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症医学科相关知识

重症医学科相关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重症医学科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重症医学科相关知识

重症医学科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重症学科 专科护士 培训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急、危、重病人集中的地方,收住的病人往往处于生死关头,病情瞬息万变,甚至有猝死的危险。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参与抢救的全过程,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并24小时动态监护病人病情。护士严密监护的结果和治疗经过供医生作为诊疗参考,动态调整诊疗方案。因此,重症医学科护士在抢救危重病人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的素质和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抢救的成功率。现把我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经验介绍如下。

1 我院重症医学科概况

1.1 我院属于县市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编制床位500张,重症医学科编制床位10张。年均收治病人1287人,床位使用率达75.8%,抢救成功率87.6%。

1.2 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备 配备正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1人,护士24名,护理员3名,床护比为1:2.6,符合国家综合医院人员配备标准。

1.3 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结构 配备的26名护士中,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8人,中专学历14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15人。

2 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培训

2.1 护理人员素质

2.1.1 重症医学科固定在岗护士条件:①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证书;②在医院其它科室试用3个月,经理论、技能考试合格;③在全院内、外大科轮转满3年,具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④经过三个月的专科准入培训,培训结束后经理论、技能考核,成绩达标,方可从事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2.1.2 重症医学科收住的均为危重病人,随机性大,病情严重而复杂,病情程度难以估计,往往需要紧急抢救。因此重症医学科护士还必需具备以下条件:①专业性强,知识面广。认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掌握护理新动向,了解各种危重病的临床表现、抢救程序,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有精湛的护理技能和敏锐的观察力;②镇定自如,反应灵敏,操作熟练,忙而不乱,争分夺秒地配合医生进行及时、准确、有效的抢救。③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三查”、“八对”。④ 语言要有专业性、逻辑性,符合职业道德要求。具有双向法律防护意识,既要保护病人的利益,又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2 综合培训

在临床内、外大科轮转了三年的护士已具有一定的护理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但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及紧急情况下抢救仪器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尚有欠缺,因此,对她们进行重症医学科的专科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2.2.1 专科准入培训 培训时间为3个月,培训内容如下:第一周:①熟悉重症医学科的概况、环境布局;②掌握重症医学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次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③掌握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护理。第二周:①介绍接、送病人的程序;②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看护一个病情较稳定的病人;③讲解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消毒及保管。第三周:①熟练掌握病人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②熟练插胃管、喂食,留取各种检验标本。第四周:熟悉外科各类导管相关知识及护理操作规程。第五周:①掌握深静脉置管护理;②学习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及血气分析报告的阅读。第六周:学习本科表格式护理文件书写格式,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书写护理记录。第七周:熟悉有创血压监测相关知识,掌握有创血压监测。第八周:掌握输液泵、微量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能独立进行人工气道的护理。第九周:①掌握简易呼吸器使用的相关知识;②学习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③掌握医嘱处理流程,熟悉使用电脑处理医嘱。第十周:熟悉呼吸机使用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

第十一周:熟悉呼吸衰竭及ARDS的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第十二周:学习心电除颤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术。

2.2.2 专科理论知识培训 科内理论培训:每月二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护士长晨间提问及护理业务查房;每二个月一次专科、三基理论考试;每季度一次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并做好记录。护理部理论培训:①五年以下护士:每月一次护理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一次专科、三基理论考试,成绩达标;②五年以上护士:每季度一次护理业务学习、专科及三基理论考试,成绩达标。每季度一次全院护理业务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 转贴于

2.2.3 专科操作培训 护理操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通过示教、讲解、提问、讨论的方法提高护士对护理操作技能的认识,加深对规范化操作流程的印象。最需要接受的操作培训项目是:简易人工呼吸器的使用、心肺复苏术,这也是患者突发心跳骤停后,在医生未到抢救现场时护士可以独立完成的急救操作,尽早实施此类操作能为患者获得成功复苏奠定良好的基础[1]。其次是:监护仪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气管切开护理、气管内吸痰、经口鼻吸痰、接手术后患者、中心静脉压监测、静脉滴(推)注泵的使用、动脉穿刺术、轴线翻身法、心电图机的使用等。

科内操作培训: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护士进行专科操作培训,每季度有计划地进行各项操作考核,并做好记录。护理部专科操作培训:指定专人负责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专科操作培训,每季度有计划地进行专科各项操作考核,成绩达标,与个人年终考核成绩挂钩。

