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族民族传统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文侧重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促进来华中、小学留学生汉语学习进行探讨。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可以这样讲,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除了学习语言与文字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习中华文化,只有紧紧地把握这个关口,我们才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外国留学生。
我认为我们从事对外国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的是:
(1)汉语教学与传统文化学习的融合。
我校14年前接收外国留学生初期,对于汉语零起点的学生使用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汉语会话301句》,至今我们使用的启蒙教材仍然是北语的《汉语会话301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深感只有在汉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汉语这门语言。
外国留学生初来中国,一句汉语都不会说,方方正正的汉字对他们来说如同天书一般,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如何提高外国中、小学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这是我们一直在不断研究的课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枯燥无味的汉语教学的确让外国人难以接受,但融入传统的中国文化因素以后,许多人豁然开朗,学习劲头空前提高。我校中亚学生比较多,五年前我们曾经选择了两个初级班进行对比试验。一个学期后,三十个学生经使用HSK二级试卷测验,甲班的学生通过率只70%,乙班的学生通过率达到了95%以上,且乙班学生词汇量已达到300字词以上。
通过对比试验,更坚定了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决心,近12年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逐步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学习,开设的课程由过去单一的汉语、拼音,逐步增设了中国音乐、武术、手工、古诗词学习与欣赏、写作、中国历史、地理、普通话正音等课程,极大地提高了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促进了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2009年开始,我们每年都要接待国家汉办的美国、英国中学生夏令营,从夏令营的安排上,我们有意的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进去,对夏令营课程的安排是汉语学习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另外我们还安排了中国舞蹈、中国功夫、手工、中国西安历史讲座等课程。通过参观历史文化古迹,使留学生对中国更感兴趣,对学习中国文化更感兴趣,每届夏令营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程设置多样化,语言教学规范化。
首先,对外汉语教师处在教学的第一线,肩负着传递知识的重任,我们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与探索中丰富着汉语教学的内涵,对教师我们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即在语言教学中必须不断学习,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标准文字和普通话语言。教师只有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认真秉持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才能真正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弘扬中华文化。
来我校学习汉语的学生,我们入学时对其汉语水平进行摸底测试。根据其不同程度分为汉语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对初级班的学生,我们使用了启蒙教材“301句”,同时要求他们每周背诵一首唐诗,两周学唱一首中文歌曲,一个月后学会简单的中文对话。对中级班的学生我们除要求其完成规定的科目并背诵唐诗,学唱中国歌曲外,还加入了《三字经》、《弟子规》的学习,尽管有的学生不够理解,但朗朗上口的朗读,却使他们充满了对中华古典文化的向往和追求。对高级班的学生,我们在课程中安排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欣赏与学习”课目,有计划组织他们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古诗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10年文化部在西安举办的中国第二届诗歌节期间,我校留学生演出的“诗经”中的“关雎”,受到广泛好评。西安各大新闻媒体争相作了报导,成为第二届诗歌节中的一个亮点。
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普通话应用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以标准文字与普通话进行教学。
1.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的语言环境。
