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老的民族艺术

古老的民族艺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老的民族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老的民族艺术

古老的民族艺术范文第1篇

油画作为西方画种传入我国有一段历史了,在国内作为新生物,从事绘画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无不为之趋之若鹜。这也不足为怪,毕竟是新生事物。纵观中国油画发展历史,从引入到发展,老一辈艺术家作用不可小觑,如今可谓发展到了 “繁荣”阶段,各种“大师”、“名师”、“实力派艺术家”层出不穷,可就作品质量来说远远未达到“繁荣”阶段。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 从事艺术创作者摄入信息的量大增、速度快,这是一个好的方面,但凡事都有两面性,部分从事艺术创作者把别人的作品去头去尾就变成了自己的作品,这过程中就丧失了思考,这样作品就失去了独特性。其二,部分从事艺术创作者迷恋于西方美术发展的某个阶段,构图、色彩、表现语言等等都随之而去,迷失了自我。这和领导倡导的“中国气派油画”相去甚远。近年来,美院中部分院校开展了“中国精神工作室”,其成果还是不错的。其实,我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 这些是文化发展的基石、油画发展的动力。秦腔是古老的剧种,是国粹----京剧的雏形,他具有成熟、浓烈的民族艺术语言,对油画创作是有裨益的。

秦腔

秦腔发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成形,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秦腔------秦人的声音。是秦人(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一带民族)的民族性的集中体现。

秦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什么是民族性?民族性就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所特有的根本的特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不管其大小,都有着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民族文化。这些独特的民族特征就是民族性。

秦人性格豪爽,说话铿锵有力,快人快语,直言不逊。秦人性格质朴、粗犷,民风淳朴性情彪悍。这些不似南方人讲话和风细雨,话中有话,工于心计。秦人大碗喝酒,大声吆喝。秦人爱玩安塞腰鼓,在黄土高坡上,敲它个鼓声震天,尘土飞扬。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高昂激越、强烈急促;秦腔的唱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把秦人的民族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见秦腔是完完全全的秦人的写照,它代表了秦人的全部特点,是鲜明的民族性符号。

秦腔与油画艺术的关系

秦腔作为古老的戏曲与油画艺术的关系,可以概括的看做是戏曲与绘画的关系。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艺术,他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武术、杂技等各种门类的艺术因素。绘画艺术是以色彩、线条、光源、肌理、笔触、构图等造型元素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出来的代表艺术家思想的创造过程。戏曲和绘画看似毫不相关,但同属于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同是社会生活,表现的同是社会情感,二者表达的内容相同,其表达形式与语言则不同。

秦腔艺术对中国油画创作的启示

秦腔艺术是成熟的、有民族精神的艺术形态,虽然有些剧目如:《三滴血》 、《穆桂英挂帅》等等,豫剧、京剧、秦腔都表演,但秦腔表演出来有浓厚的西北特色:朴实、粗犷、豪放,把西北特点表演的淋漓尽致,使得每位西北人看的时候都置身于戏曲之内,可见其表现语言是极其成熟的。油画创作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劳动,是一种主体意识很强的艺术劳动,必须从从西方模式中解放出来,挖掘、寻找自己民族的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真正做好油画创作,必须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像秦腔这样成熟的艺术语言,值得在油画创作中尝试应用。

果戈理说:“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表现妇女穿的无袖长衣,而在于具有民族的精神。诗人甚至在描写异邦的世界时也可能有民族性。只要他是以自己民族气质的眼睛,以全民族的眼睛来观察它,只要他的观察和他所说的话使他的同胞们觉得,仿佛正是他们自己这么感受、这么说的。”

古老的民族艺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图腾;图腾符号;当代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171-01

图腾艺术是人类早期混沌未开阶段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是最早产生、最具神秘色彩的艺术形式之一。虽然远古图腾符号只是简练和抽象的线条,但是它却深刻的勾勒出了千万年的信仰。时展到今天,古老的图腾艺术依然充满着生命力,存在并影响着当代文化。

