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教学方法研究

体育教学方法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教学方法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教学方法研究

体育教学方法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方法 改革 教育理念

体育教学方法是师生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在共同活动中采取的教学方式、手段和途径的总称。它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是体育课程理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反映,是保证一定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受教学目的的、任务的制约,由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的。结合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通过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探讨,可以发现我国体育教学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形式比较单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以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因此,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势,才能更好地达成体育课程的目标。同时,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新的目标体系和对体育课程新的认识,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和配套的教学方法,对改革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以期使我们的体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一、研究方法

我主要采用文献法和逻辑推理法。在查阅我国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文献和观察体育课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对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作归纳总结。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根本判断与看法。根据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我国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已成为各学科教学普遍追求的一种趋向,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同时,现代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也对培养学生注重参与体育的意识和兴趣,以及体育能力、锻炼习惯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主体性,其核心是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自由个性。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改革,把教学方法设计的中心由教法转向学法,完成由教授向指导的转变;而在具体实施教学方法时,要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活动变化,善于从体育学习的良性体验入手,激发学生运动和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自主的、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不仅要求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问题,而且要将教学方法设计的中心由教法向学法转换,由教授向指导转变。

2.注重体育学习全体性的实现。

“全体性”是现代教育强调教育的平等性,即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每一个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也有赖于“全体性”的落实。“全体性”在体育观念上强调平等而愉快地接受体育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通过体育学习,每一个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性方面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学的设计和运用越来越注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所有学生在心理上、感情上都获得成功学习和运动乐趣的体验,增强其进行体育学习的信心,在落实体育教学的“全体性”,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发展。

体育教学方法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工具或手段,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方法总是以特定的教学形式体现,因而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但是万能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体育学习的全体性,教师必须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3.注重体育教学的认知性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是未来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而且终身体育的实现也要求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掌握体育学习、锻炼和身心养护的方法和原理,从而具有终身体育的能力。并且体育学习是发展学生的身体运动性认知,这就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简单停留在运动技能传授式的模仿、进行被动的体能训练,而是应该加强体育教学中的认知性学习。尤其是在球类项目中,这种认知性学习尤为重要,在进行教学时,通常是以学生对球类运动规律的领会和掌握为主线设计教学的,教师不再是用“分解―整合―分解―……―整合”的教学方法,而是从整体出发,采用“整合―分解―……―整合”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这个项目由一个完整的认识,并理解该项目中运动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来。

4.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良性情感体验。

体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是产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它对体育学习活动的引发、保持,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兴趣、良性学习循环的养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体育教学的改革,力图重新审视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始动机,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包括体育教学方法在内),从学生体育学习的内在学习需要出发,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内发性动机,并通过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学习成功的快乐等良性体验进一步强化学习的动机,进而养成持久、稳定的体育学习动机。

5.教会学生合作,培养学生通过公平竞争而进行有益的合作。

由于体育教学中存在许多较其他学科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素,因此,通过适当的体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助人为乐等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加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基础。

6.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育运动本身就充满了创造性和可以创造的因素,在考虑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善于发掘体育教学中的多种创新因素,如动作的创新、运动规则的创新、运动形式的创新、器械的创新、学习方法的创新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现成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而且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体育知识和技术是如何获得的,设计必要的“发现”体育知识的教学环节,留给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余地,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允许学生走“有价值的弯路”。

(二)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不同的教学方法总是以某一教学过程为依托的,因此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注重“传技”与“认知”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学生通过对一定运动技术的学习,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掌握一定的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基础。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形成运动技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传授运动技能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同时,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而这种认知主要体现在身体认知方面,即身体运动性认知。因此,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不仅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而且要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将来从事进行体育活动奠定能力方面的基础。

2.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学过程。

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在所有学生参与运动时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进行运动练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避免因身体方面的差异而使练习后成绩的测定掩盖学生努力学习进步的可能性。由于教师对体育课的设计总是在具体的体育课的实施之前的,因此教师应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而且,教师对教学效果的预测总是通过学生的具体练习来检测的,学生的练习又总是在具体的运动场面之中,所以教师对运动场面的设计在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3.具有共同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

在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当中,尽管每个学生的目标不同,学习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是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即体育课要完成的目标。这个目标可能是解决某项运动的关键技术的技能目标,也可能是某些情感目标或认知目标,所以教师应根据统一的目标,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设计运动场面。

4.教学目标可达成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当中,每个学生由于身体条件不同,对于某些运动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是不同的,倘若在设计运动场面时,使得目标的难度是所有学生都能达成的话,即学生经过努力就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运动有良性的情感体验,能够体验到运动成功的乐趣,这就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总之,我们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应该朝着“三个强调”、“五个有利于”的方向发展。“三个强调”为:强调学习的过程,使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强调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强调通过各种活动、各种途径让学生认识世界,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五个有利于”表现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为终身体育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耿培新.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热点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8,(6).

