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工工艺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石油炼制 工艺特点 发展趋势 建议
一、引言
早在1895年,世界上第一个钻探平台的成功运行,标志着石油工业的诞生,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石油已经取代了柴和煤的时代,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价值最高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但是,在钻井平台开采出来的原油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加工工艺之后,才能成为能够被有效利用的石油产品。到目前为止,石油炼制工业已经经过了长达150年的发展,成为世界石油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研发的炼油技术成为工业生产中提高石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支撑。当然,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石油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大,炼油厂的规模也是不断地在扩大,促进炼油装置逐渐向大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二、世界炼油工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在20世纪的初期,世界范围内逐步兴起石油石化工业,并且向着大规模的形式发展。早期的石油加工工艺主要是以常压蒸馏为主,其提炼出来的石油产品大多数用于家用的照明用煤油。随着科技的发展,在1910到1920年这10年间,汽车工业得到迅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汽车用燃料--汽油成为石油工艺主要的产品,并且得到了高强度的开采和提炼。到后来,石油加工工艺逐渐成熟以后,从人加工转变到催化加工再到深度加工,最终形成的石油加工工艺技术体系规模比较庞大,并且其结构非常复杂。总体来说,世界炼油工艺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
1.诞生阶段(1861-1911年):世界上第一座炼油厂诞生于1861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主要结构是使用一个直径大约7ft的密封铸铁罐,然后经过烧木柴的火炉进行加热,这样将罐顶部释放的蒸汽进行冷凝,得到唯一的一样石油产品-煤油,其一次提炼过程往往需要经过三天时间才能完成。
2.发生阶段(1911-1950年):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汽油产品的大量需求,这就促进了提高汽油产量的裂化工艺技术的诞生,在经过不断地发展之后升级为热裂化工艺--延迟焦化工艺--FCC工艺等相关技术,并且随着催化剂喷雾干燥技术的不断研发和优化,流化床技术逐渐发展起来。世界范围内只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进行石油提炼以及一次、二次加工,并且主要的产品也为汽油。
3.发展阶段(1950-1990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相继的发展不同程度的石油提炼工业,炼油的技术以及工艺也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尤其在之后的几年,石油提炼技术和工艺实现了跳跃式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4.成熟阶段(1990年至今):在这几年间,炼油技术并没有出现比较大的突破,在加氢裂化和加氢精制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且相对来说炼油的装置逐渐向大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并且实现了原有的高深度、高精度的加工,逐渐向石油产品的高收率和高质量方向发展。
三、世界石油炼制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是在那一个时期,引起石油加工工艺和技术发展的因素大多数决定于所处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当前这个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燃料、化工原料需求日益增加的时代,石油资源的过度消耗已经导致世界范围内原油供应的重质化和劣质化,再加上各国相继出台环保法规,对石油产品的质量以及污染要求日益严格,石油提炼工艺技术逐渐向重、裂质原有的深加工、清洁燃料的开发、炼油-化工一体化等方面发展。
1.重、劣质原油的深加工
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原油供应重质化、劣质化发展趋势以后,原油中硫含量不断地增高,世界各国逐渐加大轻质油品的开发,相对减少中、高硫燃料的使用量。因此,只有不断的开发新技术,选择合适的加工手段,重点提高重质原油的加工深度以及精度,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原油的收率,提高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其主要的加工手段无非就是脱碳、加氢、气化这三个方面。在实际的加氢过程中要实现加氢裂化和加氢处理这两方面内容,气化就是指直接将原油中的渣油进行氧化燃烧。在当前的炼制工艺中,焦化工艺是渣油加工过程中加工量最大的环节,主要进行延迟焦化、加氢裂化和RECC三种渣油的深度加工。总的来说,加氢工艺是炼油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能够有效地实现重质化、劣质化原有的深度加工,具有一定的潜力。