2.2.4 规范交接班培训 采取主动流程管理模式进行交接班,在交接班过程中,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较传统的交接班模式更全面,更能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能力,避免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护理部制定交接班制度,每周二次进行跟班检查,以强化规范化交接班。

2.2.5 专科再培训 重症医学科护士每两年需参加各级护理学会举办的学习班、专题讲座或学术论文交流,培训率达100%;每两年接受院部专科再培训,考核成绩必需达标,方可继续从事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2.2.6 选派外出培训 为了掌握护理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在临床实践、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护理部每年选派重症医学科优秀护士参加国内各种短期培训班或进修学习;为了配合医疗开展各种新业务、新项目,选派优秀骨干与医生同步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专科技术水平。

2.3 科室考核与综合鉴定

2.3.1 重症医学科上岗护士培训结束后,由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其进行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基础护理操作考试。

2.3.2 护士长组织全科医务人员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工作表现进行无计名投票,对新上岗护士进行综合鉴定,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对确实不能适应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的护士,由护士长递交书面报告上交护理部,严格把好留用关。

2.4 满意度调查

2.4.1 护士长带领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住院患者每月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做好记录,并与个人奖金分配挂钩。

2.4.2 护理部每月一次对科室住院患者及全院医生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医生对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

2.4.3 将各种问卷调查结果与科室护理质量考核、护士长个人考核及十佳护士考核挂钩。

3 小结

重症医学科在岗护士经过严格规范的专科培训后,专业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配合抢救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均明显提高,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病人及家属对重症医学科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9.2%,全院各科医生对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达98.7%,在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重症医学科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亲情化护理;重症医学科神志清楚;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7-0257-01

对于重症医学科中收治的患者来说,其由于病情相对严重,通常需要持续采用呼吸机或CRRT治疗,需要随时检测其生命体征,为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本次研究通过纳入90例重症医学科神志清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亲情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体为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医学科神志清楚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即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男性、女性人数分别为23例、22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58.34±2.24)岁;观察组男女人数之比为24:21,年龄最小、最大分别为36岁、86岁,中位数年龄(59.32±2.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性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对其实施基础的护理干预,如,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亲情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为了使患者的舒适度得到提高,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十分有必要,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提供整洁、干净的病房环境,需要做好室内的消毒工作,定时开窗通风,让患者感受到被关爱;护理人员还应当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服务。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应当给予患者鼓励与关爱,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如果患者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可以通过写字、肢体语言等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另外,还应当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如果患者存在不良心理情绪,应当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干预,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使患者的心情保持舒畅,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为了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还应当采用通俗的语言对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科学饮食的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1]。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配合度、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为三项指标,即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配合度、康复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配合度有39例,观察组配合度有42例,观察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有40例康复患者,观察组有43例康复患者,观察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的比较

相比于對照组,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重症患者病情相对严重,患者及家属极易存在负面情绪,如,焦虑、失望等,为了提高提高患者配合度,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亲情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能满足患者的身心护理需求,能使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得以提升,使其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因此,将其应用于在重症医学科神志清楚患者护理中能取得良好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配合度、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在重症医学科神志清楚患者护理中应用亲情化护理能取得良好效果,其有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康复情况及护理质量,其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吕娜[2]等通过纳入88例神志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甲组(44例)、乙组(44例),乙组采用一般护理,甲组在乙组护理基础上加亲情化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甲组配合度、护理落实率、康复率、了解病情率、总满意度均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结论:将亲情化护理应用于重症医学科神志清楚患者护理中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重症医学科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急诊科护士;心肺复苏技术;掌握现状;调查分析

心肺复苏术[1](CPR)是针对呼吸、心搏停止患者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实施CPR技术对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有重要意义。《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2]强调首先把基础生命支持(BLS)做好。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和患者医疗需求的增加[3],门诊、住院患者在候诊、检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晕厥、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意外。分析此类事件,我们发现当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时,在现场的大都是非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由于平时他们面对的大都是病情平稳的患者,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能在第一时间有效地实施BLS,因慌乱、转运而延误最佳急救时机,最终导致患者抢救失败。结合文献回顾,发现目前针对非急诊科护士CPR技术掌握现状和培训需求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开展覆盖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CPR技术的培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2月,便利抽样法抽取新疆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9个非急诊科的护士162人为调查对象。包括内科、外科、重症监护室、手麻科、门诊、心电图室、B超室、放射科、CT及核磁室。162名护士均为注册护士,年龄21~54岁,平均(28.82±6.46)岁;学历:中专21名,大专101名,本科及硕士41名。职称:护士71名,护师32名,主管及副主任护师59名。工作年限:1~3年32名,4~10年60名,11~20年42名,>20年28名。

