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决策支持系统(dss) 危机管理 电子政务 soa 分布式构架
电子政务中开发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必要性
在电子政务中的危机管理领域,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已成为促进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发展的重要工具,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充分应用现代通讯、网络等信息技术建立起科学的危机管理机制,并建立了配套的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crisis manage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简称cmdss)。
电子商务的成功无疑地对政府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产生了“电子政务”,各国政府也正致力于完善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其中,如何利用高效地高科技手段及时组织社会力量应对公共事件;及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决策;最快地协调交通、科研、生产和物资调配等社会部门及社会资源,提高相关管理部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各国电子政务建设当中的首要目标,是下大力气建设的重点。wWW.133229.CoM
许多在危急情形下所做的决策往往发生在一种动态的、迅速变化的并且经常不可预测的分布式的环境中,但由于类似像系统服务器升级、病毒、黑客、大地震、恐怖活动以及“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中央服务器单一的失败点,决策支持系统无法使用。军事、灾害预防、医疗等方面危机事件发生的环境就是这种情形例子,它被描述为发生在一种高度分散的、不断更新的、需要来自不同数据源和不同领域的知识、不同领域的专家和需要同各种不同的组织部门相配合的环境中。与其它决策工具不同,为这些环境设计的决策支持系统在运转中必须满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从任何地点(anywhere)、甚至可能在任何需要的情况(any-situation)下被决策者使用的要求,采用分布式构架的决策支持系统能很好的满足这种要求。
电子政务中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分布式构架
(一)决策支持系统分布式构架的产生
scott morton在20世纪70年代初首先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一词,标志着利用计算机与信息支持决策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形成了决策支持系统新学科。keen等(1978)认为dss支持但不取代决策者,注重半结构化(semi-structured)或非结构化(unstructured)问题的解決。到20世纪70年代末,dss大都由模型库、数据库及人机交互系统等三个部件组成,它被称为初阶决策支持系统。20世纪80年代初,dss增加了知识库与方法库,构成了三库系统或四库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工神经元网络及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知识的学习与获取开辟了新的途径。专家系统与dss相结合,充分利用专家系统定性分析与dss定量分析的优点,形成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提高了dss支持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能力。近年来,dss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构成了新型的能供异地决策者共同参与进行决策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在gdss的基础上,为了支持范围更广的群体,包括个人与组织共同参与大规模复杂决策,人们又将分布式的数据库、模型库与知识库等决策资源有机地集成,构建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ddss)。
(二)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释义
电子政务中危机管理(cmdss)是政府利用电子政务平台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能否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是政府是否能够成功管理危机的关键。通过危机管理系统,政府危机管理被纳入一个有步骤、有条理的进程中,能够将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包括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如决策中枢机构、咨询参谋机构、危机处置和执行机构,以及管理危机所需要动员的物质资源;软件系统则是由各种处理危机的方案、计划等组成。这一管理系统从职能上包括了国家安全、警察、消防、医疗、卫生、交通、社会保障等方面。其中,危机决策支持系统是最核心的部分。电子政务中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一般可由国家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cmdss)和地方及各职能部门的危机管理决策支持子系统(sub-cmdss)组成,而它们均可包括各自的数据库(db)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模型库(md)及模型库管理系统(mdms),知识库(kb)及知识库管理系统(kbms)和支持各级危机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系统信息系统(sub-mis),如图1所示。
(三)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分布式构架模型
电子政务中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分布式构架模型如图1所示,其主要组成部分为:
1.国家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cmdss)。国际上一般由国家最高级别的危机管理委员会牵头,整合中央政府各个危机管理职能部门的决策支持系统为国家危机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由国家统一指挥,协调具有危机管理职能的部门。国家危机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库(db)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模型库(md)及模型库管理系统(mdms),知识库(kb)及知识库管理系统(kbms)和支持国家危机管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系统信息系统(sub-mis)构成。