为了给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我们对所有与留学生接触的教职工均进行了普通话培训,明确要求所有教职工从教师、生活老师、保卫、后勤、食堂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一律讲普通话,不会讲普通话者不许上岗,使学校所有教职工都成为留学生的汉语教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2.鼓励留学生用汉语进行交流。
为了促使学生主动使用汉语,我们将刚来中国不久的留学生带到西安钟楼附近,由他们自己问路、乘车,回到学校。同时由教师带留学生外出到达超市购物,鼓励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汉语与大家交流,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汉服;汉族;礼仪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60-01
一、引言
汉服与中华礼仪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每当说起民族,人们往往带有一种崇高情绪,对民族文化、服饰、美学投以无限的憧憬。研究汉服与汉族文化,分析中华礼仪文化与汉服之间的关系,从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中,找寻中华礼仪服饰的标准,从服装中发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原因,分析汉服中所蕴含的中华礼仪内涵。
二、汉服文化的由来
汉服,从字面意思分析是汉代民族的服装,一些人对其有不同的认识。他们认为,汉服是中华民族整体的传统服饰,这是区分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而言的说法。汉服的服装主要由帽、服、鞋、配饰等物品组成,汉服文化的礼仪标准也是以汉族文化为基础,逐步演变过来的。关于汉服的记载最早是在《汉书》中,以汉朝中的“汉”字为代表,通过衣服制度制定服装礼仪,以《礼记》、《周礼》中的礼仪典章为基础记载,以儒家礼仪思想为基本要义。《左传》也有对服饰礼仪的记载,称“服装之美、谓之华。华夏也一”。由此可知,我国称为华夏、礼仪之邦,是基于服装礼乐文明而由来的。
三、汉服的礼仪制度
作为礼仪之邦的汉服,礼仪制度是体现国家基本礼仪法度的标准,是国家立国的大法。自西周开始,周人从天地信仰中创造出伦理内涵,将神学思想融入到人文思想文化中,这也成为了中国汉服礼仪制度制定标准的根源。春秋时期,汉服的礼仪制度按照周代文化制度标准,对“礼”进行治理规范,依照国家稳定社稷的思路,制定有序的规划途径。古人依照衣服制式对照制定礼仪,创造汉服的目的正是体现法制的表现。天人合一、包容万物真实体现了天、地、人三和的伦理秩序。他们将礼仪作为伦理道德约束的标准,形成统一的汉服管理体系。汉服除体现神学的丰富内容外,更直观地反映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在穿着汉服上有严格的规范制度。不同的等级阶层穿着汉服的规范要求不同。例如,在佩戴玉佩上,依照身份不同,配搭不同的玉器。天子佩戴白玉,公侯佩戴山玄玉,大夫佩戴碧色玉佩等。。
中华民族的服饰色彩相对较为丰富艳丽,汉服的颜色囊括了整个色彩系列,其中以六色六彩为尊的标准,尊为土,玄为天,黄为地,青为木,赤为火。依照汉服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表现各级尊卑标准。在汉服颜色搭配上,以合理的印记进行登记对比分析。孔子曾说,朱赤为正色,紫色为间色,正所谓恶紫无疑正是放置于间色之间的。这是对正色和间色的定位,体现了孔夫子对于维护礼仪尊卑的思想。
四、汉服与中国礼仪复兴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国礼仪文化的复兴与汉服文化是分不开的。大体分为几个类别,首先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重视传统文化服饰的发展。其次是对于爱好研究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人,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推行汉服文化的发展,以粉丝制提升汉服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于汉服服装的喜爱度,将汉服文化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另外,从商家角度考量,商家利用汉服文化思想,对汉服服装进行改良,适应现代人们对于汉服服装的认可度,客观上推进了汉服的复兴发展。面对汉服发展与中华礼仪复兴发展而言,我国需要从现代文化发展中找寻适合推广汉服文化发展的有益方向。通过加强汉服文化的文化发展,提高人们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水平,减少盲目追捧服饰、丢失传统文化思想。加强人们对于汉服礼仪文化制度的学习和研究,提高人们对于汉服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兴趣,实现对汉服礼仪文化的规范认识,提高现代中华礼仪复兴的汉服文化发展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汉服中华礼仪文化的复兴是一种服饰文化发展思想的回归,是一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研究的表现。在中华礼仪复兴发展中,需要汉服文化类似的传统文化元素,提醒我们找回中华民族礼仪复兴的精华,将这些传统文化保留下来,学习并研究,提升中华礼仪服饰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思淼.浅谈“汉服”与中华礼仪复兴[J].青年文学家,2014(29).
[2]周星.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J].开放时代,2008(03).
[3]兰宇.中国传统服饰中深衣的民族文化涵义和美学意蕴[J].理论导刊,2007(06).
