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经济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社区;直苴村
中图分类号: F127.8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9.017
Situation and Cause of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ountainous Communities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Yunnan Province
LI Tian-xi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huxiong, Yunnan 675000, China)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ountainous communities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was the forefro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study of region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 Situation and cause of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ecology,ethnology with reference to Zhiju villag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oa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ountainous communities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Yun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munity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built on the base of large cos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ecology was unsustainable, which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and basic data for the building of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community,and explored the related theory giving service to the building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perfect harmony.
Key words: economy; society; development; Yunnan provinc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community; Zhiju village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内容 [1-5]。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可持续发展,把发展放在首位,通过发展达成可持续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最重要的[6]。云南山区少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是云南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前沿性课题。本研究为云南山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同时进行相关的理论探索,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为楚雄州永仁县中和乡的直苴村。永仁县地处滇中北部(101°14′~101°49′E、25°51′~26°30′N),总面积2 189 km2,其中山区占97%,东南距省城昆明262 km,南距州府鹿城镇208 km [7]。2001年末,全县总人口10.2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5.64%,永仁县是楚雄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山区小县[8]。
直苴村位于永仁县城西南部,距县城75 km,距乡政府所在地17 km,全村辖国土面积88.84 km2,海拔1 800 ~2 861 m,坡度25°以上的部分占区域总面积的65.81%。区域内≥10 ℃的年积温仅为2 859.7 ℃,年平均温度12.4 ℃,属温凉性气候类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直苴村通过一条乡村公路和外界相通,但雨季不能保证道路畅通。该村是以彝族聚居的高寒特困山区村,分23个社(村民小组),彝族占总人口的97%。2001年全村人口2 825人,约3/4的人没接受过学校教育。2001年人均占有粮食210 kg,人均所得438元。
2 研究方法
采用生态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方法,以人类生态学研究为主要手段。为尽可能避开其他因素的干扰,考虑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刀耕火种农业的逐渐消失以及2002年该村开始了生态移民等,人口规模和人均资源等变化较大,所以选取1991年到2001年这个时段进行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 口
3.1.1 人口数量 1991—2001年,区域人口从2 848人减少到2 825人,主要是实行计划生育的结果。人们的健康状况良好,人均预期寿命达65.81岁。
3.1.2 劳动力资源 在云南山区少数民族社区,由于山高坡陡,劳动力成为影响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区1991年不足劳动年龄参加劳动的人数和超过劳动年龄参加劳动的人数分别为59人和109人,扣除劳动年龄内上学的学生70人和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57人后,实有劳动力人数比劳动年龄内人数多出41人(表1),占总人口数量的1.44%,保证了社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调查表明,从事农林牧业的1 709人中1 200人从事农业,508人从事牧业,1人从事林业,13人从事零售及餐饮业,26人从事其他行业。这说明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非常低,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第一产业,还需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调查发现,全村23个社没有出现因为劳动力不足而影响生产的现象[9]。社区劳动力的性别构成合理,全村男、女劳动力数量之比为1.04∶1。各社劳动力的性别构成基本相似,都处于健康的状态,对社区生产和生活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2001年和1991年相比,全村无论是实有劳动力还是劳动年龄内人数都在增加。参加劳动的非劳动年龄内人数增加到了299人,占总人口数量的10.58%。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从1991年的97.77%下降到了92.79%。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和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的比例从1991年的0.023上升到了0.078,正朝着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发展。劳动力产业分布格局的变化是区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调查发现[9],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村23个社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只是程度不同。但23个社的劳动力性别构成都处于比较差的状态,全村男、女劳动力数量之比达1.92∶1,这对于社区生产和生活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这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末期才逐渐形成的,有其深层次的社会经济根源,是城市与山区农村社区之间社会发展的巨大势差所导致的。劳动力的性别构成维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对于社区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 生产条件