1.2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162名护士进行调查。依据《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和询问院内急救专家的意见,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包括2方面:①一般资料:科室、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②CPR技术掌握现状,共30道题,合计30分,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指标、进行CPR急救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复苏有效的评估内容以及2010与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区别,是否参加过CPR急救技术培训及有无CPR急救的经历等内容。该调查问卷在使用前经专家进行内容效度、信度测评均符合要求。发放问卷162份,回收有效问卷157份,有效回收率为96.91%。

1.3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录入SPSS18.0统计软件并对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非急诊科护士对CPR技术的掌握情况的比较见表1。结果表明,护士对实施BLS操作前让患者平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复苏有效的指标掌握较好;而对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深度、频率掌握不足。重症医学科、手麻科、心内科的护士对CPR技术的掌握较其他被调查科室护士好,掌握率分别为100%、93.3%。

2.2不同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的护士对CPR技术掌握情况存在差异,见表2。

3 讨论

3.1不同科室的护士对CPR技术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调查结果表明在重症医学科、手麻科、心内科的护士对CPR技术的掌握现状较其他被调查科室护士好。因为这些科室大多为急危重症患者,要求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一旦患者突发意外,立即实施心肺复苏、除颤等措施。而门诊及功能检查科的护士一般认为抢救都是急诊科的任务,基本与她们无关。分析原因[4],门诊相对劳动强度轻,不倒夜班,故门诊护士大多属于因年龄、疾病而需要照顾的对象。由于平时参与重大抢救的机会较少,致使她们对CPR技术的掌握不甚理想。

3.2不同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的护士对CPR技术掌握情况存在差异。调查表明,学历为大专和本科及以上的护士对CPR技术的掌握要好于中专学历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年的护士对CPR技术的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参加过CPR急救技术培训及有CPR急救的经历的护士CPR技术掌握情况存在差异。调查表明,参加过CPR急救技术培训及有CPR急救经历的护士对CPR技术的掌握要好于未参加培训及无CPR急救的经历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随着医学的发展,心肺复苏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作为医疗服务最前线的护士,应关注心肺复苏技术的发展动态,一定要掌握、更新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为在医院内突发心搏骤停患者实施有效的抢救[5]。

参考文献:

[1]江观玉.急诊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

[2]Nolan JP,Hazinski MF,Billi JE,et al.Part 1:Executive Summary:2010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J].Resuscitation,2010,81(suppl 1):el-25.

重症医学科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双语教学;临床实习;重症医学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5-0101-03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双语教学成为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英语在当今国际学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全世界有关医学、生命科学的文献和专著中使用英文的占86%[1]。由此可见,以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医学双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在开设双语教学课堂教程的同时,对临床实习也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尝试,为学生创造实际运用英语交流的更多机会。我科于2012年8月~2013年7月对重症医学临床实习试行双语教学,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2年8月~2013年7月在我科进行重症医学临床实习的2008和2009级麻醉学专业本科生共85名。其中男45名,女40名,年龄21~24岁,平均(22.7±1.72)岁。

1.2方法

1.2.1制订教学计划 ①明确教学目的 临床实习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在重视专业知识掌握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内容决定英语教学比例,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②拟定教学目标通过临床实习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临床环境中逐步掌握重症医学的常用英语词汇和句型,基本具备与患者简单交流的英语能力,能够阅读专业英文文献。③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双语小讲课、情景式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学查房三种方式。其中既有中英文交替讲解,也有全英文教学。

1.2.2教师的组成 医学专业外教2名;医学专业的留学归国学者2名;日常教学的带教老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在临床工作多年,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

1.2.3教学方法 参照实纲选取典型病例,就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安排。①双语小讲课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对典型疾病都有了理论认识,进入实习阶段,针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双语小讲课。先确定教学的难点重点,如难点较多,则英语教学的比例相对减少,主要在巩固和加深学习的同时,熟悉专业英语词汇。如病例容易掌握,则增加英语教学比例,教师先准备好有关的英文资料,选取难易适中的部分让学生提前准备,然后进行全英文讲授。②情景式双语教学 针对接诊患者、技能操作等临床实践内容,采用情景式教学。选取可行性教学案例,布置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扮演医生和患者,多方面情景模拟,其间穿插常用英语句型表达,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③双语教学查房 在学生熟悉患者病情的基础上进行双语教学查房。如床旁病情分析、相关知识拓展等,多采用中英文交替讲解,部分内容为全英文讨论。

