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教结合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于对光合作用一节的课程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分析,确立相应的教学行为目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并开发光合作用的探究式CAI课件,并进行教学尝试,对探究式CAI突破教学难点的效度作一个初步分析,以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
1 探究式CAI概要
探究式CAI的在教学设计上, 明确了CAI课件主要辅助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通过计算机呈示多元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即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思考科学真理的产生过程,或指导学生动手做科学,使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与手段,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世界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探索的想法与做法
课件的制作平台主要有Photoshop、Director、Premier、3Dmax等,集成平台为Authorware,以积件形式分成三部分内容,即: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教学、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与生产实践。三者之间网状相连,制作技术思路为:在流程图中制作相应的热点,再利用跳转技术,对于每一个步骤进行具体分析,设置相应的图片、文字、语言、音乐情境,对学生进行诱导式提问。下面是教学思路及过程。
2.1 “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设计的教学探索
“光合作用的实验”虽是一个独立的部分,但在具体教学时,则可结合相应的知识点,适时组织教学,如“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可放在“光合作用场所”部分进行教学,主要起到指导学生实验的作用,教学地点则可以安排在有多媒体条件的实验室。
1)选叶。先展示几种不同植物、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的叶片,然后设计问题:①不同叶片的颜色为什么有所不同?②叶绿体中色素究竟有哪些不同种类?各种色素的颜色分别是什么?含量如何?从而在问题的开始就形成一种探究氛围。在对学生的讨论分析后,再让学生从中选取相应的叶片。
2)提取叶绿素。利用多媒体技术,从不同视角分析叶绿素提取的原理;让学生比较不同有机溶剂在提取色素时的效果;鼓励学生使用不同有机溶剂组合来提取叶绿素。然后以视频形式向学生展示一段预先摄制好的录像《叶绿素的研磨与提取》。出于帮助学生理解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增大探索的成功率,避免学生过多遭受失败而产生困惑的目的,相应出示下列问题:如何使叶片研磨得更充分、省力?研磨中色素是否会破坏?如果会,又该怎么办?如何控制有机溶剂的量并防止它的挥发。
3)分离叶绿素:利用CAI向学生分析层析法分离叶绿素的原理及其纸层析法的特点,并鼓励学生不要受先入为主印象的影响,大胆进行层析法的自主设计。为了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在最后向学生展示一组事先摄制好的纸层析操作实验过程,让学生自己分析并讨论操作方法,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制作滤纸条、画滤液细线”等关键的、同时通过演示实验又很难看清楚的步骤作特效分析。
在运用该CAI指导学生实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一些创造性成果:1)有的学生以圆形定性滤纸代替滤纸条,在滤纸的圆心先滴加滤液,后滴加层析液,制作出4种不同颜色的同心环带;2)有的学生以胡萝卜、萝卜叶代替菠菜叶,效果更好;3)有的学生提出以干粉笔做成层析柱,代替纸层析法,其效果也较为明显。这真正让笔者感到,探究式CAI远非一个“教”字可以了得。
2.2 光合作用过程的教学
光合作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理过程,它是一系列在细胞亚显微结构中进行的、多种酶催化下的各器官组织统一协调下的生物化学反应的总和。由于它是一种微观、动态的生理现象,因而学习过程就缺乏相应的直观和生活情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组织的知识结构,而不能主动探索科学。
