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航天科普类知识

航天科普类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航天科普类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航天科普类知识

航天科普类知识范文第1篇

随着载人航天等空间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空间应用需求的扩大, 全世界正在掀起新一轮深空探测热潮。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因此,2017年将是中国航天飞速发展的关键一年,更多的功能卫星将会被送上太空,可以预见,今后对环境监测、气象预报、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将进一步增强。此外,根据中国政府公开的资料,“嫦娥五号”探测器预计在2017年由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

月球、火星等星球不但具有宝贵的能源和资源条件,并且已经证明火星有水存在的可能。在未来的深空探测中,月球和火星将是人类载人航天的目标星球和飞向其他星球的理想太空中转站与基地。作为人类走出地球、进入深空的重要途径――建立空间站、开发利用月球、火星的资源和能源,建立永久性月球、火星基地――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21世纪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和重要途径。2017年中国航天人对月球、火星的探测将会飞速发展,同时,进一步利用开发计划的上马也是众望所归。

2000 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提出要“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 2006年,国家将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 2009 年,《中国至2050 年空间科技发展路线图》中更是明确提出,中国将在 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继而建立月球基地, 2050 年前后,载人飞行从月球基地飞向更远的行星,具备载人登火星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但它的强大可能并不仅仅存在于其本身,更多的是在于它被公众理解和参与的程度。科普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们认识自然的重要渠道。2017年的航天科普教育,将是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义务。开展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相关科普工作,能够使公众走近工程、了解工程、认识工程,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知识,使民族自信心空前提高,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是科普出版工程的重要措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中同时指出:“引导和支持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面向社会开放,鼓励各机构利用科技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2017年,相信随着新的科普图书出版,科普馆的新建与扩大,将会更加有利于普及科学技术,有利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这与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的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内涵“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是完全契合的,有利于大众科学素质的提升。

航天科普类知识范文第2篇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这是著名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网站中面向教育者的部分(图1)。其中,按照不同年级以及非正规教育、高等教育等类别,为教育者提供了用于教学的活动方案、视频、图片资料以及相关资源链接和介绍等。此外,该网站还有面向学生的内容,按年级提供了丰富的视频、图片以及活动资料,可以帮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了解有关航空航天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语言:英语

适用年级:小学至高中,以及非正规教育

适用人群:教师

资源使用:在线使用或直接下载

欧洲空间局(European Space Agency)

这是欧洲空间局网站面向教育者的部分,由欧空局教育办公室制作,主要向教育者和学生提供四个方面的内容:动手做项目、教师支持资源、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教育普及项目。“动手做”和“教师支持资源”部分提供了大量用于课堂以及课外学习航天知识、开展教学和动手实践活动的课件和活动方案。

语言:主要欧盟国家语言,包括英语

适用年级:小学至大学

适用人群:教师、学生

资源使用:在线使用或直接下载

此外,欧空局还有专门面向小学生的网站(,)。

有趣的空间(Amazing Space)

这个教育资源网站由美国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正规教育团队制作。根据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回的各种信息资料,该团队开发出面向各个年级的、适合课堂的内容,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和认识太空。

网站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面向全体公众的和面向教育和开发人员的。面向教育和开发人员的内容包括教学工具(Teaching tools)、天文学基本知识(Astronomybasics)以及为访问者自行开发教育项目而提供的相关资料(E/PO resource)。“教学工具”可以按主题或资源类型进行搜索。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工具”中提供的活动方案和资源来组织学生开展认识太空的活动。

语言:英语

适用年级:幼儿园至高中

适用人群:教师、学生及公众

资源使用:在线使用或直接下载

斯坦福太阳中心(Stanford Solar Center)

这个网站致力于向公众和教育者提供有关太阳的各种知识。由NASA资助,作为斯坦福大学太阳观测项目(Stanford Solar ObservatoriesGroup)的公众宣传和教育团队,该中心在网站中向教师提供了分年级的课堂活动方案,帮助学生学习有关太阳的各种知识。网站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有关太阳的视频、图片以及小游戏等内容。

语言:英语

适用年级:小学至高中

适用人群:教师、学生及公众

资源使用:在线使用或直接下载

科普活动资源服务平台

这是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制作的用于科普活动资源共享的网站。该网站提供了大量的挂图、活动资源包等内容,以支持科普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展相应的科普和教育工作,其中包含有关航空航天的内容,如天文活动资源包。资源包提供了面向学生和老师的天文活动辅导手册、天文活动图片资料以及由学生实施的简单天文实验。教师可以使用资源包里的背景材料进行知识扩展,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天文学的相关知识,引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使用资源包提供的实验设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体验天文学的乐趣。

