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科技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长波理论是研究和分析国际经济发展长周期波动的成因和演变规律的重要视角,本文试着就经济长波与创新周期、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周期性机理进行分析。
(一)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创新具有鲜明的周期性,由周期性的创新所导致的经济发展是不连续和不均衡的,它体现为繁荣和萧条的交替进行。由此,长波周期缘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周期性变化所导致的经济的长周期性波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技术创新的不连续性所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以周期性波动的形式呈现的,而这种周期性波动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一种本质联系,周期的产生是因为创新不是均匀地出现而是以集群形式出现。同时,经济长波经历的时间跨度也内在地由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变化的时间决定,当技术创新和扩散的速度加快时,经济长波周期所经历的时间可能随之缩短。在此过程中,技术创新往往是作为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先导,从而引发经济结构的调整,具体包括产业组织的演进、市场结构的变迁和体制机制的创新。熊彼特关于经济长波起因的解释,是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及其应用和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各轮“长波”的标志的,从而使经济长波周期呈现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等四个阶段。雅各布?J?范?杜因在其《创新随时间的波动》(1986)一文中考察了截止1973年的经济长波,总结了前三波的各个阶段以及第四波的前两个阶段的主导技术创新及其历时时段(表1所示)。陈漓高、齐俊妍(2004)在其《技术进步与经济波动:以美国为例的分析》(2004)一文中通过对二战结束以来美、日、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波动,并着重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状况与经济波动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第四轮长波的后两个发展阶段,描述了以汽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导的第四轮经济长波(1948~1991),并认为在经济下降期孕育的新一轮技术创新可能会推动经济进入又一轮长波,明确提出正在经历的以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第五轮经济长波的存在及其第一阶段(繁荣期)开始的时间为1991年。另外,熊彼特还指出每一次经济长波都会产生新兴产业,并且其中的一些新兴产业最终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传统产业受技术创新影响进行大量的改进创新,从而实现产业重组和产业升级。每一次经济长波和一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相呼应。技术创新推动着新兴产业发展,一旦出现某个新兴产业,高额的利润会诱导大量资本的投入,驱使企业家的需求大量增加,投资紧随而至,新兴产业将急剧发展。而技术创新在关联产业间的扩散、流动,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联盟。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奥巴马政府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战略和发展新能源技术,试图以此为突破口,化“危”为“机”,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政策手段,以此发动新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欧盟提出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欧盟各国积极响应,如英国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全欧洲到2020年降低30%的减排,2050年降低60%的减排总体目标;法国考虑创造“零碳经济”;瑞典大力推行“环保车计划”;德国将环保技术产业确定为新的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丹麦则在全球率先建成了绿色能源模式,成为世界低碳经济发展典范。日本也重点发展低碳经济,2008年7月29日内阁会议通过了《建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致力于以长期目标指导低碳经济发展。印度作为又一发展中大国,近年来也努力通过国家计划统领低碳经济发展,印度于2008年6月30日《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确定到2017年将实施8个国家计划。中国也于2009年提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在加紧部署和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许多省市的地方性规划早已纷纷出台,且选定了重点发展领域。应该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计划的调整和筹划适应了经济周期变化的需要,有可能推动世界经济真正走向复苏和新一轮的繁荣。
(二)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周期性机理卡萝塔?佩蕾丝(CarlotaPerez,2002)在其着作《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针对学术界对金融与技术间关系问题的忽略,指出了金融资本在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之间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技术革命—金融泡沫—崩溃—黄金时代—政治动乱”这样的顺序大约每半个世纪重来一次,形成一个周期。两百年来这样的技术创新已经发生过五次,产生了五个经济长周期。[4]7-16在佩蕾丝看来,在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及其后的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制度创新以及金融资本在其中的作用中间,存在着如下的一个阶段序列:一次产业革命的序列开始,即新产业资本的产生(技术革命爆发期)金融资本对新旧产业资本的投入,经济结构的调整期(狂热阶段)由金融危机引起的反思、调整、治理,导致经济和社会制度创新(转折点)金融与产业资本在新的制度支持下的合理的生产应用(协同阶段)市场饱和与技术成熟,埋下新的金融危机的种子(成熟期)下一次产业革命的开始,金融资本投向新技术(技术革命爆发期)。