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旅游营销

工业旅游营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旅游营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业旅游营销

工业旅游营销范文第1篇

由钱钟书先生的话引申到现代的工业旅游,现在当品牌意识悄然占据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时,一种旅游现象悄然诞生了,就是人们越来越想去生产此产品的厂家去看一看,看看与大家息息相关的产品到底是怎么生产出来了,更有一些厂家为了一种宣传甚至辟谣的目的,将自己的生产线进行网络直播,在一个盛行“裸”的时代,进行一次“裸产”。除了吃鸡蛋“食(使)用”产品外,还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成为工业旅游存在的理由了。

我对工业旅游早就有过了解,在下海之前,我专门去考察了国内国外的大企业,仔细研究参观企业的发展及案例,吸收了不少做企业的知识,为自己做企业积累了基础。后期对工业旅游的更深刻的认识,是带着夫人和孩子在德国的博物馆参观,在那儿待了一天不愿出来。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博物馆的德国博物馆,展览馆总面积为5万平米,共有46个展室,15000多件展品。馆内分采矿、动力、船舶、汽车、水利、机械、冶金、火车、飞机、航空、化学等展馆,那里的每一件展品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向人们诠释着科学与技术蓬勃发展的历程,里面有世界上第一部电话机,有戴姆勒的第一辆汽车。博物馆里给游客提供了许多亲自操纵按钮、控制杆和控制盘的机会,那种历史的博大厚重,让置身其中的人有一种肃穆的感觉。德国企业有许多这样的博物馆,奔驰、宝马都有各自的博物馆,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工业旅游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朝阳,不仅在一些发达国家方兴未艾,在我们国家作为旅游的新生力量,在旅游业中也一枝独秀,一般工业旅游的类型有这样六种:

生产参观型——以观看生产过程,了解制作工艺为内容;

文化感知型——以感受企业文化,体验经营理念为内容;

环境欣赏型——以观赏企业场景,追求感官享受为内容;

学习观摩型——以增长见识知识,学习先进做法为内容;

怀旧体验型——以重温过去经历,体验传统生产为内容;

购物娱乐型——以体验采购愉悦,获得物质满足为内容。

为什么工业旅游能在现在如此受宠呢?我想其中的原因有这几种:

其一是因为消费者有能力有欲望去了解更多的信息。这次中国太阳谷召开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致使中国太阳谷内游人如织,这些游客有的是参观游览体验太阳文化的;有的是太阳能的用户,观看产品是怎么生产的;有的是专程学习太阳能知识的,其中有专业研究者、学生,更多的是家长领着孩子,进行太阳能知识的普及。到一个专业研究领域地去系统地认识和了解一个产品的产出及相关知识,这种工业旅游说明了游客的学习欲望。

其二、知情权意识的提升,是工业旅游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这是信息不发达时代的消费遗憾,现在无论是媒体还是消费者,更着重于知情权的重视了,曾经有一保健品厂被曝光,生产多年鳖精连一只鳖都没用完,这样耍弄消费者的经商在信息化时代难以出现了,更多的厂家敞开怀抱,与其说是发展工业旅游,不如说是接受上帝(消费者)的检验和监督。

工业旅游营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旅游英语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63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因此,构建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新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2013年6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的讲话,他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依靠深化改革,以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职业教育改革红利。要努力在产教融合、职普沟通、中高职衔接、行业企业参与、“双证书”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统筹管理,打好组合拳,推进教育与生产过程相衔接、教育与市场评价相结合、形成校企合作育人的良好格局。

当前,国外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非常成熟。广为人知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以及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等。这些国家的旅游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一种高层次的合作办学模式,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设定科学、经济研究方向,然后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企业主动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双方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纵观我国的发展现状,校企合作仍处于由低浅层次向中层次发展的阶段,校企合作的主方是学校。一方面,学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主动向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愿投入过多的人力和物力参与到旅游院校的专业建设之中。他们对旅游院校的支持也仅限于项目资助、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和员工培训等方面。有的企业甚至为了廉价的实习生而被动地与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可以说,我国旅游教育的校企合作只是一种后期的操作实务的合作,一种简单的劳务合作。

