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

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

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范文第1篇

一、税收完成情况

按照全年税收任务指标,及时梳理业户,对准业户进行摸底排查。目前,商城有纳税户360余家,比去年减少近百家,原因是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对工商个体户的起征点提高了。减少的业户中大部分是小餐饮户、美容美发行业、婚纱摄影及其他小商店。上半年实现税源907.5余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1.8%,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房产税完成43.6万元,同比增长54.2%。税收结构分析显示纳税户前20名,占据总纳税额的88.6%,主要以餐饮、房地产及部分大的商贸公司为主。

二、重点工程完成情况

1、文化市场项目

2013年度由我处包挂负责的区重点商贸项目文化市场项目于今年5月初正式开工建设,按照节点计划要求,新建北侧商业楼(五层)的基础施工已于六月初结束,一、二层砼浇筑已完成,七月上旬将进行砼浇筑。由文化市场有限公司委托设计三院设计的建筑施工图已送至建设局审图中心进行审查,目前正进行局部修改和调整。在施工前期,管理处同施工方中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分公司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强化并明确了消防和安全责任,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提前预防并及时制止安全隐患的发生。

2、步行街南段道路修缮工程

按照区政府2013年度“为民办实事”的计划安排,我处承办南段道路破损路面修缮工作,前期委托建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为该项目制定的五套修缮方案及相应招投标文本,区领导选定方案二,即进行全路面翻铺,新旧石材互补,保证石材耐压性。目前我处正在针对此次路面修缮工作中所涉及并影响到的业户进行前期宣传和协商工作。

三、城管工作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范文第2篇

一、综合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5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增速提高4.1个百分点,比全国GDP增速高5.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9.32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566.55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946.25亿元,增长19.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三千美元大关,经济社会步入发展新阶段。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23644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505美元,登上了3000美元的新台阶。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消费加快升级换代时期,服务业发展加速,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超过第一产业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转型,由“三一二”转变为“三二一”。

地方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大幅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年全省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528.64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1.06亿元,增长52.1%,增速比全国财政收入增长21.3%高30.8个百分点,增幅全国第一。全年列入统计监测的4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310.5%,比上年提高14.0个百分点,创历年新高;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17.28亿元,增长31.1%。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61.20亿元,比上年增长51.9%。

物价上涨较快,结构性上涨特征较明显。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4.8%。受房地产迅猛发展的拉动,建房及装修材料、租房、水电、燃料等居住类价格明显上涨,涨幅达9.7%,居类价格之首;其次是食品类上涨7.6%,居住类和食品类价格较快上涨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2%。

二、民生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81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946元,比上年增长24.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75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29.7%。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79.85亿元,比年初增长29.7%。居民消费支出较快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27元,比上年增长8.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46元,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28.8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24.74平方米。

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超额完成任务。年全省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0.09万套、716.02万平方米。全年开工12.63万套,开工率125.2%,其中竣工7.4万套(含上年结转3.5万套);开工建设面积1057.19万平方米,占计划总面积的147.6%,其中竣工面积561.72万平方米(含上年结转287.73万平方米)。农垦、国有林场及农村危房改造套数为2.41万套、0.48万套和1.95万套,分别完成计划的105.3%、106.3%和135.2%。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明显提高。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上调200元,增幅居全国之首。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纳入省级统筹,全省60岁及以上农民享受普惠式的养老保障,有55万人每人每月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保险已基本覆盖全省城乡居民。年末全省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180万人,比上年末增长7.1%;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23.29万人,增长13.8%;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5.43万人,增长5.9%;参加生育保险92.59万人,增长8.9%;参加失业保险112.48万人,增长9.7%。社会救助显著加强。年末全省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91个;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6万人;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98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07万人,农村五保户供养人数3.62万人。全年实施城乡医疗救助5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城市医疗救助21.6万人次,增长20.3%;农村医疗救助35.1万人次,增长18.9%;全年救助灾民223.5万人次。全省共销售福利彩票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筹集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2.1亿元,增长96.3%;直接接收社会捐赠5.52亿元。

