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贸市场专项规划

农贸市场专项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贸市场专项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贸市场专项规划

农贸市场专项规划范文第1篇

发展目标

采取“建设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办法,在各街道、社区、居住小区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基本构筑起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相适应的便民农贸市场服务体系。2014年重点新建、改造农贸市场10处。

建设要求

(一)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为民的原则,根据农贸市场配置标准编制全区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做到规划先行,杜绝重复建设、无序建设。

(二)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兴建农贸市场,重点鼓励社区投资开办农贸市场,各建设主体要按照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市场开办方是责任主体,要切实将农贸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工作落实到位。鼓励利用现有旧厂房、闲置仓库按照标准改造成符合要求的农贸市场。

(三)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公建中明确的农贸市场,应与主体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区农贸市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全程监管农贸市场项目的规划审批和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该期主体项目有关证照。

(四)各街道根据全区农贸市场配置标准,测算辖区内农贸市场的建设类型、规模、位置和数量,制定2014-2015年三年总体发展计划。每年的详细实施方案于上年度12月份报区农贸市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经批准后方可动工。

(五)检查验收。按照“完成一处,验收一处”的办法,农贸市场完成建设、改造后,由所属街道向区农贸市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区农贸市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对提出申请的农贸市场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营。

配置标准

(一)城区、街道驻地。

1.辐射半径2000米以上,服务人口3万人以上,应配置一处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内农贸市场;

2.辐射半径1000-2000米,服务人口1-3万人,应配置一处建筑面积1500-3000平方米的室内农贸市场;

3.辐射半径1000米以内,服务人口1万人以下,应配置一处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以上的室内农贸市场。

(二)未旧村改造区域。

1.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的社区,应配置一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棚式农贸市场,鼓励配置室内农贸市场。

2.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社区,可集中配置一处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棚式农贸市场,鼓励配置室内农贸市场。

3.鼓励现有集贸市场在原址上分设平日市场,待条件成熟后按照配置标准进行升级改造。

日常监管

区农贸市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禁改变用途、缩小规模、擅自停业,出现上述情况之一的收回扶持资金。区农贸市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单位按照《市商品市场规范管理标准》,每半年对全区农贸市场的经营管理情况测评一次,并按2次测评成绩进行年终排名。对排名首位的进行奖励;排名末位的,对市场有关责任主体给予通报批评。

扶持政策

(一)对新建、改造的农贸市场,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按照建筑面积,给予室内农贸市场主办方400元/㎡资金扶持;给予2000平方米以上(含2000平方米)大棚式农贸市场主办方20万元的资金扶持;给予1000-2000平方米大棚式农贸市场主办方10万元的资金扶持。

(二)对年终测评中排在第1名的室内、大棚式农贸市场,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的资金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市场内经营设施、服务设施和卫生设施等方面的日常维护。

(三)通过市级以上标准化农贸市场检查验收的,给予5万元的奖励。

新建、改造扶持政策与国家、省、市相关扶持政策不重复享受;需地方资金配套的,区财政按照要求进行配套。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农贸市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为小组成员,负责全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工作的领导决策、指导、监督和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服务业发展局。各街道、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全区农贸市场繁荣有序发展。

(二)明确职责分工。

1.各街道办事处是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管理的责任单位,负责辖区农贸市场的布点规划;负责组织实施农贸市场的建设与改造。

2.区发展改革局负责做好农贸市场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工作。

3.区城市规划建设局、规划分局负责编制、执行区农贸市场布点规划;在新建、旧村改造的居住小区前期规划设计中,明确农贸市场位置、规模。

4.区民政局负责指导新建社区中心按要求配备农贸市场。

5.区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筹集、使用的审核及拨付;负责会同区服务业发展局制定相关奖励政策的实施细则,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

6.区城管执法局负责清理整治不符合要求占路经营摊点,并引导进入农贸市场经营;查处农贸市场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

7.国土资源分局负责协助农贸市场建设单位依法办理用地手续。

8.区服务业发展局负责协助相关部门制定全区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组织检查验收、日常督查;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探索开办公益性农贸市场的有关模式。

9.公安消防大队负责对农贸市场的消防设计进行审核。

10.工商分局负责农贸市场主体准入秩序管理,依法办理企业、个体工商户、市场登记注册;监督市场开办者及经营者落实农产品、预包装食品等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牵头市场内农产品、预包装食品等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打击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

