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生教育实习总结

体育生教育实习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生教育实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生教育实习总结

体育生教育实习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规模扩张实验与实践环节实习基地学生素质竞争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022-02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到来,高等学校教育规模相继被扩大,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紧张态势。具体地说,高校办学出现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大学生入学数量的增加和校际间学生生源的争夺,包括知名高校对优秀学生生源的争夺,这种争夺的主要动机在于对招生质量的提高,当然也包含着一种“马太效应”,同时也伴随着学(校)招生数量的扩张。一般院校及职业技术学院同样存在着对生源的争夺,其动机除包含积极地承担普及高等教育的任务外,也存在着稳定和扩张自己收益的因素。第二种状态是无论是知名学府或是普通院校,毕业生均存在着就业分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各类高校如何强化各个专业方向的培养水平,并如何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的问题显得特别突出。

高校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是我国人口规律的必然反映,也是我国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经。但随着学生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也呈现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探索、去总结。具体地说,在高校出现庞大的教学规模、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与毕业生分配的难题面前,教学环节中的问题也相伴而生。比如教师教学任务的繁重与教学质量的保证问题、教学实践环节与实践质量问题、实践基地的培养与巩固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能力等问题,都显得尤为突出。

一、繁重教学任务下的教学质量保证

高校学生扩招的直接现实是带来教学规模的扩大,相应地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的加重。作为重点院校来说,目前一般还不存在教师紧缺问题,但大多教师的教学任务成倍增加。相对于80年代而言,目前每个老师的教学任务平均在前者的6倍左右,老师们成天穿梭于校际之间和教室之间,即使能够完成安排的教学任务,也未必能使教学水平得以正常发挥,同时也无益于老师们的身体健康,更难保证老师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之中。

对于一些高职高专或职业技术学院而言,师资的配置是不可高估的。一些学校为迎合社会需求,往往与重点院校攀比,为了显示其规模化或规模的宏大,开设了许多新的专业和课程,这就是说,凡是重点院校有的专业,高职高专或职业技术学院均有,凡是社会上新增一个新的专业,它们都将不失时机地跟上。这从学校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也无可厚非。然而,专业的设置往往与学校的办学力量和水平是分不开的,与学校的设施和设备分不开的。师资从何而来?实验与实践课程如何开展?对于这些学校,一般的做法是:教师外聘,从重点院校聘请兼职教师或退休教师,或是自己的教师热炒热卖,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这可称得上是“拼教”,可以理解为一些教师疲于拼命地参加各校的教学,学校也拼命地为这些课程组织任课教师,由此称为拼教。这一方面影响了重点院校本来不多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这种学校本身的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我们认为,重点院校应该努力保证自身学校的办学力量,截源堵流,将自己的优秀教学资源用于自身学校的专业教学上,突出自身优势特色课程的建设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保证教师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在教学力量、实验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特色上下功夫,在全国重点学科建设上下功夫。

对于一般高职高专和职业技术学院而言,需要严格与重点院校分别开来。高职高专和职业技术学院的根本在于它的特色,也是国家成立这类学校的初衷,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国家培养生产生活实践中急需的人才。如果我们用“精深,广博,抓好基础,着眼未来”来要求重点大学对学生的培养要求,高职高专和职业技术学院则应该是“立足生产,直接可用”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因此,高职高专和职业技术学院等一般院校应该突出抓好那些与生产实际直接相关的或相适应的专业学科的建设,在这些专业教学上下功夫。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理工科大学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重点高校或是普通院校,在教学规模日益扩大的现实背景下,实践教学环节与实习基地建设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而言,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采用,目前我国重点高校办学的硬件条件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比如普遍使用的多媒体技术的软件和硬件已经或基本达到和国外一些重点高校的水平。然而,不可置疑的是,我国高校在利用这些条件上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最突出的表现是,教师在使用这些资源的时候还显得比较乏力,尤其是对软件资源的开发使用方面还很欠缺。比如,一些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中,老师们在对信息技术开发利用的把握上还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而导致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对多媒体的使用仅仅流于形式。通常的做法是,做一个PowerPoint或一个Word文档来进行教学演示,学生们学到的或看到的东西往往只是理论上的介绍或常规知识的引入。对于一些抽象思维很强的学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未必能够真正设计出现实中的汽车,学微机原理或计算机科学的未必能够掌握芯片的制作或架构一个系统,因为这些知识首先就需要教师应该具备,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教师本身在这方面就比较缺乏,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也仅仅是一种形式。

