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问题;建议
1 城市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同时蓬勃发展。由于我国的轨道交通发展起步较晚,现阶段又是采取跨越式发展方式,对轨道交通的认识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导致了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1.1 规划方案的不合理
轨道交通规划涉及城市规划、交通建设、轨道工程、建筑工程和客流预测等多学科知识,非常复杂。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的变化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第一,使人抓不住规划目的。规划方案的频繁变动让市民摸不着头脑,对项目失去关注心。第二,提高了项目的风险。每一次变化都会影响规划。特别是为了谋取短期利益而改变规划方案,易导致风险的发生
1.2 社会认可度低
规划方案过程中,市民不参与决策,没有广泛征集民意,规划调整严重损害市民利益,沟通效果不理想。这些都会打击公众参与热情,民众认可度低。
1.3 过于追求功利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基础的公共服务产品,它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为市民服务,改善民众的公共出行。由于其具有经济附加价值,极易诱导决策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比如,利用轨道交通提升地皮价格、吸引外资投资和提高GDP。
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建议
2.1 让公众参与监督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公共交通基础建设,它的出现就是解决市民出行难的问题。因此,当我们规划轨道交通时,要坚持让每个人受益原则。轨道交通的规划应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广大市民利益息息相关。公众必须能够广泛的参与规划。构建完善的轨道交通规划公众参与规范,要使公众能充分表达意见和建议,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完善市民意见征集制度,只有疏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公众参与才能真正开展起来。目前比较有效地办法有开展研讨会、论坛讨论、社区论坛等。
2.2 加强立法
我国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专项立法工作还有较大的不足之处。2005年出台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其中的有些条款已经明显过时,不再适应今天的轨道交通情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在国家层面有法律空白,在行政法规方面制度也需完善。我国有关轨道交通的立法主要是以条例或法规居多,而且主要都集中在建设、运营方面,在轨道交通规划上是空白的。因此我国现阶段必须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法制建设。国家要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轨道交通规划程序。轨道交通规划是一种交通资源的配置过程。不论是轨道交通规划的结果导致规划与城市发展脱节的问题,还是由于“朝令夕改”造成规划不能稳定执行的现象,都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质量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使得规划的龙头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最终影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轨道交通是关系到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对于引导城市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要实现科学化,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注意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通过学习国际经验可以知道,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决定了轨道交通应如何发展。因此在进行轨道交通规划时,必须要对城市土地开发规划有综合的考量,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土地利用和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突破固有的土地利用传统思路,积极倡导轨道交通与土地的有机整合,实现土地利用同轨道交通发展的良性互动、并利用土地的集约发展效率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第二,重视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模式的协调发展。我国大多数城市还处于轨道交通建设的起步阶段,应当把握时机,从一开始就谋划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与协调,统筹规划、明确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间的衔接和优化方案,通过合理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办法,实现城市各交通方式的综合发展。第三,强化各相关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公众利益的最有效保障就是制定完善的程序性法律。还有制定规划后,应保证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的权威性和法律的执行性。
3 结语
轨道交通终将成为城市交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方面,甚至在未来能够影响城市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并且这一发展趋势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因此,不论我国每个城市兴建轨道交通是处于怎样的目的、现阶段发展的状况如何,前文中所总结、暴露出的问题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而且可以看出,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大多数都是人为因素,是可以解决和避免的。所以,当前阶段我们不仅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解决它,还要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再次出现。只有当我们能更好地编制出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才可以保证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性发展,才能真正建设好这个关系到我国城市发展的百年大计。
参考文献
[1] 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M].北京: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战略