采用探究式CAI后,笔者改变以往的以陈述方式讲科学模式,而采用探究方式学科学:以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为起点,逆向思维,思考光合作用中物质转变与能量转化过程与来源,进而思考反应场所等问题。通过展示叶肉细胞显微结构、叶绿体亚显微立体结构、光反应和暗反应循环动画等情景,把学生带入真实场景,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并产生探究欲望。在对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变、能量转化一步步逆推分析讨论后,再采用多媒体技术对光合作用全过程进行剖析讲解:以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变与能量转化为两条主线,以同位素示踪技术为研究手段,以光反应、暗反应为时间先后顺序,叶绿体基粒片层簿膜及叶绿体基质为空间先后顺序,系统分析光合磷酸化、水的光解、CO2的固定与还原等生理过程。并从叶绿体中基粒片层薄膜垛叠现象,提出生物体普遍存在的一种通过折叠扩大表面积的方法;从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概念出发,提出控制光合作用过程的信息流的概念;从能量转化与守衡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定量研究太阳光子的能量转化为C6H12O6中的能量时的守衡现象。
由于光合作用过程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运用CAI组织教学时,即可视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随时停顿、放慢速度,或重复播放,提高学习效率,以优化教学过程。在总结讨论阶段,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箭头指向物体表面时闪烁的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对光合作用受到光照、温度、CO2和H2O影响的认识,加深对于ATP、酶、化学反应动态平衡等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能力。
2.3 光合作用的意义与生产实践中应用部分的教学
基于STS(科学—社会—技术)的教学思想,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并给一部分热爱生物学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升自身的空间,所以这部分内容在教学设计时予以较高的重视。
光合作用的意义极为重要,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通过罗列一些空洞的数字,从而阐述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与能量代谢这一基本事实,缺乏具体的生活情境,造成知识空洞,因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生物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采用CAI后,笔者试图通过相关做法来突破教学难点。从一株水稻在光合作用方面所做的贡献谈起,利用实物图片,配合文字质疑,让学生认识到:1)光合作用确实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人们生活空间的每一个角落;2)植物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和O2,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具有实在的价值;3)通过列表分析世界50年来粮食产量变化,让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尤其是人们在光合作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所起的作用;4)引导并让学生自己评价光合作用的意义,评价生态恶化对于人类进步的影响。
光合作用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主要通过大田合理密植、大棚种植两个生产实例,探索光合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以大棚种植为例,通过一组预先摄制好的录像,展示一学生参观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的大棚种植园的过程。以学生的角度观察大棚内的温度控制、人工补充光照、气肥补充、空间合理利用等措施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考察影响大棚种植的经济效益的因素,力求体现学习与生产实践相联系的精神,并建议学生从本地区的自身特点出发,探索如何将光合作用与当地城市绿化、个人生活、农业生产相联系,真正实现学习与个人进步、社会发展相结合的STS精神。
3 要正确看待诱思探究式CAI在光合作用教学中的作用