对于一般院校来说,一方面硬件环境不如重点高校,而专业教师资源的软环境更无法与重点高校相比,从而学生对于所学课程往往也与生产实际相脱离,更是流于理论化的教学过程。这直接表现在许多高校缺少或缺乏相应的实验课程,忽略实践环节和根本上缺少实践环节,这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

除招生规模扩大的客观因素之外,强化大学实验课程配置,注重实践环节和建立稳定可靠的实践基地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的现状是:一些大学只顾规模的扩大,而无法顾及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只能完成相关的理论教学,实验环节或实习环节流于形式,因此造成的必然后果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差,学生投入社会之后需要重复教育或二次教育。导致在就业竞争中缺乏竞争力,本质上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因此对如何加强实验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和培育实践基地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值得指出的是,与师范类大学或文科院校相比,理工科大学的专业课程往往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如果教学过程只注重学生的理论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往往会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而实验和实践环节往往能够很好地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理工科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直接成果表现在它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应用上,比如信息技术、电子电器、汽车工程、机械制造、通讯工程等等,许多知识是现实中生产与实际生活的体现与延伸,如果不加强实验和实践过程,对理工科学生的培养则与其他文科类的学生并无两样,似乎只是培养了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而实践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提高。举例来说,对于理工科大学的学生,如果开设了数据库课程,不仅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关系数据库,而且还应该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使用一个具体的应用系统开发平台来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教师对这一领域的技术有相当的认识,在教学上不仅是停留于理论知识的介绍。涉及一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结合多媒体的演示,具体使用一个开发平台来展现这样的原理与实现这样的技术。对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如果只是理论上的介绍,往往学生是一知半解或者不知所云。但如果使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来演示或者在课堂上直接开发一个简单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学生将会深刻领会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并把握创建关系数据库的过程。又比如,对于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真正理解它的意义,但如果在实验中教师给学生示范一个简单的嵌入式程序的编制并运行其结果,它会使学生从直接现实的过程中把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并能够学会编制嵌入式的应用程序,这也需要从根本上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研究创新的教学手段。

三、建立稳固的教学实习基地是提高理工科大学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除了强化校内课堂实验过程之外,提高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参与课外实习。课外实习基地建设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高校的实习基地建设不仅未能得到加强,反而有所削弱。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缺乏应有的实习基地,一些学校缺少或根本没有实习基地。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些学校曾经有过的校办工厂往往也承包到人,考虑到安全或其他因素,这些校办工厂通常不愿意接纳实习学生,其他企业更是如此。即使有校办工厂或企业愿意接纳学校的学生实习,往往工厂的规模和它生产的内容也与教学内容是不一致的,不能对口实习。因此一些学校的基本做法是,让学生参观一下工厂,使他们知道什么叫工厂或企业,其实习内容也主要介绍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家成功的经验。不难想像,这种实习对于教学实践产生的作用的局限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级院校,按照常年的实习内容要求,建立稳固的教学实践基地,如机械制造相关课程的实习,需要与制造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电子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实习,需要与信息行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电气工程专业的实习需要与电气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否则,学生的课外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体育生教育实习总结范文第2篇

我国大多数体育专业院校对体育教师的培养都是依据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于课程设置来制定的,可以说都是采取“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就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哪些课程,学校就上哪些课程,甚至对国家规定性的课程还不能完完全全贯彻好,执行好,更谈不上依据学校和学生特点设置一些校本课程了;广大体育院校只重视理论课程的传授,不能把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很难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在这种情况下,所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只懂得一些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很差。大多数体育院校缺乏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有组织与有计划的培养,很少学校有系统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大多数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培养是片面的,不系统的,很多体育教师在职前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只能说明他们具备作为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但怎么样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来上好每一堂体育课,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的加以教学技能方面的培养,不断进行体育课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来提高教学技能与教学能力。