2.数据库(db)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开展日常管理和执行日常任务。数据库的建设不仅依托传统的统计体系,还需要建立单独的面向危机管理的情报体系。原来的统计体系是面对日常管理的,使用的信息可能会对决策产生负效应,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需突破“数据孤岛”的瓶颈,使输出的数据信息全面准确,以供决策者使用。
3.模型库(md)及模型库管理系统(mdms)。为决策者提供一些与危机事件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模型以及具体的算法,帮助决策者全面分析危机管理问题,提供可供决策者推理和比较选择的模型库。
4.知识库(kb)及知识库管理系统(kbms)。在应对危机上,知识的匮乏和经验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危机处理,而知识库就要解决这个问题。知识库涵盖了公共危机的所有信息和知识,包括:公共危机的常识,公共危机的就绪状况,公共危机相关的机构、职能、预案、能力等状况,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国内外的经典案例,专家信息等。
5.支持国家各危机管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系统信息系统(smis)。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is)和财政管理信息系统(fmis)等。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is)拥有地理和人力资源的详细信息,为危机处理时的路径问题、人员调配问题等提供决策支持。
6.地方及各职能部门的危机管理决策支持子系统(sub-cmdss)。电子政务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的基础信息平台,建立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全方位收集、整理、分析、存储和传输信息,确保政府在全面、及时、准确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的危机处理。
基于soa的cmdss分布式构架模型的实现
(一)soa及其相关概念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指的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可以说是一种新的面向服务软件系统构造方法和高度分布式的计算环境。在soa体系结构中,服务是最核心的抽象手段,业务被划分(组件化)为一系列的粗粒度的业务服务和业务流程。业务服务相对独立、自包含、可重用,由一个或者多个分布的系统所实现,而业务流程由服务组装而来。
1.soa的主要优点。业务中心化(business centric):soa以业务为中心驱动it,it和业务更加紧密地对齐,使it能更好更快地提供业务价值;高度分布式(high-degree distributed):soa是一种面向服务的、高度分布式和随需应变的计算环境;服务的松散耦合(service loose coupling):服务之间保持最小化依赖关系,仅仅要求相互知晓;服务的可重用性(service reusability):把业务逻辑分为可重用的服务,以便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快速应变能力(rapid flexibility):以服务为基础,通过电显式的定义、描述,实现和管理业务层的粗粒度服务(包括业务流程),提供了业务模型和相关it实现之间更好的“可追溯性”,减小了它们之间的差距,使得业务的变化更易于传递到it;敏捷性(agileness):迅速满足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标准化(standardized):满足跨职能的业务需求。
2.面向服务的架构通常被定义为通过web服务协议间暴露的服务,与soa相关的web服务的标准主要有:xml:一种标记语言,用于以文档格式描述消息中的数据;http (或https):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用于传送信息而发送请求/回复的协议;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在计算机网络上交换基于xml消息的协议,通常是用http;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web服务描述语言):基于xml的描述语言,用于描述与服务交互所需的服务的公共接口、协议绑定、消息格式;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and integration)(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基于xml的注册协议,用于wsdl并允许第三方发现这些服务。
(二)基于角色的soa服务模型
soa中有三种角色: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可以自己服务,对使用自身的服务的请求进行响应;服务注册中心(service registry):也称为服务(service broker),用于注册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已经的服务,对其进行分类,并提供搜索服务;服务请求者(service requester):利用服务注册中心查找所需的服务,绑定服务提供者,并使用该服务。
以上角色之间使用三种操作:publish。使服务提供者可以向服务注册中心注册自己的服务;find。使服务请求者可以通过服务注册中心查找自己所需的服务;bind。使服务请求者能够使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
基于角色的soa服务模型是建立在三个角色(服务提供者、服务注册处和服务请求者)相互交互的基础上(如图2)。服务提供者是拥有服务的平台。服务的请求者是寻找和调用服务的应用。服务注册处是一个服务描述的搜寻注册处,服务提供者向这里他们的服务说明,而服务请求者在这里找到服务,并得到与服务绑定的信息,在开发时刻实现静态绑定或在运行时刻实现动态绑定,对于静态绑定的服务请求者来说,服务的注册是可选的,因为服务提供者可以直接向服务请求者发送一份服务请求,而服务的请求者可以通过除服务注册处之外的其他渠道(比如本地文件、ftp文件、web站点等)获得服务说明、角色之间的交互调用、、寻找和绑定操作。
(三)模型的实现
如图3为基于soa的电子政务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分布式构架模型的实现。
1.使用服务的决策用户端。使用服务的决策用户端(如图1的客户端的应用)处于服务请求者的身份,主要为决策者以web的访问方式,请求和使用服务;该端还可具有本地的信息管理子系统或决策子系统(如图1中的sub-cmdss1、sub-cmdss2、smis和客户端应用等),但该端必须以服务请求者的身份注册到危机管理决策支持中心(如图1中的国家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便能查找和调用决策支持子系统中的各种服务,当然也可以调用危机管理决策支持中心提供的服务。
2.危机管理决策支持子系统。危机管理决策支持子系统(如图1中的sub-cmdss1、sub-cmdss2、smis)处于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向决策制订者、决策助理、事实更新者、领域专家、模型专家、内外部顾问甚至是社会心理学家、经济学专家等提供所需要的决策支持系统或信息系统服务。这些服务必须注册到危机管理决策支持中心(如图1中的国家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便决策支持子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和使决策者能调用他们想要的决策支持子系统的服务。
