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教育教学理论

美术教育教学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教育教学理论

美术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术理论;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美术教学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之一,它包含着美术实践与美术理论两个方面。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看,美术实践与美术理论各自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某些交叉与互补的关系。美术实践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的过程来完成的,但它并不完全拒绝逻辑思维的方法;美术理论则主要是通过逻辑思维的过程来完成的,但它亦不排斥形象思维等非逻辑方法的应用。

抽象思维作为一种基本的思维类型,它主要是指应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事物内在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过程与方式。它是通过逻辑方法而获得认识成果的。逻辑是一门以推理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推理是以一个或几个命题为根据或理由以得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作为根据或理由的那一个或几个命题是推理的前提,由前提得出的那个命题是推理的结论。

我们强调逻辑思维在美术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但并非排斥非逻辑思维的价值与地位;恰恰相反,由于美术理论研究的对象具有较强的实践特征,这种实践特征本身又具有鲜明的非逻辑思维因素,因而,不仅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非逻辑思维方法的补充,同时在对研究对象做出客观和科学的认知时,还需要研究者必须对非逻辑思维方法有一定的把握,在某些方面,它还要求研究者甚至要具备非逻辑思维的实践经验。我们无须要求每个理论家都必须是实践家,更无须要求每个实践家都必须是理论家。但对视觉形式的感知与体验,却应是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一切“理论”必然建立在虚无之中,这亦是美术理论研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也是美术自身特征所决定的。我们认为它甚至应该成为从事美术理论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地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即审美。中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在中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识别水平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发展的速度加快,他们的审美心理也明显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根据这个特点,在美术课的审美能力培养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发展的速度加快,他们的审美心理也明显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根据这个特点,在美术课的审美能力培养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欣赏大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大自然把一切美好都展示给了人们:冬天白雪下的树、秋天飘飘的红叶、夏天碧海黄沙、春天草绿花红、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获取表象的丰富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大自然和接触生活,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艺术上的美都来源于生活。让我们领着学生放飞思想,把美术课堂搬到室外去,然后再把课外直接获取的表象知识带回课堂内,让斑斓的景色在课堂中释放光彩。

正如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在欣赏自然界中,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置身于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对学生的审美培养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借助生活表象,打开想象空间。对于欣赏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动地进行“再创造”,这就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

在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思维来分析、研究、综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对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综合,进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填满无限遐想的想象。比如把人物的生活、思想、性格的某一部分抽象出来,加以分析,了解它的意义,然后借助想象,把各方面再结合为统一的一个整体,重新在头脑里形成新的人物形象,这样的形象思维舍弃了人物或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突出和保留了它们的感性部分和本质部分的特征,从而使对象的形象更加生动、清晰、具体。让我们在想象中,领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二、 辨明是非,提高审美理解能力。在培养孩子审美素质时,必须使之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才能辨别美和丑,从而爱美,并接受美的陶冶。中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教师的审美观点对他们也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教其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如: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能直接看到教师作画的具体过程,让他们在掌握绘画技能的同时,感受教师的每一笔和每一画所表现的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观。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些范例及大师名作来进行讲解,感悟作者的审美品质。

只有当孩子们养成健康的、正确的、高尚的、积极的审美观和精明的识别能力;面对—幅幅美术作品时,才能够深入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和作品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分清它们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鉴别水平,增强他们热爱真、善、美和憎恨假、丑、恶的感情判断能力,从而可以达到我们真正的育人目的。

三、 苦中求乐,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这是一种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需要人们呕心沥血,勤学苦练,并学习一些技法理论才能提高。1469年,还是儿童的达?芬奇开始学画,老师对他要求很严格,要他照着鸡蛋写生,他一开始还挺认真,后来画得不耐烦了,便马马虎虎画些圈。老师批评他说:“在1000只蛋中,从来没有两只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一只鸡蛋,只要变换角度去看它,形状就不同了。我叫你画蛋,就是训练观察、把握形象、表现事物的能力,这是基本功,不能轻视!”达?芬奇于是专心画蛋,终于成为大画家。

美术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2篇

地方高等学校的美术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增设和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办学规模。本文尝试从教育心理学层面探讨当下地方高校之美术教学活动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心理动机