[4]贾齐.简论体育学科内容确立的规定[J].中国学校体育,1997,(4).

体育教学方法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素质教育;兴趣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新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体育学科在很多地方学校,被视为无用学科,很多学生和教师就认为体育就是玩,就是放松身心的,以导致很多学校的体育科一直发展不起来,最后导致学生的发展不全面,甚至耽误了一批在体育上有特长的学生,也损失了一批人才。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认清体育课所带给学生的好处,我们也要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符合他们健康发展的体育课,构建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原来很多学校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高三年级甚至取消了体育课,全力以赴地进行文化课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高考有个好成绩,究其原因就是高考不考体育,但是新课标实施以来,各个学校都已经开展了体育教学课程,近年来,通过体育特长走进大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人无完人,一些在文化课上差的学生,通过自己体育方面的特长和努力,最后也进入了梦想中的大学,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储备力量。作为体育学科的教师就肩负重任,我们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所有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感觉到体育学科的价值所在。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让他们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这样有助于他们特长的发展,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例如:根据学生爱好的不同,我采取当今大学的选课制度,让他们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这样本身就已经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然后在自我选择的项目上,进行拓展练习,开展一系列的体育项目,丰富教学内容,加强自身体育素质,培养多元化的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取分组的方法,按不同项目分成不同的组,或者同一个项目人多的话,可以多分几组,这样又可以进行竞争比赛,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每组的成员都是活动的核心,每人都要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多种多样的分享活动,把自己在切身体会中所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同组的人,在沟通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这样过程不仅是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好方式,又是推动他们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单单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他们如何学习的能力,这样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当今教学的重要策略,也是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方法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 体育教学 改革与创新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因材施教,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要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的完善体育教学质量,以下主要是根据工作实践,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分层教学法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是一个班几十人集中在一起上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学习热情,甚至有的学生是在抵触和对抗的情绪中极不情愿地上完一堂课,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不理想。而“分层”教学最大特点是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有针对地进行教学指导,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根据学生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对技术水平不在同一层次的同学,学习的目标及要求不同,从而避免水平高的同学索然无味,影响了其积极性,也避免了水平低的同学感觉吃力,产生厌学情绪。

二、游戏竞赛法

1. 趣味性教学

趣味性教学主要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游戏有一定的情节,具有娱乐性和较大的运动负荷。并可以通过游戏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才智。如游戏“篮球抢运球”,可以通过运球、抢球来提高个人运球能力和保护球的意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2. 竞赛性教学

竞赛性教学主要以比赛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比赛要分胜负,才有竞争的激烈性,同时比赛也有游戏的性质。因此,竞赛性教学对学生的体力、智力、心理、技战术的运用等要求更高。如篮球运球上篮练习,采用分组运球上篮比赛,看哪一组既快命中率又高,这样即提高了练习强度,还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激励教学法

激励式教学法是指用语言诱导,营造情境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生活工作中仅能发挥自身能力的 20%—30% ,如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则能发挥 80%—90% ,甚至更高,因此,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激励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心不敢参与练习或练习时动作不到位,教师如能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勇敢的练习,将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四、师生互动法

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练习。与学生多交流、沟通,与学生拉近距离。在课堂上创设了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没有拘束感,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更多的锻炼,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也得到提高。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更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能让教师更清楚地掌握和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纠正提高。

五、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是从常规思维的反面去思考,往往能够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在教学中经常运用下面两种方法:

(1)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的逆向思维教学。如学习篮球后转身运球,让学生先自己尝试学习,结果有不少学生搞不清楚转身方向,这些学生就会思考和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这样就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则可根据尝试练习中的问题、难点、重点,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

(2) 教师正确的讲解示范变为“故意错误示范”的逆向思维教学。如篮球三步上篮,以右手上篮为例,示范时故意将接球同时跨右脚开始改为跨左脚开始,最后以左脚起跳右手上篮示范为右脚起跳右手上篮。让学生思考讨论动作是否正确,指出错误在哪里。这样就激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提高了教学效率。