劳动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36万人,比上年增长2.9%;城镇登记失业率3%,下降0.48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9万人,增长1.1%。劳动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省从业人员436.8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9%,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48.68万人,在岗职工年末人数78.8万人,分别增长4%和1.4%。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全省新建教育扶贫(移民)学校9所,改造中小学校舍479所。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办学能力明显提高。年起,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教师及省、市研训、电教机构等全体人员享受绩效工资,教师绩效工资实现全覆盖。全年普通高校招生5.66万人,比上年增长0.2%,在校学生17.59万人,比上年增长2.9%;中职(含技工)在校学生15.72万人,比上年增长11.3%;普通高中招生5.6万人,增长2.2%,在校学生16.05万人,增长3.0%;普通初中招生13.35万人,在校学生42.16万人,初中毛入学率101.8%;普通小学招生10.34万人,在校学生78.05万人,小学净入学率达99.76%。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新发展。年,省干部医疗保健中心、省人民医院综合住院大楼、省中医院门诊综合大楼、海口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等建成投入运营,301医院分院进入后期施工阶段,省眼耳鼻喉专科医院正在加快建设。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改造乡镇卫生院12个。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312个,增长2.0%。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6个,妇幼保健机构24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0个,增长34.8%;农村乡(镇)卫生院307个。全省共有医院病床位2.53万张,增长7.7%。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09万人,增长10.1%。其中,执业医师1.15万人,增长7.5%;执业助理医师0.3万人,增长3.2%;注册护士1.71万人,增长14.2%;药剂人员0.2万人,增长5.7%;检验人员0.25万人,增长10.9%。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2.21万例,下降3.7%;报告死亡141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十万分之791.79,死亡率十万分之1.69。

三、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较快发展。年全省农业完成增加值539.32亿元,比上年增长6.3%。分产业看,渔业完成增加值133.18亿元,比上年增长7.5%。临高县深水网箱养殖扩建,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林业完成增加值8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干胶产量33.35万吨,增长8.6%。种植业完成增加值218.80亿元,比上年增长5.0%。瓜菜产量528.05万吨,增长7.2%;水果产量286.25万吨,增长6.8%。南繁育种业和花卉业、桑蚕业等特色绿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畜牧业完成增加值91.41亿元,增长4.3%。肉类总产量68.49万吨,增长3.7%。温氏、罗牛山、海平达、鹏翔、禾牧、永茂等大型龙头企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迅猛扩大,有10多个标准化养殖场被农业部列入首批示范项目。新建万头养猪场47个,全省万头以上猪场已达到153个。全年瓜果菜出岛540万吨,生猪出岛量173万头,水产品出口12.9万吨,创历史新高。

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25.24万千瓦,增长7.4%,其中排灌机械动力90.52万千瓦,增长3.6%。大中型拖拉机13203台,增长9.0%;小型拖拉机52163台,增长5.3%;农用载重汽车4948辆,增长1.0%。化肥施用量(折纯量)46.4万吨,增长0.3%。全年农村用电量5.95亿千瓦时,增长5.5%。现有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17.99万公顷,增长0.6%。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明显提速。年,全省工业完成增加值38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4.80亿元,增长18.5%,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83.10亿元,增长16.7%;重工业增加值271.70亿元,增长19.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20.8%,集体企业增长82.0%,股份合作企业下降3.5%,股份制企业增长28.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1.8%,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长0.9%。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97.5%。

从企业生产情况看,大中型企业生产增势强劲,推动了工业加快增长。一汽海马、金海浆纸、矿业、海口供电公司、中海石油化学公司、海宇锡板、红塔卷烟、海洋石油富岛股份等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2%。金海160万吨造纸一期、英利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一期、中航特玻一期、海马10万台发动机技改、80万吨甲醇、汉地阳光石油化工、威隆造船一期、东方四更风电场一期、叉河100万吨水泥二期、华盛水泥三期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筑业快速发展。年全省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85.79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单位149个,从业人员9.54万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13.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88.42万平方米,增长25.1%。本省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上缴税金5.95亿元,增长1.3%。

五、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年,东环快速铁路、金海160万吨造纸一期、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一期、中航特玻一期、80万吨甲醇、威隆船舶、华盛水泥三期、海马10万台发动机技改、生态软件园一期、海口综合保税区、省人民医院扩建一期、省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大广坝二期、会展中心、总医院分院、昌江核电、电网建设与改造、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三亚绕城高速公路、三亚湾新城、洋浦港区深水航道及岸滩整治工程和海棠湾、神州半岛、石梅湾、铜鼓岭等开发区,一大批旅游房地产项目等加快建设,以及各市县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开工建设,促进了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总额133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2.8%,比全国增长23.8%快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57.50亿元,增长33.4%;农村投资73.96亿元,增长24.0%。全年13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3.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4.0%。

区域投资发生新变化,中部投资明显加强。中部地区投资67.79亿元,增长65.1%;西部地区投资276.05亿元,增长45.3%;东部地区投资934.78亿元,增长35.4%。

房地产开发投资迅猛增长,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67.87亿元,同比增长62.5%,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7.2%,是拉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主力。全年房屋销售面积854.73万平方米,增长52.3%。

六、消费品市场

消费需求保持旺盛势头。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按经营地分,城镇零售额555.34亿元,增长20.2%;乡村零售额68.48亿元,增长14.0%。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536.98亿元,增长19.5%;餐饮收入86.84亿元,增长19.7%。