3.危机管理决策支持中心。危机管理决策支持中心(如图1中的国家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处于服务注册处的身份,必须提供服务请求者的注册服务和决策支持子系统的服务,且还提供和查找服务的接口和良好的界面。此外,其本身还可作为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国家危机管理层面的服务),并具有决策支持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四)该模型的实例应用
我国某公安部门电子警务系统以pda 作为internet网的终端,各种警务服务及警务办案工作的相关信息和决策信息均可做到实时传递,故大大地提高了诸如流动人口的户籍管理及在逃犯罪嫌疑人员追捕工作的效率。由于使用internet为通讯平台来支持办公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使得警备系统的功能扩充和系统架构的变动变得随时可能。还有某市人民政府的便民服务中心的所有窗口均在internet上设有web窗口,诸如工商营业执照的申请、出国护照及相关手续的办理、建筑文件的审批等均可通过web查询、下载相关表格等;还可获得相应的法律及法规咨询服务等。政务系统中的任何一项功能的变更或增删均可随时设置和。还有如国土系统、税务系统等政府职能部门,已完成了第一步基础数据建设工作,正进入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通过internet信息,在internet上开展网上业务。
危机管理的决策往往发生在一种动态的、迅速变化的并且常常是不可预测的分布式环境中。构建于分布式构架之上基于soa实现的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在任何时间(anytime)、在任何地点(anywhere)、甚至是需要它的任何情况(any-situation)都能够被政府决策者有效使用。从而使得政府从容应对危机,妥善处理危机,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共创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尧.当代政府的危机管理[j].行政论坛,2002
2.毛新生.soa原理•方法•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政府政策制定
一、危机与政策制定
危机形态通常是指突发事件。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在当今社会,为防止突发事件的巨大冲击力导致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生活等严重失控,需要运用国家行政权力制定公共政策来调整紧急情况下国家权力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有效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共公政策是社会公权运行的集中体现,是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途径。在突发事件情境下,政府突发事件管理的重心就在于如何有效、快捷、科学地制定政策及应对措施。因此,政府应不断优化政策制定过程,来不断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突发事件管理状态下现行政策制定机制存在的问题
1.突发事件防范意识淡薄。目前在政府管理过程中,突发事件意识不强、应急管理意识不到位、思想认识麻痹、重视程度不够。反映到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表现为存在侥幸心理,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率估计不充分,对其紧急程度和威胁性认识不够等。
2.社会公众不能充分行使知情权。知情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现阶段,我国的突发事件管理处理机制还存在严格控制信息传播的现象:突发事件管理爆发后,信息传递交流基本上是在官方内部,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社会公众及媒体对突发事件管理信息的了解完全依赖于官方的解释,民间主要以小道消息的形式进行传播,容易滋生各种谣言。
3.政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管理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从当前情况看,政府主体在两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一是决策者的决策能力有待提高。由于突发事件管理的突发性和紧迫性,留给决策人员的决策时间极其有限,而所依据的有关政策信息和备选方案也非常有限,决策者此时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在紧急情况下能科学预见并能做出快速决策的人员是很稀缺的。二是突发事件管理决策可依靠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面对重大或一些技术性很强的突发事件管理,制定重大政策或采取措施时,需要有各方面的专家、科技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专业咨询机构不健全,信息系统研发及应用能力较弱,再加上突发事件状态下紧急决策的训练和教育略显不足,导致对突发事件缺乏准确的预警,从而引起被动“防灾”情况
三、完善政策制定机制的建议
1.努力做到政策制定的科技化、知识化。(1)以现代科学成果为指导,提高政策制定水平。第一,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培训机构、高校、网络、实验室等渠道,加强理论、业务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决策者的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决策研究制定过程更完善;第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国内外各类典型突发事件管理信息的搜集、整理、研究,通过对信息分析、鉴别、消化、吸收,提高政策决策系统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第三,建立突发事件管理“案例库”, 分析、研究各类突发事件管理的诱因及应对策略,提升决策方法。采用定量分析方与定性分析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提升突发事件管理决策和管理的方法。(2)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应急管理培训系统。我国非常重视公务人员突发事件管理知识的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利用培训机构对公务人员进行必要的课程培训,学习掌握应急管理知识,掌握防突发事件管理措施和处理突发事件管理手段。另一方面,结合应急管理知识的培训内容,锻炼在实战状态下的应变能力。
