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知识要点

科学知识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知识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知识要点

科学知识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体育课;学习氛围;教学评价

当前关于学校学生学习方法的讨论倾向于自主性学习,职业学校体育课的教学面临同样的课题。而我国目前体育课自主性学习及教学的实施仍停留在讨论阶段,在教学方面仍然以教为主。这方面有体制的原因,也是长期传统体育教学因素的延续。现阶段大多数学校体育课中虽然基本上已实行了“三自主”的选课方式,即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上课内容、上课时间及任课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在教师层面如何实施自主性教学与考核,使自主性学习真正融入课堂内外,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我校实情,对自主性学习概念进行初步的分析与实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及手段,以期促进自主性学习在职业学校体育课教学中的推广,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锻炼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体育课自主性学习概念及自主教学的必要性

根据建构主义者关于学习者的概念,任何学习者不会是空着脑袋走进运动场的。我们的学生在经历了初中小学体育教育以及在日常体育生活中和各种传播媒介的作用下,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体育积累与运动经验,对各种体育运动有了自己的初步概念,都有自己固有的知识、经验结构背景。因此简单的动作讲解与示范的教学成效是有限的。

从这一思路出发,可以认为,体育课的学习不是体育知识、技术及技能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考核也不应进行量化的、结果的简单对比。学习者应是主动的信息吸收者,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个过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那究竟怎样描述才能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进行定义,进而发展教师相应的教学法呢?目前,国内对自主性学习较为主流的定义为庞维国先生提出的:自主性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和能力。而学生的学习自主与态度、能力、责任和环境等有关。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作为教师,应为此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来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更好地促使学生主动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巧。

二、自主性教学的策略与实施要点

1.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自由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包括摒弃统一的三段式教案及传统僵硬的课堂口令组织形式和强调课的运动强度及密度这类概念,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使课堂上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例如,让学生和自己熟悉与喜欢的人或爱好相近的人站在一起,呈人数均等的小组围着老师站立。教师根据这样自由分组的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便小组内学习及小组间相互学习、交流。实践证明,宽松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而自由的分组使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师生关系融洽,其学习情绪高涨,心情愉快,积极主动,且学习过程持久,不易疲劳,学生能直接体会到学习与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课堂主持时间不宜超过四分之一,大部分时间应让学生在组内进行学习、练习与讨论。

(1)重视学习过程管理,引导并推动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强调小组学习及交流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交流手段,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学习讨论者。

(2)教学评价内容与标准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评价,重过程,轻结果,并采用等级评分制,减少不平等现象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而百分制的评分方法则过多地增加了学生相互对比的心理负担,增加了学习的焦虑程度,对于学习过程不利。

2.考核中加大对学生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的考核,并占适当比例

为了促进自主性教学与学生自主课外体育的考核,今年我校一二年级体育课考核规定已逐渐从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移:体育专项考核占40%,理论知识占10%,综合(学习态度、合作精神、能力提高)占10%,身体素质项目占20%,课外学生自主锻炼所占比例为20%。同时为了促进学生课外体育自主锻炼与实践,规定游泳为必修项目,学生课外参加一次游泳锻炼可获得一个奖励积分,学期积分最高为20分。使学生更多地参加课外自主体育锻炼,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通过自主性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能有效地提高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水平及学生身体素养

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水平,是时代赋予体育教师的重任,本文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科学知识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 师资 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061-01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国职业教育因为缺乏自己清晰的定位,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一直处于模糊和不断修正阶段,体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习实训的设计与安排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标准,虽然经过多年的职业教育改革,在办学模式和教育模式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没有形成理论性、系统性和标准性的东西,缺乏指导性。培养出的人才偏理论学习,在职业能力方面欠缺,与行业、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一定距离,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同时,企业因没有参与到学校教学,招聘不到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人才进入企业后不能直接上岗,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再培训,不利于企业效益的提升。

2.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的最大特点是将职业学校的教育和学生将来所要就业的行业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学徒制教育的种种优势,又切合了当今时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人才教育领域的现实境况。传统的学徒制可能更多的是用于某些手艺的传承,而现代学徒制不仅仅是在教育形式上强调“师傅”教“徒弟”,而且对职业教育在既定教育目标下的课程、评价和培养环境等诸多方面做了革新。它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它呈现出许多优于其他培养模式的创新特色。

