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灾减灾专项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防洪排涝;规划;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发生洪涝的因素比较复杂,即便是一座城市在不同区域所发生的洪涝原因也千差万别。但是,暴雨强度超过了城市防洪排涝设防标准、城区排水系统条件的不利变化、城市管理者不重视城市防洪排涝、应急防御措施不具有可行性等,却是普遍性的问题。
一、防洪排涝的概念及任务
城市排涝是指流域范围内较大汇流面积上较长历时暴雨产生的涝水排放,城市排涝所排的是流域之内的雨水。它主要是通过采取系统的规划措施,利用内河、排水沟渠和排涝泵站、水闸建设将积水排除,以确保城市在发生标准内降雨时城市涝水不漫溢。
城市防洪则是针对流域之外的客水涌入,主要是防河洪、山洪(包括泥石流)和海洪。主要通过修建防洪堤、截洪沟等调蓄洪水。
城市排雨则是解决较小汇流面积上短历时暴雨产生的排水问题。主要通过修建市政雨水管道来收集附近的雨水,使之顺利排出。
二、城市防洪规划
(一)水文分析。要解决城市防洪、排水等水文问题,首先要从研究城市水文特性入手。采用实测降雨多年系列资料频率分析法、暴雨图集法、典型次暴雨分析法分析城市暴雨洪水特性,结合史载洪水位资料,偏安全考虑,综合分析确定城区基准水位站控制水位。
(二)防洪工程规划。根据城市地形地貌和洪水特点,确定城市防洪布局为“上蓄、中畅、下泄”。,提高城市内部河道防洪除涝标准与综合水环境质量;对市区非骨干河道进行综合治理,配合骨干河道行洪除涝,整顿美化城区环境。为了协调人类与水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江河整治由过去的以防洪为主要目标逐渐转变为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改善环境与生态系统等多目标的综合整治。
(三)除涝工程规划。城市本身具有良好的防洪基础条件。暴雨期间,城市涝水主要依靠地下排水管网向内部河道和周边排洪河道排泄。针对现有除涝问题,规划提高城区排水能力,对地下排水管网扩流改造,划定城市雨水排水分区,复核主城区排污管网流量,并对规划新城区范围进行扩容升级,向未达标地区延伸覆盖地下排污管道;规划对重点易涝低洼区泵站扩容改造,并复核现状排涝泵站与地下排水管网的排涝能力。
(四)非工程措施规划。防洪非工程设施建设是城市防洪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城市防洪安全,配合工程措施达到防洪排涝目标的重要手段。规划抓紧制定市域洪水调度方案,建设现代调度系统,完善防汛防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做好城市高风险管理,在风险区实施开发和建设,其地坪设计高程需控制在8.0m以上;大规模开发活动和重要基础设施的选址、选线和工程结构,要充分考虑风险区内现有防洪保安能力和建筑物自身的防洪自保减灾措施;加强对风险区域内居民的防灾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立防洪补偿机制;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采取必要防灾减灾措施。
(五)管理规划。市防洪工程管理是充分发挥防洪工程效益、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的先决条件。目前该市城市防洪由城管、住建和水利等部门共同承担,洪、涝分头管治,存在城市防洪责任分散、实际防洪合力较小等问题,不利于防洪工程效益的发挥。为加强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应逐步集中到一个部门管理”的指导方向,规划组建城市防洪管理处,对城市防洪安全负有责任的多个行政部门进行职能整合,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方向转变。转变城市洪水管理理念,从与水争地转变为与洪水协调共处,合理规划行洪区域建设用地,禁止违规占用河道行洪通道。加强防洪工程管理,保证防洪工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好率,稳固城市防洪保障体系。
三、实施规划建议
(一)整治河涌,维护生态
规划区地形相差较大,现状排水系统不够完善,部分村已经存在排水不畅的现象。工业园开发建设后,排水系统容易忽视,会发生填埋堵塞现状排水沟渠,农作物受淹。此外场地平整后,植被受破坏,滞水功能减弱,洪水强度增大,水土流失加剧,使现有排水系统压力加重,容易产生水害。
因此,规划区内的现有或规划河涌应优选建设,场地平整工程不得破坏旧有排水系统,需要填埋的,必须有改建引水系统或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排水功能不受影响。
(二)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采用3年,重要地区5年。雨水分散、就近、重力流排入附近水体,雨水管一般直接排入内部河道,特出情况下排入外河需设置防倒灌装置。