1)在看到CAI优点的同时,不要忘记CAI作为一种科学技术所必然存在的负面作用。特别CAI运用于生物实验时,往往起到削弱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的后果,所以应把它定位于指导学生实验的地位,而不能根本代替学生实验。
2)探究式CAI的确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指导学生以探索的方式学习科学,但CAI毕竟是一种物化的技术,它不能、也不应成为教学的全部。教学过程的优化离不开师生情感交流、教师机智和积极的评价机制。
关 键 词:深搅高喷 南水北调 勒马河 截渗墙施工
一、水泥搅拌桩和高压喷射灌浆的概念及技术优势
1.1水泥搅拌桩的概念及技术优势
水泥搅拌桩是指利用水泥材料做为固化剂, 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 在地基深部强制将上述固化剂浆液与土体均匀拌和成桩, 从而改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降低地基变形, 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水泥搅拌桩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归纳如下:①由于是将固化剂和原地基软土就地拌和, 因而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原土。②搅拌时较少使地基侧向挤出, 对周围原有建筑物的影响较小。③按照不同地基土的性质及工程设计要求, 合理选择固化剂及其配方, 设计较灵活。④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 可在市区内和密集建筑群中进行施工。⑤土体加固后重度基本不变, 对软弱下卧层不致产生附加沉降。⑥根据上部结构的需要, 可灵活的采用柱状、壁状、格栅状和块状等加固形式。
1.2高压喷射灌浆的概念及技术优势
高压喷射灌浆是指在砂砾石、砂土等地层钻孔内,用高压水、气、水泥浆射流冲击,扰动孔壁周围介质,使浆液充填并与地层土石颗粒掺混,凝固后成整体,使地基防渗或提高承载力。
高压喷射灌浆的技术优势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充填作用 浆液凝成的结石将地层空隙充填起来,可以阻止水流通过,提高地层的密实性;②压密作用。在浆液被压入的过程中,将对地层产生挤压,从而使那些无法进入浆液的细小裂隙和孔隙受到压缩或挤密,使地层密实性和力学性能都得到提高;③粘合作用。某些浆液的胶凝性质可以使己经脱松的岩块、建筑物裂缝等充填并粘合在一起,使其联合承载能力得到改善;④固化作用。某些浆材(例如水泥和某些化灌材料)可与地层中的粘土等松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其凝固成坚固的“类岩体”。
二、深搅和高喷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勒马河倒虹吸土方开挖施工中的应用
2.1工程概况
勒马河河道倒虹吸工程位于河南省博爱县西金城乡东北约1.5km三河口处。工程交 叉处总干渠桩号Ⅳ18+229.1。勒马河河道倒虹吸总长255.4m,其中管身水平投影132.9m,管身断面为2孔矩形,单孔过水断面4.0m×4.0m(宽×高)。勒马河河道倒虹吸与总干渠正交,由进口连接段、管身段及出口消能防冲段组成。
2.2水泥土搅拌桩施工
2.2.1施工工艺参数
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施工工艺参数见表1
2.2.2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法
①采用“二搅一喷法”进行施工。桩机安装检测合格后,将深层搅拌机的搅拌头对准孔位中心,启动搅拌机,喷浆搅拌下沉,下沉至设计孔深进行注浆搅拌。②深层搅拌桩前后两组桩相互切割或套接,分两次成墙,完成一个单元墙段。③由于搅拌桩顶部复土压力减小,直接影响搅拌桩质量,因此应特别注意桩头的施工质量,搅拌机自地面以下1.0m喷浆搅拌提升出地面时,宜用慢速,当喷浆口即将出地面时,宜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④当搅拌桩端部接近桩顶预定位置时,持续搅拌3min后,才能拔出搅拌桩头。为了达到较好的止水效果桩与桩之间需搭接搅拌成墙时,要求相邻桩的施工间隔时间不超过24h。⑤前、后台配合。前台操机与后台供浆应密切配合,联络信号必须明确,前台搅拌机喷浆提升的次数和速度必须符合已定的施工工艺,后台供浆必须连续,一旦因故停浆,必须立即通知前台,为防止断桩和缺浆,宜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⑥清洗。喷浆施工完毕后,向集浆池中注入少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注浆管路。⑦移位。重复上述1.5.4~1.5.9的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⑧桩头处理为保证防渗墙墙顶水泥土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的指标,待墙体材料凝固后,将墙顶面以下50cm的水泥土予以挖除,然后采用粘土进行回填压实。
2.3高喷灌浆施工技术
(1)施工参数
本工程按设计要求采用三重管法,施工拟采用参数如表2.
