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观经济学前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微观经济学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企业的管理思想也进人到一个新的阶段,“企业决策理论”开始成为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微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两者是有共性的,并且呈现出一种相互融合和促进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微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有着相似的发展背景和共同进步的社会条件,两者都运用到了数量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因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将微观经济学作为支撑,运用“线性规划”“博弈论”等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在经济学当中,微观经济的意义之一就是选择,而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是决策,两者的统一性使得微观经济学能更好地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
二、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不足的问题
企业的经济资源从管理角度上来划分,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与企业微观经济相关的,判断企业资源是否缺乏一般也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很多企业受到贷款困难、资金运用不到位等经济条件的限制,致使规模和物质条件得不到提升,企业设备更新困难,甚至影响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难以满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前提条件,并且在技术上缺乏资金支持又导致企业人才力量薄弱,发展速度与社会脱轨,产品设计局限及科技含量低下而落后于市场,这也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致使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市场拓展与合作共赢是“开源”,合理分配有限资源降低成本是“节流”,都能够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动力。
2.企业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问题
有些企业管理会出现环节断层的现象,各个部门、生产环节之间缺乏沟通联系,企业由于各种不必要的环节而增加了成本。管理不善可造成以下问题,如生产效率下降、内部组织运行成本增加、人际关系复杂化引起内耗增加、质量管理难度加大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营销机构设置繁复而使交易费用增加等现象,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因素在企业规模变化时会同时产生作用,因此其规律性在企业最优产出决定时要着重考虑。
还有些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过于简单,虽然经营初期管理的幅度小效率高,更容易出现资源集中、利于统筹分配资金以及对市场反应速度快等优势,但是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因为信息大量集中、数据繁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太过细碎而降低决策的效率,错过最佳投资时机,此时企业需要对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划分,对内部资源进行更合理的分配,重新寻找一个管理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平衡点。
另外,我国的很多企业是从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其管理模式的直接表现就是决策层之间互为亲属关系,这种管理模式易导致决策的不民主、不科学性,难免出现运营不规范和内部资源分配能力降低等现象,不利于企业的良性运作。
三、利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强企业管理
1.运用微观经济学思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微观经济学作为研究市场中个体行为的一门经济学,是从“资源是稀缺的”基本概念出发的,在个体行为准则上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因而,在微观经济学的概念中,人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尊重人才、加强人才的归属感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个词为“激励”,即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是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在微观经济学研究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一位经济学家甚至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可见,激励同样适用于企业管理中对于人的管理部分,依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合理地运用激励手段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是提高工作效率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基于以上原理有些企业把净资产增值率、实现利润增长率、销售收人增长率、上交税利增长率和员工平均工资作为主体考核指标,并参考行业平均效益水平来综合考核评价员工的业绩,还有些企业将股权、股票期权等形式纳人激励机制,以动态的思考方式来确定员工的薪酬,由此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变化、突出效益的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同时也将竞争机制引人到企业管理过程当中,更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得当的激励方式会使企业管理更趋于制度化和理性化。
2.运用微观经济学原加强企业资源的管理
企业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力争在有限的经济条件内最大限度地利用配置到的资源。企业管理目标应该是生存和发展而不只是追求短期的最大利润,现代企业行为目标由直接追求利润最大化转为企业在长期稳定发展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有近似意义,而且在实际管理中成本控制比较清晰易管且便于操作和度量,因此企业也可以将利润最大化转为成本最小化进行成本管理与决策。日常管理中企业需要关注到生产要素的周转情况,如合理采购物料、降低成本、管理库存、最优化生产、销售渠道扩展、结算方式创新、简化配送流程等环节。公司除了注意内部的资金运行,还需要把握市场发展的方向,根据经济的先行指标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尽量避免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商业影响。
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等问题,企业除了从内部成本处“节流”还可以从“开源”处着手。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和企业国际化经营迅猛发展的时期,企业管理者需要重新调整经营模式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缺少独特资源、要素会阻碍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长久的竞争优势。由于企业间存在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因此建立战略联盟既可以巩固原有资源又可以弥补各自资源的不足进而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这种企业间联盟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通过沟通处理好企业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保持持久稳固、平等独立的共赢局面,使企业由合作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型,通过增加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达到“开源”的目标。