2.努力做到政策制定系统化、规范化。(1)防控并举,预防为先。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做防疫员而不是做消防员”[3]。我国对预警机制建设非常重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曾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运转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管理的能力。要建立全国预警系统,就必须建立全国电子信息分布网络、全国突发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等,确保各级政府能及时了解、掌握相关信息,随时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建立突发事件管理评估系统,就是要建立突发事件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该体系的科学、实际、可行。(2)成立专门的突发事件处理核心机构。各级政府的处理核心机构建立一个“条块结合、分级管理、权责明确、指挥有力、密切合作的应急管理体制”。省级以上政府职责是制定应急管理统一决策规划,对地方应急管理提供指导和帮助。地方政府的职责主要体现在选择政策方案、确定和执行政策方案,形成一种多中心决策体制。同时坚持谁授权谁负责的原则。“非典事件表明,我国传统体制下,即高度集权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在处理突发事件管理时的效率是十分低下的。从中我们总结出经验教训是深刻的。所以,在突发事件管理情境下,构建一个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架构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3)掌控全局,及时公布疫情。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收集、传播信息的有效物质手段。要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信息政府网站,成立专门的信息机构和专业信息队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体系,减少信息传播环节,做到及时、准确、最大化地公开信息,;建立全国性的突发事件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处理好与新闻媒体间的关系,让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充当政府的喉舌,将突发事件管理的真实情况及时、准确地公之于众。
3.努力做到政策制定公开化、法制化。(1)政策制定要做到及时、公开。突发事件管理爆发后,政府应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将真实情况公之于众,特别是对那些涉及到重大灾害的灾情信息,及时正确地告知给公众,以防出现因为信息闭塞而导致的无谓的恐慌。尽快建立健全政策公开的法律制度,将政策制定、修改的程序法制化、规范化、大众化,做到政策程序公开、透明。要打破社会公共事务由政府完全垄断的格局,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机构参与社会事务。要开阔社会公众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参与渠道,让公共对政策制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建议权、批评权。通过政府培训机构免费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在突发事件爆发后的自救能力。只有整个社会形成一个统一的突发事件应对共识,来共同应对突发事件,政府才能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置。(2)健全应急管理决策的法律、法规建设。政策制定实现法制化,从根本上保证政策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从而对于政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突发事件决策因有其特殊性,所以,无需严格遵循常规决策时的程序和步骤,但必须将突发事件管理状态下政策制定过程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以防止权力行使的失控。如果政策执行者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时,必须对此付出代价,如果违反法律或法规,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 徐文惠:《突发事件状态下的政府管理》.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系统 多属性评估 证据推理方法
1 概述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世界各国面向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级多区域多部门的联动救援机制逐步完善,有效可执行的应急管理预案也在不断制定。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发生的诱因、导致社会危机状态的影响程度和波及范围、对社会产生危害的严重程度逐渐明晰,给新形势下的突发事件危机处理和应急救援提供了切实保障。此外,相同类型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措施和危机救援手段不尽相同,不同的应急管理决策方法、救援工具、危机管理调度过程、涉众群体都可能产生差异较大的应急管理系统效果。因此,有必要系统地研究现阶段我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评估指标、指标系统及相应的评估模型,从而为未来研究开发更为先进、合理的应急管理平台提供指导。
应急管理系统效果评估不是对人身伤亡救援、受损建筑物危机处置、舆论影响控制等检测结果的简单集结,而是需要结合决策者和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危机处理需求,基于合理的证据或经验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所有关联属性是否达到预期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为此,本文将综合分析影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效率和成功率的救援能力、决策方案、调度能力、技术手段等因素,并从政府决策者、普通公众、公益群体、外部势力等多个视角,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效果的评估指标系统,进而借鉴多属性决策理论中的不确定性评估方法,研究基于证据推理的应急管理系统效果评估模型。
2 应急管理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大量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实践表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执行能力会对政府决策者实施危机处置和救援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若应急系统运作不畅、内含的应急决策模块薄弱,会极大降低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影响灾难控制和救援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若提升应急系统的应急救援和危机处理能力,不仅能缓解政府决策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工作负担,增强应急管理反应能力,同时还能很好的降低应急管理代价,优化多级多区域多部门救援力量的任务协调。因此,在开发和部署面向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时,有必要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业技术、长期性兼容性、投入产出、可复用性等方面综合考察应急管理系统的整体性能,为政府制定应急管理系统实施决策提供依据。
