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包装设计的理解与认识

包装设计的理解与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包装设计的理解与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包装设计的理解与认识

包装设计的理解与认识范文第1篇

绿色环保已成为当前全球包装设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以杜邦包装奖获奖作品为案例,从生态文明视阈探究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提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理念,并在具体的包装设计教学中加以实践,为推进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生态、绿色、少即多、包装、教学

“少即多”概念最早由德国包豪斯校长密斯•凡•德•罗提出,在设计时追求“极简主义”风格。崇尚“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哲学,不仅可以设计出出色的外观和性能,而且可以凭借显著的成本效应赢得市场青睐。它既可以为企业增加商业价值,也可以为社会带来正面的生态文明价值。近几年杜邦创新包装获奖作品的创新研究表明,包装设计形态和成型工艺崇尚“少即多”是未来绿色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向。

一、“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研究背景

包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紧密联系。纵观包装的发展历程,常常有这样一种感受:一方面,从古至今,包装伴随着人类进步而不断地发展。从盛装物品的包装、促销商品的包装到环境友好的绿色包装,无不彰显包装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包装为人类减少浪费、保护商品品质、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包装废弃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伤害。在大量生产和使用包装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生物圈是我们财富的来源,我们维持我们的生活的资本来源,只要我们用毒素和废物污染或破坏这个系统,就是在破坏我们的天然资本,降低文明延续下去的能力”。[1]绿色包装已是生态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产业。当前,有效控制和减少包装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从绿色包装产业最前端做起——提倡绿色包装消费和重视“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及其教学,从源头上减少包装性垃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广绿色包装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实践安排

根据“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理念和特点,笔者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案例选择三方面阐述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安排。

1.教学目标设定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通过具体“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案例的赏析融入包装设计教学中,使未来的包装设计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设计理念,并借助包装媒介性进行广泛的宣传践行,引导消费大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一是帮助学生掌握何谓“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了解当今“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的各种观点学说,尽可能拓宽视野,在比较分析中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绿色包装生态文明观,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视野的未来包装设计师奠定理论基础。二是努力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角度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及其设计,建立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念,通过对“少即多”绿色包装生态价值的理解和思考,进而认识包装与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文关怀。三是通过教学引导与设计实践,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思辨能力。通过恰当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实践教学,有效地实现生态文明视野下“少即多”绿色包装创新设计。

2.教学内容的安排(1)理论研习(12课时):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背景对绿色包装在国内外发展的背景、特征和趋势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生命周期,具体包括基本要素与特点、基本样式和策略、材料与工艺、结构与形态、市场属性、循环利用、创新设计系统等。全面掌握“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现状。(2)案例分析(12课时):以近几年的杜邦包装奖获奖作品为主要教学案例,结合当前市面上的包装设计实例分析,比较其中的生态环境友好性。从案例中寻找到“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成败之处,积累感性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经验。(3)田野调研(24课时):田野调研作为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本课程区别于一般包装设计教学的特色。除了常规的包装设计市场调查,特别强调包装与生态环境友好性问题的全方位田野调研。具体包括包装原材料、结构工艺、流通消费和废弃回收与周边环境的影响,找到“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解决的突破口。(4)方案设计(24课时):主要侧重于纸材料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通过典型产品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模型制作或相关主题性课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设计实践的能力,使之具备创造性、科学性地进行“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创意、设计分析、设计深化等方面的设计实践能力,并对相关的绿色包装设计法规有较好认知。(5)驻厂试样(24课时):带着设计方案进驻包装生产厂进行“少即多”绿色包装的量产材料与工艺、量产品质要求的设定和试样,体验“少即多”绿色包装从方案到量产的具体设计要求和实施环节。

