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能教学大纲

技能教学大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技能教学大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技能教学大纲

技能教学大纲范文第1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26-03

近年来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导向作用越发凸显,吸引了许多高职院校参加和关注。通过大赛既能检验各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教学水平,还能展示各参赛校的管理成果和提高获奖院校的业界声誉,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存在的不足。针对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结合技能大赛及企业会计岗位群的相应能力标准和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大纲的要求,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将有利于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标。

一、会计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技能大赛和日常教学脱节

举办会计技能赛项的目的之一在于发挥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导向作用,引导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但现实的情况是,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往往是脱节的。例如,有的参赛院校从会计技能大赛总结出的培训经验模式和日常教学课程体系互不关联,赛前训练总结出来的好方式仅针对参赛选手开展,而未能向所有会计专业学生普及,使参赛学生与不参赛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相差较大。又如,有些应根据大赛情况和社会需求而增减的课程未见改变,有些主次课程应增减课时的也未见调整,大赛还是大赛,教学仍是教学,违背了举办会计技能赛项的初衷。

(二)参赛校遴选选手方式单一

高职会计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名额有限,如何从众多学生中挑选出适合参赛的人选是各参赛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有的院校在遴选参赛选手时,仅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或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推荐或指定而直接选择,未组织系统的遴选方式对选手在知识和技能等进行全面考核,如此一来既无法将会计技能竞赛的竞技乐趣带入校园惠及更多学生,也容易错失和无法挑选出适合竞赛的会计全能手,参赛校的成绩也无法保证。

(三)参赛校未注重对选手综合能力的培养

会计技能大赛除能检验参赛选手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外,还考量?⑷?选手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有些选的成绩优异的选手在比赛时并不一定能取得相应的好成绩,而是因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的欠缺导致在赛场上发挥失常,主要原因是参赛校不重视对选手自我抗压减压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致其在大赛中难以稳定发挥真实水平,较容易出现比赛失常的“克拉克现象”。

二、基于技能大赛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赛融合”教学模式

为了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大赛目标,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岗位群的相应能力标准和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大纲的要求,同时针对上述所分析的会计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赛融合”教学模式。

(一)根据大赛内容调整课程设置

各技能大赛均考查选手本专业较为全面的知识点,因此可从参赛选手在竞赛各环节的得失分项来反思各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开设得是否全面。如全国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中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有四项岗位专项技能竞赛,选手在其中的凭证汇总业务中难以取得满分。凭证汇总业务是运用传票翻打技能将单据号和金额录入电脑,再运用珠算进行金额汇总,但部分选手在完成传票翻打后就无法在指定的时间内运用珠算进行汇总或尚有时间但由于不会珠算技能而直接放弃。这表明部分院校在开设财经技能相关课程时只注重点钞和传票翻打等技能的讲授,而不开设珠算课程,使得很多财会类学生对珠算技术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故应考虑将珠算纳入财经技能相关课程中进行讲授。

同时,各院校反思会计专业课程开设得是否全面,还可以会计技能竞赛规划岗位设计工作任务所涵盖的内容为依据,包括会计基础、出纳业务操作、企业财务会计、成本计算与分析、税费计算与申报、会计综合实训、企业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会计报表分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会计信息化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会计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参赛校可根据大赛考查知识范围,结合自身所处的地域环境和实际情况来增减相关课程。

(二)根据大赛内容调整所开课程课时

除课程设置外,还可从竞赛考查内容反思各院校会计专业部分课程课时是否需要调整。如全国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中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竞赛主要考查会计电算化的财务链和供应链两类业务的处理方法,而部分院校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的安排仅为一个学期每周4个课时,这一课时量不足以充分讲授财务链和供应链两类业务处理方法,因此应考虑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时进行调整。可由原一个学期每周4个课时调整至一个学期每周6个或8个课时,或将电算化课程由原一个学期每周4个课时调整至分上下两个学期每周4个课时进行,如此一来能使授课教师有充分的课时对该课程所有知识点进行较为全面的讲授,保证课程知识的完整性。

同时还可根据高职组会计技能大赛中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所考查的主要内容,对部分课程在课时上予以增减调整或拆分授课学期,如财务会计、经济法基础和纳税实务等内容较多的课程。