六、改变考核评价标准

传统的考核标准是以技能考核为主,教师只注重学生技能考试结果,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这种方式造成学生产生两种不良现象,第一种是素质好的学生认为只要考试及格,平时可以不用练习,甚至不来上课,出现旷课现象; 第二种是差的学生产生灰心,有一种害怕的心里。

七、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素质的学生进行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体育训练,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史林芳,林林.谈如何提高体育课课堂教学效果[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体育教学方法研究范文第4篇

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体育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近些年来,教育工作者们也日益意识到体育教学方法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教学方法和方式也呈现综合运用的趋势使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关键词 体育运动 体育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

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新《纲要》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大目标。然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从教学论上讲,教学目标就是决定着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所以根据我国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心理健康目标,教学方法成为了实现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完成国家的体育课程目标成为了一个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本文将搜集大量相关文献从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角度出发,探讨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中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完成国家体育课程目标,改变现在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和不平衡性,使学生可以全方面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全方面的人才。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对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学方法达到现代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要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课程论、教学论等,检索、搜集文献200多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现形式和功能作用进行相关的界定。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用的教学方法成为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综述文献中有关教学方法的分类和发展趋势阐明现代教法的发展趋势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现和作用。

二、分析与讨论

(一)讲解法和示范法对于学生的提高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根据学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设计和制定教学方法时要促进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现代的教学目标已经由身体健康向心理健康转移。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学生技术动作时运用的讲解法和示范法两种教学方法。而人在认识世界接受新鲜东西时首先依靠的是视觉、听觉和触觉,以自己的感觉和知觉激发学习的兴趣。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会经常运用到讲解法和示范法,老师清晰简明的讲解和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欲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将看、听、思、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游戏法和领悟教学法对于学生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因为学生爱好不同对运动项目的兴趣有好有低,而游戏教学法对于场地的要求比较低,难度也比较小有利于开展,所以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广泛。比如篮球中传球网鱼游戏,因为体育游戏本身就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和智能性等几个方面的特点,所以在这个游戏中不只是锻炼学生的传球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注意力。在游戏中学生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名“鱼儿”身上相互配合逐一的抓获每一名同学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游戏的规则和内容的不相同对于完善学生心理健康也不相同,所以游戏教学法也更具有灵活性。

领会教学法主要是应用于球类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主。在现代的体育教学目标中中学阶段主要是以学生系统接受体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促进思维、注意力、记忆等心理能力。领会教学法是让学生直接参加比赛或者练习,先让学生建立起球类运动与比赛的概念,待学生有了相应的实战体验后,再根据学生的能力及需要的不同,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智力能力。随着生理机能的完善和理论知识的加深,其认识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想象能力等也都会出现大幅度的提高。

(三)情景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球类运动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预料的事情,会引起学生不同的情感发泄。比如在篮球比赛中出现相互碰撞的情况时队员之间很容易出现愤怒和激动的情绪,而发现打架等严重的情况。在现代学习压力的不断加深学生也不断出现焦虑、紧张、情绪不稳等现象,体育运动成为了发泄的主要手段,所以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全面考虑。在传统的练习法中加入渐进放松训练法,有助于学生调控紧张情绪。渐进放松训练是利用全身各部分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并辅以深呼吸和表象来调控人们紧张情绪的一种训练方法。比如在篮球运动中关键时刻罚篮,网球运动中决定胜负的发球,足球中的罚点球等等情况学生都会出现紧张的情绪需要进行相应的训练手段对情绪进行调整。渐进放松训练法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的紧张情绪有着良好的调控能力。教师应该将训练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出现紧张情绪是可以有面对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成创造不同的情境,让学生面对不同的情绪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心理调整,完美的控制情绪的波动。运用教学中的情境式教学和心理训练中的模拟训练,比如在篮球教学中的罚篮练习,教师可以给学生添加惩罚和奖励规则,给学生施加压力调动学生的的情绪,使学生面对出现的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并以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完成相应的任务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心理训练培养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和心理健康因素。

运用教学方法中的掌握法并加入心理训练中的表象训练使学生掌握技术的同时培养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表象训练具有调节人的情绪以及生理唤醒水平的作用,有助于消除肌肉酸痛和单调乏味的感觉。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教授学生单手肩上投篮,在反复的练习后进行一次表象训练,表象自己成功的完成动作,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使注意力更加集中于当前的任务。完美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一种心理健康的表现形式,在体育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以进行提高学生的心理控制能力。