2教育实习环节存在缺陷

教育实际是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重要环节,但是不是形成教学技能的唯一手段,大多数体育专业院校把教育实习作为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形成和教学能力提高的唯一途径,而且他们的教育实习所采取的方法单一,内容俗套,缺乏系统性的组织训练,他们认为教育实习就是让体育教师跟着知道教师简单的上上课,听听课而已,他们对通过什么样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缺乏考虑,指导教师有时候把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案给实习生以后,让实习生根据这些独立进行上课,而指导教师本人并不随堂指导,对实习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这样实习生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很难获得提高,实习生很难把一堂体育课中复杂的教学过程进行逐一的剖析,逐一的学习与探索,教育实习只能变成一种形式,对实习生的教育能力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效果甚微,教育实习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3教学技能的培训内容不合理,手段不科学

大多数体育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完全依赖于体育教师职前培训和在职进修,在职前培训的过程中,所选择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理论知识,很少选择实践技能方面的知识,因为教学技能的获得与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是靠多懂得一些理论知识就能实现的,要靠不断的教学实践,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和专业实践来获得,而且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都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知识来授课,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知识是不可能教授的,而这些知识很多都是很老的知识结构,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有些理论知识都是过时的,这些知识再传授给体育专业培训教师,造成了恶性循环。这些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与提高帮助很小。大多数学校都通过集体备课、观摩和听课的形式来培养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但是在这些教研活动中,虽然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获得提高,但是由于考核和评估的因素较多,缺乏教学技能基础性和实质性的训练与演练。在教学观摩中,虽然体育教师通过观摩以后能学到很多新的内容,但是体育教师由于缺乏亲身的实践经历,不能进行互动,所形成的认识都是感性的认识,他们的记忆也是短时间的记忆,当观摩结束以后,他们可能只对个别精彩的场景有所记忆,但无法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全过程的回忆,体育教师就不能掌握课程的精彩部分,对课程的实质性也难以把握,理解不了整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选择的意义所在,对优秀示范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技能无法掌握,观摩起不到示范的作用,在观摩过程中优秀教学行为瞬间即逝,课后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只能靠回忆而获得的一些片面性的信息,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难把握,也难以解决,达不到提高授课教师教学技能的目标,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不会认真钻研教材,他们的备课只停留在教师人人都熟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取上,不可能选取自己不熟悉的教材进行授课,这样集体备课的效果就很小,对教学技能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4对体育教师的评价片面单一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教学的教育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1]。但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单一、片面,评价者往往只看一堂体育课中组织是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取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教师讲授是否面面俱到,学生在本堂体育课中是否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和许多的运动技能,往往忽视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忽略了学生的联系密度,不把学生在课堂的运动量和锻炼效果作为评价体育课的一个标准之一,即只重视结果评价而忽略了过程性评价。在体育课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教师既要有在每堂课后再教学日志活教案上做简要评述的方式进行日常性的评价,也要在每学期进行若干次的阶段性自我评价。

5过度依赖经验主义

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主义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在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方面,指导教师的教学经验至关重要,对实习生教学技能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需要科学方法进行指导的过程,指导教师的教学经验有些是科学的,但是有很多是不合理的东西,因为经验的总结是带有个人感彩的,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的,指导教师的经验成果有时候是不可能进行理论升华、在教育界进行推广使用的。因此,教学经验只是一种带着局限性的经验传递和交流的方法,而体育课是一种瞬间消失的过程。要明晰体育教师的侥幸意图,靠经验是不可能多获得的。

体育生教育实习总结范文第3篇

教育实习时间过短,学生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全面检验和提升

宁夏大学体育学院实行集中实习的方式,实习时间为8周.按常规,进校后听课1周,“十一”国庆节放假1周,最后总结1周,实际投入教育实习的时间只有5周.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实习生认为现有的实习时间过短,他们刚进入教师角色,实习就结束了.不少实习指导教师也认为,实习时间过短,不利于实习生熟悉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基本原则与教学方法,实习生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全面检验和提升,达不到教育实习的真正目的.90%以上的指导教师和实习生认为,应延长教育实习时间(表1).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许多知识和技能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经验对教师的成长十分关键.西方教师教育实习的时间普遍较长,美国高校的教育实习为15周~半年,法国为27周,德国则多达72周[1],英国教育实习为36周[2].比较美国、法国、德国、英国高校的教育实习情况来看,宁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8周的教育实习时间的确太短.实习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无法较好地完成体育课堂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实结等工作.因此,教育实习时间过短,已成为影响宁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质量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