作者简介:
关键词:现代化 双语现象 民族文化传承 影响
民族文化传承,是以各民族为单位所承载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延续的基本机制,也是维系社会成员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动因。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基本生活方式的构成以及一整套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内隐的行为模式等要素的综合体现”,[1] 正是通过传承机制,得以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不断积累,世代相传,最终成为“民族的标志”的。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既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以延续,同时又自始至终地充当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工具和媒介。随着民族社会的发展和族际交往的频繁,各少数民族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开始出现了双语乃至多语现象,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文化的符号。“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语言是按一定规则组合的符号系统,被某一地理区域或文化群体的人们所公认,用以描述他们的客观世界和在其中生活的经历与感受”。[2]人类使用语言,都是从单语向双语发展的。因此,可以说双语现象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满足各民族之间的族际交往或文化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双语不仅是各民族的语言使用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一个民族的双语形成、发展、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是由其分布特点、社会发展水平、民族关系、文化教育、民族心理、社会地位、居住条件、社会生活需要等各种社会因素制约并决定的。就整体而言,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是决定我国民族地区双语现象形成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少数民族因其不同的族群归属、迁徙历史、分布格局、通婚交往、等因素,在双语使用上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云南拥有25个少数民族,分别属于氐羌、百越、苗瑶三大族群以及明清后迁入的蒙、回、满等民族。这些民族为了改变生存环境、逃避战乱和异民族的压力,在历史上大多都经历过了长途迁徙,沿山脉水系走向而进入云南。迁徙移动的结果,使得迁徙民族必然把自己的语言文化带到所到之处,也必然与当地的文化发生接触、碰撞,最后导致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发生交流借用。在进入定居生活阶段以后,由于云南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特殊地理环境,各民族在分布格局上也形成了“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的特点。这种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交错杂居,却又界限分明、规律有序的共处格局,必然带来各民族语言的交流组合。地理位置相邻近的同属一个语族的不同民族的语言之间相互影响自不待言,即使是分属不同语族的民族,只要所处地域相邻近,其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相当突出的。例如滇南地区的哈尼族属于藏缅语族,但其语言中却借用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属于侗傣语族的傣语以及一部分彝语支等其他民族语言的词汇,表现出民族文化交流融汇中的双语乃至多语共存现象。
另一方面,自汉代起,中原王朝就持续不断地对云南进行征伐、开发、移民、屯田,汉族人口不断涌入云南,汉文化也随之得到了越来越强盛和广泛地传播。至元明清时期,进入云南的汉族大量增加并在人口比例上超过少数民族,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逐渐成为云南的主流文化,并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普及,设立学校、科举考试渐成风气。由于汉族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少数民族要更快地发展自己,要与其他民族交往,除了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外,还要学习汉语,这就决定了我国少数民族出现双语现象的必然性。汉语文不但是汉族使用的语言文字,也是各民族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自然很容易成为少数民族兼用的第二语言。所以从两汉时期起,云南就已开始出现少数民族兼用汉语的双语现象,而且这种有助于民族发展的双语现象后来又随着历史发展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推进。至近代时,汉文化与白族、纳西族、坝区彝族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深入,既使用本民族语言又使用汉语的双语现象在这些民族中日益普遍。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大力帮助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并积极提倡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汉文,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双语现象进一步得到普及和强化。
二
双语现象是各民族语言接触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语言使用功能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可能是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构成双语关系,也有可能是少数民族借用另一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沃尔夫假说认为:所有高层次的思维都依赖语言;习以为常的语言结构影响着我们理解环境的方式,讲不同语言的人具有不同的世界图式。这虽然是萨丕尔理论的极端,但不可否认,语言确实能帮助人们形成对世界认知的思维定势和传达习惯。双语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本民族传承传统文化的单一语言媒介,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同时发挥着作用。
正如索绪尔所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3]语言是文化符号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复杂的符号体系,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在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无文字或文字不发达的少数民族传统社会里,本民族的口头语言是其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无论是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还是歌谣、谚语、戏剧、曲艺,都通过口头语言得到传承与延续。各民族的民族文学都储存于社会成员的记忆中,存活在民间大众的流通上。它以口头语言为媒介,以社会的人为载体,通过上一代对下一代的信息传播,来实现各民族民间文学自身的历时性传延。在这种口耳相传、世代相承的传播活动中,接收者所获得的信息已不仅仅是若干具体的民间文学本身,他们还在其中领会和感悟着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诸如天地的开辟、万物的起源、生产工具的发明、婚姻制度的演变、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风物习俗的来历等等。如果把这种口语传播的信息范围再扩大一些,那么,不仅是各民族的民间口承文学,而且其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的制度、规矩、习惯、禁忌以及上辈人的生活经验、常识、教训,也都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来实现从上到下、由老及幼的信息传承。