11.质监分局负责农贸市场计量器具检定。

附则

农贸市场专项规划范文第2篇

农贸市场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惠及千家万户、体现城市形象。加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是贯彻民生幸福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改善农贸市场环境,有利于农副产品价格长效可控管理,有利于保障“菜篮子”食品安全和“四城同创”目标如期实现。农贸市场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民生幸福工程建设为统领,坚持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坚持硬件改造和管理提升相结合,通过加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实现农贸市场空间布局合理化、设施建设标准化、长效管理规范化,达到“方便就近、便宜放心”的总体要求。

二、目标任务

利用2年左右时间,采取内部提升、原址翻建、搬迁移建三种形式完成市区现有35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改建面积14.5万平方米左右,同时积极推进新建一批农贸市场。

年度,按照难易结合和创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要求,启动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8个,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其中6个,建筑面积为2.7万平方米;区4个,建筑面积为2.2万平方米;区6个,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市开发区2个,建筑面积为0.8万平方米。重点改造不符合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要求、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群众反映强烈的市蔬菜活禽直销市场、南门农贸市场和区院前农贸市场。积极推进、区、景区(科教园区)、各新建1个农贸市场。

2012年度安排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7个,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新建2个农贸市场,区、区、市开发区、景区(科教园区)各新建1个农贸市场。

三、责任主体

市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遵循以区为主、属地管理原则。各区政府、园区管委会作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这项民生工程,根据市区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辖区内农贸市场的建设方案,负责做好农贸市场拆迁、建设、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组织协调推进工作。各区要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主要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制度,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及时协调解决农贸市场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本辖区农贸市场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市商务局(市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市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牵头单位,要认真做好农贸市场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等协调推进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建设规范的要求,做好农贸市场建设的方案审核、指导推进和项目验收,督促市场建设主体严格执行建设规范。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做好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舆论宣传,大力宣传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意义,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积极参与农贸市场建设管理。

四、建设管理规范

为实现市区农贸市场内外环境同步改善、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同步提升,加快传统农贸市场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型,提升城市形象,促进长效管理,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我市农贸市场建设坚持“建设管理同步落实”。

市区农贸市场应为永久性固定建筑的室内经营场所,建设形态主要分为砖混结构和钢结构,建筑主体、配套设施、室内布局、供电供水、通风排水等执行《市市区农贸市场建设规范》(见附件1),做到干湿分离、生熟隔离、配套齐全、整洁美观。市发展改革、公安、财政、规划、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商务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农贸市场建设的服务工作。

要严格落实《市市区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规范》(见附件2),在确保农贸市场按照规范化要求建设好的同时,更要管理好,确保商品质量安全、价格合理,市场秩序稳定、管理规范。各区政府、园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属地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本辖区农贸市场的长效管理,同农贸市场开办方签订《农贸市场规范管理目标责任书》,做好经营、销售、食品安全、停车管理、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责任落实、督查工作。市商务局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市农贸市场经营管理工作,促进市区农贸市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市城管、农委、卫生、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各区政府、园区管委会要妥善做好农贸市场建设期间过渡市场的安排和管理工作,确保市场供应不断不乱,保障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五、扶持政策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区农贸市场建设,体现农贸市场的公益性质,市区农贸市场建设采取以下扶持政策:

(一)补贴政策。市财政根据农贸市场建设的不同形式,按农副产品交易区域的建筑面积采取三种补贴标准:一是对现有农贸市场进行内部升级改造的,根据具体项目的各类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达标验收等情况给予补贴,最高补贴标准不超过200元∕平方米。二是对现有农贸市场进行翻建、迁建的,砖混结构的原则上给予500元∕平方米补贴,钢结构的原则上给予300元∕平方米补贴。财政补贴作为政府投资。三是对规划新建的农贸市场,以国有投入为主,参照翻建、迁建标准予以补贴,鼓励振兴集团等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市区新的农贸市场建设,确保新建农贸市场的公益性和可调控性。

(二)配套政策。市政府对翻建、迁建和新建农贸市场的农副产品交易区域在土地、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方面给予以下优惠政策:免收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市级留存部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登记费,减半收取规划咨询费。政府给予的优惠一并作为政府投资。

翻建、迁建和新建农贸市场的政府扶持资金来源:一是翻建、迁建和新建农贸市场占地土地出让净收益作为农贸市场建设专项资金;二是不足部分资金由市财政调剂。

享受补贴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农贸市场国有产权部分分别归属市、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所有;国有产权的经营权和收益权归所在区政府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收益用于农贸市场的建设管理。

农贸市场建设管理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由市财政局与相关部门另行研究制订

农贸市场专项规划范文第3篇

抓规划,绘就美好蓝图

党的十吹响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拥有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等靓丽名片的武胜县,如何深化环境综合治理,让武胜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

