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神经内科理论知识

神经内科理论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神经内科理论知识

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带教;路径式教学法

护理带教是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对临床护理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路径式教学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标准化临床教学方法,可促使护理教育更具目的性、计划性与有序性[2]。我院自2015年1月起在护理带教中采用路径式教学法模式,获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收的实习护士56名,所有护士均为女性,且均由相同护师进行带教培训。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名,对照组护士年龄20~23岁,平均(20.7±0.4)岁,观察组护士年龄20~22岁,平均(20.5±0.4)岁,两组护士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模式开展护理带教,先由科室主管开展入科教育,而后由护士长进行带教老师分配,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讲解相关知识,实习护士发现问题及时向带教老师请教。观察组采用路径是教学模式进行护理带教,培训前有科室主管、护士长及资历丰富护士共同探讨护理带教路径表,根据实习时间来安排教育内容,并充分融入神经内科特点,具体方法如下。

1.2.1带教第1w 主要以医院规章制度与常规工作流程作为教学重点,带教老师带领实习护士了解神经内科患者基本状况,保证初诊病例的正常病情评估。

1.2.2带教第2w 着重讲解神经内科的仪器设备操作规范,根据神经内科日常需要将所应用的仪器与设备进行介绍,采用言传身教模式讲述临床操作规范。

1.2.3带教第3w 重点明确常见神经内科疾病的护理要点,老师带领实习护士进入病房观察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重点,促使其掌握尿管留置、胃管留置、鼻饲、输液等护理技术,同时讲述相关临床应用药物的特点,包括期适应症、应用方法及不良反应。

1.2.4带教第4w 明确各种护理报告书的书写方法,重点强调知情同意书的相关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培训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护士开展护理考核,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两方面,理论知识试卷由护士长与主管护师共同制定,操作技能由护士长与带教老师共同评估,均为百分制,分数越高体现成绩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培训结束后,对照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为(83.9±4.1)分,操作技能测试成绩为(92.7±3.9)分;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为(92.9±3.7)分,操作技能测试成绩为(91.8±4.7)分,两组护士测试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提高了护生的考核成绩 该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临床带教法没有具体的实习目标,只是大概条条框框,没有具体要求掌握哪些内容,使护生实习被动,实习积极性不高,故对照组护生考核成绩不理想。而临床路径带教方法从基础理论知识到操作技能、由易到难进行带教,内容遵循点面衔接、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使护生的各项能力逐步得到提升,激发护生的实习积极性;且教学过程直观、规范,带教老师可根据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带教,带教成绩客观、真实,确保了教学的质量。故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理想。

3.2提高了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该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临床带教方法没有要求学习进度教学方法混乱,随意性大,缺乏全面性、系统性,易使护生思维被动;这种带教方法只是传授的方式,学生只有接收,没有互动,故护生对老师的感觉是陌生,甚至是惧怕的。故对照组护生对这种带教方法满意度不高。而且临床路径教学带教方法目标性强,过程规范,护生实习主动,有计划,有目标,并要求护生和带教老师按临床路径完成各项实习计划,同时及时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有带教老师把握进度,这就督促护生和老师的沟通,也密切了师生关系。故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 结论

护理带教是完善护理专业教学、改善临床护理质量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基本知识与临床能力相结合来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3]。传统常规的护理带教工作中要求实习护士跟随带教老师进行学习,但经常缺乏规范性与有序性,不能体现出良好的互动效果,从而影响到临床带教教W质量[4]。近年来,路径式教学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该种方式可将教学内容分散到具体时间与缓解中,师生均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与内容,根据临床需要规范教学路径,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凸显了规范化与有序化等作用[5]。在本次研究中56名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名,分别接受传统护理带教与路径式教学法的护理带教,在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士分别开展了测试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与操作技能测试成绩均显著好于传统护理带教护士,充分证实该种带教模式可提升护士的专业能力。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采用路径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也可显著改善其临床操作技能,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迪宏.双师制教学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4(5):84.

[2]莫江萍.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任务引领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3):68-70.

[3]程艳华.探讨整体护理理念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护理理念中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4):103.