(2)高喷钻孔
① 测量放样:在高喷灌浆施工平台形成后,由测量人员准确放出控制线和旋喷孔的孔位,埋设孔口管或做上标记以确保孔位准确,并在适当位置布置控制点,进行施工期的检测和校核。② 高喷孔造孔:喷浆孔孔径φ130mm,膨润土泥浆固壁,边固边钻,以便成孔和保证孔壁稳定。③ 固壁泥浆:以膨润土,烧碱等材料组成的高固相护壁泥浆,满足可水平送出;泥浆在孔内不硬化固结,7~10天内高喷杆能顺利插入孔底,为其稳定性标准;泥浆在孔隙内基本不流动,不凝聚;pH值为8~10,比重1.1左右。固壁泥浆通过试验确定,选用的泥浆性能标准报送监理人批准。
(3)下喷射管
喷灌孔钻孔结束验收后,拔出芯样管(钻具)移开钻机,喷机就位进行地面孔口试喷、并检查高压系统的完好性及设备的可靠性和检查压力、转速、提速等满足要求后,换上旋喷喷管,开始下设,并将其插入预定深度。
(4)喷浆浆液
高压喷浆用的浆液主要材料为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喷入浆液的水灰比为0.8:1~1.0:1.0。
(5) 喷射成桩
当喷射管下放到设计深度后,送入合乎要求的气、浆、喷射1~3min,待注入的浆液冒出地面后,按设计配合比制备好水泥浆液,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 按设计转速,原地旋转旋喷管。② 按设计旋喷方法,输入水泥浆液、水和压缩空气,待泵压和风压升至设计规定值并孔口返浆且返浆比重必须大于1.3。③ 按设计速度提升旋喷管,进行由下而上的旋喷注浆作业。在高喷作业过程中,拆卸注浆管节后,重新进行旋喷作业的搭接长度不小于0.5m。当旋喷管提升接近桩顶时,从桩顶以下1.0m开始,慢速提升旋喷至桩顶,旋喷数秒。
(6)静压回灌
为解决旋喷凝结体顶部因灌液折水而出现凹陷现象,高喷作业结束后,随即在喷射孔内进行静压充填灌浆,不间断地将冒出地面的浆液回灌到喷浆孔内,直到孔内的浆液面不再下沉为止。
(7)封孔
当每孔灌后,将孔内浆液取出,扫孔到底,用直径2~3cm、含水量适中的粘土球分层回填捣实。
(8)清洗
当喷射到设计高程后,喷射完毕,及时将各管路冲洗干净,不得留有残渣,以防堵塞,尤其是喷浆系统。即用清水连续冲洗,直到管路出水澄清为止,然后架起高喷管设备、离地存放。
2.4、水泥搅拌桩和高压喷射灌浆截渗墙的施工效果
截渗墙施工是倒虹吸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截渗墙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土方开挖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在勒马河倒虹吸截渗墙施工的过程中派专人负责工程的进度和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搅拌、喷射时间和水泥用量,取得了良好的防渗效果,为后续土方开挖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为整个勒马河倒虹吸施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三、经济技术分析
水泥搅拌桩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缺点是:强度低,处理深度较浅(最大处理深度仅为20m)。高压喷射灌浆的优点是:强度高、处理深度较深(最大处理深度可达40m);缺点是:施工速度慢,成本高。在勒马河倒虹吸土方开挖截渗墙施工中采用水泥搅拌桩和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施工成本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较全部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节约了约一个月的工期和约85万元的费用。
四、结束语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介入治疗; ERCP; PTC
【Key words】 Liver transplantation; Biliary complicatio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ERCP; PTC
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和成熟,ERCP和PTC介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治中。本文总结我中心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44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ERCP、PTC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疗效和并发症。
1 临床资料
1.1 1般资料
1.3 ERCP和PTC介入治疗的应用
1.4 疗效判断
根据Verdonk等[1]的报道并结合我中心疗效判断标准分为治愈:经治疗后TB和ALT降至正常范围,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并维持3个月以上。好转:经治疗后TB和ALT下降,但不能降至正常范围,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加重,TB持续升高,需要继续治疗。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
44例患者ERCP或PTC介入治疗后,随访4~30个月。随访内容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抑制药物血药浓度、肝脏彩色多普勒和CT等。ERCP和PTC介入治疗AS和NAS的疗效见表1。两种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ERCP取石的患者有3例取出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巨大(>4 cm)无法取出改行手术治疗。合并非胆道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其肝内广泛胆泥均无法取尽。表1 ERCP和PTC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疗效比较(略)
2.2 主要并发症
3 讨论
近年来,ERCP和PTC为主的介入技术已经成为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首选[2-4]。其中ERCP的介入技术占主要地位,而PTC介入治疗1般认为仅在ERCP失败或施行胆肠吻合的患者中才得到应用。但鉴于移植肝脏独特的病理生理特点,如在免疫抑制状态下易于感染,胆道的狭窄并不完全是机械性梗阻等。因此合理选择介入治疗手段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工作小组; 实习带教法; 临床教学; 实习
康复医学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就康复医学而言,由于涉及的学科较广、实用性较强,因此其临床教学实践一直是医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2-3]。从目前的教学要求来看,康复医学专业学生需要熟悉并掌握有关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具有呼吸科、神经科、放射科等多个学科方面的知识[4-5]。如此庞杂的知识系统无疑加大了学习难度[6]。近年来,笔者通过在临床带教工作中采用康复工作小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中医大学2008级康复专业实习生50名。根据该校的教学计划和实习生的自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法;观察组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与传统带教法相结合的方法。两组实习生年龄、性别比、专业知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学生均在本院康复科进行实习。根据教学计划,实习周期为3个月。在实习期间内,轮流由作业治疗师、康复医师、言语治疗师等专业人员进行带教。同时,针对不同实习岗位的学生,由该岗位的专业老师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法,并在有关老师指导下进行临床工作。