这样的观点看起来有循环论的意味,卡萝塔?佩蕾丝认为,在过去二百年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体经历过五次这样的产业革命长波周期,其中“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增长的节奏和方向”[4]13。而且,技术革命或新兴技术早期的崛起是一个爆炸性增长时期,会导致经济社会出现极大的动荡和不确定性。在由技术创新引发的经济社会的重大演变和革新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着关键角色。它首先支持了技术创新的发展,继而加剧了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制度领域之间的不协调,而这些不协调可能引发冲突的产生和放大。当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协调建立起来后,金融创新又成为技术创新进入展开期的推动力。一场技术创新即将结束,金融创新又会对催生下一场技术创新产生重要作用。佩蕾丝将技术革命引发的经济演化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两个时期是导入期和展开期,各含两个阶段。导入期的两个阶段是爆发阶段和狂热阶段,展开期的两个阶段是协同阶段和成熟阶段,介于两者之间会有一个转折点。如此划分,整个技术变革周期就由爆发、狂热、协同和成熟四个阶段构成。爆发阶段是技术的时代。在这个阶段,旧的技术经济范式已经衰败,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开始形成。伴随着新兴核心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新产品、新产业呈爆炸性增长特征,此时,金融资本开始介入,金融资本成为促进技术革命的新的风险资本。狂热阶段是金融的时代。在这个阶段,金融资本主宰着技术革命不断引导新范式深入地传播,对新兴技术体系、新兴产业过度融资,出现大量金融资本追逐技术资本,产生资本市场狂热发展脱离实体经济的疯狂现象,并进而出现泡沫破裂和狂热衰退现象。协同阶段是生产的时代。在这个阶段,技术开始缓慢走向成熟的商业化和产业化,金融也受到必要的干预和规制,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本之间形成愉悦的联姻,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形成相对的协同和一致性的成长。成熟阶段是孕育的时代。在这个阶段,由于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饱和,技术创新的潜力逐步耗尽,技术革命的动力逐渐衰竭,技术创新的收益不断递减;产业接近成熟,利润率下降,使得宏观经济增长出现停滞,甚至进入持续的萧条和衰退周期。此时,金融资本开始退出并寻求新的机会,因而,这个阶段也成为新的核心技术、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的酝酿和培育期。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也就是由于两者创新主体不一致(金融资本集团与科技生产者)所带来的问题,如创新收益分配不一致、创新激励不充分等。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互动具有一定的历史规律、周期性机理和趋势性特征,这需要探讨由于创新主体不同所引发的创新主体效用最大化问题。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演化博弈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相关假设和观点,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通过分析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生产者与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金融资本集团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探寻促进两者结合的制度框架与政策安排。模型假定条件如下:(1)设θ表示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投入程度,θ∈[0,1],θ=1时表示创新主体完全投入创新资源,为理想状态下的状态;θ=0时表示创新主体完全不投入创新资源。因此,在金融创新主体与科技创新主体的互动过程中,θ值一般为正,且数值不断上升。(2)设Δr表示创新收益,它表示在科技创新收益外溢的条件下,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金融资本集团的占优策略,也即Δr要受到θ的约束,同时Δr越大,表示金融资本集团对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越大。此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科技生产者可以根据最优策略选择达到效用最大化UP*,最优策略选择为θ*;金融资本集团地方政府最大效用为Uf*,最优策略选择为Δr*。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科技生产者可以通过多回合了解金融资本集团的行为特征,从而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同时金融资本集团也可以通过这一博弈过程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从而实现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生产者与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金融资本集团的效用最大化,实现激励相容。这一动态博弈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科技生产者与金融资本集团推动创新融合的路径选择:在科技生产者行动决策θt的基础上,金融资本集团总是会有一个占优行动策略Δrt,Δrt中表现出了金融资本集团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机制———Δrt中带有金融资本集团内部各成员对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变迁的需求。在Δrt的基础上,科技生产者会在下一期行为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对占优策略进行修改,在不断推进θ值下降的动因下,科技生产者同时也考虑到了金融资本集团对相关制度创新的诉求,这一诉求在模型中被涵盖到Δrt当中并通过金融资本集团的策略反应出来。因此,科技生产者根据Δrt制定下一期行动策略θt+1,由此不断演化下去,多次博弈在这一机制下,在实现科技生产者与金融资本集团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制度供给,推动整个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整体变迁。
银行在助推消费中扮演重要角色
