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概念

高新技术企业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新技术企业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新技术企业概念

高新技术企业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困境与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许多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新产品的研发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要想开拓更大的发展市场,建立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绩效管理体系非常重要。企业人力资源把绩效管理作为重要管理手段,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的核心,好的绩效管理不但能够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内部运作机制的快速完善,也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但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在战略、流程、人员、技术等方面尚不完善,阻碍了员工实力的发挥和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实施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绩效管理的概念

绩效管理是由绩效评估发展和演变而来的一个完整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企业、部门和员工目标的一致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经理与员工之间持续有效沟通,以达到企业的整体绩效经营目标。绩效管理过程包括绩效计划与制定、绩效沟通与指导、绩效评估与反馈,绩效诊断与改进等,这是公司各级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双向沟通的周期性过程,帮助员工确定绩效目标、了解组织绩效,并通过结果反馈指导员工,以确保绩效管理流程的有效性。绩效考核的结果不仅是升职和加薪的基础,也是提高绩效的基础。通过绩效评估和诊断,找出影响企业绩效的根源,制定相应的绩效改进措施,并通过绩效沟通与激励来提高全员系统思考能力和执行能力,从而促使企业绩效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含义及特征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含义高新技术是建立在全面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新技术群,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企业生产力、增强国家实力等方面发挥着先导作用。高新技术企业是高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企业生产和经营中,投入大量研发费用和科学技术人才,形成企业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业务。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知识技术人才密集程度高、资金投入大创新性高、高风险高收益性等特征。1.知识技术人才密集程度高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是高新技术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在企业人员构成中,从事技术研发的科技人才在职工总数中所占比例较高,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新技术产品在研发过程中都融入了高科技知识技术,以提高商品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2.资金投入大成长性高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的研发、产品测试与营销、广告投入、售后服务、先进设备购置、高技术人才引进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研制的新产品一旦投入市场进行大面积推广后会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产品的销售量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也会迅速占领市场份额。3.高风险高收益性高新技术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探索性,由于技术研发支出成本高、更新换代速度快、周期短、市场不确定性以及新技术转化为市场商品的不确定性使研发活动存在较高的投资风险。但是一旦新产品市场需求旺盛达到技术垄断状态,可以带来巨额利润来弥补投资损失,从而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四、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1.对绩效管理的观念认识存在误区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层认为每月对个人绩效目标进行的打分考核就是绩效管理,容易把两者的概念混淆。实际上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部分,绩效管理活动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分析、绩效沟通和绩效改进等。2.缺乏多样化多层次的绩效激励有些高新技术企业尽管设置了绩效激励策略,但因未与员工绩效挂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员有着不同层次的个人追求,没有设置个性化的激励政策,企业激励仅停留在表面形式而不能发挥对员工的激励作用。绩效激励大多停留在货币性奖勤罚懒阶段,形式单一,忽视了其他多样化多层次的激励方式,使员工感到无成就感、无成长感,缺乏凝聚力。3.战略目标与绩效管理缺乏统一性有些高新技术企业在建立考评机制时,无法保持战略目标和绩效管理的一致性导致了战略目标和绩效目标之间的脱节。而且,所有部门都专注于提高自身绩效,无法将公司战略目标整合到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必须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进行设置,不能超越企业实际情况,盲目追求不现实的目标。4.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同于传统制造业,资金支出的数据可以完整追溯,而成果产出往往难以量化使得整个技术创新活动需要采用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有些企业在制定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时较多采用头脑风暴法和模仿其他同类企业制定关键绩效指标,主要衡量财务指标,对其他的与高新技术有关的指标涉及较少,无法做到全面客观评价。5.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目前,存在高新技术企业把绩效评价当成内部机密,考核结束相关主管人员并没有及时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绩效评价体系形同虚设,应用性未纳入绩效评价体系。绩效管理也是管理者与岗位成员双向沟通的过程,但是现实中管理层与员工缺少必要的沟通机制,不利于员工自身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妨碍绩效考评对员工的指导教育作用。