2 我院旅游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校企合作层次浅、形式单一

我院旅游英语专业与西双版纳金孔雀旅游集团、普洱茶博苑、大理银都水乡、勐泐大佛寺、勐腊望天树旅游景区、古道旅行社和嘉盛华美达广场酒店等旅游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形式不外乎以下三种:学生到企业参观、节假日到企业兼职以及在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学校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形式单一、内涵不够丰富。

2.2 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需求脱节

其一,由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周期性,学院在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的设定上与市场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其二,课程体系设置未能与当地旅游发展现状很好地结合起来,缺乏地方特色。其三,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知识本位上,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重视不够,造成学生高分低能,难于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2.3 师资队伍结构单一,“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

在专业组教师中,从一线企业聘请的实习指导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13%,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教师岗位,他们在一线企业工作的时间短、经验少,因此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2.4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多数老师的授课方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考核也以期末笔试为主。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台上讲得辛苦,学生在台下也听得很累,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用人单位对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甚满意。

2.5 校内实习实训条件有待提高

学院目前尚未建成校内实训室,因此部分课程的实训教学环节以及一些实训课程未能按计划顺利开展,影响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3 改进措施

3.1 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为基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途径

学校应积极与政府旅游部门联系,并依托相关部门与旅游企业建立全方位、多形式的合作形式。除常规的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兼职之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项目创新,通过大量的课题研究,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成为企业发展的智囊团。同时,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积极与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招生人数、实习时间等,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等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3.2 以校企合作培养旅游人才为基础,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是一个专业培养人才的根本。首先,为使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从而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方向发展,专业组可以定期到企业、行业进行调研,收集旅游企业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用人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分析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学生的能力、知识、素质的需求,为旅游专业建设改革方向及专业课程调整提供参考数据,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其次,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我院主管教学的领导、旅游英语专业组教师、政府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管理者。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专业实训等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直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使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最后,旅游英语专业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和更新教学内容等,把旅游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和人才培养的长期性联系起来,主动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游客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3.3 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为基础,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旅游院校的教师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活应变的课堂组织能力外,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首先,学校除了聘请有一定的学历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到校任教外,还可以从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聘请具备教师基本条件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提升旅游英语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其次,在完善“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学校可通过定期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酒店、旅行社和景区工作,通过岗位培训、挂职顶岗、跟班研讨、导师带徒等方式了解以上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等,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最后,鼓励教师以课题研究、技术创新和科研等方式积极为企业服务,解决企业高级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丰富教师的能力。

3.4 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为基础,改进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模式

针对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对专业实践课和核心课的教学法进行改革,鼓励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将导游带团的工作过程分解成几个项目,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项目,实现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传授及实践能力的反复训练。在此基础上,积极与旅游企业合作,采用实地实践教学法,引入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5 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为基础,建设校内实训室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专门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强调能力的综合与使用,而专业课程的实践部分和一些专业实践课程主要依赖校内实训基地来完成,它不仅承担着学生岗位专业实践能力和技能的训练、操作,同时也是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熏陶中心。因此,建立旅游英语专业校内实训室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建设校内实训室的过程中,学校应该本着开发的态度,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积极寻求企业的资金支持,同时聘请有资质的企业专业人员参与实训室的管理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等。

参考文献:

[1]赵鹏,汤利华.北京联大旅游学院创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理念与实践[A].旅游高等教育研究[C].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27-32.

[2]马勇,舒伯阳.“三位一体”旅游教育优化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1997,(S1):42-44.

[3]黄文.中国旅游迅猛发展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EB/OL],2008-12-9.