(四)小群体学习教学法的作用

学生的体育能力可概括为体育认识能力、身体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与评价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四个要素,因为学生的个性心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全面考虑。小群体学习教学法对于发展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与评价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将学生集中讲解技术动作并将技术动作中的要领示范给同学们看,然后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群体,在小群体中选出一名队长带领小组队员分散开自我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规定学生对自己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因为学生的各个方面有着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应将体育优等生平均分开来带动体育差生,同时培养他们的体育认识能力和身体锻炼能力,发挥出学生的自我潜能和体育运动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形式。

健全的人格和开朗的个性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表现形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和气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结论与建议

学生的心理健康体现的很多的地方,现代我国的教育事业还不能全方面的发展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但是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促进和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方法作为实现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值得我们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的。

教学方法和心理训练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篮球教学中以练习法对单手肩上投篮进行表象训练,锻炼学生投篮技术的同时还培养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所以两者有机的结合运用在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促进作用。

因为学生的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和受教育程度不相同,所以出现不同的差异。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心理健康水平。比如在篮球教学中将游戏法、比赛法和小群体学习教学法相结合,小群体学习教学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为比赛法提供技术和心理基础,在比赛法中加入游戏法防止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现争执和对立情绪。教学方法的相互结合和统一运用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许青生.体育教学中构建"自主锻炼"模式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9(03).

体育教学方法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33-02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升和全民健身的大环境的影响,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的地位越来越被凸显出来。因此,旧有的一些体育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学校体育的要求,使得体育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因此,高职体育教师要认真探讨创新体育的教学方法,积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使高职体育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并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一、以生为本,提高学生体育基本能力

1.以生为本,构建体育改革基础。随着人本时代的到来,生本理念已经走进了高职院校的校园。高职学生的体育能力不同,体质也不一样,体育教师要通过各种体育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体育优势以及体育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通过各种体育策略了解本班同学的体育体能以及体育潜能,在这个基础上,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能力构建体育改革的基础,让所有的体育改革都建立在学生体育基础之上。

2.根据学生现有的体育能力选择适合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效教学。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创新体育教法,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并能积极按照教学要求自主参加训练和锻炼,保证学生能够在相关的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技能。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探究。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要积极发展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操作和实践中充分的观察、思考,充分发展身体的灵活性,提高身体协调能力。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参与。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打破班级界限,设置不同的体育活动满足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的学生的需要,要让学生在自由选择中获得更多的体育锻炼,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跟学校的体育课程接轨,实现人本化体育教学。如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将每位体育教师的简历以及个人特长挂在校园网上,准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类型的学习与训练。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组建课内体育俱乐部,让自由选课的学生进入俱乐部内在相关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体育锻炼,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更能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

2.培养学生体育创新能力。在高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不仅在体育课的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模仿练习,还要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和创新,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要让学生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如在高职院校的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的讲解和示范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育层次的不同让学生组建适合的合作小组进行创编喜欢的简单武术套路,并为自己的武术动作命名,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为自己组编的拳术套路配上音乐。而在韵律操的训练中,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合作创新,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究中创编新的韵律操表演形式,充分让学生去创造。

三、培养高技能体育人才,大力开发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

1.优化课程资源,使高职体育课程更好地贴近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就要走向工作岗位,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院校与社会的接轨工作,要优化课程资源,让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能够更好地为即将走入社会的学生服务。因此,在课程资源的优化中,体育教师要有效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体育资源,引导学生从教科书走出来,融合各种校内外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体育课程体系,让学生提高自我保健以及自我锻炼的能力。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安排学生参加一些和未来职业相关的体育运动,让学生在健身价值大、娱乐价值强的体育项目中培养运动技能以及体育能力,加强与职业相关的运动项目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以职业为导向,实现健康性、职业性和综合性的体育课程的训练。人本理念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建立在职业导向的基础之上,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性的保健课程的教学,要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学到终身体育技能,以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积极运用。

2.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强创新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架构中,教师要建构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因此教师要能够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以生为本,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要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动态互动,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训练,积极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又要挖掘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育能力的提升。

四、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时俱进,大力发展学校体育产业

1.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在高职院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应该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培训形式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要让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够与时俱进,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2.大力发展学校体育产业。学校体育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各种资源,实现体育资源的共享。高职院校可以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到体育资源的开发中。如学校可以组建体育开发部门,并将学校体育俱乐部向社会开放。

总之,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现有的体育基本能力采用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体育创新教育的探讨和研究,要让学生能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并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将学校体育逐步转变为社会体育以及终身体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辉.浅析民办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特色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1).

[2]李乃平.高职院校现代化体育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

[3]莫小农.高职体育专业“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