四、解决城市洪涝的对策
(一)加强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目前,法定城市排水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总体规划阶段,排水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排水体制和排水标准、划分排水分区、提出排水工程布局方案。详细规划阶段,排水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排水设施具置,完善排水系统,计算流量及管径。从编制内容和深度看,总体规划的排水专项规划覆盖面大,深度不够;详细规划阶段的排水专项规划细,系统性差。为解决这些矛盾,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或总体规划之后单独编制排水专项规划,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总体效果较好。特别是在水污染防治和内涝防治形势严峻的城市应该积极加强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以应对和满足城市高速发展的需求。
(二)以规划作为指导和约束,制定城市切实可行的排涝建设方案
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专项规划,它的深度与广度事关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建设质量的高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给排水专项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地利用、城市发展环境因素等条件,按照“科学发展、整体规划、分片治理、以人为本、远近结合”的原则编制城市给排水的远景、近期规划。依据给排水专项规划指导和约束城市防洪排涝建设方案的编制,提出切实可行、全方位的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实施方案。
(三)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排涝系统的总体质量
建设管理中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按照“政府监督、项目法人负责、监理控制、企业保证”的总体要求,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排涝工程实施过程中全面、全方位的建设管理,形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全面保障和提高排涝系统的总体质量,达到经济、安全、美观的目标,降低排涝工程后期管理费用。
(四)从源头上控制城市径流量
在城市洪涝防治和控制方面,国外倡导的低冲击开发模式、雨洪利用理念尤其值得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借鉴。这些理念在总体规划中,主要是控制用地结构,从源头上控制径流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控制初期雨水污染,改善城市的排水条件。在改善排水条件方面,1hm2建设用地配套100m3蓄水设施,相当于拦蓄10mm的径流量或20mm左右的降雨量。
(五)在防御洪涝灾害时,要采用当地气象部门的监测预报信息
梅汛期和台汛期的大暴雨是洪涝灾害最主要的引发因素。大暴雨在时空上的分布不均更是司空见惯。由于各地的地形、地势、局地气候环境的差异,加上对流云层中空气垂直分布很不稳定等特点,造成降雨分布很不均匀。处于暴雨中心附近的气象台站,会充分利用各种监测预报手段,密切关注、研究雨势的生、消、发展,及时作出补充、修正雨量的天气预报。所以在下暴雨期间,注意收听、利用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最为靠谱。
结束语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还关系着城市的生产生活质量,需要规划、市政、住建、水务等多部门横向联系,需要城市管理者按照“科学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民服务”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广泛宣传城市防洪排涝科技知识,不断完善城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城市洪涝防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忠贵,王宝丰.河南安阳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运行实践[J].中国防汛抗旱,2012,03:69-70.
