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质灾害专项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地质灾害整治 灾后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约节约用地
梧州市地处西江干流,位于桂江和浔江交汇处,广西八成以上的水量经这里流入广东,是全国首批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同时,梧州山多地少,是广西典型的山城,也是全国少有的受地质灾害威胁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多年来,由于山多平地少,岩土体松散,暴雨天气极易造成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广西14个地级市中地质灾害的易发区、高发区之一。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一、广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试点工作基本情况。
为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效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和严格保护耕地,广西省于2008年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列入挂钩试点,于2009正式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列为国家挂钩试点。为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展开,广西省制定了《广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确定将南宁、桂林、崇左、柳州、来宾、北海、钦州等7个市列为第一批挂钩试点。
为贯彻落实《广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梧州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梧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第一批)工作实施意见》,根据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的要求,结合我市各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现状,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我市初步选定以下6个拆旧区和4个建新区作为我市第一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2011年向各县(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下达了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任务,规定全市必须完成增减挂钩任务300公顷,并苍梧县龙圩镇社学村定为试点。梧州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受灾尤为严重,因此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必须与农村地质灾害重建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促进农村集约节约用地,落实科学发展。
二、梧州地区地质灾害情况和整治灾后重建的基本模式。
2006年6月8日,全市普降特大暴雨,市区建成区及周边城镇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000多处,造成13人死亡、28人受伤,大量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6.5亿元;2010年6月因极端天气下连续集中强降雨导致接连发生“6・2”、“6・15”事件,岑溪市南渡镇、马路镇和苍梧县沙头镇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共计254处,因灾死亡33人、受伤2人,大量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4.07亿元。目前,全市现有地质灾害易发区763个(市区93个),隐患点1020处(市区763处)。梧州市从2007年开始,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农村地质灾害大整治行动。政府投入5.5亿元对梧州市山区农村地质灾害受灾地区进行整体整理和重建搬迁,在经过了山区农村地区灾害搬迁重建后,逐步完成灾区农民从山边、水边搬迁出来的目标。
2005年、2010年,温总理两次来到平民冲视察“三冲”地灾综合整治工程,他对“三冲”地灾综合整治工程工作情况表示满意,并指示一定要坚持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整治,让群众在汛期不再生活得提心吊胆;同时,要制订和落实群众满意的惠民政策,把防洪、防地质灾害和建设廉租房、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结合起来,既解决群众的安全问题,又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在重建过程中,除了上级专项资金和财政补助外,政府还采取了多渠道筹资的方式,通过改革地质灾害治理方式以及结合旧城改造土地出让等方式创新了山区农村地质灾害重建搬迁模式。山区农村地质灾害重建搬迁,是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工程,但是同时也不能为治理而治理,而应该通过治理产生效益。只有通过治理灾害点、盘活一块地,才能真正达到造福一方居民的目的。市第四中学后山地灾综合整治项目,采取地质灾害整治与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案,通过将90多米标高的山体降低到45至50米标高,对边坡进行支护,获得可利用土地210多亩,可供出让土地面积约105亩,实现收益3000多万元。既筹措了地质灾害隐患治理资金,又使3000多学生和居民解除了地质灾害威胁。此外,梧州还通过向银行融资,获取资金对受灾严重的村庄进行搬迁和重建,再通过回填土方,加固、绿化美化边坡,将原地块整体开发建设,将土地收益部分用于归还贷款,达到彻底治理的目的。实施“三冲”综合整治就是很好的例子,梧州市专门建设了枣冲安置小区和富民廉租房小区,用于集中安置“三冲”综合整治搬迁户,两个小区用地仅为350多亩。“三冲”综合整治完成后,可获规划用地850多亩,节约用地面积500多亩。该工程涉及拆迁面积47.77万平方米,其中居民房屋43.22万平方米,涉及居民户数5732户;总投资17.72亿元(基础设施工程投资3.55亿元),其中亚行贷款1亿元、建造贷款11.1亿元、自筹5.62亿元。目前“三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已累计投资8.01亿元,完成搬迁4413户,涉及15120人。
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结合创新模式探索。
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有机结合,不但能节约建设成本,还能真正实现促进农村集约节约用地,落实科学发展。地质灾害重建需要资金支持,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梧州市地质灾害重建投入资金以及所需资金间的缺口比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质灾害重建的进度。在压力的倒逼下,梧州市政府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来推动地质灾害重建,将拆旧区与新村集中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梧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有机结合的运作模式如下:
首先,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出让计划,制定收储地块计划和出让计划,同时挂钩农村重建区与搬迁区的城市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这个时候政府不但实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也获得了重建资金。
其次,在将土地通过有偿出让获得重建资金以后,将灾后建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以及新村规划建设等与土地整治项目相衔接,从而将有偿使用农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形成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倒逼机制。搬迁区域既能结余出建设用地指标,也使建新区获得了建设用地指标和建设资金,同时将建设用地指标流向城镇建设用地规划区域的出让地块。
梧州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合,从而利用建设用地的结余与城镇或者城市批次建设用地指标置换,以土地拍卖的收益来筹集建设资金,保证地质灾害重建顺利完成。只有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双管齐下,才能在保证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对农村建设用地以及宅基地进行重新规划和综合利用,使农村新增耕地形成的挂钩指标用于城市建设,同时将城镇建设用地收益反哺农村。