“以启动嘉陵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和省级循环经济县为契机,坚持依法治理、持续治理和常态管理,大力实施‘环境质量、园林绿化、城乡容貌、环境设施、文明素质’五大工程,持续提高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环境综合治理成果。”该县住建局负责人说。

该县结合《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二五”总体规划》,在科学编制《全县“十二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了《城乡风貌塑造规划》、《农村水源污染治理规划》等9个专项规划,要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编制完成本单位的相关规划,严格以规划为引领,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重行动,营造优美环境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穿梭,武胜县城仁和片区改造工程正在火热进行中,昔日的“城中村”即将变为“城中城”。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以“治理五乱、实施五同、实现五化”为主要内容的“美丽家园”工程,集中治理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和公路、水路、河道沿线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20__年共清理卫生死角垃圾1700余吨,纠正占道经营3200余起,拆除违章设置的户外广告等1200余个,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在广大农村,建成美观实用的垃圾池1200余个、清洁房160余个,按照“户收集、村保洁、乡清运、县处理”管理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幅提升。以“整治环境,你我同行”为主题,广泛开展告别陋习、做文明市民“七进”活动,普及文明卫生常识,群众的文明素质显著提高。

城乡环境重在治理,更重在建设。在“美丽家园”建设中,武胜县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更换人行道路面铺装,立面改造临街建筑,增加街道绿化带,打通断头公路,对背街小巷实施亮化、洁化、美化、序化,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深入推进“生态武胜、美丽乡村”建设,引导群众改水改厕、清理卫生死角、实施环境风貌塑造,共建共享“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生活。目前,已建成的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作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吸引许多群众前来参观学习。

建机制,倡导全民参与

9月2日早上7时,武胜县城蔬菜批发商老夏已经把门市前散落的菜叶等垃圾清扫完毕。“谁污染谁治理,这是应该的。”他告诉记者,这是门前“五包”内容之一。

“治理不是目的,自觉才是根本。”长期蹲守在农贸市场的城管队员吴英坦言,环境综合治理“贵在坚持,难在常态。”为此,该县着力在倡导全民参与和健全机制上下工夫,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全部划分卫生责任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农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督促村民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节假日里,通过“千名志愿者进社区”和“万人大扫除”等活动营造声势,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农贸市场专项规划范文第4篇

围绕建设“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目标,把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执行力,拓展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领域和内涵,基本建成连片、有特色、高水平的示范区,力争成为全省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试点镇。

1、落实规划编制。在全面完成主要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编制任务的基础上,严格抓好规划编制的落实,突出抓好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初步形成城镇整体景观和效果。

2、显现示范效应。在新区开发、园区建设、绿色发展、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特色,加快推进城镇道路、园林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基本建成有一定规模水平、集中连片的示范区。

3、强化项目抓手。加强企业服务,深化“帮企业渡难关、帮项目破难题”活动,力争总投资3亿元的中普塑胶竣工投产,伟士体育用品、污水处理厂等4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县的平均水平,推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再上新台阶。

4、完善城镇功能。加快顶安小区、农贸市场、污水处理厂等民生工程建设进度,提升城镇配套功能;完善公园、公园、公园等3处绿地公园绿化配套,建设第四、第五级拦水坝,砌筑岸防洪堤1.6公里,形成“一江两岸”景观效果;结合“田园风光、生态之城”建设,抓好官九线上蔡--镇区绿化美化,确保年内建成1条有特色的绿道。

5、推进土地整治和“三旧”改造。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施湖珠鼓鸣岩、顶山龙德等2个地灾点自然村整村搬迁重建,抓好上蔡、霞美、甘寨以及田头等村的土地整治,力争全年新增耕地200亩以上。

6、灵活运用管理体制机制。继续发扬先行先试、开拓创新的攻坚精神,充分发挥省、市、县赋予省级试点镇的各项优惠政策,灵活运用行政、财税、户籍等管理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

二、重点任务

1、落实规划管理。一是深化规划编制。按照集中力量实施“点”、“线”、“面”攻坚计划的有关要求,在完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编制基础上,提高详细规划的覆盖率,着力提高项目设计水平,提升整体品位。二是打造设计精品。围绕“提升城镇品位、突出南特色”两大主题,重点抓好省道官九线上蔡--镇区段、商业街、农贸市场、公园等重点地段和节点地区的城市设计,积极开展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设计,初步形成城镇整体景观效果。三是严格落实规划。加强建成区和新区的规划控制,落实“绿线、黄线、紫线、蓝线”四线制度。突出构建“源头把关、过程督查、落成验收”三级管理体系,项目审批时严格把关,不符合规划要求,不给予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过程中实时督查,采取行政干预杜绝乱占乱建和随意更改土地性质的现象;竣工验收时严格比对,保障工程与规划图纸以及各项技术指标相一致,确保规划真正实施到位。注重规划民主性,提高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民主参与度。

