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模式
与旧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不仅有旧有制度合理内容的继承,更有若干重大突破与创新,从制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与有效性,促进了事业单位经济体制的改革。
一、新会计制度优点分析
与旧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管理
一方面新会计制度要求固定资产入账。新会计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固定资产必须根据凭证登记的金额及相关费用入账,针对没有凭证的固定资产,则以该类资产市场价格加相关税费入账;针对缺乏凭证且从市场难以获得同类资产市价的资产,则按照名义金额进行入账。这种做法可有效解决旧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某些固定资产不入账的现象,比如无偿捐赠的部分、盘盈获得的固定资产等,最大程度上保证账实相符。新会计制度还对固定资产价值损耗的核算做出明确规定,其中新添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置资产损益”等项目,这类项目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事业单位资产价值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净资产部分加强的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及流向追踪。新会计制度中设置了“非流动资产基金项目”,对事业单位占用的非流动资产进行核算,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还增设了两个净资产科目,即财政补助结转及财政补助结余,并针对这两个科目的处理进一步细化了流程,对结余资金分配的会计核算予以规范。
(二)预算管理
新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目的做出较大变动,事业单位的预算包含两大部分,会计核算的目的发生变化,会对预算编制产生直接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不仅细化的预算编制,而且降低了预算编制的难度。由于资产类会计科目发生了变化,增加了“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科目,将旧会计制度中的“材料”及“产成品”统一归为“库存”,缩减了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净资产科目的变动大大提高了预算编制信息的可靠性,对事业单位资产的占用状况予以明确,为事业单位的年度预算提供参考。此外,新会计制度还对预算管理做出严格规定,即财政拨款转结余不参与预算单位的结余分配、不转入事业基金,这项规定可有效防止事业单位通过调整财政拨款的方式对预算执行数据进行随意调整,保证预算执行数据的真实性。
(三)细化收入与支出部分
新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在各类收入中如包含专项资金收入,则必须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确核算,事业单位的各类收入包括财政补助、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相应的,事业单位如发生相应支出,同样在项目支出明细下进行明细核算,以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新会计制度还对财务报表的结构、体系等做出改进,新增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将原有的事业、经营支出明细表删除,并对报表中各个栏目、填列方法做出更为详尽的解释与规定。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改革策略
基于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在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更是各项财务活动的依据与基础,因此是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此,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要做好预算的编制、执行与监督,将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突显出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财务资源配置做进一步优化。具体工作中,要对单位内部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予以完善,提高预算执行质量。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整合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及事后核算等各个环境,最大程度上降低财务管理的风险。此外,还要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加强监督与控制,可以对预算支出及相关执行加强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监督,建立规范的监督制约机制。
(二)完善资产运行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进行各项经济活动必须以资产为基础,因此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及效益是保障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资产的管理水平,基于制度层面完善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实现资产控制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可在存量资产与增量资产预算管理之间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以对需购置的资产做出更加准确的预测。
(三)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在具体的财务管理中,任何误差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具体工作中,可以借鉴国际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在风险管理目标的指导下,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监控、评价及预警机制,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初级阶段,进一步化解风险。此外,还要注意财务风险的应急处理,如果发生突发性的财务风险事件,可最大程度上不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比如可在单位内部建立财务风险基金等。
旧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以下称旧财务制度)是在1997年制定实施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旧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经济发展需求。尤其是旧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已经完全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脱节,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政府也意识到了该制度的局限性,因此在2012年2月签署了第68号令,公布要对1997年颁布实施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修订,形成了《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1](以下称新财务制度),该制度不仅对原有制度的不足之处进行修订,且增加了很多内容,适应新形势下的财政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并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核算进行了规范,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事业单位的发展,由此也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对新旧科学事业单位财政制度的不同点进行探讨。
1.新财务制度是旧财务制度的补充
与旧财务制度相比,新财务制度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订,总共对50余条制度继续内容或文字上的修改,不仅如此,新财务制度还在旧财务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20多条的内容,由此可见新财务制度是旧财务制度的补充。首先,新财务制度对旧财务制度在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弥补和修订;其次,新财务制度相比于就财务制度,可以更好地用于实践,可以有效地将财务改革的成果用于事业单位改革中来,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最后新财务制度更是突出了财务控制、资产监督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内容,并增强其监督职能。
2.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与旧财务制度相比,新财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内容进行了补充,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订。新财务制度主要是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内容进行了细化,并将事业单位的决算管理要求进行了明确。一、旧制度中的关于预算编制的内容是:财务部门在必须在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指导下,与其他业务部门来进行预算编制。主要是对上年度二代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参考,并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影响因素以及措施来进行测算编制收入预算;还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以及财力的可能性来进行测算编制支出预算。而新制度的主要变化在于:规定需要参考往年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依据预算年度收入影响因素和措施,并根据以往年度结转和结余的情况来对收入预算进行测算编制。二、新制度对于旧制度中关于预算执行方面内容也进行改革。在新制度中规定科学事业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法定预算编制程序来进行审核汇总,并进行严格的审核批复后,才能够执行,而且事业单位还要注重对批复预算的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需要对国家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预算进行调整。遇到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的事件时,必须要想主管部门进行申报,在审核后才能要求财政部门进行调整。三、新制度增加了决算管理内容,规定事业单位决算是指单位根据预算执行结果而编制出来的年度财务报告,在编制过程中,事业单位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交由财务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汇总,并申报财务部门审批。