1991年直苴村人均耕地面积0.071 hm2,其中水田0.023 hm2,旱地0.048 hm2(表2)。全村137.53 hm2旱地中,水浇地17.67 hm2,轮歇地52.8 hm2。调查表明,人均水田、水浇地和轮歇地以及人均旱地面积在各社间的分布都不均衡,这是直苴村23个社发展现状出现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9]。2001年和1991年相比,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到0.069 hm2,其中水田0.024 hm2,旱地0.045 hm2,离直苴村委会较远的4个社依然没有水田。十年来,直苴村还没有水库,水田中没有雷响田和轮歇地,人均水浇地面积增加到0.015 hm2,这说明社区的生产条件在不断改善。但十年来,全村耕地总面积在减少,各社间人均耕地面积仍然不均衡,粮食生产要实现长期的稳定发展还很困难。
3.3 生产状况
3.3.1 种植业生产状况 如表3所示,研究区1991年夏收粮食以小麦和杂粮为主,平均单产产量分别为3.33,4 kg·hm-2。秋收粮食以水稻、玉米和马铃薯为主,平均单产产量分别为18.93,6.36,
4 kg·hm-2。经济作物套种了向日葵,还有0.87 hm-2土烟,土烟总产量850 kg。其他农作物就只有一点蔬菜。可见,农作物的种类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上,经济作物几乎没有,而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产量非常低。这使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困难重重。
2001年,夏收粮食以大麦和蚕豆为主,平均单产产量分别为4.87,4.75 kg·hm-2。秋收粮食仍以水稻、玉米和马铃薯为主,平均单产产量分别为21.89,15.56,10.14 kg·hm-2。没有种植经济作物,农作物品种单一的格局十年来并未改变。但由于作物品种的改变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农作物的单产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区域内的粮食生产出现了持续发展的态势。但23个社之间差异的格局并未改变,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依然存在。
3.3.2 畜牧业生产状况 直苴村1991年畜牧业以饲养黑山羊、黄牛和生猪为主(表4)。黑山羊和生猪是人们肉食的主要来源;牛作为耕牛,是农家肥的来源之一;骡和驴是运输工具,用来驮运烧柴、肥料和木料等。调查表明,出栏的家畜,447头生猪中426头是自己食用,其余出售;10头牛中5头是自己食用,其余出售;251头羊全部是自己食用。存栏的猪、牛、羊、骡、驴的比例为3.78∶3.52∶18.23∶1.00∶1.28,人均占有生猪、牛、羊、骡、驴等分别为0.29,0.27,1.4,0.077,0.098头。人均年出栏生猪、牛、羊等分别为0.157,0.004,0.088头。1991年全村出售和自食用的家禽579只,人均0.2只。人们的肉食供应量并不充足。考虑到社区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买骡(当时的价格:一头骡子一般要1 500~3 000元)和养骡的成本都比较大(一头成年骡子一年几乎要消耗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增加了种植业的负担,粮食在人畜之间进行再次分配后,人均占有粮食更少了。如果把粮食投入到猪和羊的养殖中,或饲养家禽,更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研究表明,23个社之间的差异在畜牧业生产上依然存在。由于社区畜牧业生产水平非常低,结构不合理,大大增加了畜牧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畜牧业生产的效益,不利于社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1年和1991年相比,畜牧业品种构成及其功能没有改变。除了驴之外,生猪、牛、羊和骡的存、出栏数都比1991年剧增,增幅最大的是骡,存栏数增加到663头,是1991年的3.03倍,而驴的存栏数从1991年的280头减少到115头。家禽的数量也在剧增,出栏数达到5 397只,人均1.91只;存栏数达到了7 580只,人均2.68只。这说明十年来全村畜牧业生产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十年来,23个社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发展以及畜牧业内部各组分之间的发展依然不协调。驴的数量减少了,但骡的数量还在剧增,调查发现,人们花费很多钱买骡的原因主要是用骡驮运木料到山外去卖,相信骡吃掉的口粮骡能挣回来,村子里的骡多了,山上的云南松少了。人们还在以巨大的社会成本、经济成本和生态成本为代价来换取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忽略了对自身的管理和约束,无暇顾及自然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9]。
3.4 收入状况
全村1991年经济总收入中(表5),种植业收入占47.15%;林业收入占6.73%;烧柴收入占林业收入的42.01%。可见,卖烧柴是当时人们很普遍的一种增加收入的方式。畜牧业收入占26.83%;其他收入占19.29%。经济纯收入为总收入的71.12%,全村人均纯收入129元;农民所得总额为总收入的65.31%,全村人均所得119元。粮食分配总量622 457 kg,其中,当年生产粮食539 940 kg,占粮食分配总量的86.74%,人均189 kg;农民所得粮食433 223 kg,全村人均占有粮食151 kg。人们的收入水平非常低,无法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因此全村人吃国家返销粮达81 815 kg,人均28.73 kg。
2001年,在全村经济总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42.62%;林业收入占11.00%;畜牧业收入占40.32%;其他收入占6.06%。与1991年相比,林业收入和畜牧业收入的比例在不断增加。经济纯收入为总收入的63.84%,全村人均纯收入460.55元;农民所得总额为总收入的60.79%,全村人均所得438元。粮食分配总量836 300 kg,全为当年生产的粮食,人均296 kg;农民所得粮食593 779 kg,全村人均占有粮食210 kg。人们的收入水平比1991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温饱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各个社之间收入上的差异还依然存在。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直苴村及各社十年来生产状况的研究,发现社区生产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农作物品种和家畜品种构成单一,缺乏高产优质品种。调查发现,虽然通过薄膜育秧、地膜包谷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引种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等新品种,使粮食单产产量大幅度提高[9]。但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和长期刀耕火种农业生产方式下养成的粗放地经营和管理农业生产的习惯,使人们忽略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内部结构的科学性、协调性以及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导致了区域内劳动力资源在行业间的分布格局不合理、区域内产业分布格局不科学、区域内生产成本巨大、人们的收入水平极低,导致了该村各社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区域的不可持续发展[9-10]。总之,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在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经济成本和生态成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不可持续的。
调查发现,研究区是众多云南山地民族社区的代表,对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具有普遍意义,研究为云南山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致谢:感谢楚雄州永仁县县委、政府、中和乡乡党委、政府、直苴村委会对整个调研工作的支持及提供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对云南大学叶辉教授、杨树华教授给予的指导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李欣广.可持续区域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 林卿,高继红,于琳,等.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 (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 杨文进. 经济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6] 李金华.中国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 云南省永仁县志编纂委员会. 永仁县志[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38-39.