(三)结合大赛内容和职业证书考试大纲调整各学期课程安排

会计技能竞赛规划岗位设计工作任务所涵盖的课程较多,参赛校对选手的培训也主要围绕这些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来开展,而且这些课程部分与会计行业入职所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内容相同,加之现今社会对会计专业求职者是否拥有相应证书也有要求,故应将仅对几名选的选手的培训扩大至对所有学生的培养,而会计专业课程的安排应结合会计技能大赛内容和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大纲做出调整。

可以将涉及会计行业入门所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的相关课程集中在第一学年开设,该学年称之为“会计入门年”,经过该学年学习的学生就掌握了作为一名会计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法规和技能。再将涉及初级会计师考试内容的相关课程集中在第二学年开设,该学年称之为“初级会计年”, 经过该学年学习的学生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将得以提升,具备报考初级会计师的能力和参加国、区级会计技能大赛的水平。最后将拓展性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集中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而第二学期则进行社会实践,该学年称之为“综合拓展年”,在该学年运用会计技能比赛所用的财会软件和综合实训教材将学生之前所学的分散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凸显岗位技能练习和各岗位间的协作,对会计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

依据会计技能大赛比赛内容、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大纲的要求来对会计专业三年的课程安排进行整合,能让教师在授课时较好地把握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充分涵盖比赛和考试各知识点,教学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让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中均有目标,避免学生单一地认为只要能通过校内各门课程考试就足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使学生学得更有动力。

(四)根据技能大赛对会计岗位的考核要求完善教学

高职组会计技能大赛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是依据真实的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工作职责要求,以真实的企业会计业务为载体,按照真实会计业务工作流程办理会计事务。通过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和会计主管4个岗位设计,模拟企业会计工作真实环境和业务处理过程。往年比赛均由参赛院校自行指定安排4名选手分任四岗分工协作完成。但在2016年全国高职组会计技能大赛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中,首次采用四岗随抽的方式决定4名选手的岗位,使得部分参赛队该环节的成绩受到影响。正因部分参赛校在备赛时采用的是定人定岗的专岗训练,选手除掌握自己所练岗位知识技能外,对另外三岗的知识技能仅为了解,无法达到选手对各岗位知识技能融通的要求。在技能大赛采用四岗随抽的方式来确定参赛选手岗位这一方式的引导下,参赛院校应将各会计岗位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中。

从某些角度上看,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通过对就业环境、岗位需求和学生学习规律的分析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从而完善课程教学设计。会计专业在会计岗位和相关岗位群的定位下,可分别设定出纳、薪酬核算会计、往来结算会计、成本核算会计、税务会计和总账会计等工作岗位,根据各个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工作任务,分别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专业通识课、岗位核心课和专业实训拓展课。在公共课程和专业大类课上,体现各个岗位对专业基础知识技能、个人人文素质等普适性需求。

(五)根据大赛赛项组织设计校内知识技能竞赛

为了更好地深化“课岗证赛融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应适时组织本专业的校内知识技能竞赛。此举既可丰富学生在校期间的校园文化生活,巩固其所学知识,运用赛项引导学生今后学习的方向,还可通过校内赛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选拔出适合代表学校参加会计技能大赛的全能手,同时也为学生考取会计职业证书奠定基础。