热点商品持续旺销。全年限额以上企业的汽车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0.8%,汽车销售快速增长带旺了石油及制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9.4%,实施家电下乡优惠政策及商家开展多种促销活动推动家用电器销售额增长42.6%,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带动建筑装潢材料销售额增长82.7%,金银珠宝、通讯器材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50.1%和40.8%。

七、旅游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业

旅游业较快发展。年,全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2587.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2521.03万人次,增长14.8%;接待入境旅游者66.31万人次,增长20.2%。旅游总收入257.63亿元,增长21.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35.61亿元,增长22.2%;入境旅游收入22.02亿元,增长16.5%。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60.4%,提高1.5个百分点。年末全省共有星级宾馆235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0家,四星级宾馆55家,三星级宾馆110家。

交通运输邮电业较快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0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33.7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27.5亿元,邮政业务总量6.2亿元。年末全省固定电话用户179.8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24.9万户,农村电话用户54.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94.33万户,增长19.7%。年末拥有互联网用户91.3万户,增长58.0%。固定电话普及率21.2%,移动电话普及率57.4%。已通电话的行政村达100%。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217.3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2.8%。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1760.14亿元,增长29.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509.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3%。其中,短期贷款397.79亿元,增长1.3%;中长期贷款2062.76亿元,增长43.6%;票据融资34.08亿元,下降61.7%。金融机构效益显著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547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利润总额61.20亿元,增长51.9%;不良贷款率2.0%,下降0.7个百分点。

证券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122.14亿元,比上年增长8.16倍;年末上市公司由上年末的21家增加到23家,股票市价总值1504.57亿元,增长35.2%;证券和期货交易总额2891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

保险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全年保险机构承保金额2172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实现保费收入47.95亿元,增长45.0%。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17.85亿元,增长50.6%;人身险业务收入30.10亿元,增长41.9%。在人身险业务收入中,寿险收入27.25亿元,增长44.6%;健康险收入1.76亿元,增长18.4%;人身意外伤害险收入1.09亿元,增长23.0%。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11.3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6.74亿元,增长23.2%;人身险业务赔付4.60亿元,下降10.6%。在人身险业务赔付中,寿险赔付3.98亿元,下降13.8%;健康险赔付0.45亿元,增长33.1%;人身意外伤害险赔付0.18亿元,下降9.1%。

九、对外开放和改革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年,实施入境免签证政策范围扩大到26个国家,境外游客购物退税政策正式实施,出台《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在游艇登记、驾驶、入境查验、活动水域等多项游艇管理政策上实现突破,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高。加强经贸和招商活动,积极融入区域合作。精心策划世博会周活动、现代服务业推介会等,参与了“环渤海”、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论坛等大型经贸活动,举办、协办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等,与、福建等省市和国电、南航、港中旅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境外大财团、大企业来琼投资日益增多,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贸易、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加强,政府、民间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友好往来进一步活跃。全年全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108.02亿美元(含中石化炼油厂),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出口总值23.91亿美元,增长25.8%;进口总值84.11亿美元,增长20.0%。在出口总值中,对香港出口5.84亿美元,增长13.1%;对东盟出口6.59亿美元,增长27.7%;对欧盟出口2.41亿美元,增长72.0%;对美国出口2.20亿美元,增长17.7%;对日本出口1.24亿美元,增长2.8%。全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5.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5.12亿美元,增长61.2%。新签利用外资协议合同数72宗,下降18.2%;新签协议合同规定外商投资额4.02亿美元,下降3.7%。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农垦总公司与农垦总局实现政企分开,27个气象台、3所农垦中学、民政职能全部移交地方,农场管理属地化试点启动。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组建省建设集团、省林业集团。康芝药业在创业板块上市,橡胶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出台扶持农信社改革发展十条政策,完成社保、地税、农税征管“三项体制”改革,48项涉农补贴纳入惠民“一卡通”,行政审批制度继续深化,各项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十、科学技术、文化和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成就。深入实施科教兴琼战略,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年全省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6家,分别比上年增长66.7%和50.0%。全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组织实施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0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7项、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课题5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3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项。全年共申请专利1019项,较上年减少2.0%;获得专利授权714项,比上年增长13.3%。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总目标,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文体服务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省歌舞剧院建成投入运营、市民文化广场落成启用、文化公园全面竣工等。“六大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截止年全省建成20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农家书屋1279家、职工书屋373家,其中年建成798家,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完成20个市县支中心、1200个村文化室设备配置,广播电视村村通共完成直播卫星接收设备52406套,农村数字多路微波入户1.5万多户,广播进村完成1114个。全年送戏下乡1300多场、送书下乡230万册。文化精品生产再结硕果,现代琼剧《下南洋》、黎族山歌剧《黎山恋歌》、舞蹈《黎乡雨趣》、《迎亲》等分获第十三届文华奖、剧作奖、全国第九届文化艺术节表演奖、第十五届“群星奖”,舞蹈《三亚郎典打柴舞》荣获国家级大奖。《解放岛》、《南下、南下》等电视连续剧和建省以来首部文献纪录片《琼崖纵队》第一部《日出琼崖》等在央视播出。全年举办了60项重大文体活动,其中有“海岛欢歌”惠民演出季、迎新艺术节、年上海世博会活动周演艺活动及“三民”展演团展演,并组织参加了年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合作交流暨环渤海经贸活动”演出以及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三届文华奖和第十五届群星奖比赛。有线数字电视稳步推进,全省注册有线用户终端116万个。初步实现农村数字电视覆盖目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丰硕,南海水下考古首次发现元代青花瓷,获得各类水下文物标本3000件,建成大型非遗保护陈列馆3个,传习所32个。对外文化交流有效开展。年末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0个,文化艺术馆21个,公共图书馆20个。全省共有报社17家,杂志社44家;全年出版报纸27425万份、杂志1116万册,分别比上年增长20.8%和7.1%。全省有线电视用户达80万户,比上年增长1.3%。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4%和95.4%。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全省运动健儿在亚洲运动会比赛中获得银牌1枚;在全国体育运动会比赛中,获得金牌20枚,获得银牌1枚,获得铜牌5枚。举办了首届环岛国际大帆船赛、中国体育博览会、观澜湖明星邀请赛、“金椰子”高尔夫公开赛、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中国铁人三项赛、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全国男子摔跤冠军赛、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世界女子沙排巡回赛、全国首届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超霸战、环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钓鱼锦标赛、儋州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并先后组织了年省体育大拜年活动、省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三届省直机关运动会、盈滨龙水节全国龙舟邀请赛、“力加杯”排球联赛、篮球联赛等一系列群众体育赛事。