目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效果评估研究已经形成了不少模型和方法,多种评价体系被付诸于实际应用,例如:基于联邦实体架构FEA模型的评价体系[1]、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估框架EPEF的评价体系[2]、信息系统绩效评价COBIT体系[3]等。我国社会已经进入经济、社会、环境结构急剧变革的转型关键期,大量经济、社会、环境矛盾交织在一起,突发事件频发,已经直接威胁到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增长。在公共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研究方面,西南交通大学的喇娟娟[4]等深刻分析了我国政府在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本末倒置、方式欠妥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一个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应急管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考虑到信息系统技术发展的先进性,运用可信软件的基本理念,将该体系中在二级指标安全性、系统柔性、可靠性进行有机整合,提出设计应急管理系统的可信性,并使用安全性、可扩展性、平均失效时间、系统响应时间、故障恢复时间和兼容性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可信性相关的定量度量技术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多种基于概率预测模型或参数估计模型被提出。依据指标评价数据获取方式的不同,还可将所有的三级指标分为定量度量和定性评价两大类。在证据推理方法体系中[5],基于效用或规则的定性定量数据一致转换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被应用于将定量度量数据与定性评价信息在统一的识别框架下进行相容建模,进而遵循效用一致性原理或规则一致性原理统一转换为统一识别框架下的信度分配函数:m={(Hn,βn),(Ω,βΩ,),n=1,…,N}。过程较为简单,这里不再赘述。
3 基于ER方法的应急管理系统评估模型
证据推理(evidential reasoning,ER)是一种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方法,它利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人们掌握的知识和相关专业经验,对不确定性事件给出不确定度量[5]。优于传统的证据理论、模糊理论方法,ER方法在不确定证据的度量方面更为灵活,推理机制更加方便、简洁,在信度分配上将未知分为原始固有的未知和由权重引起的未知,其设计考虑更接近于人类专家的思维习惯。由于具有较好的不确定处理特性,ER方法以及被广泛应用于解决软件系统选择、设计方案评价、系统失效预测以及软件可信性评估等多个实际问题。此外,证据推理的研究者们已经给出了许多面向不确定性证据融合的求解算法,如:解析合成算法、递归合成算法等,这些先进算法已经被证明是一类较为有效的不确定证据合成方法,可以在统一识别框架内将定性定量指标上的主观评价和客观数据进行归一化集结。
假设E是某待评估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被形式化地描述为:IS={root, ear,nar,i},root表示该系统的综合性能,ear表示该系统的二级指标,nai表示可以直接被采集原始数据的定性或定量叶子指标。
基于多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对各指标层级上的应急管理系统评估证据进行融合,以获得对应上一层指标的不确定性综合评价。ER方法中的证据融合过程是在获得统一识别框架下的多源不确定证据后,首先将不确定证据与其对应的相对权重进行集成,得到基本概率mass函数(basic probability mass)。
令Ω={H1,…,HN}为统一识别框架,mr,i={(Hn,βn,r,i),(Ω,βΩr,i),n=1,…,N}是关于应急系统评价指标nai在识别框架Ω上的一组处理后数据,wr,i(i=1,…,I)为应急系统评估证据mr,i(i=1,…,I)的相对权重,并满足Σiwr,i=1。mr,i(i=1,…,I)的基本概率mass函数可以通过下式构建:
mn,r,i=wr,iβn,r,i, r=1,…5, i=1,…,I, n=1,…,N,
■Ω,r,i=1-wr,j, r=1,…5, i=1,…,I,
mΩ,r,i=wr,j(1-■βn,r,i), r=1,…,5, i=1,…,I,
其中,mr,i的基本概率mass函数分配到未知上的信度被划分为表示由相对权重引起的未知程度■Ω,r,i和由原始信息中的不完整引起的未知程度mΩ,r,i。
以现有的ER解析合成算法为基础,结合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特征,提出一种基于ER方法的应急管理系统评估推理算法。该算法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评估问题进行逐层划分,形成规模较小且可直接操作的系统评价问题;在获得经相对权重调整的基本概率mass函数后,结合评估指标系统的三级层次性,逐级开展基于ER合成算法的证据合成并向上推理;将中间和root层级指标上的不确定性评价反馈给用户,最后结合效用函数量化所有的指标不确定评价。
算法1 基于ER方法的应急管理系统评估推理算法:
①令Ω= {H1,…,HN}为统一识别框架,识别框架中各等级的效用为{u(Hn),n=1,…,N},评估指标系统IS={root,ear,nar,i},其中:r=1,…,5,中间级指标上相对权重为wr(r=1,…,5),底层叶子指标上的相对权重为wr,i(i=1,…,I;r=1,…,5);
②在指标层级L1上,使用底层定性或定量叶子指标上的处理后数据mr,i={(Hn,βn,r,i),(Ω,βΩ,r,i),n=1,…,N}和对应的相对权重wr,i(i=1,…,I;r=1,…,5)进行集成,得到应急管理系统叶子指标上的基本概率mass函数{mn,r,i,■Ω,r,i,mΩ,r,i};
③对层级L1叶子指标上的不确定证据使用ER解析合成算法进行合成,求得中间层级L2上指标的信度分配函数mr={(Hn,βn,r),(Ω,βΩ,r),n=1,…,N,r=1,…,5},再结合中间层级L2上的相对权重wr(r=1,…,5),求得调整后可信证据{mn,r,■Ω,r,mΩ,r};
④对层级L3中间指标上的不确定证据进行合成,求得根层级L3上root的信度分配函数m={(Hn,βn),(Ω,βΩ),n=1,…,N};
⑤对确定证据进行效用量化评价。依据识别框架中各等级的效用为{u(Hn),n=1,…,N},使用下面的公式估算该应急管理系统所有指标上评价值V={v■,{v■}■■,{v■}■■}。
v■=■β■(H■)+■(1)
v■=■β■u(H■)+■,r=1,…,5,(2)
v■=■β■u(H■)+■,r=1,…,5, i=1,…,I(3)