伴随着消费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将成为助推中国消费的主要力量。“一种不同的金融工具,帮助人们扩展消费空间,不仅是银行消费驱动模式下最重要的作用,也是银行业自身推进发展、分散经营风险的有效保障。与西方国家200多年的消费金融业务相比,我国金融业务发展的时间较短。今后消费金融业务无论在范围、服务内涵和手段上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成为推动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连锦东说。
高科技银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触屏式电脑、壁式宽频与平板电脑、高清LCD多媒体电视,蓝牙耳机、互动式视频电话、手提电脑及Ipad等,高科技元素随处可见。“只有充满人文关怀的科技才能真正焕发活力。花旗高科技银行中加入更多休闲、文化元素,营造一种轻松、有品位而又时尚的情调,让崇尚自我的精英们不仅获得全面的金融服务,还能将此当做放松休憩的新空间,为自己的财富与精神充电。”连锦东指出,花旗银行将高科技银行定位为城市中优雅的财富驿站,不仅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更提供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记者了解到,落户新址的天津友谊路支行提供包括各类外汇及人民币产品和服务。与其他花旗在国内的零售网点一样,同时提供花旗睿智理财和贵宾理财服务。
花旗睿智理财客户最低每日综合帐户余额为8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花旗睿智理财的客户可以通过完善的配套服务来管理他们的财富,包括储蓄和投资产品,例如优利账户,结构性投资账户和QDII产品;ATM/借记卡;多币种的花旗优智房贷、保险等产品。客户还可通过多种便利渠道进行银行业务,包括网上银行、掌上银行、24小时电话银行以及传真银行。
通胀预期下长期投资要坚持
2010年最后两个月的CPI居高不下,政府也采取了加息和行政干预手段等措施稳定物价,这一切表明中国已进入通胀压力高企的时代。连锦东建议,在目前的市场和宏观环境下,长期和多元投资是要坚持的不二法则。“投资者应坚持长期投资并分散地配置资产,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相信长期投资将会取得合理的回报。”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5)04-0050-06
一、前言
党的十报告指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一时间,“融合”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处于中低端环节,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技术装备受制于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在国际文化市场上难以获得竞争优势。解决文化产业规模偏小、专业化水平偏低、集约化程度偏弱的问题,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迫切需要加快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文化和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国外的研究主要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展开,如“数字融合”引发的文化产品的整合与文化行业间的渗透,受到融合影响的产业部门利用技术进步提供的机遇合并扩展文化市场,以及新技术对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解构和重组等。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展开:(l)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使文化产业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互促互进。(2)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具有协同性,融合在产业层面、企业层面与资源层面充分整合、协调与相互促进,具有目标性、多层次性、动态性、一致性和非线性的特征。(3)在路径和机制上,高新技术具有主动衔接文化产业链的能力,通过技术拉动、文化驱动和文化科技互动,沿着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与文化融合。
总体上看,国内外的研究对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内涵、特征、作用、机制,以及融合带来的产业变动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侧重于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探讨文化和科技融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为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但是,对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两者如何融为一体,以及两者融合之后怎样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力求对上述问题作一探析。
二、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本质和内涵
广义地讲,文化是物质和精神一体化的表现形式,科学技术作为理性的主要载体具有文化特性,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狭义地讲,文化和科技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本质上是科技对文化施加影响,文化对科技进行选择,两者相互作用并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科技依次对文化的物质层次、制度层次、观念层次、器物层次发生作用,从而形成新的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文化以其价值取向对科技的社会生产功能进行选择,引导科技朝着有利于自身稳定与发展的方向前进。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与分配,由于要素结构的改变,引致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问建立新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芮佳莉娜・罗马提出文化产业的金字塔模型(如图1)。经济、技术和艺术是金字塔底部的三个支点,三者共同作用于顶部的文化产业,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模型建构了文化产业发展驱动力的均衡状态,表明技术凶素的作用下,会导致金字塔变形。罗马对文化产业支撑要素的考察,揭示了科技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科学技术作为专业化分工的产物,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认为,文化科技融合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文化和科技融合就是指科技与文化的本体形态相融合,两者交叉、渗透、重组并最终融为一体,从而更新了文化的技术形态,并改变了文化的经济形态、催生新的文化产业形态。融合本质上是追求产业效率的提高,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技术诱发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在新经济中,驱动产业发展与更替的核心力量,来自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技术创新研发出通用性技术,建立了文化产品供给的共性技术基础。现代技术条件与文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开始基于技术创新的文化产品生命运动周期,文化科技融合通过技术扩散、价值链提升、利益协同三种机理作用于文化产业。