校内赛赛项设计可借鉴会计技能大赛比赛所设赛项,同时围绕本专业所设课程和学生考证需求。可设财经基本技能竞赛,考核学生点钞、传票翻打和珠算等技能水平,锻炼学生的职业基本功;可运用无纸化系统软件设基础会计知识竞赛和初级会计知识竞赛,高度还原会计证书的无纸化考试环境,帮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和检验学习情况;可运用现会计技能大赛比赛软件设会计手工实操竞赛和会计电算化竞赛,考核学生对会计岗位技能和综合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技能大赛选拔优秀选手;还可设会计征文和财会类创新创意作品展,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内赛的作用,其开赛时间应考虑会计职业证书的考试时间和国区级会计技能大赛的比赛时间。可以选定一学年或每学期的某个月为“会计活动月”,将各赛项分设至活动月中的每周内开展。赛前一个月左右进行赛项说明会,向本专业学生介绍各个赛项的比赛流程和内容,让学生在了解各赛项内容后自愿报名,接着定时安排教师开放校内实训室和机房供报名学生根据自己所报赛项自主练习,同时教师为练习学生进行答疑和软件操作方法等现场指导,有助于选手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赛中则按照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和会计技能大赛比赛的考场要求,对竞赛时间和赛场纪律进行规范,模拟现场环境,让选手赛有所感,赛出水平。赛后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各赛项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和反思教法学法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在“会计活动月”所有赛项结束后举办颁奖仪式。这是对获奖选手的努力和知识技能水平予以认可,也是对未获奖选手的共勉,同时也在仪式上对整个活动月进行总结,以此践行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标。

技能教学大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工学结合

课 题:本文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级教学改革项目“数控专业主干课程标准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2011052)成果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现已从规模化发展走向内涵式建设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是教学改革落到实处的基本保障,而其课程标准的建设则是保证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根据数控技术专业目前的建设情况、生源状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构建适合学生能力、素质全面提升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

一、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

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一般步骤是:通过专业调研制订或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大纲,通过实施予以检验、修订、补充和完善等。即课程教学大纲是该门课程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学内容及课程与教材的建设也都围绕此教学大纲进行。

制定教学大纲时考虑的重点是教学工作的开展。大纲不仅要对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清晰的规定(如许多内容点有量化的标准,多数内容点有深度和难度上的明确指标),还要对教学内容的教学顺序作出安排。由于教学大纲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关注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常常规定得十分具体,以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够真正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由于教学大纲存在着规定得过细、弹性不够、变化余地较小等问题,使教师在授课或编写教材时,特色和创新难以充分体现,有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也无法顾及,往往使得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

1.课程标准的定义

课程标准就是规定了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该领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同时也要对这些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途径(尤其是教学这一途径)做出一些规定和建议。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1)角度不同。教学大纲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它从教师的角度规定了该门课程教些什么内容、教授到什么程度,教师根据它进行授课时也往往更加关心该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点是否发生了变化、增加或删减了哪些内容、教学要求与学时数是否发生了变化等,并根据它对学生进行考核。而课程标准是从学生的角度规定学生学些什么内容,通过课程评价规定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的主要方法和手段等。课程标准是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同时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这就有了过程性目标。

(2)作用方式不同。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工作做出规定,规定了教材、教学和评价的最高要求,无论是教材、教学还是评价都不能突破这一上限。因此,教学大纲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控制严格的、硬性的。而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因此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教学与评价的空间很大。

(3)关注重点不同。教学大纲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关注不足;课程标准既考虑了课程的目标,又关注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且其较教学大纲有更加完备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保证大多数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点。

由此可见,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着本质的区别,课程标准对改变课程功能、兼顾学生的特点和状况、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构建

1.课程标准的基本组成

课程标准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及其他,具体组成部分见图1。

2.构建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相关课程的设置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满足学生的基本就业要求。

(2)学历教育为主、全面发展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在满足学生掌握相关技能的需求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继续学习及个性发展的要求。

(3)单一课程与课程体系兼顾的原则。单一课程是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其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制定应从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出发,与其他课程相互配合、衔接,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

(4)注重学生整体能力与素质提高的原则。这也是课程标准有别于教学大纲的地方,教学大纲规定的是本门课程的基本标准,要求学生均应达到此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课程标准则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特别是过程性评价。

3.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建设思路

教育部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求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建设要以此精神作为指导思想。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关键。为此,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对于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目标分为课程总体目标和分目标,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总体目标虽然各有差异,但基本宗旨是一致的,即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项目为载体,通过教学的实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分目标则根据各门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主要知识与技能点予以说明,同时注意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对应岗位的基本素质或方法与社会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课程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以工学结合、开发设计典型工作任务为原则,建立以工作体系为框架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突出过程性的知识,以典型工作任务完成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重点解决“怎样做”的问题。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还应注意将职业标准纳入教学之中。学习单元的设计则根据真实的工作任务,设计成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结构,任务来源于实际,但要高于实际。课程内容要从简单到复杂,工作任务的难度要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学设计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将工作岗位的真实任务提炼成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教学学时的安排。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安排相应的教学学时,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