3.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人才短缺现状

重庆茶产业一直是农业的支柱。调查显示:一方面茶叶种植和加工环节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当地的农民,经过短期操作培训后走上的工作岗位,严重缺乏专业知识和质量标准意识。另一方面,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据重庆市茶叶协会人才预测分析报告预测,未来5年重庆市需要更新的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检验的技术人才分别在3.9万、2.7万、1.6万、0.5万人左右,而目前重庆市中、高职院校中仅有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茶叶生产过程中用工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另外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对接产业,满足用人单人需求。显然,建设好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为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显得尤为紧迫。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尤为关键。

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悠久,长年开设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并把它作为重点骨干专业来建设。学校目前已具有一定的茶叶生产与加工的软、硬件条件,分别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再通过不断的资金投入、设备更新、教学改革及资源整合,切实加强校企合作,一定能建成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

1.专业定位教明确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以“面向市场,面向茶行业,培养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检验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实行联合办学模式,产、教、研融为一体。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结合,强化内部管理和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从2007年至今连续8年招生,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重庆及其它西南地区,多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2.培养模式有特色

学校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重庆市云岭茶叶有限公司)结成校所联盟(校企联盟),依托重庆市农科院茶研所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技术优势及基地优势,校所合作共同打造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制定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构建了“321”工学交替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定专业特色,有较强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2012年6月甘宝青获得手工制茶(红条茶)一等奖,王凤获得手工制茶(卷曲形绿茶)一等奖,杨万超获得手工制茶(卷曲形绿茶)三等奖。2013年6月杨海燕、范文碧分别获得手工制茶(手工卷曲形绿茶、乌龙茶)二等奖;代娅琴获得手工制茶(手工扁形绿茶)三等奖。

2011年学校茶艺表演在才艺比赛项目中荣获第八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全国第一名,并受邀参加当年的全国第八届中职文明风采颁奖晚会。2012年继续荣获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全国第一名。2012年5月重庆永川第五届青少年活动比赛中学生茶艺荣获两个单项二等奖一个团体二等奖。2013年学校受邀参加了重庆市永川区“战旗杯”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2013年10月参加第三届重庆市茶文化艺术节荣获最佳解说奖、优秀表演奖等多个奖项。2013年“中泰风情园杯”永川区第七届旅游服务技能大赛中长嘴壶茶艺荣获“最佳组织奖”。同年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成果展中,荣获“茶艺表演第一名”,制茶比赛“第二名”的佳绩。

腾讯网、凤凰网、永川网和永川日报等媒体对我校教师和学生的茶艺表演做专题报道。

3.实训基地教完备

2009年中央财政支持建立了总价值247.6万元茶叶生产与加工实训基地。有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实训室7个,其中名优茶加工实训室4个,用于学生手工制茶和机械制茶实训;检测实训室2个,用于学生茶叶及其他农产品检验、检测实训;茶艺表演训练室1个,用于学生茶艺技能训练。建有能开展工学结合与顶岗实训的校外实训基地2个,有较好的实习实训条件。

4.专业师资建设教雄厚

通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企业挂职锻炼及校本培训等,该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人,在读农业推广硕士7人,研究生比例高达83%,“双师型”教师17人。每学年聘请茶研所、云岭公司、重庆春晖农民工培训集团等的专家和能工巧匠到校讲课,有力地提高了专业的声誉和质量。

近3年,教师获得各项教学竞赛奖项国家级1项,指导学生参加中职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级优秀奖1项,区级优秀奖1项,近两届“文明风采”大赛中指导学生获国家级一等奖6人次、二等奖10人次、三等奖10人次、优秀奖10人次,市级一等奖14人次、二等奖24人次、三等奖23人次。参与制定国家级教学标准1项,申报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视频公开课2项,教师主编或参编出版专业教材6部。近2年在国家公开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核心3篇。主持、参与国家科研课题10多人次。

综上所述,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具备了一定软硬件条件,具备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

科学知识要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计算思维;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09-02

一、引言

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计算机导论”的混合式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形成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为本的教学,其实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自学为基础的发展性课堂教学。与“狭义工具论”或者汇集计算机专业各门课程前言或绪论知识的传统“计算机导论”教学不同,它强调在教学中形成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激发其对计算机领域科学探索的兴趣。实践表明,要实现课堂教学根本旨趣的转换,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层变革,急需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1]本文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计算机导论”的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构建了一套针对此门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二、培养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导论”课程与混合式教学