前言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的重要手段。轨道交通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涉及建筑业、制造业及管理的所有领域,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不仅可推动我国建筑业、制造业的发展,更可带动城市的发展。以新的战略发展观探讨今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在技术层面上,可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技术水平,完成本行业的技术跨越,促进产业发展;在宏观方面,更可引导城市布局的合理发展,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但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症结有:规划体系不健全;系统标准不统一;建设周期长,造价高;装备技术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交通设施运营管理缺乏系统整合,管理手段落后;交通安全保障系统不健全等。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促进技术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本文即通过我国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分析,得出技术发展趋势及技术发展特点,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发展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策略。
1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1.1建设现状
综观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史,从1965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到目前全国多个城市多条线的同步建设,风雨四十年,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长春、大连六城市10条线,线路总长共计约318公里,除北京地铁一号线和环线近40公里外,其余都是九十年代后修建的。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态势更为迅猛,全国4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已有30多个城市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前期工作,在建线路有8个城市,17条线,线路总长约360公里,共需总投资近1100亿元,运营初期所需车辆就达1582辆。而近期报批的几个城市的建设规划,更是报出了惊人的数字。
分析这些城市的特点,可以看出,我国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是我国今后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重点。大致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具有建设和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的经验,进一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城市内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中发挥骨架作用;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第二种,具有建成一条线或正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开始进行第二条城市轨道交通的前期工作,尽快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走廊的作用,如:深圳、南京、武汉、长春、大连等城市;
第三种,比较多的城市正在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工作,例如:杭州、成都、沈阳、西安、哈尔滨、苏州、青岛、鞍山等城市;
第四种,在经济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塘地区,正在酝酿建设城市间的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工作,广州至佛山,广州至珠海的轨道交通已开始启动。
初步预测到2010年,将要建设1500公里,需要投资5400多亿元,初步估算新建线路运营初期所需车辆就达6800辆。这样大的需求,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促进技术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1.2技术水平
我国地铁与轨道交通的发展虽然只有38年的,与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历史相比较,设计、施工的许多方面并不落后,如明挖法、盖挖法、沉埋法、盾构法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跨度暗挖法和平顶直墙暗挖法我国属国际领先水平。但在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及一些关键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
城市轨道交通的机械施工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地铁用的盾构机目前多靠进口。发达国家的暗挖有了新的进展,其中有大跨度的预制块法、预切槽法、微气压法等,在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已有。
城市轨道交通用的设备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研制更新,尤其是通信及信号控制系统仍有差距。建设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存在差距,系统集成能力不强,缺乏具有对工程项目管理、设计咨询、施工、运行管理全过程管理的国际型工程公司。
运营管理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人工较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低,国外先进国家每公里地铁管理人员在50人以下,而我国则要使用100-300人。
受大铁路检修工艺思路的,使车辆段与检修工艺设计落后,车辆段工艺流程不合理、确定的工艺、设备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造成浪费。
在新型交通系统方面,世界各国根据城市特点已开发了轮轨系统、直线电机系统、跨座式单轨系统、无人驾驶新交通、磁悬浮系统、空中客车等制式,并在城市交通中占有一定比例,而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仍以大运量的轮轨交通为主,需要开展相关新技术的研发。
