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科学的起源

管理科学的起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科学的起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科学的起源

管理科学的起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人力资源 柔性管理 应用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传统的管理已很难满足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向科学的柔性管理变革。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柔性管理措施需要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依据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规律,塑造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全新管理模式,从而推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发展价值及作用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柔性管理作为一中实施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整体而言,刚性管理强调约束和强制,而柔性管理注重员工的自觉意识和学习责任。从某种程度来讲,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是希望增强企业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推进企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迈进,相较于刚性管理的外界强制而言,柔性管理更具有发展价值。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要依靠柔性管理理念作为自身的价值思想,激化并调动员工的内驱力,加强人力资源部门的引导和督促。于此同时,柔性管理措施对于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持久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的管理通过将外在的管理理念转化为内在的文化认同,注重电力企业员工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打造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增强企业员工的内驱力。在企业柔性管理的激励措施中,有利于立足企业职工的具体需要,塑造正能量的空间,注重调整企业的复杂环境,使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当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呈现的主要问题

(一)电力企业柔性管理理念相对比较缺失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往往过于重视当前的经济利益,对员工的切身利益很少有所关注,致使企业在柔性管理理念上出现缺失现象。多数电力企业的一线员工,往往长期工作在电力一线,属于比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没有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奖励,在其心理往往会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导致消极怠工,影响企业的管理和正常运行。企业管理者如果在这一方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多数员工都会感到被人忽视,很难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二)电力企业的柔性管理基础比较薄弱

在许多电力部门的管理阶层中,很多人认为柔性管理与员工的物质激励是等同的,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需要考虑员工的物质满足的同时,注意其精神方面的满足和享受,否则很难形成良性的柔性管理基础。同时,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广泛的调研,满足电力企业员工的真正需求,否则容易造成部门间的隔阂,使得电力企业的管理部门政策落实不到位,甚至出现严重偏差,给企业和部门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应用强化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电力企业部门的柔性管理机构

在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阶层中,管理者应充分分析会着眼于员工的心理需求,制定和规划好相关的应对策略,组建科学和完善的部门组织机构。进一步调整部门间内部的合理优化,精简和压缩相关的组织和领导班子,注重企业各部门职权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注重确保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开放式管理,注重下放相关的权限,通过部门的集体化民主化决策,真正调动起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为电力企业营造一个比较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电力企业员工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真正为企业创收。

(二)健全电力部门的柔性责任制度

在电力企业的人力Y源管理过程中,要注重为每一位企业员工设定柔性人员流动机制,注重开发和拓展新的企业发展渠道,打破原有的一些固定思维,在管理的过程中注重企业管理部门与员工之间的充分合作和互动交流,真正将企业员工放到一个动态的管理系统之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广泛吸收和接纳其合理的意见,注重相关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真正为企业创造丰厚的效益。同时,在电力企业的部门机制方面注意营造一个适当宽松的企业氛围,注重减少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注重其个体的差异性,加强企业员工的全面和综合性的监督与管理。

(三)注重塑造电力部门和谐融洽的企业文化

电力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阶层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注重培训和引导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注重企业员工各方面的心理需求和道德观念,在企业内部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和谐融洽的企业文化氛围。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打破原有的刚性经营思路,注重柔性管理与企业内部文化相融合,全面打造多元文化机制,发挥企业各员工的优势,取长补短,弥补不足,使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整个企业的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最终形成一个高度融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强柔性管理方面的科学应用对于企业的终身发展和长远利益都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位,在加强员工精神激励的基础上,注重营造企业民主的氛围,注重企业内部的民主化管理趋向,增强企业内部民主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使整个企业焕发活力,不断推动和提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春怡.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6,(02).

[2]翟磊.电力企业人才培训的对策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6,(27).

[3]刘国威.也谈如何创新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J].人力资源管理,2017,(01).