[8] 永仁县地方志办公室. 永仁年鉴[M]. 楚雄: 楚雄日报社, 2002:47.
一、网络环境下会计主体假设研究现状与评价
互联网的运用使得电子商务和网络公司十分普及。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公司。它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只是一种临时结盟体。它可以由整合、重组各独立公司中密切联系的业务而形成,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或业务发展不断调整结盟体的成员公司,甚至经常解散或重新构建。网络经济的出现动摇了会计假设的合理性,据此有的学者提出用多重权益主体理论重新界定会计主体,认为会计主体是多重的权益主体,包括:债权人权益(银行、商品及劳务供应商)、职工权益、政府权益、投资人权益;对会计假设进行创新,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取代现有的会计主体;用相对会计主体假设代替传统会计实体假设等。
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取代现有的会计主体,但“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难以涵盖非赢利组织会计主体;“用相对会计主体假设代替传统会计实体假设”,这样的会计主体概念并未突破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内含;用多重权益主体理论重新界定会计主体,同样也未突破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
多会计主体问题并不是在IT环境下才产生的,也不是IT环境下独有的会计问题。在IT时代尚未到来之前;多会计主体问题就已经存在了。会计主体的含义决定了会计主体在空间上的极度伸缩性,它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一个法人实体,也可以是若干个或很多个法人实体。实际上,多个会计主体的集合仍是一个扩大了的会计主体。在IT环境下,虽有多会计主体的运用,但多会计主体实质上是众多会计子主体的集合,仍可以视为一个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所反映和控制的是一个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不包括企业的投资人或企业其他的经营活动。会计主体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界定了权益的范围,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虽然网络公司是虚拟公司,但严格来说,会计主体并不完全等同于有形的会计个体。会计主体应具备两个特性: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自主支配的经济资源,并能独立做出决策;对自己所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经济行为承担责任。虚拟公司围绕着自己的经营目标,对各个组成方进行统筹规划、任务分配和资源配置,并在期末进行收益分配和责任分担。它是一个整体,对外需对其行为承担责任,对内需进行经营规划。虚拟公司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独立支配的经济资源,需对其控制的经济资源和经济行为承担责任。因此,它完全具备会计主体的两个特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会计主体。
由此可见,会计主体的内涵并未因虚拟企业的出现而改变,改变的只是会计主体的形式而已。不能因为会计主体的形成和消失方式发生改变而取消现行的会计主体假设。在网络时代,会计核算的对象仍将是一个特定的主体,会计信息依然要以这一特定主体客观发生的经济活动为惟一依据。
二、网络环境下持续经营假设研究现状与评价
在IT环境下,网络公司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打破联合公司间的时间间隔,属于临时性结盟且分合迅速,其目的是为了利用变化多端的种种市场机会。网络公司的组合可以是双方,也可以是多方;各个独立企业可以在网络公司开展业务前组合,也可以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可以在完成一项交易后即行解散,也可以视情况继续维持这种组合关系。企业合并、重组、破产、解散的情况屡见不鲜,持续经营假设有时就不再适用。据此,一些学者提出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为其存续期间”概念来替代现有的持续经营假设,或变持续经营假设为破产清算假设。这些观点就有探讨的必要。因为,持续经营假设设定会计主体是一个“健康肌体”,会计核算就要以企业持续的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这样,企业才能够按原定的用途去使用现有的资产,按过去和现实承诺的条件去清偿各种债务。从表面上看,持续经营是要解决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有多长的问题,实际上它主要是要解决资本性支出的摊销期限有多长的问题,从而相应解决会计期间的损益确认问题。这实质上是一个企业经济利益在相关时期如何在各社会经济利益集团之间分配的问题。这里既涉及投资人的利益,又涉及国家的税收问题,网上公司也好,虚拟企业也好,都要同其他企业一样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规范。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为其存续期间”概念来替代现有的持续经营假设,将破坏不同经济利益体的相互制衡的均势,是不能为不同的经济利益体所共同接受的。
此外,持续经营是对企业经营过程的描述,是一个无限的时间段概念,而破产清算是对某一时刻企业经营状况的描述,意味着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终止。虚拟企业虽然也要在企业契约到期或中途解散,但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并不是为了破产,破产清算只是例外情况。更何况虚拟企业也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联合组成的,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虚拟企业与实体企业本质上并无多大区别,虚拟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遵循持续经营假设,这有利于实施自身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在IT环境下持续经营假设是必须遵循的。
三、网络环境下会计分期假设研究现状评价