一、中国古代图腾符号的起源

中国古代图腾艺术与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亦即远古图腾活动密不可分。在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人们从混沌蒙昧的水平刚刚转向对生命和生存的自觉意识。当时,人们通过对自然现象及规律的简单观察,往往用想象及幼稚的逻辑联想加以解释,以一种夸张的方式来理解自然。原始人在对自然界的依赖、适应过程中艰难地生存,并产生了最初的原始。

原始宗教神灵的观念是最初沟通人类与自然之间生存情感的桥梁,并成为漫长的原始时代的精神依托。这种神灵的生命自然观为后世民族文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远古的图腾符号,一方面是原始宗教意识中对自然神灵敬畏和恐惧心理的衍生物,另一方面又是一定社会化生存形态中驱邪、避凶、纳吉等主观意识的产物。如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以及凤鸟的形象等,它们都不是现实的对象,而是幻想的对象、观念的产物和巫术仪式的图腾。这些幻想的对象往往寄托着人们良好的主观愿望。

二、中国古代图腾符号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图腾符号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改变,中国古代图腾形象也在不断地演变着。一些具体形态在不断的演变中演化成为抽象的几何纹样。巫术礼仪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但是它的原始图腾含义并没有消失,而是依然具有着复杂的观念和想象的意义在内。这些抽象几何纹饰并非仅仅为了彰显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点,这些由具体形象而演化的抽象几何纹在当年有着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而并非今人看来的似乎只是“美观”、“装饰”的作用。

原始图腾符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演变中。一些思想从远古流传到现代,同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而我们现代的生活又使得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内涵更为丰富。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原始图腾的宗教性神圣功能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些社会性的实用功能,如中华民族以旧历年为最隆重的节日,贴对联、年画、财神、门神等,无不以传统图案表达人们追求吉祥、平安、幸福等美好愿望。因此,我们可以说,原始图腾符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演变,但是并没有消失,在今天,它依然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丰富着我们的当代文化。

三、图腾艺术在当代文化中的延伸

中国古代图腾符号是中华民族艺术和文化的宝贵财富。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中国古代的图腾艺术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魅力,而是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推崇的。

中国古代的原始图腾艺术在当代文化中的各个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如在建筑领域里,中国古代图腾符号的影响清晰可见。大约在东汉时期被誉为“百兽之王”的狮子形象在我国的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到了今天,我们依然保留着这种传统的文化,在当代的建筑中,人们依然喜欢在修建宫殿、陵墓、桥梁、福地及房屋建筑时,安放上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再如,中国古代的图腾符号也广泛应用于当代服饰设计中。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都喜欢将自己的宗教文化以图腾符号的方式应用于本民族的服饰图案中,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体现着古老艺术与当代文化的完美结合。如我国国内名牌“渔”,它的服饰中大量采用龙图腾符号中的纹样,龙头夸大,突出龙嘴和唇,两只眼睛在一个平面上,龙神多卷曲,形状飞腾张扬,极富动感,图腾图案的运用充分不仅体现了传统服饰文化风格也彰显了当代文化的灵动。

多元化的社会成就了人们多元化的口味和审美观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喜欢古老的图腾符号,并把它当成一种装饰、一种身份的象征。原始初民对于“图腾符号”所产生的思想意识,在各个时期都顽强地表现出来,并渗透到艺术、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国古代图腾符号虽然起源于古代社会,但它在今天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成为当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的影响着当代文化。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古老的民族艺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美术题材 艺术认同 三少民族包括

当今的世界人们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逐渐“提速”,追求民族文化已成为一种潮流。人们提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在现代的地位也在提高。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研究三少民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文化和美术课堂的关系。