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R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5(a)-013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bined with case-based learning on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neurology students. Methods Ninety-two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in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and practiced in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September 2014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class and experimental clas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control class was received traditional learn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class was given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bined with case-based learning. Test scores, learning ability,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recogni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two class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oretical test scores of neurology,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the nervous system, case study and total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class (all P < 0.05); scores in learning initiative, communication ability, cooperative ability,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ability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class (t = 4.180, 2.247, 2.219, 3.269, 2.273, all P < 0.05); scores in history-tak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proficiency, diseas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bility, assessment and plan establishment,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literature-consulting 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class (t = 7.570, 5.799, 5.426, 4.052, 6.185, 5.648, 5.439, P < 0.05 or P < 0.01); recognition in stimulating studying interest, enlightening clinical thinking, enhancing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improving studying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class (χ2=4.039, 7.180, 4.979, 6.035, all P < 0.05);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91.3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class (76.09%) (χ2=3.093, P < 0.05). Conclusi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bined with case-based learning can stimulate learning interests of students, promote their initiative studying and improve their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Key words] Problem-based learning; Case-based learning; Learning ability;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进程的加快,医患关系的紧张,需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充实到医疗卫生服务中,这为医学院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医学院学生教学工作的重点[1]。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方法,经国内外多所医学院校的教育实践具有良好的效果[2]。病案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以临床具体病例为基础,通过病例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神经病学以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为基础,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将这些片段性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加以整合后运用到临床的诊治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在神经内科教学实践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与病案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学习的92名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各46名。对照班:男30名,女16名;年龄22~26岁,平均(24.61±2.18)岁;入学时考试成绩(586.47±65.32)分。实验班:男26名,女20名;年龄23~26岁,平均(25.28±2.47)岁;入学时考试成绩(581.65±72.05)分。两班学生性别、年龄、入学时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即先向学生讲授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安排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课题实习。实验班采取问题式教学法结合病案式教学法的模式。①老师和/或学生对临床神经内科遇到的典型病例写成报告,让每位学生独立分析该病例在诊治过程存在的问题。②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广泛阅读该病例相关的教材、专著及文献,了解该典型病例发生病因、发病机制,及国内外最新诊疗进展,既加深了理论知识,提高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锻炼专业文献查阅及概括能力[4]。③师生共同报告各自分析的结果,每位学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知识体系掌握情况,将该病例对神经系统生理、病理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诊治方案。每位学生报告10 min,报告完毕后老师组织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病例讨论,分析分歧出现的原因,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各自的意见,对关键问题进行启发总结,最终使每个学生全面、系统的认识该病例并熟练掌握诊疗方法,达到锻炼学生临床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1.3 评估方法

1.3.1 考试成绩 期末组织两个班级学生进行神经内科学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神经内科学理论成绩、神经系统基本体格检查、病案分析三部分,其中神经内科学理论成绩满分50分,神经系统基本体格检查满分20分,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病案分析满分30分,总成绩满分100分。

1.3.2 学习能力 参照罗冬平[5]文献资料设计《神经内科学生学习能力问卷调查表》,包括学习主动性、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伦理素养、观察分析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采用0~5分6级评分法,分值越高,相关能力越强。问卷经学院3位教授3次修订,并通过预调查,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Cronbach's α = 0.825~0.934。调查问卷设计引导语,交由经过培训的学生会成员进行调查,数据整理分析由教研室老师完成。

1.3.3 临床能力及思维能力 参照姚永刚等[6]文献资料评估两个班级学生的临床能力及思维能力,包括病史采集、查体熟练程度、疾病信息整合、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诊疗计划的制订、临床思维能力、查阅文献能力等方面,各单项满分均以100分计分,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的考核成绩。

1.3.4 教学模式认可度 参照张玉梅等[7]文献资料设计《神经内科学生教学模式认可度调查表》,包括激发学习兴趣、启迪临床思维、增强沟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提高学习效果等,采用“是”“否”选项。调查表3位教授3次修订,并通过预调查,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Cronbach's α = 0.816~0.925。调查表设计统一指导语,交由经过培训的学生会成员调查,统计分析由教研室老师完成。

1.3.5 满意度 采用自制《教学方法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项,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所占总学生人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内科考试成绩

实验班学生神经内科考试理论成绩、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病案分析、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学习能力

实验班学生学习主动性、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个班级伦理素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临床思维能力