3.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学案例选择是本课程教学实践能否取得预期目标的关键。教学案例是学生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的感性认知,也是学生创设“少即多”的绿色包装需要超越的标杆。因此,选择的教学案例应是真实而又典型。本课程则以杜邦创新包装获奖作品为案例,主要有以下两大类:一是在包装材料结构上体现“少即多”的绿色理念。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和工艺,以最恰当的结构和形态达到产品所需要的包装要求。如美国和加拿大THECUBE包装系统(图1),通过零售和工业包装的整合设计,使商品从制造商生产线直达零售商销售现场,达到减少包装周转环节和包装材料的使用,节省包装成本的同时又提高商品的附加值。美国卡夫食品包装是一种新型的1加仑装酱料软包装。(图2)创造性地设计出带有精准导出口和便携式的双层提手的结构,产出效率高达99%。与普通刚性1加仑瓶子相比,卡夫1加仑装酱料软包装的生产可节省50%能耗、减少60%塑料使用和减少70%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这两款包装都从包装的材料结构上追求“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理念,为“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创建了蓝本。二是在包装的印制上体现“少即多”的绿色理念。通过尽可能少地印刷表现包装物产品与品牌不可或缺的传播信息,减少包装印刷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德国和美国宝洁的AllDaysPads包装(图3)即是以减量化的“少即多”理念,整体设计了产品包装的托盘和纸箱罩,在增加产品视觉吸引力的同时,减少了包装材料、印刷耗材和包装储运人力成本。减少印制材料与工艺意味着降低破坏生态环境的风险。

三、“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指导

在设计中,最大最难的绿色包装问题,只要细分开来思考,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具体、实际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问题分析入手,通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学习和设计调研,启发学生研究、思考,形成对“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的实施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展开:一是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包装设计关系中找出学生感兴趣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热点问题,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二是从国内外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法规和案例中寻找已有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优缺点分析,拟出具有原创性、更优化的生态文明价值传播观点和方法。三是将上述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方案加以表现,形成设计提案参加课堂讨论。四是综合反馈意见,对“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方案进行深化和优化,制作出最终的设计样品。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因材施教。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课题加以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减量化“少即多”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态化包装设计的深入思考与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包装生态问题能力,增强对“少即多”绿色包装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实际经验。

四、“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成果展示

“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自始至终强调用最少的材料、工艺和体量实现符合产品属性的最佳包装方案。减少作品功能结构的繁复性和外观设计的装饰性,回归包装的本质达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整个教学实践收获了以下两方面的成果:

1.优秀作品的创设作品一,盆栽包装(图4,张兴强设计)是“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课程作品,该作品已获得德国2015红点奖。设计者在充分调研了包装与环境、包装与产品、包装与使用的相互关系后,用较少的环保材料、少量的印制工艺,通过本身的纸板材料的折叠形成带有固定支撑结构的可提携盆栽包装。包装直接选用可回收再利用的瓦楞纸板,并以折叠结构成型,可以有效减少包装的储运能耗和回收利用成本。同时,包装省去了大面积的外观图形印刷,减少了包装印制的材料与工艺,降低了包装回收处理过程中污染环境的风险。包装少了些奢华,多了些朴实,增加了包装与环境的友好。作品二,肖邦夜曲CD包装(图5,王晓雪设计)是另一款具有文化产品属性的“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课程作品。设计者将“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和产品所反映的文化意境进行巧妙的创意设计,直接选用回收再生的黑卡作为包装的基材,通过精心的结构设计和极简的图文表现营造肖邦夜曲的文化意境。包装整体简约而富有意味。

2.生态文明修养的提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既要强调包装原有的保护性和促销性,更要凸显包装具有显著的环境友好性。其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绿色生态设计的热情,增强了具有生态伦理观念的设计创新能力,唤醒了未来设计师对自然的热爱,引起未来设计师对自己设计创新行为的反思,让当代设计教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五、结语

包装设计的理解与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通感;包装设计视角;传达效果

通感一开始是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文学的修辞手法,在我们的观念中,我们会认为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的灵感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现如今的包装设计中,包装设计对于一件产品的视觉表达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从而实现目标受众与产品之间的信息沟通,在情感对接包装设计活动中,艺术通感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使得那些感受者可以更好的去了解感受的对象,通过将那些不同的感官结合起来,从而可以使自己与感受对象进行沟通,从而对现代的包装设计可以更加的新颖,使目标受众可以实现信息与感情的交流,这就需要通过艺术通感来实现[1]。艺术通感将各种感觉相互结合,从而使包装设计中的视觉传达效果可以得到极大的发挥,同样也可以深化设计作品的审美感受,在一定程度上使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情加深了。