实习生教学实践能力较差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层次等因素来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根据调查与访谈发现,大多数实习生表示,虽然在大学期间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由于缺乏教学实践能力,无法及时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难适应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需要.调查显示,有58.93%的实习生认为需要提高实践能力(表2).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普遍将传授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作为教育的主体内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只停留在口头或理论阶段.例如,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门类全、课时多,而实践课课时少,内容单调,很少组织学生开展教育调查、教学观摩、模拟教学等活动;在理论教学中,教学设计、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运动训练、场地设计等实践技能类的课程往往只进行理论讲授,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和训练,人为地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分割开来;在术科教学中,注重专业技术技能的传授,轻视讲解、示范、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导致实习生实践能力较差,不能尽早适应教学工作.调查表明,实习生认为体育教学组织、体育竞赛组织、语言表达、理论课教学能力等实践能力急需提高(表3).

学生所学与中学教育实习实际需要相脱离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面与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不协调,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体育师资的实际需要,是体育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据调查显示,有60%的实习生对中学新课标和体育教育改革“不太了解”(表4~5),这一现象导致实习生体育教学设计老套、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在课堂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宁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突出面向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特点,不利于培养适应中小学体育教育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另一方面,随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而高校教师对中学新课改实践了解较少,导致体育专业的学生接受的大多是单一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当前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体育生教育实习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专业;实习模式;教育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32-03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树立市场意识,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对体育教育人才的要求,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不断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必须改革传统教育实习模式中与现代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探索出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实践教学模式。近年来,由于接受了武汉市教育局农村体育教师“顶岗实习、脱岗培训”项目,江汉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教育实习中同时采用了多种实习模式,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我们对其中顶岗实习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此推动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质量,同时也为兄弟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顶岗实习模式的教学管理现状

我校体育教育专业自2010年开始与武汉市教育局合作,采取“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方式,将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分配到武汉市农村学校进行顶岗实习,将实习学校的农村体育教师置换到学校进行脱产培训。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是16-18周,根据基层学校的需要,教育局将实习生分配到不同的学校,其管理方式跳出了高校单方面管理的自我封闭状态,建立了由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及实习学校共同管理的模式,市( 区 ) 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实习生的接收方参与到实习工作中,各高校与实习学校协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实习效果大大提高。顶岗实习将学生分配到实习学校后,顶替原任教教师的岗位,独立承担一段时间的教学任务,其工作任务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此之外,实习学校还会有其他专业的学生同时参与顶岗实习,有利于学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打破了原来枯燥无味、形式单调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率。

二、顶岗实习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影响

1. 教学能力影响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教学能力大体包括:掌握教材能力、对教学对象的调控和改造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教学影响因素的调控和改造能力、对教师自身的调控能力等。

调查中可知,通过对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学生自评结果,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编制教学计划、口令指挥、教学组织和讲解示范等方面都要优于集中实习的学生,其主要原因是集中实习的时间较短,实习生大多都是从事辅的教学,或者是帮助指导教师分担一些教学任务,课堂锻炼的机会少,且缺乏教学的主动性,,这种实习往往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很肤浅。而顶岗实习的学生被单独分配到基层学校,需要顶替原任课教师的所有教学任务,他们必须面对真实的教学,要解决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他们必须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并且不断总结和反思,经过一定的时间周期,其训练效果是深刻和富有成效的。

2. 课余训练与竞赛组织管理能力影响

课余训练与竞赛包括学校运动队的日常训练、学校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工作、体育特长生的课余训练、体育中高考学生的训练与测试工作。随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推进,很多学校将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与竞赛作为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来抓,这为实习生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他们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学校带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独特新颖的活动组织管理方法,能切实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调查显示,大多数指导教师认为实习生的四种能力较强,其中61.1%教师表示实习生运动竞赛管理和裁判工作能力尤为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每天要带队训练,组织校内外各种运动会的编排、裁判工作等,这种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但教师们也感觉到实习生在制定训练计划能力、选择训练方法与手段能力方面比较欠缺,这主要是学生训练时间比较短,实践经验不够,需要有一定时间和工作的积累才能逐步提高。

