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科学思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 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效果 管理思维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管理实践
理论源于实践,管理理论是管理实践的升华。《管理学原理》是关于一般性的管理问题的科学,传授的是共性管理理论和实践,可应用于不同部门的管理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无疑也是一种管理实践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将管理理论默化于教学行为中,自觉地用管理思维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不言而喻,对提高教学效果将大为有益。做为教授《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师,教学效果与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积累的关系固然十分密切,但是能否把课程要传授给学生的理论同时也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本质上是自己所熟知的管理理论能否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是检验教师本人是否是一名“有效的管理者”的实践方式。
简言之,管理思维就是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规范管理行为的心智活动,是有意识地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管理实践的系统思考活动。要用管理思维管理课堂教学过程,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过程中管理的基本问题。管理学教材中对管理有不同的定义,我国一般采用的管理的定义是: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的约束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有效地整合、利用组织的资源,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的概念包含了管理的基本问题,从《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的视角分析这些基本问题,是在教学中确立管理思维的起点。
课堂教学过程中管理的基本问题
管理的概念包括六个内涵要点,分别是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客体、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载体、管理的环境和管理的目的。这六个内涵要点又可称为管理的基本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基本问题主要有管理者、被管理者、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几个方面。
1.谁是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发起者和执行者,是承担着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组织成员,是管理的主体。传统的管理者是那些告诉别人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组织成员。现代组织结构、管理活动和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属于管理者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分布于更多的职位中,例如在目标管理及团队管理方式中,在学习型组织这样的组织形式中,所有的组织成员均参与制定计划和制定决策。据此,现代管理者是承担着协调与整合职责的组织成员,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是协调组织的人财物力资源,整合他人的行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无论从管理者的传统含义还是现代含义来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管理的主体,承担着协调与整合课堂教学过程的职能。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不是管理学意义上的管理,所以学生不是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主体。
2.谁是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客体
管理学概念中所蕴含的管理的客体是指组织的各类资源,即管理活动的接受者。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时间资源。其中除财力资源外,《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最主要的接受者是学生,与其他资源相比较,人是一种特殊的客体。课堂教学过程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学生起着主导作用,是转化其他教学管理客体的关键性资源。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双主体”论中认为,学生是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中的物质资源以教材和教学手段为主;信息资源则为教师要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系资源不可忽视,教师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协调好与教学管理最主要的客体——学生的关系,在特定的课程及情景因素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为有效,是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保证,也是教育“双主体”论探讨的主要关系。当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配置上述各种资源时,就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内容特征是什么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客体。《管理学原理》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一般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目前国内外的《管理学(原理)》教材一般围绕管理过程(职能)形成课程体系主线,在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按照管理过程来展开相应的内容。对初涉管理学知识的大学生而言,这门课程的具体特征可概括为,基本原理的抽象性、涉及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原理与实践的关联性。基本原理是抽象的,不采用大量的例子或案例来解释基本原理,学生必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所涉及的内容是广泛的,不仅要求教师有管理方面的足够知识,还要求教师涉猎人文、社会、生物、理化等多方面知识领域,根据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自如地运用学生已有的最恰当的知识来解释抽象的管理理论,将管理理论寓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践之中,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能动地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应用性和实践性是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案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案例教学与课堂教学举例的区别在于,举例是为了说明原理,案例是为了考察学生对原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4.教师要具备怎样的技能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主体,要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客体之一——学生,才能有效地配置其他课堂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是通过学生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的技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重要。著名的管理学者孔茨将管理技能概括为三种,分别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在孔茨看来,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者最为重要,人际技能对各层次的管理者都很重要,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尤为重要。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者的教师,根据《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的特点,应当集三种管理者身份于一身,同时具备三种技能,尤其是概念技能,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5.如何界定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范围