在网络时代,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网络迅速的传输功能,克服了会计数据搜集和处理的障碍,以往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做出来的报表在瞬间即可形成,而且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查阅财务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已失去意义。此外,虚拟企业经营活动的短暂性,使公历年度的会计分期不再适合,需以交易或假设取而代之。据此有的学者提出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为其存续期间”概念来替代现有的持续经营假设;也有的学者认为,在IT环境下,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将受到强烈的冲击,会计假设可延伸到多个主体,不等距会计期间。
对此,应该知道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一是及时提供会计信息,二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角度而言,会计信息的质量比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更有意义。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为加快会计信息的加工和传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手段,但这种手段的使用应首先受制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需求。会计分期假设为会计信息的可比和可用提供了保证。随着会计信息加工速度的加快和加工成本的降低,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需求,有可能缩短现有的会计分期,加大一定时期(如一年)的会计分期数量,但缩短现有的会计分期并不等于取消会计分期假设,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要求是任何会计环境不能回避的。因此,即使在IT环境下,会计分期假设也是不会动摇的。
在IT环境下,也不能用不等距会计期间来替代现有的会计分期假设,现代会计分期假设仍是IT环境下不能违反的会计假设之一。这是因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永恒特征之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是保证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前提之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既包括信息内容和信息处理方式的可比性,又包括信息所对应时期长短的可比性,这二者若缺少任何一面,会计信息都将失去可比性,从而失去有用性。如用不等距会计期间取代现行会计分期假设,将使持续经营条件下的会计信息失去信息所对应时期长短的可比性,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另外,在IT环境下,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照样有赖于财政税收的稳定,而财政税收稳定的前提之一是均衡地获取财政税收,这就要求均衡地计量企业的应税收益,要求企业在均衡的时期里提供会计信息。从国家权力和法律层面上讲,在IT环境下也不允许不遵守现行会计分期假设。
四、网络环境下货币计量假设研究现状与评价
在网络经济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使资金在企业、银行、国家间高速运转,资本市场交易活跃,这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冲击了币值稳定假设。IT环境下,由于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易尤其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跨国交易也变得非常容易,既可以用多种货币计量,也可以用统一的电子货币作为会计计量尺度。
对币值稳定的挑战并不是对货币计量的否定。货币计量是会计计量在不同计量方式中所作的历史选择,是最合适的计量方式。对币值稳定的挑战,是要改变货币计量的属性,这同改变货币计量尺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是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否定。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人们用一般物价水准或现行成本这两个计量属性中的一个来替代历史成本这个计量属性,但并没有改变货币计量尺度,也即没有改变货币计量假设。因为一般物价水准或现行成本,都是货币计量范畴的内容。
【关键词】社会保险 经办服务体系 现状 问题 改革策略
一、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现状概述
社会保险服务体系作为保障民生的推动器,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虽经我国政府和国内学者的多方面推动,已经逐步进入正轨,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体系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现象服务体系实际提供服务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对于社会保险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此环境中我们不能仅注重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而忽视了对社会保险服务体系的建设,因为社会保险服务体系是社会保险的经办主体,其体系建设关乎社会保险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二、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人均服务工作负荷较大,服务环境复杂
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人均服务负荷较高。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人口基数大造成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复杂性提升,对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要求随之提升,而目前我国对于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的人员编制考核还不慎完善,导致经办服务人员组成驳杂不一,在复杂的工作环境和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之下,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质量难以保障,会影响到我国社会保险的设置初衷的实现,不利于稳定民生。