实验班学生在病史采集、查体熟练程度、疾病信息整合、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诊疗计划的制订、临床思维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3。

2.4 学生认可度

实验班学生对激发学习兴趣、启迪临床思维、增强沟通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班(P < 0.05),两班学生对培养职业道德的认可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2.5 学生满意度

实验班学生非常满意18名,满意24名,总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班(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老百姓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运动使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复杂,神经生理学、病理学涉及的范围广而零散,脑血管病变可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7-8],因此,神经内科学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神经系统理论学习,还应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才能从千变万化的临床症状中做出恰当的诊断和治疗。这就为神经内科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神经内科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9]。

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法延续了很多年,学生被动接受医学知识,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和实践容易脱节,一旦步入临床,对特殊病例的诊断、处理则显得力不从心[10-11]。PBL教学模式结合病案式(CBL)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具体的病例,发现问题,并以为问题中心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讨论,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至实际病案的诊治中,既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又探寻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提高了病案分析及解决能力[12]。这也可以从两组学生学习能力的比较中得到证实,正是由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实验班学生神经内科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班,国内外学者也有类似的文献报道[13-14]。

薛寿儒等[15]指出,PBL教学法可培养学员以病例的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师最重要的基本功。问题式教学法结合病案式教学,由学生自行采集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逐步掌握典型病例问诊要点,建立问诊的临床思维[16-17];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症状和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即发现问题阶段;进行病因分析,结合体格检查发现伴随症状及阴性表现,通过思考问题提出诊断意见;通过相关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鉴别诊断。最后整合上述信息提出诊治方案,完成对典型临床问题的思考。通过组织讨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神经内科疾病发生的多重机制,掌握最新治疗动态,使自身水平进一步提高。本研究中,实验班临床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全面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班,与杜永亮等[18]和徐斌等[19]文献报道相似。

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神经内科;教学

       

临床见习是衔接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及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临床医学集中见习时间仅2~3月,神经内科又是内科系统最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简明、透彻的理解神经内科疾病,现就此谈谈体会。

     

1 明确专科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

       

神经内科是一门复杂、抽象、科学性强的学科,是内科学的难点。所谓“难”主要难在复杂抽象的神经解剖和逻辑性极强的“定位定性”临床诊断思维方式。见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掌握临床知识的技能技巧,培养他们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神经内科具有专科独特性的定性诊断、定位诊断要求更对学生搜集整合临床资料、综合判断的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 

2 端正临床见习动机,培养严谨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神经内科属于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某些临床医学本科同学错误认为自己不做神经内科医生就对神经内科见习马虎、敷衍,作为带教老师有责任对这部分同学进行帮助与教育,教育他们认识医学是一个整体,无论今后在那个医学领域从事工作,神经内科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要成为一个素质医学人才,必须知识全面,基础厚实。

     

3 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3.1 先进教学工具,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神经解剖是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1] ,然而许多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不能直视。现有的解剖图谱缺乏立体感,不便于理解邻近结构的相关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和记忆呢?我们的经验是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就注意对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保存,对有意义的病例的CT、MRI片用扫描仪扫描后保存。在见习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料,再结合简化的图象、实体解剖模型,网上下载专业资料上的彩图和手术中的照片、三维立体动画,通过幻灯片、多媒体的形式放映,具有简明、扼要、形象的特点,帮助学生对神经系统解剖的理解和记忆[2] 。

3.2 开展病例讨论,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思维

     

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是见习带教的核心教学目的。病例讨论是最行之有效,也是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病例讨论前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病例讨论中尤为关键的环节。讨论病例的选择十分重要。针对刚学完神经疾病理论知识但毫无临床经验的学生,选择较为典型和常见的周围性面瘫、基底节区梗塞、急性脊髓炎等较为适宜,尤其在刚开始的一、二个病例。象多发性硬化、遗传性疾病等较复杂的病例,往往会使初学的学生感到思维纷乱,不知从何处着手,而对病例讨论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兴趣。在讨论前一两天,应将选择好的病案发给学生,明确要求学生对相关解剖、病理生理知识进行复习。讨论前的准备越充分,讨论就越深入,学生积极性越高,讨论的效果就明显。

     

3.3 观摩新技术新进展,加速知识更新

     