(4)其他配套内容的要求及说明。其他配套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管理(课程发展与建设的方向、课程内容的调整及实施情况等任务的责任落实)、师资配备情况说明、教材及参考资料、教学软硬件设施要求、教学方法建议以及教学评价等。最后应对此课程标准的适用范围及使用周期加以明确。

(5)实际案例分析。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其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单元。在切削部分中,共分为6个教学任务,从阶梯轴类零件、螺纹轴类零件到组合件的编程加工,每个教学任务中的项目均来源于生产实际。本专业的另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从机床的安装调试、验收入手,并根据数控机床的结构、故障性质、功能等内容依次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这些真实的项目,了解、掌握数控机床典型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的过程中,掌握了各项知识点与技能点,真正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的思路。在进行项目的过程中,将考核评价工作融入到教学任务的各个环节,即每个项目的主要步骤均有评价,除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外,教师通过项目的完成情况、产品的合格程度、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文明生产等进行评价,并最终形成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唐小俊,顾建军.关于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9(4).

[2]楼美云,刘鲁平,张雁平.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3]何兴国,周贵礼.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8(2).

[4]王建朴.论高职教育实践课课程标准的制定[J].职教论坛,2010(12).

[5]陈倩媚.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下课程设计改革探讨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1(2).

[6]李幸平,陆志强,陈海涛.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标准的研究与探讨[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技能教学大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难度模型;梯形;可比深度;可比广度;定量比较

“梯形”是构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数学“图形与空间”的内容之一。本文利用已建立的课程难度模型N=α(1-α)对初中数学的梯形课程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希望借此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本文主要选择目前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教科书,即第二批投入实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以下简称为人教版)作为对象,分析对我国初中数学课程影响较大的1963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2000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来对“梯形”课程难度进行定量对比分析,以此探寻初中几何课程的发展变化规律。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仅从文本的角度对教科书进行分析与评价,并不涉及实际课堂实施状态下教科书的使用问题。因此,本文的课程难度实际上是特指绝对的课程难度,即静态的课程难度。而对教科书的动态分析与评价,则还需考虑课程实施中教师、学生及其他复杂的众多因素。

一、“梯形”的课程时间

本文对1963年教学大纲采用其规定的课时数,而2000年教学大纲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的教科书中所要求课时数来代替,2011年课程标准,则选择2012年人教版教材综合考虑相应课时数。故:1963年教学大纲中梯形的总课时数是7;2000年教学大纲下的教科书共安排6个课时;2011年课程标准中的课时数共7个。

二、“梯形”的课程广度

课程广度是用所有“课程目标”的多少来刻画,初中数学不同章节有不同的具体目标。虽然我们很难区分每一个目标是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还是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我们可用“课程目标”的“全部”来全面刻画课程广度。1963年教学大纲共11个课程目标,2000年教学大纲共19个课程目标,2011年课程标准共13个课程目标。

三、“梯形”的课程深度

课程深度是一个难以量化的指标,对此我们可采用课程目标的总赋值来表示课程深度,即将所有课程目标用“目标动词赋值法”予以赋值,并求所有值的总和,以表示课程深度。1963年教学大纲相应的11个知识点对应的课程深度值合计为29,2000年教学大纲相应的19个知识点对应的课程深度值合计为48,2011年课程标准相应的13个知识点对应的课程深度值合计为33。

四、结论

根据所得数据,利用课程难度模型可得出如下的结果:

(1)1963年教学大纲:S1=29,G1=11,T1=7,故N1≈2.571α+

1.571;

(2)2000年教学大纲:S2=48,G2=19,T2=6,故N2≈4.833α+

3.167;

(3)2001年课程标准:S3=33,G3=13,T3=7,故N3≈2.857α+

1.857;

其中,0

3.286。以上结果说明,无论是“窄而浅”还是“广而深”的课程设计模式,都会影响课程难度,2011年课程标准相应的课程难度比1963年教学大纲有所增加,与2000年教学大纲相比,反而难度有所下降。

