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媒体运营的步骤

自媒体运营的步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媒体运营的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媒体运营的步骤

自媒体运营的步骤范文第1篇

同时,我们又看到,行业发展机会依旧存在,行业发展速度更加迅猛。

资本的介入、竞争的加剧、电商的分流、大中型企业的关注,确实为婴童行业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如何在婴童行业中众多参差不齐的婴童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多数成长型婴童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

矛盾的现状,迫使更多的中小婴童企业经营者开始思考自己的突围之路。

前一段时间,与一位专注于婴童行业近十年的企业家沟通这一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是“让自己的企业更具价值”。

这显然是一个较为宏观的答案,具体到突围路径上,我想更多的企业还会给出不尽相同的答案。

这迫使我们去思考:对于行业存在巨大发展机会同时又面临发展瓶颈的中小婴童企业,是否有一条突围的路径存在,或者说是否可以画出一张地图,去指导婴童企业的突围之路。

如果为中小婴童企业画一张突围线路图,我们应该以什么为标尺?又应该重点标注那些“图例、图标”呢?

企业的发展方向与投资人的经营理念密不可分,企业的经营策略必须与其商业模式相一致,企业的市场竞争离不开管理与市场团队的专业度与执行力……

也许,这些就是我们即将构筑的中小型婴童企业突围路径的参照物。

通过对成功企业成长路径的经验总结,通过对众多中小婴童企业面临困境的梳理,通过一些管理工具的利用,笔者给出的答案是:“从战略着眼,从战术入手,用项目推进,用动作管理”的二十字方针。

动作一:从战略着眼,找到企业发展的瓶颈

“瓶颈产出量决定企业的最大产出值”。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企业瓶颈在于生产,是供不应求的问题,如果产能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无论企业如何改善团队激励、渠道拓展,都无法获得更大的产出。

从战略着眼就是要找到企业发展的真正瓶颈。很多中小型婴童企业发展的瓶颈不是竞争激烈的问题,而是机会太多无法做出抉择、没有重点与方向的问题。

企业小的时候能够快速发展,是因为随便抓住一个机会就可以挖到第一桶金,但是当企业发展变大的时候,就要做出相应的取舍才可以获得持续的发展。

从战略着眼就是要求企业对市场机会与问题的改善做出取舍。显然“先找到市场再生产产品要比反过来做聪明的多”!

商业模式画布的运用也许可以快速帮助企业找到并突破发展瓶颈的路径。

步骤一:定义你的细分客户群

很多企业并没有理解他的客户是谁。婴童企业,很多人会想当然的认为当然是准妈妈,是婴幼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是错误的。

婴童产品的消费群体与购买群体是分离的。你的客户很有可能是爷爷、奶奶,也可能是婴幼儿的父母,如果你没有界定清楚你的客户群,你的决策就可能是错误的。

我们在对婴童企业进行调研的过程,还发现,一些成功的企业并没有将婴幼儿或其购买者定义为客户群,而是将零售商(婴童店老板)与产品推介者(婴童店店员)定义为它的客户,企业的政策设定与促销活动也多是针对婴童店老板与店员的。

准确定义企业目标满足需求并为其提供价值的客户群是企业的首要任务。

步骤二:明确企业的价值主张

企业价值主张是对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概述。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很多企业的价值主张还简单的停留在口号上;或者说企业的价值主张与企业行为准则是不一致的。

有些企业对于企业的定位为“渠道服务商”,但是对于渠道却没有任何服务;有些企业的价值主张是“专业的婴幼儿健康食品供应商”而实际运营的产品五花八门。

价值主张就是引导企业航行的灯塔与方向,是企业的价值诉求,企业的运营必须围绕其价值诉求来设计。

步骤三:挖掘你的核心资源并确定你的关键业务

很多企业有清晰的客户定位,也有明确的价值主张,但是你的核心资源、所从事的关键业务与之是不匹配的。

有些企业的核心资源在于供应链,关键业务是产品原料供应,但价值主张却是要做产品配送商,客户直接定义为产品消费者,显然企业的核心资源、核心业务与价值主张及目标客户群相差甚远,资源优势与业务优势完全无法发挥!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注意:有效传递你价值,要最大化的呈现你的优势资源;在资源的整合过程中,要能够使你的价值最大化。