3. 人际交往能力影响

在实习生活中,实习生与学生、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社会方面等都存在广泛的人际交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是正常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存在广泛的合作竞争,实习生尤其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善于进行人际交往。

调查中指导教师认为,80%以上的实习生与学生、与教师、与领导能够有效沟通,这一结果也正常反映出顶岗实习环境对学生的锻炼效果。一方面实习生受体育专业学习的影响,学生往往性格比较开朗,乐于与人交流与沟通,其次就是学科教学的环境也锻炼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如体育专业学生除了进行体育教学外,还要组织学校各种文体活动和体育竞赛,他们在活动中经常要与各学科、各部门教师进行交流,甚至还经常参加校外的交流活动,这对他们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另外在实习学校,除了体育专业的实习生外,往往还有其他专业的实习生同时在一所学校实习,这样一来,在平时开展活动的时候大家可以相互交流,活动形式内容逐渐趋向多样化,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相互交流教学方法,相互借鉴,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同事之间的交流。顶岗实习时间较长,实习生与学生充分交流机会较多,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4. 班主任工作能力影响

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实习的重压内容,通过班主任工作,实习生可以正确了解师生交往的过程,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积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经验,掌握处理各种复杂班级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学好功课,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等等。

调查表明,由于实习生锻炼周期较长,基本上是一个学期,50%以上的实习生能够与学生交心谈心,大部分实习生都学会了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并能够组织好班会等班级活动。半数以上的实习生能够做到一个月组织一次主题班会,一个学期中至少组织1次班级集体活动。

三、顶岗实习工作建议

教育实习不仅要着眼于培养一位好教师,更要着眼于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现阶段高校毕业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用人单位择人标准不断提升,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所以部分高校对待教育实习敷衍应付、杀鸡取卵的做法,势必会阻碍体育专业的发展。体育专业发展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应多选择顶岗实习模式,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吃苦耐劳、敢于挑战、不怕困难的品质,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体育教育人才。

1. 实习要注重实践性

教育实习不仅要有利于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更要符合教育工作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规律,了解基层学校教学实践需要。实习要带去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先进教学手段与方法等,为基层学校教育提供帮助,使实习学校与高校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2. 完善保障措施

由于顶岗实习都是分配到偏远的地方,实习生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吃住问题、交通问题、实习学校工作条件,等等,这些对实习生开展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实习生的财政投入,对偏远地区增加相应的交通、生活补助,加强与实习学校领导的沟通交流,尽可能地为实习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教学环境,解决实习生的后顾之虑,让实习生一心做好教学工作

3. 加强实习管理

实习过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各高校要加强实习中期检查工作,不能走过场。高校要随时与实习学校及领导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指导学生,解决实习生的生活、教学等方面的困难,看望学生、关心学生,从心灵上给予实习生力量,动力。

4. 加强实习生之间的交流

实习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实习期间定期开展实习生交流大会,讨论心得,讨论教学方法等,让实习生在交流和反思中得到对自己有益的信息,为后面的实习工作提供帮助,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

5. 注重实习前期培训工作

实习生到实习学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独立工作,指导教师指导不力,不负责,实习生自身素质、技术技能不高,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实习质量。因此,加强学生技术技能、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的指导意识与能力,这对实习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高校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迅速地转换到教师角色中。

参考文献:

[1]张伟等.对徐州师大体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的分析及改革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3).

[2]夏思永.体育教育实习若干问题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3).

[3]陈家起,杨祖辉.体育教育实习的“多元化”[J].体育学刊,2001,8(6).