[2]占润进.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的有关问题探讨[A].福建省水利学会青年学术工作委员会.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福建省水利学会青年学术工作委员会:,2008:3.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分级负责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加快实现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有效衔接,健全预警信息、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到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至30分钟发出,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到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预警信息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一)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人工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等监测系统以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按照共建共管、代建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交通和通信干线、输电线路、水利工程、林区、旅游区、重点经济区等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资源、气象、水利、林业等部门联合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制订实施全省防治山洪地质灾害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规划,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与农业气象服务工程建设,完善气象灾害和农业气象监测系统,提高农业趋利避害水平。组织开展小流域、森林、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跨部门监测,建设综合气象信息网络共享平台,提升观测资料的管理、应用和信息共享能力。强化我县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和地下水监测设施。完善气象应急观测系统和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设,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二)强化监测预报。开展气象灾害调查,建立气象灾害预报系统,重点加强城市、乡村气象灾害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率。强化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和预警,缩短突发性、局地性的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在强降雨、暴雪、冰冻、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及时做好滚动预报,特别是要做好短时临近过程的实况监测和实时预警。完善山洪地质灾害预报系统,加强西部山区的雷电灾害监测和预报。建立火险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和森林火险信息交换平台,及时高火险天气预报预警。
(三)开展风险评估。各乡镇政府要组织做好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查清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建设以乡村为单元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推进基层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完成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及评估。建立健全雷击风险评估制度。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建设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前,要严格按规定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三、加强预警信息
(一)加快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快速。依托国家、省、市气象频道完善我县综合防灾减灾栏目,加快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插播系统建设,实现预警信息在县内电视台和广播中的快速插播。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情况纳入公共安全监管范围,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二)加强预警信息规范管理。制定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办法,明确预警信息权限、流程、渠道和工作机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县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制作,根据政府授权,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自行向全县。
四、强化预警信息传播
(一)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的作用。广电、通信主管部门及有关媒体、企业要完善预警信息联动机制,建立重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绿色通道,在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5分钟内,要采取增播、插播、增加播报频次和滚动字幕等形式准确播发。电信运营企业要根据应急需求对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按照政府及其授权部门的要求及时向预警区域手机用户免费信息。
(二)完善预警信息传播手段。要把气象预警信息配套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的工程范围,在车站、旅游景点、重点林区,以及学校、医院等气象灾害敏感区域配备预警信息接收、传播设备。建立政府主导、各部门自建电子显示屏共建共享机制,因地制宜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方式,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群众。
(三)加强基层预警信息接收传递。乡、村和学校、卫生院、社区、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要指定专人负责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各类灾害防御责任人包干到户的预警信息传播机制,形成乡—村—户直通的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将气象信息员等队伍纳入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范围。
五、有效发挥预警信息作用
气象部门要与民政、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务、农牧、卫生、教育、安全监管、林业、旅游、通信、电力等部门及有关单位,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完善气象灾害预警联席会议制度,会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协调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中的重要事项。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网络专线等方式,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为全县应对气象灾害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各乡镇、有关部门要适时修订相关应急预案,实现与气象预警信息的有效联动。对矿山、旅游景点、重点林区、水库坝区和重要交通、输气、输电、通信线路等重点区域,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的强制性标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响应能力。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要在第一时间传递预警信息,迅速组织群众防灾避险。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要组织建立气象灾害联防体系,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联防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乡镇政府绩效考核。定期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有关部门应急联动情况专项检查,做好预警信息、应用效果评估工作,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应急联动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对气象监测、预警、信息播发等专用设施的保护,按照法定标准制定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专项规划。