如果假定这3者的课程难度相同,而课程深度为S1=29,S2=48,S3=33课程时间为T1=7,T2=6,T3=7。此时仍令α=0.5,则课程广度就满足G3=(7G1-28),G3=(7G2+138)。若令G1=20,则G3=16;若令G2=20,则G3≈46.33;

同理,若课程广度为G1=11,G2=19,G3=13课程时间为T1=7,T2=6,T3=7。此时仍令α=0.5,则S3=(7S1-14),S3=(7S2+55)。若令S1=50,则S3=48;若令S2=50,则S3=67.5。

也就是说,要控制课程难度不变,则2011年课程标准中“梯形”课程广度系数须取1963年相应的课程广度系数的,或课程深度系数取1963年相应课程深度系数的;而对于2000年教学大纲,则取相应课程广度系数的2.32倍或取相应课程深度系数的1.35倍。简言之,2011年课程标准下课程广度比1963年教学大纲窄0.2,比2000年广2.32倍,课程深度比1963年浅0.04,比2000年深1.35倍。

(通讯作者:张磊)

参考文献:

史宁中,孔凡哲,李淑文.课程难度模型:我国义务教育几何课程难度的对比[J].东北师大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51-155.

技能教学大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模块套式实习教学 技术难度的可调性 用料连续使用性 快速反复 集中突击训练

技工学校是以为社会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技校的教育宗旨是为企业技术队伍输送合格的技术工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我们技校教师尤其是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作为一名钳工实习指导教师,根据自己20年的生产经验和近20年的实习教学积累,总结出在实习教学中采用模块套式教学的方法,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使用模块套式实习教学方法针对钳工基本功训练而言,能充分体现出节俭、高效、快速的训练特点。使学生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

1 钳工模块套式实习教学方法的形成

在钳工常规的实习教学中,训练一个课题,从下毛坯料、整理毛坯、到正规训练课题的完成,需要2天多的时间。这样既浪费学时也浪费原材料,针对在训练中发现的这两个问题,最初,我设计了套式训练图集,图集的任何一个课题都能在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和工时上进行变化,这样就达到整理出一块毛坯料,能反复多次使用的目的。后来,我又把钻深孔、钻小孔、扩孔、锪孔、铰精孔、攻丝和锉削镶配等内容综合进来,就形成模块套式实习教学的雏形,把多个单一训练课题集中起来,按课题技术的难易程度,结合实习教学大纲的进度要求进行改进加工整理。再按工人技术等级分门归类,即形成一整套钳工模块套式实习教学方案,在实习教学中按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地使用这些模块套式训练课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它较为合理的解决了课题中的难点、重点集中突击训练的问题,能达到使学生基本技能快速形成的目的。

2 模块套式实习教学课题的选定原则

模块套式实习教学不是一个新的名词或是一种时尚,它是一种实实在在、行之有效的实习教学方案,模块有模块的具体要求,套式有套式的相关规定,每个模块必须严格按照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去选择、去设计,方能达到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目的。

2.1 对模块套式实习教学图样的选择。钳工实习教学用图,各行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和图集,实习教学大纲也有针对具体技能的实习图样,在这些门类繁多,形状各异的图海中,选择那些既符合实习教学大纲要求,又能与教学进度紧密结合的图样作为模块的基本图形,再在这个基本图形的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添充、改进,使之符合模块套式实习教学的需求。

2.2 模块套式实习教学图样的设计原则。①符合实习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②应涵盖钳工实习教学主要技能的基本功内容,如:锉削、锯割、钻孔、扩孔、铰孔、攻丝、校正、镶配及技术测量等。模块套式实习教学图样的技术要求,应对应相等的技术技能等级标准;③应有与模块套式图样相配套的技术要求和配分标准;④给定的操作额定时间应达到相应的技能等级标准要求;⑤设计的模块套式实习教案应尽可能与用人单位的性质、产品类型相接近。如:汽车行业可多设计一些板金、液压零件的实习课题,航空行业的应多设计一些精密度高、形状复杂、小孔、小螺纹及有色金属加工的模块套式实习教学课题。

