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主要财务制度

企业主要财务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主要财务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主要财务制度

企业主要财务制度范文第1篇

一、增强财务管理的意识

大部分小微型企业都是由个体工商户慢慢发展壮大,特别是微型企业的老板,往往同时兼任多个职位,既负责财务,又负责总务,平时老板就是唯一的财会人员。如果不懂如何规范地操作会计业务,便会导致资金的挪用、串项、私存,不分内账、外账。要想企业健康发展,必须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

(一)增强自身的财务管理观念

小微企业主要解放思想,摒弃传统的观念,彻底改变对财务管理的片面认识,对守旧的管理方式作出积极改革,竭力推行一流的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真切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规划出符合自身条件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选择最适合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

小微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并运用最恰当的财务管理方式。如今,网络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小微企业可以选择使用相关专业软件或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的财务管理。

财务外包也适用于某些小微企业,可以使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起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小微企业主应提高警惕,降低财务外包的风险,将财务外包的效益发挥到极致。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小微企业财务外包的主要方式依旧是记账,相对来说,更高一层次的财务外包则很少涉猎。

二、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

小微企业受人力、财力、规模等因素限制,交叉重叠的内部控制机构职责划分与设置现象也较为普遍。企业主应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及经营管理的相关需要,从实用方面和经济方面出发,着重实施运作控制。

(一)明确各岗位职责的权限

企业应该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财产保管、稽核检查、会计记录等。企业管理者应当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各个工作岗位,明确规定职责的权限,使其相互制衡,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对出纳与会计这两个互不相容的岗位,应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分派两人分别担任,同一人担任同一岗位的时间也不能超出规定限制。同时,企业应加强会计的基础管理,做到合法合规,相互关联,账目清楚,可以及时体现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为管理者进行科学的决策提供可靠参考。

(二)建立授权批准的控制制度

小微企业应在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有关财务会计工作授权批准的权限、范围、责任、程序等方面内容,企业内部的各层次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自己的岗位职权并承担相关责任,经办者也必须要在授权范围内办理有关业务。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简化,应该将税务报表模式为作为财务会计报表体系的主体。

在小微企业当中,税务会计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传统财务会计的重要性。因为在小微企业中,税务会计不需要单独设置独立在财务会计以外的表、证、账体系,只需在主要制作纳税申报表时,依据相应的税法规定,对财务会计处理的收益内容作出调节。为了将应税差异和收益精确反馈并可供查询,小微企业可以添加辅助账簿,详细地记录。这样一来,通过辅助账簿的差异调整,便可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加以衔接。

(三)建立内部审核制度

小微企业应严格遵守企业章程及相关制度规定,审批自身的财务收支。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并加以完善,让财务管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做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罚,提高警惕,使会计信息的质量越来越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重视和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据实地走访发现,大部分的小微企业权力十分集中,财务管理人员多由企业主的家族成员担任,出纳、会计等有关财务岗位大多也是由企业主的亲戚担任,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呈现“近亲繁殖”的现象。多数小微企业缺乏知名度,对于高质量的财务人才缺乏吸引力,再加上部分管理者的观念守旧,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得到重视,从而导致大量小微企业没有高质量的专业财务人才。

小微企业应该加强对各种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技能。企业应该重点提高培训的费用,将以往引进高级人才的模式,改为自我供给的模式。这对企业自身有诸多好处,因为人才的个人成长是企业所赋予的,其对企业有较高的忠诚度。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结合人才的特性,培养自身所需要的人才,使得个人技能对企业来说更具适用性与针对性。

四、积极拓展筹资渠道

大部分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融资难这一问题。近些年来,国家的金融政策与财税政策都有所倾斜,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也有所拓宽,民间资金发展迅速,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选择应该越来越多。但实际是,当小微企业谈到贷款时,仍一致认为贷款十分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难度,笔者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一)改善银行与小微企业间的关系

小微企业由于产品单一、规模小的特点,大多不会对外可以反映其经营能力的信息。因此,小微企业若想降低贷款难度,应在注重增强自身企业实力的基础上,多向银行进行公关宣传,适量适时地公开有关信息,从而增强银行的支持与信任。

小微企业还应与担保机构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银行往往会要求想要贷款的小微企业提供抵押或进行联保,从而保证其资金安全。但大多数小微企业本身无法提供有效的联保或抵押。若能和金融担保机构达成合作,让担保机构提供担保,那么银行资金的风险也会大幅降低,发放贷款的顾虑就会有所减少,也就更愿意将钱借给小微企业。