2.清洁燃料的生产
清洁汽油和清洁柴油都是清洁燃料的生产项目,并且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开发新型清洁燃料,规范燃料标准,尽最大可能控制燃料中的硫含量,降低芳香烃以及苯等元素的含量,有效地改善空气污染问题。经过专业的分析发现,清洁燃料的生产主要任务就是进行FCC汽油的脱硫和降烯烃工艺。其方法可以在提炼过程中使用脱硫催化剂或者添加剂、对FCC进行加氢处理、加氢精制后处理、吸附脱硫、氧化脱硫、生物脱硫等方面的技术。总之,只要控制好FCC汽油的加氢脱硫,柴油的加氢脱硫、脱芳烃等工艺技术,就能够实现清洁燃料的生产。
3.炼油-化工一体化
由于世界范围内炼油工业的不成熟,导致炼油利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有效地实现炼油-化工的一体化,能够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原料,实现原料的高效综合利用。例如将石脑油和轻烃直接送达乙烯装置,实现汽油的调和分组,回收出廉价的氢源。据不完全统计,实现高效的炼油-化工一体化,能够提高至少25%的油品转化,得到相应的石油化工产品,有效地提高原油的提炼精度和收率。
四、结语
总之,石油的炼制工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虽然已经经历了近150年的发展,并且已经逐步趋于稳定。但是,随着原油重质化、劣质化、污染严重等方面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石油炼制工艺急需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与调整,主要应该向着重、劣质原油的深加工、清洁燃料的生产、炼油-化工一体化等方向发展,保障石油加工炼制行业的高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非常重视教材内容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反映化工生产技术的工艺流程题,便成为新课改后的高中化学练习题的新增点和主流题型之一,不少省区,还将化学工艺流程题,作为一年一度的化学高考试题。为此,本文建议化学教学要充分利用生产、生活中的鲜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化”学生的知识。本文将重点谈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结构、特点与解法技巧。
1 工艺流程题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化学工艺流程题,顾名思议,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用框图流程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试题。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题头一般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附产品);题干部分主要用框图形式表示从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题尾则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计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
其特点与作用有三:一是试题源于生产实际,以解决化学实际问题作思路进行设问,使问题情境真实,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观;二是试题内容丰富,涉及多方面的化学基础,能考查学生化学双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双基解决化工生产中有关问题的迁移推理能力;三是试题新颖,一般较长,阅读量大,能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资料的收集处理能力。
2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分类
就目前已有试题来看,从化工工艺来分可分为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题;以生产过程中主要工序可分为除杂提纯工艺流程题(如海水纯化工艺流程题)、原材料转化流程题、电解流程题、有机合成题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生产流程题等;按资源的不同,可将工艺流程分为利用空气资源(如合成氨工艺流程)、利用水资源生产的(如海水制盐、氯碱工业、海水提溴碘、海水提镁等)、利用矿产资源生产的(工业制硫酸、交通法规铁炼钢等)、利用化石燃料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有机合成工艺题)等。本文偏重于以原料转化为依据的分类方法,这样,更方便于学生联系已学化学知识并进行归类、分析,有利于掌握解题技巧。
3 解题方法