语言:中文

适用年级:小学、初中

航天科普类知识范文第3篇

张元贵 江苏省淮阴中学校长,是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努力追求“让高考成绩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自然结果”。在他的领导下,淮阴中学的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建设成绩斐然,学生们真正做到了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在江苏省淮阴中学风景如画的校园里,有一座设计独特,建设标准相当高的航空航天科技体验馆,学生们可以在这里领略人类对飞行的远古期盼,感悟这一梦想实现的艰辛,知晓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演进。馆内陈列的不少实物,是在中国航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物级展品。徜徉在这个馆里,你能体味到筹划者的良苦用心。在走进淮阴中学之前,笔者始终怀着这样的疑问:是什么动机促使淮阴中学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和费用,建设看似与学生的考试与学业并无直接关联的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这样的做法事实上又收到了怎样的效果?等到张元贵校长坐在我的面前,一切都有了答案。

记:淮阴中学为什么会选择航空航天作为建设特色课程基地的方向?

张:这个想法最早形成于2011年。当时江苏省教育厅提出支持各高中学校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基地。我们考虑了很久,最初也曾想过其他方向,但都觉得特色不够鲜明。经过广泛论证,我们认为航空航天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原因很简单,航空航天既凝结了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又有着悠久的历史脉络,它是人类对行梦想不断求索的结果,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除此以外,我们更看重飞行这一活动本身所凝聚的探索精神和求知信念,飞行充满风险和变数,而人类正是通过科技的不断进步在逐步消除其中的风险,使其成为一种服务于人类的可靠技术。淮阴中学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素来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也是我们建设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的有利条件。正是出于这一想法,我们将航空航天作为特色课程基地建设方向申报了上去。

记:建设这样的课程基地,其实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淮阴中学选择这样的方向,当初是否考虑过其中的困难?

张:当然考虑过。这一点不仅我们自己早已认识到,江苏省教育部门负责评审各校申报特色课程基地项目的专家组也有所考虑。最初我们申报时,一些专家认为,一所中学要建立这样的课程基地,很难做到高水准,因为这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短期内很难看到建设成效。但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淮阴中学的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很快初具规模,在2013年的成果评审中,被评为全省10个优秀课程基地之一(全省第一批共计38个课程基地),并把省课程基地建设现场会议放在我校召开。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的建设方法也是正确的。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在航空航天科技馆上花费了大量心血,不仅聘请了两位专业素养很高的专职科普教师任职,还筹措了700余万资金,用于置办各项陈列品,在展馆的设计上也独具匠心,整个展馆的参观脉络是从模拟的机场起飞线开始,经历人类航空史的各个阶段,最终到着陆区结束,在展馆最后的外部廊道上,绘制了广袤的星空壁画,寓意人类的星际探索之梦永无止境。所有参观展馆的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真的乐在其中。除了这个展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也专门开辟了航空航天类图书专区,学校每年拨款,有选择地购买优秀航空航天科普图书,当然也包括全套的《航空知识》,这些图书丰富了学生们系统学习相关知识的资源。

记:淮阴中学建设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的宗旨是怎样的?

张:我们的原则是,要么不建,要么就建设成高标准的课程基地。我们当然可以降低标准,这样省钱省力,但学生们从中获取的东西就很有限,比如他们就没有机会亲自体验更专业的飞行模拟器,没有机会近距离看到这么多珍贵的航空用品乃至文物,更谈不上互动式和体验式学习。如果那样,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就很难与传统的书本和网络方式有所区别,特色课程建设就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需要强调的是,花钱多少并不是标准高低的评判依据,你看到包括科技馆在内的整个特色课程基地的建设,我们都是花了许多心思的,在策划方案上更是反复论证,广泛听取专业人士和学生们的意见,再加上精心组织实施,才有今天这个局面。我们就是要让学生看到真正的特色,体验到别处难以获得的感受,享受整个学习的过程。

记:学生们在特色课程基地学习航空航天科技知识,势必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来处理它与课业之间的关系呢?