(二)加大财政信贷扶持力度

过去谈的中小企业实际上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我国绝大部分企业是中小企业,这造成目前扶持政策适用面太广,最需要支持的小企业、微型企业反而被忽视。应该将小企业、微型企业从中小企业中划分出来,为它们量身定做金融服务体系,解决融资难问题,减轻税负问题,减轻小微企业赋税。

小微企业应认真研究并用足、用活国家的扶持政策,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发展一直十分重视,采取了多项措施予以扶持,如企业发明专利、建设技术中心、安置劳动力、出口、纳税等都有一定补助和奖励。今后应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将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第一,依法运用财政扶持手段,确保财政对小微企业投入逐年增加,对小微企业专项资金作出明确规定。

第二,加大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规模,鼓励各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资金投入。

第三,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政策,组建再担保机构,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资金规模,对重点服务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业绩突出的规范型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

总之,小微企业是如今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必不可少的力量,小微企业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它们就能迅速地成长壮大,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单位为北京物质学院商学院会计系)

参考文献

[1] 厉以宁.将小微企业划分出来定做金融服务体系[J]. 2011.

企业主要财务制度范文第2篇

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治理结构不完善、信用评级较低等特殊性,所以在研究小企业融资困境时一般采用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公司控制权理论来指导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从净收入理论,净经营收入理论,传统理论来阐述公司负责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其强调负债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来决定最优资本结构,但是同时也忽视了其他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在实际实践中指导作用有限。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批判继承了早期资本结构理论,成本理论是学术界争相研究的焦点。Jensen和Meckling(1976)首开先河提出委托理论,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由于股东不能亲自对公司开展经营,将经营权委托给经理层。但是当经营者违背股东的意愿不努力工作,却选择闲暇消费时给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小于股东亲自经营时创造的价值,出现了外部股权的成本。如果在投资总量和个人财产总量既定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债务融资的比例会使经营者股权比例上升,这样会降低外部股权成本。但随之而来的是债务融资将会使经营者作为剩余索取者,从事高风险活动获得高收益,并将失败的责任归咎于债权人,这就产生了债权的成本。因此,我们可以试图寻求股权成本和债权成本二者的均衡来实现资本结构最优化。

理论简要分析了负债对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的影响,明确了适度负债对于企业成长的必要性,从理论上证明了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即最优融资结构)的存在,为实践中小企业融资行为进行了指导。

二、小企业融资供需的博弈分析

作为融资主体,小企业是融资的需求方,供给方则众多。从融资的供给来看,小企业融资主要来源于两大块:第一是内源融资,第二是外源融资。内源融资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积累下来的资金,由初始资本、留存收益、折旧、定额负债等组成。而外源融资是企业借助于自身之外的经济主体来投资自己的过程,包含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从融资的需求来看,小企业融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接下来将着重一一论述。

(一) 融资的供给分析

内源融资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是资本形成的基础条件。从源头上来说,其具有原始性与自主性。初始股本作为企业的起步资金,受限于企业主及合伙者的资金状况,其资金量大小有限。天使资本是特殊形式的初始股本,其是基于投资者对于小企业主的信任而进行的一次性投资。天使投资者一般是企业主的亲朋好友,对于企业的发展长期看好,帮助企业迅速启动。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所创造的留存收益是未分配给企业所有主留给企业内部的利益,具体包含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而为了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企业也会根据现行财务制度结算程序暂时保留在企业内的延期支付款项称为定额负债。

外源融资作为企业依靠于自身之外的主体投资自身的重要方式,具有高效性与灵活性多个优点。而从融资的渠道来看,如果货币资金从需求者直接到货币实际所有者,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间接融资不直接来源于二者,其主要通过各种金融机构中介运行。

(二)融资的需求分析

小型企业主要是按照生产能力和装机容量以及固定资产原值划分。其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一般具有基建投资小,建设周期短,投资效果发挥快,生产上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等优势,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分散小型资源,增加就业等。但它一般技术水平较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不如大中型企业好。

从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来看,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融资需求规模小,期限短。小型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或者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基于此,小型企业的资金需求一般较小,主要是以短期流动性资金为主,而且周转迅速,一般资金回笼比较快。第二,融资方式以关系融资为主,正规融资较少。小型企业的最主要特点便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直接统一,企业主直接控制着企业的所有权。这一特点影响了企业融资的渠道,很少选取出售股权的投资方式。因此小型企业的融资主要方式是依靠企业自身的缓慢积累,以及靠关系为主的融资渠道,而正规融资渠道较少。