一、通感的阐释

通感是心理学和文学修辞研究范畴中的一个术语,同样也是文学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人们的感官结合起来,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这样的结合来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一种心理现象,通过自身的感觉来将感觉表达出来。一般通感都是建立在以前自身的经历的基础上的,人们在开始认识世界时,都会对外界事物进行多方面的感受,通过将这些感受进行书写从而让人们可以对周围世界的感受进行一个概括以及积累。通感在文人眼中就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活动和心理现象,同样也是艺术通感的生理与心理的基础表现[2]。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所以通感在哲学界也就是跟自然界基本的相通原理一样,都是一些基础的理念,但是这些基础的理念对于我们理解通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可以使人们在感受一种事物的同时对这一事物有着多种感觉,从而形成一种复合感觉。复合感觉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主要存在于日常的生活经验中,而且这种感觉与审美感知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这一感觉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艺术功能。通感主要就是通过运用感官来表达人类的感情的一种手段,通过发现一些新的观念来达到深化艺术创造的特点,从而成为艺术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二、艺术通感下包装设计视觉传达的应用

(一)艺术通感下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表达

图形是视觉传达的主要形式,而且图形在世界各地都是通用的,包装设计中就需要用到很多图形,图形在包装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样包装信息的主要承载者就是图形。我们在包装上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图形,不同的图形包含着不同的意义,可以使简洁明了的一个图形,也可以使一个复杂内涵的图形,不同的图形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义,而且表达的效果也会有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包装上的图形是通过手绘出来的,这样的图形就会显得更加的有艺术气息,相对于那些通过摄影图片图形来说就会显得更难理解一些。不同的图形具有的艺术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设计者们加强对于图形的研究,将图形所蕴含的哲学文化通过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让包装设计中的图形可以表达出更加丰富的情感。

(二)艺术通感下包装设计中的色彩传递

色彩有着很强的表现效果,在包装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色彩可以直接将包装的格调表达出来,是一种最直接、最有力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同样在企业宣传中也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人们对于色彩是很敏感的,我们可以很简单的去区分不同的色彩,所以不同的色彩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效果,同样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用色彩来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色彩风格,使人们可以通过色彩来区分不同的包装设计,而且色彩中的冷暖色调的调换在包装设计中的意义重大,可以利用不同色调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来使人们对于产品的青睐,正如可口可乐中就是以中国红为主打色,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有着很深刻的印象了。

(三)艺术通感下包装设计中的肌理表现

包装设计中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包装材料的选择,一个好的包装是将物品保护的周到,而且是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而不是追求外在的美观,所以需要选取好的材料来作为包装设计的基础材料。材料多种多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是可以用在商品上的,这是我们就需要对产品进行研究,发现产品的特点,通过材料的一些材质来进行包装设计,而且材料的质感与肌理的效果都会影响着材料的使用,合理的使用材料可以_到事半功倍效果[4]。正如香水包的设计就是完美的将草利用起来了,而且还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又加强了产品的表达效果。艺术通感下的包装设计的视觉传达形式并不是单一的存在的,而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设计者在包装设计时需要对包装的设计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使客观事物与内心情感联系起来,这样的艺术通感的视觉效果传达形式才可以真正的打动人心。

三、总结

艺术通感下包装设计视觉传达通过将不同的感官结合起来,使得传达的效果有着很大的提升,这使得人们对于一个产品有着新的认识,同样对于包装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包装设计提供了创意无限的可能。设计即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因为设计就是为了给人们带来一种更好的感受,在有限的理念基础上给受众以一种美的享受,这是实现艺术通感传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万佳.艺术通感与现代包装设计的表达形式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3):60-61.

[2]刘洋.刍议艺术通感传达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5,(09):171.