众所周知,高校美术教育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因素的教学活动,需要心理动机的参与。学生如果处在被动的地位,绘画对象和教学过程没有激发出其积极的情感动力,就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起来也就自然缺少热情了,产生厌学之感也就在所难免。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心理动机,教学的效率会大打折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产生的生理动机,是由于人的大脑存在一种“定向反射”的机制。定向反射是个体回答外界刺激物作用的基本反射活动之一,也是人们感知活动的最初基础。拿绘画而言,人的大脑有一个叫做“皮层”的部分,当人通过视觉感知绘画对象时,视知觉神经就把空间、形状、色彩等信息,作为一种刺激信号传送到大脑皮层,在这种持续刺激作用下,相应的神经中枢就发生相当稳定的兴奋中心,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这个中心便立即使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对象上面,从而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兴趣的生理动机与优势兴奋中心的关联紧密,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容易,消失也迅速;如果外在的刺激信号减弱,优势兴奋中心也便消失;兴趣也随之消退下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建立和保持这种兴趣的心理动机呢?一方面作为训练对象本身的石膏、静物、人物、风景等要具有一定强度的刺激性。绘画的对象如果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尽管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硬着头皮去画,但无法建立心理动机,产生不了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倘若绘画对象(客体)有了一定强度刺激,触发了学生(主体)的兴趣,主体就容易建立起心理动机。心理动机持续越长,兴趣维持得越持久,学生的学习效能性就越好。另一方面,要充分释放学生主观上的表现意识。长期以来,在地方高校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有的教师不注意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无意中压制了学生艺术表现的主观意向,使学生处于心理动机的压抑状态,当然也就不能使兴趣成为艺术创作的动因。教师要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思考和表达的空间,使之依靠积极的心理动机有效地调节学习活动。

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这个问题颇为复杂,涉及深层的心理学问题—思维。美术教育离不开思维的参与,比如静物课,要把静物准确地再现在画纸上,就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学生经过反复练习之后,思维便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在开始下一幅作业时,虽然面对新的绘画对象,但其心理活动仍会沿着以前的模式支配自己的观察和表现,这种心理活动就属于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也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向。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条件反射,或者说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式有其积极的一面,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但是也有很明显的负面影响。比如有的画家其作品风格数十年如一日,除了绘画对象不同之外,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这实质上都是受到思维定式影响的结果。同样这种消极的思维定式也会给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有时候一门课程教授下来,学生的习作和老师的风格相近甚至完全相同,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受到了很大制约。科学的思维模式是绘画活动的保证,要想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就要先打破思维定式。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在自己的创作和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式的束缚,做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其在绘画过程表现出来的思维定式,养成创造性思维模式。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心理训练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高等美术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学校美术专业培养目标的灵魂。这是因为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有了创造性思维才能有艺术创造力,有了艺术创造力才能产生优秀作品。创造性思维是推进艺术向前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比如徐渭、郑燮、齐白石、吴冠中、凡•高、毕加索、高迪等艺术大师,正是由于他们的独特的创造力,才为人类留下了开艺术新风的佳作。脱离了创造性,艺术将会失去生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艺术家也将会停滞不前。当前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程往往缺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仅仅要求学生将对象真实地再现出来为教学目的。而带有思维性训练的创作课在体系中所占比例非常小,有些教师缺乏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意识和方法,以至于在创作课上,学生只是把一些素材生硬地搬到一起,而不能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贯穿于艺术创作活动中,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缺乏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很难称之为有个性的创作。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起到主导作用,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创造性思维是渗透于绘画始终的,从基础课就要开始将创造性思维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来感知对象、表现对象和调控心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还需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艺术个性,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创造。在绘画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绘画对象产生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促使学生形成个性鲜明的艺术表现语言。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自己,超越他人,超越过去,逐步发展出创造性思维能力。

美术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3篇

1.由素质结构看,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和灵魂,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

从它的内容看,心理素质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包括自我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情感和意志等很多非智力因素。发展和丰富了以前的全面发展学说,使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更加成熟完善。

2.从变化万千的发展形成看,学校必须得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学生的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主要在大学期间,社会、家庭、就业各方面无形的压力,毫不留情地吞噬着大学生的灵魂。他们渐渐开始坚持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但是灵魂却在外力的作用下越来越变得精神恍惚、焦躁,于是他们开始厌学、逃学,甚至犯罪。所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急不可待。

3.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专业学习成长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学习美术时,我们发现,基本技巧的不足可以通过努力得到较快的提升,但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一些心理因素却经常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研究表明,提升美术生的基本功虽然重要,但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更加重要,我们应建立完善的健康心理教学机制。

二、美术活动和美术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美术兴趣社团活动、艺术展览、美术比赛、美术讲座等都是美术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心理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增强了彼此交流,学会了共同合作,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在各种精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责任感等好的品质得到充分发挥。年龄相仿的人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让集体活动和学生的情感相结合。先确定目标后研究方法的做法在实践课程中不一定可以采取,而应该达到目的和方法有机结合。我们应该重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激发学生潜力,让他们能主动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开展美术课程,绝不仅仅是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美术活动要求有安静的环境,学生能专心致志,具有严格的秩序性,能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心理状态。完成美术作业时是自由、自主的,没有任何强制性。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打开心扉,审视自我,宣泄释放自己的感情,通过严格的作业程序中自主独立地完成美术作业,在作业中认识自我,随着时间的变化,让学生养成自觉、自知、自尊、自信、自强等良好的自我心理,而自我心理的培育正好是青少年个性全面发展的中心问题。美术作品创作过程是学生努力细心的创作过程,会有很多困难。克服各种遇到的困难,可以锻炼抗挫折意识,调整克服脆弱心理。

