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环境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组织领导
二、健全管理制度
为强化保洁措施,本期将制定《**中学校园环境管理方案》、《**中学校园环境管理制度》、《校园环境卫生监督考评细则》、《教学楼、科教楼管理制度》、《校园环境管理员职责》、《教学楼管理员职责》、《科教楼管理职责》等管理制度。
三、环境区责任人(责任单位)
a)学校大门区域环境由门卫负责管理。
b)教学楼:教室、走廊、楼梯由学生负责管理,卫生间由楼层管理员负责管理;科教楼:走廊、教室由学生负责管理,楼梯卫生间和多媒体教室由楼层管理员负责管理,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由相应科室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办公楼、学生公寓楼、食堂由各自管理人员负责管理。
c)教学区室外环境由高
一、高二两个年级分片包干管理(节假日、统考、模考、校运动会期间由环境管理员负责管理保洁)。
d)运动区、生活区环境由校园环境管理员包干管理。
e)花木栽培、修枝、除草、杀虫由专业人员承包管理。
f)校园治安、进入教学区人员登记、禁止学生将食品盒带入校园、校园内车辆管理由校警队负责。
四、严格管理制度,强化环境区保洁
a)教学楼、科教楼环境、教学区室外环境按《教学楼、科教楼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监督考评细则》、《**中学行政值班及考评制度》执行。
b)运动区、生活区环境以及教学区室外环境保洁执行《**中学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监督考评细则》。
五、考评办法
a)教学区环境卫生每天由行政值日人员组织考评,次日张榜公布,逐月累计,期末总计。班级成绩将作为期末评选“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优秀班主任”的要件之一;新晨
b)教学楼、科教楼管理员和校园环境管理员的卫生责任区由分管总务的校长、分工环境管理的总务主任和环保组负责考评。
c)教师办公室由分管教学的校长和年级部主任共同考评;
d)门卫、校警室、各行政办公室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考评。
关键词:职业教育;生态环境;校园规划设计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级技术职业人才在人才市场中供不应求,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已出现高级技工难招聘的现象。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学院出现在全国各地应运而生。新时期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侧重知识技能传授,逐步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教与学并重、知识传授与身心全面发展并行的素质教育转化[1]。职业教育模式也由以往的学院式教育变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就业导向。校园规划设计应在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创造出多层次、多元化的校园空间,体现出鲜明个性与校园文化的特点,给人们反应出现代教育的多元化的特点,让外界的人们一眼就能感觉到校园气息。这就是校园规划设计的目标。笔者结合凌云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实例,初步探讨职业教育学校规划设计的心得。
2、项目背景及项目概况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距首府南宁360公里。东连凤山县、巴马县,西接田林县,南邻右江区,北与乐业县枕连。凌云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前身是创建与1971年的凌云师范和创建于1983年的凌云县农业中学(85年改制为职业中学,95年改制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整合体。至今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
凌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校区位于凌云县云台山南地块西北角,整个校区教学用地约4公顷,另有与凌云体育中心共用体育场,室外球场面积约3.8公顷。校区建设内容有一期的教学楼(建筑面积5500,5层),学生宿舍(建筑面积5600,6层),食堂(建筑面积2400,2层);二期的综合楼,实训楼,总建筑面积约23000,此外还为今后扩建学生宿舍及教师公寓预留了空地。目前本校区在校师生约1200人。
3、规划主题
广西百色凌云县属于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县城,能够用来作为建设用地的平整场地较少,用地资源较为紧张。如何将较高容量的建筑组群合理的布置在有限的地形内,这就需要我们将建筑与环境放在一起就行比较、互相对话,将其充分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必须将建筑、山地、人之间的关系充分的理解,结合校园规划设计可以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当成是“学校”与“求学之路”,将建筑与人的关系看成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就是人在通过道路等交通组织中产生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规划布局
凌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校区规划设计总平面图见图1,原先的凌云县云台山南地规划平面图见图2。