3 模块套式实习训练课题应具备的特性

模块套式训练课题应具备技术难度的可调性、主要用料件的可连续使用性以及对课题中重点、难点快速反复训练的特点。

3.1 技术难度的可调性。外形尺寸偏差±0.02;阳件外形尺寸偏差0 -0.02;角度偏差±2′形位公差

3.2 主要用料件的可连续使用性。这套模块套式训练课题,阴件用料是主要用料,所以阴件用料不变,随训练的进展扩大内腔尺寸、缩小外形尺寸,即可达到连续使用的目的。训练时,只更换阳件(阳件用料小),逐步放大阳件外形尺寸就能快速投入训练。阳件放大,每次外形尺寸只增大1mm,孔距也随之增大或变换位置。

4 钳工模块套式实习教学的效果

通过多年对模块套式实习教学方案的教学实施,多届钳工毕业班都使用过这套方案,钳工班毕业率100%,毕业生优秀率85%,取证率100%。

技能教学大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纲要 编订 教学大纲

1问题提出

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8月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校制订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在第十八条中明确指出:各高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大纲。可以说《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彻底结束了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由全国统编的时代,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将进入一个有据可依,自主发展的崭新时期。

2编订教学大纲着重关注的几个问题

2.1领会《纲要》精神,明确课程性质

在编写教学大纲之前,首先要反复学习和深刻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如《纲要》中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健康第一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和学生主体观、大课程观及综合评价观等。在充分理解和深刻领会的基础上,确立编写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其次,在大纲中要说明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详细阐明体育课程的性质,它将为教师正确认识课程性质,把握课程方向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

2.2从实际出发,确立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制约着课程的内容、方法及评价的设计与选用,因此,在确立课程目标时,要紧紧围绕《纲要》的目标体系,一方面在目标结构设置上,围绕课程目标体系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设置目标,既要有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基本目标,又要有针对部分特长生和学有余力学生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目标设置的个性化;另一方面,课程目标还应从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譬如场地、设备、器材等物资环境,校园文化背景和体育氛围等,学生的生源背景,包括学生来源和不同学生的职业准备等特点;另外还要充分认识高校体育与中学体育的衔接问题,以及大学生终身体育需要等问题,使课程目标真正体现“健康第一”思想、素质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

2.3探索与创新,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历史与现实表明,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发展运动技能、培养锻炼习惯,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更多地依靠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纲要》还指出: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这一新要求的提出,为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提供了一个广阔发展的空间,为此,围绕《纲要》编写大纲,一定要打破原有的课程结构设置,结合学校体育教学设备条件、师资队伍结构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尽可能地开设灵活多样、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型课程,构建体育大课程结构体系。

2.4由学生发展需要,选择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分析现行课程内容与新《纲要》课程目标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其次要通过优化重组课程内容,使其适应和满足新课程目标的需要。由于新课程的目标指向已拓展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课程目标也已从原来单一的“生物学”范畴扩展至“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范畴,并且《纲要》还要求依据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等五项原则来确定课程内容,因此笔者建议,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教学的多种教育功能、健身实用功能和实践性强等特点,有意识地将健康教育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将体育文化的相关内容和大量具有终身体育性质的项目,以及具有民族性和地方特点,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值得注意的是,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点,在此阶段,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技能,更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健身的知识与方法,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态度、能力和习惯,使其在大学时代就具备丰富的健身知识,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并通过实践充分体验健身的乐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2.5淡化绝对评价,改进优化评价方案

《纲要》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已由原来的重鉴别、甄别、选拔功能转向重强化、激励、发展功能,评价的内容也由重运动成绩转向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涉及到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合作精神和情意表现等五个方面。评价的方式也由教师唯一方式转向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结合的方式。为此,在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上,要改变以运动技术及运动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办法,适当增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等内容的比重,尤其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灵活规定一些项目和考试标准等,同时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智慧和创造能力,设计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案。

3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编订《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要充分领会和贯彻《纲要》精神,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需要出发,进一步明确课程性质,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结合本校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内容,改进和优化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方案,为完成《纲要》课程总目标提供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滕子敬.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什么要目标统领学习内容[J].中国学校体育,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