另外,企业创新也是增加企业竞争力、获得更多长期可靠资源的有效方式。一些企业在壮大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扩大生产规模,引起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如名噪一时的掉渣饼经营思路。企业要想做强做大长期发展就要时刻关注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增加品牌价值,努力使产品在技术和质量层面保有一定的稀缺性,开发一些市场缺乏但是需求量相对较大的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要放弃原有的产品,而是可以将其作为发展的副线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
很多企业销售不佳的原因并非是产品的质量问题,而是本应与之相配的服务得不到提高,使产品的附加价值大大降低。由于良好的声誉或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通常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效的信号之一,可以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因此,产品服务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占用企业较大资源,但是从长远来看,通过舒适的消费、使用体验会引导消费者偏好,开拓潜在市场,扩大产品的需求量。
3.运用微观经济学改进企业管理模式
建立起一个合理、完善、适应自身和市场发展的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健康发展,打通内循环,轻松启动快速反应机制。比如,在一些企业中新兴的“网状扁平化管理”概念渐渐成为一种组织结构新趋势,它没有统一强制的中心,每个基本单元拥有高度自主权,单元之间彼此紧密相连,影响不断扩散成网状。这种组织结构便于对市场做出反应、消除冗杂层级、赋予员工一定自主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比传统的“金字塔式垂直结构”更适应当今互联网时代。但同时企业也需要应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前沿中的主题之一,在“网状扁平化管理”中同样存在,如一位员工被赋予一定的决策自主性,在不了解全局战略时对局部事件进行处理有时会偏离主体意愿。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套成熟细化的流程和制度以及监督体系,以避免由于这种信息不完全而产生的判断差异。
四、结语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各专业特点开展课程标准化建设。开展课程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从如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将不同专业安排在一起进行合班教学;另一方面,提出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高校应从学生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进行规定,提出针对各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其所学的其他专业课上会学习到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在授课时可以把这部分省略;而对于学习工商管理的学生,就要加强其对市场的了解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有针对性的讲授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体会如何“学以致用”。
(二)编写一套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下有一套与其相应的培养目标,选择一套适用于应用型特点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尤为重要。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受教材影响,往往存在过简或过繁的现象。为此,高校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加强教材内容改革,删掉一些过繁的公式推导和模型分析,增加经济学前沿问题分析,加强内容的本土化改造。例如,在各章节中加入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数据,设定与现实经济问题有紧密联系的主题,给予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高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编写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为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提供辅助资料,让学生真正学懂学通。
(三)深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和考试改革。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晦涩难懂且陌生的理论,这些理论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育,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和抵触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应做到化繁为简,采用诸如“案例分析法”、“情景展示法”、“分组讨论法”等直观的教学方法,使其变得通俗易懂,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身份。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自行设计的空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在考试改革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自主选择考核方式,如面试、闭卷、开卷,实现考核形式的多样化,突出对学生能力考核。
(四)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借助网络工具为教学进服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在网站上建立如PPT课件、习题、案例、学习参考资料等。还可以进行网上答疑、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与经济学相关的社团,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市场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去寻找微观经济学中四种市场的差别。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定位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矛盾。虽然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各个专业均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但很多高校在安排这门课程时,通常不分专业的采用大合班上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被迫以相同的要求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授课,导致对某一专业重要的知识点讲授不精,而有些其他课程学过的知识点却占用课时重复介绍,造成课堂的效率低下。同时,学生学习了较多的与本专业实际需要相脱离的知识,造成了“教不恰当,学不致用”的窘境,也打消了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设计与教材方面过于模式化。《西方经济学》课程难度较大、体系庞大、内容复杂,主要运用数学工具通过建立模型来解决经济学原理。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现行的课程设计通常与传统高校大相径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晦涩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教学的环节,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脱节。另外,从教材方面来看,各版教材虽然内容略有不同,但依然还是“重理论,轻实践”,大量采用过去的经典案例进行讲述的教材体系,既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需要,也不能反映我国现实的经济情况。