校园规划由教学区、生活后勤区、运动区组成。校区规划将操场设置于用地东侧,将校区学生体育用地与云台山下规划中的凌云体育中心通过过街天桥连为一体,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投资节约用地。学校的后勤与宿舍区位于校区的中部,学生无论是去上课还是去锻炼都能通过便捷的流线很方便的到达;并且能够通过后勤区来隔开体育活动区的噪音,为教学区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教学区位于校区东侧,靠近河边,环境优美静谧,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校区内车辆流线充分考虑了在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在校园入口设有停车场,食堂后勤也开有专用出入口和停车位,做到了人车分流;校区内其他各个建筑在设计上考虑了火灾时消防车的通行。
考虑到资金投入的原因,学校建设不大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设计中将整体规划与分期建设相结合是比较接近实际工程的。 其中,一期建设教学楼(建筑面积5500,5层),学生宿舍(建筑面积5600,6层),食堂(建筑面积2400,2层);一期建设完成可以投入使用以后,再进行二期的综合楼,实训楼建造,并为今后扩建学生宿舍及教师公寓预留了空地。在规划设计的考虑上,仅一期完工就可满足了学校教学及使用的基本功能,并且能够有形成一个鲜明的学校形象,给人完整和整体的感觉。 这样,校园建设扩张有序,自然生长,使校园空间上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衍生关系。
整个校区规划用地分区明确,交通便捷,功能完善并在立面风貌上结合凌云当地特色,对提升城市面貌,提高教学客观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5、校园空间与建筑风格
本规划利用校园在泗水河旁,考虑了云台山的位置与走势之后,才确定校园空间结构和建筑风格。以山水、树林结合的空间形态,充分利用了自然要素,将校园空间塑造成绿色花园,创造具有自然美的校园环境。
关于现代校园建筑,教学功能是其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功能,在此功能外,交流空间、自然风格应重要考虑。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形体的虚实结合,利用多层次多形式的连廊关系,形成开敞贯通的空间结构,通透的建筑形式与当地地域气候相适应,充分营造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现代学校建筑空间[2]。如在校内单体建筑的设计上,在校区入口留有一个前广场,并以一期教学楼作为校区入口广场正对的主楼,使学校能在一期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形象面貌;二期实训楼两两相对形成教学区后部的一个小的中心,并连成景观轴线于宿舍大门相对,提升了校区的环境品质。整个校区规划用地分区明确,交通便捷,功能完善,并在立面风貌上结合凌云当地特色,对提升城市面貌,提高教学客观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其中过街天桥的连接,形成了水平与垂直交通系统。建筑体群以五、六层体量为主,立面造型采用了传统坡顶与现代元素结合的设计手法。
6、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生活在优良的校园环境的学生,有着心旷神怡、陶冶情操的感觉,同时,可以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舒适的空间和场所,凌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校区绿地率达到了35%,不仅可以为师生观赏,也可为其提供舒适学习、生活环境,使其感受到校园环境的舒适。
景观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即与城市大景观的呼应和校园内部空间序列的营造[3]。凌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校区紧靠河道,北临城市干道,建筑群处在商品开发区的包围中,拥有开阔的运动场和绿地,相对于密集的开发区的楼群开敞,形成了空间上的过渡。处在校园正门,通过东西走向且布满绿地的道路可以方便的通过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形成了高效而又现代的空间组合,可以自由交往。
7、多方案比较下的规划完善
一名设计师的目标就是要把自己设计的方案能够顺利通过并能付诸于实践。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因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需要修改设计,最终的修改方案会与原先最早的方案,也就是中标时的方案肯定有所不同。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业主的因素、施工方的因素、勘察设计的因素,有些不是设计师能够决定的,需要与业主、施工方、监理等一起协商,而有些是设计师未能领会建设单位的意图而造成方案修改,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投标的过程的方案是根据招标书里面的任务而设计的,在中标后进入实际施工阶段,会发现和原先的想法有所不同,就会修改方案。经过几次方案的对比,凌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校区的规划设计选择了以下的风貌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验收后的教学楼如图5所示。
8、结语
学校是学习和继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校园不是单单的建筑群,而是为了提供一个舒适的校园环境。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形成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让人了解到历史文化,探求地方特色。本文从凌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校区规划设计的规划主题、规划布局、交通组织、校园空间及建筑风格、校园景观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探讨如何利用现有环境、做到与山水相融,合理组织校园空间,以此提高校园规划设计的技术含量,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林武.多元化校园空间的塑造―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规划设计[J].福建建筑,2005,95(5):17-18.