化学工艺生产主要解决的矛盾,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解决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二是除去所有杂质并分离提纯产品;三是提高产量与产率;四是减少污染,实施“绿色化学”生产;五是原料的来源既要丰富,还要考虑成本问题;六是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可行等工艺生产问题。化工流程题,一般也就围绕这六个方面设问求解。为要准确、顺利解题,学生除了必须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以及除杂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技能外,最关键的问题要具备分析工艺生产流程的方法和能力。为此,特提出下列四种解题基本方法供参考。
3.1首尾分析法
对一些线型流程工艺(从原料到产品为一条龙的生产工序)试题,首先对比分析流程图(见图1)中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除杂、分离、提纯产品的化工工艺,然后再结合题设的问题,逐一推敲解答。
例1(广州2008 年高考一模23题)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新型、高效絮凝剂和净水剂,其单体是液态的碱式氯化铝[Al2(OH)nCl6-n]。该实验采用铝盐溶液水解絮凝法制碱式氯化铝。其制备原料为分布广、价格廉的高岭土,化学组成为:Al2O3(25 %~34 %)、SiO2(40 %~50 %)、 Fe2O3(0.5 %~3.0 %)以及少量杂质和水分。已知氧化铝有多种结构,化学性质也有差异,且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高岭土中的氧化铝难溶于酸。制备碱式氯化铝的实验流程如下:
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配制质量分数15 %的盐酸需要200 mL 30 %的浓盐酸(密度约为1.15 g/cm3)和____g蒸馏水,配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3)“溶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加少量铝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5)“调节溶液pH在4.2~4.5”的过程中,除添加必要时试剂,还需借助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_;“蒸发浓缩”需保持温度在90~100 ℃,控制温度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解析:对比原料与产品可知,该生产的主要工序:一是除去原料高岭土中的杂质,二是将Al2O3难溶于酸,必须经过煅烧以改变其结构。该题经这样分析,题设的所有问题的答案便在分析之中。
参考答案:(1)改变高岭土的结构,使其能溶于酸。(2)230;量筒。
(3)Al2O3+6H+=2Al3++3H2O
Fe2O3+6H+=2Fe3++3H2O
(4)除去溶液中的铁离子;
(5)pH计(或精密pH试纸);水浴加热
[点评]首尾分析法是一种解读工艺流程题的常见方法,该法特点:简单、直观,容易抓住解题的关键,用起来方便有效。使用这一方法解题,关键在于认真对比分析原材料与产品的组成,从中产生将原料转化为产品和除去原材料中所含杂质的基本原理和所用工艺的生产措施。当把生产的主线弄清楚了,围绕这条主线所设计的系列问题,也就可解答了。
3.2截段分析法
对于用同样的原材料生产多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包括副产品)的工艺流程题,用截段分析法更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2(广东2007 年高考第21题)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制备10.7 g NH4Cl,理论上需NaCl____g。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____、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_____。
(4)不用其他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_______。
(5)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解析:该生产流程的特点:用同样原材料既生产主要产品氯化铵,同时又要生产副产品硫酸钠。因此,为了弄清整个生产流程工艺,只能分段分析,即先分析流程线路中如何将原料转化为硫酸钠的,然后再分析如何从生产硫酸钠的母液中生产氯化铵。如此,将题供的流程路线截成两段分析,这样,便可以降低解题的难度。
结合溶解度曲线和流程示意图分析,生产硫酸钠用的是热结晶法,而生产氯化铵必须用冷结晶法,因为温度降到35 ℃以下,结晶得到的产品为Na2SO4・10H2O。
参考答案:(1)11.7 g;(2)蒸发皿;(3)35 ℃(或33℃~40 ℃之间);(4)加热法。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5)重结晶。
[简评]用截断分析法解工艺流程题是一种主流解题方法。因为当前化工生产,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增加效益,都设计成综合利用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的工艺生产线。用截断分析法解工艺流程题关键在于看清主副产品是如何分开的,以此确定如何截段,截几段更合理。一般截段以生产的产品为准点。但也不一定,必须对情况作具体分析。学生必须好好总结一下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各种方法及其所依托的化学原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交叉分析法