算法中提及的ER解析合成算法已经在多篇文献中被提及和验证,具体参见文献[5]。基于ER方法的应急管理系统评估推理算法最终是以各级指标上的信度分配函数和量值两种方式给出了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性能评估结果。该算法以应急管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形式化描述为IS={root,ear,nar,i}为基础,由此开发的应急管理系统评估推理算法可广泛适用于评估过程独立、应急管理需求确定的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评估过程中。
4 结论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离不开应急管理系统的有效支持,其运行效率和执行能力将会对直接关系到政府决策者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危机处置和救援能力,对于降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代价,优化多级多区域多部门应急力量间的任务协调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的应急管理系统效能评价的主流评估体系,研究了考虑定性定量指标混合、不确定的应急管理系统评估问题,建立了基于ER方法的应急管理系统效果评估模型,并设计了相关的应急管理系统评估推理算法。相信该模型的提出对于提升政府职能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克瑾.IT审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顾林生.日本大城市防灾应急管理体系及其政府能力建设[J].城市减灾,2004,06:4-9.
[3]COBIT:Framework for IT governance and control.2012, http:///Knowledge-Center/COBIT/Pages/Overview.aspx.
[4]喇娟娟,蒋葛夫.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模型 [J].统计与决策,2009,4:216-217.
[5]Yang J.B.Rule and utility based evidential reasoning approach for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analysis under uncertaintie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1,131:31-6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1042)。
需要具备“三种能力”
一、认知学习能力。所谓认知能力,就是需要联社主任成为一名学习型领导,“生有涯而知无涯”,通过自身不断加强经济金融理论和政策、业务的学习,自我充电,更新知识,不断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要学会实事求是地客观分析问题和坚持辩证发展的观点,具备政治敏感和驾驭业务经营全局的能力。
二、管理决策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需要我们及时应对,及时处置。联社主任在工作中需要把握事物动态,摸清规律,做好预测,对突发事件,要看准摸透,迅速稳妥处置。管理决策能力是联社主任综合素质的体现,只有在工作中掌握科学的决策程序,运用好决策方法和艺术,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既要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又要善于结合本联社实际,因地制宜,提出合乎实际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充分调动信用社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三、增强号召力。联社主任职能具有双重性: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领导者,又是执行者。联社主任必须和经营班子成员及信合员工保持亲密无间的血肉联系和息息相通的鱼水关系,才能做到政通人和事业兴。特别是在忠诚意识的培育上,联社主任应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正人先正己,以非权力影响力和个人品德感召职工、引导职工,这既是无声的命令,又是无形的力量。
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发展至上的管理理念。一名优秀的县级联社主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发展至上的管理理念,必须以极大的精力去开拓业务、创新品种、提高效益,实现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高起点、跳跃式、大跨度、超常规发展,任何管理措施、制度制定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
二、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及省联社、市农信办为确保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经营风险,同时可以最有效地防范高管人员的政治风险和道德风险,把各种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抓好制度的落实与执行,这是科学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坚持有效的激励约束理念。农村信用社管理效能的实现,取决于激励约束的有效性,必须使激励约束措施产生明显的正向反应机制,引导员工按照信用社价值取向积极作为。优秀的联社主任要围绕本单位经营目标,建立一系列业绩评价考核办法,形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奖先罚后、奖勤罚懒的争先创优、奋发向上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氛围。通过正向的激励,使每一个员工都能为实现信用社价值的最大化贡献自己聪明智慧和力量。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农村信用社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本性,要求我们时时刻刻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农村信用社开展“一联三送两促进”活动和“两大工程”创建活动,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信用社的发展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轨道,实现和谐发展。
“五个方面”搞好金融创新
一、观念创新: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灵魂。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农村信用社应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特别是联社主任要转变经营观念,创新经营理念,具备三种创新思维,即超前性思维、自主性思维、灵敏度思维。要站在建设现代化金融企业的高度,独立思考,只要有利于信用社的发展,要敢闯、敢试,大胆开拓创新,并善于捕捉信息,及时推出新的业务品种,创新服务意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树立大服务观念,客户的需求就是信用社的努力方向。
