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家务劳动实践总结

大学生家务劳动实践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家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家务劳动实践总结

大学生家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第1篇

即墨实验高级中学2021年“学雷锋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坚持立德树人,同心战“疫”,共铸勇于担当与行动报国的中国力量。我校拟于3月举办“与时俱进学雷锋灾难面前勇担当”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深思本次灾难中展现出的国家力量、制度优势,厚植爱国情怀;向战“疫”过程中涌现出的新时代 “雷锋”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修身养心、勇于担当,自强不息,奉献祖国。

二、活动主题:与时俱进学雷锋 灾难面前勇担当

三、活动时间

2021年3月

四、活动内容

(一)宣传发动

3月5日晚,学校召开“与时俱进学雷锋灾难面前勇担当”学雷锋实践月活动 线上动员大会。

(二)活动实施

1、召开“学习英雄担当作为”主题班会。3月8号(周日)各班组织线上主题班会,组织学习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团体)事迹。

2、“一封书信传深情”活动。高一高二每位同学写一封题为“致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的信,不少于800字,3月9日前交给班主任。

3、开展 “灾难带给我们的思考”主题征文比赛。可从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科技力量等方面切入。引导学生树立求学报国的远大志向,珍惜时间,珍惜当下,不负青春。

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请各班于3月16日前将征文电子版收齐交语文老师,每班推荐优秀征文5篇,年级汇总后学校统一评选一二三等奖予以表彰。

4、组织开展爱心捐款活动。各班团支部倡议本班同学自愿向疫区捐款,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

5、做家务,献孝心。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居家小主人,给父母添小幸福。

6、成立线上学习互助组。各班组织成立学习小组,同学之间线上互相帮助,答疑解惑,共同提升,携手向前,牢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

四、总结表彰

1、评选美德少年。每班推选2名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参加学校“美德少年”评选。

大学生家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惰性惰性心理学生

惰性是广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在某种环境和某种消极心态的支配下,产生的一种懈怠、懒惰的思想和行为。受这种心理现象的支配,学生做任何事都拖沓、“懒”于去想、去做,或者逃避,甚至置之不理。

通常来说,惰性心理的产生才导致出现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表现出来的放松、懒散、懈怠以及漠视情绪,能发现问题却不愿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消极心理状态。久而久之会使人逐渐失去创新的思维能力,而且会导致整个人对消极情绪的“免疫力”下降。

惰性思想袒护着惰,惰又滋长着惰性思想。学生惰性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他思维的发展,知识的积累,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理想的实现。正确认识和研究学生的惰性心理,对加强其教育,培养新型人才有重大作用。

一、学生惰性心理形成的原因

学生惰性心理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条件的发展,新的生产力在不断更新,使学生在家务和学习上对一些工具产生了一种依赖心理,总认为机械劳动可以替代一切手工。甚至认为只有利用机械才能做事,才能将事做得完美。从而懒于动手、动脑,这样极大的抑制了孩子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发散思考能力。其次,学生的心理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不是干活的料,为孩子包揽一切“工作”,使孩子得不到劳动实践和动手、动脑方面的锻炼,也正是这样影响了孩子正确的劳动意识,让孩子的惰性心理在思想上有了依靠。再有就是生活圈内的人的生活习惯也直接影响着孩子。青少年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尚处在学习的阶段,容易形成对周边生活人群的效仿,老师及家长如果做事拖沓,不能说到做到,孩子必然会加以效仿。总结起来有四种类型:一是情绪惰性。学生或家庭等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因个人非正常心境的影响,或因大脑皮质的兴奋周期处于低潮的影响而产生的惰性。这通常时间较短。当影响情绪的事件过去之后马上就能恢复正常,惰性也不随之消失。二是疲劳惰性。这是在学生的学习紧张或家务劳动过多时出现的。这时,思维困乏,精神涣散,精力不集中。热衷于自己的爱好,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对于主要事物只是应付,在学校时表现出作业敷衍和拖拉。三是习惯惰性。由于缺乏严格要求,长期懒惰敷衍而形成习惯。这种惰性具有顽固性的特点,一般表现在家庭富裕,娇生惯养或好说好动不守纪律的学生身上。四是生理惰性。这是因身体有病,生理发育不全所表现出来的惰性。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表现在少部分有生理或身体负病的学生身上。