步骤四;用产出去评估,用成本去控制

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进行控制与评估就是要求企业依据企业现状做出合理决策。

当企业资源配置丰富的时候,企业可以选择用资源去换空间,例如上市公司会通过强大的资本投入来赢得投资者的认可获得更大的收益,因为资本运作,投资者购买的是愿景而不是当前的产出,小企业这样做就一定会出问题,无论你的后期收益有多大。

这就是很多中小型发展遇到瓶颈的根本问题,当企业小的时候,企业是用来当作生意做的;当企业做大了,你需要当作事业来做,但是,却没有按照事业的模块去设计,还一如既往的关注单点的产出,未能形成资源的有效整合,就一定会出问题。

动作二:从战术着手,而不是用系统对系统

用系统对系统,让自己更被动。

很多中小型企业为寻求企业的快速突破,就按照大企业的组织架构设置并构建自己的管理团队,按照大企业的业务流程设定自己的业务流程,按照“标准化”的运作思维,建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结果,最终发现,组织架构越大费用越高、流程越多效率越差、管理越“现代化”效率反倒越来越低。

适得其反的根本在于,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在进行自我突破的过程中,需要改善与强化的模块与工作是繁杂的,我们能做的不是一次性去解决,而是需要由简到繁、由重要到次要的分步骤化的去解决。

一味的追求速度,反倒会受速度拖累。在确认方向没有问题的前提下,企业需要的是从点上进行突破,而不是从面上进行覆盖。

对于中小型婴童企业而言,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只有从点爆破才可以发挥更大的威力。

前一段时间,为一家企业做品牌企划,企业年营业额是2个亿,准备拿出5%的收益进行广告投入,目标是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经营者向笔者咨询如果拿出100万进行电视广告投入,应该如何进行投放组合呢?

我反问,为什么非要投入到电视广告上去呢?他的回答很简单,渠道商与业务团队都反应我们的产品知名度很低,所以要通过电视广告提升知名度。

我告诉他,100万,如果在次黄金时间投放,5-10秒的广告,够在两个卫视频道投放2-3个月;非黄金时间,可以投放5-6个月;而且我保证多数人看不到,因为投放5秒的广告时间太短,看不见,投放10秒的广告会降低投放频次,效果也不会好;而且次黄金时间与非黄金时间进行广告投入,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客户与团队,你在投放广告,根本无法实现传播的目的。

100万,对于年度电视广告传播额度确实是太小了,但是如果用于进行品牌推广确实还是可以做些事情的。

于是,我们为企业制定了“让传播变得时尚”的社会化媒体传播策略;成立了企业自媒体品牌推广项目组,从网络传播、活动视频制作、企业内刊编辑、终端形象工具利用等多个方面立体运作,构建起了企业的自媒体传播平台。

项目推进三个月以后,交付企业进行评估,发现,无论是企业的服务口碑、渠道商的认可度、消费者的二次购买与决策速度都获得较高的提升。

一个推广策略的调整与落地,在既定费用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就对整个品牌的推广形成了立体化的带动,并在终端动销与整体销售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动作三:用项目推进,让思路更清晰

很多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瓶颈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战略、没有能够确立阶段性工作重心;或者有了战略,确定了阶段性的工作重心,却没有按照既定的战略与工作重点去执行与推进。

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散焦”的问题。而聚焦才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项目管理就是一个有效聚焦企业具体工作,锁定目标责任人的有效方法。

笔者在为企业进行咨询服务的过程中,笔者曾经提出了“服务项目化”的理念来规范企业的服务管理。

步骤1:确立服务项目

内部开展“一小时工作坊项目”,提升管理团队的服务意识与专业素养;针对渠道商,建立“商学院项目”服务于渠道商各个环节(经营者、店长、店员);针对业务团队市场拓展,推出“会销项目”,帮助业务团队进行客户开发与市场拓展;针对品牌传播,推出“自媒体项目”,推进对社会化媒体传播的开发与利用。

步骤2:成立项目组,确立不同项目的推进人

内部的“一小时工作坊”交给人力资源部去推进运营;“商学院”项目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去合作运营;“会销项目”交给销售部去推进;“自媒体项目”交给市场部去运作。

步骤3:确立项目排期与管控要点

为保证项目的推进,与项目团队一起制定各个项目的排期与管控要点,并按照排期去推进落实,按照节点去审核评估。

步骤4:完善各个项目的动作步骤,保证项目执行

为了便于各个项目的顺利突进,我们为不同的项目制定了不同的作业指导书与作业手册,让项目的推进变得简单与有据可依!