农村地质灾害是梧州市地质灾害的重点,梧州市通过参观、学习、探索土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方式,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试点位于苍梧县沙头镇双尚村,规划整理复垦拆旧地块总面积13公顷,涉及拆迁农户267户,1275人。该项目已得到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复立项,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部分同意该项目使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12.52公顷,可先行使用挂钩周转指标8.05公顷(耕地7.58公顷),其中用于农民集中居住3.58公顷、城镇建新区4.47公顷。目前,苍梧县双尚村汉显集中居住区共178间建设已完成,2011年春节前全部搬进新居,建设投资共4500万元;岑溪市南渡镇社洞村、马路镇和平村、糯洞镇海杰村、三堡镇新安村居新区共111间也于春节前建设完成,村民已搬进新房过春节,此项目共投资4076万元。在沙头镇双尚新村建成后,梧州市整合资源、政策资金、财政资金,积极开展特色农业建设,实施蔬菜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养兔小区等特色农业,并成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让农村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得到安置,又提高了当地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四、梧州市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有机结合的成效和经验。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有机结合是梧州市在进行防灾减灾以及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中探索出来的新的工作方法,将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相结合不但保证了建设资金的落实,同时还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梧州市在推进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结合工作中,探索出了科学的发展路径和工作新技术,我们应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推广梧州经验。梧州推进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结合的主要经验有:
(一)地质灾害重灾区优先重建。
梧州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因此在进行灾后重建时应按照灾害的危害程度,对于遭受泥石流等严重灾害的地区,优先进行重建。除此以外,还应重点支持资金有保障工作积极性高、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丰富和具备先拆后建条件的地区优先推进挂钩试点工作。
(二)科学编制用地增减挂钩与重建专项规划。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根据当地地质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农田综合整治、基础设施配套记忆居民点归并等各方面,协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规划,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同时还应科学制定居民区拆建方案,统筹安排分年度实施计划,从而真正实现科学编制挂钩专项规划与重建专项计划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我们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梧州模式,从而推进农村地区地质灾害重建工作。
五、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结合须注意的问题。
虽然梧州市在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结合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面临不少阻碍,必须引起重视。
首先,对政府筹资能力要求较高。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结合需要资金量较大,地质灾害重建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在这个过程中,为保证重建的顺利完成,政府应通过多渠道筹资,保证建设资金顺利到位。
其次,完善配套政策,制定实施细则。在推进挂钩与重建工作有机结合过程中,应不断完善配套政策,通过建立重建规划评审论证制度、重建工程验收制度,以确保重建工作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密切配合,同时保证重建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同时还应建立挂钩试点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和挂钩周转指标台账管理制度,以便相关部门全程掌握挂钩周转指标的下达使用和核定归还情况,从而确保用好用足周转指标。
最后,加强对保护耕地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要完善地质灾害重建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必须加强对我国保护耕地政策的宣传以及城乡规划建设专业知识的培训。目前我国农村中很多农民由于缺乏保护耕地的意识,往往存在乱拆乱建的现象,只有加强宣传,让广大农村百姓认识到保护农业用地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才能把把实现城乡建设 用地增减挂钩落到实处。另外,地质灾害重建对于相关规划主管部门的专业要求较高,应同时对规划人员加强培训,以提高规划建设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郭声琨书记、马飚主席的指示,梧州市将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整治力度,把地质灾害整治打造成为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德政工程。特别要进一步优化用地结构,有效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快实施《梧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第一批)工作实施意见》。梧州市在工作中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相结合,严格贯彻落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大宣传力度,吸纳农民广泛参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实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地质灾害重建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梧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第一批)工作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10
[2] 陈民琼.对广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思考.南方国土资源. 2010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分布
1.地质灾害的类型
位于河谷盆地的东部,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形起伏、沟壑纵横、谷深坡陡、黄土广布,气候干燥、降水集中、植被稀少,加之人口稠密、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使得崩塌、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非常发育。截止年底,辖区内共有危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重要交通、工程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40处,其中滑坡32处、崩塌8处、不稳定斜坡67处、泥石流30条、地面塌陷3处,主要分布于南北两山近山地带和台塬斜坡地带。地质灾害威胁人口达10.57万人,占全区人口的12.3%,威胁经济损失193.91亿元。
年~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不断危害和威胁着地质灾害体周边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为此,我区针对年度至年度发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新增了地质灾害隐患点22处(附件1),其中19处属于已有地质灾害的一部分,另外3处为新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主要集中在我区南北两山和人口稠密区。