二、学生惰性心理的表现

1.心理自卑,不自信。学生表现出自我迷失,怀疑自己的能力,大多由于生理惰性引起,长期的失败心态加上缺乏表现机遇就会让学生形成“照猫画虎、照本宣科”的生活学习方式。宁可和别人一起错也不愿出一把风头。

2.思想懒散,甘守平庸。对学习生活不肯下苦功,懒得动脑、动手;对学习上遇到的难点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敷衍塞责,遇到问题爱找客观原因,推卸责任,得过且过,安于现状。

3.自以为是,盲目自满,不思进取。不愿接受新的事物,以为自己处在“高位”,盲目地乐观与自信,沉湎于过去的成绩上,不思进取,不愿接受新的学习方法甚至对新事物产生抵触情绪,采取逃避或排斥。

4.因循守旧,思想僵化。把所有事物都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胆小怕事,不敢创新,总走“套路”“老路”,学习模式化,人格奴隶化。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无论是什么事情、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惰性心理也不例外,它的存在与发展为学习实践制造了障碍,滋长了学生的“懒惰”性格特点,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利。另一方面惰性也可能促进科技进步。因为惰性心理的人在参加劳动实践中往往“投机取巧”,将本来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易行,这样才有了发明创造,从而促进了科技进步。

三、学生克服惰性的方法

1.形成良好的习惯,让惰性没有乘虚而入的可能。遇事后马上动手,行动起来,不要让大脑产生不置可否的念头,不给自己留一秒钟的思考余地。

2.制定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表,并按照作息时间严格要求自己执行。时间尽可能细化到小时到分,把复杂的事情变成一些小的、互不相关的、可以按部就班来完成的事情,这样就更容易把事情办成。超级秘书网

3.父母在假期里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并要求他对自己的自由负责。有必要的话,应用心设计训练孩子自制力的计划,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欲望。

4.教师做表率,严格要求,强化危机意识,投之以情,晓之以理,创造良好的竟争氛围。

5.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课外兴趣,让每一个学生融入其中,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家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第3篇

素质教育要为人终身的持续发展做准备,要让学生养成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良好素质,是要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由此,班主任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1.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

想要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且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新世纪人才,最关键的是要拥有一批爱岗敬业、素质高尚的班主任队伍,特别是小学班主任队伍。因此,除了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外,教师还应该主动提高自身的素养。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总是在不断地完善自己,并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也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使自己在课堂上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厚积薄发。此外,班主任也需要进行实践,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核心,无论是从学生的成绩还是他们的思想品德上来说,班主任都应起到一个积极作用的。当然,班主任还要进行自己的科研,注重新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开创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技巧。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自古以来,是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就被作为教师高尚品德的试金石。在今天,教师不仅要具有传统师德,更需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仁爱、母爱、博爱之心。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爱。教师要用一颗挚爱和宽容之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对那些成绩优秀、才华出众的学生,教师要锤炼其意志,帮助他们锻铸更健康的心理,促其茁壮成长;对那些有生理缺陷或家境贫寒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增强信心和勇气;对那些暂时后进生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后进或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尊重、理解他们,使他们奋起直追或形成健康的心理。

3.人格魅力的培养

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能从根本上影响学生,对小学班主任心理素质的培养中缺不了对其人格魅力的培养。

首先,要树立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先进榜样。古往今来,能够被广大学生和家长所认知的教师必定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以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来说,孔子在教育学生要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的同时,从自身做起,率先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呵合乎一切礼数,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了所有学生,孔子门徒三千,在后来的千秋大业中,体现出高贵人格的学生拥有无数,这都是为人师表高尚人格魅力的影响。

4.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班主任应当具备的一种教育能力。它是指班主任善于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处理各种意料之外的问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就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境中,做出最合理的决定,采取最恰当的教育方式。这种能力也可称为教育机智。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几十名学生的思想,情绪,个性等千差万别,构成了班主任工作的纷繁复杂,千变万化。正如马卡连柯说的那样在我这里没有两种情况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方法选择实施上,必须准确,及时,适度。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因材、因时、因人施教。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条件下,学生的思想、观念有许多新变化,班级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班主任不能仅凭过去的经验办事,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改变教育方法和内容,机智灵活地处理过去所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这对新时期的班主任来说十分重要。

五、不断学习,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

小学班主任要善于学习和总结,及时将成功的做法坚持下去,形成规律,学习校内其他班主任或外校、外地班主任成功经验。介绍几种工作方法,达到抛砖引玉引玉的作用。

首先,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学生适当参加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社会服务,勤工俭学,慰问活动等,使学生从小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锻炼才干。同时,要有利用社会各科教育力量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聘请校外指导员,班主任要把握好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不使孩子负担过重注意安全等原则。

