大,使得社会对会计的需求量大大的增加。会计专业作为传统的专业在高职教育一成不变的老模式下,不管是教学理论还是教学方式都明显的落后。为了是高职会计专业尽快的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对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进行改革是刻不容缓的。运用新的教学不断去加强学生实的践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注重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为国家不断的提供高素质性全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寥秀珍.基于社会需求背景下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J].中国经贸,2011,(6):184-185

[2] 李惠珍,邬庆莲.浅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时空,2010,06(5):64-65

[3] 徐丽君.关于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分析[J].管理学家,2011,(6):60.

[4] 刘英.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192-192

社会经济秩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东;高职教育;社会需求;建议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5-084-03)

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下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方面,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人才作支撑,而高职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人力资源质量提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促进科技转化,实现生产和经济管理科学化,因此高职教育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广东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首先,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并制约其目的、结构、内容和质量;其次,广东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层次结构;另外,经济运行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融合表明两者是矛盾统一的关系,而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广东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趋势。高职院校只有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才能促进广东经济转型升级。

一、关于高职教育需求的理论简析

对教育需求的划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划分为消费性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性需求指人们把教育当做一种最终消费品,用自己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来购买教育这种特殊的劳务产品满足某种精神方面需要的消费行为。投资性需求指除政府以外的全社会经济行为主体出于追求投资回报的动机而产生的对教育的需求。投资性需求区别于消费性需求的最突出特征是强调教育支出的回报性。另一种是划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指为谋求社会文明发达,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而对教育的总需求。个人需求指个体在发展自身过程中为增进知识,增长才干,发展才能而对教育的需求,主要是对教育机会的需求,是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成为人才的愿望。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使区域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职业更换速度加快、职业类型增多、职业技术含量加大,用人单位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对高职教育提供的教育产品——应用型人才产生需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专业分工越细,职业类型增多,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的教育层次和类别的需求就越大。对个人来说,为获取技能,形成人力资本的优势,以便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较好的岗位和较高的收入,个人产生了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

企业对高职教育产品的需求来源于其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这是一种内生需求,个人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是由企业对教育产品的需求而派生出的间接需求,因此没有高职教育的教育产品需求也就没有对教育服务的需求。

二、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得到了省政府在经费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在办学体制方面,政府鼓励多元办学、多元投资体制,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推动公办与民办学校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形成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199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43所,其中高职高专17所,占39.54%;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8.5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8.01万人,占43.3%(其中民办高职高专3所,在校学生3700人)。200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52所,其中高职高专21所(民办高职院校有6所),占广东高校总数加40.4%;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9.95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学生15万人,占在校生的49.8%。200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数71所,其中高职高专40所,占高校总数56.3%。2006年全省普通高校105所,其中高职高专68所,占64.76%(其中民办高职院校21所,占全省高职高专的近1/3),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是100.86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49.34万人,占在校生46.4%。到2010年广东普通高校131所,其中高职院校76所(其中民办高职院校29所),占高校总数58.01%。

在生源方面,广东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有三种:第一,以初中毕业生为生源,招收五年制高职班;第二,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包括中专、技工、职高)为对象,通过“3+专业技能证书”考试,升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第三,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对象,通过高考录取升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另外,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关于2010年开展职业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通知,在2010年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可以采用自主招生的方式从对口的中职院校直接选拔人才。目前来看,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仍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

三、广东省高职教育的需求状况分析

(一)省际对比分析

江苏、浙江是我国两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同时这两省高职教育的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因此本文选择这两个省2009年的经济数据及高职教育发展数据与广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广东高职教育的相对需求状况。

2009年广东地区GDP总量高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其中三次产业中广东第一产业产值2006.02亿元,低于江苏省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第二和第三产业广东的产业规模均大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在经济增长方面,广东经济总体增长速度比浙江高0.6个百分点,但是比江苏低2.9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率的对比分析中,广东只有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比江苏、浙江都高。在第二产业广东的增长率低于江苏3.8个百分点但高于浙江,而在第三产业广东的增长速度是三个省中最低的。