观察组在传统带教的同时,结合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进行实习。根据学生自愿和具体的实习情况,每3名组成1个小组,分别承担实习作业治疗师、实习康复医生和实习物理治疗师的角色。在小组确定后,实习小组需要在每个月跟踪1例患者。小组成员要从各自专业和工作角色出发,就患者有关基本情况进行采集,并登记好相关病历资料。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结合自身的实习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患者制定适合的治疗目标和计划,并进行小组讨论,以形成完整的计划。在此期间,实习老师、住院医师等需要进行指导和评估,对治疗方案进行指点和完善。每周小组要召开讨论会,就过去的1周中所发现的问题、难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剖析。实习指导老师进行指点,并就实习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指导。在患者出院前2 d实习小组要做好患者出院前评估,并召开康复工作会议,总结治疗成效,并完成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方案等。同时进行治疗总结,分析不足,总结经验,提升实习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水平。
1.3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效果评估采取理论考试和操作技术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以脑卒中患者为例,考核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康复理论掌握情况,包括康复功能诊断、康复计划的制定、病例实施要点,功能评估等方面,满分60分。操作技术考试依然选择脑卒中患者,由没有带教关系的治疗师进行考核,就实习生的评估、判断主要问题能力、基本动作、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物理治疗等方面进行打分,满分6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考试结果比较 观察组理论考试总分(49.05±4.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1±4.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操作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就总分而言,观察组操作技能考试总分(43.94±4.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1±3.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康复医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较多[7]。从传统的带教法来看,由于跟随指定的老师进行学习,难免造成操作技能的不熟练。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往往被动地等待老师“下达指令”,然后根据“指令”行事。这样一种实习模式,不利于学生掌握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8]。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实习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
将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与传统的带教法相结合,则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9]。尤其是让学生参与到有关的治疗康复计划中,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综合而言,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的带教法,可以充分体现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思想[10],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推动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就本组资料来看,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进行临床教学的观察组理论考试总分(49.05±4.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1±4.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不过,就康复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的带教法和传统带教法比较而言,虽然在操作技能总分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具体的项目上,尤其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知识经验储备的评价项目上,比如功能评估、问题解决、物理治疗等操作方面,两组学生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这应该与学生实习时间仅有3个月,时间较短有较大的关系。从这一结果来看,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除了有好的方法外,还必须要有时间的积累。这需要学生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时间中,依赖自己的工作积累和不断学习予以逐步地提高。
整体来看,使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的实习带教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康复临床教学的效果,帮助实习学生增强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值得在临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颖,杨坚,沈俊,等.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在康复临床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3):235-237.
[2]叶正茂,张海燕,潘翠环.基于控制理论的康复专业实习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96-998.
[3]李晓捷,吕智海,张丽华.融创新精神于实践教学 注重康复治疗学学生应用能力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4):394-395.