(一)技术扩散
在技术进步及技术创新迅速的时代,新知识的创造可以很快地转化为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新技术与文化融合形成更精细的文化生产分工,改变文化产品的技术形态,形成新的业态,最终使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进入技术共同成长过程。具有创新性的文化产业技术扩散,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电子技术扩散,产生了电子化生产工具,形成了专门从事电子文化产品生产的职业,催生了广播电视、电影、音乐等新业态,文化产品实现了以工业化的方式批量生产:第二次是计算机技术扩散,数字化生产工具,形成了专门从事数字文化产品生产的职业,催生了动漫游戏、数字特效、3D打印、创意设计等新业态,数字文化产品可实现大批量的存储和传输,文化产业效率大为提高:第三次是互联网技术扩散,出现网络化生产工具,形成了专门从事网络文化产品生产的职业,催生了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网络视频、无线音乐等新业态,改变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模式,扩展了文化经营活动的范围。文化与科技融合产生的新业态,是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随着科技创新周期的缩短,文化产业技术扩散更替的速度还将加快,在产品生命周期上出现夭折型一快速型一漫长型演化的特征。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与文化融合,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文化产业技术扩散的主导趋势。
(二)价值链提升
文化和科技融合将高端环节转移至更先进的技术平台,从低附加值的简单产品向高附加值的复杂产品延伸,提高了文化生产的技术效率。在创新回报动态递增的基础上,文化产品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得以提高。查尔斯・兰蒂将文化产品价值链划分为创意、产生、流通、传送与最终接受五个阶段,关键赢利点是创意和传送。如果将文化产业效率视为价值增值活动效率的均值,则内容创意、传播推广、交易消费是效率提升的决定环节。
其一,内容创意能力提升。内容创意的价值识别,可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在创意生成环节,信息的数字化和编码化为文化内容的创意能力的提升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提升创造力、表现力和感染力实现产品创新:在创意制作环节,文化和科技融合促使文化产品制作工艺流程的全面“数字化”,制作流程的周期大大缩短,工艺更加简单、质量更加精美、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其二,传播广度和深度拓展。传播推广的价值识别,可从文化产品传递给消费者的过程进行分析。数字技术具有海量存储特性,建构了文化信息产品批量处理的传播渠道。运用多媒体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可在同一网络中传递图像、声音、文字等不同特点的文化信息产品,商业推广变得具有“伸缩性”、即时性、便捷性和交互性。其三,交易消费的价值实现。交易消费的价值识别,可从将文化产品让渡给消费者的过程进行分析。在市场交易环节,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网络安全技术加密技术,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使原创性的文化产权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在体验消费环节,呈现文化产品的终端设备,以及3D、虚拟展示、激光显示等多种高新技术,将数字文化信息与硬件系统融为一体,使消费者的体验感受更加细腻丰富。
(三)利益协同
从产业链和价值网络的复杂程度来看,基于文化科技融合的产业演化,远远超过单一产业的传统范畴。新的文化业态绝不是原有业态的简单扩张,而是通过融合吸纳新的要素和参与者,构建全新的产业链条。对于传统文化业态,融合并不改变原来的产业链条,而是增加文化产品生产的迂回度,扩大传统文化产品的价值包。数字文化产品具有无损耗性、无失真复制性、可编码性、快速传播、产品互补性等物理特性,在交易方式上区别于传统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已很难获得融合所需全部资源,需要建立基于互利共生的协同与合作分工关系。
融合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不同市场主体的利益协调,考虑资源投入、利益分配、风险分担等因素,需要形成基于某种比较稳定的交易结构的共生机制。比较典型的有三种:第一,虚拟现实协同,即将网络空间作为共生基质,使虚拟物品的交易现实化,创造网络文化产品的第二交易市场。虚拟物品是指使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所生成的虚拟的电子物品符号,存储于数据库,可以在网络空间中流动传输。如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角色、虚拟装备等。第二,功能互补协同,即在内容、硬件、服务之间建立利益共生模式,提高市场交易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如美国苹果公司以硬件设备整合娱乐内容,创造“iPhone+AppStore”手机应用商业模式。2011年,苹果App Store占到全球移动应用市场总份额的90%,其中付费下载应用程序收入达49亿美元。第三,中间平台协同,即建立连接数字内容和交易渠道的平台性共生环境,构建双边市场(two-sided)实现利益协同。版权提供者、服务提供商等构成“卖方”,消费者构成“买方”,通过聚合、搜索、推荐、匹配等服务,平台方向交易双方收费。
四、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过程就是先进技术纳入文化生产框架之后产生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带来文化生产能力的极大提升。文化和科技融合动因来源于技术创新、新业务新市场、更大的复合经济效益以及激励性规制等多种因素,因此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要以市场融合为动力,通过要素融合、产品融合、制度融合,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高速发展。
(一)以要素融合为前提,提升文化产业的技术水平