1.培养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导论”课程。“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本科专业一年级新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一旦学生迷上了这种清晰的、基础的、充满魔力的计算思维方式,并用于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会加深他们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并在更高的智力层面,大量地发现和探索问题解决与系统设计的有效途径。[2]

2.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将课堂教学与Web-based Learning结合起来,可以处理传统课堂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为学生设计任务活动,促进师生、生生合作与交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课外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等等。同时,混合式教学也能发挥课堂学习系统性、组织性、目的性、教师主导作用等优势。[3]

三、培养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导论”的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计算机导论”课程的特点,构建了一套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这套针对培养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指标体系由四大评价项目、十一个评价要点以及最后的综合评价构成。四大评价项目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素养、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在“教学目标”评价项目中,“教学目标价值观的多维性”评价要点是指“计算机导论”教师确立教学目标时,不仅要体现计算机学科的需要和学科的标准,即计算机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要考虑学生个人需要和人本标准,即计算思维的形成、学习兴趣的增强、能力的提高等素质发展的目标;并且能将计算机科学知识掌握的目标与计算思维培养的目标较好地融合与统一,使这两类目标具有内在联系。“教学目标的恰当性及形成性”评价要点是指“计算机导论”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匹配程度,与教材内容、在线学习平台的教学资源、学生认知水平的适合程度,以及教学目标在计算思维形成上的恰到好处。即学生通过指定教材内容的学习和在线学习平台的教学辅助功能,能否实现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凭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是否能达成教学目标,是否需要经过努力与学习在形成新的思路或发展出新的策略时才能达到;是否最终能达到教学大纲所需要达到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

在“教学过程”评价项目中,“学习内容及提供方式的有效性”的评价要点是指“计算机导论”教师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传统课堂与在线学习平台所提供的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学生的计算思维的形成;“学习方式设计的有效性”的评价要点是指“计算机导论”教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是否采用接受式或者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或者采用学生合作或独立完成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否适合特定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以使计算思维得以有效建立;“在线学习平台资源的有效性”的评价要点是指“计算机导论”教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教学资源,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对课堂教学的内容给予有利补充;“学习组织及管理的有效性”的评价要点是指“计算机导论”教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对学生的课堂外学习活动的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如学习任务的布置、任务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等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习指导与答疑的有效性”的评价要点是指“计算机导论”教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是否起到促进作用,如方法思路的点拨、疑难的解答等是否必要;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对学生的提问给予答疑,是否及时、准确、适当,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或提升学习效果。

在“教学素养”的评价项目中,“教师的基本技能”的评价要点是指“计算机导论”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否具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素养和能力,只有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展示和有效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的基本修养”的评价要点是指“计算机导论”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否对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组织调控与应变能力。

在“教学效果”的评价项目中,“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评价要点是指学生对“计算机导论”的特定学习过程的经历与体验,以及这样的经历、体验过程让学生获得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以及接受的计算思维熏陶、计算机文化濡染,此项评价要点反映的是学习活动的体验性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的学习成效”的评价要点是指学生通过“计算机导论”的学习,在计算思维的建立、计算机科学知识掌握等方面的情况,此项评价要点反映的是学习活动的结果性目标的达成度。只有学习活动的体验性因素与结果性因素相互配合,才能保证学生计算思维的建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导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不但要有学习活动的体验性目标的达成,而且能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出与特定结果性目标相配合的、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形成的体验性目标的具体内容。

四、培养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导论”的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1]

1.等级评定和解释说明。评价者先要对每一个评价要点给予好、中、差的等级评定。然后在观察、调查和测验等事实证据的基础上对自己给出的等级加以解释说明。比如,评价者对混合式教学“教学目标价值观的多维性”给出了“中”的评级,就需要进一步具体分析混合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如何体现出对计算思维培养方面的发展要求,但还不够充分等。再如,评价者对“在线学习平台资源的有效性”给出了“好”的评级之后,就需要分析在线学习平台的教学资源是如何适应学生自主、有挑战性的学习,使之顺利进行。又如,评价者对“学生的学习成效”给出了“差”的评级,就需要给出课后的学生调查结果或测验结果,作为证据支持。在给出等级之后的解释说明,不仅可以使等级评定更加理性、客观,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评价“解释教学”、“改进教学”的功能。

