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六年级科学知识归纳

六年级科学知识归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六年级科学知识归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六年级科学知识归纳

六年级科学知识归纳范文第1篇

一、开放时空资源,让学生自己探究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实验过程中有所收获,使学生的科学实验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就要开放时空资源,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行设计实验,而不是让学生按照我们的步骤来做实验,我们的教师只是提供所需的器材和相应的指导,至于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或步骤来进行实验,我们就不要横加干涉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不了实验,我们也要开放实验设备,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比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时,学生对食盐融入水的实验很好操作,也起到了一定的实验效果,但是,如何让食盐与水分离开来,能有哪几种方法,学生的意见就不统一了,有的说加热,有的说太阳晒,还有的说用吹风机来吹等等,而每一种实验方法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在课堂上完成,而有的在课堂是根本完成不了,所以,这时我们教师就要开放时空资源,允许学生在家完成实验,然后返校再与学生交流。这样,由于我们没有把学生禁锢在教材安排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兴趣非常高,因为方法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所以探究的欲望也是非常高的。而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二、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自己搜集

在学生实验探究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而这些疑问老师有时都难以解释清楚,而这些解释不清楚的问题往往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他们会有一种不探究清楚誓不罢休的情绪在里面。而这时,我们科学教师就要重新审视科学教材,虽然要以本为本,但是也要超越教材,把教材只当作是学生学习与探究的一个媒介,一种资源,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我们在实际的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灵活使用教材,让它与其它的课程资源结合起来,比如图书室,网络,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答案,使学生有更大、更广的选择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可以自由地选择按自己设计的思路用到的实验器材;还可以自由地选择探究的方式,比如在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太阳系》一课时,有一些学生提出了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人类,其它行星上有没有外星人等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有时教师都回答不出来,单凭课本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这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图书室借来有关这方面的书刊来查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走进网络,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让学生带着对宇宙的神秘向往而自主收搜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学生最后得到的答案肯定已经超出了有没有外星人这个问题了。这样就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使他们更多地学习体验,更丰富的学习经历。

三、开放自然资源,让学生自己拓展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大自然中有许多是我们课本上学不到的内容,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雷电还是岩石土壤,都有我们学不完的知识。如果我们把学生局限在教室里,单凭课堂上的实验探究是远远达不到教学效果的,这样不但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会降低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究的乐趣。因此,当我们的科学实验能在大自然中进行,我们就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如水资源的保护、植物的生长、土壤与岩石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实验,让他们与与大自然直接接触,从而拓展了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我看到了什么》、《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寻访小动物》等课的教学,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自然资源之中,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完成实验教学,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要远远高于我们在教室内的教学。比如在《大树和小草》一课教学时,不是追求学生对小草的知识探究有多少,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体会和领悟什么是观察,应该从什么角度来比较大树与小草,学生在实验活动中通过看、闻、摸、听等多种方式全身心地感受和体验;知道什么叫木质茎,什么叫草质茎。并能归纳出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些实验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自己观察的大树和小草有了直接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素养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再比如教学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中的《蚯蚓》《蚂蚁》等课时,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对蚂蚁、蚯蚓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玩过蚂蚁、蚯蚓,所以,像这些内容我们完全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来完成探究任务。

四、开放家庭资源,让学生自己延续

科学课是一门综合课程,课本是教材,大自然是教材,家庭更是一部最现实的教材,它强调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经历,学生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学到许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体会知识力量的强大。

如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等单元,这些单元的实验内容都与我们学生的家庭生活息息相关。这时,如果我们能联系家庭生活,开放家庭这个教学资源,让学生把课堂实验教学与家庭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就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了《食物》这一单元之后,让学生回家给自己和家人合理地搭配食物,合理地补充营养;学了《环境和我们》单元之后,他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社区里宣传买菜不用塑料袋,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废旧电池不能乱扔,会污染水和土壤的等等。

六年级科学知识归纳范文第2篇

1.什么是科学思维

心理学家是这样界定思维的:“思维是人脑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以及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寻找共同特征、发现内在规律、推断和解决问题是思维的基本任务。