三、利用美术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在学习美术专业时,美术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和能力,同时对于心理素质的提升也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怎样通过这种教育去强化大学生心理呢?在我看来,首先应该去提高老师的教育素质,坚持改善教育体制,丰富校园文化与多开展美术活动等。

1.通过老师去影响学生的心理。

学生的心理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老师的素质提高了,心理素质教育才能成功的进行。正确的教育观、德育观是每个老师必要条件,自觉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水平,能知道解决简单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自己以身作则和对学生的管理相结合,把情感教育和严格管理相结合。要知道树立心理素质教育是教授学生专业教育中应该明确提出的,是整个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的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的艺术性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愉悦感,才能相信老师,认真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2.在专业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美术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4篇

一、创造出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一个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美的健康心理的前提条件。美术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情感艺术”,重要的不仅仅是“情”字,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感”字。有了感觉孩子才能够接受美术这一门课。而只有有了正确的感觉,孩子才能够去分辨出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从而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小学中,有很多的学生都经常出现厌学这一心理问题,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学习缺乏动力。为了帮助孩子形成美的健康心理,应该要极力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要的就是要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1]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美术教室的布置上,尽可能的符合小学生的美的健康心理的发展。要精心的对一件件具体的美术器材进行摆放,仔细的粘贴上一幅幅的生动可爱的图片。同时,还可以适当的在墙上贴一些中外画家的画像,并在画像下面写上该位画家对“美”的独特见解,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美的观念,促进美的健康心理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挂上一些小朋友们自己的画。通过这些布置,让孩子们直接从感官中获得美术的气息,让他们不再觉得学习美术是一件痛苦的事,而应该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陶冶心灵,促进美的健康心理的养成

美育是通过真善美来对人们的心灵进行净化,从而让人获得美的健康心理。心灵包括了思想感情、性格品质、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等多个方面。如今的小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虽然看起来还是天真可爱,但是已经不复昔日的单纯无邪。通过美术教学中的美育能够帮助孩子们对人类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有更强的判断力,从而让他们的人格更加的纯洁、高尚,进而最终形成美的健康心理。教师的使命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了对人类智慧的启迪。“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教师的本职所在。因此教师的全部活动都应该贯穿着明确的教育目的

为了帮助学生陶冶心灵,促进他们美的健康心理的形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美,语言美包括了两个方面: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要求教师的语言中有着深刻的思想,富有哲理,充实且含蓄,具有让小学生们感觉豁然开朗的启迪性;形式美则是要求教师在遣词造句和修辞上具有非凡的造诣,不可只满足于一般的规范化语言,要能够给人一种锦上添花的感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能够将教学过程中的腐朽化为神奇,引发学生们的注意力与求知欲。同时还能够让他们的语言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他们陶冶心灵,养成美的健康心理。优秀教师的语言往往还能够让艺术性的东西中包含良好的德育效果,对学生产生强大而神奇的感召力。

三、通过实践合作,促进孩子美的健康心理养成

在心里健康种有一条重要的标准就是“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想要形成美的健康心理,那么就需要学会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美术课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绘画的过程中,养成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相互关心的美德。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来完成共同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2]在如今这个社会以及未来,分工合作都会十分的重要,学生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取得竞争的优势,才能够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人才的基本素质,通过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各方面与他人合作,并最终建立起与他人在道义上的有效合作关系。

例如在教授雕塑的表现技法时,笔者要求学生要亲自动手操作,同时将学生们分为多个小组进行比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热情。那些平时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为了能够取得胜利,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主动的与他人进行配合,甚至还常有意想不到的创新。

再例如,在教学《校徽设计》一课中,笔者要求几名同学进行分工合作,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分别参与到创意、文字书写、图形绘制、色彩搭配的构思与制作各个环节中去。这样做不仅仅能够发扬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还能够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够让他们对分工合作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美术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育视角 和谐教育 学校武术教学

1.引言

以和谐教育思想所蕴含的“和谐观”来审视当前的学校武术教学,将会对学校武术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武术教学诸要素间的关系也将有一个新的理解。根据矛盾论的基本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和谐教育要发展理应承认矛盾与冲突本身存在的客观性,在教育过程中促进矛盾的统一发展,寻求教育的和谐与均衡,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武术教学要体现和谐魅力,必须促进教学中主要矛盾体的统一发展。

