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连续六年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基础上,中国科协、财政部于2012年开始联合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该计划由“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两个子计划构成。为保证该计划的顺利实施,2012年5月10日中国科协科普部在北京召开“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培训会,就“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实施申报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培训。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的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纳翔、科普活动中心副主任单长勇等领导同志和财政部教科文司、中国科协计财部的有关同志出席了会议。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纳翔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他指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是中国科协、财政部贯彻为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社区创新型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采取的重要举措。他强调,各级科协要按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把握住当前的大好形势,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单位、个人进行申报,把长期在农村和城镇社区致力于科普、为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服务的优秀组织和个人推荐上来,务求工作实效,引导广大农民和城镇社区居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广大农民和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
为了做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各项组织实施工作,充分发挥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的优势和力量推动广大农村、社区等基层科普事业的发展,中国科协决定由中国科协农技中心承担“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具体组织工作,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承担“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具体组织工作。培训会上,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科普活动处王松光处长结合全国社区科普工作情况介绍了中国科协、财政部共同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项目的由来,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并对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具体标准提出了要求,希望各地要加强对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的宣传。中国科协农技中心重点项目处李福生处长结合实际案例,从项目储备、申报评审、跟踪服务和宣传总结四个方面强调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申报均采用网络系统进行网上填报,网络申报平台负责人具体介绍了该计划申报流程和填报中应注意的事项。培训期间,还进行了热烈地集体讨论和问题解答,使与会代表对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疑惑或不甚清楚之处有了清晰准确的了解。
最后,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副主任单长勇对会议进行总结讲话。他指出,会议是在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之际进行的,召开及时、内容丰富、意义重大。会议完成了全部预定议程,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他表示,相信本次培训必将为顺利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为将该计划打造成全国基层科普工作新的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科协 科普部)
一是探索发展。探索发展和推进科普带头人+基地+合作社+科普惠农服务站,目前,已在乡畜牧兽医站内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总站1个,建立村级、基地(合作社)科普惠农服务分站5个;延伸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链。
二是创新运行机制。按照“十二个有”的要求,规范和加强了科普惠农服务站的建设,即:“有组织领导机构、有科普会(小组)、有科普专家组、有志愿者队伍、有80m2以上阵地场所和醒目的门牌标识、有3-8名专(兼)职人员、有科普活动室和科技科普学校、有上墙制度、有科普计划方案、有常态化科普活动、有科普工作档案、有活动经费和总结”。
三是常态化便民就近服务。近年来,围绕该乡发展农区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实际,成立了奶牛养殖合作社,建立了科普示范基地(合作社)、2个挤奶站和村中服务站,初始入社128户,现已发展为300多户,带动奶牛养殖1000多户;按照基地+合作社+服务站+科普带头人的运行机制,每年改良黄牛2000多头,每天为农户开展畜牧兽医服务,形成检疫、治病、改良技术一条龙服务,每日常态化就近为群众提供科普和技术指导,已成为当地科普技术服务的一面旗帜、一支队伍,延伸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链,稳固的建立起了“科普惠农”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
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夯实科普工作开展基础
全县174个行政村均成立由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为组长的“科普领导小组”,积极自行组织并协助乡镇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知识宣传、调研工作等,有效地为县、乡镇推进科普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截至目前,于田县科协共搜集村级科普领导小组意见建议500余条,20余条为全县科普工作的开展推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强化科技培训力度,做细做活做深科普工作
将科普工作分别列入“素质提高”、“实力增强”、“为民服务”、“精神文明”“四星”考核内容中,并细化量化考核指标,把党建带科协建设工作、科普组织建设、农村科技人员队伍建设、科普培训工作、科普宣传工作、科普制度建设等内容以数字化硬性指标定责。明确要求各行政村党员科技示范户应占党员的50%以上,妇女不低于20%,农牧民技术员不低于50%,党员“结对子”达90%以上,每年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3次以上、科技培训20次以上等指标数字化硬性定责,并在年终以数字化考核严格验收,落实奖惩。
有效满足农牧民科技需求,加快创收致富步伐
科普工作“星级化”管理以来,有效地改变了以往不能及时满足和解决农牧民科技需求的现象。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改善,农牧民对科技致富的依赖性更强,收入显著提升。如:于田县先拜巴扎镇妇女刺绣协会自成立党建带科协建设试点和施行“星级化”管理后,有效地提高了刺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该协会今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表彰。年初至今,由村级科普领导小组主动联系的相关技术培训累计达80余次,每村均开展4次以上,助农人均同比增收10%-15%,极大地增强了农牧民创收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科普资源;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82-02
科普资源建设是保证科普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的四大工程的核心就是建设丰富的科普资源。[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普资源对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愈来愈举足轻重,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普资源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普支撑,为企业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了丰足的养料。