工业旅游营销范文第3篇

近5年时间,中国工业旅游开始萌芽并渐成趋势。身为旅游营销策划人的王祖淦参观过许多工业旅游基地,也参与过不少项目的策划设计。但他对当前工业旅游产品的态度却很鲜明:“总结起来就三个字,不合格。”但他依然十分看好工业与旅游跨界整合带来的巨大效应,期待着有一天,中国能出现真正“形神兼备”的工业旅游产品。

工业旅游不能只停留在“到此一游”

《风尚周报》:您参与过不少工业旅游项目的策划设计,在你眼中,中国工业旅游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

王祖淦:工业旅游产品的产生更多是源于企业的需求。如果说游山玩水更多是消费者的需要,那么工业旅游产品则是一些企业的主体需求。产品有一定市场销售能力之后,出现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等的诉求。而工业旅游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社会影响力,增加消费忠诚度。

工业旅游产品有别于其他产品,它是先生产后消费的。我们国家旅游产品的特征就是先生产出来再往市场推。目前推广得相对比较好的项目,是借助了企业的发展,消费者冲着知名企业的牌子,还是乐意接受这样的项目。

尽管如此,工业旅游还不是真正的工业旅游,仍然停留在“到此一游”的层次。其实工业旅游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实现“体验式营销”。比如到某汽车厂,目前仅仅是参观生产线。这只是简单的停留在表面形式的参观。其实做些小改变,比如可以让预订车的买主到生产车间看生产线上制造着车辆,而那部车刚好是他们订制的车,这就会更有一种“体验产品”的感觉。

目前的工业旅游产品还不成熟,甚至称不上真正的旅游产品。它只是形似罢了,一个旅游产品必须形神兼备。而目前的产品还没有把真正旅游要素提炼出来。如何反映“快乐”要素、“体验”要素?如何带给游客心理的收获?目前我们的旅游产品根本没有这个东西。而只是生硬的把“工业”和“旅游”两者相加,没有相融。

《风尚周报》在现有开展工业旅游项目的企业中都是如此吗?有没有相对做得好些的?

王祖淦:反正我看到的项目大都是只设计了形式流程,有形无神。只是带着游客转了一圈,介绍生产过程,介绍他们企业效益如何如何好。哪个消费者会关心你们效益如何呢?还有一些立了不少牌子教游客“做人的道理”,教育味道很浓。

好莱坞电影为什么那么火,而中国影院却做得很差?因为我们以前的影院就是一个教育的课堂,没有快乐。目前的工业旅游产品只是叫老百姓走马观花参观企业,没有做到旅游产品应有的味道。

工业旅游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忠诚度

《风尚周报》:就如您所说,中国工业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还算不上真正的旅游产品。但是从长远看,您看好工业旅游产品的发展前景吗?

王祖淦:我看好。今天的社会已经不是过去“老三篇”的社会了。今天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所以旅游产品结构也必然是要迎合社会需求,必须多元化。

工业旅游产品必将成为旅游产品大类当中的亮点。只是今天很多旅游人还没有“悟”到开启这把锁的钥匙是什么。但是一旦工业和旅游能够真正融合,它的前景非常广阔,覆盖面非常大。不过首先的一点,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必须有沟通,而不是背对背。

《风尚周报》:一个成功工业旅游项目的开展对于企业的营销究竟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王祖淦:作用非常之大。工业旅游对于企业而言,不在于收一点门票费。对于现有生产企业而言,是一种口碑的传播,形象的塑造,品牌的提升,尤其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忠诚度的提高。

企业都希望把自己做成一朵玫瑰花投给消费者,但是消费者都是花心的,很难有忠诚度。但消费者在亲身了解企业整体生产过程后,很容易产生对该企业品牌和产品的忠诚度。

其实从某种角度看,消费者是很“傻”的,他们强调的都是表象的东西。只要企业把消费者吸引到生产车间看过以后,他会对这个企业产品的质量、安全,深信不疑。

《风尚周报》:您作为一个旅游营销策划人,能否给企业一些策划建议?