有些化工生产选用多组原材料,率先合成一种或几种中间产品,再用这一中间产品与部分其他原材料生产所需的主流产品。为了便于分析以这种生产方式设计的工艺流程题,掌握生产流程的原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提供的工艺流程示意图结合常见化合物的制取原理画分成几条生产流水线,然后上下交叉分析。
例3.某一化工厂的生产流程如下(图2)
(1)L、M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GH过程中为什么通入过量空气:____。
(3)用电子式表示J: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饱和食盐水、E、F生成J和K(此条件下K为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要实现该反应,你认为应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流程示意图,若用空气、焦炭和水为原材料,最终生产L和J、M产品,首先,必须生产中间产物E。这样,主要生产流水线至少有两条(液态空气―E―L;焦炭―E―F―JM)。为了弄清该化工生产的工艺,须将这两条生产流水线,进行交叉综合分析,最终解答题设的有关问题。
参考答案:(1)硝酸铵;碳酸钠;(2)提高NO的转化率
(4)NH3+H2O+NaCl+CO2=NaHCO3+NH4Cl
向饱和的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的NH3,再通入足的CO2。
[简评]从本题构成交叉分析的题形,从提供的工艺流程看至少有三个因素(多组原材料;有中间产品;多种产品)和两条或多条生产流水线的生产工艺。利用交叉分析法解工艺流程题的关键,在于找准中间产品(因为有时会出现多种中间产品)和生产流程中的几条分线,在分析过程中,需抓住中间物质的关联作用,结合已学化学物质的制取方法逐一破解。
3.4“瞻前顾后”分析法
有些化工生产,为了充分利用原料,变废为宝,设计的生产流水线除了主要考虑将原料转化为产品外,还要考虑将生产过程的副产品转化为原料的循环生产工艺。解答这类题型,可用“瞻前顾后”分析法。瞻前顾后,指分析流程时,不仅要考虑原料转化的产品(瞻前),同时也要考虑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再生产问题(顾后)。
例4.(上海2001 年高考第21题)利用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天然气脱流时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n mol CH4经一次转化后产生CO 0.9 n mol,产生H2_______mol(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K2CO3(aq)和CO2反应在加压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
A. 相似相容原理B. 勒沙特列原理
C. 酸碱中和原理
(4)分析流程示意图回答,该合成氨工艺主要原料是_____辅助原料有______。
(5)请写出由CH4为基本原料经四次转化得到N2、H2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
(6)整个流程有三处循环,一是Fe(OH)3 循环, 二是K2CO3(aq)循环,请在上述流程图上标出第三处循环(循环方向和循环物质)。
解析:本题对原高考题稍作了改编。该生产工艺属于循环生产工艺,因此分析工艺流程示意图时,分析的主线是弄清基本原料CH4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气N2和H2的生产工艺原理。但还要回头分析循环生产的理由和工艺。通过这样的考虑,试题的问题也就可以解答了。
参考答案:(1)3H2S+2Fe(OH)3=Fe2S3+6H2O; (2)2.7 n; (3)B; (4)CH4、H2O、空气; K2CO3; Fe(OH)3;(5)CH4+H2O=CO+3H2; 2CH4+3O2=2CO+4H2OCO2+H2O+K2CO3=2KHCO3
(6)
[点评]用“瞻前顾后”分析循环工艺生产流程题,关键是找到循环生产点,即在什么情况下,什么生产阶段实施循环生产。判断循环生产点的方法:一是看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如果是可逆反应,要考虑原料的循环利用。如本题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分离氨后的中尾气中还含有大量原料气N2和H2,千万不能随便放掉,必须送入合成塔,实施循环生产。二是看副产品的分子组成与某种原料的组成中有无相同的元素,如果有,而且该副产品又容易转化为这种原料,就可以考虑循环生产工艺。
关键词:粉彩;创作;工艺;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TS936 【文献标识码】B
粉彩作为我国传统陶瓷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创烧于清康熙时,是在珐琅彩和康熙五彩(古彩)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由于它具有粉润清秀,俊雅秀美的工艺特色,故而历来深受国内外陶瓷艺术鉴赏家和收藏者的关注与推荐。
所谓粉彩,是指具有粉润之感的色彩。我们在烧好的白胎上,用珠明料作画,再填好粉彩颜料后,入炉经750度左右烧制。烧成后颜色固着在瓷器表面,且光泽晶莹,有明显的凸起感。清末陈浏在《陶雅》中盛赞粉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同时,它操作工艺复杂,材料性能不易控制和掌握,不同题材衍生出的技法也种类繁多。