2.地质灾害的分布
(1)滑坡
滑坡是仅次于不稳定斜坡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面广、密度高、规模较大,活动性强。根据调查统计,滑坡按物质组成可分为黄土滑坡、黄土—泥岩滑坡、堆积层滑坡、基岩滑坡等四个类型。
黄土滑坡为主要的滑坡类型,在全区均有分布,具有分布面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主要分布于伏龙坪、刘家坪、大沙坪、红山根、靖远路王保保城、鱼儿沟、徐家湾一带,危害、威胁严重。
黄土—泥岩滑坡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一带,一般规模较大,分布范围较广。
基岩滑坡主要分布于徐家湾一带基岩出露区,一般以小型为主。
(2)泥石流的分布
是市泥石流分布密集区之一。全区共有灾害性泥石流30条,其中南部山区有泥石流沟7条,占24.00%;北部山区有泥石流沟23条,占76.00%。
(3)崩塌的分布
崩塌按物质组成可分为黄土崩塌和基岩崩塌。
黄土崩塌为我区主要的崩塌类型,在全区分布面广,主要分布于河谷阶地前缘及黄土丘陵区的高陡斜坡地带。
基岩崩塌主要分布于南北两山基岩出露的青白石东部、白塔山一带,一般规模小,分布范围较广。
(4)地面塌陷的分布
地面塌陷有3处,即东岗镇小街地面塌陷、范家湾地面塌陷和咬家沟地面塌陷,分布范围小,均属于小型地面塌陷。
(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情况
截止年底,我区共存地质灾害隐患点162处,其中,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22处。年我区上报1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除1处为崩塌外其余17处均为滑坡。
年,我区地质灾害防治主要开展了六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完善并执行了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巡查制度和速报月报等各项制度;二是扎实开展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三是加大了隐患排查检查力度,多次组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巡查和检查;四是对发生的地质灾害都进行了妥善处置,并组织人员进行了应急预案演练活动;五是组织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和九州石峡口滑坡等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六是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为旧城区,基础设施薄弱,居民自身防范意识和能力不强,主动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不足;二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工程建设不断向我区南北两山近山地带和台塬斜坡地带延伸,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三是部分工程责任人地质灾害防治意识不强,防治措施不及时、不到位,近而造成大量的灾害隐患;四是防治资金严重短缺,经费落实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五是监测工作没有完全到位。
(三)年度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1.主要诱发因素活跃程度预测
我区发育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降水、冻融及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是本区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
(1)降雨趋势预测
据气象台年1~4短期气候预测,预计今年本地区降水偏少,1~10月全市降水在190~330mm,较往年偏少1~4成。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春、秋季偏多,夏季偏少3~7成。由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可能性相对减少,但不排除灾害性天气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2)人为致灾因素变化趋势
年度我区交通、水利、城镇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明显增加,且规模增大,工程建设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问题将越来越多,尤其是伏龙坪地区、山北麓、白塔山至五一山等地,由于人为挖山削坡、灌溉等导致发生滑坡、崩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将呈加大之势。
2.年度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通过上述对降雨和人类活动趋势的预测,我区年度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和造成的损失为正常偏低的年份,与上年相比,年度我区地质灾害仍将呈上升趋势。
二、地质灾害威胁的范围和对象
年度我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威胁范围为主要威胁对象为我区上述区域内的居民、村民、基础设施、公路、水利设施、厂矿企业及旅游景点等。
三、重点防范期
我区地质灾害防范期为全年度,重点防范期为5~10月份主汛期和2~4月份冻融期。现根据我区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特点和主要诱发因素,确定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重点防范期。
(一)泥石流主要防范期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流域内要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条件,并能源源不断的补给泥石流;二是有陡峻的地形条件和较大的沟床纵坡比;三是在流域中、上游要有充足的水源作为动力条件。
由于我区泥石流形成的前两个条件已经具备,影响泥石流活动的主要水源为降水,泥石流的活动强度直接决定于降水的强度和降水量的大小。因此,泥石流的防范期与大雨、暴雨的分布基本同期。根据我区的降水特点,确定泥石流的主要防范期为5~10月。
(二)滑坡、崩塌主要防范期
滑坡、崩塌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区多数滑坡、崩塌灾害主要受降水的控制,其次受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根据各灾害点、灾害隐患点形成条件的不同,确定防范期如下:
以降水为主要诱发因素的滑坡、崩塌灾害点、灾害隐患点主要防范期为5~10月;以人类工程活动(如修路、水利工程、通讯线路、建房等)为主引发的滑坡、崩塌,应以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和运行过程为防范期。
(三)地面塌陷主要防范期
我区地面塌陷灾害主要为地下防空洞分布区和由于湿陷性黄土遇到地表水、地下水形成地面塌陷,该类地质灾害预防期应根据地面塌陷形成的征兆来确定,平时一般性防范应贯穿全年。
四、年主要防治任务
坚持预防为主,重点治理,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和省级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注重基础研究和调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主要防治任务有:
(一)重点治理工程
继续完成国家、省上的续建项目和我区应急治理的地质灾害重点治理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加强项目管理,保证治理工程质量和效果。
(二)搬迁避让工程
继续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帮扶、群众自筹”的模式,对我区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伏龙坪街道自强沟40号、临夏路街道雷坛河166号、盐场路街道东李家湾199和193号、盐场路街道左家湾1号东南方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群众做好搬迁避让工作。
(三)监测预警工程
1.做好监测预防。继续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确定群测群防监测点,落实监测预防责任人,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组织做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的动态监测(附件4)。
2.做好预警预报。当发现前兆明显、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险情时,监测人员应及时报警,通告受威胁的单位和个人,动员群众及时撤离,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国土、气象部门应在汛期联合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