医学知识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尤其是神经科,有很多新技术、新观念是本科教材所没有提及的或仅是简单描述。作为教师应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时把新的知识,新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尤其是结合本科室的科研临床特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进展和发展方向。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神经科都瞩目的新技术,是脑血管病治疗的焦点。我科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和科研方面作了大量深入的工作,如股动脉封闭器、大脑中动脉支架等均属西部首例。在见习过程中,作为专题介绍给同学们,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医学知识。心理障碍以前鲜为国人接受,综合医院的医生对这一类疾病也认识不足。近几年,综合医院的情绪障碍的识别、治疗有了很大发展,也是我科的一大医疗特色,并成立了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在见习过程中,通过讲座的形式,让同学们对心理疾病尤其是躯体疾病伴发的情感障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改变了以往“心理疾病不是病”,忽视患者情绪情感的错误观念。

    

总之,神经内科学是内科学中比较难以入门的临床课程,神经内科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端正我们的教学态度,坚持教学改革,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华,郭峰,武成斌.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模式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3):244-245.

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40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39-02

神经内科是个存在较大医疗风险的科室,收治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常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运动和认知障碍,病情重、变化快,合并症多,病程长,致残致死率高,对护理工作要求比较高,现将神经内科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1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 意外受伤

1.1.1 跌倒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年老体弱、神经疾病导致的肢体瘫痪、步态不稳、起立与迈步艰难等,常突然发生抽搐及晕厥。如拖地后地面太湿,走廊无扶手,卫生间没有防滑垫,都是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

1.1.2 坠床 新入院患者对环境及病床不适应,躁动患者没有床档防护,陪护与患者同床,肢体约束方法不正确,都易造成患者坠床。

1.1.3 烫伤、冻伤 感觉障碍患者使用热水袋不规范时,易造成皮肤烫伤;脑卒中患者高热时,使用冰块降温,若不及时更换部位,易造成冻伤。

1.1.4 舌咬伤 神经内科患者抽搐发作时,未及时带牙套、置牙垫防护,易造成患者舌咬伤。

1.2 压疮 伴有躯体移动障碍及意识障碍的患者,失去自理能力,长期卧床不能自行翻身,若不定时翻身,更换卧位,极易造成皮肤损伤甚至压疮。

1.3 自杀 患者因角色改变,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住院期间的经济负担等,易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随时都有自杀的倾向。

1.4 走失 精神异常及老年痴呆患者,未做到24小时连续看护,特别是外出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1.5 窒息 患者因为疾病常伴有咳嗽反射减弱、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表现,故易于出现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1.6 法律意识淡薄 患者意识情况是神经内科护士观察的重点,一旦患者病情变化而未能及时发现,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造成医疗纠纷。另外护理人员只重视每天的功能护理,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及转归,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等均可导致护患纠纷。

1.7 管理因素

1.7.1 对护理人员教育、培训不重视 主要表现在仅注重护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视护士的在职培训,对护士的业务培训不到位,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得力,这不仅是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如果没及时根据专业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提高人员素质对患者安全将构成巨大威胁。

1.7.2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工作量与护士比例失调,护士每天都在超负荷的工作,一方面不能及时解决患者问题,满足不了患者的需要,另一方面长期如此,护士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2 防范对策

2.1 评估患者危险因素 针对患者发生意外伤害进行评估,对于高危人群在病人床头悬挂警示牌。每班进行交班时要重点观察病人并采取预见性防护措施,避免安全隐患发生。

2.2 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 制定培训计划将护理法律法规、法制意识、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护理核心制度等内容进行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对于《护理文书书写》、《紧急封存病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进行熟知。掌握三基三严的知识,进行各项操作时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3 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科内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医院的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

2.4 加强健康教育,确保患者安全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床档、约束带,避免坠床。对年老体弱、头晕、视力减弱、走路不稳等患者下床活动时应有人陪护,避免跌倒。

2.5 完善服务流程,建立规章制度 根据医院内的实际护理工作情况,保障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安全,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完善各项操作流程,并将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下发到每位护士手里,加强各项护理常规的学习。

3 讨 论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是为患者提供放心、满意优质服务的基础。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抓好安全质量管理是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前提,也是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通过分析总结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的预见与干预能力,建立长效防范管理机制,持续整改,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从而保证医院长期健康稳步发展,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常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策略[J].护理研究,2007,21(2):450-451.