动作四:用动作管理,让执行更简单

凡人做凡事,理念到动作。中小型企业投资人与管理者犯的最多的错误就是“不把人当人用,而把人当神用”。

研究很多进行自我突破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企业不是在找方法,而是在做方案;不是在帮助员工突破,而是希望通过频繁的人员调整与高薪挖人迅速解决企业的问题。

结果就出现了:方案制定了很多套,但是没有一套是能够落地的,是能够切实化解决企业问题的;聘用的人员专业度与技术层级越来越高,但是同样未能解决企业的现状,反而在反复的企业调整与变革中,让企业周而复始的处于革新之中,却始终没有形成任何沉淀。

也许,一分作业指导书,一套作业手册可以非常容易解决企业面临的人员招聘、育成,客户沟通中的销售呈现与客户开发中的信任壁垒等等问题。

自媒体运营的步骤范文第2篇

一、活动策划的误区

市场让媒体逐渐学会了长袖善舞,但不可否认,在纷纷扬扬的活动策划背后,仍然潜存着一些理念和思路上的误区。

(一)缺乏明确目的,盲目从众凑热闹

每一次活动策划都有着时间、精力和金钱上的成本,并且 要承担活动过程中的可能风险,必须三思而后行。成功的活动策划都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导向的,或者是为了经济利益,或者是出于更为长远的目标考虑。即使是对于媒体品牌的纯粹“事件营销”,也必须事先考虑清楚通过事件的策划要在公众心目中树立怎样的形象、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何、每一步骤在公众心目中会指向什么样的联想意义、事件的操作过程如何控制、操作水准如何规范、对于意外情况如何处理等,否则,由于大众传媒本身的“倍增器”效应,任何一个疏漏都可能被放大扩散,造成活动本身和媒体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负面影响。

(二)脱离自有核心资源,或事半功倍,或受制于人

活动策划需要相应的资源支撑才能顺利进行。对于媒体来说,品牌和公信力这些无形资本是它最重要的资源,应该把活动建立在这些优势资源之上,以此去连接外部相关资源,而不是自包自揽, 把所有环节与支出全部压在自己头上。

同时,在与外部资源进行连接时,活动所涉及的领域,最好是自己熟悉且能够很好驾驭的。盲目介入自己不熟悉的专业领域跟人合作,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潜藏着合作中受人牵引的风险。同时由于媒体活动的一头总是连接着受众群,如果因脱离核心资源而导致合作中失去主导权,将造成对自身公信力的损害。

(三)脱离核心受众的品位偏好,难以与之形成共鸣,达不到预期的活动效果

媒体在平面外的活动就其本质来说依然是平面上的延伸, 依托内容建立起来的认同、信任和影响力是平面外活动策划的根本立足点。脱离了这些,活动策划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媒体在活动事项的选择设计、活动内容的阐释角度上必须与核心受众的品位偏好以及接受习惯相吻合。

(四)有悖自身品牌内涵,稀释自己的品牌凝聚力

任何品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都会建立起特定的品牌核心内容,作为文化产品的媒体尤其是这样。基于媒体理念的媒体品牌是维系受众认同与行为忠诚的重要因素。报刊的活动策划作为媒体品牌的延伸,应该对媒体品牌起到强化的效果,但这种效果的取得前提是活动策划的理念内涵与媒体品牌的理念内涵相一致,如果片面追求活动本身的轰动效应,拿着自身的媒体品牌作为号召,但活动本身的理念内涵是另外一套,就可能稀释自身的品牌定位,造成品牌凝聚力的发散。

(五)追逐短期利益,滥用自身的舆论引导力或公信力,造成不好的社会效应

社会影响力大的报刊一般都会顾惜自己的社会声誉与公信力,但也有少数报刊抵不住利益诱惑,在不明底细的情况下与一些信誉较差的商家合作搞一些促销活动,结果控制不住局面发展,最终将读者的信任和自身的公信力廉价售卖。当然,这些都是少数情况。

应该说,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媒体行为的外部效应是非常强的,从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媒体对自己的活动策划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二、应以怎样的心态和策略来进行报刊活动策划

(一)以平和心态看待报刊活动策划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业界曾经一度有过“整合型媒体”的提法,认为媒体运营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与社会发展方向和社会运动频率相吻合的媒体内容与活动策划整合社会资源,并推动社会进步。应该说,这是有积极社 会意义的。但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现代社会,每一种社会职能机构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专属职能分工,“越界”而为,短时间内或许会取得一些社会轰动效应和短期社会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则有可能干扰正常的社会职能分工与运转秩序,带来一些潜在的隐患。