随着民族交往的频繁和文化交流的深入,本民族语言及其以汉语为主的异民族语言的双语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开始发生变异和分化。一方面,由于居住地理的相邻和生活生产习俗的相似,异民族语言开始进入本民族的日常生活,并成为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例如哈尼族在历史上曾对汉语有过相当程度的借用。明朝以前,作为哈尼族命名方式的父子连名谱系是只有名字而无姓氏的。明朝中叶,中原王朝为进一步控制和同化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手段,对当地土司赐予汉姓。滇南的哈尼族土官因倾慕中原汉族先进文化,首先分别接受明皇朝所赐李、赵、陈、钱等汉姓,并以此作为土司本宗及其所属臣民的姓氏。同时,在与汉族的频繁交往中,部分哈尼族还“以本宗支先祖名字的最后一个音节为准,再从汉族的百家姓中借用一个同音字作本宗人的共同姓氏”[4],因此,属于同一个父亲血亲集团的哈尼族成员一般都使用同一个汉姓,并以其作为在“数谱认亲”之外区别不同父亲血亲集团的又一重要标志。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的名词也以借音的形式进入少数民族的语言中,使本民族的语言词汇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二十世纪50年代初,大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汉语词汇进入云南各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如人民、国家、民主、政府、政策、主席、总理、干部、主任、教育、学校、医院、法院、县政府、建设、发展、提高、拖拉机、抽水机等,这反映了当时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强有力渗透。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也借用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主要是民歌曲调,填上汉语歌词后加以演唱,以配合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形式征用。民歌中的主要歌词通常用汉语表达,而歌曲衬词则沿用本民族语言的传统唱法,双语并用在这种艺术形式中得到有机结合,少数民族文化也因这种双语形式而得到相应的传承。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国内政治体制、经济贸易、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变革以及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少数民族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示新事物、新概念、新现象的词汇术语层出不穷,大量汉语借词也随之进入了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如改革、开放、责任制、承包、包产、交流、考察、公司、开发、电视、音响、摩托、洗衣机、冰箱、光盘、手机、扑克、日历、广告、旅游、沙发、联欢会、奥运会等。配合着这些新词汇的使用,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形式中,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再次得到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重视。在发展民族生态旅游的地区,少数民族用汉语来接待游客,讲解民族风情,用本民族语言来演唱传统的山歌小调,双语现象有效地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发展。
三
从总体上来看,双语现象是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们适应社会进步和生存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借用,在客观上能有效地促进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异民族语言尤其是汉语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不利影响。由于历史、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云南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或者形成“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思想,或者形成“自暴自弃”、“自卑鄙陋”的心态,因而对异民族文化尤其是汉文化通常表现出或轻视或盲从的片面行为。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因从小接受了汉文化的学校教育,加之就业、外出、交往等活动的影响,对汉语的使用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对本民族语言的使用,甚至其中有些人就根本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这一现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轻视、排斥,以至丢失。
少数民族的语言态度和汉化程度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同的语言态度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认同,接受异文化的程度不同也会在语言文字上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认同。从本质上看,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内核,它通常表现为社会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文化认同感的强弱对于文化的存在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白族、纳西族、坝区彝族而言,本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开放程度决定了其既对本民族文化持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又对汉文化加以积极的吸收借取。然而单就其语言使用来看,则不论该民族的开放程度如何,也不论其对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的掌握程度如何,吸取借用异民族语汇的程度如何,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及其内部之间的交流,都一定是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而在一些相对封闭的少数民族村寨,尽管汉文化也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社会成员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语言仍持有强烈的心理认同感。滇南哈尼族村寨中的年长一些的村民普遍认为,是哈尼族人就应该讲哈尼话,这是祖先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决不能忘记。对于那些因环境原因而不会说哈尼话的哈尼人,村民们心中是极为不满的。正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始终持有强烈的心理认同感,所以其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得以较为完整的保留传承。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双语使用只是民族交流发展中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要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关键还在于通过双语的教育及使用来确实提高少数民族自身的民族认同心理和文化归属感。只有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少数民族成员才能客观地认识和看待汉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影响,也才能正确认识到本民族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意义,从而自觉地对本民族文化加以传承。
注释:
[1]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黄泽:《民族文化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2] Porter, R. E., & Samovar, L. A.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L. A. Samovar and R. E. Porter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A reader (8th ed. ) Belmont, CA: Wadsworth. Pp5-6.