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从一开始就有所考虑。现在淮阴中学的做法是,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属于基本层次,主要是激发学生们对航空航天的关注与热情,普及一般的知识,占用时间不多。再往上就是航空航天社团,这个社团开展的教育更为深入和全面,但要加入社团,对基本课业成绩就有个要求,课业不构成负担的学生才可望加入社团,而且加入社团后我们要求成绩要保持稳定。当然,这也不是铁律,有些热情特别高但成绩稍差的学生,我们也会允许暂时加入,并对他们进行指导和督促,促使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同步进步。结果,所有加入航空航天社团的学生,课业成绩全部成上升态势,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记: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您如何看待航空航天科普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张:淮阴中学多年来积极深化素质教育,努力追求把高考成绩作为素质教育的自然结果。我们得承认,现行高考选拔制度是有缺陷的,不够科学合理,既有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也有考核片面的局限,但改革是个长期问题,现行高考制度的存续,反而越发迫切地要求素质教育水平和质量快速跟进。有人把素质教育理解为某些技能的培养,我觉得不够全面,我更愿意把素质教育理解为一种精神内涵的培养,这种精神包含的元素更为丰富,比如学习精神、探索精神、协作精神,以及挫折耐受力等等,这些精神才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可宝贵的财富,也是学习各种技能的内在动力。

航空航天,它从蒙昧时代纯粹的飞行梦想起步,经过无数人的求索和牺牲,历经上千年的跋涉,才有今天的面貌。它不仅是人类科技的结晶,更是探索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完全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无数先人和各个时期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力量,这也是我们选择航空航天作为特色课程基地方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航天科普类知识范文第4篇

增进业务交流,提升干部和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提升各成员校校长的管理能力,我们建立了教育集群干部队伍实践研究机制,每年组织区域交流研讨活动,共同研究教育集群的发展建设和各成员单位自主发展的方向,打造了一批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突出的后备干部群体,促进了学校管理经验的交流,提升了干部的管理水平。

集群教师在“共享资源、共创特色、共谋教育、共育英才”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资源,以及学校间的联片教科研活动,通过开展以航天教育为特色的校本研训,涌现出一批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教师。《我爱航天》科技实践活动在2011年荣获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活动奖。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集群搭建的成长平台,离不开集群创造的科教氛围。

借助地区特色和人才优势,共同打造科技教育特色

依托本地区航天部一院高科技人才的资源优势,我们邀请中国载人航天总设计师王永志以及众多航天专家定期参与集群开展的活动,进行专题讲座,传承航天精神。

充分挖掘集群师资、管理和品牌潜力,让业务骨干对集群师生进行培训辅导,达到师资互补、教学互补、经验互补,提高教育资源存量的利用率,提升教育集群内科技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东高地教育集群的成立,不仅为学生感受航天科技铺路搭桥,也为学生学习其他科技类知识搭建了平台。集群成员单位还成立了电子、模型、生物、机器人等兴趣小组,并积极组织科技竞赛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发展鲜明的航天教育品牌为共同目标,同时发展各自专长的科技活动的区域科技教育特色。

依托课程开发和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集群成员单位的科技教师们一起研讨校本课程的设置、科技活动的开展及辅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等,在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开发出如《航天人物传》《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等科技活动课程。从航天中学建设航天科普教室“问天阁”,到集群开展科普讲座、体验互动、创意设计、实验探究、科普剧演出、夏(冬)令营,再到“科学在身边、科技进万家” 等多项主题教育活动,参与师生达5000人次。教育集群让学生了解了科技发展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参与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爱国情怀。

在东高地教育集群阶段性展示活动中,余梦伦院士为首届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小院士颁发证书与奖品,小院士均是多次获得市级一、二等奖或前6名的北京市科技特长生。

加强对外交流,展现教育集群的辐射力

东高地教育集群的发展使得学校特色突出,办学效益明显,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加,提升了区域教育知名度。

航天科普类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普资源;科普内容;科普工作

正当今时代,对少年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让每一个少年儿童受到适应时代要求、适合本人特点的自然科学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使每一个少年儿童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都得到培养,也为每一个少年儿童提供开发科技创新潜能的机会,让所有的少年儿童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得到充分的全面地发展。实施青少年科技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需要科普教育资源的支持。开发和利用各种科普教育资源是促进少年儿童科技教育活动蓬勃开展的重要条件,发挥和发展校外教育单位的优势科技教育活动资源或凭籍本土化的科普资源是有效提高少年儿童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保证。科普工作的形式生动活泼,面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投入,形成科学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

