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经济学市场理论

管理经济学市场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经济学市场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经济学市场理论

管理经济学市场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方宏观经济学;劳动力市场;西方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

引言

自从1936年以来,西方的经济学就被划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这连个大的体系,而长期以来,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思想都贯穿于宏观经济学领域,并且围绕着劳动力市场这个重大的问题与传统的西方古典学派展开激烈的争论,有时候二者之间分明的鸿沟甚至都相互冲突。

1.西方宏观经济学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理论评述

关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的是企业之间雇主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合同,而由于劳动力市场是不同于商品和其他要素市场,这是由于其特殊性存在而造成的结果。而往往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对企业内部组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与发展

内部劳动力市场概念阐述的问题可以追溯到1971年的派尔雷,其被阐释为一个企业中,它劳动力的定价通过管理规则以及程序来决定的。并且它的特殊性在于高度的雇佣稳定性,简而言之,就是高水平职位往往由内部晋升的员工大批量占有,并且分配程序都是根据所制定的程序来支配的。并且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有三个关键性的因素出现:在职培训、技术的特殊性以及习惯法则等。而这些特殊的技能对一些发展中的企业而言,往往非常重要。

1.2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最新动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西方宏观经济学上的内部劳动力市场解释了工资条上的刚性,把企业对惯例的调整视为工资决定的关键因素,并且认为市场的供求关系因素只能对工资的决定存在阻碍。

近年来,关于对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美国与日本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都出现了相应的一些新情况时候,比如美国自80年代中期的公司缩减规模,导致了失业的增加;而日本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裁员,在这种经济大萧条的形势下,如何能够从理论上看待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走向与变化规律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而比较有前瞻性的观点认为,企业裁员有较大规模的增长确实标志着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衰减与劳动力市场外部的倾向的增强,并且预测可能未来的时间厘米那,直接由市场媒介的雇佣关系将会逐步取代内部拉动力市场,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部分源于“后福特时代”技术的进步使得产品的周期大大缩短。

2.关于劳动力市场两派的不同论述

2.1 西方古典学派对劳动力市场的阐述

关于对劳动力市场的阐述,通常会涉及到对工资效率即所谓的工资决定论的阐述。而西方古典学派认为,在工资决定论方面,工资为劳动力价格的体现,它必须等于维持这种劳动力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而对劳动力市场最早的阐述来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威廉,尔后亚当斯密在这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而且认为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而不同于其它的商品市场,劳动力的价格是由生产这种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力时间来决定的,与此同时,作为劳动力商品价格的工资,其形成与决定也同样受到供求规律与竞争规律的制约,而且这种竞争因素的作用也使得价格在劳动力价值上下波动。

其次对于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往往会涉及到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西方古典学派在“古典”的宏观经济学模型中已经对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给予了深刻的阐述,分别是当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就业水平时候,就已经不存在失业这样的概念了,而且在这样的古典模型中,由于工资条的刚性已消失,并且其完全的伸缩性,当失业这种不良的经济现象出现时候,往往能够通过降低货币工资来降低实际工资,从而达到充分就业。因此西方古典学派认为仅仅依靠市场,货币就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弹性空间,从而经济也能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从经济学模型的角度来看,就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饿曲线交点,不仅决定了充分就业的总产量同时也决定了均衡的就业量。

2.2 凯恩斯学派有关劳动力市场的阐述

在承认了古典学派的部分经济学观点的基础上,凯恩斯学派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地,比如其认为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稍微有提高会导致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这样的观点往往是不符合事实的。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凯恩斯学派认为在进行工资协议的时候,对于工会与资本家双方所规定的只能是货币工资,至于实际工资出现的波动还要由另外的一些因素来决定比如很关键的价格水平,因此凯恩斯学派阐述了自己的劳动供给函数的观点,即劳动者具有“货币幻觉”因此劳动的供给量是货币工资的函数,而并不是古典学派认为的实际工资的函数。

2.3 二者的共融点与分歧所在

关于二者的共融点,首先两个学派都认为“劳动需求为实际工资的函数”这样是一个真命题,而且关于就业量增加,国民收入也会增加,实际工资相应却减少,关于这样的观点双方也达成了一致。