十一、节能减排、环境资源、地质勘查和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大力淘汰小钢铁、小水泥、实心粘土砖等落后产能;严格落实动态巡查制度,确保煤电厂脱硫设施稳定运行;积极推广使用节能灯和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等,国家下达给我省的“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望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减排目标内。全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6.56%、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95.2%。加大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力度,新建成了15个污水处理厂和6个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86%。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继续加强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土地荒漠化治理、采空矿区生态恢复、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工作,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50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2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73.3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0.36万公顷,省级261.57万公顷。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5种;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87种。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4种;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45种。森林覆盖率达60.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08%,提高0.28个百分点。继续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新建文明生态村960个,累计达到11461个。年末全省有环境监测站20个,其中国家一级站1个,国家二级站2个,国家三级站17个;环境监测人员376人。

城市(镇)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级。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所有监测城镇的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居住区空气质量要求的国家二级标准,其中94.8%的监测日符合国家一级标准,达到自然保护、风景名胜区的空气质量水平。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状态。全省82.8%的监测河段、94.4%的监测湖库达到或优于可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三大河流水质保持优良态势,绝大多数中小河流水质优良;开展监测的绝大多数城市(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

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优良。岛绝大部分近岸海域水质处于清洁状态,一、二类海水占88.9%,91.1%的监测海域水质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洋浦经济开发区、东方化工城和老城开发区三大重点工业区及18个主要滨海旅游区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一、二类海水水质;西沙群岛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一类海水水质。

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范文第3篇

一、20**年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中等城市、和谐**”奋斗目标,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开放,狠抓节能减排,促进社会和谐,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79.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8.9%18.6%,其它主要指标也圆满完成全年计划。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

农业增加值完成25.4亿元,增长5.8%。特色农业不断壮大。全年新发展优质黄桃2000亩,有机板栗5000亩,优质核桃3500亩,高酸苹果1140亩。食用菌规模继续扩大,总产达到12万吨,增长50.8%。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速。全年新建200头以上规模猪场1**个,300头以上奶牛场1个,100头以上肉牛场6个。农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肉鸡屠宰、**、**、**、**山楂生物食品、**-**公牛站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新打机井649眼,维修旧井781眼,新增果树微灌面积3700亩,增加节水灌溉面积3.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56万亩。文明生态村建设进程加快。全年完成造林4.6万亩,实施337个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沼气池1.6万个,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4100户,新建村民中心205个,改建乡村道路84公里,新增文明生态创建村24个,全市文明生态村达到575个。