工业旅游营销范文第4篇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地域,大部分属于我国传统农区,具有农业产值比重大、农业人口多、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相对偏低等特点,同时它又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为此,中原经济区在规划之初,就提出要探索建设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也因此,使得中原经济区具有了不同于全国其他主体功能区的独特发展定位,其预示着该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方向。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那么,一个以传统农区为载体的新兴经济发展区域,应该怎样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动关系?“三化”之间如何实现互动协调发展?其中联结“三化”发展的共生性关联产业又是什么?确实值得认真探讨。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工业化就不只是工业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事情。早期工业发展的重点在“工”,现代工业化的重点则在“化”。化者,乃变革、改进、创新之意,是某个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实践含义是,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促使一切非工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工业生产方式,将国民经济中原来独立于工业之外的经济活动,纳入工业发展的轨道,使一切不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经济运行机制适应工业发展等等。通过现代工业将自给自足的农业“化”为现代市场农业,将大部分农村居民“化”为城镇居民,将传统农业文明“化”为现代工业文明,是工业化的真谛。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早年也曾提出了广义的工业化定义,认为工业化不但包括制造业、而且包括农村工业和农业现代化,还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在内的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河南大学教授耿明斋也指出,科学的农村工业化定义应该是把农村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和农产品等,大量地吸纳到工业生产的循环过程中去。

由于国民经济是高度复杂的整体,而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法完全认识经济发展内在的复杂联系,无法顾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比例关系,割裂了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使得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工业化严重脱节,工业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发展,形成了有“工”无“化”的格局。相比较农业对工业的基础作用和贡献而言,工业对于农业的反哺作用明显薄弱。从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无不存在一种自我循环演进又良性互动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其中工业化是主导。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缺乏产业支撑,缺乏产业就缺乏市场,就只能唱“空城计”;没有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先进的物质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缺乏手段就缺乏产能,就只能练“空手道”。而没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就缺乏有效载体和厚实的基础,就只能建“空中楼阁”。综观世界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前都曾有过一场农业革命,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在农业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进行的,结果后者出现了城镇繁荣与乡村贫困并存、城乡差距悬殊、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使得工业化难以为继。

中原经济区提出把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作为本区域的经济与产业发展定位,围绕农业发展工业(含服务业),通过工业(含服务业)带动农业,进而提升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仅符合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表达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诉求,而且,这一模式一旦奏效,将在理论层面上为产业经济学关于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规律性分析,提供有益的补充和生动案例。

那么,“三化”之间如何实现互动协调发展?换言之,从实践层面上,选准“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发力点、抓好互动发展项目的落实,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有必要找出联结“三化”发展的共生性关联产业是什么,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之间发现接口和桥梁,进而通过培育关联产业,为“三化”的互动发展提供支撑。

二、农业旅游是中原经济区推进“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直接关联产业

产业结构是有层次的,一个特定区域的产业也是相互关联的。所谓产业关联,就是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间联系的纽带,一是产品、劳务联系。即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些产业部门为另一些产业部门提品或劳务;或者产业部门间相互提品或劳务。二是生产技术联系。在生产过程中,一个产业部门不是被动地接受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的产品或劳务,而是依据本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特点、产品结构特性,对所需相关产业的产品和劳务提出各种工艺、技术标准和质量等特定要求,以保证本产业部门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而这一要求使得产业之间的生产工艺、操作技术等方面有着必然的联系。三是价格联系。产业间产品和劳务的“投入”与“产出”联系,必然表现为以货币为媒介的等价交换关系,它不仅使得生产具有替代性能产品的产业引入了竞争机制,为产业间的联系注入了竞争活力,从而有利于成本费用的节约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产业间比例关系分析等提供了有效的计量手段。四是劳动就业联系。社会化大生产使得产业间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虽然不同性质的产业,其发展受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制约程度不一样,但是某一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另一些产业的发展,或某一产业的发展可以导致另一些产业的发展,这种各产业发展的“关联效应”是客观存在的。这样,产业间的劳动就业机会也就有了必然联系。某一产业的发展会相应地增加一定的劳动就业机会,而该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就必然使这些相关产业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集聚效应使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集聚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不再表现为工业比重上升的带动,而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就业结构的变化起着更大的作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必须打破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提高最重要的客观物质基础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只有通过“农转非”,流向生产效率和比较效益较高的非农产业,才能保证收入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但这种转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和要素。从传统农区的生产习性和惯性考虑,目前最现实的转移区域是近农非农领域。而农业旅游恰恰处于承农启工、以商带农的近农非农领域,在带动农村产业升级、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关联效应。所谓农业旅游,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为主要吸引物的活动。农业旅游与农业资源、农业技术、农业产品、农业区位、农村文化关系密切。应该看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业旅游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最初只把田园风光、农事活动作为农业旅游的吸引物,后来加入农村的建筑、农村的习俗,然后又加入农村的文化等等。