大学生家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第4篇

多年来,传统语文教育模式始终以教师为主导,以传递知识和传递价值为主,在很大程度上,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模式有五个阶段的模式: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复习和课后作业。尤其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阅读或者学生阅读,之后就是分段教学,提炼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然后是课后作业。这样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种禁锢,教师课堂教学没有新意,学生自然难以获得新的启发和感受。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也正好体现了如今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及其与时俱进,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教学环节中去,逐步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对教师则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题的引导者,同时师生关系转变为平等、民主以及合作与对话关系。与此同时,《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本文从阅读入手,倡导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转变教学观念,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教法和学生的能力培养的双重建构。

一、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课文教学要以‘读’为本,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精读细思的习惯。”[1]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学生的阅读时间非常少,大多数学生回家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家务劳动,有效阅读仅仅限于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在内容上也仅仅限于语文课本上的课文,至于大纲规定的阅读书目,偏远的农村地区的学生手上也没有这些书籍。如何实现由被动的阅读为主动的阅读呢?

首先,学生的阅读基于自己原有的思想和知识,阅读体验是建立在自己的体验基础之上,对文章进行综合分析和把握,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课文,才能做到有所收获和体会;对于教师来说,引导学生可以多角度进行,比如在教《陋室铭》的时候,可以从文章的环境、文章的房间布置情况和文章里的人物等角度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地分析这篇文章的形式、语言和思想内容等。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文中所体现的“唯吾德馨”的道德情操对我们有何启示,我们今天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是否需要这种淡泊名利、热爱生活的追求呢?在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讨论辍学问题,让学生们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产生共鸣,实现阅读和体验的理解重构。

其次,要充分发挥泛读的作用。泛读并非随意地阅读,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浏览,结合语文课本后面的制定书目,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相关书籍或者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这是补充阅读的有效方式之一,也能实现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泛读的要求在于大概浏览主要内容或者了解书籍的基本思想或者大致情节就可以了,因此对于读不懂或者内容太多的书籍不作深入的阅读,由于中小学时间比较紧张,不允许进行深入、耗时的阅读,因此泛读只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此外,主动阅读的培养离不开关注学生的兴趣。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阅读的首要动机,对于不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学生很难真正意义上去精读或者反思性阅读。学生有着阅读的欲望,就会主动去接触各种课外读物,尤其是制定书目中的名著经典,教师也可适当推荐一些文学名著。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妨开设名著阅读课,充分利用学生手上的名著,在课堂上阅读,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和点评学生阅读的名著,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与同学分享感受,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阅读。

二、变刻板分析为悟性培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那种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题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的刻板模式,无异于给学生一种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不能达到训练学生悟性的目的。悟性培养决定着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和个性成才的关键。“感悟性阅读教学在于使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提升生命的价值,从而使生物学上的个体生命转化为文化学意义上的独立的、有尊严的、自由的价值主体。”[2]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悟性呢?

首先,要把阅读与思维紧密结合。古人讲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古人所强调的心到就是强调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决定了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也决定了学生阅读后的总结与提炼,对于文章背后的含义是否能准确地把握,直接取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否。

其次,要把阅读与想象紧密结合。想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分为随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在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其有意想象的能力,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想象能力,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把文章的场景再现在脑海里,或者口述这种经过想象的场景。比如“社戏” 中偷吃罗汉豆的描写:“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搓着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个场景进行充分想象,并口述这种欢乐的场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回到了故事的现场,从而实现理解和感悟的深入。

再次,要把阅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想起来。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基础之上,通过联想实现对于生活的理解重构。对于文章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进行比较,从而对于文章中的内容产生更多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实现培养学生悟性的教学目的。

三、变以训练为主为以积累为主

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一种想象就是把语文教学简单地理解为语文训练,把语文训练简单归纳为音、字、词、短语、句子、段落和篇章。这种划分在小学阶段是有其一定道理的,但是在中学语文阶段则过于简单化和模板化。我们强调,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把这种简单化的语言训练转变为以阅读和写作为主的积累教学。