(二)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活动策划在报刊经营中的作用

由于报刊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对于报刊活动策划的社会作用,我们必须审思慎行,但对于其在报刊经营中的作用,我们则应该以一种更为开放、积极的心态来对待。

自媒体运营的步骤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有传媒 社会资本 多元化 融资

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传媒经营性产业经过转制成为企业法人后,“人、财、物、信息”等生产资料要素绝大部分都将从以往的以行政配置手段为主,转化为以市场配置手段为主,作为传媒产业发展引擎的资本要素也转为以市场配置为主。这不仅有利于我国传媒资本市场的形成,更具现实意义的是资本运作将成为传媒集团新一轮扩张的主要形式。

一、国有传媒集团的多元化产业投资格局的调整

现阶段,我国共组建了88家传媒集团,由报业集团40家、广电集团18家、出版集团16家、发行集团8家、电影集团6家组成。鉴于国家已作出决定不再批准行政性的广电集团,我国报业集团的基本阵容已经基本成型。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行政配置手段,我国传媒主要的优势资源纷纷转向这些传媒集团。传媒资本要素也为这些传媒集团所垄断,传媒集团成为我国国有传媒新一轮资本运营浪潮的主力军。

1、多元化战略在传媒产业的应用

1950年,戴安索夫提出了多元化战略(diversification strategy)的概念,多元化战略作为产业增长的重要战略行为受到理论界和产业界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产业投资是多元化经营的前提条件,而多元化经营则是多元化产业投资的必然结果。从理论上讲,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机会,获取最大利润;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媒介组织的资源能力,发挥媒体的能力优势;分散媒体经营风险,使媒体保持稳定收益;实现媒体持续增长,摆脱单一产品市场的有限性对媒体发展的影响,增强媒体竞争实力。但从实践角度看,多元化投资经营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必然会面临投资风险。因此,对于传媒集团而言,多元化投资经营就会面临“分散经营风险”与“投资风险的偶然性”之间的矛盾。

2、跨媒体投资涌现的原因

跨媒体投资从其经济本质来看,主要是追求传媒的范围经济,即媒体通过投资与本行业相关的其他细分传媒领域,如报纸媒体投资于期刊,广电媒体投资于报刊业,从而充分利用媒体的信息与经营资源,使跨媒体生产经营的总成本远远小于这些信息与经营资源分散于不同媒体之间的成本之和,达到大大削减成本的功效,最终扩大传媒集团的经营收益,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跨媒体扩张,是传播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数字化技术在传播领域的普及,原本各异的传媒逐渐模糊了相互之间的界限。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成为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的平台。因此,跨媒体扩张得到了技术条件的保障。

3、向新兴相关产业进军

面对新媒体,传统媒体已经尝试与网络、手机媒体融合,形成“报纸+卫星电视+影视制作+互联网+手机流媒体”的跨媒体经营格局。目前国内多数城市都出现了平面媒体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手机报。天津日报集团下属的“每日新”传媒公司参与创建报业发行管理软件公司;重庆日报集团介入游戏产业,从平面媒体向网络媒体延伸,迈出了多媒体综合发展的步伐。以北京市新华书店、中国书店、外文书店为主体组建的“北京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手“新浪网”,强势推出“新新网上书店”,进军网上图书零售业。

4、有步骤的向海外媒体市场扩张

根据国际电视总公司与新闻集团和欧亚体育台分别签署的协议,央视英语频道在应该的天空卫视和法国的TPS直播卫星系统正式开播。2004年1月新华财经与法新社财经组成国际联盟,由新华财经全面收购法新社亚洲财经在我国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另外8个亚洲国家或地区的通讯社。同年6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侨鑫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海外华文报纸《澳洲新快报》,在澳大利亚悉尼正式出版发行,成为中国报纸进军海报的标志。《知音》杂志与加拿大出版社合作,创办《知音/海外版》。

综上所述,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传媒集团的资本运营的政策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这为传媒集团的多元化产业投资战略提供了客观条件。从总体态势来看,我国传媒集团是这一时期传媒集团多元化投资战略的主要特征,追求资本并购的协同效应、拓展传媒核心竞争资源是这一阶段多元化投资的主要目的,由此来看,我国传媒集团的投资已趋于理性化。