农业旅游以传统农业为载体,通过工业化、市场化运作,逐步拉长产业和产品链条,不仅使传统农业通过提升现代化水平找到了出路,更由于其从农业第一性产业中生长,与传统农业存在着天然的产品、生产技术等联系,同时又运用工业发展理念来经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性价比,充分体现了农区工业化的显著特点。发展农业旅游,只是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给城镇化之后的广大农村注入了“自然而然”的新型产业,可以大大方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尤其具有现代意义的是,农业旅游建立在农业生产和自然、人文环境融合、协调基础之上,提倡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求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实现完美的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倡导的是绿色农业、绿色消费和绿色旅游,在和谐之中进行旅游活动及旅游资源开发,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的排放,所以,它不仅带来农业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极大地唤醒了旅游者、开发者和管理者保护农业生态景观的意识和自觉性,对于缓解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土地和水资源的浪费,具有重要的缓解作用,促进了农业和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原经济区农业旅游发展的路径思考

1.充分利用沿黄河滩涂地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建设都市农业产业带

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倡导生态、绿色、休闲、高科技农业理念及模式,地处都市及其间隙地带,为都市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服从于都市需要并为其提供服务。都市的高节奏生活带来对休闲旅游的高需求,近几年休闲旅游的发展倾向于自然和回归,青睐田园、自然、舒适兼具的成熟农业景观,如郑州丰乐农庄,就以其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生态农业,绿色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旅游度假模式成为都市人们的首选休闲景区。沿黄河滩涂地位于中原经济区腹地,贯穿区域内多个大中城市,城市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兼具独特的大河风光,具备建设都市农业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沿黄地区可依托黄河标准化堤防和黄河滩区生态防护林带建设,积极引入外来资本和经营者,在现有开发项目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层次,规范经营管理,兼顾生态和休闲两大功能,力争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

2.认真凝练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乡土民俗资源,着力开发具有中原地域风情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概念里包涵了自然、闲适、乡土、新鲜、有趣等元素,旅游者之所以青睐乡村旅游景区,是因为乡村旅游可以给予他们需要的这些特定体验。也因此,乡村旅游的目标顾客群具有明确的目的:一是忙里偷闲希望感受不同生活节奏;二是希望给孩子都市以外的生活情趣和体验;三是怀旧。和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一样,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仍然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从影响人们进行旅游的诸多因素中可以看出,游客反映最多的就是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是否有独特的旅游产品是制约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首要因素。中原地区是我国黄河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古都的聚集地,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乡土民俗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优厚条件和环境。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整体规划,政府应当把乡村旅游纳入到区域旅游开发的总体战略中,对乡村旅游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开发,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旅游网络系统。乡村旅游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线路安排、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则应通过专业化的市场运作加以解决。围绕乡村特色资源,打造分别以赏花、摘果、种植、养殖、民俗、节庆风情为主题的具有中原地域风情的中原经济区乡村旅游带,在保持资源自然状态的前提下进行景区功能配套和旅游品质提升的建设开发,使景区既可观赏又能体验,景区项目具有吸引力,食宿条件也能跟满足都市生活要求标准。

3.加快农业旅游产业链中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农业旅游者以城市居民为主,他们对乡村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往往情有独钟,会购买一些价格比市内便宜又新鲜的农副产品和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带回家。所以在发展农业旅游的过程中,应建立以当地农产品加工为龙头的企业,引进先进种植和加工技术,加快对绿色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既可以拉动市场需求,又可以完善农村产业结构,还可以增加多样化的农业旅游资源。农民还可以采用旅游与果园、菜园、经济作物、家禽家畜养殖相结合的农业旅游经营模式,向游客提供绿色无污染的粮食、蔬菜、家禽,带动相关农副产品的销售,吸引游客进行餐饮消费,使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降低经营成本,例如郑州市郊区的樱桃沟,每年在樱桃成熟季节,举办樱桃节活动等,效果十分明显。