【关键词】小城镇;市政工程;标准规范;管线工程;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市政工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市政工程指的为城镇人民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管线、环保环卫、防灾减灾三大块,广义的市政工程还需加上交通、绿化等内容,本文中以下所指的市政工程均指狭义的市政工程。
1.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主要包括三大块:管线工程规划、环境环卫规划、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其中管线工程规划包括:给水、排水、雨水、电力、电信、邮政、有线电视、燃气、供热工程规划;环境环卫规划包括:环境保护、环卫设施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则包括:防洪、抗震、消防、人防规划。
2.小城镇市政设施规划的现状
2.1现状资料严重缺失
在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中,往往会发现现状资料极其匮乏,尤其是地下管线资料,这主要是由于早期政府对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随意、 缺少统一规划管理, 从而导致现状市政设施的基础资料混乱和缺失,尽管现在地探技术越来越先进, 但很多开发商或政府部门却不愿意投资采集现状资料,这也使得设计人员在后续的规划中不能依托现状的建设情况,而是当成一块空地来重新规划,因而导致规划与现状相脱节,造成资源浪费、重复投资。
2.2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
因为小城镇的市政工程规划与城市的市政工程规划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小城镇很难直接套用城市的标准规范,而目前针对小城镇规划的标准规范尚不完善,这就给小城镇市政规划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目前国家出台的市政工程规划规范大多是关于城市的,能针对小城镇的标准规范很少,目前已知的只有《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镇燃气热力工程规范》等少数的几本规范,而其它的,例如给水工程只有《城市给水工程设计规范》、排水工程只有《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供电工程只有《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等。
2.3科学性有待于提高
早期由于对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市政工程章节的不重视,这部分内容往往由一些规划专业的人员代做,由于缺乏专业基础,所以他们的规划往往是“依葫芦画瓢”,直接套用一两个范本来做,这样的规划成果必然存在很多规范和技术问题,根本无法指导下一步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其次由于甲方对于市政工程部分不重视,从基础资料的提供到市政规划成果的审核都未给予足够重视,这也直接挫伤市政规划人员的积极性,间接导致其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认真调研和设计,多数时候会选择马虎了事,从而无法保证规划质量。
2.4缺乏对小城镇差异性的关注
小城镇与城市差异很大,因此不能按照城市规划的那一套模式和技术策略来规划,而以往的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往往是套用城市市政规划的模式,在其框架基础上做一些精减后来做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而对于小城镇自身人口少、基础薄弱、产业单一等特点缺乏缺乏相应的研究。
小城镇直接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地理特征、不同的资源条件等这一切都会影响到规划的模式和技术策略,缺乏对差异性研究的规划必然针对性差、实施性差,最终沦为纸上谈兵。
2.5防灾减灾规划流于形式
首先是内容结构不完善。目前的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包括防洪、消防、抗震和人防四个方面,但如果统一都套用这样的结构就非常不合适,因为防灾减灾的对象不仅仅包括上面的几个灾种,很多地方还应包括防风、地质灾害防护、防风沙等等灾种防护。
其次是规划深度不够。目前编制的的大多数防灾减灾规划中除了防洪部分内容相对比较详实外,其它的防灾部分更多的只是提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性控制条文,而对于现状防灾空间存在问题的分析、防灾工程如何在空间中落实的内容却涉及甚少。
3.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特点
3.1规划思路的地域差异性大
以我们江苏为例,苏南苏北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差距较大,其各种规划标准以及规划的方式差别也很大。以用水指标为例,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苏北的小城镇人均居住生活用水指标一般取80~120升/人.日,而苏南人均用水指标则普遍取到120~150升/人.日;以污水处理工艺为例,苏南乡镇的工业废水比重较大,城镇污水处理都采用生化处理的方式。而苏北仍以生活污水为主,可以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采用一定生态处理的方式。
即使同处同一个县市,由于不同的小城镇的地域分布不同、地理特征不同,其设计时的采用的思路、标准以及设计时采取的参数也不同。例如:泗阳县地处两种不同的地震动峰值分区上,所以在进行抗震工程设计时,临河镇及以东地区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临河镇以西地区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3.2与上位规划联系紧密
相比较城市,小城镇的市政配套规划方式受其区域定位和地理位置影响更大。主城区邻近的城镇,倾向于与主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共建共享;县市总规划分的组团片区内的几个城镇宜统一考虑市政设施配套;而距离较远或者地势复杂的乡镇则往往难以与周围乡镇市政设施共享,需要独立配置市政设施。
3.3各类负荷波动较大
小城镇相对城市而言,人口较小、产业单纯,用水、用电、用气等各类负荷高峰时与低峰时的差别更大。以用水为例,根据调研,小城镇日用水变化系数达到1.75~1.95,时变化系数达到2.0~2.4,用水高峰值与最低值之间的振幅也随小城镇规模减小而增大,这远远高于城市的日变化系数取值的1.1~1.5和时变化系数取值的1.2~1.6。
3.4规范和标准相对独立
由于小城镇的不同于城市的特点,小城镇所用的标准规范应与城市的标准规范有所区分。目前针对小城镇规划国家出台的标准规范还很少,只有《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镇燃气热力工程规范》等少数的几本规范,国家也正在抓紧这块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同时还要注意到,各部门、各省也出台了一些针对小城镇规划的规划文件,例如建设部1996年的《小城镇建设策略》、江苏1996年的《江苏省小城镇消防规划编制要点》等等。
4.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编制的要点
4.1研究区域关系,宏观把握规划原则
大中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郊区小城镇,市政设施的配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并考虑;集中分布或连绵分布的小城镇,市政设施应在城镇区域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行主要市政设施的联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相对独立、分散分布的小城镇,市政设施应在县(市)域城镇体系市政设施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
4.2确定合理的规划指标
指标的取值直接决定了后面的设施规模和管网计算,可以说是市政工程规划的基础,因此我们对于小城镇的指标体系,必须在参照国家相应的标准的同时结合小城镇的现实情况和专业发展动向来综合考虑。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生态等理念在市政工程规划中的贯彻,很多市政规划的指标也应作出一些调整。例如“低冲击开发模式”在雨水工程中的应用,使得在雨水工程设计时,径流系数的取值也发生了改变;节水要求的提高需要我们采用节水设施和运用新技术,这也使得我们在计算管网漏损时的取值相应降低。
4.3近远期统筹考虑
小城镇经济发展弹性大,因此其用水量、用电量等各类市政负荷变数也大,所以市政设施的位置、数量、容量一定要近远期统筹考虑。污水厂、垃圾中转站、变电站等重要的市政公用设施千万不能出现三五年就需要迁址重建的情况,同时它们的建设规模一定要在满足近期需求的同时,为将来的升级扩容预留足够的备用空间;高压走廊、输水管、高中压燃气管等重要的市政设施走廊必须在规划时选择好合理的位置,尽量减少远期改线的可能性。