[2]熊砥柱.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工学校规划设计[J].科技信息,2008(29):383-384.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以“清净卫生,无害处理,简便实用,绿化平安,师生满意为基本要求,以学校为主体,以全员参与”为推动方式,着眼于建设“一流的校园卫生环境、一流的校园美化绿化、一流的校园书香文化、一流的校园平安和谐”,立足巩固绿化平安校园建设成果,探索校园清洁卫生、美化绿化、平安和谐的管理新模式。
二、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清洁美化校园环境,建设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良好的校容、校貌、校风、校纪,促进我校拥有优美、整洁、卫生、安全的校园环境,把学生培养成学校环境卫生的践行员,公共卫生的“小宣传员”、“小督察员”,用学生良好的行为来改变、爱护身边的生活环境。
三、 工作内容
1、 校园清洁整齐高标准:
校园卫生环境做到地面无垃圾,阴沟无污泥积水,交通工具无乱停乱放,校园卫生无死角;教室卫生做到地面无纸屑,墙壁无污渍,桌凳摆放整齐,有卫生角、有卫生桶;教室办公室卫生做到地面干净,桌面整洁,窗明几净;学生寝室做到通风,地面干净干燥,墙壁、门窗无损坏,学生的被子、毛巾、杯子、脸盆、水桶、鞋、袋、洗刷用品等摆放分类成线;食堂卫生做到地面干净无积水,洗碗处无剩饭剩菜和污水,灶台、水缸清洁,三防设施齐备,工作人员穿工作服,食堂配有沤肥垃圾桶(用于集中剩饭剩菜等);厕所卫生做到地面干净,无粪便,无积水。墙壁无乱涂乱画,水冲通畅,基本无异味;运动场做到跑道无杂草,雨天无积水。学校配建“一栏一桶一车一池”即卫生清洁宣传栏、可回收垃圾桶、垃圾转运板车和垃圾堆放池。垃圾要分类堆放,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操作标准,严禁简便处理造成二次污染。(校园清洁整齐由政教处组织实施。)
2、 校园美化绿化高质量。
校园绿化美化实现“三个转移”,即从平面绿化向立体化转移,从植小树向植大树上转移,从单纯追求植树种草栽花数量向构建草坪文化石上转移。校园绿化应做到无裸露地面,植优质草、栽常青树、种名贵花,校园内的花草树木要竖立或悬挂解说。(由总务处组织实施)
3、 校园书香文化高层次。
学校有宣传橱窗、文明标语、文化长廊、广播室、校园网等设施。教室走廊有格言警句、名人画像、文明班牌,教室文化彰显特色。学生寝室要有文明用语、温馨提示,文明寝室牌。食堂张贴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等标语,对学生进行“无声”教育。(由教导处组织实施)
4、 校园平安和谐高水平。
5、 加强师德建设,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学生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学习。加强安全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安全卫生防护能力。要加强师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加强安全卫生设施,为师生提供安全卫生保障。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围墙、厕所等建筑和用水、用电、用气、锅炉、实验室、防护栏、体育运动等设施、设备的性能都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定期检查。加强学校食堂商店管理,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食堂、商店要严格执行安全卫生管理要求,从业人员要由健康证,食堂的设施设备等要定期进行消毒,大宗食品要定点采购并索取票证,严禁出售“三无食品”严把预防入口关。
四、 实施步骤
1、 第一阶段(20XX.10.23―10.31)
宣传发动,制定各部门实施方案,利用学生大会、教师会、班主任会、板报、宣传栏、广播等不同的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制定确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2、 第二阶段(20XX.11―20XX.12)
各部门组织实施、集中整治、分解任务、重点突破。
3、 第三阶段(20XX.1.1―20XX.6.30)
组织各部门进行检查评比。
4、 第四阶段
对此次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表彰。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切实承担起搞好“清洁美化校园环境,建设绿色平安学校的责任,成立以李长庚为组长,胡火根、黄发才、钟伟民、李小云、陈江涛为副组长,钟书群、易宪义、张复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教处。
2、健全规章制度,“清洁美化校园环境,建设绿化平安学校”是一项长期而又常规性的工作,贵在坚持,要使这一活动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使之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各班主任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用心做事、扎实做事,确保这一活动有序进行。
关键词:大学校园;生态;景观;花果山
1.项目概况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建校,东部校区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与甘井子区交界的凌水镇内,占地面积为211.4万m2,建筑面积136.6万m2。周围高校众多,北侧紧邻大连软件园,南侧为大连海事大学,西侧为自然山体,东侧为居住用地。
位于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中部花果山的山上礼堂,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大连理工大学举办校园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公共建筑。礼堂正门前山体绿地非常受学校师生以及教职工们欢迎,常用于集散、健身、休憩等活动,使用频率很高。随着时间推移,目前场地内可活动区域十分局促,功能单一,服务设施亦年久失修,陈旧落后。场地内绿地仅植有大量黑松、刺槐等,种植层次不足,缺少季相变化,植被维护欠佳。该场地越来越不能满足大连理工大学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对校园景观环境的要求,亟待重新改造景观,拓展多样性使用功能,诠释校园文化精神和历史文脉,提升高校校园生态环境的格调与质量。
2.生态建设原则