二、产品创新: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支柱。创造新的比较优势,提高服务品质,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是应对金融业竞争形势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在加大金融传统产品创新力度的同时,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制定中间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在对中间业务品种现状、市场、发展前景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施中间业务的区域定位、品种定位,实现传统业务创新和中间业务创新并重。
三、服务创新: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核心。金融服务的创新,就是要创建一整套具有农村信用社特色的合规服务文化,让信用社员工树立崭新的服务理念。一是要树立“服务出资金、服务出质量、服务出效益、服务出形象、服务出地位”的经营理念;二是要调整充实信贷队伍,解决基层社信贷员不足与千家万户农民金融服务需求多的矛盾;三是建立信贷联系卡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开展咨询业务,为客户提供科技、信息和金融动态等,满足广大客户服务需求。
四、市场创新: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根本。首先,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理念应由“存款立社”转向“贷款立社”,经营重点由被动投放贷款转向主动营销贷款。其次,加大金融新产品营销宣传力度,让广大客户尽快认同接受金融新产品。其三,积极参与国债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贴现贷款、票据融资、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等。
关键词:全面危机管理;商业银行;运用
一、全面危机管理的内涵
实行全面危机管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危机管理要覆盖全面的危机因素;二是强调这些全面的危机因素应站在机构整体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汇总和整合。这种汇总和整合本质上强调的是针对危机重叠的处理及针对危机相关性的处理和组合投资多样化分散危机的效用。根据全面危机管理框架,全面危机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危机,使之在企业的危机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商业银行导入和运用全面危机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危机管理战略必须与银行的业务战略相适应。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商业银行未来的全面危机管理首先将从完善危机管理战略人手,通过三个主要环节制定和实施危机管理战略。一是根据银行的危机偏好,测算特定业务战略所需的资本金数量。二是根据所需资本金数量建立相应的授信限额体系,通过控制该限额体系的执行,进而将业务危机控制在银行确定的危机偏好内。三是对各条业务线进行危机调整的绩效考核,评估和优化危机战略的实施效果,以平衡危机、收益和增长三者间的关系。
二、全面危机管理的优点
(一)可以大大改进危机——收益分析的质量。全面危机管理便于各级决策人员在决策时都对更广泛的危机状态加以考虑,同时,全面危机管理体系也可帮助解决各业务单位分散的决策者之间合作、协调的问题,并且在理论上可使各层次做出质量更高的危机管理决策,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全面危机管理体系可以使数据收集、测量与处理更加一致。促进审计与监督,使人们在操作中更不易产生错误,防止难以察觉的欺诈行为出现,改善对分支机构的控制。
(三)全面危机管理也可帮助商业银行向其持股人及潜在投资人提供更好的危机信息。银行可以更充分、精确地报告其危机状态,让人们了解银行的危机动向、资本配置及危机防范的措施,使投资人做出更有根据的决策。这样可以增强投资人的信心。
三、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缺失现状
(一)全面危机管理理念滞后。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往往将危机管理与业务发展看成是相互对立的,认为危机管理必然阻碍业务发展,业务发展必然排斥危机管理,局部利益至上的本位主义导致危机管理偏好和业务发展政策的过度波动。在这一理念影响下,一部分基层行的危机管理与业务发展被割裂开来,不能妥善处理好危机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二)业务战略与危机战略不匹配。多年来,商业银行在强调以效益为目标的同时,防范和化解不良资产。但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没有很好解决扩大业务规模与提高效益的关系、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表现为经营发展政策更多地注重规模、效益,而危机管理往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管理人员素质还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危机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表现在全面危机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危机管理为主,对市场危机、操作危机等重视不够;缺乏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实施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危机,反而容易产生新的危机。
(四)危机管理方法较为落后。目前,商业银行在危机管理方面仍比较重视定性分析,如,信用危机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这些分析方法在强化危机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危机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危机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危机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商业银行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难以形成危机预警机制,危机管理信息失真,直接影响到危机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也为危机管理方法的量化增添了困难。
(五)危机管理部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由于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原因,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分头管理。危机管理部门并未能总揽全部危机管理工作,对于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危机管理并未起到检查和督导作用。结果一些银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常会由于危机管理系统不能与业务发展同步,导致产生一些不合理的额外危机,甚至是出了危机才去制订相应的危机管理程序。