一、三少民族服饰在美术教学中的体现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民族服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美术教学中,当我讲到《民族服饰在色彩中的运用时》专门用Powerpoint形式演示三少民族服饰的不同特点及它们之间相同与不同之处,让学生上台展示三少民族的服饰,并进行总结,通过这节课的讲解了解民族文化。其实民族服饰最能表现民族的审美情趣。老师在美术课堂中利用原有的民族服饰资源进行欣赏性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观赏、触摸、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民族服饰的欣赏方法及其审美内涵,提高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能力。并且还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渗透民族文化,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三少民族题材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起的作用

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渠道也是欣赏性的课堂教学,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民族精神的培育是必要的内容。初中美术教材中收集了大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的人文精神是极为丰富的,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中华民族的情感、价值观等,关心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现象,并以欣赏的形式直观的展示出来,这种欣赏性的美术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心情得到愉悦,更让学生学到三少民族历史文化的魅力。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这三少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他们在艺术方面也做出过重要贡献。如桦树皮文化,已被列入美术课本,这些桦树皮器皿做工精致,造型美观、装饰手法多样,几何纹样居多,色彩绚丽。已被广大爱好者称为一种创作的题材。通过绘画作品将本民族一些文化的信息提供给观众,自发地将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行整理、创新、传承。通过这种形式,三少民族的民族文化逐步被理解、阐明。通过欣赏性的学习让学生更多接触三少民族的文化艺术,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民族自尊心,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

三、传统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艺术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古老而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体现出祖国文化源远流长,把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体制当中,可以增强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民族自信心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研讨如何在中学开展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作为三少民族地区的教师,更要学会捕捉民族的题材,并把它运用在教学中。

(一)从“技”传授方式

我让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同外来文化艺术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把握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时形成客观、公正的态度,使学生逐步加深领悟: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同时技能训练在美术教学中几乎贯穿始终,谁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人们往往过多的注重造型本身技能。如:在画三少民族题材的作品时像农牧生活的场景,需要学生去体验生活,不要过多的强调绘画、工艺形式的步骤及其表现效果,而忽略了比技能更为重要的智力因素,要学着多了解民族文化,这样就有机的把技法与自己感受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艺”传授方式

艺术是从生活里来,我经常在双休日带领学生到民族聚居区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生活对于喜欢艺术的人来说,它永远是原料而不是成品,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扮演着文化传递者的角色,是将当地一些代表少数民族文化的信息提供给我的学生。

古老的民族艺术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中国服饰艺术能够在世界时尚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树立本民族品牌,离不开中国历史大背景。“民族的就是国际的”,没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服装是没有根的服装。中国传统艺术成为了服装设计中需要不断注入的既古老又新鲜的灵感血液。如何认识这一点,并准确的将博大的传统艺术精髓植入到现代服饰中。并有效结合成为整体,是我们将要研究的课题和任务。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被忽略的传统民族艺术也逐渐成为艺术工作者表现形式的主流。对于服装设计教育来说,从上世纪末便提出的“民族的即是国际的’旧号,也从未像今天这般为我们所感同身受。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更好地融人服装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去,也成为高等院校进行服装艺术设计教学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将传统民族艺术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创新是服装设计从业者应认真对待的任务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的源流追溯起来是一部涣涣长河,其大背景就是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衣冠中华”谱写了绚烂的服饰宝典。在经历了“西服东渐”的冲击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服饰的文化归属感在国人心目中也表现的愈来愈强烈。

    在今天的服装艺术教学与创作中,民族化与时代化之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传承与创新之间,它们枝蔓缠绕的关系不禁使得一部分人困惑、矛盾。时代感,是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品格,无论在哪种文化之中,时代感的强弱都是其文明程度最敏感的标志,服饰文化也不能例外。作为一名服装教育工作者,将传统民族艺术植人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以民族传统为基础,面向时代,以现代服饰设计为目的,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注重传统艺术的发掘与借鉴,力求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共同构建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奇葩。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本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成就,也有着不足之处。我们应该用批判的态度进行选择,有机把握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利”与“弊”,以便于汲取并传承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今天,许多传统艺术面临湮灭的尴尬,许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甚至失传。我们今天的学习与继承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民族艺术的挽救,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像我国古代的绎丝工艺,由于其工艺精繁、对工人素质要求高,时间花费多,见效慢,其有些技艺在建国后慢慢消失,不过,这种技艺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被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了下来,现在的日本仍保留着从隋唐时期传人的“本绎丝”及“引金箔腰带”技艺。今天,这项在中国失传的技艺在两国的文化交流中辗转回到中国。这不由得我们不警醒—不要让老祖宗的好东西败在我们手中。