(三)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方法落后。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虽然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使所学知识有条理地进行系统化传授,但是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记忆,完全没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作为一门理论课,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最后造成“学只为考”或“考过即忘记”的尴尬局面。同时,由于学生没有参与到实践环节中,不知道所学的理论知识如何使用,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对现实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独立解决能力,违背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初衷。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各专业特点开展课程标准化建设。开展课程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从如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将不同专业安排在一起进行合班教学;另一方面,提出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高校应从学生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进行规定,提出针对各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其所学的其他专业课上会学习到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在授课时可以把这部分省略;而对于学习工商管理的学生,就要加强其对市场的了解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有针对性的讲授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体会如何“学以致用”。
(二)编写一套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下有一套与其相应的培养目标,选择一套适用于应用型特点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尤为重要。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受教材影响,往往存在过简或过繁的现象。为此,高校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加强教材内容改革,删掉一些过繁的公式推导和模型分析,增加经济学前沿问题分析,加强内容的本土化改造。例如,在各章节中加入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数据,设定与现实经济问题有紧密联系的主题,给予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高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编写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为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提供辅助资料,让学生真正学懂学通。
(三)深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和考试改革。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晦涩难懂且陌生的理论,这些理论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育,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和抵触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应做到化繁为简,采用诸如“案例分析法”、“情景展示法”、“分组讨论法”等直观的教学方法,使其变得通俗易懂,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身份。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自行设计的空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在考试改革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自主选择考核方式,如面试、闭卷、开卷,实现考核形式的多样化,突出对学生能力考核。
(四)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借助网络工具为教学进服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在网站上建立如PPT课件、习题、案例、学习参考资料等。还可以进行网上答疑、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与经济学相关的社团,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市场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去寻找微观经济学中四种市场的差别。
总之,教学改革应适应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提高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孙宇晖,刘静暖.西方经济学基础[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一、完全市场条件下的保险需求行为分析
二、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保险需求行为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满足上述条件的完全保险市场是不存在的。假定投保人的风险偏好、价值取向、初始财富和风险暴露均保持不变,但是,其财产损失的客观概率分布F(L)不再是共同知识。根据主观期望效用理论,此时,当事人会把一个主观概率分布赋予其所面对的不确定事件,他的决策将受其主观信念的影响。尤其是当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对财产损失可能性的主观概率判断不一致时,对于投保人来说,“足额保险”就不再是最优选择。
设保险市场向投保人提供一种可由他任意选择损失补偿额M,保险费为P=πM的契约,其中π≠p′,P′为投保人对其财产损失可能性的主观概率判断(或主观信念)。实际上,这相当于保险人设定了一个承保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一概率与投保人所设想的财产损失概率不相等。或者说,保险人用来确定保险费的权重和投保人形成期望效用的权重不再相等。这种保险契约向投保人提供了斜率为(1-π)/π的预算线(1-π)W1+πW2=(1-π)W01+πW02。这意味着,投保人可用的预算线偏离了E0,他必须按(1-π)/π的比率用状态1下的财产来换取状态2下的财产。
如图2所示,如果π>p′,投保人可用的预算线为EH,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EH相切于B点,EUB>EUC,投保人倾向于自己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选择“不足额保险”,其最终财产位于“确定值线”下方;如果π<p′,预算线为EL,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EL相切于A点,EUA>EUD,投保人将把一定的赌注押在他所投保事件的发生上,而选择“过度保险”,其最终财产分布位于“确定值线”上方。
由此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个人的保险需求取决于其主观概率p′与保险契约中暗含的损失概率π的对比。随着π的变化,预算线从EH到E0,再到EL,我们得到一系列切点,连接这些切点可得一条“契约曲线”。曲线上的任一点表示决策者愿意以(1-π)/π的比率用状态1下的财产换取状态2下的财产。
在此必须指出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所有的依状态而定的能够互利的财产索取权交易都完成之后,投保人并不能得到相当于其初始财产期望值的确定性财产,他仍然面临“残余”不确定性。
三、其他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保险需求行为分析
除信息不完全之外,财产损失事件之间的相关性和非同质性,高昂的交易成本,以及保险人是具有自己利益诉求的经济实体,都将使保险契约中所设定的保险费率偏离人们对财产损失概率的主观估计(假定投保人对财产损失概率分布的主观估计与其“真实”概率相一致),其结果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情形相类似。
首先,每个个体面临着同质风险,但这些风险在统计上并不完全独立,此时,平均财产的方差不再等于零,依据大数法则进行的风险汇聚无法完全分散其平均财产的不确定性。这种由于个体风险的相关性而无法通过风险的汇聚加以分散的残余不确定性只能在投保人之间进行分担。博尔奇(1962)证明:残余不确定性在投保人之间的分担取决于他们的风险容忍度,每个投保人所分担的残余不确定性份额与他们的风险容忍度成比例。从博尔奇的证明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推论,如果这个群体中的某一个个体是风险中性的,他的风险容忍度为无穷大,那么,他将承担全部的残余不确定性。人们通常认为保险人是风险中性的,相对于风险厌恶的投保人来说,他们是风险汇聚中残余不确定性的最终承担者。然而,这种认识却与事实不符。在具体的保险实践中,保险人将在期望损失基础上增加一项“安全附加费用”,通过厘订高于期望损失的纯保险费,把部分残余不确定性转移给投保人承担。当保险费高于公平精算保费时,投保人获得预算线EH,他倾向于自己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选择“不足额保险”。