4.4因地制宜,探寻适合自身特点的规划体系
市政工程规划切忌模式化,由于每个小城镇有着各自不同的地理特征、资源条件、规划背景,因此其市政规划的思路和模式也各自不同。
例如在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小城镇,要特别注重节水规划,必要的话需要设置再生水系统规划;在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城镇,则需要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并且在相应的指标体系中加以约束;沿海小城镇由于台风威胁较大,则需要在防灾规划体系中加入防风规划章节;山区的小城镇则需要加入地质灾害防护的重要章节等等。
4.5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的原则。注意环境保护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规划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在环境保护章节编制中,要根据小城镇的土地、水域、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和使用功能,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对具有条件分区的小城镇进行不同类型功能区(如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混合区等)的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
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4.6加强综合防灾规划
小城镇防灾减灾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地震、火、风、洪水、地质灾害等不同灾种设防标准。
较集中分布或连绵分布的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可统筹考虑,资源共享;分散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可以结合小城镇及周围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小城镇选址定点要避开洪水淹没及行洪滞洪区,并应尽量避开低劣的地基岩土(如冻土、膨胀性岩土、流塑性淤泥、地下采空堆填土等)分布区、活动断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多发的高危地区等地段。小城镇布局要考虑防灾减灾的避难空间、人员疏散地和疏散通道。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建设部,2006.
[2]吉芳英.小城镇规模与用水量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5期
[3]刘兴昌.市政工程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市建设;关系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limate changes and natural disasters characteriz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hat planning climate adaptability c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construction system.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city construction;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P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1.1 气候变化的界定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 l o b a l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本文采用UNFCCC对气候变化的定义,即侧重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暂且不考虑自然原因引起的气候变率。
1.2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IPCC 第三次评估报告提供的预测结果是,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8℃。未来变暖的变幅取决于人类采取什么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仍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是事关生态与环境保护、能源与水资源管理、食物安全和人类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人为增暖,温度升高造成的影响表现为:北半球高纬地区的早春农作物播种,林火和虫害对森林的影响;欧洲与热浪相关的死亡率,某些地区的传染病传播媒介,以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花粉过敏;在北极地区冰雪上狩猎和旅行,在低海拔高山地区的运动等。城市及其系统受到了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的影响,如山区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海平面升高和人类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
1.3 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占了中国自然灾害较高比例,而极端气象现象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高度有关。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高等因素,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有效资源管理手段缺乏等原因,我国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相对低下,由此所致的灾后重建恢复能力也较差。我国较易遭受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止2009年8月24日,全年直接经济损失711亿元,共有29个省份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暴雨泥石流。2010 年8 月7日甘肃舟曲因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至今让人触目惊心;2010 年8月12 日起,由于连日的强降雨天气,四川多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1.6亿元。海平面上升。我国是世界上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 毫米/ 年。2004~2006 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都高于常年,其中2006年比常年高 71 毫米。与 2003 年相比,2004~2006 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呈起伏上升趋势,各海区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全海域一致。海平面上升不仅会造成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的严重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重要工程设施和沿海城市发展。这些自然灾害和其他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都是城市脆弱性的外因,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强度。
2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
2.1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的建议
2.1.1 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前适应能力。加强极端气候变化和重大气候现象及其影响的中短期预报和精细化预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形成全国性、多层次、布局合理的气象监测预报网络,实现灾害性气候事件的预警分析和风险分析。
2.1.2 加强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中应对能力。建立不同级别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制度和响应制度,建立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组织指挥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部门协作联动体系,建立政府、企业、群众共同响应的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2.1.3 加速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从组织领导、保障措施、责任落实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切实做好灾后的重建恢复工作。政府加强资金和物资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统筹处理灾后重建与做好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推进。