2、加快示范区建设。以顶安小区为中心,加快推进顶安小区4-13#公寓楼、商业街、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二中教学楼、宿舍楼及中心小学宿舍楼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形成有一定规模水平、集中连片的示范效应。抓好绿化整治,做到能绿则绿,见缝插绿,拆违建绿,增加绿量,确保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通过增强示范区的集聚承载、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功能集成,争取成为可看、可学、可推广的示范典型。

3、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公共服务设施的区域统筹、综合配套、合理布局和联建共享,加快高速公路连接线、路等道路建设,完善供排水、供气、人行道、停车站亭、公厕、绿化、电力、污水垃圾处理、通信等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确保年底前镇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镇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燃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

4、培育产业支撑。立足“工业发展”平台,把握高速公路落地的发展机遇,放开吸纳要素,放手激发活力,推动产业培育再上新台阶。一是拉开园区框架。继续推进工业区扩张,力争新征工业用地1000亩,把工业区扩容至5000亩以上,为承接大项目、好项目留足用地空间。同时,跟进园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与高速公路相衔接、与工业区已开发用地相匹配的路网框架,配套园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员工公寓楼,改善员工生活条件,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档次和水平。二是主动对接服务。开展项目竞赛活动,比投资、比投产、比速度、比干劲、比氛围、比成效,每个工业项目都确定一名责任领导,做到靠前服务、优质服务,帮项目破难关,帮企业解难题,确保伟士体育用品、日邦实业等10家企业早日开工建设,齐创公艺、龙缘混凝土等10家企业早日竣工投产。三是突出择商选资。将“生态经济”、“绿色工业”的发展理念融入招商工作中,把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招商工作重点,打好产业转移这张牌,提升以商引商这条路,构筑人脉招商这张网,广开合作大门、广聚四方资源、广泛借智借力,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

5、应用和拓展土地政策。一是用好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充分应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土地整治进度,严格执行实施步骤和工作流程,做好指标交易、村民建房、拆迁补偿、土地复垦等工作,着力打造上蔡村等新村建设示范区。二是深化土地整治。全面实施上蔡村山乾及瓦窑、霞美村田中央、甘寨村寮坪、田头村谢塘等土地整治,重点推进湖珠鼓鸣岩、顶山龙德等2个地灾点整村搬迁重建,做到拆一片、整一片、连一片,扩大复垦耕地范围。加快“三旧”改造步伐,将土地整治与旧村改造、地灾点重建有机结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三是保证建设用地指标。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突破发展瓶颈,坚持以情助迁、以德治迁、依策动迁,做通群众思想工作,继续推进工业区扩张扩容。

6、突出绿化美化。一是重视绿化建设。将绿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上宫旧城区改造和启动区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抓好岸绿化整治,完善商业街、园、公园、岸景公园等绿化配套;结合“田园风光、生态之城”重点示范区建设开展“四旁绿化”,引导农户种植优良乡土树种,种多排树,多层次立体推进,增加绿量,提高绿化水平,确保年底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以上。二是开展绿道系统建设。把绿道建设列为重点项目,建设上蔡--镇区花卉走廊,因地制宜开展内河景观治理,推进路沿、房前、田畔、水边见缝插绿,建成上蔡乡村公园,力争年内建成一条连接上蔡--镇区的具有田园风情特色的生态型观光绿道。

7、综合整治环境景观。一是加快主要街道和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学习借鉴永春经验,对省道官九线上蔡--镇区段的沿街建筑进行立面改造,通过管线下地、清理广告牌、改造公厕、架设路灯和绿化配套等措施,美化景观环境。实施镇区夜景亮化工程,建设顶安小区、公园、二中等17处主要建筑物的夜景。二是加快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提升设施配套水平。