包装设计的理解与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包装设计;教学实践

包装是一种商业行为,设计师不仅要赋予其一定的艺术品位,更要争取成本支出、产品功能和市场收效三者的最佳结合。近年来,各行业的技术革新带动了产品产能增长,各地所生产产品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企业间的竞争已由原先的品质竞争逐渐转为产品包装的设计竞争。市场缺口的扩大,导致企业对包装设计人才需求的增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量学生涌入艺术院校学习包装专业。

与此同时,在我国艺术院校的本科阶段,由于高校体制改革促使本科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但校内师资、教学设备等软硬件却未能及时跟上,包装教学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缺憾与不足。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没有理解到包装的真正价值,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脱节,毕业后难以获得招聘企业的认可。因此,面对如此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艺术类院校如何针对社会需求现状,培养出一批富有创意和艺术涵养、能满足大众审美且熟悉包装设计各环节的专业人才,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一、本科包装教学现阶段的问题

1.教学内容偏重理论而轻实践

包装设计是一门涉及知识范围广、操作性强且综合感性表达与理性思考的艺术应用类课程。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来提升自己的包装设计技能,体会包装设计的策略要点。然而在实质的授课过程中,对于包装理论和设计实践哪个才是教学关键环节这一问题,多数教师至今依旧缺乏明确定位,不少教师仅凭自身理解来调整二者内容比重,致使学生无法学到实际可用的包装设计技能。虽然也有教师在授课中采用经典作品分析、课堂实训练习等方式以达到实践教学目的,但是这种依靠幻灯图片来讲解包装案例和短时间的体验环节,也仅能让学生对包装设计的认识停留在表面而已。缺少深入且充分的实践训练,不仅难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包装设计流程与操作规范,无法使他们体会到社会审美、市场因素对包装设计的重要影响,而且也没有办法使他们理解包装的真正价值,领悟不了实际优秀案例的精髓。

2.过多关注艺术而忽略其他因素

包装的货架形象是产品与购买者直接沟通的重要桥梁,它的好坏决定着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因此,该产品选择何种场地展示、与何类型产品同台搭售等,都是我们在设计包装时所必须要考虑到的。然而,大部分教师往往只从艺术层面去引导学生构思包装,却忽略了其他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美学创意虽然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有效包装手段之一,但产品的外观设定还与市场定位、销售形象以及大众消费心理等多方面密切相连。若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市场调查的环节,学生便难以通过调研深入了解自己所要设计的行业情况,自然也就无法发现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结果是与品牌塑造的实际要求完全偏离,最终导致包装教学以失败告终。

3.课堂教学没有与市场紧密结合

包豪斯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认为,设计师应该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同时要与社会生产、市场经济紧密联结,把自己的设计与产品直接出售给大众和工业界等。然而,大多艺术院校的包装课程至今仍无法与社会生产和市场发展紧密联合。长期与市场脱轨的教学方式,不仅令课堂教学收效甚微,更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包装作品欠缺准确定位。有的学生甚至仅通过参考书籍案例来完成包装设计,这种脱离实际生产、偏离市场需求的包装教学,只会使我们的学生离实质意义上的包装设计越来越远。

二、校企合作对于包装教学的优势

1.有助于教学与市场动态紧密结合

我国本科阶段的包装教学一直对市场的发展动态把握不足。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包装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了解到包装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教师能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掌握当前包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使课程教学做到目标明确且内容具有针对性,极大地促进了包装课堂教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2.有益于学生掌握包装设计技能

与企业联合授课、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包装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模式,为学生提供了验证理论知识的实践机会和见习场所。在企业这个真实且操作性强的教学平台上,学生能接触到真正的包装项目,并按照实际的操作流程开展设计制作。这种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技能的教学体验,有助于学生充分熟悉市场调查、修订方案、实施方案等包装设计的各个环节,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包装的真正价值。

3.有利于企业发掘优秀包装人才

对于包装企业而言,本科学历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过系统的包装理论教育,并且也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在就业后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胜任岗位工作,难以达到招来即用的效果。而对于本科学生来说,如今就业竞争激烈,在应聘前是否曾有过相关企业实习经历,已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企业参与高校的包装人才培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业务,从而缩短人才就职后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达到毕业后即可上岗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教学合作过程中,企业高管能有机会亲身了解到艺术院校包装课程的培养优势、认识到本科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从中发掘适合自己企业的优秀人才。