管理活动要利用管理职能来实现管理目标。管理的具体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又称为管理过程。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工作始于上课之前,首先由计划职能开始,课程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在上课之前就要完成。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中的组织职能体现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领导职能的两个重要方面是沟通和激励。沟通首先是师生间的信息的交换,教师怎样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即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定位问题;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管理的主体,如何将“双主体”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形成效果低下的“一言堂”,是领导职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教师在具备前述三种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对学生能产生个人影响力,有助于沟通和激励措施更好地发挥作用。控制职能贯穿于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始终,作为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控制职能,主要包括上课之前的教学资料的教学计划积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信息交流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时控制最为重要,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无论是“互动式”、案例教学、讨论式、情景式、游戏式或其他形式,没有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的控制和协调,都可能演化成图有虚名的机械过程。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重新设计教学过程是控制不可或缺的环节。
6.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目的。《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具体为: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理解管理过程;了解现代管理实践变化与理论发展进程,理解管理问题的特点,体会管理思维方法;联系实际,学习必备的观察能力、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锻炼发现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管理过程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分工协作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标。引领学生一起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是教师作为管理者的职责,教师切忌自己管理自己,只求进度和效率而不讲求教学效果。
提高《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1.准确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定位
从管理组织的变化和管理者现代定位看,与传统的管理者不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起着协调与整合管理客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团队成员,是一个协作者,处于协作的轴心位置,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引领者、启示者,而不能充当布道者或先知者角色。教授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师应当其冲地培养学生自主性、思考性和协作性的团队意识,通过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将管理学原理的精髓潜移默化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之中,与通过说教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某个原理相比较,起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形成是的一种自然的自主行为。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唤起学生的内心互动,通过学生转化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初涉《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学生看来,教学内容似乎没有什么难度,一看就懂,用不着怎样学习。教师如果不能起到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的启示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学生会产生教师无用的感觉,产生诸如“即学就忘”、上课“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消极心态。第一节《管理学原理》课最为重要,教师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用最恰当的技能阐述管理学的基本问题,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学习本门课程后可以掌握哪些最基本的知识和原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3.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相容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由备课开始,课堂教学方法是备课时在确定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选择不同教学方法;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则应当设计几种教学方法从中选择优。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有的要在教学过程中发起讨论加深理解;还有的需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或寻找案例来完成。用多元式的教学方法阐明相对抽象的管理原理,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4.分析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的统一性
教师定位于课堂教学团队中的一个成员,职责是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确了以上三点后,教师的管理技能还要与学生的特点、素质及知识水平相适应。教师必须熟悉管理学专业知识,但这只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如果教师不具备得当的人际技能、不善于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沟通,不能深入浅出地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可能产生的效果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教师的概念能力表现为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新的想法和新思想的能力,能让学生感到“眼前一亮”,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激发学生产生举一反三的拓展性思维,真正体现“学高为师”的教师风范。因此,从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相统一的角度分析,与专业知识相比较,方法和思想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重要的技能,怎样从自己的“一桶水”中给学生倒出来一碗,并让学生真正地汲取消化,需要方法和思想。