2.分项评价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就各指标进行分项评价之后,要对混合式教学做出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对混合式教学动用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形成的有效性的整体评价。它把前面分项评价中的各个评价项目、评价要点联系起来,形成对混合式教学整体效果的评定和主要因果关系的解释。综合评价重点看教学目标有多少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形成的成分,最终又得到多大程度的实现,从而据此判断混合式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上的优劣等。这样,综合评价就抓住了“计算机导论”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形成这条主要线索,给混合式教学模式评定了等级并做出了解释说明。在实践中,如果需要更为精确的定量评价结果,就要研究培养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导论”教学的实际情况,据此赋予各个评价项目、评价要点适当的权重,通过加权求和获得定量的评价结果。其中,权重确定的合理性决定了最后所得分数的效度。

3.评价者素质。这套针对培养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评价者具有深厚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素养。首先他必须具备掌握计算思维的内涵,对“计算机导论”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所把握,能准确判断所提供的学习内容与所选择的学习方式之间是否相互匹配;其次必须具备深刻的洞察力,能够透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准确判断其学习是否处于自主状态,有效完成计算思维的建立。

五、结束语

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计算机导论”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提供一种评价的手段,为进一步完善以培养“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导论”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并不作为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终结性评定。

参考文献:

[1]刘华.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3,(03):48-56.

科学知识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外实验;特点;实施

一、课外实验的背景分析

1.课外实验的现状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外,更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近几年的中考实验考试和中考试卷中对实验内容考核的倾斜都体现出对实验的重视。根据我的观察,教师和学生都已经渐渐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但形式上还拘泥于课内实验,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在实验室和教室内完成的,而且内容形式很统一,按照学生实验手册的要求开展。要想体现科学的学科特点就应该把实验解放,让实验多元化,走出课堂。

2.课外实验的特点

课外实验是指在课外(一般在家庭)中完成,所用的仪器和材料来源于生活,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其家长辅助完成,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①实验取材广泛。生活中有很多材料都可以被科学实验所用,例如:厨房中的醋和小苏打,各种家用小电器、扫帚、沙发中的弹簧、在超市或五金店能买到的材料等等。

②培养创新能力。课外实验往往具有这样特殊的特点,教师只给出探究的问题,其它关于实验的假设、实验的设计、实验的实施和实验的结论等都由学生完成。

③正确认识科学。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心理,迫于中考的压力,学生习惯用应试的心态去对待科学。其实学习科学不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知识来指导生活。

二、课外实验的案例分析

在学习液体压强时,课内做了如下演示实验,用塑料袋和水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塑料袋装满水后,在底部和侧壁分别用笔尖刺一个洞,水会从底部和侧壁喷出,这个实验能够很好的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但对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该怎样理解?课内没有实验能给出很好的验证,因此我给学生留了一个课后探究作业“利用一次性手套和水,能否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学生通过讨论,做了如下探究过程,将盆内装满水,将一次性手套戴在手上,将手放入水内,发现手套紧紧贴在手上,从而证明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这个案例说明,课外实验可以很好的完善课内实验的不足。作为课内实验的延伸,课外实验简单有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而且又解决了教学重点。

三、课外实验的实施要点和可行性分析。

1.紧密联系教学和生活

课外实验既要辅助教学过程,达成三维目标,又要体现学科的特点――生活化。因此课外实验主题的选择既要求和教学内容吻合,又要和生活紧密联系。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疑惑,用生活中的现象理解科学知识,这是开展课外实验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达成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努力,认真分析教材,热爱观察生活,找到科学学科和生活的联系点,有机的把二者结合在一起。

2.实验材料廉价简单

课外实验的一大特色就是实验材料来源广泛,创新点多,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但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是材料要大众,课外实验是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材料要求过高,会加重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反而容易引起反感和不配合。二是材料制作要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最好是可以直接拿过来使用的材料,如果需要进行修改加工,工序一定要简单易行。三是材料要廉价,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不要因为经济因素把学生拒之于科学探究的大门之外。

3.实验过程安全有效课外实验弥补了课内实验时间的局限性和空间的局限性,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课外实验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课外实验在家中进行,一般是独立或由家长辅助完成,但因学生和家长未受过专业的训练,因此要注意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其次,课外实验多是开放式的设计,实验比较有新意但不够成熟,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很可能实验效果不够理想,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指出不足,树立信心。

4.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这是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家长认为课外实验是在浪费时间,这个时间用来做实验还不如用来练习题目,最后中考还是看分数。所以要使家长认识到课外实验对课内知识的指导性和辅意义,这不仅对成绩有好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有帮助。开展课外实验也要关注学生的态度,很多学生应付了事。这些学生认为这是实验操作性的作业,有没有完成教师不知道,随便抄袭一个别人的结果就可以了。