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是矛盾统一的关系,通常在经济结构差异不是很大的条件下,经济规模越大对人才的需求量就越多。从表1可以看出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经济结构比较相似,均是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高技能人才也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因此可以推论出广东的高职教育需求数量大于江苏和浙江。另一方面,由于广东属于外向型经济,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广东的对外贸易影响巨大,2009年广东第二和第三产业增速放缓,对人才需求量增速也相对下降。但是金融危机之后,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这使得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幅上升。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到十一五末期,广东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将达到100万左右。

高职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给来源。表2是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的高职院校发展情况,同时也代表了

2010年至2012年左右三省高技能人才供给的基本情况。在表2中广东高职院校总数和在校生数少于江苏省,而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数量上广东比江苏和浙江都要低。结合表1中三省的经济规模可以看出,广东高职教育供给情况与江苏和浙江相比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均不乐观。

截至2009年底广东共有高技能人才约120万人,同期江苏省的高技能人才约为98.94万人,浙江省的高技能人才约为110万人,对照三省的GDP总量可知浙江省在高技能人才存量上最有优势,广东比江苏稍稍领先。但是由于广东本身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较江苏要大,且在2010年到2012年的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中,广东与江苏相比仍有差距,因此未来广东的高职教育需求在总量上的缺口有可能高于江苏。而浙江由于经济规模较广东要小很多,且本省高技能人才存量较大,所以未来其对高职教育需求缺口也没有广东大。

(二)广东省内区域高职教育需求的分析

2010年广东共有高职院校76所,其中珠三角地区有65所,粤东粤西有9所,粤北山区2所。从高职院校的分布可以明显看出,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协调状况,人才分布结构性矛盾显著。珠三角地区人才较为集中,而粤东、粤西人才空缺较大,粤北山区人才短缺严重。高职教育地区分布不协调的状况是与广东不协调的经济发展结构相对应的。珠三角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不仅吸引了大批人才,同时其对人才的需求也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使得珠三角成为广东省内高职教育资源的核心区,而两翼和山区则处于边缘区。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加快了两翼和山区发展的规划,同时珠三角的部分产业开始向两翼和山区转移,这使珠三角、两翼和山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在数量和结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表3中几项经济指标对广东省各区域高职教育需求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从2009年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珠三角和两翼、山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非常大,广东高职教育资源分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2009年珠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50%,比2008年增长了2.2%,批发零售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发展迅速。珠三角对于高职教育人才的需求将更多地集中在服务行业,并且随着产业的升级珠三角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将越来越高,高技能人才需求在珠三角的人才需求中所占比重加大。东翼的汕头、汕尾、潮州等市依托港口大力发展制造业,西翼湛江石油天然气、海洋资源丰富同时交通网络发达,茂名大力发展重化工业,阳江旅游资源丰富。总体来说东西两翼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对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当前两翼的高职教育发展相对经济发展落后。对于经济不发达的粤北山区来说,一方面,对本地区积压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等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提供学历、技术和培训教育后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及技术进步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将增加粤北地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四、关于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发展高职教育,增加教育产品供给,提高教育质量

从以上对广东高职教育的需求分析中,可以看出与经济发展相比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在十二五时期广东要大力推进高职教育,增加教育产品供给,提高教育质量。具体措施有:一是通过市场解决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改变政府作为教育资源主要供给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市场调节高职教育非公共产品供求关系的作用。积极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人。二是以需求定位,高职院校必须顺应广东经济发展的诉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着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加强新技术开发、新成果运用,尝试建立灵活多样的培养与管理机制,如协议式合作、互惠式合作、订单式培养、全程式管理等。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理配置各区域的高职教育资源,以教育发展推进经济发展

随着广东的经济转型升级和省内各区域经济的规划推进,区域各行业与产业群渐次兴起,需要各类技术和人才支撑。目前的高职教育资源分布过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政府应当进行适当调节,促使教育核心区的资源向边缘区扩散。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两翼和山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补贴,政策上有所倾斜。其次,政府要强化自己的中介角色,建立起院校和企业的沟通桥梁,推进校企合作,以高职院校为产业开发基地,以企业为实训基地。在高职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改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广东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高职院校在办学观念方面要脱离对普通本科教育的模仿,在专业设置上要与其他高等教育保持分工错位发展,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应该加强学生在模拟实训环境下和技能环境下的学习。创新教材应用、创新专业设计,通过专业设置结构的调整,彻底改变专业和企业不对口、专业与岗位不衔接的问题,要按照现在新职业岗位和企业岗位技术标准来设计专业,培养新时期广东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鲍风雨,高职教育需求、供应与区域发展对策[J],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5-16.