其次,保险作为一种能够增进人们福利的纯交换活动,它不是免费的午餐。(1)保险人不可能无成本地进行风险的汇聚和分散。为了寻找潜在的投保人,保险人必须付出搜索成本;对每个潜在的投保人的期望损失进行估计,以决定是否允许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允许其加入,保险人必须支付承保费用;当某个投保人遭受损失时,保险人必须对索赔进行处理,从而支付相应的理赔费用。(2)保险人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保险活动,必须得到他在相似风险条件下投资于别处也能获得的收益,保险人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因此,实际的保险费由纯保费与包括展业、承保、理赔等费用,以及经营利润和税收在内的附加费构成。对于投保人来说,取得意外损失补偿的价值取决于他的期望效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他们的期望效用随保险费的增加而下降。当保险费是在“公平精算保费”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正比例的附加费构成时,对于风险厌恶的投保人来说,最优的选择是购买部分保险。也就是说,由于投保人需要支付高于其预期损失的代价,他们倾向于自己承担一定的风险。当保险费超过某个“临界值”(基于投保人主观概率估计的期望损失和他为规避风险而愿意支付的风险贴水之和)时,投保人就不再愿意购买保险。
参考文献:
卡尔・H・博尔奇. 1999. 保险经济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
HARRINGTON S E.,Niehauus G R..2001. 风险管理与保险[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经济学 课程 交互式
《经济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取舍、优化整合而来的。由于该学科理论严密,系统庞大,综合性强,紧密关注国计民生,实用性强。它与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会计学、管理学等相辅相成,循环支持。因此经济学知识的扎实程度直接关系到各专业课的学习效果。经济学是以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为己任,对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为政府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如1929―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凯恩斯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而长期的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实行导致了“滞胀”的出现,这又导致了理性预期学派和其他一系列经济理论的产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如边际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均衡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等形象直观,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经济学的许多原理都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分析提炼而来。凯恩斯说过:经济学是用来帮助那些拥有这些东西的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所以说学好经济学将使人终身受用。
一、《经济学》课程传统教学法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法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学科本身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但关键是在教师教学方法的取舍上。因为在教和学的矛盾统一体中,教师永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传统的教学法是“课堂讲授法”,即以“填鸭式”的灌输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比较被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单纯利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使得不少学生仍习惯于中学时代的思维与学习方法,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为应付考试而学,结果是考完就忘了,谈不上灵活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这样易培养学生懒惰情绪,缺乏进取心;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也得不到锻炼;更重要的是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及创业实践能力。
因此,研究和探索一种适应当前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方法势在必行。对高职高专所应具备的技能型、应用型、创新性、创业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对经济学课程教学提出交互式教学法的改革新思路,以便更好地促进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及学生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创业素质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二、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过去的同类教学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空白和缺陷。就国内的研究来看,关于《经济学》课程教学法的理论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第一,针对性不强。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先进模式及成熟方案。第二,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经济学知识与各学科紧密交错,对管理学、心理学、会计、高等数学等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运用,但大学生活只有短短的三年,单一的课堂讲授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尽管现在课堂采用案例式教学,由于案例本身的局限性及学生兴趣的差异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在听老师讲案例时,听得津津有味,听后遇到自己分析问题时,却理论是理论,案例是案例,两者不知如何衔接。第三,教学手段陈旧,为考试而学。传统讲授法一般采用黑板+粉笔的方式。黑板+粉笔方式陈旧,速度慢。授课内容又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比如本院的《经济学》课程会计专业是周2学时的课,总计开课32学时,在这32学时里既要讲授微观经济学理论,又要讲授宏观经济学理论,任课教师为完成授课内容一般都要赶进度,无暇顾及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而学生学得似懂非懂,能考试通过或能拿个好成绩就万事大吉,至于运用就暂且搁置。第四,理论脱离实际,课堂死气沉沉。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更谈不上创新能力。
目前交互式教学法主要是在一些语言教学上有所运用,在专业课教学上几乎很少,在经济学课程教学上差不多是空白。
三、交互式教学法的界定
交互式教学法最早由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的。他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教学中的师生二主体作用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展现的,师生构成教学的二主体,是平等、合作、协商的关系,并强调教师主体作用在于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推动学生参与,引导学生直接与客体发生作用,保证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