1.3经济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承担了大量的客流,在城市的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城市随着运营里程的增加与延续,轨道交通网已初具规模,公共交通运量的比重大幅增加。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拉动了内需,使土地增值,促进了沿线的开发,加快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有两个途径,其一为降低造价;其二为提高经济和效益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规模大、造价高、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投资动辄几十个已甚至上百个亿。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总投资的工程费(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预备费等)、车辆购置费、其他费用、借款利息中,工程费约占工程总投资的60%-70%,车辆购置费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0%-18%,其他费用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0%-18%,借款利息约占工程总投资的4%-8%。降低工程费是降低地铁造价的主要手段,通过合理规模的确定、结构形式及施工的优化等措施降低土建费用,通过设备国产化降低设备费用。轨道交通的投资控制由于各有关单位较为重视,已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所带有的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巨额的投资多由政府负担或筹措,在市场化等方面还应进行探索。
1.4技术交流及技术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引起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有相当多的设计、施工、车辆、设备制造和科研单位、院校积极参与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已有国外的咨询公司和一些设计施工企业开始参与和关注我国的地铁、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大量国内外交流和国外技术考察推动我国地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国外先进的车辆设备和设计施工技术的引进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提高。
到目前为止,建设部组织编写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地铁设计规范》、《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测量规范》已批准实施,使我国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施工、勘察测量纳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轨道。
2技术发展趋势
2.1技术发展特点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突出显示以下特点:
1)由最初的一个城市发展成20多个城市同时建设,引发出对统一建设标准的需求;
2)由一个城市的一条线发展成网络的多条线,引发网络化带来的规划、客流预测、综合经济评价、枢纽换乘等技术问题;
3)由单一的传统轮轨模式发展成多种制式并存,目前已在建和准备实施的制式已达6种:大运量地铁、中运量轻轨、跨座式单轨、城际快速铁路、磁悬浮、直线电机系统等,引发出对新型交通方式的成套技术研究需求。
2.2大运量、中运量、市郊线多种形式并存,轨道交通发展呈多样化
从上节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已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尤其是城际轨道交通线和市郊线的建设越来越多。
我国首条城际轨道交通线为广州到佛山的广佛线,线路总长约34公里,贯穿佛山、南海及广州市区的中腹地带,速度超过120公里/小时。它的建设是综合考虑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和整个路网的协调性与匹配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功能定位,即解决佛山组团中心与广州的交通需求为重点,并兼顾各组团内的交通,以城际交通功能为主,城市轨道交通为辅。广佛线预期实现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启动和完善区域立体化交通体系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广佛都市区协调发展战略;增加区域性城市集聚效应,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广佛城际轨道交通线在某种程度上已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由于它在珠三角区域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路网中的核心作用,作为国内第一条城际轨道交通线,其规划与建设的经验,对后续城际轨道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线路长度将达一千多公里。
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大京津地区等也正在筹划城际轨道交通线。
除城际轨道交通线外,市郊铁路系统也逐步开始建设。如北京正在构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包括连接市区与郊区的(l线)昌平线、良乡线、顺义线、亦庄线等将达160公里。
2.3新型城市轨道系统开展研发
1)直线电机系统
2003年,随着广州地铁4号线及北京首都机场线方案的论证,直线电机系统逐渐引起各方的关注。根据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其中4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将采用直线电机系统,至2010年,总长将达到107公里。
2)跨座式单轨系统
跨座式单轨系统最多于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也有应用。在我国首次引进的跨座式单轨交通方式是重庆市。具有占地面积小、爬坡能力强(60‰)、转弯半径小(r=100),可以因地制宜,穿遂道、爬高坡、沿着江岸翻山越岭运行,非常适应山城的特殊地形。单轨系统采用低噪声和低振动设备,车轮为充气体橡胶轮胎,运行时噪声远远低于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声级75.8分贝。
直线电机系统和跨座式单轨系统都属于中运量系统(单向高峰小时2万人),因其具有曲线半径小、爬坡大、噪音小、造价低的特点,在国内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3)快速轮轨系统
因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塘地区区域快速交通网正在筹划建设,则速度大于120公里/小时的快速轮轨系统的研发势在必行。
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策略
3.1加强宏观领导和管理,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产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已初步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加强宏观的领导和管理,促进和引导其健康高速地发展,势在必行。在产业发展方面,建议成立国家级的协调机构,重点解决:
1)制定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及实施计划;
2)制定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的相关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建设标准。