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PBL教学方法 神经内科 临床教学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关键。传统医学教育存在着分割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弊端,为适应当前医学模式转变的新趋势,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中引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老师为引导,以学生合作为单位教学模式。为探索这一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我们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中进行了PBL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我校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在神经内科见习的1~3班,共计90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人,对照组45人。将两组的性别分布、年龄和入学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每打组又分为5个小组,同时由两位老师带教,对照组和实验组交替进行。教材选用人民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本科统编教材《神经病学》第六版。

2.教学方法

(1)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LBL),即先复习理论课的内容,然后老师先带学生进病房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学生总结病例特点、提出检查内容;再由老师提供辅助检查结果,学生提出诊断及治疗方案,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2)实验组

该组中每9人一个小组,采用PBL教学法,采用PBL教学法,即按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组织讨论、总结提高这四个步骤进行,具体实施如下:

①提出问题:见习前教师选择一个典型的患者,学生收集患者的背景资料、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相关的临床资料,记录检查内容并总结病例特点;然后由教师集中上课,提出问题,如:患者目前可初步诊断什么疾病?该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还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以确诊?需要哪些疾病鉴别诊断?如何鉴别?最新的治疗方案什么?

②收集资料:在上述问题基础上,由每位见习生自己查阅教材、文献,收集相关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资料,进行探讨。

③课堂讨论:每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发言,阐述对所提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其他学生补充发言、讨论。

④归纳总结:学生讨论完毕,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补充、归纳、总结,认真解释同学们有分歧和疑难的问题,系统地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启发、引导和协调的辅助作用。

3.评价指标

见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理论和操作考核,并进行主观问卷调查。

4.统计学处理。所获得的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各项指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

二、教学效果

1.理论知识考核

两组的理论知识成绩相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在病历分析、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方面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

2.主观问卷评价

两组相比较,观察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

三、讨论

神经内科隶属于内科系统,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学科。因为神经系统疾病需进行严格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所以要求具有扎实的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基础。然而在临床教学及实践中发现神经解剖学很复杂,很难。因此决定了神经内科在教学和临床实践中的的特殊性。多年来,医学教育一直是以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而本科医学教育后2年的学习以临床为主,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能继续以老师为中心,被动地接受知识。如何在医学生的临床见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成为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PBL(problem based lea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着病人疾病问题编制综合课程,进行小组教学的临床教学模式。由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课堂讨论、总结归纳四个阶段构成。把启发学生思考模式、讨论模式和研究模式结合到教学当中,协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解问题能力、动手能力的共同发展。此方法与传统以学科相比,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现在医学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成大势所趋,PBL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PBL在西方国家应用较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有效性验证,显示出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根据本文的研究,我们认为,PBL将会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PBL相比传统教学方法,优点总结如下:(1)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分析、查找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克服了传统医学教育分割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弊端。(2)将学习置于问题的情境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3)小组讨论的方式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总结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4)教师主持课堂讨论,并进行总结归纳,有助于学生获得医学整体的知识结构。而且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反复地思考、讨论和总结之后,记忆得牢,理解得深。

初步的实践表明,采用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见习课教学中的尝试是有效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应该熟悉PBL教学方法,做好PBL教学的基本前期工作。科学规范地选择病例、设计问题,有效地引导集体讨论的方向,系统地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2)教育配套设施有限。PBL教学的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自学,除了查阅课本之外,还得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而现在很多学校图书馆资料及上网条件不够,限制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制约了PBL法广泛有效的展开。(3)目前对PBL教学缺乏合理有效的考核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都采用分数的方式表示,而PBL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应突破常规的评价,建立一个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能够合理评价PBL教学的科学评估体系,将有利于PBL教学推广实施。

总之,PBL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建新,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38.

[2]Mc 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 graduate psychiatry[J]. Med Educ,2004,38(8):859-867.

[3]Doehy F,Segers M,Van denBossche P,et al.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meta analysi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3,13(5):533-568.

[4]杨谛,仇丽鸿,李子木.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l2):117.

[5]刘景业.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在英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9,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