5.善于观察课堂教学的情景因素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课堂教学的情景因素调整教学方法、适时管理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管理思维。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计划并已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只是一个框架和思路,不能机械性地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师生间的适时互动具有不可重复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在教与学中产生“灵感”,都会在彼此的互动中产生“头脑风暴”,都会有情绪的涨落变化。教师事先计划并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是事前行为,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预计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变化、或调节的情景。教师要观察课堂教学的情景因素,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响应程度、学生的表情等,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有意识地管理课堂教学过程,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灵活利用教学方法,处理好与学生间的交互关系。这就是管理中的权变理论之精髓。 参考文献:
王续琨,刘世玉.管理思维与管理思维学[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m],孙健敏,黄卫伟,王凤彬,焦叔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乔颖丽,《管理学原理(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关于科学问题
对于“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我们有了“足够”的认识。之所以在“足够”上加上引号,是我们还只是认识到了“问题”重要性,至于如何培养这种意识,还在探索当中,或者说还只是一些浅表的认识。“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当孩子第一次看到结满桃子的桃树,会问:“这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桃子。”然而他们会去摸摸树干,摘几片桃叶,关注的并不仅仅是桃子。孩子不一定会提出一些具体的关于桃树的问题,但他们会通过行动到来满足自己心中的好奇。我们倡导“做中学”,是因为在活动中学生会本能地产生各种问题,即便他们不会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述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他们在活动中自我思考的结果。就像玩杠杆尺,不需要教师说明如何玩,学生自己就会考虑如何保持尺的平衡。这远比根据教材提供的表格来完成操作要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正如杜威所说:“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问题是教学的纽带,科学问题的提出不能作为探究的起点,也不以提出类似“怎样使用杠杆才能省力?”这样的问题为标准。脱离了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即使由学生的嘴里说出这样的问题,那也是违心的,如果是在公开课上,就有造假的嫌疑。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问题是科学问题的前身,如能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思考,解决好这些游戏问题,就能轻松地转化为科学问题。
“杠杆”一课的开始,我提出了如下几个关于游戏的问题:如何才能把你们小组保持杠杆尺平衡的摆法清楚地告诉大家?根据数据我们发现怎么玩,才能保持尺的平衡?所涉及的问题只能算是游戏问题,但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乏思考的过程。
二、关于分析过程
维果茨基对于人的心理发展提出了两条客观规律,其中第二条是: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这种从外部心理过程向内部心理过程的转化,实质上就是“内化”过程。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游戏的过程就是外部活动,解决游戏问题所形成的认知可以看作是外部心理过程,那么中间问题的解决就是内化的过程。与外部心理过程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不再借助各种物质的和符号的手段来实现问题的解决,推理成为了主要手段。推理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可以指导我们正确进行思维,准确、有条理地表达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用来检查和发现逻辑错误,辨别是非;还有利于掌握各科知识,有助于将来从事各项工作。科学探究不能缺失推理,否则就成了探而不究的花架子。
游戏过后,提出了需要根据游戏结论进行推理的中间问题:如果把钩码看作是重物,在尺左边距中点三格处挂4个钩码,如何用尽可能少的钩码把尺拉平?如果在尺右边距中点四格处挂钩码,需要几个才能把尺拉平?在这几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推理是重点,操作只是作为一种验证的手段。
三、关于科学结论
今天我们看来是科学真理,在将来或许就成为了谬论。如没有氧气就没有燃烧,近年来发现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牛顿三大定律成为了近代力学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们的认识。因此,科学探究不能以获得结论为目标,而是化结果为过程。实际上,学生在经历了外部心理过程和内化过程之后,必然能得到一定的结论。结论的表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表述。
在游戏问题和中间问题解决之后,再认识杠杆,提出科学问题:利用撬棒,在何处用力才能轻松地把石头撬起来?在何处用力就显得比较困难?此时,学生能从游戏问题和中间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自然地答道:“手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石头到支点的距离就能轻松地把石头撬起来”。虽然这样的回答比较生活化,却是学生自己在各阶段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的自我体验,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能省力”更贴近学生。
1. 模型化
物理学科的研究,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内容。对于那些纷繁复杂事物的研究,首先就需要抓住其主要的特征,而舍去那些次要的因素,形成一种经过抽象概括了的理想化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典型”,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建立新的概念。这种以模型概括复杂事物的方法,是对复杂事物的合理的简化。而抽象概括和简化的过程,也正是人脑对事物的思维加工过程。模型就是一种概括的反映,就是概念,亦即是一种思维的形式。
2. 多级性
任何一门学科,其内容都不会是孤立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学科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本学科内,一个物理问题的提出、解决,其后所牵涉到的问题,可能有许多个环节,问题的解决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往往需要分作几个过程、阶段或几个方面、几步。须经历分析、综合的相互转换,往复循环,逐级上升。本文称此特点为物理思维的多级性。
3. 多向性