三、校企联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结合地方文化,形成特色教学

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各艺术院校的办学方向会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其课程教学也会在无形中受到地方的特色文化熏陶。因此,地方特色文化是艺术院校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广西作为壮、瑶、苗、侗等十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既是当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亦是推动广西旅游经济的重要因素。若包装课程能引入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内容,从少数民族的文化视角出发,指导学生对广西旅游产品的包装进行再创新和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依靠有利的地理环境条件来帮助学生获得第一手的市场调研资料,让他们学到针对实际问题设计包装的方法,课程教学成果还能为广西旅游文化产品的包装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案及设计建议,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市场实践相结合,提高包装教学课程的实效性。

2.公司参与教学,共筑实践平台

包装的应用型特征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理论知识与操作训练的兼举并重。因此,艺术院校在开展校企联合包装教学模式时,应充分调动当地包装企业的资源,引入企业参与教学,共同构建有利于学生训练实践的教学平台。

一方面,学校应邀请相关企业技术骨干进入课堂,讲解包装项目的设计经验与制作要点,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让他们了解到包装行业当前发展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学校应建设校外包装实践教学基地,与合作企业一同制订及开展项目实训,实训全程由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辅导和把控项目质量。通过接触实际的包装项目,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中,并按市场调研、构思创作、提案讨论和实施方案的正规设计流程来熟悉认识包装设计。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教师自主命题训练的传统方式,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项目,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从创意策划到实施制作的包装设计全过程。

3.引入企业评价,创新课程考核体系

包装设计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体,它与商业、科学技术、大众审美等社会因素紧密关联。若教师在开展包装课程作业评价过程中,单就艺术的层面来评判一件包装作品,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难以做到客观和公平的,甚至还有可能将学生的包装设计意识往片面的方向引导。因此,如何在保证艺术性的前提下,使学生的包装课程作品能符合商业社会的应用要求以及消费者的日常使用习惯,是校企联合包装教学所要探索与改革的重点。

在包装课程作业的最终评价环节,引入合作教学企业的技术骨干以及当地业内相关资深设计师参评,不失为一个促进包装教学全面发展的好方法。邀请校外专业人士共同点评包装课程作业,让授课教师、公司企业和专业人士从各自熟悉的艺术层面、商业层面、技术层面和创新层面来评估学生作品质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通过广泛听取不同层面人员的指导意见,来正确认识自己作品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更有利于提升课程考评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并促进包装教学与艺术、商业、技术等各个层面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四、结语

包装作为一门实践性强、与社会接轨度高的课程,其教学理念与模式应随着包装潮流的变化和印刷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完善改进。学校联合当地包装企业,将课堂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共同探索校企深层次合作的教学新模式,才是提升包装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春燕.论新形势下包装设计的教学理念与实践[J].铜陵学院学报,2012(5):127-128.

包装设计的理解与认识范文第4篇

一、如何理性运用情绪进行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是产品与产品使用者之间的桥梁,是实现产品畅销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包装设计中设计师的地位尤为重要。如何准确理性地运用情绪进行包装设计变得至关重要。设计师将无形、概念的抽象元素转换为可视、可触摸的实在物体。设计者带着对产品的理解与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控有效地进行协调设计。如果带着不良情绪或者不理性地分析消费者的情绪,那么就很难设计出优秀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包装设计,更不可能设计出超越需求的包装设计。目前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对情绪的分析。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笔者会加入情绪体验的环节,让每位学生对情绪有清晰的了解,通过情绪体验的训练,学生逐渐对各类情绪把控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分析产品与分析消费者的能力更加理性。