[2]罗罕淑,张敏强,广东高职教育发展与广东人才需求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03,(1):70-72.

[3]麦强盛,广东省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1-25.

[4]鲍风雨,赵东明,区域高职教育需求的系统预测[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7-90.

[5]陈基纯,王枫,广东高职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差异的定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0):33-37.

社会经济秩序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制创新

[项目名称] 2013年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202-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教育的领域不断扩大,教育体制日渐完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完善。高职教育只有突出自身的特点,完善教育质量,创新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自身持续进步与完善。

一、继续教育的发展与挑战

1.现阶段,国家出台了相关的理论、政策与法规,很大程度上对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继续教育的深入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大多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打破了原来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更加务实。在网络化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大部分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打破了原来的教学理念,教学的信息和资源的大家共用,促进了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展开。

2.由于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科技化,多媒体的使用不断普及,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大的冲击与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提高,教育内容中应用了多种新的知识、技术、理论,不断涌现出一些新成果,这些都要求继续教育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规模与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与教育效果,完善教育模式与教学特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对继续教育的特色化需求。

二、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

1.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社会已步入了创新型发展的阶段,需要以学习型的社会为前提,所以大多数人人开始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价值,规划自己发展的目标,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继续教育承担了提高人们综合素质的重任,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根据人才的需要,自身发展规模,开办市场需求的教育,来提高社会成员的知识层次,增强人民的基本素质,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有效建立。

2.培养一线的高技能、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办学的目标,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必须要和企业需求相统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维持发展活力,进行技术改革与创新。只有把员工的专业素质与基本技能提高,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企业与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进步相一致促使企业的持续发展。

3.高职院校继续教育通过培养一大批复合型以及专业型人才,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效调整了人力资源结构。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提供了高质量的技术指引与思维导向,现实了技术向生产力的变化。另外,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办学质量的好坏、规模的大小、层次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的并存的转折时期,社会的快速进步,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创新设计。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只有通过科学的改进,才能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掌控转型并发展。

(一)以建设文化强国引领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方向

1.优秀传统文明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改进方向的思想之源。由于市场经济的一些不利因素,倡导开门办学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方向,形成一种尊重科学与知识的风气,提倡学术创新,兼收百家之长,让转型发展的时代人文精神高扬。同时,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要的基础是要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严明学习纪律,培养良好学习兴趣,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到优秀的学习效果,让受教育者学到专业的技能,又能接受文化熏陶,使人们的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等都产生根本的转变,进一步完成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使命。

2.我国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要建立继续教育文化意识,明确其在建设文化强国战略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面向世界、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教学内容中要渗入各种知识素养。以整体优化为出发点,运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依据市场的需求,合理设立专业、融合资源、开发市场、建设项目,坚持走现代化办学道路。

(二)以建设人才强国引导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方式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一是探索学历加技能多证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着重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人才教育形式,建立各种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让不同类型继续教育之间的学分累积与交换进一步扩展。二是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教学的资源,由学校和企业联合提供,创建生产性培训基地,企业为受教育者提供机会,这种互补与共享的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资源的利用。

2.学科建设与机制创新。一是开展区域性师资力量的互补。本区域或附近地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职院校的学科点,在培育自己特点的教师队伍方面,可以用置换资源,交流互补的方式,联合出资构建起新的师资培养体制。在交流、学习、研究中,提升地域内高校学科点教师的总体程度,方向和层次有所增加。二是建立产学研学科基地。高校继续教育要重视发展自己的特点,紧跟国家政策的需求,大力推动学习与研究互动,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3.质量评价机制创新。(1)收集反馈信息。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毕业生,实行跟踪与调查,掌握具体的工作情况,对继续教育的质量进行评估,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的具体要求。(2)创新评价机制内涵。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育的复合型人才,对他们评价方发也应形式多样、随机应变,评价的准则应运用动态人才评价标准,打破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传统评价机制。

(三)以建设学习型社会引导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机制行为

1.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要指导学生懂得认知,理解做事、明白生存,适应生活,使学生自发的、积极主动的不断学习、接受学习,从而应对就业的严峻形势。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创建和谐地课堂学习气氛。在固定的课堂空间内,掌握成人学习的规律,让学员适应学习的规律,精心设计课堂内容与过程,让学生发自肺腑学接受新知识。