一、科普与科普资源的含义

科普,简单的说就是科学技术普及,即科学知识和技术通过某种途径由客体(科普资源、场馆和基地)达到主体(社会公众)的整个过程及围绕这个过程所涉及到的所有条件和因素。科普活动的核心要素包括三个方面:科普资源、科普媒介和手段、科普对象。科普资源,通俗地讲,就是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具有教育、培训、文化和休闲功能的科学知识、现象和技术本身及其经人类应用变化后的其他表现形式。

二、科普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一)科普资源的分类

1.按科普资源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和技术领域分类。包括天文知识与地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航空航天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与技术、农业科学与技术、工业生产工艺流程、工程技术、军事科学与技术、计算科学及自动化、信息科学与技术、建筑科学与技术、医学等十余类。

2.按照科普资源所依托的物质载体或现象分类。包括科普宣传与教育材料(书籍、影像制品、宣传画册、多媒体、实物模型)、古代科技遗址、各种自然现象与过程、工业设备装置、工业生产工艺流程及制成品、农业生产过程、家庭与日用品、城镇建筑与景观、科研设备与装置、生物体与生命现象、医学原理与过程,等等。

3.按社会对科普资源管理的行业属性分类。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农业、文物考古、社会公益事业、教育设施、交通运输、医疗卫生行业、旅游业,等等。

(二)典型案例――地理科普资源分布

1.地球地质地貌类。如:广州市北回归线科学公园、华南师范大学天文观测站、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上海天河航天奇观(国家级科普基地)、天津各个青少年宫等对外进行的科普内容;广州市社区每年开展的“世界地球日”、“防震减灾”等系列活动所宣传的内容,等等。

2.气象气候类。如:各级各类学校内建立的天文气象观测站等所开展的南方气候知识介绍;市民收看电视台每天播放的天气预报与气象专题节目;社区每年开展的“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所宣传的内容,等等。

3.水文、海洋类。如:锡林浩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自然博物园等科普场馆所开展的有关水文、海洋知识宣传普及;锡林浩特市各社区平时经常开展的包括“世界水环境日”在内的一系列水文、水环境和海洋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电视与多媒体、报刊杂志、广告等大众传媒宣传的大量关于水文和海洋知识,等等。

4.森林、植物类。如:锡林浩特市植物园、自然风景区对广大市民和游客进行的森林和植物知识普及;市内社区和有关组织经常开展的关于森林和植物知识讲座;各种报刊杂志及新闻媒体所宣传介绍的森林和植物知识,等等。

5.生物与环境类。如:电视、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介绍的大量的生物与环境方面的知识;青少年宫、动物园、公园、博物园及各级各类学校内设的科普园地开展的生物与环境知识科普活动;城市社区平常开展的有关“世界环境日”、“人与生物”等宣传活动,等等

6.生态与环境类。如:各级各类学校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经常开展的课外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活动;社区组织平日开展的类似“世界环境日”、“爱我广州环保大行动”等宣传纪念活动的各种关于生态与环境保护知识;大众传播媒介日常介绍的大量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方面的知识;包括省、市博物馆、风景区、野生态教育中心、自然博物园、生态公园等在内的一大批科普、旅游场所包含的生态与环境保护知识,等等。

7.农业生产与农作物类。如:电视媒体与城市社区开展的关于农业生产与农作物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如宣传“世界粮食日”);市域内各级各类农业生产基地(如现代农业科普基地(国家级科普基地)、农业科学研究所、野生态教育中心、广州水果世界、广州花卉博览园、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开展的农业生产与农作物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市域范围内有关机构举办的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讲座、专家指导,等等。

8.其他方面的地理类。如: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城市规划、建筑与景观、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与装备、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疾病分布与预防控制、城市文化与旅游开发、生产事故分布与安全管理、犯罪分布与社会治安,等等。

三、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科普内容的普及性。“科学技术普及”是指用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广泛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活动。科普内容要着眼于“普”字,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和普及自然知识、社会人文知识的基本常识,宣传和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推广普及先进的科技成果,帮助群众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改造世界。

受众对象的广泛性。科普受众对象包括社会各个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和各个地区的人,包括城乡居民、政府公务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等,可以说是面向全体国民。

科普形式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科普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静态展示(图书、报刊、宣传画册、墙报、实物)、动态演播(广播、影视、信息网络、宣传演讲)、室内室外、家庭和科普场馆等都是开展科普的有效形式,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特点;讲座、演出、讨论、竞赛、参观、考察、会议、展览、制作、旅游、夏(冬)令营等都是进行科普的灵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