3)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相关产业投融资政策,指导建设资金的筹措、管理和使用。
4)制定相关的法规,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事业的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
5)依法规范业主行为,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标准和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6)负责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工作及监督、检查。
7)协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的重大。
8)加强产业服务,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3.2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实施规划
1)建立城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体系,建设市郊铁路、地铁、轻轨及小运量的有轨电车网络组成的轨道客运系统,改善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服务,同时为市区边缘集团和郊区新城的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持,并同步实施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方便快捷的衔接换乘。
2)规划应考虑地下、地上、长途、短途、高速、低速、汽车、火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的立体接驳、平行换乘以及加强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工作。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和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一个地上、地下统一规划建设的城市发展模式,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建设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3促进技术研发,提高产业水平
开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及新型交通系统成套技术的,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技术水平,完成本行业的技术跨越,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促进产业发展。
技术研发的总体目标是:提升轨道交通的整体建造及技术装备水平;形成标准化、模块化的系统模式体系及标准体系;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信息化及无人驾驶卫星定位控制;建立一整套高度智能化的事故防范预警系统和应急疏散系统;建立多数据源的城市轨道交通三维数据库;建立便捷、安全、环保、节能、低维护的新型交通体系,使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方式,并带动相关及产业的发展。
其主要研究包括:
1、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运营重大技术研究
1)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研究;
2)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及标准体系研究。如车站的标准化和模块化研究的内容集中在车站的组成内容、车站设计理念、车站合理规模、新型施工建造技术研究等;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乘客信息管理技术;
2、新型轨道交通制式及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环保、安全、节能、经济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研究,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技术水平,建立成套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重点研究:
1)直线电机成套技术系统;
2)导向式轨道交通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车辆、轨道结构、电机、感应轨、供电轨、供电和配电、列车自动控制、通信、自动检票系统、站台屏蔽门、运营、养护维修等内容的匹配与系统集成及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
3、轨道交通重大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施工装备技术和运营装备技术。包括新型车辆制造技术;列车自动化控制技术;先进的施工及装备研究;新型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装备研究等。
4、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综合研究具有高度智能化、集成化的快速反应事故防范预警系统和安全疏散、救援系统,保证轨道交通乘客安全。并能对突发的事故,尤其是恐怖性事故提供紧急疏散预案。
5、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控制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必须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相互协调,甚至提升当地环境的品位,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控制研究主要包括地下车站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高架及地面线景观、环境及控制对策等。
6、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研究
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拓宽多种投资渠道,研究探索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支持。
3.4发展多层次的城市轨道交通
根据功能、运量、经济实力、城市环境特点,确定线路的功能定位,选择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发展多层次的城市轨道交通。
3.5进一步实施设备和国产化政策,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一、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