(二)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工业节能取得新进展

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06.4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1.5亿元,同比增长15.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4.9亿元,同比增长6%。六大工业产业中,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分别增长23.3%、21.3%。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在耗电量大企业推广英福特节电技术,全市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

(三)旅游产业发展提速,服务业发展加快

旅游规划和项目开发得到加强。对全市旅游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度假村、**泉度假村、**度假村、**泉宫、**旅游服务基地等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稳步推进。旅游设施和服务得到改善。国际饭店、**宾馆、**饭店等星级宾馆进行了改扩建。同时,不断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旅游秩序、旅游服务得到改善。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1亿元。城乡市场建设发展加快,市场繁荣活跃。庞大汽贸、贸易城批发市场改造、**钢材市场改造等项目完工,**市场改造正在有序进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铺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3.8亿元,增长25.6%。金融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98亿元,比年初增长22.1%;各项贷款余额60.9亿元,比年初增长2.2%。

(四)投资结构不断改善,重点项目支撑力增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5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2.7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2.4%,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实施百万元以上项目160个,完成投资63.4亿元,同比增长1.2%,93个项目顺利竣工。**、**高炉技改、**高技术制药、**易拉盖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拉动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五)改革不断深化,双向开放取得新成绩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完成建筑安装公司等4家企业出售工作,实现资产收益4700万元。双向开放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引进省外资金13.1亿元,增长35.8%;实际利用外资2509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39.4%,增长40.6%;出口创汇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完成1.26亿美元,增长19.3%。

(六)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市区面貌明显改观

全年实施城市建设项目71个,22项工程基本竣工,完成投资3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6%。城市路网建设加快。实施道路工程15项,其中文柏路改造等9项工程已经竣工通车。城中村及旧城改造取得新进展。实施城中村及旧城改造项目21个,其中三间房和东三里2个村已经完成改造,**、**等10个村已经完成拆迁清场;镇**街两侧、**路北桥两侧等9个旧城改造项目正在按计划稳步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四园”、“四河”、“三厂(场)”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其中人民公园、**公园、**公园二期基本完工,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已完成,基本达到通水条件。城市公用事业成效显著。新增天然气用户4600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70万平方米,新铺设城通管网7800米,解决800余户居民吃水、用水难题。城市治理力度加大。拆迁建筑面积达56万平方米,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善。创建省级卫生城活动全面展开。在城区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广告牌匾、市场环境、五小行业”等五项战役,全市城乡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改善,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28.5%。

(七)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4535人次,其中再就业7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6万人次;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66期,培训6063人次。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启动我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参保农民达到10万人;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目前参保人数达到10600人;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不断规范,新增职工医疗保险4068人,新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7349人。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增长18.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6690元,增长11.7%,增速同比分别加快7.5和3.1个百分点。

(八)科教兴遵战略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广泛开展。实施科技项目100项,获省山区创业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4项,食用菌等6家研发中心被列为**市级研发中心。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考工作再传捷报,本科二批上线人数等6项指标在**各县(市)区名列第一。加大教育投入,实施职教中心、三中新校及4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卫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市人民医院新建项目进展顺利。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发展。继续为符合生育政策的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两免”服务(免费提供“优生四项”检查和服用叶酸片),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各项奖励扶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人口自然增长率6.05‰,控制在计划目标6.8‰以内。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深入开展选矿企业整合治理及尾矿库专项整治工作,取缔非法选矿企业141家。严格落实省“双三十”工程及**市“10**0”减排工程,全市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6.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0.8%。深入开展绿化攻坚行动,完成投资1.4亿元,新增绿化面积4.6万亩。广播电视、民政、交通、文化、体育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也都不断发展。

总之,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受国际金融动荡及国内发展增速下滑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二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上还存在着差距,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任务仍很艰巨。三是立市大项目、好项目储备不足,特别是对财政收入增长具有支撑作用的二产项目储备不足,制约了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四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任重道远。五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乡环境面貌需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中等城市、和谐**”、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重要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2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达到43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5%;第二产业增13.5%;第三产业增长14.2%;工业增加值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力争增长30%以上;财政收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91元,比上年增长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700元,比上年增长10%;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4.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4%;主要污染排放: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8.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1.6%。