四、商业银行全面危机管理的有效导入与运用
(一)树立理性、稳健和审慎的危机管理理念。商业银行因危机控制不当而造成倒闭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它缺乏危机控制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商业银行全员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十分重要。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所有人员对危机的敏感和了解,并将危机意识贯穿于所有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去。商业银行各级管理层应认清防范危机与业务发展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危机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危机点,衡量业务的危机度,从危机管理中创造效益。要在各级管理层中树立危机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倡导在安全基础上的长期发展才是正确经营之道的理念,改变过去那种重规模轻质量、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做法。必须在员工中大力宣传危机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危机意识,使危机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并贯穿于每个分支机构和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中,贯穿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危机管理的有效施行,要求商业银行树立新的经营指导观念:一是危机观念,转变目前重规模扩张、轻资产质量管理的现象,扭转以很大的资金风险换取相对微薄的利润的经营局面,以危机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心;二是资本约束观念,加强资本充足性管理,努力提高资产质量,发展中间业务,减轻资本占用压力,形成多元化的收入和盈利结构,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三是成本效益观念,克服不顾成本追求规模指标导致的经营成本偏高、资产质量低下的现实,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四是危机管理关口前移观念,从侧重于事后监控向全过程、全覆盖的危机管理转变。(二)建立科学的危机管理模型。第一,加快危机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考虑国内市场环境,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危机管理信息系统,涵盖危机监测、危机分析和不良资产处置等危机管理环节,构建全过程危机管理网络体系,为提高危机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第二,研究开发易于量化、操作性强的危机管理方法,探索建立信用危机计量模型,并在规范危机管理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完成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与危机计量系统的集成,真正发挥危机监测的预警功能,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危机管理能力。第三,开发具有反欺诈功能的危机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从中甄别出虚假的财务数据,将其剔除出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从源头扼制住危机的发生,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完善危机内部评级法,充分揭示危机。危机内部评级法是商业银行识别和评估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商业银行应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危机内部评级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商业银行的危机内部评级体系。主要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完善评级计量模型。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评级标准。该标准应考虑不同环境、不同行业对受评对象的影响,涵盖企业赢利能力分析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及其他所有与危机相关的因素。由于目前商业银行计量模型开发技术存在局限性,故可借助国内外专业评级公司技术力量,开发危机内部评级计量模型。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评级基础数据库。商业银行要完善数据积累,必须在确保客户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加快对危机内部评级所需数据的收集,并完善对不良客户信息的收集工作。同时,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的资产负债状况、市场环境等情况及时更新客户信息,以便作出准确的危机分析。
(四)大胆引进先进的危机监控和资产保全工具。这是商业银行危机管理水平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提升的捷径。在危机管理工具和系统方面,商业银行要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开发各类危机评估、计量模型和IT系统,因为危机计量是经济资本、危机限额、危机调整绩效考核等危机控制工具的基础。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采用现金流贴现模型对所有减值贷款逐笔进行准备,实现对贷款危机的正确评估和有效覆盖;建立危机过滤模式和危机监察名单制度,并依托自行开发的危机监控系统,实现对所有贷款状态变化的迁徙分析。对非信贷资产进行全面危机分类,并实行按月、逐笔和系统化管理,将其纳入危机监控日常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早期危机预警机制,制定完善的危机控制流程。商业银行可建立包括财务报表的早期预警信号、经营状况的早期预警信号、企业与银行关系的早期预警信号、管理人员的早期预警信号等的预警机制,做到尽早发现和控制危机。同时,商业银行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建立危机管理流程框架:一是危机管理政策、标准和工具的制订和批准流程;二是政策执行和监督流程;三是例外计划的处理流程;四是危机状况变动的连续跟踪流程;五是向高级管理层和相应的管理委员会的报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