3.事业单位基建投资财务管理
在新制度的第63条中,对事业单位的基建投资财务管理内容进行明确规定,以期基建投资能够适应新财务规则。新制度对在建工程的含义以及竣工后,需要交付的手续都进行规定。在建工程是指已经投入了资金,但是却并没有进行交付使用的建设工程。若该工程要求进行交付使用,则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去相关政府部门去办理竣工交付手续[2]。而旧制度中的43条也对基建投资财务管理进行了规定,要求单位基建投资财务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办理,由此可见,在旧制度中,并没有将事业单位的基建投资管理内容纳入规则中。这也就导致旧财务制度在国家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推进过程中,因基建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而使得财务管理的实践性落后。
4.事业单位支出管理
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对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方面内容进行补充和规范。新制度中规定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完善支出管理制度,对单位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管理。要求每项支出都要进行记录,并开出数据证明。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管理,并要求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与合同约定,来对支出管理的目标相关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全面审核。事业单位还要根据新制度规定来进行内部成本费用核算,并将成本费用分为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业务成本又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在新制度中还对不计入业务成本的支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5.结语
综上所述,新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旧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补充和修订,可以预计,新制度的颁布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梅.关于财政部重新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几点认识[J].现代商业,2012(4)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模式;模式
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财务决策工作的质量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有密切联系。我国自2013年颁布新会计制度以来,明确了会计行为相关规范,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更新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探索工作。
一、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一)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理念的影响
财务管理工作在新会计制度下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财务工作价值的最大化,而且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也是我国财务管理理念的体现。我国出台的新会计制度对财务报表列表、中期财务报告以及财务分期报告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而且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会计信息的分析工作,通过新会计制度的落实能够协调职工薪金福利、政府补贴等多种财务信息,为企业、政府等主体的正当利益提供保障。新会计制度促使企业、政府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理念改革,在提高企业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保证。
(二)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从理论角度来讲,进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财务工作价值最大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企业数量日益增加,贯彻、落实新会计制度能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价值,对研发费用资本等多种财务信息进行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
(三)新会计制度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计提及可转换债券等进行了规定,保证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新会计制度下的风险防范质量。实施新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还包含了债务重组、房地产投资以及衍生工具等具体财务工作的公允价值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会计制度正在向着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当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使用公允价值时,就需要确认企业、政府的实际收益和损失,明确不产生实际收益和损失的哪部分没有现金流作为支持,继而会增加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账面利润增加,超分配的情况发生频率会较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二、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方法
(一)确定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和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的影响。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企事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知识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对事业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质量
在新会计制度下,会计账务和财务报表结构的调整能够对财务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产生影响,同时,需要有大规模的财务数据、财务信息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减值准备,也可以通过自主完善的方式进行财务功能的转换和升级。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提高了财务管理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了企业、政府的资金公开化程度,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财务工作人员应该采取措施建立、健全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并且在实际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和更新企业、政府的财务信息系统。
三、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变
(一)会计主体发生了改变
从前的会计制度并没有明确区分会计主体,而是将会计主体作为简单的资金预算行为,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不够重视财务制度管理工作,其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淡薄。但是新会计制度下会计主体被明确划分,明确规定了会计核算工作应该从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业务入手,准确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多项经济活动,将事业单位看做一个会计主体。确定了事业单位的主体地位后,就会促使事业单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当中树立起自己的财务管理意识和财务管理观念,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二)记账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的会计制度当中,事业单位的记账有纪录账目、计算账目、上报账目等多个环节,但是记账内容仅仅是在事后进行账目管理,并不是事前就进行资金使用安排,没有真正将财务管理的事前控制作用发挥出来。但是在新会计制度实施之后,事业单位的记账功能不仅仅在传统的记账内容上有所体现,而且在事业单位资金的调用方面也有所体现。事业单位是国家上级拨款单位,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的流动资金数量较大,其财务会计需要在账户上登记规划使用资金,明确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
四、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