二、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数字传播下的传媒汇流以及传媒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趋势,在为传媒集团提供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传媒的资本发展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安全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弥补传媒集团快速发展的资本缺口,成为传媒集团新一轮资本运营的重要任务和方式。

1、面向证券市场,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公募股权融资渠道

利用证券市场,公开发行股票增值扩股、大规模募集资金是国外强势传媒集团的重要融资渠道。在我国,媒体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市,公开发行股票(IPO)融资,一般需要经过“传媒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剥离转为企业——股份制改造——发行及上市辅导——新股定价——发行与承销”等一系列上市流程。由此看出国有传媒集团上市程序复杂、周期长,且成功率不高。但由于IPO上市不存在借壳、购并等方式导致的资源整合成本,因而还是有着较强的吸引力。自加入WTO后,国家逐步放松了对优质内地传媒集团上市的限制,近年来一批优秀传媒集团积极探索多元化公募股权融资渠道。

2、开辟多元化的私募股权融资渠道

对于我国绝大部分传媒集团而言,IPO不具备可行性。因而,开辟多元化的私募股权融资渠道则具有现实可行性。在私募股权融资过程中,至少应拥有51%的绝对控股比例,才能确保国有传媒集团的融资渠道的政治安全,这就是所谓的系统内传媒资金相互参股。具体来说就是,来自传媒产业中其他细分行业的资金,系统内资金相互参股是我国传媒集团拓展融资迈出的一步,由于资金各方面都来自传媒系统自身,因而是最安全、嘴快捷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3、引入业外上市公司资金

近年来,资本市场上关于媒体与上市公司联手的消息不绝于耳,吸收业外上市公司的资金,共同投资新的传媒公司是国有传媒私募股权融资的新渠道。北大青鸟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亿元,与中国青年报社共同组建中青报业传媒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中国青年报》的发行、广告、品牌经营及其他延伸性经营活动。

三、引入民营资本

国家统计资料显示,出版发行业、印刷业和电影院线建设,由于属于传媒产业的边缘性业务,向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力度较大。2003年,浙江省规模最大、生产设备最先进的书刊印刷企业——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决定融入民营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组建股份制企业。安徽新华印刷厂吸纳安徽教材出版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少儿出版社以及安徽省新龙图进出口贸易公司的16.93%的股权投资,占总股本的37.36%,完成了股权多元化的改造。

在我国广播影视产业中,电影院线的投资、融资政策最为宽松,这为我国电影院线的投融资活动创造了条件。自2004年以来我国广电领域“制播分离”的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民营影视公司超过3000家,中国民营影视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电影比例已超过1/2,投资电视剧创作占据的资金高达80%。广厦集团与浙江广电集团合资成立浙江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这是民营资本对中国国有广电集团大规模介入的先例,也是国有传媒集团大量融通民营资本并与之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重大尝试。

四、引入境外资本

1、新闻出版媒体引入境外资本

2003年3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第18号)颁布了《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为境外资本进入报业,扫清了政策障碍。2004年电脑报社与香港TOM集团合资合作协议正式在重庆签署,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批准的新闻出版业合资项目。TOM公司出资2亿元港币让中科普公司用电脑报经营权的49%股份,组建新的合资公司。

2、广播影视媒体引入境外资本

2004年11月29日,国家广电总局和商务部共同颁布了《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第44号令),降低了外资准入门槛,规定外资媒体公司可入股国内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但中方投资人持股比例不少于51%。合营企业可以制作专题、专栏、综艺、动画片等广播电视节目,但不得制作时政新闻和同类专题、专栏节目。这个被认为“中国传媒持续开放”的信号,引起了各传媒巨头进入传媒行业的强烈欲望,而对一直觊觎中国影视传媒市场的境外资本而言,更为重要的则是获得了游戏市场的合法身份。

然而,国家在引进外资上并不是全面开放,而是采取谨慎的态度,积极稳妥地引进外资。《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格审查外资管理,对外资可以进入的文化产业和做出明确规定,允许开放的电视、电影内容制作行业被划入。《意见》还对引进外资的审批、投资方的资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强调要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做好引进外资工作;要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从严执行年度审核制度等。