2.和谐教育视角下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的和谐魅力

2.1师生的和谐

在课堂教学诸要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最灵动、最富有魅力的一组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要求师生心理相容、情感交融,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武术教学中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首先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新型师生关系并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虽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处于发展中,尚未成熟,其“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教育所施加因素的影响”。其次,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创设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各种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形成一种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相互评价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环境。三是要关爱学生,以情动人,正所谓“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武术教学过程应是爱的沟通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武术教学直观情感的优势,利用合理的形体语言(眼神、手势等)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2.2学与教的和谐

学与教的和谐是指在教学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和谐,是学校武术教学过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学与教的和谐”不仅需要武术教师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会学”,即让学生自觉地掌握学习和锻炼的方法。“学与教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预先设置的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与最终学习目标的一致;2)学习内容的难易符合学习的基础和兴趣;3)学习的步骤与方法的设计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特点;4)优化、协调教学过程中其他诸如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要素,从而全面实现“学与教的和谐”。

2.3身与心的和谐

青少年身心的和谐发展不仅是武术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当前“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和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体现。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身心的和谐不仅要求武术教学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提出全面要求,而且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武术教学评价的实施等都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4知与情的和谐

知与情的和谐,就是用知启情,以情促知。它是和谐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学校武术教学目标之一,因为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原动力。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应注入感情,始终以情感的交流和情感的激发为主旨,达到以情激趣,以趣促知,让学生在情趣和谐的武术教学中,体悟武术的魅力,在获得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的同时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同步提高和发展。

2.5形式与内涵的和谐

新课程标准改革突出学生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性,强调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必要性。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代表的学习法的提出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一个较大的冲击,不可否认这一教学改革对于促进武术教学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在新理念、新学习方式热闹的浮华背后,却隐藏着令人担忧的形式主义现象:“自主学习”变成“放任自流”;“合作学习”变成“小组速配”;“探究学习”变成“课堂标签”,没有充分体现这一学习方式的内涵,导致教学形式与其内涵脱离,不利于武术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内涵,丰富形式,促进形式与内涵的和谐统一。

2.6合作与竞争的和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将“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视为教育的四大支柱。这里的“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离不开交往与合作的。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有德、有才,还要具备合作与竞争的品质和能力。武术教学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功法、套路、搏斗为主要运动形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其活动性特征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角色易发生变化。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教学或学习方法的变化等,师生角色随时都发生变化,有时是练习者,有时是指导者、帮助者或竞争者,学生角色的变化就会创造出合作与竞争的机会。由于武术以攻防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使得攻防格斗配合与对抗在教学中的出现更加频繁。在教学中,武术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的组织工作,发现和创造出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与竞争机会,不失时机地教育和引导他们,使他们从中得到合作与竞争的教育与启示。

2.7苦与乐的和谐

苦乐观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苦与乐是相互蕴含的,没有苦即无所谓乐,正如人们常说的“苦中有乐”,“居安思危”等。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中的乐趣,是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最基本动机。而学生运动乐趣的产生不仅仅来自于运动的趣味性,还有运动的竞争性、对抗性、胜利感和克服困难的成就感等。学生通过运动感受快乐的同时,必将经受不同程度的挫折和痛苦体验。武术的学习更能够体现出这一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学会三天,练好三年”等都指出武术的习练要经受艰苦的磨炼和持之以恒。教学经验表明,学生最害怕柔韧性练习,压腿对于他们来说是很痛苦的。然而,任何运动技术的学习都要以一定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都要经受痛苦的体验,但痛苦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当学生能够完成武术动作,体会到武术刚柔虚实、动静疾徐、攻守进退等运动美时,都会感到兴奋和快乐。可以说,武术教学也是一个痛苦与快乐、挫折与成功并存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尽可能地使学生经历痛苦和挫折后尽快转入到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体验。

2.8教学环境的和谐

教学环境的和谐是指在武术教学中,场地、器材、设施的安排和选用要符合安全的原则、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形成良好的学风,建立和谐师生、生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与教学环境密切配合,相互适应,才能使教学处于和谐状态,提高教学质量。武术教学过程中和谐教学环境的创设,首先要建立互爱互信、互帮互助的融洽、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其次,教学场地、器材、设施的布置要合理,安全可靠。最后,突出自制器材的多样性,师生共同努力自制有利于教学的“兵器”。在情感的表现上,在对器材的利用率上都会产生一种亲和力和成就感,课堂教学的和谐性自然会增强。当前新课标要求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和提高,增强自制器材的多样性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

3.结语

和谐教育是一种协调教育内外部诸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受教育者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只有在学校武术教学过程中促进师生、学与教、身与心、知与情、苦与乐、形式与内涵、合作与竞争、教学环境等矛盾体的统一发展,才能彰显学校武术教学的和谐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立文.合和是人文精神的精髓[J].长白论丛,1995,1.

[2]陈燕,孟庆男.和谐教育观探微[J].教育探索,2006,3:11.

[3]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