2.2 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分析
2.2.1 要厘清全球、全国以及本地区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趋势,尤其是极端气候现象,理清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与气候变化之类的相互关系,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角度减轻和减缓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建设,充分运用规划的提纲挈领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区域)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规划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上的气候变化立法工作,以法律规范全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切实实现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气候安全。
2.2.2 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气候变化的支撑作用。通过利用科技加大气候变化规律研究、气候变化趋势预测、气候变化影响分析、提高气候变化的预测性,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以减轻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2.2.3 要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极端气候灾害能力是体现未来 20 年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与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增强防灾减灾、抵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水资源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 结束语
气候变化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加强气候变对城市建设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桂武,高庆华. 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J].地学前缘,2003,10
[2]喻小红等. 城市脆弱性的表现及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5)
里约环发大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年以来,中国通过全面深入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使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从战略到行动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科技创新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通过战略规划和重点部署本文由收集整理,全方位推进了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工作。通过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规划纲要》,以及生物医药、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等十几个可持续发展科技专项规划,对全国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工作进行了部署和推动。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00至2010年,中国全社会r&d年支出总额增加了6倍,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
二是通过加强可持续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着力培育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加强了可持续发展适用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着力提升医药健康、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水平,满足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大需求;促进了资源环境关键技术研发,破解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问题。
三是依靠科技引导和机制创新,持续开展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验试点。从1986年开始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实验区总数已达131家,覆盖人口1.1亿。
四是通过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促进了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互利共赢。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南-北科技合作深入推进,南-南科技合作成效显著。如南南科技合作,在农业、生物、能源、环境、医疗等领域,十年间举办了350个科技援外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培训7 000多人。
实践表明,科学技术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面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新愿景和新挑战,国际社会要高度重视并继续依靠科技创新,支撑与引领可持续发展。
一是科技创新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要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与驱动,大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开发绿色环保产品,在全社会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二是科技创新要切实服务于民生改善。要不断探索科技成果惠及人民、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和模式,促进科技与民生、科技与市场、科技与政策、科技与金融等的结合,加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示范、推广可持续技术的能力建设。
三是科技创新要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要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技术成果,提高各国应对全球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灾害等多种风险的科学决策和综合风险管理能力,推动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保障人民生活安康。
当前,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已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多边和双边合作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要创新合作机制,开辟合作领域,拓宽合作渠道,建设可持续发展多边科技合作平台,促进双边科技合作。要切实推动发达国家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转移的义务;大力拓展南南科技合作空间,真正促进环境友好技术造福于广大发展中国家。
在此,我提出以下两项建议:
一是促进全球地方可持续发展科技合作网络建设。地方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20年来,通过实施地方21世纪议程等实验试点工作,世界各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可持续城市、减贫、社区发展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和典型案例,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建议建设“全球地方可持续发展科技合作网络”,开展可
持续技术转移与扩散、地方可持续发展最佳案例的总结推广、信息共享与交流、政策机制研究和能力建设,提高地方政府决策者、管理者的创新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