(一)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财务管理体制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事业单位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加快企业内部各个机构的财务管理模式变革,将资金配置使用管理转变为资金费用和使用效果共同管理,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自己企业的收入联系起来,并且实现与宏观经济的连接。事业单位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应该采取措施协调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在内部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机制,并且采取措施将该机制落实到工作当中,实现规范、科学地管理事业单位内部的跨级工作,强化财会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财务管理意识,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促使事业单位改变财务管理观念
事业单位要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应该从财务管理人员入手,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定期对其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观念和法律意识,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国的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事业单位往往包含多个工作部门,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会涉及到多个工作部门的收支状况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应该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提高这些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实现资源的配置最优化,指导单位的发展。不仅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有管理意识,其他员工也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意识。管理单位员工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更新自己的财务管理观念,保证自己的财务管理意识能够适合时代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且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当今时代中事业单位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改进自己的财务管理观念和财务管理意识,不能用以往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应该积极进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观念,并且在实际工作当中应用学习到的知识和观念,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加快事业单位财会职能的转变
要想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就需要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从报账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做好记账、算账和保障工作,还应该采取措施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资金预算和资金配置计划,在事业单位中做好财务管理的事前控制工作,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重点放在参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上来,从而实现控制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作用和效果。
(四)会计等式和记账方法发生了改变
会计等式是由会计要素构成的,施行新会计制度后会计要素发生了变化,导致会计等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会计要素规定了会计对象构成部分,是将会计核算对象更加具体化。会计要素能够将产权关系和其他经济关系清晰反映出来。新会计制度下的记账方法从单式记账方法演变为复式记账方法。在旧会计制度当中事业单位的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就是资金寄存的总额就是资金来源的总额减去运用的资金。此种会计等式记账方法具有多样性,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等多个种类。在过去事业单位当中资金来源通道单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大大限制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施行了新会计制度之后,形成了新型负债、资产构成的会计等式,随着会计制度的更新,旧会计制度也进行了更新,改变为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方法和会计记账等式能够适应当今时代下的事业单位采购的需求,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新会计制度为我国的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工作依据,并且新会计制度能够影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理念、工作目标以及工作风险管理,能够促进会计质量信息的提升,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质量,财务部门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财务管理模式探索,保证会计工作能够符合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姗.浅析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013,(36):197-198.
[2]韩爱国.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会研究,2014,(6):45-46,65.
[3]夏莉.基于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188-189.
[4]刘一民.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136-137.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资金使用状况,然后根据相关系统,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控制。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主要进行法律、法规和控制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之前行政事业进行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各项职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处理信息的效率,给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给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不足。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运营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于社会,但是由于单位内部的很多资金都是通过政府拨款和相关补贴等渠道获得,属于无偿资金。在日常管理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意义,疏于单位资金管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容开始与国有资产联系,但是却不能及时对国有资产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导致财务资金使用中风险加大。
(二)新旧会计制度不能实现衔接。在之前会计制度的实施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经常随意设置账目,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账目缺少统一规范,在实际处理中,经常会账目管理不精确等问题,不能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旧会计制度散失了处理旧账目的机会。此外,很多行政事业还没有落实新会计制度,阻碍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缺少财务预测和控制管理。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但是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的财务管理来看,由于缺少对财务资金预测和管理的控制,不能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预算状况出发进行财务管理,导致财物资金编制中经常出现不合理和不准确等。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缺少财务预算和控制认识,不能根据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转变管理方法,影响了投资项目的稳定性。
(四)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较低下。财务人员是从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的主要管理者,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下,一些财务从业人员由于缺乏新财务知识学习,进行财务信息管理时犹豫不决,产生了很多种违法违纪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进展。
三、新会计制度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目前新会计制度已经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必须根据新会计制度中的规定,认识到财务管理的作用;加强人员对财务管理认识,不仅要求人员遵循新会计管理理念,掌握一定的管理工作内容,还要财务管理人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合理分配作业,保证单位审计、财政等部门可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监督,统一规范,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合理划分财务资金结构和用途,一旦出现资金使用不当或违反法律等行为,必须对人员进行出发,实施财务透明化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