(三)小企业资金供需动态博弈分析

完全资本市场条件下交易成本几乎为零,信息通畅,银行和小型企业之间的博弈如下所示:

三、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一)小企业自身的特殊性

从小企业自身的组织体系与财务制度来看,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由于小企业规模较小,财务部门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小型企业粗放式的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主要原因,企业的库存时多时少、物流不畅、无稳定的现金流,从企业整体流通及销售环节来说,均存在经营风险。加之对财务管理方面的忽视,使得经营风险在融资困难的环境下逐渐放大。

从小企业的专业人员素质来看,由于小企业会计专业人员知识阅历等各方面储备均有限。对于生产规模不大要实现成本最小化的小企业来说,其雇用的会计人员大多职业能力有限。而且小型企业人员对会计从业的基本知识、流程规定、职业道德等都不完善,仅仅以会计证作为上岗的必要条件。部分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理论不仅仅基础理论掌握不足,而且不重视后续知识的更新,专业化能力十分堪忧。

(二)制度供给缺陷

从制度供给层面来说,国家政策倾斜不公平。从金融脱媒的趋势来看,资金大多由国家控制,流向于大中型企业。商业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为了减少自身的经营风险,所以小型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从体制层面上看,商业银行过多的层级体制阻碍了金融效率。

四、完善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分析

(一)增强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我们应注意增强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定期公布企业内部的经营情况,从企业财务、主营业务、管理层的变动等多方面来实现信息透明化。强化企业自身信用制度的建设,湖北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要与当地的银行、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杜绝逃避债务现象和挪用贷款等失信行为的发生,切实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以便后续融资的便利。

(二)放开民间资本市场融资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占据了银行贷款的大部分市场,但这四大国有银行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较小。放开民间资本市场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鼓励中小银行的贷款融资,将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政府应该加快开放民间资本市场,完善它的运行机制。

企业主要财务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私营企业;财务制度;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私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经营灵活、效率较高的优点,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当前,这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私营企业的发展。不可否认,我国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吸收就业人口、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突出。但是,不少私营企业的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水平却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短板,从而无法实现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可喜的是,不少私营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比如向更加科学完善的财务制度转变,尽管转变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比,笔者结合北京市一些私营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对私营企业在财务制度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借此可以为我国私营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1 私营企业转变财务制度的意义

新会计准则已经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中正式执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标志着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正式建立,对于提高我国会计透明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财政部目前只是要求在上市公司中执行新会计准则,但是对于我国众多的私营企业来说,通过学习和运用新企业会计制度,可以看到自身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潜在风险。

1.1 私营企业转变财务制度有利于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新企业会计制度改变了长期以来单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做法,明确地将企业价值最大化确定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求企业要以现金流为中心,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控制财务风险、全面实施预算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应当朝着价值最大化转变,创造性地开展财务管理。

(1)评价现金流量的财务效果时,应当综合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

(2)在购建或处置资产时,应当考虑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3)在产品开发决策时,应当运用价值工程评估产品功能与产品成本的关系及其对销售的影响;

(4)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应当树立财务信誉,塑造企业形象,注重企业长远的经济利益;

(5)在财务分析、考核经营业绩或者评价决策效果时,应当权衡资金的成本水平。

1.2 私营企业转变财务制度有利于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经营失败,不仅投资者、债权人受损失,还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并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私营企业在转变财务制度以后,新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财务预警机制。在涉及有关资金管理、资金营运、利润分配的制度规定中,也体现了控制财务风险的要求。如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按照风险与收益均衡、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原则,控制财务风险。

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自行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重点监测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与到期债务、企业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提出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

2 我国私营企业转变财务制度的实施分析——以北京某私营企业为例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逐渐加大,我国北京市私营企业的发展队伍在不断壮大。截至到2010年年底,北京市私营企业已经突破25万户。私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和地方财政收入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笔者对北京市一家私营企业财务制度转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为其改善财务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和措施,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文章将该企业的情况呈献给各位读者,期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2.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该企业为批发零售企业,在当地的同行业中规模最大,总部有3个仓库、4处分部,外地有6个分店,经营的品种达上百种,年销售额上千万元。该企业从夫妻店起步,经过多年的打拼,在厂家和客户间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事业呈上升趋势。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原先个体工商户式的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对此,业主也积极采取措施,转变自己的财务制度,但是,由于管理落后、抗风险能力差,这家经营业务在财务制度转变过程中仍然感觉“糊里糊涂、心里没底”。