20世纪50年代,北京率先开始地铁一号建设,后来天津、哈尔滨也建立起地铁工程。20世纪90年代,一些省会城市开始地铁的建设,来缓解交通堵塞的压力。21世纪初期,国家开始鼓励大中城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开始大跨度迈进。从安全方面考虑,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存在乘车难的问题,在上下班高峰期,车上人员过于密集拥挤,增加了安全隐患。从城市生活效率考虑,道路拥挤的同时,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时间的紧迫感加强,需要方便快捷的乘车方式。从环境污染考虑,经济化水平逐渐提高,私家车也逐渐增多,车辆道路的有限性,造成了路面的拥挤。同时带来的问题是,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地铁,作为当今世界最为高效、最为便利的交通工具,为无数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带来了便利和快捷。城市轨道交通不但缓解了城市拥挤的压力,而且它的快捷、方便、安全满足了人们的要求。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对能源的利用与消耗减少,较少排放物和污染物减轻了环境压力。安全、准时、高效、环保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势在必行。
二、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性
截至2015年4月底,已有39个城市获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并且不断有新城市加入。轨道交通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工期长,在建的城市都把轨道交通建设列入重点工程,会计核算尤为重要。然而,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却没有标准化的会计核算体系。标准化体系除了要做到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程序完善、工程造价合理等综合因素,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来让整个系统的运作变的更加清晰,更有目的性。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标准化会计核算体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帮助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解决具体核算上的一些问题,为企业作出相应的决策,还能为未来做出相应的谋划,所以建立这样的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标准化会计核算体系主要作用:第一,推动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会计核算指南,有利于各企业进行沟通交流。第二,使企业管理者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利于做出更科学的决策。第三,有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竣工决算的质量和轨道交通建设的效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标准化会计核算体系,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意义重大。
三、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优化
中图分类号:U239.5
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决策,不仅有助于降低建设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交通功能,还能促进城市交通和经济的发展。
鉴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之广泛,进而有必要探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目标之后,再构建优化决策的相关决策指标体系。外带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受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可见对其进行优化决策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技术及国际因素等的复杂大系统的测评分析课题,也是一个需各方面专家参与并且是多层次、广目标的评价系统。故而对方案 评价、决策宜采用多层次、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
1 城市需要进行轨道交通建设的缘由
1.1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1)城市日益膨胀的公共客运交通运量的客观需要
1)满足单一方向路线的峰值客运量的需求
按照常规而言,若一个客运交通方向上的单向高峰期客流量每小时超过5-8千人次,则此客运交通方向上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就成为必然,不然势必影响此方向上的地面常规公交线路的服务质量,将导致出现车内拥挤、晚点严重、车速偏低、道路堵塞等现象。
若一条地面常规公共线路承受不了超强的客流量时,亦或是为了勉强应对高峰期客流量需求而牺牲乘客的切身利益(拥堵不堪、车速慢、误时、安全隐患),势必有必要考虑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线进行修建,理所当然遵循“超前预测、提前规划、适时建设”的原则。
2)应对城市交通整体客运量需求.
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可以分析预测得出,在人口密度比较大、人口绝对量相对高的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远期客运交通发展趋势,其攻克地面交通拥堵不堪,适应高强度阵发性客流需求变化,行之有效的路径就是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现有数据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总量中所占有的比例还是相对比较高的,比如说现在发达国家的部分城市,其轨道交通完成的客运量一般占到公共客运交通总量的一半以上,更有甚者占据总客运交通量的一半左右。
(2)城市客运交通运距需求
鉴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速度快、客运量大,进而可以满足较远运输距离的客运需求。倘若依据乘客比较合理的在途时间为一小时而言(相对较高标准为40分钟),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差异不小。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力度,可以促使缓解城市中心区域人口高度密集的现状,同时也可以通过交通的促进来推动城市郊区、边远地区的发展,保障现代化大都市进行科学的布局与调整。
(3)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技术需求
城市的经济实力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核心体现是其现代化发展。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的是城市交通的现代化。可以说城市轨道交通既是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4)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求
当今城市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两个可持续发展指标作为考核评价指标的时段,故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必须具有环境优化保护、资源优化使用两大特征,换言之,必须具备如下五个特点:
1)人均能源消耗、人均所占有交通用地在所有交通方式中最低;
2)公民出行的时间、费用、服务态度等指标最佳;
3)公民交通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低;
4)交通事故率最低;
5)交通对城市的科学发展起到引导支撑的效能。