2.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社会保险的经办服务体系建设在整体上来看服务能力可以达到预期要求,但是实际却不然,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地区经办服务群体的需求考虑不科学,导致部分地区服务人员配置较少,但是工作负荷较高,严重影响到社会保险的服务质量,而部分地区的服务人员配置较多,但是工作量却没有达到预期,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社会服务机构设置不合理,地区的服务机构的精细化设置应以地区经济发展、受服务人口密集度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但是实际工作中经办服务机构的设置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科学配置,对于精细化服务网点的科学设置更是少之又少。
3.信息化建设不足
对于社会保险的信息化沟通已经成为我国相关岗位管理人员的老生常谈,各个险种之间的数据交流较为困难,导致相关从业人员为获取其他险种信息需要通过人力查询和电话确认等方式进行核实,增加经办服务的工作量,这种社会保险经办模式在我国大多地区都实际存在,必须得到重视,并进行有效整合。另外前文提及,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负荷较高,在计算机环境下,我们有条件利用我国普及的计算机技术,开辟网络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但是实际工作却较难实施,一方面是社会保险相关数据安全性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我国在社会保险网上经办服务的财政投入较低。
4.经办服务人员编制问题
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人员编制存在严重的超编现象,其中包含公务员岗位、事业编制和社会公益岗位等等,但是实际服务质量和效率却达不到预期效果。其中一方面原因是人员编制集中在管理层,基层岗位经办人员较少,伴随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行,基层业务量加大,导致基层服务人员负荷加重,在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下聘用合同制和临时服务人员进行服务,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据调查在2012年我国经办服务编制中,只有3%的服务人员拥有高级职称,50%以上的人员不具备本科学历,虽然在近几年通过各种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编制的报考学历限制得到有效缓解,但是经办人员的资质较低的问题还是实际存在的,不仅影响到社会保险服务的质量,甚至会拉低我国受服务群体对我国政府工作的社会评价。
三、完善我国经办服务体系的策略
1.明确经办机构职能
社会保险的经办服务机构是提供社会保险服务的主体,也是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有力表现形式,对于经办机构的行政权力与服务义务应制度化确认,并对相关职能进行精细化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仅要贯彻国家政策、管理社会保险基金,还要在向社会提供保险服务的角度增强投入,明确各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度,通过明确责任的形式强化社会保险服务能力,提升我国政府服务质量,增强我国人民幸福度。
2.梳理经办服务体系
完善我国社会保险的经办服务体系要梳理好相关服务机构各级权限,明确各机构的服务范围,落实垂直管理和集中管理。首先,要将社会保险服务体系深入到街道和乡镇,严肃级别分工,采用逐级负责制直接管理,保障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可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享受。其次是整合险种服务程序,最大化利用服务资源,对相同险种的服务程序进行简化,将同一险种的申报、缴费等服务进行岗位集中,简化服务流程。对不同群体的相同险种进行有机整合,特别是对城镇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等养老保险的整合应努力推进,整合到同一机构进行管理不仅做到保险服务集中化,还可以有效节约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第三是严肃垂直管理,在当前环境下,部分省市难以达到垂直管理的客观条件要求,但是必须着手进行调整,特别是对于基金管理等业务的垂直管理,权限要收到省级,通过省级垂直分配调度,保障社会保险资源的有效利用。
3.改革经办服务模式
个人认为我国现在的计算机水平普及较为完善,在国家社会保险领域应更充分的予以利用,积极开发社会保险服务领域相关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在社会保险服务的网点和机构设置相互链接的保险信息系统,以信息化保障社会经办服务的效率,设置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信息化管理的部门权限和岗位责任,保障保险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质量。其次是选择性利用网络环境,将部分可以依靠网络进行的社会保险服务开发网上办事系统,减少网点和机构中相关服务柜台数量,开辟网络社会保险的新体系。高度利用信息化不仅可以通过简化办事流程,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效率、质量,还可以方便我国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监督,提升社会保险在公众心中的认可程度。
4.强化基础设施保障
社会保险的经办服务除了专业化的推进,还要向全面化和基础化进行推进,我国社会保险在近十余年中较为关注的上层设施的建设,对于资金的管控与分配掌握较完善,但是基层建设却不慎合理,部分社会保险的受益群体享受社会保险服务较为困难,信息不流畅和审批过于复杂造成社会保险服务质量在部分地区较低。个人认为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的优化还要在基层建设中加大资本投入,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状态,综合考虑服务群体数量和城乡居民人数等多方面因素,精细化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网点的设置,区分服务对象的文化水平层次分布情况,适当调整网络与柜台服务的资本投入平衡,做到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的深入化。另外,对于基层经办服务体系的经费问题要予以重视,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状态,建立基层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的经费管理机制,合理分配经办服务经费,保障基层服务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玉军.信息化条件下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问题探究[C].2016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2016.