良好科学思维的形成能辅助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时协助他们科学、高效地解决生活中及学习上的问题,对一个人的成材极为重要。而我们注意到大部分“学困生”并非是受智力因素的影响,其问题更集中于思维方式上。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林崇德教授在他的“纵向研究”中发现,同是三年级的学生,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后,有86.7%在三年级下学期就有了较高的逻辑思维水平,而未经训练的学生要到五年级才有75%能达到相应水平。要想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就应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有效转化“学困生”的途径之一。

2.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课程,应以探究学习为核心。探究学习的目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那么到底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现学生科学思维的生成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两句话分别来自中国古语及古罗马教育家普罗塔克,二者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都认同了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困生”,其主要问题在于学习的知识是零散的,知识结构是无序的。如能通过学科的渗透,让这些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使他们把这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迁移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去,就能让“学困生”的身份发生逆转。

二、课堂教学中科学思维的训练模式实践初探

1.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有效地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作为授课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着意围绕教材的知识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情境中研究问题,在情境中分析、思考问题,从而生成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使得智力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科学思维得到锻炼。

如四年级下册“植物是怎样生存的”,课本是用简单的几幅图画引入的,如果学生未经系统的科学思维训练,面对教师就图片的提问,想必会出现天马行空的回答。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入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思考,各抒己见,最后帮助归纳整理出植物生存的条件。这样的设计无疑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并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即从现象入手引发思考。

2.在课堂教学中善用图表,重视记录

在学科教学中,特别是学习数学时,教师常常借助画图帮助孩子们理清思路、弄懂数理。不少数学的“学困生”往往看不懂线段图,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思维导图,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图表和记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不少教师认为让学生完成记录是很困难的事情,但这只是一个误解,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效果是明显的。2006―2007学年,我校在低年级开展“做中学”科学教学项目,注重引导学生在每次观察、讨论时善用记录表格。开始时由教师板书记录,学生表述,逐步放手,让学生自行记录,从而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虽然未能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已经有所掌握。双泡图记录法、交集图记录法、发散思维图记录法以及科学性语言表述等方法,通过4周的训练便可以学会。在课堂上,他们用图画、拼音等形式完成了在成人眼中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科学记录;设计实验简图,然后根据实验设计图,开展实验。这些本应在高年级学生才能完成的科学研究步骤,他们也能做到。

3.根据教学内容建立主题活动模式

现行的科学课学习内容以单元划分,每一个单元都可以建立一个主题活动,既能让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巩固和反馈,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因为要参与到活动中,且每个活动涉及多个知识领域,单纯地等教师传授知识已经不够了,所以他们开始主动寻找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如六年级的“框架结构”单元中,可设计“搭建报纸屋”、造塔造桥、“比比谁坚固”立方体承重大比拼等活动。通过建立主题活动的训练模式,“学困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在同组同学的“感染”下不断成长。通过近年来的教学验证,不少“学困生”的思维变得更为活跃,学习的自主性也有效加强。

三、实施成效

越秀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为了有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决定把各具优质特点的旧部前小学、泰康路小学、一德东路小学和大新路小学四校合并。整合后的新旧部前小学由于历史客观原因,各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各班“学困生”占有一定的比例。为尽快转化“学困生”,科学学科教师研究探索出了一套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这一相应的模式促进“学困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进行了长达六年的跟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关注贫困家庭的学生,当时“做中学”科学教育计划在广州实施时,特别以班级贫困学生的百分比作为选定实验学校的条件。由于我校在四校合并后,生源有较大的差异,项目组选定了其中一个多为低收入家庭孩子的班级作为实验班(该班“学困生”比例较高)。

经过一、二年级的“做中学”教学后,实验班的学生与其他三年级学生一起正式开始了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学习。由于受自身家庭的影响,这些学生的科学素养原本低于同年级其他班的孩子,但训练的效果却出人意料。

虽然实验班的学生知识面不广,但是他们在一、二年级接受了系统的科学思维训练,科学记录能力不仅大大优于非实验班,甚至超越了经两年系统科学课程学习的五年级学生。实验班学生的记录方式和语言表述也明显更具科学性和条理性,对于科学实验及观察的记录在情感表现上更为主动。与此同时,该班“学困生”的比例也在不断缩小。