(二)原因分析1.企业外部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大量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经验,但西方的绩效管理制度都是基于本位文化而形成的管理特色。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现阶段的绩效管理还是处于摸索着前进阶段,并没有结合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创新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完整绩效评价体系。2.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薄弱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环境和管理风格的影响下,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水平与能力也可能导致绩效管理的失败。绩效评价过程中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可能有失公平,无法准确、客观地反馈员工的问题,这样不仅无法完善绩效评价管理办法,也不能鼓励全员提高工作效率与绩效管理工作改进。3.绩效管理自身局限性的影响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没有设置一套绩效考评体制和绩效激励机制,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简单,管理基础薄弱,内部奖惩制度不明确,岗位职能划分不明确,甚至某些企业部门工作岗位流动性较大,与被考评者接触时间有限所以对变动人员的了解较少,考评者处理成员的信息能力也是有限的,无法对被考评者达到全面、全过程的了解,因此想要做到准确全面的绩效管理是有一定的障碍的。

五、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正确理解绩效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思想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正视对绩效管理的看法,正确理解和把握绩效管理概念,树立科学绩效管理思想,与人力资源部门和其他各职能部门及时沟通,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管理实施,同时将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相挂钩,使绩效评估深入人心,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

(二)完善绩效激励体系,重视员工精神激励激励机制是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符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行情的创新绩效激励体系至关重要。管理者应通过沟通发现员工所需要的最大激励因素,对于不同层次的员工,应采用多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组合方式,只有当激励措施满足激励对象的需求时,才能发挥激励效应。

(三)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和绩效目标绩效管理主要目的是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目标的统一。企业目标一般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公司的经营状况与员工共同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绩效目标,先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来确定绩效目标,然后将指标纵横向层层分解,使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都对绩效管理目标和战略目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使企业绩效目标落到实处。这种以员工为中心的目标管理系统,员工不但能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也对绩效考核的衡量标准有所了解,既能保证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开展,也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绩效目标管理体系,这也是建立规范的目标管理流程的关键所在。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一个优秀豪迈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会优化企业自身组织结构,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效果,也会使员工通过绩效考核找到成就感,不断调整以职业为导向的发展目标,以获取更多的发展机遇。

(五)建立有效、健全的沟通管理反馈机制绩效沟通与反馈是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通过绩效沟通准确分析、确认员工的优势和劣势,引导员工正确的思维,使员工明晰考核指标与目标,以便于更加出色地完成工作。在制度上对员工的建议合理评价并及时反馈,通过各种多方位多渠道的有效沟通平台,使员工对企业的经营思想更清晰明了。

高新技术企业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概念;会计核算;纳税筹划;策略

一个拥有先进技术和创新意识的企业,才能在行业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同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有较高的关注度,在政策上对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在政策方面对,提业的优惠政策,降低高新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所以加强高新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纳税筹划有着重大的意义,这将使得高新企业的发展更加顺利。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

在2008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界定。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是在中国境内注册时间有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并拥有一定的研究及其结果,研究领域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且企业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后进行经营活动。

企业只有被申请为高新技术企业才可以在税收政策上享受优惠,在申请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不得出现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标准的现象,否则,不仅取消企业所享受的优惠,并将会要求追缴纳税,并进行罚款,严重者问责于企业负责人,因此企业在申请时必须实事求是,不得虚假

申报。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会计核算的提升策略

(一)对研发费用,科学的设立会计核算体系

研发项目的费用必须按名称、经费来源、支出明细来进行会计核算。而对于研发费用的使用,必须顾及不一样的会计核算需要,对研发费用进行不一样的归集,例如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财政补助等,这些项目的核算口径不同,必须在核算研发费用明细的时候,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对其进行一定的删减或增加。例如在设计会计项目时,将企业已经认定的不需要单独核算的费用归集到直接投入和其他费用项目下,这是考虑了到申请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情况的需求。对会计核算的项目进行科学设置后,应该正确理解其内容和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正确的对研发费用进行归集。研发费用是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详细、科学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才能使得企业的财务情况更加清晰。