2.2 存在的问题

第一,没有真正意义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该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仅仅是记录商品的进销存数量、销售额和盘点盈亏,没有对成本费用、销售利润等进行核算,不能提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现金流、各部门业绩和财务风险等重要信息。这种状况是造成业主“糊里糊涂,心里没底”的根本原因,是威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隐患。

第二,财务管理手段落后。该企业虽然经营的品种达上百种,年销售额上千万元,并设有分部和分店,但呈分散经营管理状态,从来没有同时汇总的数据。购置了几台电脑,但远没有发挥先进设备的作用,财务人员主要采用手工和电子表格进行核算。有一个仓库应用了管理软件,但由于是盗版软件,每个月得重新录入各种数据。财务人员工作时间很长,但效率不高。

2.3 采取的主要措施

笔者在仔细分析完这家私营企业在财务制度转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以后,针对一些流程和环节,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优化措施。

(1)明确业务流程和相关规定。规范成文的业务操作流程对企业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人员流动率比较高的企业。因此笔者针对该企业的情况,运用图表和文字说明为该企业制订了进货过程、调拨过程、销售过程(批发和零售)、销货退货等操作流程。

(2)制订财务制度与培训。笔者结合该企业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如费用报销制度、商品盘点办法、单据管理制度、财务软件使用规定等。另外,笔者还制订了财务人员的职责,具体规定每位财务人员每月应完成的工作和应提供的报表,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帮助他们理解财务管理制度和熟练操作管理软件。

(3)提出长远发展的改革思路。笔者认为,通过上述几个方面,可以克服这家私营企业人员不稳定等不利因素,但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还必须采取以下的长远改革:首先是逐步建立现代的、规范的企业管理,包括企业性质、组织结构、决策程序等;其次需要引进职业经理人,采取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营造团队合作氛围;再者还应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内外部资源,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效益,防范经营风险。

3 私营企业在财务制度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针对私营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无论是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还是与民营企业有契约关系的人员,都要有所关注,并积极地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私营企业主和经理人要更新财务管理理念,确立其战略核心地位,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由记账和算账向主动管理转变。把“在满足其他利益集团的合法利益请求和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为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具体表现为:在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报酬率;保持较高的偿债能力和较低的财务风险;加强营运资金管理,降低资金占用和耗费。

其次,促使私营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审计制度。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要明确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运用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及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方法,加强企业的会计控制。

参考文献:

[1]曾桂勤.私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2013,06.

[2]孟伟杰.对小型私营企业财务现状的分析[J].理论观察,2013,03.

企业主要财务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思考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下,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住宅建设投资增加,这给施工企业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作为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除了加强管理,提高施工质量,还必须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树立“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观念,提高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财务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1、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会计信息是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行业主管部门了解企业业绩、生存、发展能力、获利能力的主要依据,也是投资决策、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依据,因此加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才能保证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客观。

2、是维护会计秩序,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需要

由于一些企业管理者法制观念淡薄,在财务管理上干预过多,使财务工作围绕长官意识做,造成财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督不利。《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法》的实施,就是要求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依《会计法》的要求规范企业的财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客观性,保证会计秩序的正常有序进行。

3、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选聘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业绩的考核,是通过对会计报表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经营者的业绩,为经营者进行奖惩。因此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做好财务基础建设工作,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可靠完整。

4、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需要

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目标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只有加强完善包括财务管理在内的基础建设工作,企业才能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施工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看,各施工企业的财务基础管理工作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粗放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

2、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有待加强

虽然表面上在谈“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但真正做到的就少了。许多施工企业管理者重视施工承揽任务、重视工程任务的完成和工程质量的提高,忽视了财务管理科学性。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节流”、控制把关作用。

3、从业人员素质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施工企业主要从事野外工作,施工任务点多、线长,客观上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部分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能力有限,加上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造成财务基础工作薄弱,原始资料、台账、核算资料不健全,不能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出现了“资产不实、成本不实、盈亏不实”的现象,不能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职能和作用,不能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4、财务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实行计算机管理已广泛应用各个领域。但施工企业未能有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从事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大部份时间是在从事“财务核算”而不是在从事“财务管理”,使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部门的预测、决策作用未能发挥。