为实现20**年的各项目标,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以项目为载体,不断增加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强力推进119个投资千万元以上列入**重点项目建设。20**年列入**重点管理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19个,全面落实项目考核奖励政策,加强项目督导调度,建立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抓好在建项目建设攻坚,集中力量抓好**、**冷轧完善、**实业精密轴承、**仿木地板砖等35个在建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产。积极落实项目建设条件,争取国华电力电厂二期、**实业新型干法水泥、**秸秆发电等84个新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二是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快项目立项、环评等前期工作,全力落实拆迁、供水、供电、供气等项目建设配套条件,做好项目建设用地和资金保障工作。三是加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承唐高速**段,实施国道112线大修,省道帮宽线升级改造,谋划遵蓟高速,做好**铁路过境段基础性工作。四是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充分调动企业主体上项目、谋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企业家、专家、政府三方项目谋划研究机制,认真落实项目建设奖惩机制,逐步形成投产一批、在建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格局,确保20**年项目储备总数达到240个以上,总投资390亿元以上。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依托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一是继续加大对钢铁、建材、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提升改造。重点加快**实业精密轴承、**、**冷轧完善、**、**矿机四期、众邦泵业二期等项目的建设。二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点抓好**粉末电子软磁铁粉二期、**阻隔防爆器材二期及运油槽车等项目建设。三是扶优扶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冶金产业的**、**,矿山机械制造业的**、**,食品加工产业中的**、**、**、**等企业,帮助这些企业排忧解难,上项目,促发展,以企业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四是继续抓好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市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区、金山工业园区及矿山机械产业带建设,壮大园区经济。五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支持重点企业进行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突出发展畜牧主导产业。以**、商业总公司肉联加工厂、华时肉联加工厂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壮大奶牛、肉牛、猪、鸡等畜禽生产规模,加快畜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发展。加快畜禽良繁体系建设,重点抓好**-**种公牛站二期项目建设。二是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以食用菌、无公害蔬菜、优质板栗、优质核桃、优质鲜果等优势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快基地建设,扩大规模,带动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三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扶持**、**、**、**、**、**、**、**、**、**、**、**、**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突出抓好**饲料加工、**、**、**、**50万吨果汁果奶等项目建设。四是狠抓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乡村公路改造、文明生态村、造林、农村户用沼气等工程。

(四)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继续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城市路网建设。重点抓好文翠路南通、文北大街东通、建林路开通、建设南路、文礼大街翻建等道路及桥梁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四河治理工程、四园建设工程、三大基础设施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南部新城区集中供热站、供水管网、城通管网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行政中心、职教中心、市人民医院等重点工程建设,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形象。抓好**、**、**、**路北桥两侧、**花园公寓等城中村改造及其它住宅开发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拆迁安置房建设,努力改善广大群众居住条件。加大城市综合治理力度,优化城市建设环境。深入抓好“省级卫生城”创建活动。

(五)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服务业

一是继续突出抓好旅游产业的开发投入。突出皇家文化体验与观光休闲度假特色,加快以**为龙头,以汤泉为重点的北部长城旅游带建设,抓好**、**泉、**泉宫三个5亿元以上温泉旅游项目和**乡旅游开发、**景区开发、**度假村、**旅游服务基地等旅游项目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建设,提高功能和档次。重点抓好**果菜批发市场、东旧寨优质核桃批发市场、**市场三个专业市场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抓好益民农资配送中心项目建设。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新兴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需求。加快谋划建设六大服务领域、六大功能区项目,特别是建设好现代物流业集聚区。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一是加大企业改制攻坚力度。重点抓好未改制企业、二次改制企业的产改工作,全面推进租赁到期企业租转售工作。二是努力扩大双向开放。增强沿海意识和机遇意识,发挥双环优势,积极承接“南资北移”,京、津等大城市的产业、资金、技术转移。围绕延伸传统优势产业链条、旅游开发、城市建设等方面,选好项目,加大招商力度,拓展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效益。三是增强对外贸易。不断壮大出口主体,加大重点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外向型企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努力拓展新兴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四是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认真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在创业辅导、信用担保、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发展能力。新晨

(七)实施民生工程,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范文第4篇

一、2017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预计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264万元,同比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324万元,增长3。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985万元,增长27。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955万元,增长7。2%。

(二)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工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以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为主的新型工业将引领工业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预计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6425万元,增速为75%;实现工业增加值10866万元,增速为72。1%。增速位居全第1名,全面完成双过半任务。其中风电产值7058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43%。

(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旅游实现稳步增长

城乡居民消费进一步提高,预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71万元,增长12%。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695元,同比增长8。1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504元,同比增长11。12%。旅游业快速发展,上半年接待游客人数7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72亿元,增速20%。

(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上半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956万元,增长6。28%,占全年任务数的52。4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330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39。12%;非税收入完成3626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60。88%。

(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投资总额小,新开工项目少的特点。截止6月底共有7个项目,其中新开工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1亿元,增速6。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基本完成下达双过半目标。

二、其他重点工作推进

一是风能开发工作。风电项目协调推进办公室设在县发改经信局,风电资源丰富,规划装机达90万千瓦,投资90亿元,预计分八期进行建设,该项目是建县以来投资最大的清洁能源项目。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发改经信局组织协调解决风电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及问题。目前已有鲁基风电、则约风电、博洛拉达风电、红莫风电等4个风电场陆续建成投产;今年新开工建设的西河风电项目于6月份开工建设。