在新一轮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主要配置手段的传媒集团的产业投资扩张中,传媒集团能否通过投资扩张真正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除了首先要确立以传媒核心资源为基础进行有限相关的多元化投资战略之外,主要就去绝对资本重组或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在核心的软性资源整合之后,进一步进行生产资料、技术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的整合。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的国有传媒资本运营才能走上不断发展、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①张金海、黄玉波:《传媒集团的新一轮扩张态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②孙正一、柳婷婷,《2007:中国新闻业回望》[J].《新闻记者》,2007(12)

③徐同谦:《中国传媒发展研究报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④谢耘耕,《媒体多元化投资及其风险》[J].《新闻界》,2004(3)

自媒体运营的步骤范文第4篇

今年以来,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突出展示良好社会形象和发展成效,灵宝市信用联社从2月份开始,与灵宝电视台签订了专题宣传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多角度呈现联社的产品创新和发展成效,在全市范围普及了金融知识,树立了行业形象,提高了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各项业务的迅猛发展。截至目前,联社各项存款余额70.34亿元,较年初上升6.8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3.96亿元,较年初增加4.07亿元,存贷款规模稳居县域金融机构首位。

围绕战略“施工图”,打造宣传“强磁场”。年初以来,为了精彩展现灵宝联社“四大体系、智慧灵信”战略“施工图”效果,联社班子高度重视、审时度势,围绕产品创新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出台了《信息宣传年度工作意见》,分别对社会媒体、自媒体和电视专题等宣传目标和责任进行全面部署。在冠名《灵宝新闻联播》的基础上,按照确定的宣传重点,每半月录制一期电视专题,每晚在灵宝电视台黄金时段进行滚动播出,突出宣传我业务发展、战略规划、服务成效、企业文化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新产品、新成果、新思路、新举措,迅速在全市范围形成了宣传的“磁场效应”,为吸引客户和市场营销发挥了重要作用。

制定专题“规划图”,打出宣传“特色牌”。为有效加大产品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产品营销环境,联社按照“全年有计划、月月有重点”的宣传策略,充分结合联社《年度工作意见》、《三年发展规划》和各业务条线的工作重点,在集思广益基础上,详细规划了“警银亭”、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农民自助服务点、十大品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风险防控、安全保卫和科技创新等专题“规划图”,有计划、分步骤开展电视专题宣传,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力,引导全员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夯实了经营、管理和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促进了“警银亭”、绩效管理系统、“小微企业风险救助”、网银、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和依法清收等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使上半年各项业务指标明显好转,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精心描绘“重点图”,营造发展好环境。上半年是灵宝联社“警银亭”、手机银行等重点金融产品投入使用的重要时段。为了确保新产品运营开局良好和达到“一开即红”效果。联社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新产品宣传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此,联社突出农信形象建设和产品特色,从吸引和满足客户强烈需求方面准备宣传材料,先后精心准备了四期“警银亭”刷卡抽奖活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农民自助服务点等专题节目,向观众详细介绍了新产品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性能优势、市场布局等,使观众过足了眼球,接受了新生事物,也为联社的新产品推广带来了大客流和高人气,有效提高了客户的吸引力和关注度。

自媒体运营的步骤范文第5篇

3G几经波折,现在在全球已经进入了规模发展的阶段。截止到2008年3月底,全球共颁发了144张3G许可证(实际有效的为137张),商用的3G网络共187个,其中WCDMA 65个、cdma2000 1X EV-DO 19个、cdma2000 1X 103个。3G用户达到了1.714亿以上,其中cdma2000 1X用户1.36亿、EV-DO用户1460万、WCDMA用户2080万。面市的终端cdma2000有730多款,WCDMA有139款。预计在2008年,全球EV-DO用户数将增加至3500万;全球WCDMA用户数将达到5500万,手机需求量估计达4000万部,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仍来自欧洲和日本。虽然截至2008年底,亚太地区只有日本、香港、韩国及澳洲开通了3G业务。但有人预测,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菲律宾、泰国、印度在内的十个经济体,到2009年其3G用户可望达到1.426亿。

在2008年之前全球3G估计不可能有明显收入,然而Phillips Group曾预计,全球3G业务年收入到2008年有可能增至大约630亿美元。全球在未来4年中移动网将逐步从2G向3G过渡。估计不用到2008年,全球3G用户就有可能达到5亿用户的规模。 两大阵营的发展对比