(二)做到单独建账,进行独立核算,建立完善的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制度

每个企业都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会计核算制度,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对研发费用进行单独的建账,进行独立的核算是企业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出于便利财务管理的需要。第一,对于研发费用的归集,不应该与普通的账目混淆在一起,而应该对于该项目编制单独的账簿,在核算的时候单独进行,使得账目能够清晰、明了的反映出研发经费的流向,牢牢掌握资金的支出。第二,在研发费用的账目中,有一个项目的账目同样也应该进行单独建账和独立核算,那就是有关税务的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项目,依据规定对年度可加计扣除的研究费用实际发生金额进行归集,准确的掌握开发费用。第三,为确保专款专用,对于财政分期补助等科目也进行单独的建账,单独的核算,并把每个项目以及项目经费统一纳入财务管理中,进行统一的管理。

(三)对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应能反应研发活动

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之一就是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也应能反映企业研发活动的轨迹,正确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在账目明细中体现研发活动的进程。主要可以通过研发人员工资、项目投入、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其他费用这五个方面来体现。通过研发人员的工资可以知道职员的工作量,是一个项目还是多个,可以体现那些项目是重点,以及如何分配项目人员。从项目投入中,可以反映原材料、燃料、水电费、测试检验费、固定资产租赁费等的分配情况,了解项目投入情况,并且明确项目费用发生的负责人。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情况就是表现固定资产的用途,以及使用情况,以及如何分配的,清楚体现研发项目所以固定资产情况。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就是直接的反映了与外部企业进行合作研究的情况。

(四)将高新技术产品收入与其他收入的账面进行正确区分

从前文中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可知,高新技术企业是在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进行经营活动的,而且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项目中有一项要求就是,高新技术产品及其服务的收入必须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而且在其中,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部分应该要在当年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收入中占有50%以上,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产品收入以及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服务产品及服务的会计核算应该进行单独立账,进行独立核算。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纳税筹划的提高策略

(一)科学利用成本费用税前扣除政策

对于企业的所得税,税前扣除中主要包括三种:允许扣除的、限制扣除的、不得扣除的。企业应该依据法律法规对企业中的税前扣除项目进行分类,用以确保税前扣除工作的高效进行。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企业在税前扣除上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企业应该科学的对此进行利用。例如限制扣除费用中的职工教育费用等可以依据其实际发生额在那纳税中进行扣除,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技术先进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为超过工资薪金8%的部分可以在纳税时扣除。对于固定资产,可以减少折旧的年限以及加快折旧速度的方法来避免纳税。

(二)有效利用企业的技术转让所得优惠政策

对于企业进行技术转让的项目,其所得税和增值税方面有优惠政策。在财税字〔1999〕273 号文件中,规定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的技术转让,还是技术咨询、服务等业务获得的收入,都可以免除征收营业税,而是改成收增值税,与此同时,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纳税人依然适用技术转让的营业税优惠政策。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规定范围内。最大程度对减免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进行申请,使得企业的税务负担减轻。

(三)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

现今,许多企业都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这就是因为在《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低于一般企业。因此拥有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且符合标准的企业应该努力去争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政策。

(四)合理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研发费用是高新技术企业资金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根据《企业所得税》的规定可得知,对于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可进行加计扣除。企业为研发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技术而耗费的费用,都属于研究开发费用,且这些仍未形成无形资产并计入当期的损益当中,可以依据规定在据实扣除之后,按研究开发经费的50%来进行加计扣除;对已经形成无形资产的,必须按照已形成的无形资本成本的150%进行摊销。熟悉政策,并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的对各项政策进行最大化的

利用。

(五)最大限度的利用政府补助收入进行纳税筹划

政府对于高新技术的开发持鼓励的态度,对于一些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会提供财政资金上的资助。企业在收到政府的财政补助时,能够合理的进行纳税筹划,这将会减轻企业的赋税负担,也可以将纳税进行延期,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更加快速的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可知,企业可以从县级以上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获得财政性资金,部分资金拨付有其规定资金用途,企业对部分资金应该进行单独立账,独立进行核算,这就可以将此部分的收入不纳入征税范围,使得当期的纳税额减少,实现延期纳税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企业的出现成为企业创新的标杆。政府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扶持,对于企业的技术研究提供资金补助,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纳税优惠政策,以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高新技术应该抓住这一大好的时机,提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纳税筹划工作能力,规范企业的财务和纳税系统,力图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新技术企业概念范文第3篇