2.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在学制方面,要原则灵活,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化管理,打破过去学年制中统一的入学时间、统一获得毕业证的限定,逐渐创建学分制为主线,以自己选课、教师指导制的教学方法。现代远程教育是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推进继续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对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3.社会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对学习需求日渐增加,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要适应这种情况,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类型丰富的继续教育,拓展成人学习途径。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要加强与社会、政府、各行业的合作。

四、创新继续教育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

继续教育是高职院校对社会进行服务的一种新的方式、新的途径,其视野具有开放、灵活的性质,因此成为了高职院校走向社会的新道路,而且架起了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推动了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是必要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在创新继续教育的服务模式方面多下工夫:

(一)要完善高职院校内部继续教育管理和办学机制

高职院校应加强继续教育职务管理,统一全校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实实在在的对一些高职院的管理和办学的散乱问题进行解决。将办学机构并存,内部资源和外部生源无序竞争的现象进行扭转,对院校的机构与资源整合,从而使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走向正规化、专业化。

(二)要建立合作培训机制

教育应该是教育性的统一,公共财产和市场机制同一于高职院校,要有创新服务模式,还要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政府,以及他们之间和国际之间的合作办学,增强社会的服务能力。高职院校与当地进行合作,可以为当地提供人才需要,在发展继续教育的同时,也发展了当地的经济,同时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促进了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能力也提高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使双方有了好的衔接功能,从而达到双赢。再就是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通过高校继续教育联盟和不同类型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学院的水平都会有所提高,树立终身学习资源中心和服务支持平台的开放共享。最后是高职院校与国际院校之间的合作,高职院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发展继续教育的先进模式,开拓视野,积极学习,取长补短,将优质的资源与技术吸收进来。

(三)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化服务机制

专业化服务的继续教育意识,在工作要保持一定的规范和准则,反映出高标准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高职院校的专业服务教育,无论是培训项目筹划、项目管理与营销,还是课程内容的开发、师资发展和提高、管理和控制质量、教育服务、培训效果的评价机制,信息的反馈,在各个环节,都要使目标、准则、要求和实行途径明确化,突出专业理念、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和个人多样化的研习需求,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依托科研优势,整合优质师资资源,突出特色,适应、启迪、指引客户需求管理制定发展规划和培训项目,形成满足客户需求的项目课程体系。要将学习者和社会中的需求作为第一为目标,提升市场的自主能力,将对学员的服务和对市场的二次开发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多元化的,适应的,充满活力的,有效的科学的发展,和促进彼此的发展机制。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课程资源,规范管理,支持服务和其它相关的标准和安全系统。

总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是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高职院校要继续完善教育发展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与社会需求,校企联合的发展,进行非学历的继续教育,促使高职院校与当地的经济发展高效联合。同时高职院校自身要不断地完善教育手段,调整布局,拓展领域,确保质量,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深入有序的发展。

社会经济秩序范文第5篇

社会责任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指积极责任,即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要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义务;第二种则是指消极责任,即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没能够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义务,那么就要面对否定性评价以及不好的后果。经济法中所说到的社会责任包括了这两种责任,即积极责任和消极责任组成了经济法的社会责任。把社会责任作为本位,体现了经济法与民法、与行政法的不同之处,它有着鲜明的特点,经济法促进了每个消费者利益与整个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以及国家利益与可持续发展利益的协调发展,这是经济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制性要求。所以,经济法理念的强制性要素为社会责任本位,这就要协调平衡好各面经济利益的关系,真正的做到以社会责任为本位,这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保障了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对消费者负责是经济法中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以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为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那么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关注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从以前的价格、质量到现在的环保、责任。“耐克风波”,这一事件就能很好的说明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责任了。“耐克风波”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责任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保障每个人的基本利益是经济法的社会责任。综上所述,在经济法理论中,要真正的贯彻落实社会责任本位是离不开强制力的,否则,就难以保证尊重消费者、保护消费者和对社会尽责等义务的承担,使社会责任仅仅成为一种形式。有一句话说:“法律是理与力的有机统一”,经济法就是很好的体现。社会责任的实施在一定方面依赖与强制手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二、经济法的价值范畴