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只有一种办法。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出发,用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同一个结果。还有一些问题则不同,并不只有一个结果存在,需要作全面的分析。而解决这类问题所需要的思维过程,须是开放性的。即依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灵活而全面地寻求对问题的各种可能的答案。这种特点,被称作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求异、发散是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的体现,要求个体具有能从常规、呆板或带有偏见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把思维从曾经历过的路上转移开来,以探求新的解决办法,又能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方面去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4. 表述的多样性
物理问题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表述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公式表示,还可以借助于画图像。有些问题还可以用各种图示。概念的表述,亦有类似的方式。每一种表述,都是一种语言,同样是一种思维。
这种表述的多样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首先对思维的方法要加以选择、优化。选择和优化是对思维的批判性品质的表现,也是思维灵活性品质的表现。物理教学,就需培养学生选择表述方式的意识,学会并掌握物理语言,准确地运用适当的语言思考、论述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转贴于
5. 思维的转换
思维的转换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它要求个体及时地更换自己的思维方向,转换思维方式,改变语言表达方式,以更简捷、有效的方式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转换等是常见的。
6. 假设与验证
为着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所必须经历的步骤,一般说有如下四步,即发现问题、认清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而其中的假设与验证是思维过程的中心环节或关键环节。在解决有多种可能的问题时,结论与假设有关的,必须加以验证。验证假设的思维是人的认识深化的过程。验证的方法,可以是间接的方法,即推理的方法,也可以是直接的检查,即知觉的方法。但无论以怎样的方法来作验证,都直接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7. 等效思维
等效方法的运用,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所谓等效,即效果相同。把复杂的对象等效作一个模型,以便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处理。这种等效处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8. 实践性
【关键词】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034-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改革也逐步深化,立足近几年的地理高考,其考试形式与内容不断创新,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面对灵活多变的地理高考题型,考生失分较多,如何解决考生这方面的困境呢?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比直接给考生提供结果更有意义,也更能有效地帮助考生应对变幻莫测的地理高考题型。逻辑思维能力是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新课程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指符合世间事物之间关系(合乎自然规律)的思维方式,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本文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指的是通过已学的地理知识、理论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有条理、准确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应贯穿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中,从常态课的课前准备、实施过程到课后的巩固、落实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理念设计入每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地理思想、提高能力。
一、设计能够调动学生逻辑思维的导学案
与传统的教案相比,导学案要求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为依据,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改变了过去以“教”为主导的单一被动、枯燥乏味的授课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更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导学案的特点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能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地理逻辑思维的基本过程由“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归纳演绎”、“判断推理”等共同构成。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中,除了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概括、总结知识点外,还应注意设计环节让学生学会判断、推理、演绎,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思索,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导学案的知识结构、问题难易设计要有层次性、有递进性,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顺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从“我是怎么样想的”、“我为什么这样想”、“我还想到了什么”“我能否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我有什么样的感悟”等思索过程中逐步推进。
例如,在三圈环流知识点中,讲解不同气压带、风带影响下的天气状况时,在导学案中,可以先给学生加以提示,让学生自主分析,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哪类气压带、风带容易带来降水,哪类气压带、风带不易带来降水,对于学生在后面章节中,通过学习不同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其气候特征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课堂学习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组织
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给他们。”真理的获得过程实际上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在地理课堂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诱导,让学生进行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调整和矫正,逐步学会排除各种干扰和暗示,控制信息量,提高思维活动的效果和速度,让学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中概括出原理性的东西。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环节举出一些贴切生活的实例,一些比较感性的东西以及生动形象的图片,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大脑细胞,又有利于学生将这些感性的实例与理性的知识结合起来,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与结合,启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由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知识的过程中加以指导,并且要及时关注学生反馈的实际效果,纠正学生思维上的认知错误,以此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概念。