管理科学的起源范文第2篇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中的一种崭新模式。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对缓解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已经承担了30%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由于独立学院的等级和招收来的学生素质低于全国一本、二本院校,为了降低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困难,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所针对地对待。仪器分析作为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也纳入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开课计划中,旨在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仪器基本结构和应用范围,同时基本能够根据自己日常工作需要,查阅相关资料,选择适当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本文针对如何提高独立学院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 选择合适教材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师实现优质教学之本。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教材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专门针对独立学院编写的教材很少,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及人才培养将产生不利影响。根据教育部有关分层次、分类别培养的指导和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独立院校的教学,科学出版社于20lO年3月组织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独立学院化学类核心课程立体化系列教材,旨在汇集全国独立院校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和成果,整合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一批能够不断传承和能经受市场考验的高质量、高水平精品教材及配套的优质教学资源,以提高我国独立学院本科教学整体水平,为独立学院的教学提供全面的出版服务。

教材改革必须淡化学术研究成分,在章节的编排上先易后难,既要低起点,又要有坡度、上水平,更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实例内容。如在编写紫外――见吸收光谱法章节的时候,可以用尽量容易理解的语言编写基本原理和仪器构成方面的知识,侧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实例(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独立学院化学课程系列统编教材的面世将指日可待。

二 优化教学内容

在实施教学前,要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对现有的、非独立学院专用的教材做出适当的取舍,节选出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同时,将最新发展的仪器、仪器分析方法及其新观点融入教学,以跟上时展的步伐。

就我系采用的教材(刘约权主编的《现代仪器分析(第二版)》)而言,总共有18章,教学要求是在一个学期内用34学时教完。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有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把18章节分成了三大模块:光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和分离分析法。本专业的仪器分析一般很少涉及电化学分析法,所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光分析法和分离分析法,而将电化学分析法中的大部分内容作为自学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得本课程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顺利完成、重点突出,还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一些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概念一带而过,将对于后续课程还将用到的知识重点讲授,改变面面俱到、根据教材内容平均分配学时的教学模式。例如在绪论中1.4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中的标准曲线的绘制、灵敏度、检出限的相关知识在以后的任何一种仪器分析方法都会涉及到的内容作为重点内容。课堂讲授重点突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与相关专业的知识相结合。例如:通过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的学习,结合各种化学污染与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学生不但能了解和掌握有关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还能正确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来测定一些指标,从而对环境污染程度进行评定,为进一步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依据,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反战绿色化学,清洁生产等新的科技理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 改进教学方法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泉和动力。仪器分析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学生而言具有相当的难度。授课教师应该运用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在课程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教学应在“教”(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尽管仪器分析课程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原理抽象、仪器结构复杂,但仍存在一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如原子荧光分析法的仪器部件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是一样的,可它的原理却是原子发射,教师采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对比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有效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能提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撰写课程小论文,开辟学生课外读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辨证批判思维的能力,极大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科学研究思维的培养。在每堂课即将结束教学的时候,特别是在每个章节结束的时候为学生们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帮助他们对知识进行有条理的记忆和掌握。在课余时间,在校园网上已经构建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上网自由选择学习,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可以通过“在线答疑”专栏,随时与教师进行互动的交流。

其次,利用多媒体的可视性强、界面优美、集文字动画视听于一体等优点,采用多媒体教学,动态地反应仪器的原理、检测步骤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火焰原子化器和石墨原子化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但是采用传统地教学方法,老师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很费劲地讲解,而学生还不是很理解。但是通过彩图和动画展示时,学生就能很快掌握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而且记忆深刻。此外,由于大部分独立学院的经费有限,同时考虑到仪器的使用率较低,因而没有购置《仪器分析》课程所涉及到的仪器,因而学生最多只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其他院校或监测机构进行参观。由于参观的学生较多且放置仪器的空间有限,通常没法看清楚演示实验的全过程。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可以将仪器分析的实例通过视频拍摄下来,使学生能看清具体实验过程,弄懂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调动学生积极性。

最后,可将“科研”和“教学”融为―体。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师来说,可能参与一个大课题比较难,但是科研意识却不能忘记,它应该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因而,我们结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的需求,注重选择应用式例题及开展福建省(学院)大