1 科普资源的概念
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提出的“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四大工程,其实就是建设丰富的科普资源,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那么,什么样的资源才是真正的科普资源?这成为科普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在合理开发、建设和管理所拥有资源的工作中需首要明确的问题。[2]但目前,科普资源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公认的定义。
一般科普资源概念在理论界定分为广义科普资源和狭义科普资源。广义科普资源是科普事业发展中所涉及的所有资源。狭义的科普资源是指科普项目、科普活动中所涉及的科普内容及相应的载体。
科普资源是科普宣传工作的有力支撑,是开展科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活动的“突破口”。从整体来看,科普资源既是一个科学的结构体系,也是一种独具特点的资源类别,它不仅包含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不同子系统,还涉及各个科普环节和科普管理工作。[4]科普资源是科学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播的物质承载者。近年来,山西科技传媒集团依托自身优势,针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等四大重点人群开发了多种形式的科普资源,包括科普挂图、科普图书、科普短片、广播节目、科普动漫等内容,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普及在企业与职工以及科学知识与大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2 科普资源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2.1科普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科普支撑
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颁布,这在世界上属于首次为科普工作立法。《科普法》中明确要求,企业应当结合技术创新开展科普活动。2006年2月6日,国务院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其中实施的“四大工程”就是建设丰富的科普资源。《科普法》和《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们中国的科普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在这个新阶段,科普资源被提到了很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是目前在科普工作中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而科普资源正是传输科学技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之“桥”。
在2013全国两会讨论时两次提到“创新驱动”,充分表明我们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创新驱动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只有通过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才能实现由大到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有利于企业产生最大化效益。无疑,科普资源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普资源就是将高深的科学技术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大众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有效渠道。企业要自主创新,加强职工的创新意识,提升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职工自身的技术能力,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山西科技传媒集团开发的《化学创造美好生活》、《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强子对撞机》等科普展板、图书、科普短片随着省科协科普大篷车走进企业进行科普宣传活动,其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深受企业职工欢迎,许多职工表示他们非常渴望学到新知识新技术,也非常需要这样一种让人易于接受的传播介质。而企业领导也很得视这种提升职工的科学素养和业务技能的有效方式。
2.2在企业中推进科普资源建设
2.2.1做好调查,提高科普资源使用率
科普资源是不断强化职工科技意识、创新意识,丰富职工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职工科学素养的“科普教材”。而要把教材编好,就得了解企业的性质、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什么样的表达形式更易于让企业职工接受、企业要通过这些科普资源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做好调查,才能有的放矢,开发出适合企业的科普资源,从而使科普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有效利用。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许多高新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广大职工迫切希望更好地掌握前沿科学技术和应用本领。科普资源无疑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2.2与企业共同开发优质科普资源
联合有关企业参与科普资源开发工作,加强资源研发能力,把学术资源、科技资源、生产资源以及其他文化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通过对科研开发的新成果和科技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工整合,使其以更加有利于企业职工接受的形式展示和传播,可以有效地促进科技资源等资源及时转化为科普资源,丰富优质科普资源,使其成为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共享科技成果。而企业通过参与科普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共享,也会更好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加大利用率。
那么什么样的科普资源才能称之为“优质科普资源”呢?综观山西科技传媒集团近年来在建设科普资源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建设成果来看,笔者认为优质科普资源应具有科学性、艺术性、通俗性和实用性等特征,融科学、人文、艺术浑然一体,满足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需要,而且能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并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起到科普作用,为科普服务做好有力支撑。
3 在企业科技创新中大力推进科普资源建设工作
3.1提高企业对科普资源的认识和关注度
首先要提高企业领导干部对科普资源在企业创新中重要作用的认识[3],对企业领导干部加强科普资源理论指导和建设指导,把充分利用科普资源进行科普宣传工作纳入常态工作,常抓不懈。其次要激发广大科技人员进行科普资源创作的愿望,促进广大科技人员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擅长的业务技能,把最新的科技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转化成实用、可读性强,通俗易懂的能让职工易于接受的科普知识。同时调动起广大职工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结合企业特点,重点开展好群众性的科学普及活动,使广大企业职工近距离地接触科普工作,亲身体验到科普带来的益处。
3.2积极探索科普资源建设的有效形式
没有科普资源,科普宣传工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鱼,很难贴近公众。近年来,山西科技传媒集团积极探索科普资源建设的多种形式,发挥自身拥有报刊、网络、影视、手机报、户外媒体、流动科技馆等诸多科技传媒手段的极大优势,通过再加工再创作自主编创科普挂图500多套,其中30多部作品获中国科协科普资源专项资助,20余部作品在全国获奖。编辑出版《让科学点亮生活》系列丛书、《星期日知识讲座》、《百万农民学电脑》、《画里画外说安全》等科普图书,深受企业和公众的欢迎。并与山西广播电视总联办《农科110》节目、与市县电视办《科普大篷车》联播节目,并自主拍摄生活健康和自然科学类科普片、科普讲座100余部,牵头制作的动漫作品《走进低碳新生活》荣获中国科协、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2010年“科蕾奖”自然环境类一等奖、“中国龙奖”自然环境铜奖。此外结合时事编辑的《科学认知H7N9》、《健康养生60问》、《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山西》等小手册,《孩子,请保护好自己》、《公交车起火逃生指南》等科普挂图也广泛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深受基层百姓欢迎,起到了良好的科普作用。