要素融合是指文化资源与技术要素相结合,以及技术嵌入文化产业链,以新的技术形态替代原有的技术形态,实现文化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文化资源开发不当、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不足,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缺乏现代化生产技术手段,文化资源再生和产业转化能力较弱,造成文化资源的贬值和浪费。要素融合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另一个是技术要素的结构性融入加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替代、整合与补充,以渗透性高、关联性强的通用性技术为重点,通过建立通用界面的标准化技术模块,以及整合性的技术集成分发平台,实现先进技术在文化产业全过程中的运用,改变传统文化产业或文化市场的技术结构模式,实现用相同的技术对不同文化产品的开发。
(二)以产品融合为核心,扩展文化经营活动的范围
产品融合即使用不同技术提供的产品,在消费功能上与文化产品之间建立替代性或互补性联系,为不同文化行业、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延伸和重组提供支撑。一方面,促进不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交叉渗透。推动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更新,实现文化产业不同行业在技术上的互联和互换,建立不同文化产品供给的共同技术基础。加强内容原创和制作包装技术、传播交易集成分发技术、体验消费终端展现技术的研发运用,加快多媒体传输技术的普及,实现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等各种信息都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在,将分散的媒体产品及形式向统一的多功能平台汇集,加强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另一方面,开发新的文化产品和新的工艺。研发文化产品生产的替代性或关联性技术,并通过渗透、扩散改变其他产业产品生产的技术路线,建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技术交互关系,丰富文化产业的经营内容和形式,给原有产业的产品带来新的市场和需求。重点推动信息技术在文化企业的应用,加快电脑、电视、手机、PAD等智能终端设施,以及视频软件、网络流媒体软件等软件产品的技术创新,实现内容、渠道和终端(硬件和软件)产品的技术整合,使文化信息产品和电子消费品之间形成功能互补或替代,进而产生更大的复合经济效益。
(三)以市场融合为动力,创造新的文化消费需求
市场融合即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建立技术联结,产生文化市场与其他市场之间的汇合与合并。较长时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转换和市场适应性滞后,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参与文化科技融合的动力不足。融合使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演变与整个经济的互动性增强,原本清晰的产业界限逐渐模糊,改变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技术进步消除跨市场和产业边界进入的壁垒,产生新业务、新市场,扩展现存市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取决于能否改变成本结构,形成产品差别,有效融合更庞大的消费群体。开发新平台引入新市场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鼓励文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新业务的参与者,开发由新技术平台(特别是互联网平台)所提供的新服务,在地理和产品上超越其传统的核心市场。改变文化内容到终端消费者的价值链条,促使扩展后的经营活动进入新的文化消费领域。如电视传播机构与电信运营商共同开发IPTV、网络电视,从单一的电视服务扩展到增值数据业务市场。此外,应高度重视产业交叉破界产生的增量市场。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交叉处形成连续性、可伸缩性的数字环境,创造出全新的内容和经营活动空间。加快互联网消费与文化消费者的技术弥合,以电子消费品市场的扩展为重点,开发个人电脑、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等消费群体中文化消费的潜在群体,研究不同的消费需求与消费特性,在产品形式、服务模式、市场战略、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变革,扩大文化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规模。
(四)以制度融合为保障,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对于科技企业利用金融政策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无疑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难题由来已久,虽然本次的通知内容十分全面,但没有触及影响科技金融结合的最关键问题。
科研成果虽然具有创新性,但它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却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并非所有的创新性成果都具有市场价值,也未必最先进成果的市场价值就是最大。因此,科研成果的估价一直是一个难题,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研成果估价模式,其实际价值只有经过市场检验之后才能充分显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的功能和技术越来越复杂,单项科技成果的应用根本实现市场价值。目前,产业界的科技成果授权转化大多数是以专利池的方式实现,因为只有众多专利技术组合在一起才能完成新产品的生产。例如,一部智能手机中就包含有成千上万个专利技术。因此,仅仅拥有一项专利技术,拥有者在市场上并没有太大的话语权。
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也存在不确定性。产业化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关键技术成果,而且取决于工程化的研发和外部环境。许多科技成果在实验室阶段能够完成,并具有相当的技术优势,但是在产业化阶段可能仍然存在许多风险,其中包括成本变动、工程技术障碍、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产业化的失败。
由于我国的大型企业、重要科研院所、大学等多数都是公有的,科研人员也主要集中于国有机构,导致我国的大部分科研成果都在国有机构手中,并被定性为国有资产。如果科研成果需要产业化,必须遵从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法规,尤其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并必须履行资产评估和审批等一系列复杂程序。