六年级科学知识归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信息技术

一、小学科学课的现状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是科学探究的特点,但有的章节却没有要求在科学课堂上做实验的内容,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小节中“了解中国稀有植物、动物的分布”,对于这部分内容如果只靠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这些知识,可能学生过会就忘了,而且听得很枯燥、很累。特别是教材上出示的“珙桐”树,我们这个地方的孩子见都没有见过,而我自己也没有见过。面对这样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下,对我们的教学和教师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课前搜集好这些“稀有植物、动物”的相关资料,如:找到它们的图片、跟它们相关的视频、中国地图等,利用信息技术将找到的资料做成课件,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会更大,而且更容易达到教育学生爱护、保护国家稀有植物和稀有动物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的地位和作用

1.将信息技术引进小学科学课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始于感知。他们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身等感官把自然事物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正好符合这一认知特点,有些信息可以通过像电影、电视这样的媒体模式间接地感受到,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解决思维过程中的瓶颈,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

2.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科学课堂,为科学课新型教学方式提供了全新的环境

以科学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科学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光影声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弥补常规探究仪器的不足,辅助或模拟实验探究活动,模拟一些重要的,抽象的或是在目前探究环境下难以完成的活动,提高科学探究的效果,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上好小学科学课的实践尝试

1.利用课件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如果我们教师把要探索的问题以故事、谜语、游戏、科技资料等制作成课件,将文、图、声、像等多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激发想象,开拓思路,引发创造性的火花。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蜗牛》一课时,我让学生猜谜语:“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走, 别说它的力气小,能够背起屋子走。”引出课题,又将生引入对蜗牛的想象和探究;在探究《蚂蚁》一课时,我们先播放课前搜集到的蚂蚁王国的视频片断,蚂蚁怎样搬运食物,蚂蚁打架,蚂蚁如何传递信息、蚂蚁的家园环境等等都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清晰的图像使学生对蚂蚁的特征、生活环境、运动方式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生的求知欲空前高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断的创新。

2.利用课件演示辅助教学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针对教材中通过教师生硬的解说难以达成教学目标,难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处,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这种方法,比较适宜教学时间比较紧张的教学内容,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可控性大,课堂上不容易失去控制,在日常的教学中利用最为广泛。

例如:五年级《昼夜交替》这一课所学内容皆为比较抽象的天文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具有很大难度。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a三维动画影片(主要是利用三维动画模拟太阳、地球、之间的关系:例如地球的公转、自转知识、昼夜交替过程等天文知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空间的概念。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影片及示意图片结合各个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介绍。在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时,同时播放音乐,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从而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说教。最后利用一段影片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完整的回顾,再次加深学生对昼夜交替过程的理解。采用直观形象的动画及影片,向学生展示天体的奥秘,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及难点。

再如:教学四年级下册《雨的形成》一课,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以及动画,用于显示水蒸气的变化过程,了解水三态之间循环往复的变化,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既调整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3.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六年级科学知识归纳范文第4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燃烧需要的条件: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能根据事实进行分析、推理反思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与同学合作,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结论,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燃烧需要的条件: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教学难点:

探究燃烧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火柴、纸条、酒精、蜡烛、酒精灯、烧杯、集取好的氧气、木炭炉、牙签、布条、塑料管、铁丝、玻璃片、三脚架、铁盘、湿布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燃烧的现象,人们常常利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光和热为生活服务(课件出示图片)。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燃烧?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师:关于燃烧,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课题:燃烧的条件)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感受火焰的美丽,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二、设计实验,探究物体燃烧的条件

实验一:认识“可燃物”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1.猜想。

师: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燃烧?哪些物质就不可以燃烧?

(学生举例)

猜想:图中哪些物体能燃烧?哪些不能?

师: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要想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还需怎么办?