3.3在企业中建立科普资源创作的长效机制
在企业中要积极宣传、认真贯彻《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运用现有科普资源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有效发挥科普资源作用,提高科普资源的使用率,大力提高职工科学素质;在企业中建立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定期进行科普资源需求调查,为合理开发资源提供依据;抓好科普资源创作队伍建设,在企业中培养一支将科技等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的专业化队伍,并设立科普资源创作基金,表彰优质科普资源的创作者。
总之,科普资源在企业科技创新中越来越彰显出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将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资金总额一亿元,将在全国奖补农技协2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1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270名,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5个。日前,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已经联合向地方科协和财政部门发文,要求各地按照要求做好申报推荐工作。符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所规定的推荐条件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均可到本县科协和财政部门申报;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可到同级科协和财政部门申报。目前,全国申报推荐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预计全国评审工作将在9月底前完成。
*、*两年,中央财政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5亿元,其中0.5亿元重点向西部倾斜,共评选表彰了960个先进单位和个人。其中31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32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20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这些先进单位和个人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扩大产业规模,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推广,带动更多的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培养了一大批新型农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受到了农村科普组织和广大农民的欢迎,在科普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引进、推广大量农业新品种新技术。960个受表彰对象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经费占奖补资金的比例为25%,仅次于购置科普设施设备和科普资料的支出。据不完全统计,获得*年表彰的310个先进单位和个人仅*年一年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近2000项次,平均每个受表彰对象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比*年多3—5项,为推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对象长年来依托农技协和示范基地,采用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参加科普日等多种途径,向周围农民传授新思想、新方法,推动农民向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年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平均开展技术培训70次,开展科普讲座25次;平均更新宣传栏内容23次,发放图书资料20种1.7万余册,使1100多万农民受益。他们还积极参与组织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科普之春、科普大集、科技下乡等重大科普活动,得到了广大农民的信任与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年的310个受表彰对象在*年“全国科普日”、“科技下乡”等大型科普活动期间,开展科普宣传1100余次,发放科普资料748万份,接受宣传的农民达120多万人。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开展以来,相当一部分表彰对象的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有的甚至成为本产业的龙头。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产业已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同时,表彰对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生产规模跨地区拓展,带动了周边县域的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年受表彰的310个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受表彰一年来辐射农户33万户,比上一年增加了10%,辐射面也大大增加。在他们的带动下,更多的农民提高了科学生产技能,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搭建了农村科普社会化平台。“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以来,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得到科技部门、农业部门、教育部门、团委、妇联等群众团体、农业科研院所的支持与合作,搭建起农村科普社会化平台,有效地整合了社会科普资源,推动了农村科普工作的进展。*年受表彰的辽宁省普兰店市元台镇利兴村蔬菜协会使用奖补资金20万元作启动资金,争取到镇政府等各方面支持170万元建立了辽宁省第一家农民科技文化培训中心,建筑面积达700平方米,拥有培训室、实验室、质检室、图书室、电脑室等设施,常年开展科普活动,传播科技和文化。
——促进农产品流通。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学习科技发展生产的同时,不少单位还积极更新管理理念,树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意识,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生产及产品流通,建立了产品销售流通网络。*年受表彰的广西宾阳县黎塘莲藕专业协会得到奖补资金后,建立起蔬菜批发市场,占地面积达2.6万平方米,年交易8000多万公斤,成交额上亿元,成为广西县级最大的民营莲藕蔬菜批发专业市场。同时成立“农技协服务大院”,开通农业科技网站,莲藕供求信息,积极为会员引进品种和莲藕销售穿针引线。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开展,推动了一些受表彰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依靠科技创新,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促进他们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经统计,受表彰单位共有注册商标868个,40%获得国家级产品质量认证,54%获得省级产品质量认证。还有的单位积极开展节能环保、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努力与国际化接轨。
——开发乡土人才,改变农村科普人才结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对象长期扎根农村,推广先进品种技术,开展科学普及工作,进行现代农业示范,他们常年为农民传授科学生产方法,讲授科学技术知识,成为农村基层科普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广大农民说,过去是城里人来农村传授科技,现在是本乡本土的能人现身说法。这些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的科技培训来自生产、经营实践,是农民之间的交流,农民易于接受。*年受表彰的310个表彰对象一年来开展科技培训共计9310次,培训农民373万人,比上一年增加8%,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改变农村科技人才结构,提高了农村科普人才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