3.做好巡查检查。组织进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区巡查、排查,特别做好主汛期的排查、检查及其它工作。同时为了及时掌握基层地质灾害巡查监测情况,确保汛期地质灾害监测报告制度的落实,全区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雨后常规报告制度,在降雨发生后12小时内要将辖区地质灾害发生及变化情况逐级报街道、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办公室。值班电话须向社会公布。
4.建设市级监测预警示范区。选择典型灾害点建立野外监测站,进行标准化监测,逐步建立市级监测预警示范区。
(四)应急处置工作
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按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科学果断地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要求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情。
(五)宣传培训工作
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法规、政策和防灾避灾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力度,特别是应加大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及我区南北两山人口密集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全社会的防灾避灾意识和临灾处置能力。实现“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增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五、保障措施
(一)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法规、规划和制度
继续深入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号)、《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政发号)市政府《市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政发号)法规和制度。
(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组织领导
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是全区防灾工作的领导机构,各街道、村及社区等部门按职责负责各自辖区的防灾工作,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为重点,认真落实和不断完善乡镇、街道及社区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立覆盖全区的监测点到位、责任到人的地质灾害监测预防机制。
(三)明确分工、加强责任、加强监督和执法检查
依据市政府制定的《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度》,实行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各负其责和属地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坚持“谁引发、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治理原则。进一步加强责任体系建设,明确分工、强化职责。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城管执法、交通、公路、水利、安监、教育、园林等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按照各自法定职责,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关键词:地震遗迹;可持续发展;研究
0引言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众多的地震地质专家对地震的地表破裂程度、区域分布、展布规律、动力学机制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汶川地震所表现出独有的新、奇、特的地质特征以及人文资源也为我们研究震后汶川灾区乃至整个四川省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一方面,它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另一方面也是保证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灾区特色产业所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1基本情况
地震遗迹(EarthquakeTrace)是地质遗迹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类型,它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其是由破坏性的地震作用,以突然爆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迹景观,故又称为地震遗迹旅游资源(EarthquakeTraceAttractions)。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震灾害防御与地质及地震遗迹资源的保护及综合开发利用等日益受到重视,地震遗迹成为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研究内容涉及古地震遗迹发现及识别、地震遗迹地学意义、类型划分及开发保护等方面。目前,对于龙门山地区地质遗迹资源的相关研究已相对成熟,李晓琴等(2002)曾对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及其意义、地学旅游资源优势、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2007年开始的《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普查报告》更将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地区的地质遗迹以及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提升至新的高度。但是,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前,对于龙门山古地震遗迹资源的调研几乎为零,众多研究者并未意识到龙门山各种地质遗迹资源与地震事件的匹配过程。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逐渐开始对龙门山地区汶川地震遗留下来的地震遗迹资源展开了调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类与评价以及开发与保护对策的研究(唐勇等,2010)。同时,对于汶川地震的特色地震遗迹资源的科学研究也进入一个迅速发展和提升的阶段。
2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意义
1)学习研究地震及次生灾害的区域。汶川地震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上近千年内发生的一次特大型内陆地震,在龙门山地区及其周边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质遗迹和地震遗址,所以研究意义巨大。汶川地震触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形式多样、类型丰富,集中展示了由于地震而直接引发的滑坡、崩塌、堰塞湖、地裂缝等多种样式的地质灾害类型。这些地质灾害因为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直接作用,显示出了自身独特性、典型性与唯一性;因此对这些典型地震型地质灾害分布情况、成因机制、运动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及价值。2)保护地震地质遗迹的必然选择。汶川地震所形成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是汶川特大地震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的财富,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地质资源,又是很好的地质旅游资源。因此,汶川地震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立足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所以对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发展与保护是其有效合理利用的最佳选择。3)旅游观光与地质科普的最佳结合。现今的传统旅游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旅游人群的旅游新奇感,而且目前的旅游形式大多限于名山大川、文物古迹的观光性旅游;对地质类及地质科普类的旅游大多数游客有着很浓的猎奇感。对汶川地震地质遗迹的开发与保护,一方面可以依托汶川地震震后地质遗迹景观的独特观赏价值,为游客提供一个最佳的地震地质灾害展示平台,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旅游观光的同时普及地学知识,提高旅游的新奇度和旅游的整体质量。4)提升四川省整体旅游品味,树立四川省汶川地震震后旅游形象。四川省的旅游业大多以生态观光和人文观赏型旅游为主,其旅游产品也以传统的旅游项目较多。汶川地震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不仅将带动四川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同时也能与周边旅游景区形成互补性联动,增强区域竞争优势;而且对四川省汶川地震地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也将大大提升四川省整体旅游的品味,有助于树立四川省地震地质旅游品牌。