比如,教学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时,在课本中的“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这幅图中,洋流分布在全球多个海域,包含不同性质、名称。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自行观察图,总结洋流分布规律,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大部分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效落实学习任务。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学习中进行有效地指导,以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步完成学习任务,化繁为简。首先,教师先要求学生观察北半球太平洋中低海区和中高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画出来;其次,教师再要求学生观察北半球大西洋中低海区和中高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画出来;再次,让学生比较北半球两个大洋洋流分布状况,找出其中的规律。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画南半球的洋流分布。最后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并画出洋流模式图,用洋流模式图解释印度洋的实际洋流,引发学生质疑,激励学生探究,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提升思考的能力。
三、设计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实效习题
除了在课堂学习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后地理习题的巩固也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具备地理思想是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之一,地理思想是地理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地理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多指导学生采用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去解答地理问题,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的地理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的地理知识、理论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提高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课堂习题的选择不在于量多,而贵在精、有效性、针对性;习题的讲解侧重点不在于检验学生的正确率,而是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做题的方法及规律,让学生不仅仅是简单地学习到了地理知识,而是能够对学到的东西举一反三地应用,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在地理教学环节,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地理新课改的理念之一,既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2014年福建地理高考卷中的客观题9~10,典型地体现出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第9题,从题干以及图中信息分析,此图为以赤道为轴左右对称点为同一地点,不同月份的风向风速图。通过读图,对比分析,①地7月份的风向为西风,风速为
10m/s,图中相对应,1月份的风向为西风,风速5m/s~10m/s;②地7月份的风向为东风,风速为5m/s,1月份风向为西风,风速10m/s~15m/s;③地7月份的风向为东风,风速0~5m/s,1月份为西风,风速为0;④地7月份的风向为西风,风速15m/s~20m/s,1月份的风向为西风,风速为20m/s;通过对四地不同月份风速、风向的概括、对比,可知答案为B选项。
第10题,从抽象、概括出图中北纬中、低纬地区的风向,归纳得出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图,通过演绎、推导,得出洋流分布模式图。
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循序渐进、贯穿于中学地理教学始终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科学概念教学 感性认识 思维方式 思维障碍
一、引言
在科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让学员掌握建立科学概念的基本思维方法,使学员形成、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将新概念纳入概念结构或学科结构之中,使学员真正理解概念的实质和内涵,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把科学概念转化为实践技能,是培养学员思维能力的一个重点。教员在概念教学的活动中应当从使学员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引导使学员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进而形成科学概念,并且要注重学员思维障碍问题的解决,通过加强应用、分层指导等方式使学员最终能掌握科学概念的根本,强化科学概念的应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
二、学员的感性认识
感知活动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是培养学员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学员获得与科学概念有关的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和观察实验。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是生活经验。学员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头脑中已经存在一些来源于生活经验对一般客观事物的直觉的认识,通常被称为前概念。科学概念教学就是要将学员的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教员应当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恰当地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创设良好的科学概念学习的环境,以引发学员的感性认识。在一个科学概念所概括的大量事例中,有的事例是含有事物本质属性的例证(肯定例证),有的事例是没有事物本质属性的例证(否定例证)。为了使学员能够掌握概念的本质,教员必须注重变式的运用。在变式教学中,教员应首先列举足够充分的、典型的、恰当的、学员熟知的肯定例证,将其与科学概念有关的特征加以比较,通过分析、概括这些例证进而抽象出科学概念;再列举足够多的、恰当的否定例证,比较与科学概念无关的特征,从而使学员真正理解、掌握科学概念。
学员获得感性认识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实践教学。通过实践式教学展示有关的现象和过程,可以使学员获得典型、生动、深刻且能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观察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稳定的有意注意,并借助过去经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形象感知和反映,是一种系统的、较持久的知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使学员的观察和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亦需要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思路,揭示现象本质。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往往采用顺序观察、分部观察和对比观察,并在观察中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
三、概念形成的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主要源于大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学员只有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才能形成科学概念。由此可见,思维加工是形成科学概念和培养学员思维能力的关键。