三、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与办法

1、提高认识,贯彻执行《会计法》

新的《会计法》从2000年7月1日正式实施,财务部门应组织从业人员认真学习《会计法》,明确财会人员的作用和职责。同时在企业广泛宣传《会计法》,使企业管理者明确,企业负责人是会计责任第一责任人,支持财务部门依法处理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树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2、实行会计委派制,强化财务监督

施工企业的流动性强,往往项目部远离企业驻地,只有财务人员现场实施财务管理,常会出现按项目经理要求处理的业务,造成了违犯财务制度的现象。实施会计委派制,可以使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制度处理经济活动,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可靠性,强化了财务监督,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对预防范经济犯罪,抑制腐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3、完善内部财务管理

施工企业应按《会计法》的要求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建立会计核算、内部稽核、内部牵制、财产清查、内部审计、原始记录管理、岗位交接、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组织等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为规范财务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使财务人员有章可循。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高效运转,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提高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制定完善财务制度后,更重要的要有一批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保证财务制度的执行。培养选拔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能力的财务人员,是施工企业守法经营的基础。

5、建立科学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体系是保证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目标,是对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实施价值化管理的体系。其职能是使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最大化、投资收益最大化以及融资过程中的成本最小化,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一个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应实现预算体系、报告体系、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金管理的功能,应具有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能力,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的需要。

6、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建立财务管理系统

随着我国开发建设速度加快,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反映速度将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为了应对的市场变化,必须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而财务管理系统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财务信息系统,使分散的项目部的财务信息及时、准确反馈财务控制中心,适时实施财务控制,是企业进行财务经营分析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总之,“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成本是企业的心脏”,加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树立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是施工企业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周昶、管云鸿、邓浦之,浅析地勘企业探矿权和采矿权会计处理《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2(12)

企业主要财务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管理;会计规范化

一、引言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市场竞争以及扩大劳动就业机会和推进社会经济生产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针对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作以探讨分析具有一定作用意义。

二、中小企业特点分析

(一)组织灵活,应变能力和工作效率高。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比其他企业更加灵活多变,其在经营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相对大企业而言,经营富有弹性并且生命力更加旺盛,因此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的应变能力。激烈的竞争使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求取生存与发展的选择,依靠其自身具有的灵活机制和极富创新的能力来选择适应其生存的战略,寻找空白、特色经营、竞争策略、突破战略等是中小企业的一大特点。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政府对其支持程度不高,便产生了高度压力下极高的工作效率,但是融资不易,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要求,并且没有优秀的市场开拓能力都成了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问题。

(二) 管理水平层次比较低下。中小企业大总体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首先便是存在采用陈旧的管理观念,任人唯亲的人员选取制度,过分要求忠诚老实,对人员才能并不重视。其次,在管理方式上,中小企业偏重于集权,不能实施民主的制度,常常容易伤害企业中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家族式管理随处可见,过分强调家族利益,具有较强的管理随意性,少了应有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

(三) 税务和债权债务法律意识不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着经营过程中为了谋取自身利益逃避纳税的错误想法,尤其是一旦经营状况处于低迷状态,逃避税务或者债务的想法就愈加强烈。而当外部对其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强时,这种逃税逃债现象便更多。

三、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常见问题

(一) 财务管理理念意识淡薄。中小企业主的学历普遍较低,但缺具备较强的创业和开拓的意识和能力,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更看重销售和技术,但却对会计规范化所存在的问题不注重,只要企业能赚钱,产品销量好,销售的收入呈现蒸蒸日上的状态,便一切皆好。中小企业印象中的会计规范化只局限于一般的如记账、出纳等一系列活动。有的中小企业竟然连财务机构都懒得设置,不具备专门负责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却是由亲属直接任职财务人员,也仅仅负责记录一般的账而已,并不将它作为一种企业存在的管理工具加以重视。

(二) 财务管理方式落后。中小企业主往往将会计工作的权利集于一身,以长期形成的经验为主,没有形成一系列较为规范同时也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方法来对财务的管理进行控制。传统的会计方式,如:手工进行管账的方式仍然流于现今的会计方式中,许多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还没能接受全新的会计方式,甚至连利用电脑和网络技术从而施行财务活动也做不到得心应手,更不用说对利润和成本进行精确的预算,通过自身的会计能力来预控财务风险和预警资金周转等相关活动,这些都会直接使会计信息不具备准确性及信息披露不及时、信息片面和不能共享的问题。