但是双方存在的分歧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对于“货币幻觉”这样的概念,古典学派认为其未曾有之,而凯恩斯学派坚信这样概念的存在,即信息的不完全。并且对于货币工资与价格水平关系而言,古典学派认为价格水平与货币工资涨落幅度十分具有弹性,而凯恩斯学派认为要降低实际工资,只能通过提高价格水平(P)这样的途径才能实现。

3.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对失业率造成的影响

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强调了价格稳定、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而往往现今西欧大部分国家所出现的失业率恐慌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调不无关系。

3.1 宏观经济政策对结构性失业率的影响

关于欧洲目前存在的较高的失业率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劳动力市场的僵化,因为目前存在的风险在于如果劳动力市场出现问题后,失业率周期性的增长就会演变会很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比如,某些国家实施的严格保障就业的法规只会使那些失去工作的工人更难找到新的工作。同时,他们失业时间愈长会导致有兴趣雇佣他们的雇主更少,一些雇主甚至会放弃从失业工人中进行挑选。此外,由于这些失业工人无法有效地抑制工资弹性,从而使就业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最终成了“结构性”失业者。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待这问题,欧洲央行完全有理由坚持,宏观经济政策会导致更高的结构性失业率的产生。

4.结语

对于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而言,如何能够更好的将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的经济规律结合并合理的运用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而且需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同时,防止市场出现过度通胀或萧条状态出现。(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斯诺登等. 与经济学大师对话[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杨俊青,刘姗姗.劳动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管理经济学市场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教学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269-03

管理经济学是以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决策科学中的某些工具和方法,指导企业经理人员进行决策的一门应用经济学。这门课程对于培养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经营理念,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决策的过程与方法是非常有用的。因此,在国外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和商学院中,管理经济学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目前,管理经济学是我校精品课程,也是我校经济学、管理学相关专业、MBA专业的主干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其教学目的,一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实践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二是使学生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律,使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市场体系。管理经济学的总体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把握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能够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实现管理活动的理性思考与理性创新。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材内容趋同于微观经济学,考核评价方式落后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国内出版的《管理经济学》教材绝大部分内容与《微观经济学》教材的内容重复,从而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对已具有微观经济学基础的我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再学习管理经济学已难以使其知识增进;二是对实践问题,限于篇幅又几乎没有涉及,使其难以更好地成为分析企业经营决策的工具。学生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的方式比较古板,多数为按时完成课后作业,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比较固定,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大多数教师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的教学模式。一般先从经济和管理现实中提出问题、定义问题、开发解决思路、推导解决理论和方法,最后讲明其实际作用,并应用案例来结束。虽然这种教学方式相对于以前按照教材顺序逐一讲解概念、定义的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与学生讨论和沟通交流、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方面还显得不够。

(三)部分教学案例陈旧,案例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管理经济学以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管理经济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和管理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已为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所证实。因此,在管理经济学教学中注重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学生的经验,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但在管理经济学教材中出现的案例有些较为陈旧,需要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不断补充新的案例。

(四)多媒体教学手段大量运用,有时效果欠佳

进入2l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高校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凭借广泛的集成性、灵活的控制性和信息的多维化等特色,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陈旧的、缺乏创新的教学观念和僵化模式,使传统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要做出一份和教学内容吻合,信息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也非易事。此外,过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有时也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学效果反而不佳。

二、教改实践与总结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必须面向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在经济与管理类院校的特殊性、存在的难点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我们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包括对管理经济学课程给予正确的定位;根据管理经济学学科的最新发展与中国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采取恰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加强案例分析、讨论与写作,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等。总之,对我校的管理经济学课程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全面的更新和改造。

(一)编写适合的讲义与教材,改革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的方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提高

首先,我们组织富有管理经济学教学经验的老师编写了适合我校特点的《管理经济学》讲义,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提高,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该教材突破了以往对管理经济学研究教学的某些局限性,拓宽了管理经济学研究教学的领域,特别是吸收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和产业组织学等方面的知识,丰富了管理经济学研究教学的内容。教材中精心选编大量现实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管理经济学的应用性质,用实例说明如何在管理决策实践中运用经济学原理,提高读者分析实际问题和从事管理决策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管理经济学作为决策工具的真正价值。