[2]郑秉文.中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思路[J].中国人口科学,2013,(06).
太平洋岛国主要位于南太平洋地区,分布于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之上,陆地总面积 55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750 多万,地处亚太的枢纽地带,同时扼守着印度洋至太平洋的战略通道,地理位置重要。因此,其在近代以来一直是世界大国争霸海洋的重要场所之一。
二、太平洋岛国的历史发展状况
1 殖民统治前的历史
南太平洋岛屿上的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但在殖民入侵前,基本保持着原始的社会形态。发展程度落后,未形成农耕时代的文化、宗教和政治。
早在公元前 8000 年以前,新几内亚高地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三、四千年前,萨摩亚、汤加、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等地居民发展到较高的社会水平,岛上居民大部分为波利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和巴布亚人等人种。在大约 3500 年前,一批来自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移民进入南太平洋群岛,在随后的五百年中,拉皮塔人散布于南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大约 3000 年前,美拉尼西亚人来到斐济。在这一时期,汤加、萨摩亚、斐济等地,有着大体相似的文化,因为他们来源于相同的祖先——波利尼西亚人。此后,汤加人和摩萨摩亚人孤立地朝前发展着;而斐济则不同,各地移民相继涌入,形成了今天斐济人种多样化的形态。人们进入南太平洋群岛后,最初在一些岛屿的沿海以及近海岛屿定居下来,并从事一些贸易及采掘沿海资源的活动,如在海边捕鱼等。
随着人口的增加,定居点沿海岸线扩散,并向内地扩展。于是农业开始在内地发展起来,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产生了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区别。在一些较大的岛屿上,如斐济、萨摩亚等地,也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产生了原始的氏族,在同一祖先之下,分解扩大为若干个不同的部落,具有同一祖先的部落从血源上来说属于同一谱系。在南太平洋岛屿上,有着许多分属不同谱系的部落。岛屿部落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等级结构,但仅限于男性,分为从农奴到高级酋长六个等级。由于战争、内部分裂、移民及人口增减等原因,部落和氏族的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到殖民入侵之前,南太平洋各岛屿形成了较为相似的村社结构。绝大多数人口分布于若干村落群当中,一个村落群有几百人。村社经济以初级的自给农业为主,村庄是经济生活的自给自足的细胞,松散但级别不断升高的政治联合把这些细胞结合起来。村庄本身有时包括几个分开的聚落单位,但他们仍保持着坚强的政治团结,村庄的生活格调受首领支配,组织严密而稳定。在村庄内,亲属关系是社会组织、居住关系和聚落形态的最重要依据。氏族是社会结构的支点,氏族土地是农业活动中的基本地域单位。不同的氏族和村庄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但从总的来说,是新石器时期的文化。该地区作为整体却呈现不稳定状态,主要表现在部落间经久不息的敌对和残杀上。在欧洲人最初登上南太平洋岛屿时,他们看到岛上各部落之间争战不断,仇杀不断,当地土著人在他们眼中是凶残野蛮的“食人族”。早期的传教士詹姆斯卡尔弗特(James Calvert)是这样描述他们所见到的社会的:在这块与世隔绝的海岸上,邪恶无节制地发展,带来闻所未闻的骚动……,物质与精神的力量也只是为了培育各种罪恶,直到它侵蚀了每个人的灵魂,玷污每一个家庭,占据社会与政治体制的各个角落,就连宗教崇拜也成了极度恐怖的狂欢。许多美拉尼西亚血统的村庄奉行平等主义,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许多地方,土著人中至今仍存在强烈平等主义思想(至少在男性中是如此)。在这种社会中,社会成员较平等,酋长的权力也是有条件的,受到一定制约。
殖民前,各个岛屿孤立存在,人们受限于地势阻隔、语言不通、部落仇恨,以及传统的宗教信仰等,各自束缚在村庄或部落内,只有斐济、汤加、所罗门群岛等个别岛屿之间存在偶尔的交往。例如考古证明,斐济与邻近的波利尼西亚岛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与汤加,在汤加与斐济之间定期有小股移民往返;在1000 年前,汤加曾对斐济进行过大规模的入侵,并对斐济群岛的东部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争战与仇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部落间的交往,但这种联系是偶然的,稀少的。后来在这些岛屿上也出现了部落联盟,但即使最大的部落联盟也只占领了沿海的小块土地和邻近的几个小岛,而且这种联盟十分不牢固。在南太平洋地区,也存在酋长部落,但很少有较统一的政治实体,邦国、王国等都没有在此形成。
2 殖民统治的历史
1521 年 3 月 6 日,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登上关岛,太平洋岛屿的历史从此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新时代。在 16 世纪剩余的时间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探险家是在这一地区进行探险活动的主角,他们先后发现了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马奎萨斯群岛等,并据为己有。在 17 世纪初,荷兰航海家经过几次探险活动,发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汤加和斐济的部分地区、复活岛、萨摩亚等。随后英、法、德的探险家纷至沓来,从 1788 年开始,英国殖民者大量涌入大洋洲,南太平洋岛屿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19 世纪下半叶,德、英、法等国瓜分了南太平洋群岛,开始了对南太平洋岛国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马克思曾经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他们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西方列强对南太平洋群岛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正是如此。他们在通过武力征服疯狂屠杀当地土著人,掠夺资源、贩卖奴隶的同时,利用传教士传播西方的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摧毁当地土著人原有的宗教信仰,以巩固其殖民统治的成果。西方列强对南太平洋地区的殖民统治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向本国领地派遣官员进行直接统治;另一种是间接统治,即通过当地的土著势力来实施对殖民地的统治,其最大特点就是利用当地酋长来达到殖民统治的目的。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为了强行把自己的制度和文化移植于南太地区,从而将其纳入西方的现代化进程。西方对南太岛国地区的殖民统治,不仅将资本主义经济的要素强行注入当地经济社会,同时也给南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打上了“西方文明”的政治烙印,这些殖民统治的遗产,在南太岛国取得独立后,仍然发挥了重要影响。