    二、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

    我们要做到将传统艺术很好地植人服装设计教育中,首先我们要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服饰有机结合,它们应成为互为包容、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对立。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性、地域性,注重传统艺术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嫁接与借鉴。摒弃程式化的、流于形式的肤浅模仿,注重挖掘传统艺术精髓中认识传统艺术的文化土壤及历史属性,学会在服装设计的学习中把握和体现传统艺术的文化脉络。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界,中坚设计力量对此有了很深的体会,并将传统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融人作为开启世界时尚大门的金匙。

    其次要重视地域文化,促进服装创新。纵观服装的历史发展,也是一部时代变迁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文明发展的脚步,同时反映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准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由于自然条件(种族、地理、气候)、精神状态(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环境等因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服装文化。其服装以外的艺术形势也强烈的表现出这一特征。

    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人形式很多,我们简单总结如下:

    1.意境植人方式

    我国传统民族艺术讲究意境,尤其以寓意吉祥美满的内容居多,往往通过图案及图案的形式来完成。这是我们祖先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完美的将吉祥与图案结合在了一起,代表着传统的民俗民情。

    吉祥图案涉猎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风俗、宗教等方面,赋予人们积极向上的内涵与意义,是中国人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乐观的心理反映。如“喜上眉梢”,“竹报平安”,“五福(蝠)临门”等等。“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奋进、勇敢、尊贵与威武。这些吉祥图案以其寓意被用于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不论是雕刻还是瓷器装饰,不论是剪纸还是染织,千百年来这些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如今,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成为了设计师们表现的法宝之一,新锐设计师祁刚为影星高圆圆精心设计的“喜上眉梢”惊艳戛纳,以民族传统吉祥图案传递着特有的中国文化。

    2.图案植人方式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国文化从开始就认识并强调纹饰的作用。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变幻无穷、风格各异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各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许多传统图案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经久不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在服装设计中,将具有传统艺术形式的图案与现代服装相结合,成为设计师们常用的设计手段,传统图案在服饰中的巧妙植人,成为时尚与古典的重要碰撞形式。

    传统图案在植人服装设计中时,要注重图案与服装结合的形式美感,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与材料以及工艺的关系,这样才能将传统图案与服装完美结合在一起,更有效地完成对服装文化内涵的诊释。

    在具体的图案植人时,首先要考虑到地域性、时代性,才能在选题、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的把握上做到严谨、准确,有特色;其次要考虑到传统图案的创新,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试验性创作,得到新的启发,获得创新灵感,给古老的艺术注人新的生命与活力。

    3.色彩的植人形式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最早确立了自己的色彩结构。形成了属于中国人特有的色彩喜好。在传统艺术中,像“青花瓷”、“唐三彩”等以色彩命名的艺术形式比比皆是。传统镀金工艺中的“婆金”、“描金”,妇女妆容中的“花黄”,纺织工艺中的“撒花”等在引发后人无限遐想的同时,也为我们揭示古人对色彩的种种喜好,甚至今天国际上以“中国红”这一对红色的命名来显示中国人对这以色彩的偏爱。

古老的民族艺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创新;服装设计;植入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被忽略的传统民族艺术也逐渐成为艺术工作者表现形式的主流。对于服装设计教育来说,从上世纪末便提出的“民族的即是国际的’旧号,也从未像今天这般为我们所感同身受。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更好地融人服装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去,也成为高等院校进行服装艺术设计教学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将传统民族艺术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创新是服装设计从业者应认真对待的任务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的源流追溯起来是一部涣涣长河,其大背景就是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衣冠中华”谱写了绚烂的服饰宝典。在经历了“西服东渐”的冲击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服饰的文化归属感在国人心目中也表现的愈来愈强烈。