摘 要 企业的价值是投资者和管理者密切关注的问题,随着价值管理理念的广泛认同和新经济的兴起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的需求愈加迫切。尤其是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迅猛,其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是价值评估领域有益的探讨。本文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揭示了高新技术企业与一般企业存在的区别,分析研究企业价值的内涵、来源及特征;由此总结出高新技术整体企业价值评估难点,并对现有方法作应用研究和局限性分析;根据综合的分析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做出了合理选择: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构成及其特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应采用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办法。

关键词 价值评估 高新技术企业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涵义

高新技术是由高新技术的概念延伸而来的,近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以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空间科学与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与光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技术、材料科学与新材料技术、生态科学与环境保护技术以及其他在传统学科和传统技术基础上产生的新工艺新技术等一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技术产业。目前国际上对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认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

1.产品的销售额中RGD(研究与开发)支出所占的比重;

2.科学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比重;

3.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是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

4.产品主要技术必须包括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1.高新技术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它多半是先有研究成果,而后再建立企业以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因此,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往往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开拓者。

2.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中小型企业或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公司。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用新技术、新发明他们可以很快开发出新产品。由于起步阶段规模小、投资少、风险有限,所以很多风险投资家愿意投资这种尚未成熟的公司。

三、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难点

1.一部分高新技术公司(包括大部分网络公司)以前乃至目前没有盈利或是盈利甚微。这对评估师来说,意味着无法根据现在的盈利来计算盈利增长率;同时也无法采用基本公式计算增长率:期望的增长率(EBIT)= 资本回报率×再投资率。

2.大部分新成立的高新技术公司缺乏历史数据。也就是说:缺乏一定数量的经营信息,这对评估来说,预测和推断将缺乏有说服力的依据。

四、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是成本法,市场法

成本法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相对于市场法和收益法,成本法的评估结果客观依据较强。但由于运用成本法无法把握一个持续经营企业价值的整体性,也难衡量企业各个单项资产间的工艺匹配以及有机组合因素可能产生出来的整合效应。因而,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不宜单独运用成本法进行价值评估。但是运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因为评估对象和参考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往往不尽相同,因而要找到与评估对象绝对相同或者类似的可比企业难度较大;其次,对价值比率的调整是运用市场法及为关键的一步,这需要评估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技术能力。

五、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实践情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整体企业价值评估用的最多的是折现现金流量法。折现现金流量法在长期评估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已经日趋完善和成熟,成为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一些经典的计算模型。但是需要认识到,企业价值评估虽然可以采用各种数量化的模型,但是这些模型的输入变量是对具体待评估企业具体情况的综合分析和了解,所以,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主观的色彩。

六、高新技术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方法的合理选择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性,传统的成本法,市场法,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整体企业价值评估的要求,根据以上的对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析以及对高新技术整体企业评估的要求,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构成及其特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应采用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办法,即从行业环境、公司管理层背景、等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进行综合评估。 具体而言,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如下方面:

1.行业环境评估指标。由于高新技术千差万别,在评估价值时会出现不少难点问题,因此,评估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对于目前仍是负盈利的公司,可采用盈利正常化、预测收入与利润率以及降 低财务杠杆等几种办法。而对于无经营历史或无比较对象的公司,可采用公司历史经营数据与可比公司的同步数据相互替代方法。

2.公司管理层背景评估指标。因此,在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评估时,因为人力资本、顾客资本等许多重要无形资产都无法在财务报表上反映出来,所以必须将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要对企业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力量对比情况作深入了解,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情况,了解企业法律边界与经济边界的契合程度,并作适当处理,如调整贴现率等,再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方法,评估企业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平.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特点和方法选.择投资与合作.2000(4):50-51.