其次,坚持进行作业、考试与成绩评定的改革。(1)在作业改革方面。主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堂专题研究讨论,学生不但有充分的机会各抒己见,而且可以与老师直接对话和探讨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组对同一问题各具特色的看法和结论,再由全组同学共同参与在课堂上进行的公开演示与交流。(2)在考试改革方面。坚持教考分离,建立了较完备的练习库和试题库。试题质量高,成绩呈正态分布,及时进行成绩分析和教学总结,积极探索考试内容、方法改革。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平时小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

(二)改革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经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我们在管理经济学的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局限,引入了“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与“模拟训练法”。

1.“案例研究法”强调案例分析和决策理论。教师负责编选真实公司的案例,印发给学生。学生在课下阅读材料和参考资料。教师在课堂上不讲课,只简单介绍情况,主要让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见解、风度、能力等作记分考核。讨论案例时,尽量争取有关实际部门也派代表参加,由此可以让学生彻底摆脱书本的局限性,而真实了解到经济生活的实际运作流程。

2.“实地考察法”是一种通过实地考察促进学习的方法。每一次实地考察都由一名教师领导,学生积极参加,提出研究报告。所需费用或由学院负担,或由目标企业负担。这种实地考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很有帮助。

3.“模拟训练法” 通过模拟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解决方式,使学生学到书本上不易学到或根本学不到的技能。通过这种演习,学生们能够学会如何将那些似乎大得无边的问题分成可以处理的小问题,如何分别处理后再将其重新组合起来。通过这种演习,学生们可以直接感受世界的复杂性,弄清理论与实践的差别,懂得学者的弱点,增长实干家的才能。我们还经常向学生作个别调查和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倾听学生意见和建议,检查教学效果,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以上改革的教学方法,避免学生们的恐惧厌烦心理,减小了学习的压力,学习兴趣被极大的激发起来,能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资料查询、小组讨论及各种课堂与实践环节,学生的感性认识经过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大大加强,有效缩小书本知识与企业实际的距离。

(三)改革案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经验式”的教学方式。案例将企业带入课堂,让学生走入市场,投身竞争。学生自己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以及在小组中的共同讨论,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管理情景和管理过程,建立真实的管理感受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向教师学习,而且也向同学们学习,甚至教师也能从学生中学到或获得一定的知识和信息。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更像是“导演”或“指挥”,学生的基本素质、对案例的熟悉程度、参与度以及教师的作用,一起构成了教学质量的要素,而不是传统的教师单向传授。案例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严密的推理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领导才能和企业家精神。案例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关于各行各业的背景知识,强化了课堂教学知识的运用和掌握。

引入案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第一,以管理经济学专业教科书为主干,在重点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每章节配备相关典型案例;第二,案例的选择兼顾典型示范、应用实战、现实新颖、适合国情,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第三,提供案例重在讨论、思考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案例本身可能并无统一答案,教师对每个案例只作简单提示性思考建议,将讨论和参与的空间留给课堂教学。

对于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我们的做法是:第一,明确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及对学生进行测验的手段和标准。第二,选择好教学案例,即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第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一是需要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二是需要学生外在的学习激励。第四,把握好案例教学的4个环节。案例教学的4个环节指的是:阅读案例,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形成共识;课堂发言,全班交流;总结归纳,消化提升。

本课程组教师常常及时地介绍与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以计算机技术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等教育技术更多地进入并深刻地影响着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通过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有助于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有助于在教学中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等。因此,积极探索教学手段的改革,更多地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成果,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是人才培养质量上台阶的必由之路。我们在讲授管理经济学时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从而节省了教师在黑板书写的时间,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信息量,清晰的图形,鲜明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动画,动静结合,生动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也认识到虽然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具有很多的优越性,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信息量大、信息呈现速度快,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而且长时间观看屏幕眼睛容易感到疲劳,从而影响了听课效果等。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组织好教学的内容与节奏,除了常和学生交流之外,还必须辅以传统的教学手段。我们采用的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小燕.《管理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8,(11).