学生创新性实验(近年来,我系教师一共获得了5项省级的和1项院级的创新实验项目),从而适当进行基础知识的延伸和锻炼,使学生可以掌握科学研究和创新性思维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开展,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综合型的人才。

四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教与学是双向交流的活动。教学的主客体分别是学生与教师,二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至关重要。仪器分析课内容博大、层次精深、抽象难懂,学生学习觉得十分的枯燥乏味,教师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应注入真情实感,与学生进行知识和情感的交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如学生上课睡觉、讲话等违纪的情况,老师在处理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尽量用机智、委婉和鼓励的方法来引导、感化和纠正学生,从而让他们能感受到被尊重、被体谅,从而自愿地纠正自己的行为。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和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解决疑惑,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探讨有益的教学方法。从而获得学生的信赖,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爱心,对学生们倾注全部的爱,与学生们多交流,多留意,从而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

教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实施者。高水平教学的提供和成功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为了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的素质,首先,青年教师随堂听老教师的课,并积极参与教学观摩活动;其次,多参加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教学研究研讨会和进修班(如“精品课程培训”)等,使得同领域的教师间能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发生思维的碰撞,使自己能博采众长、开阔视野。在专家们的点拨下解决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困惑,并总结经验。此外,社会发展迅速,教师应合理安排时间,不断充电,以不断更新知识,从而尽早形成一支高水平、重职责、有爱心的教师队伍。

仪器分析课程所涉及的仪器分析方法种类很多,新仪器、新技术不断涌现,因而,应该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通过选择合适教材、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约权现代仪器分析(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2]崔淑敏,宋美荣,仪器分析教学的一些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46-248

[3]韦寿莲,《仪器分析》教学改革初探明,肇庆学院学报,2003,24(5):78-81

[4]尚永辉,岳立志,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J],食品工程,2009(1):11―14

管理科学的起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患者;就诊特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启示

一、关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关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是顺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现如今,我国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改革开放水平也在不断地完善进步,因此我国对医疗卫生建设的重视程度愈来愈强。怎样可以合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的积极性,怎样可以很好地完善我国的医疗建设,怎样可以更好的让患者享受医疗福利,这些都已经成为我们在社会建设过程要着重注意的主要方面了。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目前我国比重较值得关注的一项管理制度,心血管内科患者是在整个病患中最为脆弱的群体,所以,心血管内科室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最为重大。护理人员要在医疗改革的大环境下,完善自己的护理水平,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这是顺应新改的表现,也是响应新改的要求。所以说关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顺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

2、重视急症室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的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国际竞争在不断地加强。但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对于医疗建设的需求是越来越高,人民希望在医疗救助上的到最为好的救护措施。急症室是一个记者患者最有紧迫感的地方,这里的医护人员的一个简单的救助就会影响到患者生命是否可以延续下去。面对如此重要的职业,我国各个医院的急症室是医护人员的要求管理就显得非常严格。从国情出发,我国必须加强对急症室医护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因为,重视急症室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二、心血管内科病人的心理特点

1. 焦躁、焦虑

心血管内科科面临的绝大多数的病人都是那些具有突发性疾病的患者,例如急性的心肌梗死、脑出血、急性的胰腺炎和周期性麻痹病人等,由于这些患者的起病是突发性的,而且一般病势比较凶险,躯体症状一般会出现身体发热、呼吸困难和身体疼痛现象,并且这些现象都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大多数病人对自己疾病的病因、转归都是不明确的,因而会产生焦急的心理,病人就希望可以尽快得到诊治;还有一些病人是由于遭遇意外事件:例如车祸、溺水、火灾等,此时的病人会瞬间丧失自己的心理应付机制,但却带有有强烈的求生欲望,渴望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