2.学生讨论怎样做实验(让学生说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师先介绍实验器材的名称,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组准备按照怎样的步骤开展实验?在做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①实验时用镊子夹住物体,放在污物盘上面点燃或勾在三脚架上点燃;②仔细观察燃烧时的火焰颜色、灰烬颜色和燃烧速度,并做好记录;③不同物体在燃烧时有什么相同点;④小组内分工合作,尤其要注意安全。

3.学生分组实验,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中。教师强调实验时的安全问题,并巡视指导,及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排查各种不安全因素。

4.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师:不同物体在燃烧时有什么相同点?燃烧后的灰烬和原来的物品相比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烧完后的新物质还能像原来的那样使用吗?

(不能,说明燃烧过程是不可逆的)

师:那么,除了图上这些,你还实验了哪些物体呢?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燃烧?

师:像火柴、纸等这些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我们叫它“可燃物”,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可燃物是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板书:可燃物)

【设计意图】:课前已经调查了部分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可燃物的认识,但很多学生还是缺乏实际体验,对可燃物的判断往往带有很多主观色彩,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设计燃烧物体的实验和探究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按照“猜想―实验―交流汇报―归纳总结”流程进行,让学生学会怎样做实验,怎样有效的合作。

实验二:知道燃烧需要氧气。

1.学生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当盖上灯帽后,酒精灯还能燃烧吗?这是为什么呢?

2.学生汇报(学情预案:学生有些会说的灯帽里没空气可以支持燃烧,有些会说火被灯帽给盖灭的)

3.你能利用我们现有的器材模拟这种情况再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学生汇报设计方案)

4.引导学生利用两根蜡烛和烧杯分组做实验,课件出示小组“实验注意事项”:①点燃两支蜡烛,然后用烧杯罩住其中的一支,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记录在书中;②小组长负责安排实验过程,注意安全,避免点火时火焰靠同学太近,避免碰到课桌,影响蜡烛的稳定性;③实验结束后应该及时熄灭蜡烛,整理好实验器材。

5.各小组讨论实验现象并汇报结论。

6.师:看来空气里面应该有某种物质能支持燃烧,这种物质就是氧气,是氧气在支持燃烧的。(板书)

7.演示小实验“能使小木条复燃的氧气”。教师先制取一瓶氧气,用熄灭后带有火星的小木条接触氧气,引导学生观察小木条复燃的现象,并认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进一步体会到科学真理要经过实践来检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从学生所熟悉的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现象来引起学生的猜想和思考,再模拟这种情况设计实验,让学生从被动的做实验到主动设计实验来证明猜想,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现空气中的助燃物“氧气”,最后老师再演示用氧气使小木条复燃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魅力,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实验三:懂得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师:有了可燃物,有了氧气,物体是不是就一定能够燃烧起来呢?(老师结合自己的衣服说说)老师的衣服是不是可燃物?我的周围有没有氧气?那我的衣服为什么没有燃烧呢?

生:没有火源。

师:(出示火源)我的衣服为什么还是没有燃烧呢?

生:因为没有接触到衣服。

师:如果火源靠衣服靠的很近很近,但是没有接触到衣服,衣服能燃烧吗?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想板书:温度达到着火点)

教师结合刚才谈话情境做一个模拟实验:把火柴放在铁盘上,用酒精灯加热铁盘,火柴燃烧了。学生模仿老师做这个实验,并讨论:火柴也是没有接触到火源,为什么会燃烧呢?这说明了什么?如果把纸放在铁盘里,纸会燃烧吗?哪种物体更容易点燃?这又说明什么?(不同物体的着火点也是不同的)

师: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的亮点在于从老师的衣服入手,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巧妙的引起学生的猜想:火源没有接触到衣服的情况下衣服能燃烧吗?再模仿这种情况做实验,得到结论:可燃物的燃烧是因为物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联系生活,懂得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师:物体燃烧时,这三个条件是不是必须同时具备,燃烧才能继续呢?我们还可以结合炉火的燃烧分析一下。(出示炉火燃烧时出现的三种情况,引导思考)

(课件出示:①如果我们不继续往炉里添木炭,炉火还能一直燃烧吗?为什么?②如果我们把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一直燃烧吗?为什么?③如果我们把炉里正在燃烧的木炭夹出来,放在水中,木炭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师: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物体就没办法燃烧,或者说,如果我们破坏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燃烧也就没办法进行,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已经了解了燃烧的条件,但缺乏整体的感观,利用炉火燃烧出现的三种情况来引导学生思考,明确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拓展运用

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学到的知识做很多事情。比如:厨房里,锅烧得太热油着火了,妈妈为什么当机立断地盖上锅盖就能灭火,这是为什么呢?