科研成果的以上特征导致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下。一方面,科研成果的价值不确定,存在风险,而国有资产管理法规要求保值增值,一旦以科研成果作为投资进入产业化,就必须成功而不能失败,否则就需要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这使得拥有科研成果的国有机构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银行类金融机构应用的是信贷工具,信贷面对的对象并非高风险高收益的科技成果,而主要是收益稳健的实体产品。风险投资机构虽然具有风险承担能力,但是,大部分风险投资机构不是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的严格管理程序往往望而却步,只能放弃投资国有科技成果。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关键在于科技成果能够成为金融资本的投资对象。由于上述原因,我国科研成果的可投资性不高,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在大多数时候只能停留在提倡鼓励等表面上,相关的规定如同在科技成果和金融资本之间设置了闸门,资本只能透过门缝渗入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要实现我国金融与科技的全面结合,必须将横亘在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间的“闸门”彻底打开。
一方面,必须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有关国有科技成果的相关规则。首先,应当取消与科技成果有关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求。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应用,而不在于其账面评估。虽然科技成果大多数是国家科技经费投入而形成的,但如果锁在抽屉里,则是国有资产和社会资源最大的浪费。国有科技成果能够大规模地进行产业化,必将大幅促进我国生产力的提升,也将带动就业和提升经济规模。
实际上,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国家投资形成的科研成果,政府并没有对其产业化进行任何管制,政府也不主张其产权,只是保留了国家在必要时可以无偿使用该成果的权利,而这种保留权对于成果的产业化或者与资本结合,几乎不会产生任何障碍。
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和鼓励具有风险承担能力的金融资本投资于科技成果。我国目前的一些政策对于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最具有科技敏感性的投资机构已经有了一些优惠,但仍然存在许多不适应高风险、高收益投资机构特征的内容,特别是在税收的计算方面,我国的税法相关规则主要是针对生产性企业而制定,并不利于投资机构发展。
此外,我国对于金融的严格管控不利于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也不利于新兴金融服务的成长。目前正在蓬勃兴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出现了许多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投资模式,都有可能增强金融资本的活力,促进金融与科技的结合。但是,这些新兴金融服务很多都是游走于法规和政策的边缘,如果监管部门对政策执行略加严苛一些,这些新兴的金融服务就有可能在一夜之间消失。
0 引言
所谓金融信息化,可以广泛的理解为:在金融领域内广泛应用智能创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实务物理性空间的金融活动构架,变革为虚拟信息性空间构架,通过金融电子化技术系统提供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信息服务的创新过程。金融信息化是交叉的学科,使计算机领域和金融领域相结合,培养现代金融领域的实用、复合、技术性的信息化精英人才。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还要对金融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相当的储备。因此,设计金融信息化专业的课程将是研究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将是本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重点内容。
1 基于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探讨
技术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和实践能力较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型一线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这种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更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综合性、职业性和适应性,因此,构建技术性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和方法应有别与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构建的构建方法和过程。首先,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立的课程体系、途径和方法与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区别比较明显。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型一线人才为目的,学生有够用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职业性。而职业教育和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无视学生的理论知识需求和学生的文化基础,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成果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紧密与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基础需求相结合,确定岗位技能的预期目标、学生学习的预期成果,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确定学习成果形式,最后制定学习成果的学习活动和教学内容。这使得课程既能够紧密与实际相结合,又明确教学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逐渐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是技术性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比较理想的过程和方法。