2. 紧张、恐惧

由于患者是突然遭受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恶化等原因而前来就诊,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此时缺乏充足的思想准备,再加上大多数病人对疾病缺少基本的了解,对所患有的病症后果无法进行合理的预测,此外患者对医院环境、抢救措施和各种操作技术都很陌生,因此很多患者常常会表现出精神紧张和恐惧不安的心理。例如大多数患有外伤的病人对出血、创伤或是医疗手术器械会出现本能的恐惧感心理,那些多发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中老年人,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病情很严重,随时可能会死,因此他们的精神极度紧张,求生的欲望就导致心理恐惧感油然而生。

3. 急躁易怒

心血管内科病人由于病情处于急、危、重这三种情况交织的情况下,因此患者的心理上就会难以承受, 自制的能力开始下降,容易产生急躁的心理,这类患者在就医时就会出现稍有不顺,就怨声四起的,并且脾气暴躁,甚至对外界还会采取攻击的态度。例如酗酒的病人会失去理智,还会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有的还伴有外伤,他们会不待医生简要了解受伤过程和部位就会大怒,误认为医生没有及时对他们进行处置,或这会认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就出现暴躁的行为,甚至会出现有辱骂、殴打医护人员的过激行为;还有些患者因考虑到药费、治疗费与自身经济实力的矛盾,往往会认为收费过高,或因就诊过程中医疗程序的繁琐、不合理导致心烦,或因划价、交费等服务不热情而“积怨在心”,在这种情况下,心血管内科护士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病人的过激言行。

4. 悲观绝望

对于处于悲观绝望这类患者最常见的是服毒病人和一些患有慢性病的病人,他们由于对生活失去希望及对疾病处于绝望的状态,从而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也有一些患者因车祸、工伤等致残或突然失去亲友,受到过度的意外打击而处于不敢或不愿意接受现实的状态,因而产生悲观绝望心理;还有些年轻患者,富于理想,但学习、工作、前途、谈情说爱、婚姻不如意时,瞬间发生绝望轻生行为。这类病人常表现为表情淡漠、情绪极度低落、沉默寡言、对周围的刺激无反应、不愿别人打扰。

三、对于患者患有的心理疾病的护理对策

罪恶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也是很多患者都会患有的一种情绪症状,在医护人员发现患者有患有罪恶感的迹象时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与家属一起来治疗患者的这一心理疾病,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自尊心。与患者多进行交流还会降低患者的孤独感,对治疗患者的疾病有很大的益处。

三、总结

急症室患者是所有患者群中最为脆弱的群体,他们的生命只在一瞬间,如何给与这类患者最为有效的救治方式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一步,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是重要的。但如何找寻高素质,高质量的医护人员,使急症患者的死亡率降到最低,这就需要一个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制度的管理下,挑选出最适合急症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提高心血管内科室的工作效率,保障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完善我国的医疗制度,提高我国医疗护理水平,使我国医疗建设得到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郑碧霞,黎小群,胡利群,等;根据心血管内科患者就诊量分布特点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7

[2]刘瑛,包春雷;社区护理[M];修订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张红霞,赖金云,程来芳,等;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护理研究;2004

管理科学的起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检验科;仪器设备;设备管理

1临床资料

1.1检验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1操作使用不规范,仪器故障率较高随着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检验医学发展迅猛,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逐步向自动化、微量化和信息化转变。目前基层医院检验设备的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普遍较高,部分设备的菜单及界面多为英文,且操作相当复杂。这对大多只有中等学历的基层技术人员来说操作难度较大,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检验基本理论,未经系统培训,就很难做到正确使用,更谈不上规范、熟练操作,人为的操作失误终将导致仪器的高故障率,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

1.1.2仪器维护保养不到位 现代检验仪器设备的精密性、复杂程度不断加大,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取决于科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多基层医院普遍都缺乏专业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而检验人员是否有责任心,对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的重视程度,都影响着仪器设备故障率的高低。现实是各类仪器的日常保养及常见故障的排除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导致仪器设备故障频率高、使用寿命缩短。

1.1.3购买仪器无科学论证 部分医院购买检验仪器设备前未进行科学的论证,不按照医院的实际条件和实际需要进行采购,设备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应用,造成资金的无谓浪费。购买检验仪器要按质优价廉的原则,把临床实际需求、医院的门诊量及住院人数、日标本量和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兼顾到检验科的长远发展需要。