由上可见,3G目前实际上存在着WCDMA和cdma2000两大阵营,系历史原因所致。WCDMA是欧洲GSM系统的延续,cdma2000是美国CDMA系统的延续。截至到2008年底,GSM用户数占全球移动用户总数的75%,CDMA用户数占14%左右(见图1)。从移动用户数而言,显然GSM占主导地位,并将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但从3G用户数来看,目前cdma2000 1X 用户占主导地位,WCDMA和EVDO用户数量基本相当(见图2)。然而,从发展态势来看,WCDMA已经呈现后来居上的趋势。原因有三:(1)在已发的137张许可证中,选择WCDMA的运营商有128家,而选择cdma2000的只有3家;(2)欧洲发展WCDMA的困难期已经度过,加速了WCDMA的商用进程。由图3可见,2008年WCDMA的商用网络一下增加了46个,大大超过cdma2000。到2008年3月底,WCDMA用户数从2008年9月的1000万剧增为2080万,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增加了1080万;(3)GSM的用户基数大,不久随着中国的加盟,WCDMA必将如虎添翼,获得更快的发展。

图1 2008年底全球移动用户分布

WCDMA和cdma2000这两大阵营目前已经共存,将来必然,各有各的基地,各有各的市场。虽然由于cdma2000的技术演进更加平滑,在近期内会处于优势地位。但是鉴于上述原因,再加上WCDMA的标准体系比cdma2000完善,未来技术路线比较明确,产业的管控能力较强,故从长远看,WCDMA将后来居上反占优势。图4示出了Strategy Analytics公司按技术分类预测的移动用户数分布。

图2 2008年3月3G用户按技术分布

图3 3G网络商用化历程

两大技术走向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当前出现在3G发展进程上的两大技术走向。它们在今年2月在法国嘎纳举行的3GSM大会上都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热点。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是为了适应未来分组数据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而提出的,是WCDMA标准往前演进的一个步骤(见图4),被写入WCDMA R5中。其主要目标是在不改变WCDMA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速率,把WCDMA对"尽力而为"分组数据业务的下行链路峰值传送速率提高到大约14 Mb/s,远远超过IMT-2000要求的2 Mb/s。与此同时,在时延方面还将得到改善,传送成本也下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用了有高阶调制与快速链路自适应、快速混合ARQ、快速调度、快速小区选择、多进多出(MIMO)天线多种技术。

图4 WCDMA的技术路线

目前,移动运营商十分重视HSDPA,许多移动运营商都在与设备供应商联合进行HSDPA试验。已经建有WCDMA网络的运营商需要用HSDPA来增强竞争力,在WCDMA网络上行动缓慢的运营商则有可能直接跳入HSDPA

另外,WiMAX的出现对移动运营商发起了挑战,进一步加速了HSDPA的进程。最早开始HSDPA试验的NTT DoCoMo已经计划在2008年下半年推出商用HSDPA服务。大多数制造WCDMA设备的公司对HSDPA的开发都非常积极,它们主要包括Motorola、Ericsson、Nokia、Lucent、Siemens、Nortel、Alcatel以及我国的华为与中兴。连CDMA阵营的领头羊─高通公司也在积极推动HSDPA标准在全球的部署。这些设备供应商都希望通过HSDPA来增加它们的3G设备销售收入。

HSDPA在美国被评为2008年十大通信热门技术之一。预计HSDPA将成为被许多美国企业采用的一种数据接入方式,因为HSDPA提供的应用能使企业用户很快增强现场销售能力和方便获取随时变化的重要客户数据。此外,利用HSDPA还可以更快地更新信息,可以使诸如库存管理等流程变得更加有效。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企业用户产生新的收入流。所以,HSDPA已经成为当前美国无线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在所有的无线基础设施技术之中,移动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目前最看好HSDPA,甚至位于IMS以及无线与有线融合诸热点之上。

在5年前,3G的核心网究竟基于ATM,还是基于IP?是一个没有决断的问题。如今,IMS的提出明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那就是3G的核心网将基于IP。因为IP是沟通各种网络的共同语言,也是把固定网与移动网融合在一起的粘合剂。