[2] 翁英英.《管理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法探索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

管理经济学市场理论范文第3篇

我曾经听说在中国有这么一个调查,被调查的对象是在商学院或者管理学院接受MBA或者EMBA训练的企业管理者或经理人。当他们被问及在他们的课程表中什么课程是最没有用的,答案往往是管理经济学。这是一个看起来颇为奇怪但实际上又可能非常正常的答案。在几乎所有的MBA教学课程表中,管理经济学常常被作为“思维框架”的核心课程之一。既然是作为思维框架的课程,那么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为我们的管理决策提供一个标准的经济学视角。但问题是,建立起一个新的思维框架肯定不等于提供一套解决问题的现成方案,因此,管理经济学这门课程在中国非常有可能被管理者视为并无多大用处的课程。在他们看来,支付高额的学费是希望“购得”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用来接受“智力训练”的。

这的确很有意思,开设管理经济学的目的本来是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不同的思维框架,也就是建立起看待决策问题的一个不同于管理学或会计学的思维模式,而不是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在这里,解决问题或者决策是由这些管理者自己做出的,管理经济学不可能替代管理者做决策。但是,这个思维框架的训练有助于管理者认识到做出一个好的决策是多么的困难从而也多么的有价值,因为管理经济学告诉我们做出一个好的决策是需要条件的,而我们一旦认识到一个好的决策所要求的条件是什么,我们就能清楚地了解在现实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些条件以及我们面临的选择是什么。经济学(主要指微观经济学)本来就是研究做出最优选择的条件和逻辑的。不用说,能做出的最优选择自然也是最好的管理决策。但是,做出最优决策的那些理想条件在现实中往往并不存在或者并不完全存在,因此重大的和成功的决策才具有了很大的边际价值。正因为如此,在今天的社会里,成功的企业家或管理者就变成了受社会尊敬的人物,甚至是公众人物,而管理决策的经验与教训也成了当今商业社会最有价值的话题之一而受到热烈和持续的讨论。

虽然人们并不能够容易地做出管理的决策,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是基于常识和过去的经验来进行决策的,因此事实上,我们熟悉大多数的决策逻辑。经济学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实际上就是在讲述常识,尽管常识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却常常在复杂的或者重大的决策中忘记常识,而被纷杂的表象和零乱的信息所干扰。在杂乱的信息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抓住核心的问题是管理者做出最优决策的关键。而管理经济学提供的就是一种将现实世界高度简化的处理方法,不仅如此,管理经济学还为我们发展了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模式的决策逻辑与思维方式。

即使这样,管理者还是常常不能理解经济学在决策上的用途。为什么呢?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学里,决策的逻辑完全是为了帮助“经济学家”更好地理解管理决策的逻辑,而不是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比如,在为管理者所写就的经济学书籍中,经济学家往往集中突出了最优决策的基本结构,即最优的决策是在约束条件制约下进行的。既然取得自身赢利的目标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决策的内容就是能发现约束条件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实现目标的手段与方式。这个手段被经济学家表述成了“边际等值”这个数学原理。可是,当管理者希望经济学家告诉他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这些经济学术语怎样才能指导他们的实际决策时,我想,经济学家常常会发现自己的确没有办法回答,因为“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是用来帮助经济学家“理解”管理者决策的概念工具,而不是提供给管理者自己做出决策的操作工具。实际的情况应该是,管理者常常会做出对自己的经营合理而有利的决策,而不用经济学家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成功的决策总是那些能发现约束条件的变化并能及时调整实现目标的方式以便更好地赢利的选择。对于企业家或管理者而言,他们对市场总是保持着敏锐的目光,他们懂得及时捕捉所有可能出现的市场机会,而这决不是在他们懂得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这些概念之后才学会的,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是经理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

有意思的是,尽管管理经济学不被管理者看好,但那些厚厚的教科书总是可以总结出几个简单易懂的“原理”来证明经济学对管理决策的用处。不过,这些能总结出来的原理对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管理者需要一本帮助他们懂得而不是帮助经济学家理解决策逻辑的《管理经济学》。这些原理通常是:

(1)使用任何(自己拥有的或他人拥有的)资源的真实成本是“机会成本”,这意味着,只有当资源可以流动(买卖)起来时,我们才有可能发现资源的真实价值。所以,只有更多依赖“市场机制”或“市场化”的生产或经营活动才能发现真实的赢利能力,才可能有效率地存在。

(2)是自己生产还是让他人生产,是自己拥有还是从市场获得,这是管理者面临的一个基本的决策。

(3)长期而言,保持持续的赢利(指经济利润)能力是管理决策的根本出发点。以市场占有率、产量、规模、资产扩张、人均收入以及其它短期考虑为目标的决策在长期可能会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

(4)对于绝大多数已进入市场的企业或经营者而言,关注、研究和不断获得关于市场消费者的偏好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结构的动态演变趋势的信息是管理决策的重要方面。

(5)在短期,记住“固定成本与生产决策无关”这个结论是重要的。从理论上说,决策在短期只与“可变成本”的变化(即边际成本)有关。这意味着,如果你的决策是在已经发生和支付了固定或沉淀成本之后做出的,那么你的决策就不该建立在对这些成本的考虑基础上,相反,仍然应该建立在对市场需求的预期基础之上。换句话说,你的决策应该是朝前看而不是朝后看的。但从长期来说,你必须考虑你的全部成本才能做出最优的决策。换句话说,在长期,只有保障经济上(成本上)有效率的决策才是最好的决策。

(6)在短期,单个要素持续投入的“边际报酬”最终总是递减的,因为高效率(生产率)的要素总是首先被使用。这是导致企业面临“U字型”平均成本的主要原因。因此,企业寻求“成本最小化”的决策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找到“适合”的要素比例结构,充分考虑要素的相对价格。对于一个企业和经营主体而言,没有最高级的生产(经营)方式,只有最适合的生产(经营)方式;同样,没有最先进的技术,只有最适当的技术;没有最大的规模,只有最恰当的规模。

管理经济学市场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产函数 商业银行 内控管理 管理经济学

每个企业的运作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商业银行的运作也包含其中。只要通过对管理经济学的学习,就可以了解经济理论在企业运营决策过程中的科学理论依据,为企业实现业务目标提供经济分析工具。如果一个企业能成功地运用管理经济学原理建立自己的经营策略,并把它应用到日常商务管理中,将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好处。如何把企业运营和经济理论有效的结合起来?

首先,可以将产品价格弹性结合需求规律,运用于市场。在市场条件下,一般商品需求规律是:所有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但是,如果要为企业的市场战略服务,就必须将需求价格弹性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一般情况下,任何缺乏需求弹性的产品,企业都应设法提高价格。需求弹性充足的产品,企业可以降价销售,提高总收入。有效运用这个经济原则,用低的价格,可以薄利多销,进行更多的销售。快速销售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利润率虽然低,但通过更多的销售,更快的销售可以增加总利润,加快资金周转。

再次,可以利用生产函数,对企业产品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又称短期生产函数。公式为:q = f (l ,k0 )k0不变 ,l增加带动产出增加。譬如说,康柏公司从1993年起开始改革传统组织形式,在苏格兰的工厂试行“三人劳动组”制,结果证明这种组织形式大大优于流水线,每个工人的产出提高23%,实现了目标。“三人劳动组”运作情况如下:生产流水线一般由20名工人参加,每个人只干一种活。改革是将流水线的全部工种交给3个人承担,每个人要干6种~7种活。如第一个人负责把要组装的部件准备好;第二个人负责把那件组装到个人电脑的机壳内;第三个人负责全部测试工作,确保所有线路畅通无阻。“三人劳动组”的优越性表现在:(1)占据厂房面积小,平均每平方米的产出比流水线提高16%。(2)流水线的方式使电脑在组装的过程中触摸人数多,不但延长产品组装时间,而且增加影响产品质量的机会,因为电子产品质量的高低同被触摸的人数多少成正比。(3)流水线一旦出现故障或其中的一个成员在操作中发生问题,20个人都要停工,而小组若出现问题,受影响的则仅限于3个人。但是“三人劳动小组”要求每个工人能够干多种活,他们必须经过多方面的培训方能上岗。在这个案例中还运用到了边际产量原理,即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条件下 ,该可变要素投入量变动一个单位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变动量,公式为:mpl =q/ l,边际产量是可变的,它涉及到固定的要素的数量,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可变要素平均配置的固定要素越多,边际产量就会更大;由公式可知,在总产出不变时,劳动力的减少可使产量增加。