4.培养农业旅游管理人才,大力吸纳当地剩余农村劳动力

农业旅游需要既懂农业生态管理又懂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现在,我国主要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项目,大多经营管理者文化素质有限,管理水平低,服务意识差。中原经济区既然要打农业现代化这张牌,就需要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引导,如组织培养符合农业旅游的管理人才。可以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政策引进管理人才,同时重视培养、使用当地剩余农村劳动力,培养当地管理人才与从业人员,这样有利于留住人才,提高当地农民素质,增加其家乡自豪感,获得当地农民对旅游区的认同与支持。

工业旅游营销范文第5篇

由国家局主导的全国卷烟工业“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战略调整工程已经结出了硕果:工业企业从183家减到30多家,品牌从1000多个减到100多个,这个波澜壮阔的改革实际上就是行业企业和品牌沉沦和崛起的过程。

对广西中烟而言,“十一五”期,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广西烟草行业寄予了厚望,认为广西烟草的快速发展是推动广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重要因素。而推进广西烟草的快速发展的关键点在广西卷烟工业,在真龙卷烟产品的销售。因此,公司在烟草营销上观念的创新转变,关系到广西烟草“税利百亿工程”的实现。营销观念创新是烟草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和前提,需要企业从满足客户需求的传统营销观念,转变为不仅满足客户需求、还要创造客户需求的新的营销观念。我们强调赋予营销以更高的知识含量,更注重与消费者建立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使营销过程更加知识化,更加人本化,这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所具有的、独具特色的、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的核心能力的创造,它体现在企业的整体营销活动之中,我们应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通过整合、创新、再造,实现大集团化经营,真正融入国际化竞争大格局。

随着市场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烟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知识经济时代愈加明显,网络成了联结着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媒介,经济全球化愈加明朗,世界统一大市场的格局将会全面形成。烟草企业面对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竞争对手也不仅仅是国内烟草行业,而是在面对国内市场竞争的同时,更将面对具有丰富营销经验的跨国烟草公司,许多实力雄厚的跨国烟草公司诸如奥驰亚集团、英美烟草公司、日本烟草公司、帝国烟草公司等,因此,中国烟草企业应该树立宏观的经营战略和全球营销观念,站在世界的高度,不断创新,实现跨国经营的良好目的。目前烟草企业无差异营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与日俱增的多层次、多目标、高需求的愿望,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营销,即市场细分达到最小限度,一对一营销的个性化营销策略,针对每个客户和广大消费者不同的个性化需求,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来实现高度的客户满意度。烟草企业要赢得市场,就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消费者的认可,诚实守信,打造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来,去占领市场。在当今崭新的经济形势下,烟草营销则更强调重视客户的终身价值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强调通过较高的客户满意度与客户保持率来维护与客户的长期紧密关系,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向客户提供“超值服务”,从而提高烟草企业信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打造绿色烟草,实现可持续发展。

积极应对“按订单组织货源”,注重考核创新,推进网络营销

企业营销策略的创新是关系到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所以,烟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前提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和广告战绝不是烟草企业占领市场的最佳途径,最有效的做法是在营销策略上不断创新。