积累就是一种积淀,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汉书·叙传上》:“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之业,然后精诚通於神明,流泽加於生民。”由此可见,积累是强调主动性和一个长期习得的过程。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积累有很多方面,其中,阅读和写作算是其中之重。语言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是在阅读和写作的积累中形成。古人的私塾里被描写为常常有朗朗之声传出,这是在强调反复阅读的重要性。然而,如今让学生背诵课文已经很难了,首先是学生的阅读途径的多样化,大众媒体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各种诱惑也阻碍着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书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是如今所有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无论是欣赏诗歌还是散文,还是小说,要求学生从感情上、艺术手法等方面去感悟文章背后的深层意蕴,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提倡阅读的感悟性积累。从泛读到阅读,从阅读再到积累,逐步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得到提高,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此外,语文教学中不仅阅读占了很大比重,而且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方面也是重中之重,在阅读中注重记录自己心得体会或者写日记等方式来积累知识,也是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之一。通过写作,不仅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也内化了阅读的积累。因此,读写结合是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我们现代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每天都在为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中的信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服务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大众传媒中有用的信息进行组合,为学生展示一个全方位的阅读环境,从而帮助学生吸收新的信息和知识,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人生体验,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积累渠道。同时大众传媒中的“视听阅读中也有一部分广告词极富语言张力,可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培养语感,让学生的心灵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接受创新意识的碰撞,激起学生心灵的倾诉的渴望。”[3]

结语

语文学习就是一个积累和运用的过程,新课标提倡的语文教学中的多方面、多渠道的阅读体验以及语言的运用,就是为了让语文教育回归到实践运用中去。因此,阅读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只有认识到主动阅读的意义才能有效实施课堂阅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泛泛分析并不能适应如今信息更新过快的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感悟能力是面对各种信息的一种重要考验,能否快速区分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是今天信息时代给我们的教育提出的一个难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单纯的训练并不能达到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的目的,只有综合各种方法才能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的重构。

参考文献:

[1]张美珍.更新阅读理念 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1):43.

大学生家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第5篇

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女大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工作,大量女大学生仍旧面临着择业难的窘境。这是一个常见的社会问题,男性与女性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中,女性是从属地位,被限制在家庭这个范围中。另一方面,女性相较于男性的生理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存在弱势。虽然在社会进步中,女性逐渐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并在其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但就业难这一问题仍然困扰着女性。特别是我国经历了高校扩招阶段,就业制度不断产生变革,高校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学生内部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女大学生的择业问题愈加剧烈。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隔了大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干,创造更多的可能性。然而,有利必有弊。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带给女大学生的不仅仅是好消息,还有一些不利影响,造成了一些困难。中华几千年的文明留下的不仅仅是精华,还有对于女性的不尊重和忽视,再加上女性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因素,对自身的职业选择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事物的形成和发展并不只是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而女大学生的求职选择亦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要多方面全角度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新时期的时代特点,灵活客观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并积极寻找新的思路,提出新的确实有效的建议,帮助女大学生更好就业,对推动我国两性平等事业进步也具有重大意义。

2.文献综述2.1女大学生就业难相关理论在就业这一问题上,国外的研究视角更大,主要集中在女性这一极大范围,从整体的视角分析整个女性群体的就业形势,而很少具体到女性群体之中的某一群体的就业问题研究,而专门针对本文研究的女大学生择业问题则是屈指可数

。研究普遍表明,女大学生择业较难。国内外囿于自身的国情及环境差异,对于此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阐释。

偏好歧视理论认为雇主在劳动力市场的选择中起决定作用,囿于雇主在选择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歧视偏好”,且偏好于男性,显然,女性就成为了门外之客。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女性在就业市场上所遭受的差别待遇,主要是因为女性个人的人力资本不如男性,使得其在职业分布和收入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性。大卫·李嘉图(17世纪)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男性的比较优势在外部市场生产,而女性的比较优势在内部家务劳动或非市场工作。比较优势理论说明在就业择业这一方面男生优势是远大于女生优势的。

2.2择业及其他相关理论择业动机理论则认为择业动机是有两方面决定的--职业效价和职业概率。(数字计算公式为:择业动机=职业效价*职业概率)在这个表达方程中,择业者目标职业的期望度或选择意向就是择业动机,择业者对于某一个职业的评价,对其价值的估计就是职业效价,而择业者过的职业的可能性就是职业概率,与职业需求量、竞争能力、竞争系数、随机性这四个因素息息相关。特性--因素论认为特殊性是普遍存在的,个别差异现象不可避免的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而这又与职业选择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每一种职业都有特别之处,同时需要一些特殊的技能和才能,从而匹配到拥有这一特殊人格模式的人群。人格类型理论是由美国职业心理学家Holland最早创立的,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人才测评的重要意义。霍兰德对于人格和职业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2.3小结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对女大学生择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大学生就业难及成因等方面,而对女大学生的择业方面(即依据个人偏好就业)国内国外均少有研究,尤其在择业影响因素方面更是少于企及。本文将以女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因素为突破口,重在解决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择业弊病,提高女性择业的可能性,促进女性的就业率提升。