高新技术企业概念范文第4篇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推动了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对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及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因此,高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问题,逐渐引起政府和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同时国内外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对盈利能力的评价已成为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如何建立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仍然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盈利能力评价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高新科技企业的特点,研究与其相关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一)盈利能力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具体表现在:

(1)科学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科学性原则的主要体现。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能够在基本的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并符合企业的实际。慎重考虑指标遴选,评价体系中的指标都有明确的内涵和科学的解释,力求全面、客观、准确的描述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实际状况。

(2)系统优化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系统,对总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形成树状结构的指标体系。在指标数量的选择上,尽量以较少的指标较全面系统的反映评价对象的内容,避免指标体系过于庞杂。通过各项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方式,使体系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都能满足系统优化要求。

(3)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指各项指标数据可得性以及指标体系本身的可行性。要尽可能地利用量化指标和现有的统计数据,保证数据易于获取,便于实际操作;指标体系在设计时概念要清晰,在基本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前提下,简单、实用、可重复验证。

(4)目标导向性。建立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引导被评高新技术企业能比较客观地了解和把握本产业的特色、优势、劣势,鼓励被评企业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能客观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企业的控制,以此体现并发挥企业评价工作对企业发展的导向功能。

(二)盈利能力指标体系建立思路 要综合地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就必须先对高新技术企业有清晰的了解。高新技术企业是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生产科技创新型产品,提供科技创新型劳务的企业。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与传统企业相比较它具有如下特点:

(1)高新技术企业多半是先有研究成果,而后再建立企业以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其产品主要依赖技术创新来获取市场竞争力,这使高新技术企业为技术创新工作投入的资金与人力增大。

(2)高成长性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相对于传统企业而言,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其产品的功能、性质、质量、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进而在短短的几年内由原来的小公司而快速成长为组织和管理日趋完善的大公司。

(3)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风险高。从风险来源看主要有市场、技术、资金等类型的风险,主要包括技术研发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市场推广风险等。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面临新市场,采用新技术,由“创新”导致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整体运作风险高于传统行业。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技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它们以不断的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创造利润与发展的源泉,这使得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行业进入壁垒较高,高新产品一旦为消费者接受,将迅速占领市场,并促进公司在其相关领域得到发展。然而企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这对企业的盈利是巨大的挑战,不容忽视。同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比如政府的行为,金融机构能否给予支持,对企业的盈利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评价一个高新企业盈利能力时,可以从企业外部和内部支持两方面来分析。

三、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设计

必须从实践运用的角度对以往理论上盈利能力的指标进行调整和优化,要考虑到指标的可操作性、可比性以及数据可采集性,使之能够应用于实证研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市场中的特殊载体,也具有一般企业盈利的基本财务特性,因此,本文从基本财务指标着手,再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性,深入分析其他对企业盈利能力有重大影响的指标。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一)基本财务指标 从国内外学者对盈利能力财务指标的研究来看,主要是对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方面来分析。它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企业的盈利状状况。总资产报酬率主要反映了公司管理者运营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和效率,以及所有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回报情况;净资产收益率则从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角度评价获取报酬水平;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了商品经营的状况;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盈利的基本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又从谨慎和稳健的角度体现了对股东权益的保护。这些指标综合性较强,不受行业的限制,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指标。

(二)资源投入指标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可以看出企业投入主要包括研发人才投入与研发资金投入。

(1)研发资金投入。高科技产品强调知识与技术的含量,对资源依赖较小,相对地其研发成本就极为庞大。要想保持公司稳定的盈利,就必须对研发进行大量的投入。主要指标设有:

一是企业研发经费比重。指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额占销售额的比重。其中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是指统计年度内各执行单位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该指标体现了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支持程度。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对研发的支持度越高,也间接表明了企业依赖研发创利的程度越高。

二是企业人均研发经费比重。人均研发经费支出指研究开发经费按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人均分配数。各个行业中企业规模和研发人员的多少不尽相同,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和开发经费总额也有会差异,但人均研发经费投入水平,是一个硬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研发资金与科技人才相匹配的状况,采用这一指标便于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发投人水平进行比较。

(2)研发人员的投入。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投入要素中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企业进行创新发展活动就是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衡量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投入水平的指标有:

一是企业研发人员比重。指从事研发专职人员总数占职工总数比例。一切科研活动都应当是通过科技活动人员的工作实践进行的,而R&D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中最直接参与科研创新的人员,在职工总数中占的比重越大,说明创新人力资源的保有程度和投入程度越高,公司创利的空间相对较高。

二是企业研发人员增长率。本年研发人员增长量与上年研发人员的对比,是动态指标,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体现了企业为保持稳定发展对人才投入的能动意愿及发展潜力。

(三)组织管理指标 具有良好有效组织管理水平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模式、信息管理水平、以及激励机制三方面来考察。

(1)企业设置比较合理的管理链条和管理半径,便于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提升整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组织结构与模式这一指标体现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对获利所作的贡献。

(2)激励机制,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不断创新,依赖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特点,这种特点将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机制。研发人员年人均收入比重从薪酬角度对公司研发人员实行激励,它反映了企业为获得较高经营效益所采用的物质激励方式, 计算公式=研发人员年人均收入/企业年人均收入。

(四)创新产出能力指标 企业能否获利重要的一点在于企业能否把投入转化为产出,因此,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时,创新产出能力指标非常重要。主要表现在:

(1)企业专利授权数。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成果是专利,当发明者或创造者向专利审查机构申请专利时,这往往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创新经济价值的潜在标志,它很好地反映了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实施了商业化并发挥显著经济效益。

(2)无形资产利润率。计算公式为:无形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无形资产×100%。其中:净利润特指企业对投资者分红前的息税后利润,平均无形资产指的是当期无形资产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无形资产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智力资本、创新资产,是高新技术企业获利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成熟期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相对于传统企业应更加关注。通过在不同企业对该指标的计算和对比,可以比较出其在同行业的获利能力及与同类企业水平上的差异。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凭借智力资本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企业创新产品的价值越高。

(3)高新技术产品销售率。产品是决定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既是企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的体现,又是企业研发技术的经济价值的体现。反映了企业自主创新价值实现的强度以及企业在盈利方面对于新产品依赖的程度。

(五)风险性指标 传统企业由于其技术、设备、工艺、生产相对成熟,因而市场较稳定,风险较小,而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相对较高,从风险的类型来看,主要体现在技术、财务、市场、国家政策等方面。这些风险如果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企业将来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将是巨大的保障。因此,我们以行业增长比率、净利润现金保证比率、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回收率三个方面作为其二层指标。

(1)行业增长比率。是指行业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这类数据通过国家统计和预测数据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具有领跑优势,其主要的竞争威胁来自替代产品或替代技术,因此行业发展前景在高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评价中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

(2)净利润现金保证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净现金流量与平均净资产之间的比率关系。该指标从现金流的角度盈利的安全性,它可以直接用于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例越高,企业通过自身经营实现的现金能力就越强,利润的稳定性也就越强,利润质量就越好。

(3)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回收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回收速度越快,企业实现利润的质量越高。同时还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高效率管理和较低的坏账损失风险。

(六)成长性指标 国内研究企业成长性的课题很多,综合起来,指标的选取主要反映在财务和经营成果的增长。如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利润增长率等。

(1)总资产增长率。是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

(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量与上期主营业务收入比值。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以用来衡量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判断公司发展所处的阶段。一般的说,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说明公司产品处于成长期,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属于成长型公司。

(3)成长流量比。国外学者麦克·墨菲,在《高科技选股策略》中提出“成长流量比”这一概念,通过对30家一直到2010年都将保持高成长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科技公司价值评价中研发费用占据首要地位,因为高科技企业主要依靠智力劳动,有时候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还值钱。他提出,一家高科技股,除了每股收益外,还必须计算每股研发费用,把每股收益加上每股研发费用,就是公司的“成长流量”。用股价除以“成长流量”就是“成长流量比”。 一般上市公司是以市盈率来衡量其股价高低的,高科技企业则应按“成长流量比”来衡量其投资价值。因为每股收益是过去已经拿到的利润,每股研发费用才是未来可能实现的利润。因此,该指标在体现高新技术企业盈利的成长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七)环境因素 这一部分主要反映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支持度。据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将之划分为:

(1)金融机构贷款占研发费用比重。金融机构对于科技的贷款与科技经费总额的比值。体现了一个国家金融部门重视科技创新、对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的程度。

(2)与供应方的合作关系。反映外部环境对企业在原材料方面的支持这也是企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与供应方的台作关系决定着企业是否能获得长期稳定、有效、低成本的原料资源。

(3)政府资金占研发费用比重。政府对于科技的拨款与科技经费总额的比值。体现政府的行为对企业科研创新的支持程度,也是对企业盈利的重要贡献,在我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

四、结论

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也很难解决。例如,如何根据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中去挖掘出对盈利能力有重要影响的指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指标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难;有些指标可能无法用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比较;还有一些指标,特别是定性描述的指标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缺乏一个公认、客观的测度标准;另外不同指标之间所反映的内容还会存在相互的重叠,因此,在选择企业盈利能力测度指标时,本文以基本的财务指标为立足点寻找有效衡量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建立了一套有独特风格和特点的指标集。为决策者和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以及用实证的方法分析盈利能力提供了一些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麦克·墨菲:《高科技选股策略》,财讯出版社1999年版。

[2]陈劲、陈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3期。

高新技术企业概念范文第5篇

2008年,科技部、财政部、家税务总局联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同时图家重点支持的8个高新技术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村料技术、高技术服务、新能源及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相比原来的认定办法,新办法是以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与高校院所的科研创新有明显的不同《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应该是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可以说,高新技术余业更追求创新成果的实践性、效益性,创新是一个研究与实践互动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载体是知识,体现为设计方案、创意文案、解决方案、操作手册等:

因此,对知识的有效积累、高度共享、高效重用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实现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管理,需要从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运用中寻找答案。

高新技术企业的运营模式与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带来了业务模式的重大变革。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倡导的是为客户交付标准化的产品,90年代,服务业的业务模式是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当前,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打破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界限,它们提供的是解决方案。所谓解决方案,就是针一对客户的需求.提供从产品到服务的一揽子方案,最终目标是解决客户的问题。

解决方案这一业务模式的核心是项目、如“神州数码”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碧水源”的大规模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等,其主业务模式都是以项目方式运作的。

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具有项目运营模式固有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如下鲜明的运营特点:

知识对项目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项目在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等关键环节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要求,往往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员工才能胜任;而在技术开发环节,则表现出较强的复制性,可以充分利用过去的积累,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低。

在这类项目中,知识对项目的贡献大于人力劳动,在关键环节的知识投人将会获得巨大的回报,促进项目的高效、高质完成。

项目复制和项目创新是关健

高新技术企业一般将第一个项目作为标杆项目,会花很大的力气去运作,然后去承接更多的项目。在后续的项目中,会延续标杆项目的做法,重用标杆项目的设计思路,一方面在继承中不断完善业务,另一方面通过继承降低成本、提高业务效率。

同时,解决方案之所以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主要在于其能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具体实施。因此,项目中还要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创新性设计,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客户目标。这种创新将不断丰富解决方案的内涵,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在自主创新道路上走得更远。

以知识型员工为主并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大多是知识型员工,具有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三高”特征,学习能力、领悟能力都比较强。尤其是员工在一线进行项目实施过程中,客户的具体需求会刺激员工的想法,促使员工涌现出创新性的设计。

有效吸收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成为行动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需要,也是对知识型员工价值的肯定,能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管理人员的技术性强于管理性

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团队一般具有较强的技术背景,大多数高管都是做技术出身的,具有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很强的技术能力,但对管理的套路不熟,管理方法单一、管理工具缺乏。因此,一旦出现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等管理上的问题,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团队往往束手无策,需要外部力量的帮助才能解决。

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管理难题

对应于自身的运营模式和运营特点,高新技术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着不同于传统企业的一系列难点问题,管理上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从创业期平衡过渡到成长期。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问题可以归结为“三难”,即工作难管理、绩效难量化、知识难共享,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工作难管理