师:比如魔术表演中就蕴涵很多燃烧的知识。(教师表演魔术:烧不坏的布)

师:手帕为什么没有燃烧呢?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哪里?

(学生猜后老师让学生用手摸摸手帕,是湿润的,并闻一闻气味,告诉学生是酒精,让学生自己揭开谜底。)

师:当酒精燃烧时,水变成水蒸气要带走大量的热量,这样就达不到手帕燃烧所需要的温度。

(表扬猜得对的同学,并提醒这个魔术的危险性,让学生不可以模仿。)

【设计意图】: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魔术对于孩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魔术中那烧不坏的手帕恰好运用了很多与燃烧条件相关知识,这一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主动、自愿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巩固了学生对燃烧三个条件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五、总结延伸,留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延伸――利用火是人类的一大进步,燃烧能为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而燃烧引起的火灾也可能在瞬间将生命财产化为灰烬,因此我们要科学地利用燃烧。(展示澄海区部分火灾视频)

2.作业:上网或向家长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有哪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燃烧的条件》这一节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中的教学内容,教材紧扣《科学课程标准》,突出“任务驱动”的特点。“任务驱动”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探究为核心,提出并解决问题、产生并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的教学观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教学中,笔者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用“任务驱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学以致用,本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科学味浓。整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在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时,都采用“设疑―猜想―实验验证―汇报总结―拓展运用”的流程进行,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科学课的特点,从抽象到概括、再到运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在科学课中除了学会科学知识外,还学会了做实验的方法,懂得注意安全,懂得边实验边记录,主动去探究科学知识。

六年级科学知识归纳范文第5篇

我从事教育工作10多年,任教科学学科已有5年之多,在我校的科学“探究——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发下,我以改革书本知识为本位,传授灌输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将科学探究真正作为科学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途径,并以此指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健康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我还参与我校的科学学科基地建设的研究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这几年来在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 “做”与“思”:

一、科学课堂的中的“做”

(一)课堂就是学习的“实验室”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科学课的核心内容在于这个已知规律的发现过程。让孩子们重新走一遍科学家的发现过程。掌握了发现过程,就是掌握了科学。“过程”应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基本框架。科学课堂应是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不是指挥学生去简单经历探究程序。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提问题创造机会去激发学生思考,推动科学探究活动。 现在的孩子,每天被围困在语文、数学等课程中,很少有时间去接触大自然,自然知识贫乏、实践能力滞后等问题已逐渐凸显出来。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以绿色资源为载体,结合科学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教学实践活动。学校开垦了大约150平方米的绿化实验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美化校园行动”。春天里师生们一起建设美丽的校园,操场的东面“刺梅花”第一个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信息;夏季里“福禄考”送来了香味扑鼻;秋季里“萱草”为我们铺上黄色的锦缎;冬季里盆栽的香味扑鼻。

无论春夏秋冬美丽的校园变成了天然的科学观察乐园。科学课上,我们还时常带领学生去观察大树,捕捉昆虫,还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为科学研究提供素材。我们实验室里经常出现“家庭交响曲”面粉和食盐的溶解和沉淀;黄豆和绿豆的种子发芽试验;红蒜和白蒜的叶子的观察……课余时间,我们的实验室真正成为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他们可谓兴趣盎然。

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在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获得大量的直接认识经验,通过阅读、收集资料获得丰富的间接认识经验,还将通过分析综合整理信息、假设、寻找解释和推理获得由直接认识转化为间接认识的经验,通过合作、发表、讨论、辩论获得的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学生真实得经历这种认识与实践相互交错的过程,从自己的亲身体验迈向科学的大门,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