3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1)高端品质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由于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特征,近30年来龙门山构造带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龙门山构造带目前仍处活动状态,规模巨大、形成时间长、构造形式复杂、变形显著、露头极好、地貌和水系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地质记录,已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在此地质背景下,汶川地震的发生无疑为国际地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活样板,在今后的20~30年内,龙门山构造带将成为全球地质学家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2)种类丰富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汶川地震所形成的地震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独特性、新颖性和代表性。它是一次板块内部发生的典型的浅源灾害性特大地震,地震地质遗迹保存相对较为完整且类型丰富。尤其是以映秀、都江堰、北川、青川为代表的地表破裂、次生地质灾害、被地震破坏的建筑群、地震遗址、遗物、纪念物等更是特色鲜明。同时,这些类型多样的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各自代表了地震对不同区域、不同对象的影响强度和作用方式的差异性。比如:北川县城代表了对极震区城市的毁灭性破坏;映秀镇遗址代表了对极震区乡镇的毁灭性破坏;汉旺遗址代表了对位于强震区的工业区的毁灭性破坏。因此,汶川地震遗址所具有的独特性、新颖性和代表性特征将成为四川省特色旅游资源最有效的吸引力,可以形成高等级的国家级地质公园,打造多条地震地质遗迹体验旅游线路,同时汶川地震地质遗迹也是世界级品质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3)开发条件优越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汶川地震发生后,其本身形成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地震地质遗迹景观。而灾后建设又广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获得了较高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国家也相应颁布了大量鼓励灾后重建的政策和配套资金,为地震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普通民众也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的工程中,特别是许多专家、学者的加入,为汶川地震遗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4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1)循环战略。生态脆弱地区的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本底,突出地域特色作为前提条件;也只有真正做到这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开发进程,同时也只有如此才真正地实现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2)总体布局,分区发展战略。在四川省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中,应当同本地区主要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既要从整个区域的生态、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全盘考虑,又要针对局部城镇实施特殊发展策略,总体规划龙门山地震带影响区域内的主要地震地质遗迹景观及受灾城镇。结合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合理安排开发序次,重点开发、优先发展主要区域,以点带面。3)近远期相结合战略。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进程,因此政府职能在此时尤为重要,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培养自然本底,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还原能力,构建地域特色的地震地质遗迹为基础。远期则采用自下而上、区域监控的方式,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特色旅游资源为主导;加速经济、社会环境与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寻求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4)项目带动,优化升级战略。强化地震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项目支撑及与该区域其它专项规划的有效对接。以地震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为抓手,以旅游生产力布局及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实现汶川地震地质遗迹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结语
汶川地震地质遗迹的保护及旅游恢复重建是地震灾难发生后的一项重要事务,其影响和作用远远大于单纯的抗震救灾。通过汶川地震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可以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实现生态修复和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促进灾区灾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同时,地震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尽早通过编制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组织有关力量对资源进行评估和保护性开发,这样才能促进灾后重建工程的有效建设,促使灾后生态、经济、社会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同德.地质公园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崔鹏,韦方强,何思明,等.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及减灾措施[J].山地学报,2008,6(3):280-282.
[3]李勇,周荣军,DensmoreAL,等.龙门山地震带的活动构造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力学文摘,2009,22(4):1-12.
[4]许强.汶川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20(2):86-93.
[5]唐勇,覃建雄,李艳红,等.汶川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分类及特色评价[J].地球学报,2010,31(4):575-584.
[6]阚兴龙,李辉,周永章.汶川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热带地理,2008,28(5):478-482.
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发展规划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1、资源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
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
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要求。
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阐述拟建项目为了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和设计标准而采用的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包括项目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等内容。分析项目选址是否会造成相关不利影响,如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排涝,是否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等。