[3]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3页。
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流行较为普遍,安顺、紫云、镇宁、兴义、贞丰、望谟、安龙、威宁、平坝、松桃、思南、铜仁、都匀、凯里、镇远、黎平、榕江、从江等广大苗族居住区,大都有开展。尤其是松桃苗族自治县坪块乡麻旦村,凯里市鸭塘乡青虎寨、青曼乡青冈林,麻江县龙山乡秧塘寨,安顺市七眼桥镇小关口和凉水井及三股水苗族乡,普定县补郎区以及台江县五里河乡等,都是开展得较好的地方。
1984年,笔者在参加贵州省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及多年来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调查中,接触和了解、认识了苗族传统武术,发现这种武术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同风格和结构的苗族拳种套路有100余种,如:苗族拳、四门拳、杨家拳、张家拳、花拳、矮拳、猴儿拳、猫儿拳、犟子拳、八门拳、六合拳、小令、五虎闯优僧、八步赶蝉、八门擒打、八路连环、娃崽拳、养身拳等等;器械套路有苗族棍、牛尾棍、四门棍、三步棍、八方棍、排棍、桥棍、苗刀、苗族双刀、环首刀、双环刀、环钩刀、竹刀、苗族钯、三解阴叉、苗族刀矛、苗族双锤、竹条镖、烟杆、棒棒烟、苗族刺、苗族斧、苗族鞭、苗族戈等等。
不论是拳术套路还是器械套路,总体上说来,苗族传统武术的主要风格如下:
一是动作小巧多变,注重实战和交手,动作艺术化处理和夸张程度相对于现代武术说来不强,多数套路精短;手法多讲究短手短打,追求寸劲,手法和器械使用方法多而腿法相对较少;步法注重闪躲多变,游走四方捕捉战机,讲究一攻、二防、三变、四合。从运动量、套路结构与内容上看,有动作较多、内容更为丰富、难度较大的武术套路,又有内容相对较少、难度也不大的武术套路运动。这一特征决定了苗族传统武术也具有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身体条件的人练习的广泛的适应性特征。
【关键词】德宏;傣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影响因素
一、民族认同
所谓“民族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自身所属民族群体在情感和态度上的认知,以及在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选择上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认同应是广义、分层次的认同,不仅包括个体对本民族的认同,还包括个体对所属国家的认同。因此,本文的民族认同包含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指各民族个体对自己单一民族成员身份以及国家民族成员身份在情感和态度上的不同认知。
德宏地处云南省西部,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州内居住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30多种少数民族,是全国景颇族、德昂族和阿昌族的主要聚居地,同时也是全国傣族聚居最多的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对少数民族成员民族认同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远高于其他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民族精英,他们对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认同状况关系到未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因此,充分把握德宏地区傣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和影响因素,对傣族大学生进行本民族文化传承,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和处理好民族关系有重要的作用。
二、德宏地区傣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调查
(一)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德宏地区2所高职院校一年级至三年级130名傣族大学生展开调查,收回问卷128份,剔出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120份,问卷有效率为92%。基本情况见表一。
(二)问卷编制
本研究以国内外常用的民族认同量表为参考,通过认知成分、评价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承诺成分四个维度分别对傣族大学生的本民族的认同和中华民族的认同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计分:从“很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记为1到5分,数字愈大表示愈认同该观点,得分越高者表示民族认同程度愈高。
三、德宏地区傣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
(一)德宏地区傣族大学生本民族认同的总体情况
由表二可以看出,傣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整体认同平均得分为70.1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由于对本民族的整体认同一共由四个维度构成,且每个维度的题项和平均分不同。为了更好的了解傣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的倾向,分别将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与各维度的中点得分进行了单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除了本民族行为承诺这个维度以外,其它的三个维度,包括本民族认知、本民族评价和本民族情感上都明显高于中点得分,表现出积极的认同倾向。而数据显示,德宏地区傣族大学生在本民族认同各维度中,情感维度上的得分最高,而行为承诺的得分低于中点得分,说明傣族大学生在本民族的行为承诺维度认同度不高。
(二)德宏地区傣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总体情况
由表三可以看出,傣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平均得分为77.39,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由于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一共由四个维度构成,且每个维度的题项和平均分不同,为了更好的了解傣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倾向,分别将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与各维度的中点得分进行了单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傣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包括中华民族认知、中华民族情感和中华民族行为承诺上都明显高于中点得分,表现出积极的认同倾向。与本民族认同各维度不同的是,在对中华民族认同方面,德宏地区傣族大学生在行为方面表现的最为积极,评价最低。说明傣族大学生在中华民族评价这个维度上得分较低,认同度不高。
(三)德宏地区傣族大学生双重民族认同比较
由于傣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存在身份的双重认同,即个体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考察一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如表四所示,其相关系数为.003,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小于0.01。即德宏地区傣族大学生的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呈正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中华民族认同得分要高于本民族认同得分。