3.研究设计3.1女大学生与择业的界定3.1.1女大学生的界定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女大学生的主要含义是指在高等学校接受本科教育,还未完全走进社会,在大学毕业后取得学士学位的全日制女性本科生,即女大学生。

3.1.2择业的界定与择业观择业,顾名思义,选择职业。而选择的过程必然会考虑到多种因素,而且必有一些因素作为择业的主导因素,或者是个人理想,或者是社会需要,或者是个人能力,不一而终。一般来说,只要是具备劳动能力的人,都需要进入到社会进行职业选择。

择业观属于一种观念,是择业者自身持有的信念,以此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的标准。择业者依据自身的择业观,对某种职业进行多方面的考量和评价,最终作为职业选择的依据。它是择业者个人观念的一种体现,体现了择业者的职业理想和意愿。

3.1.3择业与就业的关系就业的意义所在就是使得每个人在社会中能够各尽所能,处于社会这一个群体之中,并发挥自己的作用,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而择业是就业的基础部分,它既是就业的前提,也是就业不利的必然选择。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离。

3.2模型基础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奠定了以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女性在就业市场上所遭受的差别待遇,主要是因为女性个人的人力资本不如男性,从而使得男女人力资本投资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性别差异,进而使其在职业分布和收入方面存在差异,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性,我们在设计问卷时加入了收入这一现实因素。

2. 根据前文提到的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在设计问卷调查时职业效价因素及职业需求量、竞争能力(学历和个人能力)等也是十分重要的考量因素。

3.根据威廉的特性--因素论,在设计问卷调查时职业匹配度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4.根据人格类型理论中的匹配问题,不同的人格需要匹配不同的环境,因而在设计问卷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职业环境这一因素。

5.Kniveton (2004)发表了《择业标准量表》,该量表要求根据重要性程度对15项择业标准进行评价:经济报酬、工作兴趣、特长所在、社会地位、工作环境及时间、满足感、成就感、实爪性、安全保障、发展前途、助人利他等。

最终,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及参考周璧董的《大学生职业因素结构问卷》,在陕西地区与部分女大学生进行座谈和个别访谈,发放了关于此问题的问卷,并总和前人的研究,总结出了对女大学生择业影响较大的15个因素作为本次调查的测试因素,分别是:薪酬福利(收入),职业效价,职业需求量,竞争力,职业匹配度,职业环境,地域,家庭,企业地位,职业理想,职业兴趣,助人利他,成就感,满足感,经历等15个部分。

4.实证分析4.1问卷设计及调查实施过程4.1.1问卷设计本文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以自身方面因素分析为重点,统筹外界条件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并建立了女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运用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各因素对女大学生的择业影响程度。

第一,查阅国内外相关择业理论、择业动机的文献,参考周璧董的《大学生职业因素结构问卷》,编制《女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预测试问卷》。预测试问卷包括薪酬福利(收入),职业效价,职业需求量,竞争力,职业匹配度,职业环境,地域,家庭,企业地位,职业理想,职业兴趣,助人利他,成就感,满足感,经历等15个部分, 基本信息包括年龄、专业2 个方面。问卷采用6点评定法测量(0——不看重 ,1——不太看重, 2——略微看重 , 3——比较看重 , 4——十分看重 , 5——至关重要 ) , 要求被试在6 个等级上做出选择。

第二,对《女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预测试问卷》进行发放并回收统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某某大学女大学生,包括管理学院等多个学院的女大学生。预测问卷主要通过网络的形式发放。预测问卷样本数量为60份,回收数量为59份,问卷回收率达98%。经筛选获得有效问卷数56份,并根据回收的56份问卷进行数据统计。