按3GPP/3GPP2的定义,IMS是一个IP多媒体与电话核心网。它定义了三层结构,即应用层、传送层和控制层,层与层之间具有开放的接口。IMS体系结构在这三层中除了保持用户轮廓以外,还包含了会晤控制、连接控制和应用服务框架等功能。IMS体系结构的关键是使用会晤初始协议(SIP)。基于SIP,IMS不受制于接入方式,支持固定网和802.11、802.15、802.16、CDMA或GSM等无线网上的任何类型会晤,允许业务提供商向用户提供一系列话音与数据融合的多媒体业务,包括VoIP、一键通(push-to-talk)、即时消息、视频与多媒体消息等。IMS符合NGN把呼叫控制与传送分离的要求,是软交换的延伸,在软交换的基础上对控制功能作进一步分离。目的是形成一个更加高度灵活的通信平台,不仅可以实现人到内容(客户机/服务器)多媒体通信,而且还可以实现人到人(端到端)的IP多媒体通信,。IMS兼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技术融合的会聚点─IP;另一是业务融合的会聚点─多媒体。

因此,虽然IMS是下一代无线网的基础,但是现在日益被固定网所接纳。诸如ITU、ETSI、ATIS和MSF(多业务交换论坛)等组织都在制定围绕IMS的技术框架。IMS的标准化工作一直在往前推进,设备商、运营商相继宣布基于IMS的策略和纷纷联合开展各种试验。有些传统运营商正在推出一些初期的融合业务。IMS的第二阶段工作将主要集中在与PSTN、非IMS网络以及3GPP2为CDMA网定义的核心网之间的互通能力上。

IMS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它把用户放在驾驶员的位置。在IMS中,用户是中心,而不是网络或设备,网络将服从于用户。当某一用户作出与另一用户通话、聊天或视频会议的会晤试图时,全部由网络来判断该用户在哪里以及他(她)在完成会晤中的优先选择。IMS使我们离真正的个人通信更近了,用户不论在固定环境中,还是在移动环境中都能享受到相同的服务,获得相同的应用。

3G在中国

无疑,中国蕴育着世界最大的3G潜在市场。外界预测,中国的3G产业将带来几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一旦中国发放3G许可证,2、3年内用户规模就可能达到6000万左右。这样的市场怎么能不吸引全世界的眼球。无怪乎,中国3G许可证的发放成了2008年电信行业最大的一个悬念。其实,许可证发不发是没有悬念的,悬是悬在何时发!但再悬也悬不太久了。从全球来看,3G一上马,就不会走回头路。现在运营商已经不再考虑上不上3G,而是把精力集中在开发高质量网络、内容、应用以及研究目标市场、定价策略、市场推广与营销等方面,它们期待着3G的回报。

实际上,在3G产业链方面,我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首先是运营商和制造商都已箭在弦上。例如,华为的3G设备已经在香港、马来西亚、阿联酋、荷兰、葡萄牙、美国以及非洲毛里求斯的商用网络中得到应用,跻身于第一集团。又如,凝聚我国科技人员心血的3G标准之一,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现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网络、终端及测试仪器等产品都全面完备,产业链越来越成熟,并拥有一个庞大的国际化团队,预计今年6月份TD-SCDMA设备将投入商用,着手迈向国家舞台。我国的运营商也早在摩拳擦掌,为上3G作准备了。其次,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信我国内容提供商近年来会在内容和应用上拿出更多创新和发展。最后,中国的国民容易对新生事务燃烧起激情。预计沿海发达地区首先会形成3G用户群,特别是已经进入数字时代角色的白领人士和青少年群体。

当然,在发展3G的道路上,每个国家需要针对自己的国情,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可以借鉴的国外经验有:

* 把现有固网较成功的服务移至无线平台上;

* 通过共享基础设施的方式结成合作伙伴,共同分担财政风险;

* 细分用户市场,通过移动虚拟网运营商(MVNO)方式来针对不同用户群提供特色服务;

* 利用2G的内容去驱动3G业务的发展;

* 把注意力集中在业务生成和用户需求上,采用低价策略培育业务市场;

* 加强对产业链的控制,创造多赢的商业模式,使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

* 通过差异化服务推出新品牌;

* 举办用户培训,帮助用户理解移动通信所发生的基本变化。

3G最大的难点是,提供哪些业务与应用才是用户欢迎的,采用什么商业模式才能实现多赢。用户决不会为传统意义上的业务为3G付出更多,新的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有效、焕然一新的服务和应用才是用户真正想要的服务。粗粗分析一下,笔者认为,话音始终是人们最习惯的一项服务,在3G中必然会加以保留,但会增加新的高级话音功能(如VoIP、话音激活的网络接入、web启动的话音呼叫等);适合个人生活方式和当地民情的个性化信息娱乐服务将会首先被广泛接受(其中年轻人是使用信息娱乐服务的高端用户);彩信将成为目前短信息业务的后继;企业上网、移动商务是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