(二)顺应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及时改变会计记账方式。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进展,给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详细的资金信息,改变了旧会计记账和等式,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健全旧会计制度记账方式,顺应新会计制度发展趋势,积极做好单位资产、负债和净产值等管理,明确会计与单位内部的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率,促进单位财务管理的进展。
(三)加强预算管理。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管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是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效率。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保证编制科学合理,同时还要坚持收支平衡、体现重点和统筹兼顾的原则。其次,完善财政资金评价制度,建立资金绩效指标体系,既要根据不同项目体现出个性化,同时也要满足所有财政支出的共享项目。最后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形成完整的预算管理系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必须要求提高财务从业人员的业务管理意识和水平。根据人员出现的业务水平低下和业务意识浅薄等问题,单位可以结合自己管理积极引入一些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为了充分发挥人员的财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可以根据财务管理工作业务需求,积极对财务管理人员开展长期、不间断业务知识训练,组织优秀人员积极学习新会计制度内容和要求,争取在短期内提高人员的知识水平。同时,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加强沟通和交流,时刻树立财务管理安全意识,并将管理意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单位不仅要给财务人员创造积极的环境,还要建立健全机制,增加财务从业人员之间的竞争,选拔出优秀的管理人员,而且不断招聘优秀人才,利用有效的机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让财务管理人员积极投入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取得了显著进步,财务管理能力越来越强。但是在新会计制度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施的机制和制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所以必须积极改革,创新财务会计管理理念,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改变财务管理方式,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一、新会计制度与旧会计制度的差异
以往的会计制度没有把进行会计工作的主体明确的指出来,错误的认为会计工作的主体只是简单的资金预算项目。这就使得事业单位没有对经济管理的紧张意识,从而对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即会计工作标准没有规范起来。然而,新会计制度把会计工作的主体明确的指了出来,即会计工作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经济所发展的业务为主体,以此来反映和记录事业单位各项经济项目的收益情况。这样明确的指出会计工作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为日后树立财务管理意识和观念,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水平提供了发展的方向。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事业单位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在新会计制度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着新的要求。然而,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与之相对应的会计专业素质。尽管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对此有多了解,却仍然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这就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在没有专业系统学习的情况下,对新会计制度的管理体系认识不够。在很多时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仍然按照以往的会计制度进行管理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财务问题的发生率。
(二)新会计制度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新会计制度所制定的工作标准中,打破了原有行业与财务管理的界限,并对事业单位的执行地区进行了全面覆盖。这就意味着新会计制度把各个行业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了统一,使全国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可比化。新会计制度改善了旧会计制度中把行业和经济因素区分开来的传统方式,解决了不同事业单位和不同构造的企业会计信息数据口径不一的问题。然而大部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对其并不认同。
(三)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是决定其能否发挥其行业作用的重要保证。然而一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却忽略了预算管理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所设立的预算机构,因重视度不够而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利用起来。财务管理部门对预算管理重视度不够,就切断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与预算编制的联系。而预算编制管理制度也因没有管理对象而缺乏针对性。传统的预算管理多采用基数增长的方式来进行,在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下此种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这就说明了预算管理制度制定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国家财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流失。预算管理制度不合理这一问题仍在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准确性以及真实度得不到保证。这都是财务管理部门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不够的原因。
三、加强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力度和对策
(一)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效果。近几年,事业单位内部的组建形式在不断变化,对于薪资待遇也形成了不同分配制度。这种制度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关注,在增加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学习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及会计专业技能。使自身的专业技能满足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的一系列新的技术需求,利用所具备的专业素养来对所在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调整。把整个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起来。掌握了财务管理的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就能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
(二)增加新会计制度的认识
前文中提到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中,提出了新会计制度带来的一些影响,这都是对其认识程度不够的原因。所以,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增加对新会计制度的切实认识,这样才能实现对目标经济效益的财务管理。首先,事业单位的领导层要对这一问题的影响范围重视起来,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其次,领导者应把理解透彻的会计制度融入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行为准则及规范,并将其内容到各个部门当中。使之成为事业单位保证规范化目标实现的基石。
(三)改善预算管理形式
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对预算机制的重视程度并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要想改善这种财务管理的风险情况,事业单位就要建立起健全的预算机构管理制度,并针对预算编制的方式进行创新。规范了财务管理部门预算机构的管理制度,可以为新会计制度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使事业单位能更好的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新需求。
(四)新财务管理制度的应用
以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例,首先,建立起严格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招聘制度。例如,必须具备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证等。这些招聘条件的限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此外,会计制度会随着行业所处的环境变化而不断更新。针对这一情况,事业单位增设了“解读新制度课堂”的培训内容。这就使得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时刻保持着与时代接轨的状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建立了预算管理部门。将预算部门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执行、监督统一起来,使得事业单位预算部门的工作更加严谨、可靠。同时,也很大程度的提高了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