1.1.4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不重视,购进新仪器设备后,未经组织相关培训,员工对设备基本情况还未熟悉就投入使用。调查显示,在设备的使用寿命范围内,人为使用不当造成的故障最常见;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混乱,无分类建档,无运行、维修记录,一旦出现故障,则手足无措。

1.2检验仪器设备的科学化管理措施

1.2.1增强管理者及使用者的管理意识 目前相当多的检验科管理者对仪器设备还没有全方位有效管理的意识; 仪器设备操作员的管理意识薄弱,没有责任心,只顾使用,不注重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疏于管理导致仪器设备不能长期持续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验任务难以按时完成,检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增强管理者与使用者的管理意识,重视仪器设备管理,以促进检验科的发展,检验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1.2.2通过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 操作人员上岗前培训是正确操作和使用仪器设备的前提。对大型仪器要指定专人保管使用,并由厂商安排技术员对其进行专门培训;对小型公用仪器设备,由科室统一安排轮训,经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要为每台仪器设备配备 SOP(标准操作程序)文件及使用登记本,对各种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要人人熟知,以确保检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1.2.3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对所有仪器设备都必须建立相对应的操作步骤与日常维护卡,并贴放于仪器设备上,以便于工作人员随时查阅。标准操作程序指的是按一定要求、内容、格式和标准制定的作业文件,使之标准化。

1.2.4通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 检验仪器设备种类很多,必须要分门别类进行建档,包括采购档案和使用档案。设备的采购档案中应包括申请立项购置的论证书、招标文件及成交合同等; 使用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参数信息、使用日志及维护保养记录。

1.2.5满足仪器设备对设施和环境的要求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还受检验设施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检验科工作场所、布局及环境条件的选择对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和使用安全很重要。防潮、防尘、防热、防蚀、防振、防磁是检验科工作环境的基本要求。干燥剂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定期开机通电防潮对长时间不用的设备很有必要。应严格按照仪器的维护说明进行光学器件表面除尘,以免擦伤、损坏。检验设备应存放在温湿度适宜,不靠近热源,无阳光直射的位置,避免有酸碱等腐蚀性气体和液体对各种元件的接触侵蚀损坏。仪器设备的工作台应远离电磁干扰,以避免检验仪器的性能和测量结果受到干扰。要保证仪器设备的电源电压稳定,接地可靠,避免漏电,尽可能配备交流稳压电源或 UPS 电源。

1.2.6定期对仪器进行计量鉴定 根据国家规定,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必须通过计量鉴定才可使用。检验科的常用仪器分为计量仪器、通用仪器及专用仪器等。时间、环境条件和使用状态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计量仪器设备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定期进行校正; 专用仪器,如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分析仪等的性能指标也必须进行定期校准,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对通用测定项目也要进行校准,由专人负责并做好校准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如发现结果异常情况,尤其是在仪器设备进行更换电极、光源或使用新的试剂品种时,也应重新进行校准。检验科每年要有计划地进行仪器设备计量鉴定,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可能发生偏移的检验仪器设备也必须进行鉴定或校准,鉴定可自行实施,也可委托计量鉴定部门或有关生产厂商进行。

2结果

在对检验仪器设备实施科学化管理之后,之前所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避免。

3结论

医学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医院管理层及检验科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只有管好、用好检验仪器设备,保证检验质量,才能更好地防范医疗纠纷,更好地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通过本文研究我们认为,基层医院检验仪器设备的科学化管理是确保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文莉莉,冯军.基层医院检验科仪器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

管理科学的起源范文第5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正是研究现代企业基本特征、运作规律、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与企业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非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具备初步的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工科学生全面职业能力的养成和未来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在工科院校开设“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奠定同学们职业基本素质的需要,是增加学生就业实力的需要,是同学们后续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教学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微观管理单元。

2“现代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工科院校“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的课堂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具体表现在:一是忠实教材,照本宣科;二是教法单一,过程老套;三是目标单一,过程单一。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轻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