[4]牟翔,袁华,刘卫,等.浅谈PBL教学法在康复医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6):583-584.
[5]江征,王世忠.PBL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康复医学教学中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3):230-232.
[6]张世卿,王喆,高山,等.基于临床路径的五段教学法在康复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4):353-355.
[7]张效玮,曾玉,冼少龙.“师生角色互换法”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4):103-104.
[8]李湘云,邹伟,宾文凯.反思性教学法在康复医学实习带教中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103-104.
[9]常华,张琦.“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运动疗法方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8):787-788.
关键词:特教学校;医教结合;康复体系;课堂教学
依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集聋哑、智障教育为一体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近年来,学校从严管理,积极创建具有依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将医疗康复手段与教育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在尊重个体差异、个体需求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缺陷补偿,努力为残疾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作为教师,我简单介绍学校的做法及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明确医教结合理念,构建综合康复体系
我们从满足特殊学生“缺陷补偿、自理与自立,最终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的特殊需要出发,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贯彻“医教结合”理念,明确“医教结合”是依安县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构建综合康复体系。通过专家引领,师资培训,充分发挥医疗与教育各自的优势,帮助残障学生融入社会!
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残疾的类型,根据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等情况,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新成果,增强残疾孩子缺陷补偿的效果,使他们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身体的残疾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医疗康复。
二、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教师康复水平
1.加强硬件条件建设
依安县特殊教育学校占地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学校分教学区及康复训练区、运动游戏区几部分,为每个学生成长创造了条件。
2.在培训中提升认识
学校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特教专业培训。我们先后参加了北京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技术骨干培训;智障、孤独症康复骨干教师培训;赴上海学习听觉功能评估、训练;呼吸、发声、共鸣功能评估、训练以及促进治疗法、黑龙江省组织的“医教结合、康复训练”培训。通过培训,我们的康复知识与技能得到有效提升,把学到的理论与技术运用到现实的教学与康复训练中,使学生受益匪浅。
3.在研修中提高业务水平
学校利用每周四下午,开展以“医教结合”为主题的“团队研修活动”,每次教研都会有一个主备教师,团队成员帮助研究教材设计教案,然后进行课堂展示。课堂展示后,教师会结合课例中“教”的成效与“医”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点评,从而理清“医中有教、教里融医,医为教用、教需辅医,医教结合、科学发展”的医教结合思路。通过研讨使教师深化“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的理念,找准医疗手段和教育方法的结合点,用医教结合的新技术、新方法有效提高依安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深化课程改革,将康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1.集体康复课和个别化康复有机整合
我校首先确立从低年级进行教学尝试。教师根据班级内学生障碍程度进行康复目标整合,并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入医学康复知识,确保教育与康复手段的有效结合。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低年级拼音、字词教学中,将口部运动与构音训练的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提高构音清晰度,词与词组教学与言语促进治疗(呼吸、发声、共鸣)相结合,提高沟通能力。对于在集体教学中难以完成康复目标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康复训练及家庭康复指导,也就真正做到了家校一体的康复模式,实现了“医与教”的有机整合。
2.关于医教结合游戏活动的开展
游戏活动是一个在学校课堂中开展医教结合的很好载体。运动游戏的作用不仅能提高肢体的运动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认知、语言、社会行为、生活自理等能力,有利于不良行为与情绪的矫治,我们编写的校本教材,其中一类是以发展粗大运动能力为主的游戏项目。比如,《赶猪》这个游戏的特点是可以进行走、跑、持物等动作的训练,发展学生四肢的力量和协调能力。还有一类是以发展精细动作为主的游戏项目。如,使用粗杆绘画笔锻炼手指肌力,还可以让手指肌肉能力弱的学生按塑料泡,训练手指肌力。在数学课上教师在比较轻重这一环节中,准备不同颜色的珠子和两个表示轻重标识的小瓶,通过往小瓶里分各种颜色的珠子,学生进行食指和拇指的对指练习,使学生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进行了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