3 岛国独立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大洋洲人民中间引起了新的政治觉醒,促进了争取自治和独立的运动。二战后,联合国的催促加快了地区自治或独立的步伐。这一趋势在该地区的反映是不平衡的。1962 年 1 月 1 日,西萨摩亚取得独立,成为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太平洋岛国。西萨摩亚的独立对这一地区的非殖民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库克群岛 1965 年建立了完全的内部自治政府,与新西兰政府保持自由的松散联系。在瑙鲁,尽管有英国的不情愿撤出和澳大利亚的反对,但是在其内部强大的民族主义以及国际社会的压力下,这个太平洋最小的岛国于 1968 年建立了独立的共和国。70 年代是太平洋地区大规模的非殖民化时代。斐济和汤加均于 1970 年割断了与英帝国的联系,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1974 年,纽埃获得了自治,并同新西兰保持自由联系。1975 年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1978 年,所罗门群岛独立。在非殖民化进程中,自身族群矛盾较多的吉尔伯特和艾利斯群岛干脆一分为二,前者于 1979 年独立,取名基里巴斯,后者于 1978 年独立,命名为图瓦卢。1980 年,英国在太平洋地区最后一块殖民地——新赫布里底实现了非殖民化,改名为瓦努阿图。至此,南太平洋地区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但是,由于南太平洋地区的非殖民化运动起步较晚,且都是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的,所以,获得自治的岛屿基本上都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依附的本质一如既往。从这个意义上看,太平洋岛国并没有实质性地登上国际舞台,其处在国际政治舞台边缘地位的处境并没有因为独立而发生根本的改观。
三、太平洋岛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 产业结构落后
太平洋岛国大多属于传统的农业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部分居民属于农民,其中巴布亚新几内亚农业人口占 83%,斐济和西萨摩亚占 60%,瓦努阿图占 80%,国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在外贸中占极其重要的位置。由于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单一,仍有许多岛国至今依然实行自然经济,处于欠发达状态。岛国取得独立后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并为此做出了多方努力,包括出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拓宽经济发展渠道、寻求经济多元化和发展多样化等,这些举措对于促进岛国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的基础的差异以及殖民统治时期融入资本主义体系经济要素的程度不同,导致了岛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2 现代化进程仍处于开启阶段
20 世纪中后叶,各岛国在取得独立之后,开始了建立现代化的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艰难探索。
在政治现代化方面。各岛国现代政治构建的基础,是西方殖民统治时由宗主国移植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这种移植使各岛国跨越了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由尚处于原始落后的社会形态,直接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这对于各个岛国来说无疑是历史性的飞跃,但是这种移植来的政治制度,缺乏当地使其生根成长的根基和土壤,如何使其尽快本土化,减少殖民统治残余的影响,是各岛国独立后推进政治现代化所遇到的首要问题。此外,影响南太岛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还有:联合国对岛国政治制度形成的重要作用、以及岛国当地地缘政治和历史传统势力的影响。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各岛国间出现政治发展的多样性,导致其缺乏一个统一的政治权威中心,是严重阻碍政治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经济现代化方面。南太岛国进行经济建设、推进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与推进政治现代化相比更加艰难。首先,它们面对的是殖民统治留下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岛国目前存在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二元经济形态)、经济结构畸形(依赖单一产品或初级产品)的基础;其次是科技落后、环境和人口问题;再次是影响其生存发展的气象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羁绊,使其经济现代化进程缓慢。 虽然各岛国取得政治独立后,走上了较独立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逐步摆脱了殖民统治的影响,建立了与其地区特色相适应的政治、经济体制,推动政治民主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就整体而言,太平洋岛国仍属世界欠发达地区,其现代化程度仍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
3 太平洋岛国发展的困境
太平洋岛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中职教育;《经济政治与社会》;德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29-01
中职院校《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是该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该院校的核心课程之一,《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引导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对中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意义。这门课程是对哲学基本观点的传授,也包括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它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政治素养、坚定中职学生的政治立场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的信念,提高中职学生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该课程虽然是作为德育的核心课程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与其核心地位不符的状况,影响着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现状