随着“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试点工作的扩大推进,我们面临的市场环境将发生质变,要适应“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对发货及时性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流程,协同商业单位提高卷烟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以前工商的销售软件是分离的,以后将是互通的,“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的推行将使烟草行业工商之间的业务流转信息互通,实现资源充分共享,我们将能够直接通过软件查询到每个市场的上摊率、查到每周的市场销售数据,及时掌握到零售商和消费者有效消费信息,促使我们的工作注重客情关系,更注重市场,要积极调整营销思路,增强对市场控制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推进动态管理的考核创新。企业现在有160多个市场,没有一套有效的考核管理机制将会制约市场的培育和管理。要积极探索出一套比较系统的考核办法,解决好对重点市场的定向跟踪,对上摊率、展示率、存销比等信息数据的采集与考核,认真组织实施,有人管理,有人考核,并纳入绩效评价考核。创造一个适合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建立凭能力上岗、凭业绩取酬的激励机制,保证队伍的生机,从而保证市场的生机。推进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最大的特点在于以消费者为主导,消费者将拥有比过去更大的选择自由,他们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满足的卷烟制品,不受地域限制。英美烟草公司的网站每月都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名访问者进行访问,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最透明和最诚信的烟草专业网站之一。另外,互联网使集中采购各类牌号卷烟变得更加简单易行,因为网上交易可大大降低买卖双方的成本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开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烟草广告。禁止在各类等候室、影剧院、会议厅堂、体育比赛场馆等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烟草广告中必须标明“吸烟有害健康”。从《广告法》来看,现在国内唯一给烟草企业留下的宣传“生存空间”就是网络。

众所周知,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广告针对特定区域的人群,而不是面向所有人,否则会导致吸引力以及广告效果下降。而烟草企业的宣传对象似乎就比所有的行业大的多,这是网络广告传播适合烟草广告传播的一个优势。网络媒体广告运用最大覆盖,无孔不入的网络与自由灵活的广告形式和空间,可以给烟草企业带来庞大的访问量,使品牌复现率、记忆度、认知度大大增强。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户外等传统传媒在传播信息时,都具有很大的强迫性,强迫观众接受它们所传播的信息;而网络传播的过程则完全是开放的,非强迫性的,这一点同传统传媒有本质的不同。从人性化的角度看,网络传播的开放性是一个非常得网民心的优点。依托门户网站的强大品牌和覆盖优势,可根据卷烟品牌传播的需要,与相关频道或服务结合投放广告,或举办特色在线营销活动,最大程度的吸引、影响目标人群,有效拉动卷烟销售量的增长和品牌认知度的提高。

着力于整体形象建设,努力开拓新的营销宣传渠道在市场营销手段不断翻新的今天,单一的营销模式创新并不能较大幅度改观营销业绩,市场往往忠诚于企业整体形象上佳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推进公司营销创新,必须从市场形象、产品形象、社会形象、员工形象展开和塑造。在社会形象塑造中,烟草企业可与社会团体和有关组织举办社会公益性活动和服务性活动,诸如烟草行业开展的捐资助学活动,向母亲献爱心活动,救灾扶贫等活动,以赢得社会公众对烟草企业的好感和信任。通过成功的形象营销塑造,使整个社会对烟草企业的经营商品和服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及了解,从而促进烟草企业商誉的提高,带来更多的销售潜力。同时改善营销手段,增加产品与服务的文化内涵。要以合理合法的广告形象为工具,把企业形象的系统性、本质性、物质性及优势等特征有效地展示给公众,以争取良好的市场地位。并以公共关系策略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核心,为塑造企业形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以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与合作,树立良好的烟草企业形象。

积极推进工业旅游营销。随着烟草在宣传推广上日益处于尴尬境地,种种条款的限制束缚了烟草的广告投放,而通过工业旅游,以生产场地、高科技生产设施、厂区环境和企业文化为卖点带领游客旅游参观,以宣传品牌,树立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工业旅游迄今在汽车、飞机、火箭制造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雷诺、标致、雪铁龙三大汽车公司进行了有意的尝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汾酒集团、燕京啤酒通过工业旅游,不但拉动产品销售,而且年营业收入抵得上一个中型企业。海尔集团早在1999年推动“海尔工业游”,成立专门的国际旅行社,在园区、车间规划了专门的参观路线并配备讲解员。烟草行业工业旅游在近几年有所发展,为数不多的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红塔工业园、红河工业园以及公司柳烟工业园等在行业内外享有盛誉,吸引了包括海内外的社会各界人士,成为了地方城市名片。据统计,仅公司柳烟工业园每年接待游客数万人次以上,其开发诸如旅游通道设施、旅游线路设计的投资较公司年度宣传费用微乎其微,而通过口碑传播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却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