1.2.4教学评价 ①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测试 临床实习双语教学前后,对所有85名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测试,对测试成绩进行比较。②问卷调查 在实习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馈意见。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测试成绩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和描述性分析, P

2结果

2.1临床实习双语教学前后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测试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包括基础知识、仪器使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专业成绩,实习后明显优于实习前(P

表1 实习前后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测试成绩比较(x±s,分)

2.2问卷调查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85名学生中,88.24%知晓双语教学;65.88%了解双语教学的目的;62.35%认为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见表2。

表2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n=85,n(%)]

2.3问卷调查学生对临床实习双语教学的评价

实习结束后,全部85名学生接受了问卷调查,67.06%的学生认为对医学英语的兴趣有提高,77.6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50.59%的学生认为教学安排合理,72.94%的学生认为教学气氛良好,96.47%的学生认为教学达到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而没有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加重学习任务。见表3。

表3 学生对临床实习双语教学的评价[n=85,n(%)]

3讨论

3.1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为促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习多以学生为主体[2,3],实际参与病例的临床诊治,当其所掌握的知识不足以解决已产生的认识任务时,就会引起智力困窘状况,有利于促使其积极思考问题,启发思维[4],充分调动求知欲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引导学生利用英语这一工具来获取前沿信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本组调查资料显示,67.06%的学生认为对医学英语的兴趣有提高,77.6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3.2有利于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重症医学是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既涉及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的知识,又与临床实践紧密相连。在临床实习中,以实际病例为导向,将学科基础与临床知识重新整合,根据病例特征和教学要求,采用双语小讲课,使学生深入学习重症医学专业知识,利于把握对应的医学英语[5];应用情景式双语教学,在模拟情境下使临床操作具有可行性,增强学生实践积极性和技能操作的能力[6,7];通过双语教学查房,使学生懂得如何将理论运用于临床,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对于英语教学,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从词汇开始,逐步扩展到句型、片段资料、全篇英文文献,逐渐提高英语读、写、听、说能力[8]。本组资料显示,实习结束后,学生的基础知识、仪器使用、操作技能和专业英语测试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由此可见,通过多方式的系统教学,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全面的提高。

3.3临床实习双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3.1认识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act subjects)是指“在学校里对所授学科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1],医学双语教学首先是传递医学知识,继而以双语交流为手段,提高医学生的英语能力[9]。本组调查显示,只有88.24%的学生知晓双语教学,而对其目的34.12%的学生不太了解或不了解。不了解学习目的,甚至不知晓双语教学,必然影响学习兴趣。同时,11.7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很大原因也与不了解双语教学有关。因此,双语教学的前提之一是要认识双语教学,这样才能保证其有效开展。

3.3.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改进,不论何种教学方式均有其优势和不足,需要灵活应用。临床实习中,既要保证理论的可实践性,又要确保患者安全,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用教学方式。本组问卷调查提示,按需采用双语小讲课、情景式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学查房三种方式,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技能实践具有可操作性,真正达到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充分调动学习热情,而不会感觉加重学习任务。但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英文教学的比例,还需要广泛收集建议,不断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在重症医学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双语教学是切实可行的,但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尚无成熟模式,需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逐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罗红,张钢,郑善军,等. 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 基础医学教育,2011, 13(5):474-476.

[2] 王培吉,张勇,赵家举. PBL教学模式在手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2013,42(24):2943-2944.

[3] Schmidt HG,Cohen-Schotanus J,Arends LR. Impact of problem-based,active learning on graduation rates for 10 generations of Dutch medical students[J]. Medical Education,2009,43(3):211-218.

[4] 薛芳. 情景教学在ICU监护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2011,20:146-148.

[5] 孙婕. 浅析医学英语的语言特点[J]. 重庆医学,2011,40(8):827-828.

[6] 黄春玉,冯力民,王歆莉,等. 提高医学生妇产科临床实习质量方法的探讨[J]. 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191-193.

[7] 张英谦,吴石白,刘静,等. 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检体诊断学教学实践与体会[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95-96.