    在今天的服装艺术教学与创作中,民族化与时代化之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传承与创新之间,它们枝蔓缠绕的关系不禁使得一部分人困惑、矛盾。时代感,是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品格,无论在哪种文化之中,时代感的强弱都是其文明程度最敏感的标志,服饰文化也不能例外。作为一名服装教育工作者,将传统民族艺术植人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以民族传统为基础,面向时代,以现代服饰设计为目的,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注重传统艺术的发掘与借鉴,力求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共同构建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奇葩。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本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成就,也有着不足之处。我们应该用批判的态度进行选择,有机把握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利”与“弊”,以便于汲取并传承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今天,许多传统艺术面临湮灭的尴尬,许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甚至失传。我们今天的学习与继承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民族艺术的挽救,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像我国古代的绎丝工艺,由于其工艺精繁、对工人素质要求高,时间花费多,见效慢,其有些技艺在建国后慢慢消失,不过,这种技艺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被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了下来,现在的日本仍保留着从隋唐时期传人的“本绎丝”及“引金箔腰带”技艺。今天,这项在中国失传的技艺在两国的文化交流中辗转回到中国。这不由得我们不警醒—不要让老祖宗的好东西败在我们手中。

二、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

    我们要做到将传统艺术很好地植人服装设计教育中,首先我们要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服饰有机结合,它们应成为互为包容、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对立。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性、地域性,注重传统艺术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嫁接与借鉴。摒弃程式化的、流于形式的肤浅模仿,注重挖掘传统艺术精髓中认识传统艺术的文化土壤及历史属性,学会在服装设计的学习中把握和体现传统艺术的文化脉络。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界,中坚设计力量对此有了很深的体会,并将传统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融人作为开启世界时尚大门的金匙。

    其次要重视地域文化,促进服装创新。纵观服装的历史发展,也是一部时代变迁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文明发展的脚步,同时反映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准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由于自然条件(种族、地理、气候)、精神状态(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环境等因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服装文化。其服装以外的艺术形势也强烈的表现出这一特征。

    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人形式很多,我们简单总结如下:

 1.意境植人方式

    我国传统民族艺术讲究意境,尤其以寓意吉祥美满的内容居多,往往通过图案及图案的形式来完成。这是我们祖先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完美的将吉祥与图案结合在了一起,代表着传统的民俗民情。

    吉祥图案涉猎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风俗、宗教等方面,赋予人们积极向上的内涵与意义,是中国人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乐观的心理反映。如“喜上眉梢”,“竹报平安”,“五福(蝠)临门”等等。“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奋进、勇敢、尊贵与威武。这些吉祥图案以其寓意被用于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不论是雕刻还是瓷器装饰,不论是剪纸还是染织,千百年来这些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如今,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成为了设计师们表现的法宝之一,新锐设计师祁刚为影星高圆圆精心设计的“喜上眉梢”惊艳戛纳,以民族传统吉祥图案传递着特有的中国文化。

    2.图案植人方式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国文化从开始就认识并强调纹饰的作用。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变幻无穷、风格各异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各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许多传统图案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经久不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在服装设计中,将具有传统艺术形式的图案与现代服装相结合,成为设计师们常用的设计手段,传统图案在服饰中的巧妙植人,成为时尚与古典的重要碰撞形式。

    传统图案在植人服装设计中时,要注重图案与服装结合的形式美感,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与材料以及工艺的关系,这样才能将传统图案与服装完美结合在一起,更有效地完成对服装文化内涵的诊释。

    在具体的图案植人时,首先要考虑到地域性、时代性,才能在选题、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的把握上做到严谨、准确,有特色;其次要考虑到传统图案的创新,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试验性创作,得到新的启发,获得创新灵感,给古老的艺术注人新的生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