从内部因素的影响,中国理念的商业银行及其制度的缺乏,制约了其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从概念上讲,没有将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这两种关系有机统一,有一个片面的业务发展和风险规避的两个极端片面强调的重点。也没有真正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整个过程缺乏,品种齐全,完整的风险管理意识的概念。风险管理制度,虽然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往往商业银行的初步建立只能做到“看起来像”。管理制度的发展滞后于风险的发展最终建立还没有完全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也仍然有许多违反内部控制原则的情况。

从实际角度来看,金融诈骗和其他商业银行系列事件的出现或发生重大案件是对内部控制失控的反应。失控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很多,外部原因是对重新审核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外部审计的不足,也没有对商业银行监管当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正确的评价标准,内容,方法和措施;银行的内部原因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会计,控制或管理控制失灵,信息不充分交流,有效的内部审计评价和监督缺乏。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企业在决定上要做很多市场需求的分析。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产品分析,以确定产品价格,来判断什么价格可以提供最大的利益。通过定价策略,一个企业决策者,以改善企业状况,就必须明确产品的价格弹性,价格弹性不足,不够灵活削减下来,否则,就是自我毁灭。预测价格弹性是发展市场营销计划的关键。通过价格的营销推广,交易折扣,产品抽奖等,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管理者,你必须了解不同客户群体

和特定商品的价格弹性的喜好。也就是说,要知道是否销售价格上涨抵消了单位收入的下降。从经济管理角度出发,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从零产量开始,首先需要一个更高的价格,然后慢慢地降低价格,因为利润最大化的输出总是在适当范围内的需求弹性。显然,如果企业能够自觉地使用和管理的理性思维的经济原则,我们就可以得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了解两公司之间的交叉弹性的产品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具有较高的价值,在市场上更密切的替代品,是相互竞争。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在市场上互补性商品,就是合作关系。其替代产品,配套产品应密切关注和应用,最大限度地消除替代品,补充了企业的产品。把握消费者的喜好,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相关的程度。控制广告和营销支出,以刺激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需求。

管理经济学市场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动机相容性;企业文化

一、核心竞争力内涵及其特征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首次亮相是在1990年6月,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于是核心竞争力一词风靡全球。国内许多刊物上也出现了对核心竞争力的不同解释,但总体是“形不同而质同”。核心竞争力其实质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一定规模、拥有一定实力后才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它是研发系统、营销系统、组织管理系统的有机融合。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能够满足消费者价值取向需要的独特的能力、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企业文化力、学习力、创新力等三个层面上的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内涵,企业应从这三个层面加大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正是这三个能力有机结合构成的企业竞争优势的能量源,文化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学习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创新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动力。经过企业领导层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构成企业文化。企业通过对信息和知识的及时认知、全面把握、迅速传递、达成共识,并做出正确、快速的调整,以利组织更好地发展的能力,是企业的学习力。企业将知识再组合、再创造、再输出,以不断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来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特有的、在长期的竞争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特征体系,这种特征体系已经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模式,它促使企业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使得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五个根本特征:差异性、价值性、独特性、整体性和不可模仿性。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有五个连带特征:知识性、不可交易性、动态性、辐射性、难以替代性。