[8] 李晓鲁,彭毅志. 医学高等教育双语教学之现状与策略浅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1 ,27(1):153-154.

重症医学科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重型颅脑损伤;家庭护理;需求率;调查研究

颅脑损伤(TBI)是外科常见病,由暴力作用造成的意外损伤,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我国TBI年发率为783/10万,其中中至重型占10%[1]。重型TBI存活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甚者遗留终身,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故选择家庭康复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日趋增多。但在康复过程中,出现如植物人状态,有形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肢体瘫痪),无形的行为认知功能异常(哭闹、痴呆、神智错乱),以及随时可能突发的癫痫抽搐等重症颅脑损伤中较为严重棘手的病况,给家庭康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笔者对本科出院的86名进行家庭康复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他们的护理需求,以有针对性地促进家庭护理的改进。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收集本科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均是家庭康复患者,其中男50例,女36例,平均年龄49.6岁±10.6岁。纳入标准:经颅脑CT或MRI证实为颅脑损伤,GCS评分>5分、病情稳定后采取回家进行康复的患者。排除标准:既往患严重心脑血管病、痴呆及精神病史、活动性肝炎、肾功能不全等。一般资料见表1

1.2 调查方法

根据临床的护理要求及患者在家里康复时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时间安排等内容,该问卷在查阅大量中外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访谈部分患者后,形成问题库,然后由专家对问题进行逐条修改,并通过预实验对问卷内容进一步完善后,形成最终问卷,问卷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及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每项设“需要”或“不需要”2个答案,需要计为“1”分,不需要计为“0”,86份问卷结果中“需要”的百分率≥60的项目定义为需求率高。调查时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来意取得理解支持,然后采取按问卷顺序逐一深入地询问的方式获取原始资料。

1.3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 v19.0软件。调查问卷信度分析采用Alpha 信度系数法,a≥0.8为信度可接受。

2 结果

共出问卷86份,收回86份,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为100%。

2.1重症颅脑损伤家庭式护理内容调查项目分析

重症颅脑损伤家庭式护理内容调查项目经统计分析显示信度可接受(a= 0.882)。家庭式护理内容的需求情况从表2中看出,需求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为:疾病的相关知识、功能锻炼、口腔护理、翻身的技巧、房间的布置、皮肤的护理、专职护工的需求等。

3 讨论

3.1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出院时病情,决定了家庭护理需要的延伸性[2]。

根据需求的时间性,采取最佳的家庭护理方式。早期患者行动不便,需求以上门服务为主,在病人即将出院前,责任护士应向病人了解其家庭 、地址及电话号码,设立护患联系卡和护理档案,然后安排其责任护士上门对家庭护理进行指导。同时积极联系社区,以使病人的家庭护理有所依托,护理过程中遇到自身难以应对的问题时能得到就近及时处理,以利于疾病的康复。中期安排专人定时进行电话随访,加强沟通,指导护理。后期根据需要,就常见问题进行小讲课,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3.2调查中还发现:部分有一定自理能力、年龄较轻、学历较高的患者及家属对家庭护理的相关内容需求很高,主动和医院科室人员保持联系,掌握的也较快。并将自己的康复情况及时和康复机构的人员沟通,在指导下按计划执行。但也存在部分患者或家属因种种原因未能按要求执行,从而给患者造成了不良后果和终身遗憾。因此应着重加强对这部分患者及家属的教育宣讲,以取得更好的家庭护理效果。

3.3 建议

3.3.1 加强心理疏导:由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的特殊性,尤其是存在青壮年患者较多,患病后患者及家属心理上难以接受的特点。故应针对病人的不同时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以成功病人为榜样,增强家属的信心,常与患者家属交谈,做好心理疏导。

3.3.2家庭式护理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社会大众对于家庭式护理的服务模式、法律法规、护理标准、护理流程等相关知识仍然缺乏,同时由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导致家庭式护理在国内难于普及。未来需加强家庭护理的科普宣传,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而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

4 小结

护理人员的定期随访和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制订详细的家庭自我护理计划,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增强患者和家属在预防并发症方面的意识。患者家属对责任护士提供的护理指导比较信任,对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较好,有问题也会主动打电话找护理人员咨询。从而使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到最低程度。这也要求护士必须努力学习多学科知识,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丰富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外,还应重视人的素质、注意人的社会性、研究人的需求,这样才能针对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患者的接受程度,因人而异地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有关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以符合现今的生理-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并在实践中更好地解决家庭式护理的现存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