二是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段)建设工作。项目于2016年4月中旬启动建设工作,项目在县境内建设16公里,主要建设内容有小相岭隧道,全长21。775公里,为全线控制性工程;特大桥一座,长3。6千米,车站一座,占地面积200余亩,其中:小相岭隧道由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特大桥及车站由中铁二十一局承建。主要负责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项目先行用地及临时用地已全部交付施工单位使用,经五方勘测,项目红线内永久性用地354。7亩,人民政府《关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段)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的批复》对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进行了批复,目前已完全项目区内全部坟墓搬迁及部分房屋拆迁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

总的看来,全县上半年国民经济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一是投资后续乏力,无明显大项目支撑。因今年拟建的甘哈觉莫移民集中安置点、鲁基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等投资较大的项目尚未形成实物投资,暂未纳入投资入库。目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风电项目为支撑,离开风电项目固投将失去大壁河山,急需寻求新的投资增长点,以确保固投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今年统计部门实行按项目施工进度入库投资额,每个项目每月只能申报完成投资额10%,造成统计库有项目有资金,但是按照时间任务完成投资入库工作困难。

(二)重点项目建设方面

一是部分项目的上级和县级配套资金不到位,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部分项目建设用地落实困难,办理用地手续及征地时间较长;三是部分项目开展规划、可研、环评等前期工作所需时间较长;四是部分项目在实施中当地群众阻工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五是部分项目责任单位存在不重视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工作,没有认真研究分析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

(三)工业经济方面

总的来说工业基础薄弱、总量偏小,并且生产结构单一。县域内多数企业为国家限制类产业,主要是以黑色冶炼高能耗为主,产业链短、附加值低,难以形成以龙头产业为主的产业群,聚集效益差。大项目、品牌项目、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少,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缺乏竞争力。

四、下半年工作目标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调结构放到突出位置,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抓项目、争投资、稳增长

一是努力做好各类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形成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点。继续做好则约沟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2017年易地移民搬迁工程、2017年彝家新寨等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入库工作,加快完成西河风电场项目、小相岭旅游公路项目、依洛乡至米市镇公路项目、礼至红莫镇通乡公路、洛哈至丁字坡工程、彝人老家旅游扶贫小镇建设项目、公安局监管中心二期、林业局危旧棚户区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形成新的投资,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是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以项目攻坚为统揽,建立项目建设“倒逼”机制,实行倒排工期,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全县重点项目,按照“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建成、重大项目抓突破”的思路,主攻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部门协作,及时做好项目推进涉及本部门的行政审批等服务工作,为重点项目推进提供绿色通道。各项目单位加强对级对口单位的衔接,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早下达,项目早开工。着力抓好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段)、西河风电、光明大道、思源学校、公安局监管中心、城市生活污水、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项目建设。

四是努力在招商工作上下功夫,多渠道、多途径创新融资手段,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PPP建设模式。通过以商招商,外出招商,做好项目推介,力争引进更多龙头企业落户。对已签约项目强化跟踪服务,争取尽快落地并开工建设,力促已落地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二)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抓住重点企业不放,加强督促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调度,帮助解决重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问题。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西河风电开发、康铜落户行业准入协调衔接、良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服务等工作,使之尽快投产实现产能,形成新的工业经济支撑。通过努力,争取2017年将瑞博矿粉、建国商混、中电投风电三户企业纳入规上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

加快冕山、李子、鲁基工业集中区规划和环评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中区服务功能,提升集中区整体形象。为集中区企业搞好服务,帮助投产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着力提升园区融资能力,积极探索搭建政、银、企融资平台,推动政、银、企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绿色无公害畜牧业、烤烟、马铃薯、花椒、核桃等优势特色产业,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益,努力改善民生。二是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农村通村公路、通乡油路、烟水配套、农村安全饮水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范文第5篇

据调查,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全国农民工平均月工资为921元,只相当于城市工人平均月工资1346元的68.4%,而且80%的农民工月工资在千元以下,甚至有27%的农民工月工资在500元及以下。农民工在平均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工人的情况下,平均劳动时间却大大高于城市工人。他们平均每周工作56.6小时,比城市工人每周平均47.9小时的劳动时间要多8个小时。