其次,在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上,一方面需要掌握企业对学生的基本知识、职业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基础能力情况,两者相结合,确定学生的能力、态度、知识和理念等方面的需求,以此向教育规律进行转化,设计专业的预期成果,根据预期的学习成果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2 以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招聘网站中职业岗位描述分析和职业能力描述分析和专业实地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需求,通过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状况的调查,掌握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职业基础能力目前状况,最后将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态度和理念等方面的学习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按照教育规律向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进行转化,设计专业和课程教学的预期学习成果,最后形成以专业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
3 以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遵循的程序和方法
3.1 企业调研
技术性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高等教育,构建技术性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较为深度的专业调研、岗位需求分析、职业技能分析。构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除了需要对企业人才专业和技能进行充分调研外,还需要对学生基础状况进行调研,并进行两个方面的分析和对比。因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教学体系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高等教育模式。首先,进行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包括行业背景调研、行业人才需求调研、行业企业调研、行业岗位调研、岗位技能调研等。其次进行学生基础状况进行调研,包括学生基础知识调研、学习能力的调研、学习兴趣调研、专业基本知识要求调研、职业基础技能要求调研、职业经历要求调研。通过两个方面的调研,可以较为确定的分析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教学体系雏形,进而为课程体系构建服务。
3.2 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根据岗位履行的职责分工、从业能力要求不同,对岗位的职责、过程、任务、角色等分析其对应岗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并按照相近岗位群进行整理,列出从业岗位对态度、能力、知识、技术需求的频次表。
根据岗位履行的职责分工、从业能力要求不同,对岗位的职责、过程、任务、角色等分析其对应岗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并按照相近岗位群进行整理,列出从业岗位对态度、能力、知识、技术需求的频次表。
3.3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将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频次表和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专业知识、相关能力(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和态度三方面的学习要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4 创建成果为本金融信息化专业知识技能矩阵
金融信息化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兼备计算机技术知识与现代银行业务知识、现代数理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掌握金融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与维护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银行核心业务处理过程、银行产品的运作流程,清楚掌握金融信息化维护管理流程,熟悉软件开发周期和软件工程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金融应用软件开发商、金融信息系统提供商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IT部门从事金融信息化系统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方面的研发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根据金融信息化专业特点将成果为本的教育理念应用到课程设计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设置的思路为:根据金融信息化相关岗位需求确定专业技能目标;将技能目标,转换为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列出可考核的课程体系;再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学习成果形式;根据学习成果设计教学活动方式和教学内容,并制定考核评价体系,经考核明确教学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使目标课程与实施教学过程形成了良性的闭环。
5 总结
以预期成果为本的方法构建课程体系即为根据企业相关岗位职责的需求与课程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方法,课程群有针对性的完成不同的预期学习成果,课程与相关企业岗位职责的需求紧密联系,全部课程完成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专业需求,并对应不同岗位群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使课程设置企业岗位职位需求有机结合,实现毕业到就业的良好过渡,体现技术性应用型教育的优点;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使学生对各门课程的学习成果一目了然,而且对学生了解学习完全部课程后自己所获得的学习成果也是了然于胸,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是经过有效的企业调研和学生情况调研而设置的课程设置方法,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对专业知识重复学习和对专业技能的重复训练,使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适用更具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