二、如何进行准确传递情绪的包装设计

积极的情绪促进包装设计,消极的情绪则阻碍包装设计。同时包装设计里蕴含的积极情绪能促进产品的销售,反之则阻碍产品的销售。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准确地把握情绪是优秀包装设计产生的关键。如设计一款食品包装,在考虑包装整体色彩运用的阶段,要充分考虑消费者购买时的情绪,要使该产品从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除了食品本身各因素之外,如何吸引消费者注意,让消费者产生愉悦情绪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除此之外,食品包装又分为成人食品包装与少儿、婴儿食品包装,准确进行定位之前必须要对不同类型进行分析,对不同类型人群有可能产生的情绪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提取的情绪进行准确的分类;同时注意准确把控消费者的购买情绪,如此势必会对包装设计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试想,如果为一款纸巾进行包装设计,设计者忽略了使用者的情绪与产品使用的场合,将纸巾包装设计得非常难开启,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情绪,说明设计者忽略了使用者的情绪设计造成不良的后果,让使用者产生不良情绪将直接影响该产品甚至该品牌的整体形象。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类似的尴尬,有些产品的包装设计非常不人性化,以至于开启时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极其不方便,严重影响使用者的情绪,直接损害该产品形象。如果要设计一款用于汽车驾驶员开车时使用的纸巾,那么具有方便抽取功能的纸巾包装设计会比包装严实难以开启的定位更准确。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准确定位,还应随时进行身份切换,及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反省自己的设计。因为设计者只有深刻地体会到消费者的情绪,才能设计出好的商品包装。不仅如此,设计者在理解包装设计对产品的直接与间接作用的看法上会影响到包装设计效果。

三、如何理性分析情绪的类别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设计者作为连接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首先应该学会理性地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情绪,并能有效地进行区分与归类,实现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包装设计。喜怒哀乐是常见的几种情绪,如快乐情绪相对愤怒的情绪容易接受更多的信息,人在处于愤怒的情绪时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包装设计如果让消费者产生愤怒不安的情绪,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情绪。人在处于哀伤情绪时,心理需求倾向于一种较安静的氛围,如果人处在一种对喜悦渴望的情绪中,那么就不希望看到悲伤的情绪,特别是中国传统喜庆节日里的产品包装,大多以鲜艳的色彩传递喜庆的情绪凸显节日的气氛。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前,理性地分析各类不同情绪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包装设计是设计师必须研究的问题。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茶包设计向趣味方向发展,目的是满足消费者轻松快乐的情绪。以前的茶包以方形简约设计为主,现在逐渐出现有趣的形态,并且赋予有趣的主题,如圣诞老人主题适合圣诞节的热闹喜悦的情绪,埃菲尔铁塔主题适合旅游时的轻松快乐情绪,泡澡主题茶包适合调节办公室工作紧张有压力的情绪。设计师在进行药品包装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情绪,现在越来越多的药品包装逐渐设计得轻松,设计者旨在通过轻松有趣的包装设计淡化生病不愉快的情绪,将注意力进行有效的转移,充分利用巧妙的包装设计舒缓药品使用者的沉重与忧郁的情绪,特别是儿童药品包装设计对情绪的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如何实现设计者与消费者间的情绪共鸣

包装设计的理解与认识范文第5篇

就当前社会形势而言,视觉传达专业中的包装设计对学生毕业就业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在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模式下,学生学到的东西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日常工作中。所以,这就要求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对包装设计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探索。

关键词:

视觉传达;包装设计;教学改革

引言

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视觉传达专业作为高校老牌艺术类专业,改革发展势在必行。包装设计作为视觉传达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与相关产品以及推广营销都有着一定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对产品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包装以及造型设计上,要能够通过对产品的包装来实现对产品的营销推广。因此,要加强视觉传达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要求我们提高对包装设计课程的重视,加快对包装设计课程改革创新的步伐。

1对当下包装设计人才需求分析

在我国,主要的包装设计人才都是出自各大高校,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相较于专业的包装装潢专业、包装工程专业,还比较欠缺。在市场需求大于人才培养速度的情况下,视觉传达专业的毕业生还有进入包装设计行业的可能,但是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需要增强自身专业素质,不断提升自己在包装设计行业的竞争力。随着市场对专业人员的需求增大,我们要对包装设计课程进行创新改革,同时还要明确包装设计最终的服务目标——市场,以避免学生脱离实际,对包装设计理解得过于艺术化。