二、对核心竞争力管理经济学的思考

从管理经济学角度看,核心竞争力的最终目标是创造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为企业所有者带来更多的收益,实现企业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消费者剩余是由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首先提出的,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某一物品的购买中所得到的超过他们所为之支付的那部分额外效用。传统的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剩余根源于递减的边际效用,现代管理经济学理论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消费者剩余根源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论从成本的角度还是从收益的角度看影响消费者剩余的消费时间价值,消费时间对消费者都能产生质的收益。作为自由时间的消费时间,是能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随着消费时间的积累,消费者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科学文化水平,随着消费者素质的提高,对消费者的消费和生产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消费来看,能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能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更充分的更合理的利用,在相同条件下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效用。从生产上看,个人的充分发展能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使个体生产力得以提高,这种个体本身生产力的提高又必然反作用企业,促使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产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从企业的角度看影响消费者剩余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另外,从管理经济学角度看,企业的动机相容性不一致也会造成其核心竞争力不强,保持动机相容性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保障。动机相容性是要求企业所有者与广大员工要保持一致的理念,由于存在二者之间的文化的差异、世界观的不同,各异的价值取向等因素,形成一个经济利益的变量问题,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加之信息不对称性就会产生动机不相容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动机不相容性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就是企业内部低效率运行、都试图转嫁各自的“成本”,无法达到企业追求的最佳利润水平;动机不相容性会产生企业所有者和员工之间不诚实的诱因,产生二者博弈,其结果就是不诚实是一种优势策略,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一个非常难以逾越的障碍。

三、对核心竞争力理解的几种误区

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有不同的形式,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核心竞争力,也不是规模越大,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在竞争领域出现,且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中。有些企业属于自然垄断状态,虽然规模很大,但决不能说其核心竞争力就大。主要有几下几种误区:

第一,不能给顾客带来“消费者剩余”或者忽视顾客价值的能力的企业,没有考虑消费者的利益,也没有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研究和开发,即使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其产品也不会被消费者所接受,是不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低成本不是核心竞争力,低成本并不能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人们的消费偏好是动态的,很多时候越是降价越是持币观望,关键的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要增加产品的价值,只有依靠企业内在能力找到价值增长点,才能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暂时拥有一定数量的稀缺资源,获得了比别的企业多得多的超额利润,但所有的稀缺资源并非都是核心竞争力,只有当这些资源转化为人的技能并以特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发挥作用时,才会对企业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拥有稀缺资源不一定拥有核心竞争力。

第四,投机是近年来我国企业界出现比较多,投机行为的最大特点是企业在短期内经营绩效大幅度提升,但是企业没有内在文化力、学习力、创新力等三个层面上的能力,不能长期持久下去,成功得快、消失得也快,投机不是核心竞争力。

第五,企业具有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单纯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是在某一特定方面相对于竞争对手来说的,所以企业很难保证可以长期拥有这一优势,它不是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第一,改善企业的动机相容性。改善企业的动机相容性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企业要不断改善全体成员的动机相容性,只有动机相容性一致化,企业才能意识到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达到一致的投入,才能在认准市场需求和产品技术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核心竞争力,也才能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否则,它会成为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阻挠因素。

第二,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企业也都在努力塑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最基本的两个方面是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价值理念包括:企业愿景、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人才理念、学习理念等;行为规范则包括:企业整体行为规范、企业组织行为规范和部门行为规范、员工个体行为规范等。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过程中,使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目标实施相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注重企业文化自有性、原创性、独特性的特点;注重企业文化好识、好记、好用、好传播;切记企业文化不能繁琐化、不能雷同化、不能模式化、不能故弄玄虚,如成功的CIS设计、品牌定位、注重产品质量、取得国际标准认证、保持独特的名牌个性魅力、成功的品牌宣传等。这样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竞争优势。

第三,企业不断创新。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之一,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其中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掌握了核心技术、开发了核心产品的企业,就会驰骋市场、无往而不胜。那么企业要想掌握核心技术,就要在建立企业产品、技术矩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提高顾客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通过各种创新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共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企业大量资源的长期投入,更需要企业强大的学习力、创新力、文化力的支撑。企业只有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它会随着技术、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而衰减,要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地位和生机活力,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准确把握顾客需求,动态看待竞争对手,才能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澳)杰弗里・贝尔著;康志华译.竞争力[M].中信出版社,2002.

2、(美)戴维・贝赞克等.公司战略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普罗克特.管理创新[M].中信出版社,2003.

4、包昌火等.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M].华夏出版社,2001.

5、范法明.企业竞争论[M].人民出版社,2000.

6、胡大立.企业竞争力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