1.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充分性
无需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城市,可以表示为一个单一的方向或长途客运大量客流的需求,也可以表示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整体需求,但交通建设需要巨大的投资,较高的施工技术要求,高运营管理要求和设备的制造要求,但也提出了更高的经营风险,因此,在着重强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的时候,不可小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充分性。
(1)经济基础必须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其主要衡量指标一般是城市整体发展水平(比如说人均GDP、财政收入等),亦或是城市融资、偿债能力。
(2)科学技术基础必须达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水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运营兼具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学科的交叉整合,故而,单独依靠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恐难促使其投资与运营成本的降低,发展得不到持续。
(3)观念意识水准必须达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指导必须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落伍、不跟拍的思想意识势必导致规划的不妥、建设滞后、运营管理不科学。
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深化的必要性轨道交通建设分析,流量分析和预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系统的选择和接触码线规划,环境规划,建设和土地时序分析控制规划。它涉及到城市规划、经济和技术问题,
其核心问题是网络设计问题及线网客流需求预测,通过设计产生可行方案族并筛选得到非劣方案集,进而评价方案的潜在效益、效果及成本。
许多方面,包括其决策的内容具体到一个城市范围内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目前还没有深度。鉴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后实施的实践比较长,故而其方案必须具备如下特征:
(1)线网结构匹配城市结构形态;
(2)线网规模满足客流量的要求;
(3)线网密度适应人口分布特点;
(4)线网建设顺序及进度适应城市发展方向及经济能力;
(5)线网覆盖范围匹配城市总体规划。
3 多目标决策方法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3.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优劣的主观评价完全依靠订货计划,所需的数据量很小,它需要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决定。
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两个层次或判断矩阵,人的主观判断的过程中,个人的偏好对判断影响较大,误判可能导致决策失误,故而在使用AHP进行决策时主观成分比较大。
3.2 消除和选择转换方法
消除并选择转换方法(ELECTRE Ⅱ)的最大优点是利用决策矩阵偏好的一部分信息和决策者的价值,直接在选定的方案进行排序,排序的意义不仅对方案的优劣排序,而更重要的是利于分析各方案的可能后果及其影响,以便于决策者决策。由于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所获得的信息为决策矩阵,解决方案可以细化和更好地提取程序进行排序,所谓的多准则决策方法,但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实际应用并不广泛。
此方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征:(1)相比,个别项目的情况低矩阵指数反映唯一的缺点,该方案没有反映各指标的整体弱点;(2)分选过程过于复杂。当出现四个以上的替代品时,应根据强和弱的正相关关系图,建立排序和反向排序,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精细的工作,不方便在计算机上实现;(3)需要一个主观参数设置过,它在分析过程中人为地引入一些参数,并且参数设置是不容易的,涉及到很多主观不确定性的计算方法,以减少鲁莽性的分析结果。
3.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模糊)不仅由对象的综合评价分值的大小来评价和排序,亦可依据模糊评价集上的值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去评定对象所属的等级。这是数学方法来克服团结的传统弊端的结果。
该方法简单可行,评价过程中大量应用的主观判断,因为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的权重的因素,在一般情况下,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主观信息的综合评价方法。实践证明,该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依赖于合理的选择因素的综合评价,因素正确的重量分布和构成运营商的综合评价。
3.4 灰色关联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结合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更好地解决方案是难以准确量化评估和统计问题,不包括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缺点是与时间序列的特征所需要的采样数据,并且只是判断对象的优劣做出鉴别,并不反映绝对水平。
此外,灰色关联系数的计算还需要确定的“决议”,但它并没有一个合理的选择标准。重量分配指标体系,该方法评估对象的应用是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估的最终结果的一个关键问题。
3.5 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法)
一个近排序方法简单加权法,叫做近似理想的解决方案排序方法(技术订单Preferenceby Similarityto理想的解决方案),简称TOPSIS法(也称为双基法双点评价法)。该方法通过多目标决策问题/解决方案的理想选择0和/负理想解0手段的使用空间,每个订货计划(项目对象)作为空间中的一个点,它的中心思想所带来的理想点排序是有一定模式的定义,在此模式下感觉找到一个有效的点,依据计算排序方案对于理想点的相对贴近程度来排序。
4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建设不能理解成一条一条线路的简单叠加,其在空间的布局和时间的选择上均存在着一个优化的问题,只有在规划时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杜绝出现线路走向不理想,换乘模式不科学,运营管理体制不健全,总体效益不高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旭梅,李凤军,马林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1,25(10):61-64.
[2]牟能冶,张锦,陈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9(01):60-62.
[3]王炜.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94):357.