交互式教学法就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频繁的信息交流、不断的交往互动,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根据学生中心理论,对传统的讲授示教练习小结的教学模式进行的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之间两个交互,学生的学习策略、技能和知识之间的交互,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理论依据
交互式教学法是依据Palincsar1982年提出的教学理论,是遵照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文件的精神,结合本院进行教研教改的实际而选择的。是根据学生中心理论,对传统的讲授示教练习小结的教学模式进行的改革。
五、研究价值
《经济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所学知识的扎实程度直接关系到各专业课的学习效果。由于传统教学法的不足而引起的种种弊端,使得研究和探索一种适应当前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方法势在必行。“交互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之间两个交互,学生的学习策略、技能和知识之间的交互,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本研究基本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摆脱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教学中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该研究的应用价值大于其理论意义,使学生在教学中交流、在参与中应用,主动积极地锻炼了摄取、应用、创造知识的能力。
六、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流程,给学生思考、评判及发现现实中经济学现象的机会,不断激励其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勇于尝试解决现实的经济学问题,并从中感受创新快乐,使学生的思域越来越宽阔,思维越来越活跃,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扬。
二是鼓励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经济事件双方当事人的感受,在操作练习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潜力和学习积极性。长期重复做一件事,难免生烦,减少这种情绪的办法是尽量照顾各人的兴趣。比如运动员天天做同样的动作不烦,因为他对这项活动有兴趣。所以让学生自身去体验经济事件双方当事人,既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创业素质等综合素质能力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三是让学生参与施教,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克服胆怯心理,培养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尤其是经济管理类人才,需要加强语言表达、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在实施教学中,可以由教师创设情境,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创设教学情境,这样教学内容更利于学生接受,也易于掌握,但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四是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改变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教师教、学生被动学、以教师为主体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教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造一个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以往教师的身份。首先是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倾听者、观察者,认真听取每位学生的发言,观察他们在互动中的举止表现,并能及时记录下来,在分析总结时作出解答。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支持者。在整个教学互动中,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很好地分析问题,完满地解答问题,或多或少会有些学生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缺乏勇气主动地回答问题。这时教师如果能积极地支持他们,创造畅所欲言的氛围,会让那些表现积极的学生更勇跃,平时不太言语的学生也会逐渐加入进来,这样就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最后教师还应扮演好合作者的身份,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不过双边活动的顺利开展,还需要教师幕后做大量的工作,比如互动时间的控制、学生互动人员的分组、现实题材的取舍、结论分析等。
五是在应用该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各自在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学生相互质疑。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主动学习新知识,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
七、实施流程
《经济学》课程交互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是侧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堂教学形式。课堂程序以提出经济学现象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终点,中间经历分析问题实践阶段(见图1)。
八、研究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在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此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教师则创设合理情境,把教学生活化、自然化,让学生自己体验,或是教师的示范,激励学生主动思维并积极地去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让学生理解他不是在为一些死的知识而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更好地培养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是促进学生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创业素质等综合素质能力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九胜: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及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杂志,2004,20(2).
[2] 哈斯也提: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9).
[3] 李炯英:整体教学法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5).
[4] 隗斌贤:经济学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 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Pretence-Hall:Regents.1991.
[6] 苏颖宏:浅谈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7] 周勇:参与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1(12).
[8] 李西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探索[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6).
[9] 李效东: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5).
[10] 陈银飞、苏建红: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2004(4).
[11] 沈越:中国经济学建设与中国实践[J].经济学前沿,2006(3).
[12] 林军:浅析多媒体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
[13] 刘厚俊: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