(二)科学课堂要让学生体验、亲历

几年的教学让我懂得了只有亲身经历,才有收获,才有所得。于是我结合每年级的科学学科教学任务特点,把我校花按照种类进行分类,分配到各个年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好观察记录,四年级以凤仙花种植活动为主;五年级以福禄考种植活动为主;六年级以红王子锦带种植活动为主;同时还布置同学们在家里自养小动物,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性。在这些活动中,我着重介绍一下植物种植这方面的内容。

凤仙花种植是我校的一项传统活动,历年来开展得有生有色。尤其是在2010年的时候,我校开展了全校性的种植活动,要求结合科学学科的这一特点,通过种植花草活动了解它的生长变化过程。下面我就一、四年级的凤仙花为例,把同学们的观察记录摘抄如下:

4月初,我接到学校任务,利用东面的花坛种植凤仙花,我是第一小组的组长,我们在孟老师的指导下,翻地、种植、培土、浇水、罩膜,等待他的出土。

4月中旬,子叶陆续出土,而后长出了真叶,5月中旬,子叶脱落,凤仙花进入快速生长期。在这一阶段里,小组成员们分工协作:环境监测员负责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和土壤温度,生长记录员负责测量子叶、真叶的宽度,植珠的高度、直径,并及时做好记录。

6月下旬至8月底,是凤仙花长出花蕾、开花、结果的季节,这个时候学校正好放假。就让大部分学生观察自家周围的凤仙花生长情况。

经过近半年的精心培育、科学管理,凤仙花喜获丰收,校内外共收获了15斤种子, 有的送给了兄弟学校,有的寄给了贫困地区,这些活动都是同学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由此可以看出科学不是通过简单记忆、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感悟、交往、实践、猜想、探索、归纳等活动,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学生体验、亲历对于建构知识、技能和态度都至关重要。例如科学概念的理解、科学技能的获得、科学态度的形成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的动手操作过程大大促进了动脑理解,而动脑理解的过程又会反过来加强了动手操作的效率与乐趣。在科学课堂的设计中,教师要精心准备结构化的材料,精心设计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的活动,要做到每一节科学课都让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三)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而且学生既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的条件和能力对所有这些知识都经历探究的过程,也没有这个必要。无需探究、考究的偏要去探究、考究,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课堂上学生经常向我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说实话有的我也解决不了,怎么办呢?为了给学生一个探索奥秘的机会,给我留下寻找答案的空间,于是我们一起探索、研究,不会的我们去问老师,问电脑,有的自己亲身实验,至今为止我们的问题真的解决了很多,我们的疑惑越来越少。我很欣慰,我的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亲身实践,经历与体会,这也是学好任何学科知识的最好方法。

二、科学课堂的中的“思”

(一)将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教师要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从兴趣入手落实三维目标,

小学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小学生对动手的学习活动特别有兴趣,利用这一特点,我让孩子们在科学课中多做一些实验,增加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发展小脑协调能力。 其次,在探究中建构知识体系来落实三维目标。知识应该怎样得到?学生来学校前并不是头脑一片空白,他们已经对科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我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带领学生搜集证据,整理研究证据,然后通过讨论、思考,反复的验证,得到真实可靠的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取得知识的方法。

(二)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入手

从学生们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方法。带领学生经历典型的学习活动,就是要在探究性的学习中,让学生头脑中对科学的原有经验与观察到的事实和同伴的意见发生碰撞,体会到自己经验的不足,因而向着科学理论的方向迈进,使学生的个人经验向着人类共有的知识共有的能力和共有的精神素质的全面转换。判断教师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要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教学中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理可循,有据可依,这样你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你的学生一定是幸福的,你的成绩一定是杰出的。

(三)满足学生探究的需求

科学课程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弊端,倡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把活动做深、做透、做扎实。因此,在科学课堂活动中,不一定按照教材和课前的设计推进课堂,教师应灵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活动中发生的事件,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例如,我在上‘热水和冷水’一课时,当学生完成用一瓶冷水和一壶热水倒出4杯冷热不同的水后,有学生提出冷热不同的水溶解糖会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时,我感觉到这个问题有意义,于是教学时我便没有按照设计的教案和教材的思路进行,而是及时从仪器室取来白糖,让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完成了该课题的研究。”

(四)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相互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