学员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进而形成科学概念。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不仅需要运用抽象思维,而且需要依赖于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依赖于各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
不同的科学概念,形成的思维方法不尽相同。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有如下几种。
(1)分析概括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2)抽取物质运动的某一属性,得出表征物质或运动的某种性质的量。
(3)用理想化的方法进行科学抽象。理想化的方法就是从多维的具体图像中抓住最具有本质特征的图像,建立起一个轮廓清晰、主体突出、易于研究、能从主要方面反映研究客体及其过程的新图像。
(4)概念的组合及发展。科学概念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各个概念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一个概念往往是一些概念的发展,这一概念往往又是另一些概念的基础。因此,依据概念之间的这种联系从一个或几个已知概念可以组合或者发展成另一个新的概念。
在科学概念的教学中,若只向学员提供形成科学概念的感性材料,而不让学员参与思维加工活动和掌握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尽管教员在引出概念的文字表述或数学表达式时讲解得很清楚,但对学员来说,表面联系与本质联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生活经验与科学概念仍处于“分离状态”,对科学概念的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思维能力未得到发展,当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出现错误。因此,要使学员真正理解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效地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在他们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概念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员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进而形成科学概念。这是在科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员思维能力的关键。
四、概念教学中的思维定势与思维障碍问题
思维定势是人们在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人们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或模式去考虑问题,表现为思维的倾向性和专注性。在学习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意义,又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模式恰当地运用到新的思维情景中去,促进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把自己头脑中己有的、习惯了的思维方式不恰当地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固守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路不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干扰和不良的影响。相关概念的干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不能区分相近的概念;二是前科学概念的干扰。排除这些思维障碍,对于正确理解科学概念,发展学员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科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员掌握建立科学概念的基本的思维方式;要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组织开展实验,让学员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之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科学概念;要充分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引导学员不拘泥于某些原有的思维模式,着力于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建立新的、灵活多样的思维模式;要利用观察、实验、变式等方法排除前科学概念的干扰,用科学的概念去置换学员头脑中的错误概念。总之,排除思维障碍是正确掌握概念、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有鉴于此,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对学员学习思维障碍的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排除。
五、理解应用与形成结构
教员让学员明确科学概念的内涵,了解科学概念的外延,加强科学概念的应用,形成科学概念的结构,是掌握科学概念的根本,对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定义科学概念
对于科学概念的认知,可以先让学员根据获得的感性认识自己概括出概念的基本含义,再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可以有效地培养学员的抽象概括能力。这种方式的实现前提是使学员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以引发学员对科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思考。科学概念的内涵是科学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现象、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科学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科学概念所蕴含属性的全体对象。在确定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时,通常要用到比较、分类等思维方法,故可以培养学员比较、分类等思维能力。
(二)强化实践
一切理论和概念都源于生活实践并最终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是学习科学概念的目的,也是衡量科学概念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志。通过将科学概念付诸于实践中,以巩固、深化、活化概念,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思维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教员要注意总结和分析学员学习科学概念的思维障碍,了解学员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问题,让学员从多视角、多侧面予以思考和辨识,使之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从而发展思维能力。
(三)针对不同层次学员分别引导
由于科学概念一般较为复杂,因而要求学员一次性理解科学概念是不符合认知规律的。学员理解概念的过程,大致可分为领会、运用、完善、扩展四个阶段。领会阶段,主要是初步理解概念的定义、内涵及外延。运用阶段,主要是直接应用初步理解的概念来分析或解决简单的问题。完善阶段,主要是理解全部内涵,掌握外延,明确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扩展阶段,主要是深刻理解和熟练、灵活地运用概念,即概念的深化和活化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的时间衔接比较紧凑,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作必要的铺垫,后两个阶段之间可以有一段时间间隔。为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阶段和不同学员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予分类指导。
六、结语
学员基于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只有将新概念纳入概念结构或学科结构之中,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实质和内涵。教员应根据科学概念教学的特点,帮助学员形成合理的概念认知结构,使之掌握系统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这些概念性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