自粉彩初创时期,经历各朝代,都广泛运用了花鸟题材进行装饰。花鸟题材中对花和枝叶的绘制方法多采用勾勒的方式。勾勒以线条来表现各种花朵的形象,在线条内填玻璃白,并以净颜料洗染或点染。枝叶的勾勒法可以表现叶的形态。一般先画叶后画枝干,勾描枝叶时应根据描绘对象的特征,运用线条的粗细、浓淡、起伏、顿挫等变化,展现出枝叶的软硬、转折、勾枝干时,外轮廓与枝干结构、表皮纹理同时画出,有的要用含料的采笔采出枝干的明暗关系。这些绘画步法与新彩大径相同。鸟的种类较多,有游禽、鸣禽、猛禽、涉禽、攀禽之分,其中的画法不尽相同。有时因为粉彩颜料的局限性,还常常采用新彩颜料。鸟的画法也以线条勾勒的方式来表现,通常从鸟嘴开始,依次画头、背、翅、胸、腹、腿,最后添爪。在头胸,背腹等羽毛处,用采笔蘸取少量乳香油收笔锋,将料一笔笔采出,可反复采上数次,至料色过渡均匀、自然,并呈茸毛状的纹理。粉彩的填色与绘制相比,工艺更加复杂。粉彩中的颜料分透明色、不透明色和净颜料。除净颜料外都以清水调和,所以被称之为水颜料。使用前需要多加研磨,粉彩中颜料与水的调和程度非常重要,就是我们常说的标水。颜料研磨好加清水和粉末调制成糊凝固状,用手指把颜料集中在碟的一边,使其成为半月形料坝,把料碟分割成两个部分,坝的另一边注入清水,让颜料保持湿润。不要碰倒料坝,避免清水流入影响作标。填色调标时保持新鲜,用多少调多少,时间长了颜料就会残,引起流的现象。花鸟中正面花叶需填大绿的部分用广翠打底,至尖梢部位接净苦绿或净黄。嫩叶芽尖部位可用洋红打底。打底色用笔要各色各笔,不可混用。同时还需要准备一支毛锋丰厚。平整的羊毫笔,供扫色用。操作时用填笔调好浓稀适度的颜料,平涂于画面上,在水分未干之前用扫笔扫平,尽量不留下明显的笔痕。打玻璃白在粉彩花鸟中也是较重要的步骤,用于花朵和白色或浅色的鸟类。玻璃白研磨的越细越好,打玻璃白之前可以用锅灰搽拭线条,能阻隔水分保护线条,更易于上玻璃白的操作。其标水比一般水颜料含水量更大,填在瓷面上不流动为宜,宜薄不宜厚,也不能太薄。笔锋不反复,让玻璃白紧挨线条,没有空隙,忌盖住线条或补填,一笔挨一笔填完为止。根据画面,于填好的玻璃白上渲染净颜色,高档粉彩和名人名作中常用点染的方法,它善于表现细节,有较强的美感。即把干燥的玻璃白用煤油浸湿,再用油料笔蘸取适量油将净颜料填于画面较深暗的部分,带出一些深浅变化,然后用干净的油洗笔蘸取少量煤油将颜色轻轻点开,下笔要轻盈,免划开玻璃白底。其他珠明料绘制的画面,都用雪白覆盖,题字落款即可入炉烧制。
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市场形态不了解,对自己的产品和终端工作没有清晰的定位,没有把产品与市场结合起来,只是机械的按终端工作的普遍性来做,而忽视了自身产品和终端工作的特殊性。抓住了产品和终端市场的特殊性就抓住了终端工作的重点。
首先,要根据药品的类别确定终端工作重点。药品主要分为广告OTC药品、处方药、非广告OTC药品三类。每个类别的特点各不相同,广告药品知名度高,在终端有较高的需求,铺货率不是主要工作,但常被终端用来做特价促销,价格维护就显的很重要。同时,保持较好的陈列和一定的终端POP宣传能有效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机率。处方药国家管理比较严格,不能做广告宣传,还要凭处方购买,其终端工作在完成一定的铺货率后,就要加强对店员的培训和公关,增加店员和驻店医师的推荐率。非广告OTC药品主要是通过低价招标,以较高的利润空间吸引终端进货并主推,这类药品的终端工作主要是如何向更多的终端招标覆盖,并不需要一个个的做细致的终端工作。可见,不同类别的药品的特点差异很大,决定了其终端工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终端工作首先要突出产品本身的特点,终端工作才会有特色。
第二,要根据终端的经营管理性质确定终端工作的重点。除了医院,大部分终端从经营管理性质上分三类,即连锁、社会单店(包括连锁的加盟店)和诊所。这三类终端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其终端工作也要区别进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医药连锁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并且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连锁总部对所属药店的管理更加严格和规范,尤其是终端的各种资源都由总部统一管理。这种情况下,连锁的终端工作就要以其总部为重点,而其所属的药店就只能做一个信息的采集平台了,隔三差五看看就可以了,拜访或给礼品再多也没多大用。价格维护、陈列、促销活动、POP宣传等都要与连锁总部进行协商,签定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合作协议,并监督协议内容的落实。社会单店和加盟店的店面较小,性质上是独立经营,夫妻店占多数,老板就是店长,再加1-2个店员。这类药店的终端工作主要是做店主的工作,另外针对店员做一些促销活动,是除连锁之外主要的终端类型。这些单体药店也不是面面俱到的做工作,要根据其影响力、合作潜力、能否达到目标来选择一部分重点开展。诊所是个特殊的终端,数量大,店面小,分布广,几乎与药店的数量相等,对低价处方药的销售有一定的潜力,因为,诊所的医生有处方权,而对OTC药品却增量有限。
第三,根据季节确定终端工作重点。大部分药品的销售都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部分药品在不同季节的销量差别很大,淡旺季明显。这类药品的终端工作就要与季节联系起来开展。比如,夏秋两季是感冒药的销售淡季,终端工作主要是做好市场维护的基础性工作,加深客情关系,做一些终端POP宣传及市场信息的调研等等。到了春冬两季的感冒药销售旺季,终端工作就要集中精力做一些促销活动,找出销量潜力大的终端进行重点公关和宣传,使促销活动有效的开展。治疗冻疮的药在冬天才有销量,就要在9月份左右加大铺货力度并做好促销活动的准备,整个夏天就不用做什么终端工作了。