第三,对预测问卷的所有项目进行CR值的计算。CR值,又称为“决断值”,指计算各样本的总得分,依照高低排序后,将得分最高的27%作为高组,将得分最低的27%作为低组,为两组的样本分别增加一个变量,分别赋值1和2。再对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计算其两组样本在所有项目上的平均数的差异。若P值大于0.05,则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此项目的CR值未达到显著,即此题项对所有被调查者不具备区分性,该题项应当删去。经t检验,问卷中的4个项目应当删除。分别是:助人利他,成就感,满足感,经历。

第四,经过以上步骤最终形成11个择业影响因素项目, 分别是:薪酬福利(收入),职业效价,职业需求量,竞争力,职业匹配度,职业环境,地域,家庭,企业地位,职业理想,职业兴趣,将这些项目随机排列。问卷采用6点评定法测量(0——不看重 ,1——不太看重, 2——略微看重 , 3——比较看重 , 4——十分看重 , 5——至关重要 ) , 要求被试在6 个等级上做出选择。

4.1.2调查实施过程及样本情况学科人数百分比法学18 8.78工学18            8.78管理学19            9.27教育学157.32经济学3416.69理学25           12.20体育类8            3.90文学125.85艺术类146.83哲学4220.49                   描述性统计(表1)

1.样本。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某某大学女大学生,包括管理学院等多个学院的女大学生。此次调查问卷主要通过网络的形式发放,共发放问卷约240份,回收211份,问卷回收率达87.92%,经筛选获得有效问卷205份。在被调查者中,不同学院的女大学生人数及比例如下表(表1):

2.信度检测 。统计中所谓“信度”是指测量的一致性,即一群受试者在同样的测验问卷上,测验多次的结果是否都具有一致性。主要是用于检测测量结果的可信度而不是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即不管检测次数的多少,检测的最终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测验结果的一致性与信度呈正相关关系。信度是问卷分析的前提,只有问卷的信度足够高,才能够更全面而深入法人进行问题分析。就本实证研究而言,问卷的信度是指女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中设置的问题反映女毕业生真实评价的可靠程度。测验多次测量的结果的一致性越高则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越高。由于误差大小与信度高低成反比,因此信度可作为测量结果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程度。在进行测量时,误差是总是难以避免的,这就使得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是不可能完全一致。一般来说,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关系用公示表示为:X=T+E(其中真实值为T,测量误差值为E,测量值为X)。一般来说,测量误差与真实值是相互独立的,并且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忽略测量误差,假定它为0,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真实得分与测量得分的总体均值是一致的。

本文采用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比较常用的Cronbach’a系数和相关系数对本次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每一个可信度都可以用相应的Cronbach’ɑ系数进行表示,以下是具体情况(表2)

                      系数与可信度的对应关系(表2)

可信度

Cronbach’ɑ系数

不可信

Cronbach’ɑ系数<0.3

勉强可信

0.3<Cronbach’ɑ系数<0.4

可信

0.4<Cronbach’ɑ系数<0.5

很可信(最常见)

0.5<Cronbach’a系数<0.7

很可信(次常见)

0.7<Cronbach’ɑ系数<0.9

十分可信

0.9<Cronbach’ɑ系数

利用spss软件计算出各测量值的Cronbach’ɑ系数值。得出择业影响因素模型的Cronbach’ɑ系数为0.799,表明Cronbach’ɑ系数值显示本次调查问卷的测量值是可信的。

3.效度分析。效度是指量表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测量出想要考察的内容,即有效性。本文使用KMO 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来测量问卷的效度。

KMO 與 Bartlett 檢定(表3)

Kaiser-Meyer-Olkin 測量取樣適當性。

.873

Bartlett 的球形檢定

大約 卡方

95.238

df

55

顯著性

.001

如表3所示,本文所使用问卷的KMO值为0.873。根据Kaiser的观点,KMO值大于0.9是最好的,大于0.7是中等水平,小于0.5则不适合作因子分析。因此本文使用的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适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也达到显著水平,即p为0.01小于0.05,表示适合作因子分析。

4.探索性因子分析。本文选择了最大方差正交旋转的方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本文选取特征值大于或等于1的因子,放弃特征值小于1的因子以确定因子的数目。同时,在进行排序时,忽略因子负荷小于0.4的量。因子负荷是指原始变量与提取的因子的相关系数,因子负荷量过小说明提取的因子不足以解释该项目。经过SPSS 22.0的处理,因子方差解释如表4,旋转成分矩阵如表5。

說明的變異數總計(表4)