课外实验作为课内实验的辅助和有效延伸,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完善整个教育过程。当课内实验受到某些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不能很好的达到目的,当课内实验离生活太远,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时,课外实验就应该被提出和重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亲历实验和亲近科学技术,从而获取和巩固科学知识,让学生体验真正的科学。

参考文献:

[1]钟俊敏、胡双根,《如何开展家庭(课外)物理实验》,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年Z1期

[2]杨舟平,《谈谈初中科学如何开展课外探究实验》,新校园(理论版),2009年第3期29-30页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科学知识要点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诟病,转变教学模式,培养综合性的素质性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行业的共同目标之一。传统小学科学授课中教师讲和学生听的主要教学模式将师生幽困在封闭和狭小的空间内,不利于师生眼界的开阔,也会泯灭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索的兴趣。将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授课整合起来,不但使教师接触到的知识增多,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兴趣。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条件;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诟病,转变教学模式,培养综合性的素质性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行业的共同目标之一。传统小学科学授课中教师讲和学生听的主要教学模式将师生幽困在封闭和狭小的空间内,不利于师生眼界的开阔,也会泯灭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索的兴趣。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更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授课整合起来,不但使教师接触到的知识增多,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兴趣。本文旨在对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学科的整合进行分析,重点对两者整合的条件和原则进行解析。

一、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条件

(一)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如何获得考试的高分数是教师关注的核心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下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种教学理念之下,小学科学课程也脱离了现实生活,成为了一门高高在上的学问。这种教学理念必然不适用于师生互动频繁的新式课堂。将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学科进行整合,教师就不能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不能再充当课堂的主体作用,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也就不复存在。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地位,整个课堂上学生发挥着主体的作用,教师不能将知识“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整合。

(二)教师增强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是确保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学科有效整合的重要保证,教师对其中任何一项能力掌握较弱都不能顺利的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学科的整合。假如教师掌握的小学科学知识丰富,能够准确说出每个章节的重点在何处,但是信息技术掌握能力较差,那么教师在整合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时就不能让信息技术充分的展现出小学科学的知识要点,这样不但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还会对教师的教学活动的顺畅度造成负面的影响,并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反之亦然,用于高超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但是对学科重点摸不透也是不能实现高效教学的。因此要实现小学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就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实现教师教学的高效。

(三)学校为两者整合提供充足的硬件设备学校的教学环境是小学科学课程和信息技术能够整合的重要保证。这个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给教师和学生配备的信息技术设备,假如学校里的信息技术设备很少,仅在一个教室里配备若干台,教师讲课时需要用到信息技术就申请来这个教师上课,平时上课的教师则是普通的教师,这样的教学环境肯定不能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学科的有效整合。教师每次上课都申请信息技术教室,次数一多就会感到十分麻烦,之后不再申请。因此学校给教师的教学活动保驾护航,保证教师教学所需的硬件设备,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原则

(一)秉持协调统一的原则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并不是单纯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科学授课,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两者的整合,达到最优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学科的整合,发挥主体作用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小学科学课程,课堂授课中万万不可因为技术而使用技术,要以课程目标作为组织授课的最大目标,选择适合该课程的信息技术,完成高效率的课堂授课活动。

(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将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学科进行整合,网络上一些有用和无益的信息都随之而来,这些信息涌入教学中是无层次、无系统的,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整理,将有用的信息整理妥当,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对无用的信息则弃之不用。教师可以在相关的网页上设置权限,自动对垃圾信息进行筛查和取消,避免学生遭受垃圾信息的荼毒。

(三)妥善处理人机关系的原则将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学科进行整合首要处理的问题不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信息技术和教学执行者之间的矛盾。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要作用者,学生所学得知识都是来自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新的教学模式下,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一些教学观念陈旧、缺乏创新精神的教师,他们将信息技术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忽视信息技术,使得信息技术的教学最大功能得不到发挥;对于一些推崇信息技术的教师来说,他们则将信息技术放到神坛之上,将其作用无限扩大,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而成了信息技术的表演场所。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的,因此要妥善处理人机关系。

参考文献:

[1]方蓉.浅谈基于课程整合的信息技术课教学[J].福建电脑.2007(09)

[2]谢康,陈丽.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发展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04)

[3]龚春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02)

[4]卓德才.开发课程资源打造实效课堂——浅谈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小学).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