(三) 会计监督力度薄弱。因中小企业不能确保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则表现出不完善的会计监督及其分析,更多地进行一些基础的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的记录、计算和报告工作。根据会计数据源头,针对控制原始凭证还不严格,凭证发票不符合实际的要求、甚至于白条都能够通过报销入账;根据资产的监管和核对计算来看,最主要表现为没能完善管理制度,致使账务与实际不相符、账账不相符的现象屡屡发生,使资产信息缺乏真实性;中小企业对于应当支付账款项目的入账时间较为随意,致使月末时对于资产负债的相关反映不符合真实性和及时性;部分经营商家以得到更多有关政治的荣誉和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对收入进行确认和对成本结算持随意态度,亏损可以摇身一变为盈利,盈利也可以被假作为亏损,当年的利润直到下年度才能呈现其本来面目,不管是多计少算亦或是少计多算,此类现象如今已成常事。

(四) 会计主体不明确。中小企业普遍实行家族式管理,对于现代产权相关理念较为贫乏,而企业财产也不能和企业主自身具有的财产明确分别,更是将经营权连同所有权相互混淆,缺乏对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的制度从而造成企业不能明确其会计主体。混淆了企业本身经济事项和企业主及其家属等各类事项,则会导致各种困难呈现在会计核对计算的工作中。

四、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管理策略

(一)转变财务管理理念。中小企业对于经营的传统方式思维要持摈弃的态度,需要清楚认识财务制度连同体系的完善化和规范化在企业发展道路上起到的作用,将财务管理加强细化视作首要内容,使之实际实施于企业内部每个职能部门当中。杜绝任人唯亲,不能随意任用那些并不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亲朋好友在会计岗位。此外,企业财务人员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对工作的成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财务人员更需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地掌握并拓展对口专业知识的认识,将自己的职责任务作为首要,并对其进行深刻的认识。

(二) 明确会计核算主体。只有将会计主体明确化,才能够将会计的职责事务范围化,才能够准确地区分出会计主体和其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中小民营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多数属于家族企业、或者是个人独资企业亦或是合伙企业,其共同点是所有者同等于经营者。在开始创业阶段,企业及企业主的经营活动、企业资产企业主的家庭财产极易混杂,导致会计核算时十分困难。因此,要将会计规范化,在创业时期和经营时将企业主及其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资产加以区分,企业主将企业资产私有化,支配其家庭经济的支出时需要通过正常有序的渠道进行分配。企业主以其个人名义所欠下的债务或者费用在需被确认为企业所欠下的债务或者费用时则同样需要通过严肃的审核与确认。

(三) 改进会计核算方法。在完善中小企业的核算方法时,需要首先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对经营情况以客观、真实以及及时、准确并且明晰的方式道明其会计信息,此时还需注意强化会计监管督促职能,努力完善对其的监督与分析。由三个方面来进行对中小企业有关会计方面的监管和督促:①通过会计方法,以督促成本管理为主,资金管理为辅,从而让资产盈利率得到大幅提升。②以会计核算来对企业各方面的财务状况、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一系列信息进行揭示,务必做到分析评价其业绩是注意到全面独到。③在有效利用会计信息的时候对各个种类资源所进行的分配做评估,从而将各类资源合理分配,将会计核对计算以及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

(四)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中小企业需要全面建立企业资产管理占主要的各部门控制制度,将职权细化,开展岗位责任制,在进行财务清查是要严格制度,将财务相关的管理和记录分开处理,从而建成强劲的内部相互牵制,如若有财物不符的的现象发生,则必须按照规定严格处理,规定日期检查和清查财产,监管促进管理人员以及记录人严格化。同时不忘强化对会计凭证进行控制和监管督促,杜绝受理不真实合法的凭证;对与那些有意销毁账簿或者是在账簿外设置账目的行为给予制止和纠正。坚持在规定方法和时间的条件下认真编制并及时呈递会计报表,绝对杜绝指使他人胡乱编纂所呈递报告内容的恶意行为。

五、结论

总而言之,虽然中小企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在进步,但是面临的竞争压力也相应的与日俱增。中小企业只有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和制度,重视对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才能促进企业正常顺利经营并且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冰冰.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与对策分析[J]. 科学时代・下半月,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