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高等教育体制和理论的重大变革,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速发展时期。在大学校园景观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内涵,因此,应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大学校园景观,具有必然性。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社会经济文化政策可持续发展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具体到高校的层面上,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建设“生态校园”。“生态校园景观”是“生态文明”在高校环境下的基本体现,是顺应国家政策形势,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需求,必将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3.规划思路
3.1功能设置
以校园环境为载体,弘扬“求实创新”的校风,并将这些精神融合于校园环境之中。将花果山景观分为校园主人口广场、晨读区、中心广场区、植物观赏区、综合功能区。
3.2节点设计
(1)入口广场。人口设计以开放性“同心圆”广场为主体空间,周围绿化根据地形采取台地种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并设计了文化墙进行点题,以期引导学生做人、做学问和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等方面寻找创作思路。(2)晨读区。位于绿地北面居中位置,形状呈现一个椭圆形,表面铺有透水铺装,该区中心位置设有长廊和方亭,两边均有立体树池,树池两旁有石凳、石桌,布局呈现规则式。植物上种植了桂花、樱花、银杏、红枫、迎春、含笑等,目的是为了在春、夏、秋、冬四季有景可观。(3)中心广场区。位于花果山中心位置,由3个不规则圆形铺地组成,表面铺有彩色透水砖。广场中心设计了环形喷泉,周围设计了立体花坛及环形花架;周围设计了立体树池座凳,方便同学们一边观赏喷泉,一边休息。两侧伸出平台放置花钵,雀跃的水声、芬芳的花朵,迎接四方友人,体现了师生热情好客欢迎四方友人来此学习交流。(4)植物观赏区。该区域分为竹林、水杉林、樱花林、银杏林等。该区突出校园生态环境的满目苍翠、鲜花盛开,以宜人的植物景观来消除学子们的各种压力。(5)综合功能区。东侧绿地构图以大小不同弧形交错,局部运用次轴线衍生出的斜线元素,它们共同组成有开放式的铺装场地、大线条的植栽和开敞的草坪,可以在场地上休息、纳凉、观景。作为一个多功能区域,与开敞的集散广场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得设计精细、疏密有致、空间丰富。
3.3种植设计
在保留原有物种的情况下,依据园林植物学和生态学的原理,科学合理地创造出多层次、多色彩、全方位、生态型、园林式的校园环境景观。乔、灌、草科学合理的复层搭配,创造出相适应的植物群落,同时植物季相变化明显,呈现出宜人的生态景观。
本方案坚持以树木造景为主,尽可能地提高绿地率,建设绿色大学校园。本基地选用的落叶乔木包括国槐、梓树、臭椿、白蜡等;彩叶树种有紫叶桃、红叶李、金叶接骨木、花叶锦等;秋色叶植物有银杏、红瑞木、元宝枫等;地被植物包括鸢尾、紫花地丁、白三叶、蒲公英等,这些地被植物具有选择适应力强、观赏性高、粗放管理等优点,可作为草坪的替代植物美化校园景观。
1.1大学校园的环境特征
校园文化主要以能够激发青年理想,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道德追求等为主题,帮助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企业环境的特征
企业环境是指企业厂区位置、厂区设施、生产设备、工作环境、文化宣传、生活娱乐等。在整体布局上,企业的环境注重实用性,往往是以功能来划分。一般企业生产环境大多是按产品生产工序来分布的,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在细节布置上,企业把员工操作流程、安全措施、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用简练、通俗的语言提炼出来,引导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通过企业形象标志、建立个性鲜明、响应潮流的整体环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校园环境与企业环境各有特点,其中最根本的差异是大学校园环境缺少职业素养和职业归属。两种环境都很注重“环境育人”,但与大学相比,企业更讲“环境教人”“、环境感人”“、环境做人”。
2实现校园文件与企业文化对接方法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它既要借鉴传统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要借鉴企业职业化环境的设置,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提供保证。
2.1精化人才培养方案,落实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高职校园文化应将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基本职业素质体现在校园文化结构中,通过课堂教学、校纪校规、校园文明的熏陶,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体现在教学环节上,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的有关内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和手段。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专业深入情况,科学地确定不同学期两种文化对接的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安排、部署,不断了解、感受和熟悉企业文化,为毕业进入企业做好心理准备。请知名人士开设相关讲座,使学生能尽早地、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认识企业。
2.2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促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营造合适的校园文化,在营造文化氛围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成长,一方面要适应青年强烈的参与、竞争、好胜的心理,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突破课堂教学的狭隘性、封闭性,激发求实向上精神的目标;另一方面要通过校园里的宣传栏等媒介来体现企业的文化。实践证明,在高职校园里学习、实习、生活场所学生时时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体会着企业的文化气息和氛围,非常有助于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2.3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模拟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