2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

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师要知道自己教出的学生是要步入社会独自生存的,因此我们的教学理念要紧随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让毕业生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在明确这一点的基础上,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要针对社会对包装设计人才的需要而进行。在日常教学中,要脱离原有的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只为了教学而教学,要让学生充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3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必须要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步伐。传统的教学内容单纯地重视视觉而忽视了传达的目的,这很显然达不到时代进步的要求。因此,在结合社会进步的基础上,我们要充分结合包装设计产业,顺应产业需求,将包装设计的课程内容与产业的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多角度、跨学科的教材内容创新。同时,包装设计课程应该服务于企业,包装设计教学内容的创新要与创意策划、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等多种知识内容相串联,避免单一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引入歧途。为适应社会潮流,包装设计教学内容应该充分联系实际,避免单一的理论教学,在教学内容中应该重点强调之间的作用,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同时,还要教导学生学会将产品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充分突出产品与包装的地域文化特征,让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在包装设计行业中拥有一份竞争力。

4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一般情况下,一门课程被学生接受的程度主要受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可以说,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知识的传授变得更有效率。由此看来,在视觉传达专业中包装设计的教学改革,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尤为重要。就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创新改革方法:

4.1增加课堂中的实践项目,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日常的包装设计课堂中,教师可以引进更多的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接触到包装设计的全过程。同时,在接触包装设计实践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对包装设计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这样做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最直观地了解包装设计过程,还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对包装设计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

4.2将教、学、做有机结合,提升教学的整体性

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学生首先应该重视的是设计感,其次才是包装外形。但是,一般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在这里都是先注重产品的外形包装,而没有核心的设计理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住设计的核心思想,同时教师也能更好地向学生讲解设计的理念。使用这种整体性教学方式还有着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因为教师的教导、学生的学习以及实践动手的环节都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大大加强了教学过程的连续性,从而避免了学生因为走神而对知识掌握的不全面。

4.3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传统的包装设计课程中,主要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单纯的知识性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都不是很完善,同时还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意思维。因此,在创新性包装设计课程中,我们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课堂的主导,让学生充分加入到课堂中来。这样不仅仅能让单调的课堂充满活力,更有利于学生的灵感迸发。例如,在对实体产品进行设计包装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任意分组来进行创意性包装。在学生设计包装结束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分别谈谈他们的设计包装理念,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包装中来体现他们的设计理念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实际操作时,没能表达出自己的设计理念的学生进行辅导,教导他们如何用实物来展示自己的理念。而对表现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新一轮的创新设计,让学生的包装设计更加富有创意,更能够贴近当下社会潮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将与包装设计关联比较大的整体策划、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避免学生的设计理念脱离实际,过分理想化和艺术化。

4.4对学生进行分阶段考核,让教学更具有持续性

由于现阶段高校都是采取学分制的结业方式,一般专业都只有一次结业考试,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并不用心,只是在考试之前临时抱一抱佛脚。因此,为了让包装设计课程更具有持续性,我们可以在每个知识点之后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这样不仅仅能够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在考核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创意和知识点掌握情况并重,因为现今社会对包装设计师的要求并不仅仅是专业水平过硬,更要求设计师有着天马行空的创新力。

4.5让艺术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在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仅仅通过对课本的讲解和一般的实践,是不能够达到企业对包装设计的要求的。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能够完全掌握包装设计过程,更要将他们的艺术思想加入其中。因此,在这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平衡艺术与设计,从而培养出更多能够经得住企业考验的优秀设计师。

5总结

在视觉传达专业包装设计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时代的变化带来的机遇,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力争让毕业生有着更强的就业优势。包装设计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要对其要有足够的重视,这对加强视觉传达专业的竞争力,以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在对包装设计课程的创新改革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利益为最根本目标,为学生的未来负起责任。

参考文献:

[1]王璇.浅谈视觉传达专业中包装设计的教学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2(09).

[2]刘东霞.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视觉传达专业《包装设计》课程为例[J].艺术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