8、灵活运用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完善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实行“双重身份并存、双向自由流动”,允许登记为城镇户口的农民按本人意愿,继续保留其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也可有偿退还或转让,五年内继续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推进暂住证制度改革,暂住人口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凭居住证在医疗、社保、教育等方面与居住地居民享受平等权益。同时,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居民养老保险及新农保全覆盖。二是强化融资运作。加强政银合作,严格落实《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运作《县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企业、个人台账》,从信用原则、抵押当事人、抵押物评估、抵押登记和贷款程序、抵押权实现等方面完善操作办法,破解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融资的难题。充分利用以锦昌公司为主体的投融资平台,开展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市政工程运营,积极对接落实国家开发银行信贷资金。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领导机构,综合考虑工作经验、业务专长等因素,合理搭配人员结构,组建由镇党委书记主抓的小城镇战役攻坚组和由镇长负责的常规工作组,全镇三分之二的班子成员主抓小城镇建设,优先保障小城镇建设力量。围绕项目建设,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细化分工,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确保战役部署落到实处。深化“一线工作法”,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2、健全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工期倒排、项目倒逼的推进机制,强化29个在建项目及16个储备新增项目的过程管理,详列项目每旬、每月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具体措施,高质量、快速度推进,确保小城镇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坚持“一周一推进、半月一督查、一月一汇报”,跟踪督查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建立责任人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动态评估、量化考核,以项目督查情况为评估依据,把小城镇建设项目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评内容,与评先评优、职务任用相挂钩,增强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的意识,提高办事服务的效能,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3、拓展战役领域。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把农林水利、“四绿工程”、城镇美化、造福工程、饮水安全等领域的项目纳入战役实施范围,积极参与全市“十大竞赛”活动,把“田园风光,生态之城”建设作为深化小城镇战役的有力抓手、拉动内需的有效途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同时,结合规划布局和产业政策,加强项目拓展,有针对性地引办一批科技含量高、环境影响小、财税贡献大、经济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4、加强要素保障。灵活运用BT、BOT等融资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探索建立小城镇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和股权投资基金。深化政银企合作,灵活用好信托、融资租赁、债券等金融工具,推进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深入探索实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坚持“遵循规划、有序释放、依法运作、注重效益”的要求,做好土地占补平衡,盘活土地存量,集约节约用地。加强与上级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对接配合,强化协作,联动推进。

农贸市场专项规划范文第5篇

今年,农十三师火箭农场党委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兵团党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契机,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积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确立团场发展思路:坚持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通过5年努力,使团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维稳戍边能力明显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要实现这一目标,火箭农场更加注重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三化”道路上下工夫,形成团场经济发展新格局。

团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立足区位优势,把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建设作为团场的中心工作,强力推进团场城镇化建设。让职工充分享受到团场发展的成果。

火箭农场东起哈密市迎宾路,西邻红星二场,北跨312国道,南与哈密市新城区、回城乡接壤,哈密市迎宾路、八一路两条主干道穿场而过,团场呈环状包围哈密市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当前,火箭农场要做好“三区两园”建设,即做好火箭新区、三场龙泉区、八一新城区和西戈壁轻工业园区、哈罗公路城市工业园区建设。团场在火箭新区建设一幢20层高层住宅,今年开工建设3个精品小区。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改扩建3条6车道公路。团场在5年内力争建成3个主题公园,分别以军垦文化、民族团结、火箭之光为主题,提升团场品位。团场逐步对小连队进行合并,使连队人口逐步向团部集中,连队保留作业点。力争2年至三年内,团场常住人口达到2万人5年内。常住人口达到5万人。

近年来,团场工业发展较快,现有工业企业24家,股份制企业16家。2010年,团场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3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0%。今年上半年,全团引进招商项目10个,引进资金1.2亿元。做大做强超亿元企业2个,支持东昌油脂厂和星鑫镍铁厂扩大生产规模,协助天山娇果业公司扩大产能。团场要牢牢把握对口援疆这一发展机遇,推动优势资源转换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加快形成矿业区辅料加工和食用油加工集群,提升工业的整体规模和发展水平,形成产业带、产业集群。

团场二、三产业发展以房产、娱乐、服务休闲、建材、商贸等环保无污染的行业为主。三场片区以房产、娱乐、服务、建材等为主,哈罗公路城市工业园区以建材加工和汽车销售、修配行业为主。2011年,团场在市八一路建成一座农贸市场,可以逐步解决一产分流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适应市场、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城郊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作物结构、品种结构,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职工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力争用3年时间,将火箭农场建成农业内部结构布局合理、区域优势明显、农畜产品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农业生产效益较高、可持续发展后劲较强的城郊农业基地。

继续按照“调棉增果”的思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努力推进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养殖育肥业发展,不断扩大主导产业的规模。2010年,全场新增规模养殖户120户,牲畜存栏3.8万头(只),产肉2218吨,畜牧业养殖纯收入占到职工收入的25%以上;团场把发展名牌农产品作为绿色农产品建设的一个重头戏,加大品牌产品的开发培育力度,以“东昌”油脂调和油、“雪力红”有机肉、“银天”棉花、“天山娇”有机林果名牌产品为基础,通过广告宣传、参加农产品博览会等多种渠道,扩大名优产品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