要想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作用,首先要对经济法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如果对经济法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那么,在实践中就容易出现忽略或错误认识经济法的功能和作用。所以,只有准确认识经济法的价值,才能够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经济法,并且处理好经济法与其它法律的关系,真正实现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不仅仅具有一般法的价值,同时还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法学研究中,对经济法价值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所以,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但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上有一些很有意义的成果,如“总体价值论”、“和谐价值论”和“二元价值论”等等。笔者基于这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论述如下观点。

(一)经济法的基本价值法作为客体、人作为主体,客体对主体即法对人的正确引导即为法的价值。在当代,对于人们的价值而言,法是巨大的同时也是多方面的。有价值的即为能满足人们一定的需要,能够实现人们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对人们有利的,在立法者的肯定之后便成为了法的价值。人们所期望的社会的理想状态为社会和谐,这也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的目标。所以,应该使其成为法的价值,使法能够推动社会的和谐。形式价值和目的价值构成了法的价值体系,而体现了社会目的和法的本质的是目的价值,它是价值体系的基本,社会和谐则是一种法的目的价值,同时也是经济法的基本价值。那么,如何发挥经济法的作用呢?1.发挥中介作用。发挥中介作用,促进社会和谐。中介作用主要是指经济法在分配性价值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国家在分配社会财富时,一个有力的工具就是法。每个社会成员拥有合法的财产是国家通过一系列制度(如:遗产继承法制度、所有权制度、劳动法制度、债权制度等)分配社会的财富的结果。利益的配置和筹集资金是经济法特有的功能,这就是经济法能够充分发挥分配性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2.发挥协调作用。发挥协调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协调作用主要是指协调多元利益,多元利益主要包括了强者与弱者的利益、不同个体的利益以及不同群体的利益等等,经济法能够协调缓和这些利益之间的矛盾,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3.发挥促进与保障公平分配的作用。发挥促进与保障公平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促进与保障公平分配的作用即在社会成员之间能够实现公平的分配,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前提。维护社会公平这一职能主要由政府履行,而经济法使这一职能能够法律化,这就使政府能够更好的保障分配的公平,进而更好的实现社会和谐。4.发挥法律保障的作用。发挥法律保障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挥法律保障的作用即经济法为政府进行分配和再分配提供法律保障。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如果没有经济法的保障,那么任何规范化、公平化措施都将会收效甚微。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仍然存在这贫富差距和明显的社会分层,这就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手段,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合理。

(二)经济法的经济秩序价值我们常说社会秩序,那么,何为社会秩序呢?社会秩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种不混乱并且有条理的社会状态。经济法中的经济秩序价值是一种工具性价值,是法的一个基本价值。经济法的经济秩序价值能够为我们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经济秩序。如果没有在经济上对生产者和经营者加以管理和规范以及对各类主体职责的规定,那么必然会造成经济秩序的失控和混乱;如果没有在经济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没有价格法、生产法、产品质量法等市场规制法制度,那么生产和交换将会及其任意而不具有稳定性;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够阻碍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竞争法对社会经济秩序进行维护,那么就会出现无序竞争的情况,这不利于自由竞争,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宏观调控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调节手段,它能够有效的调节各经济部门的比例,引导健康有序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一定的宏观调控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三)经济法的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可以说,任何法的基本价值都包括公平价值和效率价值。经济法也不例外,同样具有公平价值和效率价值,并且要不断的维护和实现。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法律部门之中,经济价值与效率价值的地位是不同的。在经济法中,公平价值相比于效率价值是优先的地位。首先,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保障社会公平。政府的经济职能是通过经济法赋予的,政府通过对资源合理的配置,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公平分配。政府推动公平分配的主要制度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贴息贷款、预算制度、价格补贴制度等等。政府以这些制度为基础,运用一系列规范措施,保证科学合理的财富分配,改正以往错误的财政分配,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保障公平的社会秩序。其次,经济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价值。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以及经济关系的调整主要依赖于经济法。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就是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在我国,贫富悬殊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此改变这一现象,促进社会和谐是经济法的根本目标。最后,在分配性价值中,经济法具有中介作用,这使其在公平分配方面拥有了巨大的价值功能。在经济法中,资源配置功能使其公平分配得以充分发挥,促进了社会和谐,推动了这一价值目标的进一步完成。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