关键词:园林;环境艺术;绿化功能
引言
绿化功能不仅很好地体现了人们对其审美的理解和追求,还很好地反映了其生活的状态和其历史的环境,其自身的变化也反映了现代经济社会的进步,在建设现代和谐社会的园林绿化过程中,其功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不断大力推行园林绿化城市建设,环境与艺术中园林绿化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园林的重要组成作用就是园林绿化,绿化的作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甚至可以直接调节和影响人的各种精神和情绪,影响着国家乃至人们的生活和精神文明[1]。
1园林环境艺术特点
园林人文景观和园林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和统一是园林环境艺术的重大表现,从其空间的处理和平面结构布置上的特点来看,园林艺术主要特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主要艺术形式常见的有:一种就是自然式的园林,这类自然式园林强调山水的自然美,在其进行园林设计时尽量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于园林的污染和破坏,并在保留山水本身的基础上对园林进行了设计和改造,从而也被人们称为不规则山水园林。这类规则式园林的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周代就已经出现了,并以典型的自然式园林和山水庭园为设计基础的规则式园林设计;二类园林则是呈规则出现的,这类规则式园林在早期欧洲多见于西方发达国家,其特点是强调按照我国现代建筑艺术发展规律进行的设计和改造,在这类规则式园林中,园林本身实际上就是作为一种突出自然和建筑美的重要辅助品种,而广泛存在于古罗马、古希腊和文艺复兴的时期,并且当时是十分的盛行;三是混合式的园林,顾名思义混合园林就是自然式的园林与其他规则式园林的完美结合,将自然环境和人为的艺术巧妙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凸显出其较强的艺术性。从我国现代园林的艺术分类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西方还是存在一定艺术差异的。总体来说,我国的园林也具备以下的明显特征以及艺术特点:一是与自然的联系紧密,由于受到我国的园林自古受“天人合一”园林思想的启发和影响,实际上是十分的看重园林中植株的保护,二是人为艺术制造的自然破坏了园林的景色,在对园林改造的过程中,会以那些被自然破坏了景色的建筑物作为其参照物,然后设计师运用人工技术开凿的各种艺术方法对自然园林的景观进行了改造[2]。
2园林环境艺术的绿化功能
大约在3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人们实际上就已经懂得了用园林来绿化我们所生存的,实际上园林的绿化艺术在我国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一步步的发展到今天的状态,园林的绿化功能实际上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绿色的环境可以给人们的心灵提供一种美好的境界,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的状态:比如说,古人在园林里种植的草木流水,假山石,通过这样子的环境来营造一种美化人们心灵的生活环境,这样的环境实际上是一种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情感,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还能够影响人们的心情,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的功能。因为花草树木本来就可以净化我们所需要的空气,这也是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绿色建设项目的重要意义所在,绿色的植物可以有效的吸收空气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以及一些其它杂质气体,把这些杂质气体吸收以后释放出人们所需要的氧气,一方面可以很好的达到降尘的作用,另外一方面还能够有效的保持空气的清洁新鲜无污染。比如说,人们常常在一些干旱的地区或者是沿海发达地区通过建造林木来增加植被,植被一旦受到了保护就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城市中种植一些植被可以有效的减少道路两旁因汽车尾气等等造成的空气污染,还能够减少扬尘的产生,从而更好的保持居住人员对清洁环境的需求,园林的环境实际上也存在着某种层面上的艺术意义,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环境美化功能,因此对于园林环境的维护以及对园林环境的建设是当前人们迫切需求的,也是政府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当然在园林的科学建设中,实际上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科技水平十分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园林的建设一方面要保持它的传统性,继承民族的风格,另外一方面还要做到建设的实践和理论进行相匹配,并且要从多方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园林环境建造艺术,尽可能的以最大的力量给人们创造出宁静优美称心如意的高品质高质量生活环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