元件

起始特徵值

擷取平方和載入

循環平方和載入

總計

變異的 %

累加 %

總計

變異的 %

累加 %

總計

變異的 %

累加 %

1

1.545

14.044

14.044

1.545

14.044

14.044

1.375

12.500

12.500

2

1.298

11.801

25.845

1.298

11.801

25.845

1.357

12.336

24.836

3

1.272

11.561

37.406

1.272

11.561

37.406

1.320

11.998

36.834

4

1.195

10.862

48.268

1.195

10.862

48.268

1.236

11.238

48.072

5

1.051

9.558

57.826

1.051

9.558

57.826

1.073

9.754

69.826

6

.944

8.581

66.407

7

.904

8.214

74.621

8

.818

7.438

82.059

9

.755

6.864

88.924

10

.669

6.084

95.007

11

.549

4.993

100.000

擷取方法:主體元件分析。

 

旋轉元件矩陣(表5)

元件

1

2

3

4

5

职业理想

-.704

薪酬福利

           .666

职业匹配度

.524

.438

企业地位

-.711

竞争力

.651

地域因素

.777

职业环境

.569

家庭因素

.681

职位效价

-.644

职业兴趣

          .478 

.520

职业需求量

           .896

擷取方法:主體元件分析。

 轉軸方法:具有 Kaiser 正規化的最大變異法。

a. 在 6 疊代中收斂循環。

由表4可知,新生代员工的学习动机共存在5个因子,总的方差解释量为69.826%。方差解释量是指所提取的5个因子能够解释原有11个项目信息的百分比。由表5可得,11个项目中:职业匹配度和职业兴趣项目分布在2个的因子内(表格中已加粗表示),鉴于研究结果最终是为实践服务,因此将这个变量分别划入第5个因子和第1因子中(即加粗数字所在列)。最终将新生代员工学习动机取向划分为五个维度(因子),分别是:理想兴趣纬度,企业条件纬度,地域环境纬度,其他方面纬度,能力匹配纬度。

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

女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因子分析结果(表6)

因子

项目

理想兴趣

职业理想

职业兴趣

企业条件

薪酬福利

企业地位

职业需求量

地域环境

地域因素

职业环境

其他方面

家庭因素

职位效价

能力匹配

竞争力

职业匹配度

4.2资料数据统计及分析一、   描述性分析

    各因子各项目的基本情况见表7.8.9.10.11

表7影响女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理想兴趣纬度的描述性分析

理想兴趣纬度项目

频数

频率

职业理想

3

1.5

1

13

6.3

2

17

8.3

3

39

19

4

27

13.2

5

106

51.7

职业兴趣

6

2.9

1

38

18.5

2

112

54.6

3

29

14.1

4

10

4.9

5

10

4.9

表8影响女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企业条件纬度的描述性分析

企业条件纬度项目

频数

频率

职业需求量

7

3.4

1

88

42.9

2

71

34.6

3

22

10.7

4

8

3.9

5

9

4.4

薪酬福利

2

1

1

10

4.9

2

4

2

3

48

23.4

4

76

37.1

5

65

31.7

5

8

3.9

企业地位

4

2

1

11

5.4

2

2

1

3

49

23.9

4

77

37.6

5

62

30.2

表9影响女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地域环境纬度的描述性分析

地域环境纬度项目

频数

频率

职业环境

4

2

1

18

8.8

2

52

25.4

3

85

41.5

4

32

15.6

5

14

6.8

地域因素

3

1.5

1

19

9.3

2

53

25.9

3

91

44.4

4

30

14.6

5

9

4.4

表10影响女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其他方面纬度的描述性分析

其他方面纬度项目

频数

频率

职位效价

6

2.9

1

15

7.3

2

33

16.1

3

103

50.2

4

32

15.6

5

16

7.8

家庭因素

6

2.9

1

40

19.5

2

108

52.7

3

32

15.6

4

11

5.4

5

8

3.9

表11影响女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能力匹配纬度的描述性分析

能力匹配纬度项目

频数

频率

职业匹配度

6

2.9

1

6

2.9

2

5

2.4

3

38

18.5

4

70

34.1

5

80

39

4

76

37.1

5

65

31.7

竞争力

4

2

1

86

42

2

70

34.1

3

24

11.7

4

12

5.9

5

9

4.4

二、差异性分析

    经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可得,不同学科在职位效价、职业需求量、职业匹配度、职业环境、职业理想、职业兴趣、薪酬福利、竞争力、地域因素、家庭因素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企业地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2