四、德宏地区傣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影响因素
(一)家庭文化环境
家庭结构和文化环境对家庭成员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显示,家庭中父母的民族身份、语言使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有显著差异。
父母的民族身份对傣族大学生的本民族认同有显著差异,父母均是傣族与父母其中一方是傣族的相比,在本民族认同的各个维度上,前者的得分均高于后者。而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父母其中一方是汉族的平均得分要高于父母均是傣族。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成为一个民族社会习俗教育的基础,对民族认同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父母会将自身的民族认同状况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传递给孩子,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相似的认同。
在对本民族整体认同中,父母是否会民族语言有显著相关。父母会说民族语言的对本民族的整体认同的得分高于父母不会说民族语言的。而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上无显著影响。受父母的影响,自己是否会说民族语言的傣族大学生在本民族整体认同上有显著相关,会说傣语的傣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整体认同度要高于不会说傣语的傣族大学生。而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无显著差异。语言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不仅是群体之间交流和学习的工具,更是情感表达的方式。父母会说民族语言对他们能起到早期的民族情感认同教育。自己会说傣语使他们更容易了解传统文化,对本民族认同也最高。
(二)学校文化环境
学校是个人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场所。代表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体系。个体通过系统规范的学习,已具有较为完整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对民族认同也有不同的认同意识。研究显示,在学校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各不相同。
总体来看,傣族大学生在对本民族的整体认同和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上并无性别差异。但是不同性别的傣族大学生在本民族行为承诺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男生要明显高于女生得分。这与傣族传统教育观念有关。在傣族传统社会中,受寺院教育的影响,傣族男性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是在孩童时期由家人送入寺院,学习经文,接受寺院教育。傣族男孩从小接触到更多的本民族传统文化。傣族女孩因被传统教育排斥在外,从小所接受的是以汉语为主要载体、以主流文化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忽视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与男孩相比,女生在本民族行为承诺方面低于男生。
不同专业的傣族大学生在本民族情感、中华民族认知、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情感和行为承诺的维度上,文史类与理工类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文史类高于理工类;在本民族认知,本民族评价上,艺术类与理工类存在显著差异,艺术类高于理工类。文史类的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高于理工类学生,因此民族认同感比理工类要强。而艺术类的学生直接参与到民俗文化的学习中,傣族民间剪纸,葫芦丝,傣族舞蹈、傣族传统体育等,这些课程的学习都加强了其民族认同感。
(三)社会文化环境
德宏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其社会环境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生活其中的各族群体及其社会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随着汉族群体的融入和主流文化的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又具有相似性,这必然影响到成员的民族认同。研究显示,在社会环境因素中,居住地是城镇还是农村以及居住地本民族和汉族人口的多少对傣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有一定影响。
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傣族大学生在中华民族的总体认知和本民族认知上差异不显著,而在本民族评价和中华民族感情上不同来源的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农村的平均得分要高于来自城镇的;居住地傣族和汉族人口的多少对傣族大学生在本民族总体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傣族人口多组与两者人口差不多组的平均得分高于汉族多的组。德宏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其社会环境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农村地区与城镇相比,民族习惯和传统保留的相对完整,因而对本民族认同产生积极的影响;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使各族群体及其社会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随着汉族群体的融入和主流文化的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又具有相似性,居住地傣族和汉族人口的多少也必然影响到成员的民族认同。
德宏作为傣族主要聚居的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仍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傣族大学生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影响,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行吸收和适应,不同程度的完成了对本民族的认同;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则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来完成,使其能够适应和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并认同中华民族。
参考文献
[1] 王希恩.民族认同发生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5(5).
[2] 寇英,黄瑛.云南白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及其社会文化因素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
[3] 夏权威.满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调查与分析―以黑龙江某高校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0(3).
[4] 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5] 秦向荣,高晓波,佐斌.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