[4]刘云芬.模糊规划中模糊量的几种处理方法[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04):102-104.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 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家车保有量大量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交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日益严重,很多城市都开始进行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立体空间进行充分的应用,从而缓解巨大的交通压力。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当中,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从而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
1 城市轨道交通中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多方面的特点。在车站里,对快速可靠的监控网络进行建立,同时针对全线建立中央监控网络和监控中心。通过骨干网,连接中央和车站的监控网络,利用分层分布计算机网络对其进行建立。在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设计中,应满足可靠性要求,确保安全保障系统有效。利用工业监控网络对监控中心网络进行建立,因而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同时,在骨干网当中,也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技术具有较高的响应性,具有三层结构的特点,从顶层到底层,只需2秒以下的时间就能够完成遥控响应。同时,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技术具有同一平台、专业子系统互联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对资源共享,实现综合自动化的监控。
基于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传统的多岛分立自动化已经逐渐被淘汰。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整逐渐形成统一化、计算机集成化的模式,基于综合监控软件体系的实现,能够对正常工况、阻塞模式、灾害模式等情况下的系统联动加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当中,具有大资源带宽、良好可靠性的计算机集成我那个落。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和监控当中,可以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行应用,例如地理信息系统、车站动态信息服务系统、声讯查询系统、数字视频系统等进行应用。由此可见,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技术中,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扩展性、集成性等特点。
2 城市轨道交通中自动化技术的意义
在当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当中,具有较多的交通设备和广泛的分布范围,因此,传统人工操作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需求。因此,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生错误的记录,同时提高运行效率。在城市轨道交通当中,自动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和监测城市轨道交通全线的实时运行情况,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提升了管理效率。城市轨道交通与人们的安全出行息息相关,通过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安全,使其更加可靠、安全的运行。此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够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稳定、高效的运行,防止交通拥堵状况的发生。通过各个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共同作业,能够对交通灾害进行有效的应对和预防。
3 城市轨道交通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 自动通信技术
自动化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当中的应用,自动通信技术是重要的基础。通过通信技术,能够实现传输数据、共享信息等要求。在通信技术当中,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自动通信技术中,利用互联网,能够在不同线路之间交流信息,并且综合控制和管理城市交通线路。同时,利用通信技术,能够提升乘客信息系统智能化程度,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此外,在通信技术中,应用物联网和互联网能够技术,能够对自动化设备的接口进行减少,对系统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3.2 自动驾驶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研究和发展当中,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车辆控制运行效率,同时节省大量的人力。在自动驾驶技术中,GPS导航技术十分重要,利用卫星对电子地图进行获取,并利用导航定位系统,将道路等信息加入到电子地图中,利用软件检索规划运行道路,并采用图像、语音等方式进行提示,最终到达目的地。在自动驾驶技术中,自动驾驶列车定位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利用轨道、列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来控制和定位列车。在列车轨道上,从一端将电信号发射到另一端。如果轨道上没有列车,另一端会对完整信号进行接收,从而分析轨道状态。如果轨道中有列车,会使电信号短路,另一端将无法接收信号。因此,通过分析和处理信号,能够监测与定位列车,从而对列车的运行和控制效率进行提升。
3.3 自动监控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当中,包含了很多固定轨道设备、车辆等,应用自动化监控技术,能够更好的控制和监测这些固定设备。在自动监测系统当中,主要包括了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其中,软件设备中包含了图形处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硬件设备中则包含了计算机、采集卡等。通过联系站点分系统、中央处理系统,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及传输数据,从而更好的监控整个轨道交通线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自动监控技术能够进行火灾预警、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环境监测、电力监测等,更好的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安全。
4 结论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交通形式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同时也提升了城市交通体系的立体化、完善化程度。在城市轨道交通当中,可以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能够更加高效、可靠的监控和管理城市轨道交通,使其更好的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纪文莉,洪翔,潘志福,张立东.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S1:39-43.
[2]刘运明,马全明,陈大勇,徐玉明.D-InSAR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变形监测领域的应用[J].都市快轨交通,2014(04):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