3改革“现代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措施

3.1注重启发式教学,丰富教学环节

针对该课程内容广泛、实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模式,对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教育真正能激活学生思维,达到教育的目的,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与课程理论有机结合,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和精神,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在学生对于教材上的某些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理解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就不一定非要老师“一讲到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先根据教学大纲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然后通过老师的提问,设计的案例,学生解答、分析的结果,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富于启发性和思考性,这样有利于获取真实的反馈信息,同时老师根据所反馈的信息再加以补充讲授。如针对“战略管理”内容,设计“将西方企业的战略与我国的企业做一对比,会得出怎样的结论?”;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设计人力资源招聘会现场,让同学们充当不同的角色,教师作为听众和欣赏者在一旁,适当作点评,并于演练结束做一小结,肯定成绩,指导出不足。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独立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

3.2融洽师生关系,营造激励氛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死板和沉闷,会使学生有一种紧张感,在思想上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因此,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融洽师生关系。据专家估计,人际交流仅有1/10通过语言来进行,3成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成则靠肢体语言。所以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尽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创设人人敢想、敢说、敢做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只有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充分张扬个性,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敢想、敢说、敢做,在轻松愉快的感觉中做课堂的主人。

3.3将提升学生价值观念层次和情商教育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概论”课堂教学中

价值观念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在学生中存在价值观念迷茫现象。这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职业生涯发展十分不利。同时学生的情商也普遍存在不足,所谓情商,就是情绪智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现代心理学研究普遍认为,青少年未来能否被社会任用,能否发展,取决于情商。因此,利用教育手段,改造低情商青少年,提高其情商,是时代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情商是与智商相提并论的,即:情绪商数。智商(IQ)是情商(EQ)高低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何智商、情商并重,是时代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又一新课题。“现代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也能成为学生价值观念提升和情商教育的有利场所,因为企业作为一个公众的经济组织,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人们相互包容相互合作的场所,其中涉及到许多人们诚信、互助、舍小利取大义乃至于最终赢得大利的理论和故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枯燥的理论知识在价值理念、情商内涵方面的延伸,既使课程生动活泼,也起到较好的道德教育效果。在讲述企业责任、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时,有许多理论知识点同时也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良好契机。

3.4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完整,重点突出

在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中要力求注意教材体系的系统性,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增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将本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学生们最关心的职业能力和未来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和课堂教学组织时,始终把握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从而提升工科院校学生对企业管理课程的价值认同。

在具体每章节的教学内容设计上,要从学生实际需求、教学内容、学时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企业管理的授课对象来源于各个不同专业,其专业定位和专业特点决定了这些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因而他们对企业管理课程中各知识点的需求程度也会不同。加之,企业管理课程体系中,除了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企业系统介绍、组织结构、战略管理、文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几个部分之外,营销管理、生产作业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相对来说都是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所以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注意“专业对口”,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例如机械系、电子电气系、材料工程系的学生,主要在生产一线应熟悉生产工艺,接触设备较多,要加强生产作业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对管理系的学生,要根据专业特点加强营销、物流、财务等管理方面的内容,注意实用性,有的放矢进行课程设计、讲授。

4“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的改革效果

实践证明,“现代企业管理概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1)在内容设计上体现了职业性。内容设计上与学生的专业教学、学习环境和实践场所相吻合,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开展企业管理教育,更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观。(2)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了主动性。让教师和学生都不再墨守成规,激活师生思想、情感、潜能、智慧,发挥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课堂上诠释“导演”和“演员”的不同角色,充分做好课堂教学设计。(3)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获得成功体验,进而不断激励自己,增强了教学实效。(4)在课堂教学效果后体现了学生的理性。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受教育,体验到在社会中应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达到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尔也指出,大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应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炬。因此,在当代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灵性发展的平台。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乐于表现,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姚小玲.视频公开课“演讲与口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5:65-67.

[2]薛岱,何志华.浅谈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8-30.

[3]单凤儒.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5]张凤武.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