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收入差距通常被认为是因户籍差异而造成的同工不同酬。然而,调查发现,这一收入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工和城市工人在人力资本上存在差异造成的。从受教育情况看,83.4%的农民工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而在城市工人中,约70%都具有高中以上的教育水平。从所从事工作的技术水平来看,农民工中从事体力和半体力劳动的比例高达83.3%,而城市工人有近一半人(49.2%)从事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分析进一步证明:当引入人力资本、工作状况、就业地点等因素来考察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收入差异时,农民工身份因素对收入的影响消失了。受教育年数较多、能从事专业技能工作、就业于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市区的农民工和城镇工人,都会得到较高的工资。

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工人,拥有养老保险的占16.3%,拥有失业保险的占6.2%,能够报销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的占28.4%

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待遇差异主要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如在养老保险方面,农民工拥有养老保险的占16.3%,城市工人占67.3%;在失业保险方面,农民工拥有失业保险的占6.2%,城市工人占44.5%;在医疗保险方面,农民工能报销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的占28.4%,城市工人占66.3%。分析证明,即使在同样的人力资本、工作状况、就业地点的条件下,农民工和城市工人拥有的社会保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城市工人享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费报销的机会分别是农民工的2.99倍、3.22倍和1.62倍。

三、农民工呈现出积极的社会态度,他们的安全感、公平感、满意度等均高于城市工人

第一,在社会安全感方面,农民工的社会安全感明显高于城市工人。调查显示,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相比,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医疗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隐私安全等6个方面,农民工的安全感均明显高于城市工人。

第二,在社会公平感方面,农民工的总体感受也明显高于城市工人。在14个社会领域的社会公平感评价中,农民工的公平感明显高于城市工人的有11个领域,包括义务教育、政治权利、财政税收政策、每个人的发展机会、就业机会、财富及收入分配地区/行业待遇等领域,只有在司法执法、社会保障、城乡待遇3个领域,农民工的公平感低于城市工人。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就业、收入分配、发展有关的社会领域,农民工的公平感大大高于城市工人,均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而人们通常认为,这些领域恰恰是农民工受到社会歧视之所在。

第三,在对地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农民工总体上也同样高于城市工人。农民工对地方政府10个方面的总体满意度为68.65%,高出城市工人4.2个百分点。特别是对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维护社会治安、实现社会公正、依法办事等方面,农民工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城市工人。

第四,农民工在社会群体间利益冲突的感知方面,远不如城市工人强烈。农民工回答“有严重冲突”和“有较大冲突”的比例只有18.63%,仅为城市工人的一半;认为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绝对会激化”和“可能会激化”的比例为38.79%,也比城市工人低16个百分点。

四、农民工具有积极社会态度的原因

第一,与农民工对自身境遇的归因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待遇低下,但他们认为这是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所致,而非社会性因素造成的后果。面对这种境遇,要提升自己的经济收入,他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勉努力和知识技能的提高。因此,即便农民工为社会公众视为“弱势群体”,但他们自身还是认为存在着“个人发展”和“工作与就业”的机会公平,他们并未将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归因于社会的不公正。

第二,与农民工的生活期望与权利意识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农民工由于受教育水平较低,生活需求层次较低,期望也低,因而更容易得到满足,所以他们的社会安全感、公平感、满意感、信任感等社会评价也就更加积极。相关分析表明,上述社会评价越高、教育程度越低的人,对当前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的感受就越弱,就越不容易认为社会利益冲突有强化的趋势,而农民工正是这样的对社会评价较高的群体。另一方面,农民工也缺乏自我权利意识和社会参与性。比如,根据调查结果,在民主意识方面,和城市工人相比,农民工表现出较低的社会参与性,较高的权威服从。相关分析也表明,民利意识越低的人,对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的严重性就越不敏感。

第三,与农民工的比较参照体系有关。农民工更容易与家乡的农民相比较,与自己的过去生活相比较。换句话说,农民工的利益曲线是向上走的,更容易产生比较积极的社会态度,对未来的发展也抱有更加乐观的态度。调查显示,农民工对过去5年生活水平变化的评价和对未来的生活水平的期望,都比城市工人积极。有72.3%的农民工认为过去5年的生活水平有所上升,有62.7%的农民工认为未来的生活水平会有所上升,都比城市工人高出约10个百分点。

五、关于农民工的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的最重要渠道,是改善农民工的受教育状况、加强职业培训以及提高工作技能。政府对农民工的财政投入应当更加集中于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人力资本提升,以此来提高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收入地位,而不是仅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否则,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局面会进一步加剧。

第二,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非市场化差异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方面。户籍体制的改革如果不与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相联系,它对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则是有限的。当前应当抓紧建立适合农民工流动特点的社会保障体制,消除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机会不平等。

第三,促进和保护农民工的积极社会态度,取消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体制,加强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工会、妇联、共青团都应当把农民工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劳动保障部门应密切监测农民工的利益曲线变化,通过各种措施保证农民工的收益能够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