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对拟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依法提出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对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等要求进行分析论证。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l、环境和生态现状
包括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和环境容量状况等。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包括排放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情况分析,水土流失预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流域和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要求,对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提出治理措施,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4、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的项目和易诱发地质灾害的项目,要阐述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拟建项目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提出防御的对策和措施。
5、特殊环境影响
分析拟建项目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1、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通过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评价拟建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2、行业影响分析
阐述行业现状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分析拟建项目对所在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是否可能导致垄断等进行论证。
3、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对于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当地财政收支、社会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4、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投资规模巨大、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应分析拟建项目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阐述拟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活动对项目所在地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
2、社会适应性分析
分析拟建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评价该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
3、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括。
包括姓名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二、项目概括。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二、产业政策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三、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二、资源利用方案。
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圹、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三、资源节约措施。
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源准入标准的要求。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阐述拟建项目为了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和设计标准而采用的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包括项目建设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等内容。分析项目选址是否会造成相关不利影响,如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防涝,是否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等。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三、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对拟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依法提出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对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等要求进行分析论证。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环境和生态现状。
包括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和环境容量状况等。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包括排放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情况分析,水土流失预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流域和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要求,对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四、地址灾害影响分析。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的项目和易诱发地质灾害的项目,要阐述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拟建项目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提出防御的对策和措施。
五、特殊环境影响。
分析拟建项目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经济影响分析
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通过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评价拟建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二、行业影响分析。
阐述行业现状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分析拟建项目对所在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是否可能导致垄断等进行论证。
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对于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当地财政收入、社会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投资规模巨大、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应分析拟建项目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社会影响分析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阐述拟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活动对项目所在地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分析拟建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评价该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