                       表12不同学科在择业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法学(N=18)

工学(N=18)

管理学(N=19)

教育学(N=15)

经济学(N=34)

理学(N=25)

体育类(N=8)

文学(N=12)

艺术类(N=14)

哲学(N=42)

X2

P

职位效价

87.58

143.94

156.21

106

87.09

109.54

93.13

56.63

101.04

91.69

42.765

<0.001

职业需求量

90.19

106.92

94.05

105.4

97.46

107.96

186.31

101.75

82.18

102.96

22.045

0.009

职业匹配度

127.33

96.33

86.87

124.7

87.12

133.92

107.75

94.25

125.64

83.48

25.491

0.002

职业环境

84.06

98.83

96.26

193.9

105.12

92.88

114.5

105.88

94.29

87.69

45.821

<0.001

职业理想

69.61

145.11

83.18

113.7

84.4

86.1

61.31

109.13

85.86

141.43

53.565

<0.001

职业兴趣

88.47

72.56

79.45

75.2

101.12

124.08

90.56

90.21

196.21

106.79

61.569

<0.001

薪酬福利

113.36

100.94

71.68

86.6

164.71

79.88

82.88

115.67

128.89

74.86

67.664

<0.001

竞争力

194.75

77.83

109.13

110.3

77.94

120.78

102.38

107.33

92.07

81.31

69.187

<0.001

地域因素

109.81

110.44

52.89

137

79.1

116.46

100.13

121.13

100.43

114.98

32.183

<0.001

家庭因素

114.94

79.5

83.71

95.3

94.88

110.14

83.69

182.96

143.57

89.06

45.506

<0.001

企业地位

103.14

93.03

121

107.6

113.21

104.78

110.5

95.42

102.36

89.06

6.65

0.673

4.3择业影响因素重要度分析

为了分析女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的强弱排序,对上文中择业影响因素平均得分进行统计,以明确这些因子间的相对重要性。统计结果如表13。

                            描述性統計資料(表13)

因子

项目

平均数

理想兴趣

职业理想

               3.03

职业兴趣

企业条件

薪酬福利

 

3.16

企业地位

职业需求量

地域环境

地域因素

2.78

职业环境

其他方面

家庭因素

2.54

职位效价

能力匹配

竞争力

2.93

职业匹配度

从上表可知,择业影响因素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企业条件,理想兴趣,能力匹配,地域环境,其他方面。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条件,理想兴趣等在择业影响因素中占较大比重。

4.3小结从择业影响因素的选取到设计调查问卷再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由开始的模型基础到最后实证数据,每一步都按照严格的要求执行操作,尽最大可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全面性,并最终在复杂繁冗的数据中进行了严密准确的统计分析,以保证最终统计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以便提出创造性的建议和意见,更好解决女大学生择业就业难的问题,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

5结论企业条件方面影响最大,女大学生不仅仅看重经济待遇,更着眼于企业地位和发展前途。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在择业时的选择更加谨慎,不再是仅仅考虑单一的经济因素或者是前途发展因素,而是会兼顾两者,力求在两者之间需求一个平衡点,使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统一。

理想兴趣方面占重要比重,可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兴趣对女大学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女大学生应该以长期的眼光看待问题,而非一时的利益,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校和社会也要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地职业理想,培养职业兴趣,协助女大学生更好择业。

能力匹配方面比重偏小。可见女大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还有所欠缺。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是科学地认识自我,合理地进行“职业自我”认知的有效手段。个人能力影响到女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女大学生在做出职业选择之前,应该对个人的能力倾向进行客观认知。一个人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正确的自我悦纳、积极的自我体验、有效的进行职业匹配。职业匹配度应该成为女大学生择业的重要考虑因素。如果个人能力与职业不匹配,首先,工作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工作的内容并不是择业者能够驾驭的内容,由此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其次,择业者的个人发展会受到阻碍。因而,女大学生可以先充分审视自身的优势,评价自身的才能,在进行职业的选择,力求选择一个与自身能力匹配的职业,以便更好择业。

地域环境因素占一定比重,女大学生身为女性,在地域方面考虑的远远大于男性。因此作为母校,也应该适时适量地设置相关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去经济不发达地区进行择业创业。加强学校、社会和学生三方面的交流深化,提升择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这不仅仅依靠就业指导中心,更要依靠三方面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毕业生对择业的需求,才能减小地域因素对择业的限制,帮助女大学生更好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