1、中职院校《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所承担的德育渗透教育有限
(1)《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的内容:经济、政治、社会,其中经济内容占据了整个教学任务的六个课时,政治内容占了五个课时,而社会内容仅仅有三个课时,因此,从这三部分内容的课时比例分配上来看,经济内容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是该课程的重要讲授内容,因此,它所花的课时、精力以及教师的投入都要相对其他两部分内容多,同时,学生的学习重点和关注度都应该重点投放在经济内容部分。但是根据实际教学显示,在进行经济内容授课的过程中,无论是课程的内容还是教师的传授方式,对学生的德育渗透都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在教学中学生对某些经济专有名词的理解、对经济现象的理解和分析、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成为了课堂主要的教学目标,虽然三维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但是该课程要通过经济内容的讲授来渗透德育目标往往被当成课堂的细枝末节来忽略了,造成了该课程德育渗透非常的有限。
(2)传统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很难体现。即便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但是考虑到课时有限等条件限制,往往都无疾而终,最终以照本宣科了事。德育的教育不是几节课就可以实现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虽然德育的教材已经改革了三年,但是德育的教学模式仍然无法得到创新和推广,这也是德育渗透有限的重要原因。
2、《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发挥
该课程是中职院校较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在教材的编写上提出了要贴近学生、职业以及社会的原则,这个原则在教学中也可以运用。由于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能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打击,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而教师面对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讲究采用传统讲授法。
3、《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涵盖的内容教广泛,但是教师对内容的取舍比较随意
一方面广泛的教学内容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会违背教学目标与教材要求,舍弃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当然,大多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删减是合理的,但是也有少部分教师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删减。
二、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1、教师应该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师需要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设计出每一节课的德育目标,并且将这些目标细化
比如,在讲授商品交换与消费课时,根据教学大纲的德育要求是要形成商品作为生产者生产物美价廉商品的正确的金钱观。这种表述是正确的,但是学生不能够透彻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细化为:金钱的本质和作用、中职学生使用金钱要发挥金钱的有效作用来保障自身的发展、金钱的来源要合法等。这种细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通俗地理解教学内容,实现德育的渗透。
2、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职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就业实践是密切相关的,应该充分体现实践性与实用性的特点。《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功能也应该进行转变,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向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这就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并重视学生,该课程可以通过设计与经济、政治有关的社会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已达到德育目标。
3、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要得当,教学目标要明确
对教材中丰富内容的安排,教师应该在坚持教学大纲要求的原则下,灵活地处理和控制。尊重教材是第一位的,是教学的基础。教材是广大学生和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专家经过精心的研究和筛选出来的具有珍贵价值的资料,如果教师凭借自身的喜好对教材做任意的删减和取舍,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学校的教学要求以及教材的要求等条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使得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能够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贴近实际生活、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4、教师的教学观念应该不断更新
对于中职院校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而言,他们的教学观念首先得益于培训,其次是实践。很多中职教师的德育课堂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即使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和小组教学等形式,但都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并没有触及改革的核心。因此,中职教师需要从观念上转变《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文春云.反思中职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论》读后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