由于项目运作过程中知识的决定作用,对项目工作的管理直接受到了知识的影响。众所周知,员工对知识的吸收、掌握、再创新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既受员工能力素质的影响,又受知识难易程度的影响,故直接导致项目工作管理的难度大,如工作进度的控制难、工作成果的质量管理难。

此外,知识型员工的自我价值感强,个性特点突出,崇尚自由。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拥有众多知识型员工的高新技术容易陷于管理失控的境地,导致无法形成合力,企业执行力低下。

绩效难量化

在知识的高度参与下,对项目工作的绩效考核就不能忽视知识的价值,这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管理不能采用传统的计件或计时方式,而要对知识贡献度、员工参与度进行综合衡量。虽然知识被认为是与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知识度量方法,学术界的知识测试理论更是众说纷纭,没有可操作性。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要建立一套反映知识价值的量化绩效指标难度很大,从而难以对知识型员工的价值作出合理的评价和奖励。

知识难共享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以书面的方式记载,表现为方案、手册等,隐性知识固化在员工的头脑中,表现为直觉判断、思考逻辑、工作习惯等,对知识的共享能极大地提高项目工作效率。但在实际情况中,知识依附于项目和人员,企业的知识散乱存放在员工个人电脑中,随着知识的急剧增长和员工个人知识的持续更新,知识容易随项目结束、人员变动而流失,表现出“人走活儿丢”的现象,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没有得到积累,现有的知识难以共享。

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管理体系

针对以提供解决方案为主的运营模式,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以知识为核心的企业业务运营与管理体系,用知识管理的思想解决工作难管理、绩效难量化、知识难共享三大难题,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长处。

从科学管理到知识管理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具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则始于20世纪初以“泰罗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在科学管理中,通过对工人的工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广泛推广来提高效率,企业已经认识到标准化、显性化的知识对于生产效率提高的价值,并通过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管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科学管理对于知识的认识仍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科学管理有两个关于知识的前提,一是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二是工人不需要知识。在科学管理中,只承认管理者拥有知识,管理者制定一切标准,工作仅需照章办事,这是历史的局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体,科学管理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早在20世纪90年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指出:“我们正进人知识社会,知识已成为社会的核心,知识资本的比例已大于资金资本;在知识社会,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成为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知识正日益代替权力与资本,成为世界向前发展的动力。”由此,知识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

知识管理概念包括,管理者不可能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工人也需要知识,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将帮助企业形成竟争优势。知识管理是与科学管理一脉相承的管理思想,是更注重发挥知识价值的管理思想,是适合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思想。

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体系设计

长城战略咨询公司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知识管理循环,即PDCA一KS,可以用于指导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管理体系设计。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4个循环往复的步骤,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Study)、改进(Act),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我们在这个模型中加入2个要素,一个是K,即Knowledge(知识),指整个循环过程中要对产生的知识进行积累;一个是S,即Share(共享),指要为整个循环过程提供良好的知识共享环境,如共享的文化、共享的平台等。PDCA一KS应用在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管理体系上,首先要紧紧抓住解决方案项目运作模式,将项目管理作为业务管理体系的主线。然后,知识管理应成为业务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管理体系,将由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两部分组成,以人员、资金、知识3个要素为主要管理对象,以计划和绩效作为主要管理工具。

项目管理要将业务过程进一步规范化,抽象、总结成为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如项目开发、项目立项、项目运行、项目验收、项目完成等流程环节,对项目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沟通管理。知识管理则是对业务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工作文档、设计报告、工作总结等)进行全流程的采集、积累、共享、交流,促进知识的有序化存储,方便公司使用己有的知识。

对于人员、资金、知识3个要素,分别描述如下:人员:围绕知识型员工,从招聘、培训、人事、薪酬、考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提高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

资金:围绕预算和支出,对项目中的资金进行全面管理,提高项目成本核算水平。

知识:以项目中产生的知识为重点管理对象,在项目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积累,促进项目知识的重用。

为了让业务管理体系有效地运转起来,以下2个管理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计划工具:将项目分解成计划,落实到具体时间、具体负责人,这样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