[4]倪花.浅谈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体育生教育实习总结范文第5篇

摘要:1999年,随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出台,拉开了我国高考扩招的帷幕。伴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攀升,解决高校学生的实习问题也经迫在眉睫,是我们广大高校及社会亟待破解的难题。面对高考扩招对教育实习提出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大量查阅高考扩招后的有关教育实习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结合我国教育实习的相关政策制度、当前现状、改革趋势,综合一些专家学者研究成果,梳理不同的研究方法、视角,对我国高校扩招后的体育教育实习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高校扩招;背景;体育教育实习;研究

1999年,随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出台,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0年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这就意味着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规模扩大了将近3倍,以往的“精英教育”也逐渐被“大众化教育”所取代。招生规模的扩大,必须导致就业政策的改变。因此,从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分配政策由统招统分到定招定分在到双向选择。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而关乎学生就业的学生实习就越发显得重要起来。

众所周知,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转化为自身技能,并有效的使用出来,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所学的价值以及所学的使用价值。而在学与用的过程中,为使所学达到最大限度的所用,实践就变得非常重要。这里的实践就体现在我们的教育实习上。对于学校及老师而言,教育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体育教育实习是学生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参与中学体育实践,来综合检验,培养自己独立从事教书育人工作能力的一次实践演习,是一门融实践性、专门性、教育性为一体的重要课程[1];对于社会而言,教学实习是对学生以及教育机构的一次教学成果考核。

我国学术界对于教育实习的研究一直都没有中断,其研究方法多元,研究视角新颖,研究内容丰富。这些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教育实习指明了方向。

1.关于体育教育实习特点的研究

马克思说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正确认识事物自身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能更好的按照规律办事。因此,正确认识体育教育实习的特点,有利于我们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体育教育实习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上几节体育课,轻轻松松带学生做几次操,而是要对学校整体体育工作有所把握,它包括班主任见习、体育教学活动、运动训练等多项工作。夏思永(1999)认为教育实习有四个特点:实践性、综合性、规范性、指导性。

2.关于体育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

模式是指从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通俗来讲,模式是一种指导,一个设计方案,是一类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关于体育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在我国非常成熟,李相如提出了单周期教育实习模式,即一次性实习模式;党炳康提出了固定实习、双轨同步实习,联合组队实习、托管实习、顶岗实习、协议实习、委托实习、上岗实习和校内模拟实习九种实习模式;蔡华,汪青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提出了宽口径―重实践―基地化教育实习模式。尽管关于实习模式的研究众说纷纭,但基本可以达成共识,即正在走向市场化、多元化的就业机制与传统的一元化体育教育实习方式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未来我国的教育实习必须走多元化的实习模式之路。

3.关于体育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拉开了校企合作的序幕,为体育的实习拓展了思路。巴艳芳指出在众多的实习方式中,在实习基地学校的实习远远优于其他方式的学习。不仅仅实习生可以终身受益,对基地学校而言也是有益无弊。尽管有专家学者认识到校企合作或者是基地学校的重要性,但受制于现实客观因素的制约,很多学校往往是实习前草率的选择实习学校,这种实习选择的临时性和随意性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保证实习效果。2005年,徐圣霞指出基地建设与发展的滞后性,实习基地的设施薄弱是目前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陈曙等人更是强调要完成实习基地的建设,我们必须历经基地学校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欠缺的破冰之旅。纵观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工程,其关键在于坚持互利互惠的原则,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基地建设的积极性,着力提高学生素养的培养。

4.关于体育教育实习评价的研究

科学的体育教育实习评价是实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良好的评价体系是实习质量及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建立了标准,提供了反馈信息。余纯璐认为评定学生的能力要改革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办法,以全面衡量实习生成绩的评定方法(包括见习和研习态度,教学,训练能力及班主任工作等)。李华根据层次分析法设计了教育实习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模型。关于实习评价的研究,目前还不太完善,体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

5.关于体育教育实习管理的研究

戴维・B・赫尔茨说过,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惟一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当然,它也存在在体育教育实习过程中。刘集伟认为实习管理的松散使实习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徐圣霞则强调了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育实习的领导和管理。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学校与接受实习单位共同制定指导计划实行双管理制度。他们都从管理的要素入手,对体育教育实习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纵观高考扩招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增加,学生个人的素质教育被逐步重视,教育实习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都给科研工作者带来机遇和挑战,从而为我国的体育教育实习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新鲜的血液。它不仅仅有利于我们培养出合格的体育教育人才,有利于我们体育教育实习模式的建立,更有利于我们体育强国梦的实现。(作者单位:湖北体育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启明.体育教育实习[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王超英.体育实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